幾個星期前我收到了讀者的來信,大概是看了我寫的書,想找我簽名,我發現她是我大學的學妹,才剛要畢業,因為同學要來我們醫院應徵住院醫師,順便來到花蓮
我們坐在民宿的客廳聊天,聊起現在學校跟以前有什麼不一樣,舊圖書館已經拆除,以前上課的教室“杏樓”也將改建新大樓,她說她以前上麻醉學時,聽洪維德教授講課,就很喜歡麻醉科,我則是感到汗顏,當時杏樓旁邊就是籃球場,上課的時間我大多在籃球場上度過我的青春,只有要點名的時候,才會匆匆地趕回去,人出來混都是要還的,雖然都沒去上課,後來卻選擇麻醉作為終生的職業
我問起她有沒有上過戴正德教授的課,他是我的啟蒙老師,這些文字、書假如沒有他,大概都不會出版,教授現在還是在學校客座,教生死學跟醫學倫理,我常常想起他對我的影響
我發現學妹正走過與我類似的青春,我跟她對大學的生活有著共同類似的記憶,她後來寫了一個她當見習醫師時看到的故事,筆觸情感有如“麻醉科醫師的憂鬱”一書,溫柔而真摯
我由衷地希望她可以繼續寫下去,或者有一天她也會成為一位麻醫,可以告訴我們在成為一位醫者的路上,她所遭遇關於悲傷、失落、眼淚還有愛的故事
<妳的傷口還會痛嗎>
我在當見習醫師的時候,有一次在乳房外科照顧 一位30歲的女孩子,她看起來相當漂亮,有一幅精緻動人的五官輪廓,穠纖合度的高挑身材,看起來就不像是一位應該來住院的病人,我打開她的病例,發現她得的是預後最差的第四期的乳癌, 要進來做乳房切除跟重建手術 ,而且腫瘤細胞已經轉移到骨頭和肺部了。術式中有個步驟叫做water jet dissection,年輕病人乳房相較之下緻密許多,操作起來特別難以執行,執刀醫師用盡力氣才勉強分階段完成,對在一旁拉鉤的我而言,看到那種場景,已經要用怵目驚心來形容,不敢想像這個傷口術後會有多痛⋯⋯
整個手術順利完成了,在她脫離麻醉時,不知道為什麼,平常都只是協助搬病人的我今天特地去握住她的手,那怕只有一點點支持的力量,也不想她覺得刀房太過冰冷孤單,下一幕,著實嚇到我了。
她醒來後,突然爆出一聲哀鳴,嚎啕大哭,撕心裂肺那種
我想大概是一路走來太累太辛苦了吧,即使化療讓她的皮膚指甲全部變黑、頭髮掉光,或許都不曾打擊她對抗疾病的勇氣,但是這一次,真的失去了一側乳房,取而代之的是350cc,不屬於她身體組織的矽膠假體。 我緊握她的手說不要緊張,我們陪她去恢復室,這一幕每天晚上都在我腦海中重播著。
從學長口中得知,這個病人因為發現子宮頸有變異增生的癌細胞變化, 而沒有理會乳房硬塊,晚了一兩個月就診,那時她的男友已經跟她求婚了,她正處於人生最美好的時刻,沈浸在幸福中的準新娘子,據說她知道自己罹癌後,化療有可能會使卵巢細胞發生變異,所以很積極的想要人工受孕,但兩次都流產了⋯⋯刀房裡,大家都知道,以她的狀況,在化療前先選擇凍卵,等到疾病治療到了一個段落,再選擇人工生殖,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隔天查房的時後,她很鎮定的告訴我昨天吐了三次,頭很暈,但今天好很多了,我提醒她去廁所一定要有人攙扶千萬不要跌倒了。傷口還會很痛嗎?1-10分大概有幾分呢?我覺得有7-8分,她說。如果想調整止痛藥隨時跟我們說,我們會盡力讓妳不要太不舒服。好的,謝謝妳,她說這兩個字的時後,臉上甚至掛著美好的微笑。
我只能用這些制式的問答與她互動,我甚至沒有辦法看著她的眼睛,我每看她一眼就好像我經歷了她的人生,失去了自己的乳房,我知道我會承受不住她的故事。我想,她應該不記得也認不出我是昨天握著她的手的跟她年紀相仿的女孩吧⋯⋯
那天我在instagram上引用了學長“麻醉醫師靈魂所在的地方”書中的一段文字:而身為一個醫生之所以令人痛苦的地方在於,當這些病人告訴你他們的故事之後,你的人生就再也沒辦法回到從前,你沒辦法假裝不知道,你只能看著他們死亡,或者是想像著接下來他們會如何的死亡,而每一個每一個死去或是即將死去的靈魂,他們所說的話,會一直縈繞在你心中,就好像在你的心裡刻下一道道的傷痕,讓你無法忘懷,知道病人背後的故事,權衡如何在他們面前表現出「放心,我們會照顧好妳的」卻又不能過度感性,真的好難,我們能給的就這麼多,但,我們不能幫妳堅強。
在習醫的道路上,會看到腹水一大包、肝腦病變卻死不戒酒的病人;也會看到不煙不酒無不良嗜好沒有家族史,才29歲就乳癌末期的病人,明明很不舒服很害怕,卻不會把一絲憤世忌俗發洩在醫護人員身上,而且她還是準新娘子。
怎麼會公平呢?這世界。
「妳的傷口還會痛嗎?」手術的傷口會隨著時間癒合,但是人生的傷口呢?儘管時間已經過了那麼久了,我還是常常想起那位病人,當她從麻醉的過程中醒來,所發出的那一聲哀鳴,是因為乳房傷口的疼痛,還是因為她所失去的人生,向這個世界所發出的悲嘆
生殖細胞瘤轉移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醫藥生技資訊>國研院攜手易華、久元開發卵巢癌檢測 獲20億元訂單
#精準醫療 #快速篩查卵巢癌細胞 #子宮內膜癌 #子宮頸癌 #循環腫瘤細胞 #稀有細胞擷取分析系統 #AI人工智慧 #FDA
搶攻全球精準醫療商機,國研院儀科中心攜手醫華生技、久元電子,製作出可快速篩查卵巢癌細胞的生醫檢測平台,獲得開發新藥與細胞治療技術的麗寶生醫公司3年20億元採購訂單。
該產品兩年內已經在臺安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共完成超過600例的癌症細胞樣本數先期分析。
在女性生殖器官的癌症中,卵巢癌的發生率位居第三名,前二名依序是子宮內膜癌及子宮頸癌;但卵巢癌的死亡率卻是第一名,也因此被稱為隱形殺手,主要的原因包括早期診斷困難、腫瘤很快轉移、復發率高等。
國際婦科癌症協會(International Gynecologic Cancer Society, IGCS)指出,卵巢癌每年的罹患人數直線攀升,每年皆有25萬的新案例發生,因此如何進行有效的癌症篩檢與癒後追蹤,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而利用「循環腫瘤細胞」的檢測技術已成為近年來最夯的新興篩檢方法。
所謂的「循環腫瘤細胞」,就是隨著腫瘤的生長,有一部分腫瘤細胞從原發腫瘤上脫落,進入血液系統或淋巴系統,循環到體內的各個部位,會增生出更多的腫瘤細胞,進而形成新腫瘤。若「循環腫瘤細胞」的數量越多,則表示癌細胞本身較具侵略性及癒後較差,因此準確知道「循環腫瘤細胞」的種類與數量,對癌症診斷與癒後監控非常有幫助。可想而知,要從1cc的血液、數十億紅血球中找到約只有1到10顆循環腫瘤細胞,就像大海撈針一樣非常困難。
醫華董事長黃忠諤指出,醫華開發的「稀有細胞擷取分析系統」,是一種新式單細胞捕捉、分離與分析技術,該技術利用全自動化的操作平台及標準化檢測流程,結合架構於生醫晶片的陣列型微結構來辨識及捕捉目標細胞,可以有效地在大海中找到那根針,也就是「循環腫瘤細胞」。此外,醫華生技再透過AI人工智慧,以少量血液即可快速有效地分析目標細胞,因此提高了技術的優勢,成為提供癌症細胞檢測平台的領先廠商。
根據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及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估達4,442億美元,2023年上看5,776億美元;其中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在2024年預估達到1,729億美元,產值並將持續攀升,是一個非常有發展前景的產業鏈。
由於「循環腫瘤細胞」的檢測技術具有高技術含量,過去15年(2004~2019)全世界僅Cell Search一家公司通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許可上市。目前醫華生技的生醫檢測平台正在申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認證,未來也打算申請美國FDA認證。
2019-07-25 工商時報 / 杜蕙蓉報導
資料來源: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123099.html
生殖細胞瘤轉移 在 蔣心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朋友我驕傲 😁
務實的說,台灣是全球乳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乳癌患者很多未婚或未生育的女性,早期診療預後好,
若中後期,也要歷經5年後懷孕,
診斷至化療可有一個月的緩衝期,
目前多可及時冷凍卵子(未婚者)或冷凍胚胎(已婚者)最有效提供生殖保存。
而專業的不孕醫師,多不一定控制過度刺激卵巢,
而產生高量雌激素催化乳癌惡化或轉移。
這方面的技能及疑慮,陳醫師與世界潮流同步,
克服過度刺激卵巢而產生高量雌激素,使乳癌患者更放心。
陳醫師在此領域專研17年,伴隨博士論文,副教授升等,
皆以此領域發表眾多論文。這一路以來,
任世界生殖保存醫學會副編輯,
主持2018年亞太生殖醫學會生殖保存座長,
廣受大陸多省國家級生殖會議以外賓邀請演講,
生殖醫學技術含蓋重慶、昆明、上海、臨沂、
濟南、煙台、合肥、西安、南京、瀋陽、蘭州及海南島等大城市,
及印尼、雅加達亞洲生殖醫學會演講。
2017年11月起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聘任陳啟煌,
為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生育力保存專家委員會顧問,聘期五年。
2018年6月8日起,獲邀擔任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生殖醫學分會第壹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8年9月起擔任台灣生殖醫學會副秘書長。
2015年台灣癌症醫學會,
2018婦產科醫學會年會及台灣乳癌醫學會,
繼續教育均邀請陳啟煌專題演講並出書專篇,
因診斷乳癌而緊急生殖保存轉入北醫求診者眾。
特此呼籲身邊年癌患的親友重視此議題及專家的諮詢,
給年輕的患者治癒後求生育的一線生機。
以下為年輕癌症生殖保存的基本常識:
癌症治療的進步改善了年輕癌症患者的長期存活率。
在任何生殖功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
保留生育能力已成為一種緊急需求和關注的問題。
Oncofertility(腫瘤生殖學)已經成為一個跨學科的領域,
它將生物醫學,社會科學聯繫起來,並根據癌症診斷,
治療和生存情況檢查個人生育選擇,選擇和目標的問題。
放射和化學治療對性腺功能的影響與這些治療引起的發病率有關。
烷化劑是目前常用臨床上最可靠的化學治療劑的性腺功能。
為保持癌症女性的生育能力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注意力,
她們在化療或放療後可能失去卵巢功能。
保留生育能力的實驗和臨床策略包括手術卵巢移位(卵巢固定術),
以避免放射,宮頸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
生育年齡的醫學較少的性腺毒性化療,
GnRHa(如柳普林或內地的達菲林) 減少化療對性腺的損害,
針對生殖細胞保護的靶向抗凋亡劑,低溫保存精子,
卵母細胞,胚胎,性腺組織或完整的性腺和人工卵巢的組織工程。
已經提出通過GnRH類似物抑制下丘腦 - 垂體 - 卵巢軸是保護卵巢儲備免於化療的非侵入性方法。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
對動物模型中化學治療劑誘導的卵巢性腺毒性的保護作用,
賦予了有效應用的重量。
在人類中,已經研究了GnRH類似物與化學療法平行的作用。
儘管GnRH類似物具有良好的效果,但隨訪時間不同,
治療方案不同,終點定義不明確,
標記敏感性較低(如妊娠率,月經恢復,
血清性類固醇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和样本量限制,
都會影響結論的強度。
自20世紀中期以來,活細胞、組織和器官的低溫保存,
已應用於國外醫學應用範圍,用於瀕危或經濟有益物種。
隨著過去二十年成熟的輔助生殖技術的出現,
胚胎和配子的冷凍保存成為最容易實現的策略,
但每種做法的卵和胚胎數量有限的缺點仍然存在。
隨著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卵巢組織冷凍保存研究的顯著增加,
已經建議在完成癌症治療後的後續移植,
作為化療或放療後卵巢衰竭高風險女孩,
和女性恢復生育能力的替代方案。
直到2017年,據報導,
卵巢組織保存緩慢凍結,共有130名活產嬰兒。
整個卵巢冷凍保存和卵巢組織玻璃化,
隨後移植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和關注,
但仍處於嬰儿期,臨床成就有限。
趨勢指出玻璃化與緩慢冷凍的卵巢組織相比,
玻璃化可以保持更多的健康原始卵泡和卵巢造口,
而不是緩慢冷凍。
最近通過3-D模型培養卵巢組織的焦點,
揭示了為未成熟卵泡體外成熟以產生成熟卵母細胞的前景。
抗凋亡劑鞘氨醇-1-磷酸(S1P)對玻璃化卵巢移植物的保護作用已表明,S1P保護玻璃化卵巢移植物免受缺血,
再灌注損傷而非玻璃化相關過程和卵巢靶向抗凋亡活性。
對化學療法誘導的卵巢性腺毒性的保護是有希望的研究。
至於男性保留生育能力,
成熟的精子是成年男性或青少年非常成熟和常規的。
在動物模型中仍在研究體外精子發生。
不能產生精子的性未成熟男孩,
可能會接受精原幹細胞移植或冷凍保存的未成熟睾丸組織。
對於那些癌症患者在放療/化療後摧毀性腺,
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的技術自2012年以來一直運作良好,
從皮膚產生未成熟卵,接著是來自小鼠胚胎幹細胞的未成熟精子。
更進一步地,雌性種系小鼠整個週期的體外重建,
預示著長期在人體中潛在的突破性應用。
鑑於保留生育能力的快速進步,腫瘤治療的成功日益增加,
使得實施旨在保持癌症患者生育能力的策略。
生殖細胞瘤轉移 在 生殖細胞瘤|巫康熙醫師|血液病暨兒童癌症專業團隊 的相關結果
3. 生殖細胞瘤除開刀切除外,化學治療非常重要,以避免轉移和復發,化學治療的選擇需要團隊的經驗。我們團隊對兒童生殖細胞瘤可以達到約80-90% 的治癒率。 4. 生殖細胞瘤 ... ... <看更多>
生殖細胞瘤轉移 在 小豪 31歲生殖細胞癌化學治療 - 癌症希望基金會 的相關結果
一個月後結果出來了,是第3C期的「生殖細胞瘤」,且有轉移到肺部及頸部淋巴結,隨後小豪一邊進行6次化學藥物治療,一邊進行復健。 ... <看更多>
生殖細胞瘤轉移 在 可以完全治癒的末期癌症-惡性生殖細胞瘤 - 東元綜合醫院 的相關結果
病理報告為混合性惡性生殖細胞瘤( mixed germ cell tumor consisting of embryonal ... 後,於是替他安排了胸部電腦斷層,果然發現胸腔已有腫瘤轉移,進展至末期病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