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倫泰泰在泰國公費打了第一劑的疫苗~
❣❣溫馨提醒:
此篇的內容和感想都是依照凱倫泰泰個人的親身經驗和看法,並不代表任何人,每個人對不同的人事物有不同的想法,請各位互相尊重,謝謝🙏!
7/2號,星期五,凱倫泰泰跟先生去Phayathai 2 Hospital注射了AstraZeneca (AZ)的第一劑疫苗,許多可能在泰或是在國外的人,尤其是外籍人士的疫苗登記和注射問題,凱倫泰泰今天在這裡跟大家講解過程和注射流程。
凱倫泰泰在六月初的時候得知在這裡合法居留65歲以上,包含有七大慢性病(👨⚕️需有醫生證明)的外籍人士可以開放網路登記時候就有特別持續注意這個消息,直到快六月中時,從好友得知消息說可能會開放其他年齡層的登記時候,當時其實老實說,是半信半疑的態度,想說反正試試看也無妨。
當天在開放的那一瞬間,不訝異的網頁當然塞爆了,凱倫泰泰和先生是好不容易塞了兩個多小時,才一頁一頁的填完資料登入進去,在無數的反覆的選醫院和日期(因為一直顯示有時間和疫苗,但點進去都是滿的),終於在最後一刻選到了醫院和時間,並且還可以選疫苗。
凱倫泰泰算是很幸運🙏,因為聽說開放了兩天就關閉了,不知道之後還會不會再開放,在泰的您,可以每天下午大約兩點左右去碰碰運氣。
👉https://thailandintervac.com/public.php
🎓🎓補充小知識:
泰國目前公費不用錢的只有科興(Sinovac)還有AstraZeneca (AZ),國藥Sinopharm是不能單獨登記,需要公司行號自費才能團體登記注射,至於mRNA的疫苗,例如Moderna和Pfizer最快都要到今年第四季才會進泰國,而且都要自費,目前Moderna定價是一劑1700泰銖。
其實登記好的當天直到打針的這一天凱倫泰泰心情一直都很緊張,因為在泰國有許多人是預約到了疫苗,甚至有朋友到了要注射的當天才被通知取消延後,所以這等待的時間,凱倫泰泰就是保持一個如果被取消是正常,如果有順利打到就是感謝上天的保佑🙏。
到了要注射的前一天,下午收到了醫院傳來的確認簡訊說我們的疫苗預約時間已經確認,讓泰泰心中放下了一顆大石頭。
在要注射的前幾天,就已經禁酒,每天補充維他命C,大量的喝水,然後抱著一顆感恩的心情當天去注射。
凱倫泰泰比預定的時間早到了45分鐘,從停車場就有標示跟您清楚的說疫苗注射樓層,進電梯的人都是要前往九樓打疫苗的。
電梯一打開就馬上有服務人員先問您是哪個網站註冊疫苗的,然後再帶您到第一個等候室,依照先後到的順序就坐,然後就會有服務人員來收每個人的護照。
當第二關有一區清空的時候,服務人員就會請第二批的人進去,然後等候叫名字拿護照,服務人員也會在您的胸口上貼上您當天的編號,之後就到第三關等候服務人員叫號。
當叫到您的編號時,就要到櫃檯去核對您的個人資料,列印出來的資料單上面就會清楚寫著您預約的疫苗名稱,核對完成之後就要填寫一份問卷和意願表,簽名後就要到下一關去量血壓。
在這裡就沒有照編號,填完交給醫護人員,他們就會依照接單的順序指引您到櫃檯量血壓和心跳。
凱倫泰泰實在有夠緊張,血壓沒飆高還好,沒想到心跳跳到113😅😅,醫護人員還問泰泰說是不適太緊張,邊聊,邊緩和泰泰的情緒,最後還說,別擔心,因為在這邊量的人不是心跳快就是血壓高,大家都非常緊張。
量完血壓的最後一關就是要注射疫苗了,共有四個注射區域,兩個是Sinovac科興,兩個是AstraZeneca (AZ),醫護人員會依照您的單子上面的預約疫苗帶您到對的區域,凱倫泰泰跟醫護人員說希望可以跟先生一起這樣可以互相拍照,他們非常的客氣答應了😍。
在要注射的過程,醫護人員非常的親切,其實當下莫名感動,還擺了不同的姿勢跟泰泰和先生合影,最後凱倫泰泰當然不忘了感謝他的的辛苦,幫他們加油打氣,另一個醫護人員就會在您的手臂或是胸口貼上一個”我已經打完了Covid19的疫苗”貼紙。
最後一關就是休息30分鐘,醫護會給您一瓶水(可以無限拿),然後帶您到等候區,等候的時間還有英文跟中文的衛教影片,講解副作用的注意事項,和第二劑的預約時間,等候區都備有床給萬一有不舒服的人士休息,30分鐘後醫護會叫您的編號給您第二劑的預約時間就可以離開。
整個過程,凱倫泰泰必須說,非常的滿意也意外的順暢,整個流程,包括休息30分鐘的時間,2個小以內就完成,醫護人員和服務人員都非常的親切有耐心,唯一除了比較無法保持社交距離,但是每個安排❌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疫苗打才是重點!
這間醫院跟流程讓在這邊的外籍人士安心的不少,要離開前每個人都替他們加油打氣,因為疫情這一年多來,真的很不容易,最辛苦的莫非就是第一線的人員無誤,功勞全歸給他們!
😊😊凱倫泰泰個人打完疫苗的身體反應:
第一天到睡覺前除了手臂痠痛之外,都很正常。
第二天早上起來,沒有頭痛或發燒,只有頭重重的,稍微暈暈的,感覺比較累,類似像感冒一樣。
第三天已經恢復大概85%,只是手臂還比較痠痛,骨頭有點微痛就這樣而已。
(☝️請注意:副作用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會不同)
凱倫泰泰其實想要跟各位說,疫情跟病毒不段的變化,非常的狡猾,不論您在哪個國家,病毒絕對是我們的敵人,今天大家都有選擇疫苗的權力,但是因為媒體的負面新聞讓許多人都卻步了😢。
凱倫泰泰當時要打疫苗時怕不怕? 當然怕,說不怕是騙人的,但是您打疫苗可能得到的嚴重副作用換遠遠低於您萬一得到病毒而變成重症來的低很多,至少泰泰是這麼跟自己說的。
網路上有許多疫苗相關的資訊和保護力值得大家去參考,每個廠牌的疫苗都有副作用,而且是因人而異,如果您沒有慢性病,或是已經經過了醫生的評估,輪到您時,建議您踴躍去打疫苗💪。
每個國家的政策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亞洲急需疫苗,而搶破頭,吵來吵去,美國是走進許多地方都可以打疫苗的充裕國家,還是有人覺得打疫苗是多餘的,各個國家對疫苗的想法真的反差很大。
凱倫泰泰想說我們常常會在負面的情況下去做各種”比較”,但其實越比較真的是會心更累😔,疫情當下我們誰都會累,誰都會有崩潰生氣批評的時候,但是最有資格說話說累得一定是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相關人士,而我們只能繼續好好防疫,為他們加油打氣💪,他們比誰都辛苦!
抗疫還有一段路要走,讓我們正面思考,互相加油打氣,大家都要平安健康,也願大家都能盡早的都打的到疫苗!🙏
👉👉凱倫泰泰在Instagram(IG)還有更多的介紹,有IG的粉絲們,歡迎追蹤!
www.instagram.com/karen.the.foodie
🔹️🔸️🔹️
สนใจร่วมงาน/Potential Collaborations/合作邀約
DM or Email
📧[email protected]
生氣天醫延年順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恢復情緒平衡的六大步驟
我們部分的情緒調節能力,是透過學習而得來的,並不完全取決於自身的性格。儘管基本行為模式的建立從出生時就開始了,但這樣的過程會延續一輩子。因此,即便是成年人,仍然可以重新建立有效的調節系統。想做到這點,當然不是透過聽幾句心靈小語,或學習一些放鬆技巧就能達成。當我們的調節風格趨向頑固與僵化,想要產生深層且持久的改變,就得為它勾勒出清楚的畫面。
很多人會控制、迴避或直接忽視自己的情緒,並認為若是不這樣做,便會發生可怕的事情。在他們腦中,感受情緒意味著混亂、超載和失控;是一個只會導向痛苦的深淵,而且是沒有任何效益的事。他們處理情緒的方式,便是抑制、迴避或壓抑任何與感受有關的蛛絲馬跡,而且絕對不會放棄他們自認為重要的機制,因為他們並不明白,其實有其他更有效的替代方案可選擇。有些人則認為情緒無法控制,因此也就無法控制它們,他們完全不願嘗試,只會尋求外界的解方,像是藥物,或是找身邊的人安慰自己。而那些對自己的情緒絕望,容忍度又低的人,不管用什麼方法,要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想立即消除他的不適感。最後,他們非但無法啟動能改善情緒狀態的過程,連稍微平復情緒都難以達成。
有鑑於上述這些情緒管理方式的災難性觀點,我認為更實際的觀點如下:
1.想改變自己的情緒運作模式,沒有神奇的解決方案,但有「有效的解決方案」。
2.關於情緒,雖然有一些事情是自然反應,但也有很多是我們能透過意識訓練來改變的。
3.對於情緒,最好進行中長期的投資。修復與學習,勝過病急亂投醫。
4.必須在日常的糟糕日子不斷練習,以便遇到更大的逆境時能有應對的工具。
5.比起每天嘗試不同的方法,專注於一種方式,計畫整套步驟更為重要。
6.每個人的起跑點都不同,因此需要做的改變也不同。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來描繪看看,建立一個健康的調節系統,其中需要包含的步驟。為此,首先我們必須真心想做這件事,並設立實際的目標、把沒用的想法拆除、制定路線圖、用理解的心看待路途中的艱難,並在改變的過程中保持動力,以及選擇可以專注進行的時機。
#步驟一:先了解自己為什麼想改變
了解自己有多想改變很重要。你可以想想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曾帶來的損失,以及若是完成改變,所能獲得的好處。照理說,若是我們曾想過這些問題,那便代表我們其實覺得自己目前的系統並沒那麼好,但「好」是一個過於模糊的目標,可能無法引發我們的動力。
當一個人開始面對以往所逃避的事情,能獲得什麼呢?他會清楚,當他走完這條路時,會獲得更多的安全感、更平靜,也更幸福。當他逃避時,想達到的其實是一樣的效果,但結果卻恰好相反。當我們決定去面對一切時,首先感覺到的會是恐懼,但我們若持續下去,接下來便會有很不一樣的感覺。每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的動機,然後將它牢牢記住,因為調節情緒這條路很漫長。我想,在這條改變之路的盡頭所能獲得的豐盛成果,就是我們之所以進行這些改變的原因,任何人都不該錯過它。
#步驟二:理解正確的情緒觀念
實際上,人體的機能永遠都會自動恢復平衡。情緒調節,和心理以及人際關係的平衡有著密切關係。然而這種平衡並非靜態的,而是動態的;情緒並非永遠保持不變,而是會隨著周遭發生的事情而有所變化。情緒好,不代表活在天堂之中,彷彿所有的事物皆影響不了自己;情緒好也不代表將永遠保持幸福,不會受到任何痛苦。人們的情緒,有強有弱,有時開心有時難過,但我們相信,所有的狀態最終都會恢復。
有時,特別是當某些情緒超載了,或困住自己的時候,我們會將平靜想像成一個中立或平坦的狀態,但這和真正的健康相去甚遠。健康的狀態更像是大海,有時平靜,有時狂風暴雨,有著不同強度的海浪與潮汐,但最後總會回到最初的狀態。
#步驟三:捨棄無用的情緒機制
想要恢復情緒的平衡,不代表得做一大堆事情來平復自身情緒,而是要學會捨棄無用的機制,然後重新相信自己的情緒。就像騎腳踏車一樣,無須控制每個動作,不斷思考身體該傾斜多少、龍頭該轉幾度。若真的這樣騎,你可能馬上就跌倒了,或是會騎得很緊張而無法享受。當我們騎腳踏車時,只要讓平衡感,以及對操作的記憶自動導航,不用特別去注意,單純地享受風景就能騎得很好。學習騎腳踏車,和學習調節自身情緒一樣,重點都在於如何放手。
#步驟四:建立調節情緒的正確順序
許多管理情緒的方法,都和迴避、抑制及控制無關。這些方法,會在情緒處理的不同階段上發揮作用。如圖表2所示,想要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就必須意識到它就在那,觀察並探索自己的內在。再來,無論發現了什麼,它的強度與長度如何,都必須允許自己去感受。第三階段,必須傾聽情緒想傳達的訊息。它們會發現有關於我們與這個世界的祕密,讓所有的感受相互交織,為我們描繪出現實的完整畫面。
第四階段是連結,你要和自己的身體與感受連結,以感知到這個情緒是屬於我們的;我們也要和自己的過去做連結,以便透過了解過去來理解現在怎麼了。你當然也要和他人連結,並分享他的情緒,但必須注意要能辨別出自己的情緒。第五階段,我們必須透過自身感受來幫助自己、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告訴自己什麼有幫助、尋求能調節自身情緒的方法,並接近能夠給予這些方法的人。最後,我們必須所有行動,找出支撐這個情緒狀態的需求是什麼?它將我們導向什麼結果?將把我們帶向哪裡?
#步驟五:辨認過程中的困難之處
改變是可以達成的,但在過程中也是困難的。這時,能夠諒解自己便非常重要。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停下來了解為何會如此,便能從自己身上學到很多重要的東西。當我們越了解情緒,則越有改變它的可能,而這更新、更寬廣的觀點也能夠幫助我們調節自身情緒。以下是一些人們在調節情緒的途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以及正確看待的觀點:
● 若我們嘗試了許多次,卻只有其中幾次能意識到自身情緒,這都是很正常的。
● 儘管我們的理性知道,所有的情緒都是好的,但只要看到生命中重要的人處理不當一次,從中吸取到的經驗,就可能會在其他時候間接變成我們的負擔。沒關係,這時我們只需理解它,並將自己與他人的情緒區分開來就好。
● 我們可能會覺得,和自身或他人的情緒連結會拖累自己,但其實只要多加練習,這樣的情況就會減少。
● 認知到自己才是需要改變的人,或許有點困難,甚至會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因此人們便習慣等待其他人先改變。當然,要是其他人也能改變的話,事情便簡單多了。但我們必須認知到,若能在這過程中專注於改變自己,成功的機會便會大很多。
● 情緒感受本該幫助到自己,但我們卻為此和自己生氣,或感到羞愧。縱使我們知道照顧自身情緒很重要,也努力這樣做,但舊有的習慣仍會牽制我們。這些都很正常,只要我們繼續努力,這種情況便會越來越少。
● 改變可能讓我們感到恐懼。例如:因為擔心得面對衝突,而不想表達自己的憤怒;因為太怕犯錯而不敢嘗試等。我們必須不斷嘗試,最後將發現它的結果其實沒那麼糟。
即便遇到這些困難,也不應該讓我們放棄嘗試改變。當困難出現時,我們應該將它們視為一種重要的學習。唯有在此基礎之上,我們才能為未來設計出更好的演練機會。當你能用理解的心看待自己,便能幫助自己突破困難,並對於如何改變有更實際的期待。
#步驟六:改變,從今天開始
前面談到了許多的困難,以及為了掌握新事物,可能產生的失敗狀況,藉此我們更能明白,想要能持之以恆需要多大的毅力。了解調節情緒能有所收穫,並且人人都能做到,這件事很重要。正如同鐘錶裡的複雜機械構造,我們的調節系統也能夠自行調整、重新設定,並成為一種精確且有節奏的自動裝置,告訴我們目前所處的狀況,以及接下來的生活會面臨什麼。
前面幾個步驟總是比較辛苦的。只要我們的調節系統建立的越好,就越不需要去關注它,因為它將能夠憑直覺自動運行。但一開始,我們必須將整個裝置拆開來,把每片零件散開,了解它是如何組裝的,並仔細評估系統的每一個部分。這需要耐心,但這個過程很值得。
就從今天開始吧!情緒調節系統的改變,並非巨大的變動,更像一個耕耘的過程。若我們開始做一些微小的改變,例如:每天花一分鐘來觀察自己身體的感受、腦袋中閃過的想法以及自身的情緒等,那麼這顆小小的種子便可能結出大大的果實。想等待最適當的時機再開始進行,那麼你可能永遠都等不到那個時刻。
.
本文摘自《#壞情緒_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
每天心情不打結,與自己和解的療癒練習
作者:安娜貝爾.岡薩雷茲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因為之前有朋友在留言的時候,提到如何平復自己情緒的問題,我特別找了這本書,也請出版社授權比較完整的篇幅,加上圖表,希望能幫到版面上朋友的忙。另外,這也是昨天直播講到的非認知能力,歡迎參與昨天的贈書直播。
照顧自己的情緒,也要長期養成習慣。尤其如果我們小時候不被允許表達情緒,長大之後,就更要靠自己把情緒找回來。
我自己是把情緒視為好朋友,理智很重要,但情緒的聲音也要兼顧。越能滿足自己的需要,理智與情緒也越能走向平衡。
祝願您,能允許情緒自由,試著讓它來幫助我們生活!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
生氣天醫延年順序 在 獨角動物-邊緣性人格少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好,我是角爸。
睽違了幾個月,我又來寫文章。順便跟大家報告一下我們這幾個月的狀況。
大約在7月的時候我們拍好了新的影片,主題是「憤怒」,但還在剪接的階段,8月中我們有了一次很大的爭吵,而且連續發生,鬧到了有「離婚」兩個字出現,而我也離開了角媽跟孩子們一天的時間,算是近年來鬧得最兇的一次。但也就是這一次的事件之後,我們對於彼此的關係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變化。
(說出這件事是想讓大家知道,我和角媽並不是聖人,即便今天我們出來公開分享我們的相處方法,創了粉絲頁跟社團,也不代表我們就是模範夫妻或是生活過得風平浪靜,我們過去還是很常像走在懸崖邊緣一樣,一個不注意都還是有失足墜入深淵的風險。)
就在這次大吵完之後,我和角媽又有了新的更深一層的體悟,在相處上也起了變化。也因為這次的變化,讓我覺得我們本來拍好的影片內容,需要做一些修正跟增加新的想法,也因此又延宕了新影片的產出,對於有期待的朋友在此做個交代也同時致歉。目前我們會再找時間重拍。
而今天要寫文章分享的主要原因,又在於昨天又發生了一次事件,算是繼8月中的大吵之後,是排第二名的激烈,但我覺得具有指標性與新的意義,所以也順便在此做個分享。
和大家分享這次的事件與心路歷程,以及我的綜合感想。
【事件本身】
角媽近期去開刀動手術叫牙齦囊腫,最近都只能喝流質的東西,正在等待傷口復原以及嘴裡的縫線軟化到自然吸收。
可能因為不能好好吃東西,加上最近比較沒有太陽,心情上比較偏陰暗。這是第一前提。
第二是前天晚上角媽可能因為沒有吃止痛藥了,(原本止痛藥有附嗜睡效果),反而出現了止痛藥的禁斷症狀,忽冷忽熱睡不著,變成整晚沒睡,所以整個精神狀況很差。
第三是白天去醫院回診,路上是由角爺(我爸爸)開車,有一點驚險過程,讓她心有餘悸。
第四是回診醫生並不體貼,很無視角媽的感受,和別的病人講話很正常,對角媽就很冷淡。
第五是角媽因為醫生的態度而忘了該向醫生要診斷證明書。
第六是最後一根稻草。晚上角媽和我忙完所有事之後(哄完小孩睡),角媽很需要心靈上的休息與依靠,和我說想看一些輕鬆的影片。我說好啊,看妳想看什麼。後來挑了一部多年前的《阿達一族》,但正好我在玩手遊新三國志,本來也是輕鬆按一按就可以關掉,陪角媽一起看電影,但正好昨晚有第一次軍團打匪的活動,我需要張羅一下團員的順序與流程,所以邊和角媽說話,邊用平板打字。角媽看我在忙,就在旁邊等說等我按完再開始看,但活動時間超出我的預期,花了一個小時還沒結束,角媽情緒上來就說不想看了,因為等我等很久,即便過程我有和她說明現在狀況,以及說其實可以邊放電影,我邊點就好。但角媽要的不是這種感覺──「今天的角媽,需要我專心的陪伴。」
我因為遊戲活動正在處理,沒辦法馬上關掉,角媽情緒又已經上來了,我又面對著兩難。但熟知BPD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現在最重要該怎麼做才對,而我沒有這麼做。角媽後來情緒上說「我乾脆進去睡覺好了」就進房去,但其實根本沒辦法睡。
再過一兩分鐘,角媽開始搥床搥衣櫥,我知道角媽已經到一個極限了,就進房去處理,但是我的活動還沒結束,只好拿著平板進去。這動作在外人看來,就是我沉迷手機遊戲不肯放棄的模樣。
想當然爾這樣的處理是會失敗的。角媽生氣的音量變大,孩子有點被吵醒,角媽生氣的跑到客廳,我先安撫孩子。
角媽開始踹門踢一些小孩玩具的紙盒,角爺(我爸)角奶(我媽)都出來關心,後來角奶來要我出去處理,她來哄孩子。
我出來之後角媽還在情緒爆發上頭,又搥了幾下門(手腕受傷了),大罵了很多句子,說我一直一直都在玩遊戲,沒有在管她的心情,把她擺在哪裡,她今天真的很不順,就只需要我關心她一下我連這都做不到,等等。還說了很多類似我都無視她的努力,我根本都只顧著我自己這些句子。我回了「所以我說我們來看影片吧」,但她罵得更激動。後來我開始沉默。角媽抱著膝蓋坐在茶水間一角。
在我不回話之後,角媽講了幾句後也不說話了,但她全身很用力,抓自己抓得很緊。(角爺在旁邊standby,以防我們又失控)。
大約過了五分鐘左右(沉默的時間感覺都很久,所以五分鐘是很模糊的數據),我理好了我的心情,我便過去跟角媽輕輕柔柔的說,「好喇(介於了跟囉之間的音),不會有人怪妳的,來吧」,「沒事~沒事~沒關係的,是我不好,讓妳受苦了。」邊說邊將角媽拉起身。本來角媽還很用力,但慢慢的被我扶了起來,我帶著她走向沙發我們平常坐的位置。坐下之後我抱著她,她便從憤怒變成哭了起來。
坐下來我的第一句話就是說,「有沒有把自己弄傷了?」角媽抬起腳說流血了,我就趕緊拿東西來幫她包紮與擦藥,然後抱抱她。
然後她開始哭著說自己的委屈,我便抱著她說一些道歉的話與態度。事件就這樣處理結束。
【事件的幾個關鍵】
這次的事件,介於一般人與BPD的情況之間(抱歉我還是得做一下這樣的"標記"動作,不是要貼標籤,只是做為形容的方法,比較好讓人理解。
一般人也許生氣情緒上也不會去搥衣櫥門或是去做把自己腳踹受傷,把自己手搥到黑青這樣的事。而假如是過去的角媽,行為是更激烈的,因為角媽也是曾經有踹破過玻璃門的紀錄。所以我會說這次事件是介於一般人與BPD之間的的情況。而事實上,角媽本來就是一直都很努力的在讓自己變得更好,今天的事件也是一個證明,她變得比過去更加溫和,也更快的讓自己放下這些情緒,只要她察覺到我沒有隨著她的憤怒起舞(這一點相當關鍵),她其實也可以「很快」的冷靜下來。而角媽的這個「很快」,可能已經鍛鍊到比一般正常人生氣要更快的放下這個情緒了,只是她自己不知道自己已經這麼棒了。
過去幾個月角媽已經把自己各方面的情緒跟覺察都調整得很好了,所以基本上我們已經很久沒有「吵架」這件事,以過去來說,「吵架」就是彼此對罵, 然後有行為失控,這叫吵架,但從8月中的大吵到現在,已經4個月了,這四個月我們一直都維持在不到吵架程度的狀態。對此我時常和角媽提到我對她的讚賞,而我常掛在嘴邊的話是「我覺得妳已經做得很棒很好了」。
其實也是因為角媽已經做得很好了,所以在昨晚的事件中,我沒有做像過去的驚弓之鳥一樣,角媽一有情緒,我馬上拋下所有事情以角媽為先,我會再放一陣子,看角媽本身能不能度過這種情緒上的試煉。當然這很冒險,因為昨晚角媽也罵出了「難道我越正常就越不受重視嗎?」「是不是我越正常,我就越不重要了?」這樣的話。
這也是很關鍵的想法,可能許多BPD心理底層就有這樣的想法在「避免自己變得更好」。因為她們擔心一旦變得正常了,一旦變得跟平常人一樣了,我是不是就不會再被這樣關注,這樣被時時的呵護了?
因此這其中的過程的拿捏,很不容易也很不一般。我主要要做到的,就是需要讓角媽知道,不論她變得如何,我的態度都是一致的,也就是她的所有努力,我都讚賞與認同,而一旦事件發生,情緒來了,將這些潛藏的心理恐懼罵出來時,我也不對此做情緒的回應,我還是「需要以溫柔的態度來做為這件事件的結尾」,來向角媽的恐懼證明,「不會的,不論妳變好或是變壞,我都永遠會關心妳,會花時間照顧妳」。
「因為這是不可逆的狀態」「這是我們花費許多努力培養出來的感情」「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不可磨滅的」。
我需要證明這些事。
所以在這裡也再提到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就是當角媽踹東西,對我頻頻破口大罵時,我的態度是如何。這永遠都是「陪伴者最大的疑惑與問題」,也是陪伴者最關鍵的時間點。
「陪伴者的回應,等於未來兩個人的互動基礎」。
當陪伴者不斷被罵的時候,第一時間一定都想反擊,回罵。這是所有人(不只是陪伴者或是BPD,是所有人)的直覺反應,因為被攻擊了,身體就會自然反應,想法就會自然反應,就像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被施加了多少力,自然就會彈回多少力。情緒也是這樣。
當我們被攻擊的情緒針對了,觸及了,我們都會很想去反擊,以證明自己是無辜的,或是自己是有能力反擊的,自己不是弱者,自己不是錯的,也或者說這種「反擊」是一種求生本能。「若是我乖乖被罵的話,是不是表示我承認自己是錯的,承認自己是壞的一方」,「難道我要什麼都不說,就由她這樣罵嗎?」
第一時間的反擊,都是基於這些「人性自然反應」,而陪伴者最大的難關與修練,就是要透過不斷的練習,把這個自然反應訓練到最小化。也就是訓練到只有一瞬間在心裡有聲音,而既不說出口,也不會表達或表現出來,最終需不需要修練到沒有反擊的念頭?這很極致,但這很看個人,不勉強,能做到反應時間很短且沒有說出口就已經很棒了。
因為我們要體認的是,所有的爭吵,基本上都是不必要的,是「無效的溝通」,是「吵贏的人反而都輸了關係」,所以根本沒有需要吵架的理由與需要。任何相處,都可以透過溝通與適時對談來培養與化解誤會。當然這不是說零爭吵的關係是最完美的,不是,只是說盡可能的避免這件事,對於兩人關係來說是最好的。所以我不怎麼會再和角媽「爭吵」或是「爭辯」。平時就是互相禮讓跟包容,妳對我好,我對妳好,沒有誰先誰後誰好誰壞的問題。
當心裡將第一時間的反擊靜下來之後,第二階段就是思考對方「真正」在表達什麼?那些憤怒的話語背後藏的內容是甚麼?
所以我冷靜完對角媽說的第一句話是「不會有人怪妳」,而不是很普遍的很一般的以為應該要說「不要生氣了」。
當BPD發作完(這也是一種形容方式),其實心裡繞的念頭都是「我怎麼這麼糟,我又搞砸了,我怎麼是這麼可惡的一個人,我果然就是這麼壞」的無法接受自己,與無法認同自己,覺得自己是這世界上最糟的人,把這個家弄成這樣,還把小孩吵醒,還驚動了公公婆婆,我又失控了,我又是這麼的糟。這種想法在她們心頭縈繞,等同於她們的憤怒程度,她們越生氣,就越是不能接受自己在這世上的表現,因為她們也知道生氣很糟,暴力行為很糟,但她們就是「當時控制不了自己」的做這些。
所以我的第一句話就是要表達,「沒事的,不會有人怪妳」,也是要讓她知道,「我理解她」,也要證明的告訴她「妳沒有妳想像的這麼糟」。這個理解,就能讓她充滿尖刺的防禦,軟化下來,於是角媽願意讓我扶起來。
因為她知道「我沒有生氣」「我也沒有怪她」,我願意溫柔的對待她,照顧她。我用行為與言語讓她懂得這件事,而這也是「將她帶領到更好的自己的一個引導」,間接在告訴她「真的沒事」「她已經很好了」。
而這一切的一切,一定要跳脫出「事件本身」,沒有跟著她的憤怒情緒打轉,所以才能很快又很順的,解決這次事件─→這只是一種連帶的結果,並不是「我先想要很快又很順的解決問題,因此我才對她溫柔我才消解掉我的第一反擊」,這是一個倒因為果的邏輯。凡事一定是先以真誠的態度去面對,去包容,去理解對方。最後得到美好的結果,都只是「順帶產生的」。
所以如果角媽越來越好,我們的關係越來越好,也只是因為我們先做了對的事,擁有了對的想法,所以才「順帶」有了這樣的結果。
這就是我今天想要表達的重點。
文長,辛苦大家了。但也需要這麼長,才足以讓大家體會面對BPD之中的所有細膩的想法與原則。
以下的貼圖便是角媽這次事件的三個階段,都收錄在我當初畫的同理心貼圖當中。
========================================
其他角爸角媽文章傳送門(內也有貼圖連結)
─→https://reurl.cc/4mVq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