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烏山頭影展選映了幾部紀錄片,從不同角度切入來談台灣的茶文化,筆者嗜茶如命,對於這類主題亦深感共鳴。其中由周國榮執導的《茶水伯》描述住在苗栗通霄鎮的老先生許文進,他虔誠地跟隨白沙屯媽祖進香,奉獻時間與心力,將自己精心製作的老茶遞給往來的信徒。而宋秉樺執導的《山林裡的「藝伎」》(以下簡稱《山林》)則記述了樂團主唱身兼茶藝師的官孟儒,在兩種身分之間的轉換。
.
與其以PPT式的手法介紹台灣的茶文化,從人的角度出發,並且討論人與茶之間的關係,的確是加強與觀眾鏈結的不二法門。但兩位導演並非只是強行讓被攝者談論茶與他們的連結,反而花了更多篇幅,描述他們的日常步調,試著去捕捉他們的信仰所在。
.
其中許文進對於民俗信仰的「規則」執迷至極,而官孟儒則心向以樂團的演唱與創作來展現自我。茶在紀錄片之中是一個要角,但不能定義他們生活的全貌。但茶卻也是一個線索,彷彿可以從中看見人物的生命觀以及價值觀,以及他們在這個時代的位置。例如許先生對年輕人愛喝冰茶不以為然,這種世代之間在飲茶文化的落差,確實值得深掘。
.
而在《山林》之中,身兼音樂人的官孟儒則期望將電子樂的概念融入在品茶之中,並且致力於將這類的聲響融入於品茶者的體驗之中。該角度確實有其發人深省之處,畢竟所有食物與飲品都幾乎有與之相應的空間對照,好比品味咖啡應該在咖啡廳,而咖啡廳這個場域被賦予的特性又是如何、如何。同樣的,品茶的空間,又何必得固守傳統想像?片中便描述了官孟儒如何將她的品茶天地打造成如同電子舞廳的空間,不知另一部作品《茶水伯》的許先生聽來會是作何感想。
.
作品篇幅甚短,皆落在30分鐘以內,對被攝者的觀察暫時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觀察階段。但可喜的是,兩部作品皆隱隱展現了創作者的觀點,對人物的觀察堪稱自在,優點很近似。唯《山林》的片末讓主人翁官孟儒在山林中邊走邊朗讀,並加上一段未盡妥貼的解釋性字卡,使人不免產生一些疑慮。
.
之所以認為未盡妥貼,除了字卡的特效之外,更核心的問題在於文中挪用了日本女性表演藝術工作者「藝伎」的稱號,指稱官孟儒「以侍茶並與客人心靈或實質交流,輔以樂器及禮儀」所以如同「藝伎」。但這或許只是對這個工作表面性的理解,藝伎實際上是只服務上流社會、名人雅士的賣藝女子,工作內容除了表演,亦包括陪吃、陪笑與陪酒等,還能供有錢客人包養。藝伎隨著時代演進而日漸稀缺,意義也與舊時代產生區隔,但再怎麼看,都與官孟儒的角色定位存在著本質性的差異,用來比喻並且用在片名上,其實並不適切。
.
.
烏山頭影展場次表請見
https://www.facebook.com/WuSanToFilmFestival/posts/1553194494872654
✨第24屆烏山頭影展 ✨
▎影展場 #0 ▸ 11.02 - 11.08 臺南藝術大學
▎巡迴場 #1 ▸▸ 10.17-10.18 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
▎巡迴場 #2 ▸▸▸ 10.31 高雄三餘書店
▎巡迴場 #3 ▸▸▸▸ 11.01 臺南赤崁朋派商圈
.
(圖為《山林裡的「藝伎」》。)
烏山頭影展 Wusanto Film Festival #烏山頭影展 #茶水伯
生活禮儀 ppt 在 女人進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在準備一場跟小資女談話的演講
在整理自己過去十幾年的職涯歷程中
我發現「態度」是成功的基石
如果畢業生熱血的認為工作就是為了快樂、自我追求
那麼你很容易認為每份工作都不是你要的
職涯的路上 先是「熬」再來是「累積」最後是「連結與創造」
沒有前面的辛苦路 後面就沒有爆發力
以我這種幾乎沒有閒暇時間的人而言
我覺得年輕人最多的資源就是「時間」
而怎麼運用畢業後這5~10年的時間
就幾乎可以決定你接下來的時間的質感是如何的了
【深度好文分享】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最近有剛畢業的小孩子問我,
說你能不能告訴我:
剛進職場的時候遇上
工作上的難處了怎麼辦?
還有就是從校園過渡到
職業人的心態該怎麼調整?
另外就是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收入不高,
該怎麼解決生存的問題?
這一刻我看見朋友圈裡有人發了一條狀態,
說十年後你回頭看今天這一刻,
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那都不叫事,真的。
然後我給他回覆說,哪裡需要十年?
一年的光景,
就足夠讓你感覺千山萬水物是人非了。
一、經歷艱難,記住美好
最近跟一些老同學聊天,
說起剛進職場第一年的感覺,
想著那個時候自己去餐廳吃飯
也得先看看菜單的價位到底是個什麼水平,
有個男生說自己那一年連續一個月
都在樓下的快餐店點一份麻婆豆腐,
這樣可以既下飯又省錢。
或許你以為我要說的是一個逆襲的故事,
可是我要說的如今這個狀態是,
這個男生如今依舊不是花錢大手大腳的人。
他已經積攢了幾年的工作經驗跟人脈,
如今遇上了很好的投資人開始自己創業了,
只是如今的他每次請我們吃飯的時候,
已經不是需要像當年那樣
斤斤計較菜價的那男孩了,
也就是說,他心裡不慌了。
回到前面那個剛畢業的小孩問我的問題,
我本來一開始的回答是想告訴他,
說你得熬,熬過去就好了。
用我朋友的話來說,
只要你沒死掉,
那就一定能過上好的生活,
我還想用尼采那一句
「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東西
會使你變得更強壯」來安慰這個小孩。
但是想了一會,
我就刪掉了這剛打出來的一排字,
然後我敲出了另外幾個字回復他:
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
是很多年前我看《藝術人生》裡
有一期採訪了我最喜歡的奶茶劉若英,
朱軍問她,
為什麼你總能給人一種溫和淡定,
不急不躁的感覺
難道你生活中遇上難題的時候你不會很氣急敗壞嗎?
劉若英的回答就是,
那是因為我知道,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很多人都知道,
劉若英在出道前曾經是她師父,
就是著名音樂人陳昇的助理。
劉若英在唱片公司裡幾乎什麼都要做,
甚至要洗廁所,
她跟另外一個助理兩人
一周洗廁所的分工是一三五和二四六,
這另一個助理的名字叫金城武。
往事回憶的意義在於,
總是會讓人記住的是美好那一部分
至於其中的艱難也總會被歲月所弱化。
這也是我跟很多長輩請教他們過去經歷的時候,
他們對於那些過往的苦與難
大多時候都是一笑而過,
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過來的了。
所以回到如今現實中的問題,
作為一個非職場新鮮人,
我能想起來的這三四年的工作感受
也是美好多於不快樂的部分。
但是這個過程中我自己感悟到的的一件事情就是,
我以前總以為熬過這一段時光就會好起來了,
這種觀點有可能是錯誤的。
一是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答案,
所謂好起來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二是這個熬過去的日子裡,
很多時候只是我們當下覺得困難重重,
殊不知其實你所經歷的,
也正是大部分人正在經歷的一切。
當然那些極端個別的案例我不想拿來論證這個事情。
二、你能展現的只有行動和態度
剛進職場的時候,
我們要學習基本的職場規則,
要儘快熟悉自己工作崗位上的必要技能,
我敢說我們大學裡學的那些東西,
基本上到了工作環境的時候九成是用不上的。
這個時候一個人的學習能力跟領悟力
就是最大的競爭力,
當然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我們心態上的調節,
這件事情小到我該不該跟隔壁的同事打一聲招呼,
大到比如主管給我安排的事情
跟公司的流程規則有衝突,
這個時候我該怎麼辦?
你有沒有發現,
這個時候你就像一個黑暗中獨自摸索的孩子,
沒有家人,沒有老師,沒有師兄師姐可以問,
周圍一群陌生人漫無表情的
穿梭於辦公室裡的走廊過道上,
就像電影裡的快鏡頭,
你身後的景象千變萬化飛速流轉,
你自己一個人孤獨的停留在原地。
我自己本身是個慢熱的人,
加上性格內向,
所以職場第一年裡我的狀態就是很恍惚的,
這種狀態就是,
我自己會經常在座位上邊幹活邊發呆,
這時候周圍的同事或者主管喊我的時候,
我總是會很久才反應過來,
然後「哦」一聲,這個時候主管已經走遠了。
我趕緊問身邊的同事求助,
問剛主管說了個什麼事情,
接下來於是趕緊各種處理,
但是因為同事很多時候傳達得不夠準確,
很多細節問題沒有交代清楚,
我不能去問主管,
因為我剛剛回答的態度是
我已經知道該怎麼做這件事情了,
於是我就糊里糊塗的把事情做完,
結果想也知道,
肯定是各種退回來反覆修改的。
也是因為這樣,
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差點得了憂鬱症,
因為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對,
方案交上去主管沒有回話,
PPT講完了同事們的表情就是沒有表情,
做分享會的時候想把氣氛弄得活潑一點,
但是不知道怎麼調節……
就是這種沒有人給你反饋的狀態,
讓我覺得自己是被冷落了。
幾年後我自己才慢慢摸索明白一點,
作為一個職場新人,
別人都是在靜悄悄中觀察你的所作所為的。
你沒有多少經驗談資,
所以他們看到只是你的個性表現
跟基本的職業態度。
而你表現出色的那部分,
即使他們欣賞你但是
也不會表現出極其熱情歡喜的樣子,
他們不是你的父母也不是恩師,
他們沒有必要鼓勵你。
當然從另一面來說,
他們也不會因為你做的不對而用力批評你,
這種不悲不喜的狀態,
或者就是所謂的職業成熟人吧。
所以就是因為這種看似不被認可的狀態,
你會感覺自己一直做得不好,
而且也不知道怎麼才是對的。
還有就是,要只是坐在座位上幹活也就算了,
很多時候你是需要跟各種同事打交道的。
他們沒有好壞之分,
他們只有跟你的磁場合與不合的感知,
於是你覺得有時候很小的事情
溝通起來很是吃力,
哪怕就是申請個印章,
哪怕就是填一個流程審批表,
一步步關卡讓你覺得就像冒險遊戲一樣,
只是這一場遊戲裡沒有刺激好玩的那一部分,
只剩下闖關的寸步難行了。
三、每個人都在熬,但你要主動學
也是幾年後我才明白這一點,
那些你看上去吃力的部分,
其實恰好就是維持職場有序進行的準則所在。
正是這些你當年看起來死板麻煩、
密密麻麻的種種規章制度,
才是一個新鮮職業人學習到東西最快的教材,
因為這些準則都是一年年完善補充過來的,
你熟悉的越多,適應得越快,
你的焦慮感就更減少的多一些。
很久以前我一直也都告訴自己,
說熬過了這一段時間就好了,
但是我慢慢發現「熬」這個字
已經不能帶給我力量了。
我漸漸意識到,
當我職業上開始有積累,
我期待自己可以管理一個團隊,
接一個好的項目,
這個過程中必然就涉及到很多
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部分。
比如如何架構團隊任務,
如何跟其他部門的同事打交道,
比如說要預估項目能否按時完成的風險,
這些種種比起以前那些剛進職場的小委屈,
不知道要複雜多了。
而我也開始知道,
那個坐在我對面辦公室裡的主管,
他每天需要考慮整個部門的協調狀況,
那個每天早出晚歸的CEO,
他需要跟投資人說服各種前景跟趨勢,
他還需要面對各種錯綜的媒體關係
外加各種其他跟我國有關部門的打交道。
那個在這一秒裡的大爺,
或許就是下一秒裡別人面前的孫子罷了。
四、創業比工作更委屈
我身邊最近多了很多出來創業的朋友,
以前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威的事情,
但是時間長了我也開始辯證的看待這些事情。
那些有想法有思路有策略的創業者,
大部分都是不慌不忙一步一步慢慢完善。
而另一部分人,
純粹就是為了那一句所謂的
「再也不在公司裡幹的比狗還累了」就跑出來了,
結果自己組建團隊的時候發現不是幾百個難處,
而是沒有終點的難處。
因為你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情
已經不光是要養活你自己,
而且還有你手下的一批人。
於是那些他們以為自己曾經嚮往的
「自己當老闆多自由」的想法,
瞬間就沒有了,
這個世上哪有什麼絕對的自由,
不過是腳上戴著拷鏈跳舞的表演者罷了。
我在一個創業論壇上認識了一個北京的創業者,
有一天夜裡我看見他還在加班,
於是我問他一句,
你這麼辛苦,值得嗎?
他的回答是,我一開始就知道,
作為一個創業者,
你既要有叱吒風雲高瞻遠矚的格局跟視野,
你也得有一個能彎下腰當宜家搬運工裝修辦公桌椅,
以及種種類似清掃垃圾的農民工心態,
否則你就不要來談創業了。
他還告訴我,
無論你是一個創業者還是職業人。
你會發現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難題,
每個角色都會有對應的難題。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是一個打工的,
就讓你的苦多一些,
也不會等你成為一個老闆的時候,
你的權威就會多一些,
那些納斯達克敲鐘背後的重重苦逼,
是媒體包裝出來的幻象裡永遠不會寫出來的。
嗯,在我的判斷原則裡,
他就屬於那一類理智型的創業者,
這種人即使在創業路上走不下去了,
角色換成一個職業人,
他也不會是糟糕到哪裡去的人。
五、都在為更好的生活堅持著
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
跟我的朋友去美容店做按摩,
每次到了那樣的場合其實我有很多的不適應,
因為我發現有些顧客
總是對服務員呵斥來呵斥去的,
我覺得很是不解。
朋友跟我解釋說這是因為
他們在自己的工作上各種受氣很多壓力,
來到這裡就是為了放鬆的,
覺得自己在這裡就是大爺了,
於是對服務員稍稍不滿意就各種大聲叫囂了。
說起來我是個很孬的人,
每次去按摩的時候,
那些看上去比我年紀還小的姑娘
每每問我力度夠不夠,
我基本上都會說可以了。
當她們小心翼翼的試探
能不能跟我聊上天的時候,
我總是第一時間想辦法
打開話匣子不讓她們尷尬,
無非就是聊聊新聞聊聊老家那些事,
這些也都是我願意說說的。
我跟我的朋友說,
我們不能像那些顧客一樣態度這麼惡劣,
我們就是從職場新人過來的,
我們知道每一份工作的難處與不容易,
就像我們去餐廳吃飯上菜慢了一些,
催一催也就算了,沒必要小題大做。
我們改變不了別人,
但至少我們可以在自己身上
把持好基本的禮儀這一關就好。
有一次一個按摩的女孩告訴我,
說下個月就要回老家不做了,
我於是問她為什麼,
她說自己弟弟去年剛考上大學需要幫交學費,
自己沒什麼學歷只能出來做這一份工作,
現在老家的經濟好一點了,
所以就不想在這裡上夜班這麼辛苦了。
後來我漸漸發現,
每隔一段時間我去到這一家美容店,
按摩的女孩們都會換一批新的面孔。
於是我開始明白,
她們跟我一樣,
也是慢慢從新人過渡到成熟人,
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後,
再去尋找更好的出路,
於是又一批新人進來,如此循環。
六、不奢求極致,只需慢慢變好
我一直覺得這個世上從來就不會有極度逆襲的事情,
那些我們所聽到的
從魯蛇一個翻身變大富翁的事情,
大部分是因為媒體的誇大化了。
在我所認識的人兒里,
那個當年請我們吃飯
也要看看菜單價錢的男同學,
即使如今已經開始創業了,
他也依舊是張弛有度的用好每一分錢;
那個我在旅行路上認識的,
手上已經十幾個項目的投資人大叔,
他也需要謙遜耐心的在自己的
那個圈子裡運營更大的一盤棋局。
沒有誰比誰輕鬆如意,
不過是用著自己的努力,
把自己當下這一個難題幹掉,
不過是在錯誤中積攢經驗,
讓自己下一次的決定多一點勝算罷了。
這三四年的時光下來,
我依舊掙扎在職場中,
依舊掙扎在生存線上,
我不會告訴自己「過了這一段就好了」。
如今我會告訴自己的就是,
若人生真需要有這一段路要走,
我寧可這些委屈分攤到每一個日日夜夜,
這樣哪怕有一天我真的取得了那麼一點點成功,
也不至於喜出望外得意忘形,
因為我知道這本來就是長時間
一段努力順其自然而來的結果罷了。
當然如果這條路上如果有人與你同心,
那麼這份委屈可能會變得少一些淡一些,
就像我喜歡的一個大叔昨晚
朋友圈裡說的那一句,
和高人聊天,最大的收穫不是獲得了什麼秘訣,
而是知道哪些彎路可以避開。
同樣的道理,這些過來人,
以及或許我有一丁點資格
作為另外一波人的過來人身份,
我所能告訴你們的就是,
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
明白了這一點,
或許我們對所謂「會好起來的」
期盼不再是一種極致追求,
要馬上呈現物化的東西,
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進步跟慢慢變好。
畢竟,無論在什麼樣的歲數裡,
成長這件事情,
都是我們靈魂裡一輩子的課題。
--
來源-微信公眾號精選:她在江湖飘(ID:tazaijianghupiao)
作者:达达令,著有《选择你所能承受的那条路》
生活禮儀 ppt 在 楊麗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出境事務所》好友製作過程的艱辛~
~借來貼文與你分享~
參與過客家電視台節目製作的朋友都知道,客台每齣戲的製作時間都很長很長,很麻煩很麻煩。有人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出境事務所」,不但這齣戲的主創者辛苦,是的,又配上小本經營的客家電視台,再加上這齣戲製作的困難,這齣戲真的是難上加難,峰迴路轉!山轉、路轉、狀況轉、時空轉、我們也就跟著轉轉轉……。
以生命禮儀公司為題材的連戲劇「出境事務所」,從開始概念之後,不但歷經了八八水災,日本311海嘯、高雄氣爆、空難等等國內外大小傷亡事件,更不要說這過程經歷了國內外巨星如麥可傑克遜、惠妮休斯頓、鳳飛飛、友人趙舒音病逝、演員洪瑞襄輕生、導演許肇任父親往生等等事情。甚至還有總統大選、新聞局關門、文化部成立、IPhone從3S出到6S這些過程。以上包括台灣社會每天上映的生、老、病、死,搭配我們在每天生活中的起伏輾轉,真是令人感概萬千。
像是,這麼多年下來,我也看見編劇呂十元(呂蒔媛)在劇本創作過程中,不斷地跟著這世界轉轉轉。投資拍片大賠錢,被追債、當寫手糊口、前夫官司、當上班族賺錢、、受洗成為教友,兒子青少年的難以掌控、母親的重病與往生,(原始監製我本人在開拍前離開客台,不知有沒有打擊到她?)…..
記得以前看過某個知名星座專家說,雙魚座的手大都比較纖細,符合感情幽柔的特質。但看過呂十元這個雙魚座雙手的人一定都知道,她的手掌異常厚實、手指粗闊(電腦鍵盤怎麼沒被打壞?),如果,你只看到她的手,你一定會以為,這其實是一個男人的手,同時猜想她從小若不是田徑鉛球選手,就是勞碌命,洗衣、拖地,還是後來去工地作板模的?相處下來,她的個性外放又大辣辣,和她對罵對嗆,前面會出現崩裂的畫面,卻,心思細膩、柔軟又貼心,以及甘願慘死的「韌性」特質。確實是這位「運轉手」與林曉菁、經理林曉蓓、客台戲劇組黃桂慧、饒瑞軍、邱瑞清、劉郁彥、羅乙心等人得以完成這齣戲,得以在「波折不斷」「苟延殘喘」多年後,排除萬難正式開拍,客台上下一心推動、成功播畢。
呂十元,是這齣戲的編劇、也是這齣戲最重要的發起著,推動者,校長兼撞大鐘。原來是他硬推著大觀公司的製作人陳希聖大哥來一起談的(台內喝茶談、外面喝咖啡談,很多次)後來,在劇本完成後,眼看此戲萬事皆不足,諸事皆不順的情況下,也只好跳下來兼任製作人。同時,在接觸、篩選了很多很多導演,但都因各種條件無法參與拍攝的情形之下,她一度還跟我說,她也可以接導演!!我當時覺得她瘋了,之前「聖稜的星光」最後她也去收尾了,但我不贊同這個主意。
其實一開始在我心理設定的導演人選,就是「牽紙鷂的手」、「甜 秘密」的導演許肇任。我仔細比對過上次「紙鷂」合作的結果,許肇任的草根個性,與影像風格,很會處理這種多線敘事的故事,呂十元的劇本裡頭的對話都直接又犀利,若沒有一個可以緩衝處理的導演,這齣戲會非常吵。還好許肇任最終還是從頭尾的投入完成,看似放任演員卻把一個一個的演員個性雕塑成功,沒有重複的性格,處理悲喜交加的手法純熟流暢。但說起全面投入這齣戲的呂十元,在張羅這齣戲的忙碌日子裡,還客串了吳慷仁病榻上的媽!(是的,就是她~聖鼻握住那雙像是父親的手....)。去看許肇任的創作電影「甜 秘密」,就可以明確知道這位導演的特性,敘事總是輕盈、生活又幽默,但濃郁的感情與戲劇張力卻可以毫不造作自然流露出來。這次的故事真的被導演形容是「笑到哭出來、哭著笑出來」
整個案子的概念的提出,其實比日本「送行者」還要早,當然,你要挑剔「六呎風雲」更早,但我也沒話講。可這是一個以禮儀師職場的故事,初始大綱與架構叫做「微笑說再見」,就是一個完全屬於台灣的故事,這難度就高了幾倍了吧!?這題材還曾經獲得當時新聞局的戲劇補助案,卻因為當時的電視環境下,歡暢的愛情篇章才是主流偶像劇的需求。於是乎,在遍訪所有商業電視台之後,沒有電視台要做這種「死人」題材,時效一過,她也就放棄這個補助案了,還讓製作人陳希聖的公司,因撤銷此案,失去了未來幾年參加補助的機會。
我一向主張客家電視嘗試多元的題材與形式,這樣,我們才能在每年台灣戲劇百花兒齊齊亂亂放之中,找到一個亮眼的位置。客台這個平台,確實接納了許多的新點子,嘗試新玩意,在許許多多台灣很棒的影視團隊大家通力合作之下,產量不多但還可以看到亮麗的成績。而十元跟我提了這個「坎坷身世」的題材之後,我就決定要讓齣戲在客家電視製播出來!
時間再往前推,我與呂十元首次「交手」,是在2006年。那一年金鐘頒獎典禮在高雄舉行。她製作的「聖稜的星光」擊敗了我參與的「草山春暉」拿下了最佳連續劇。我則是倍感意外的以「草山春暉」擊敗商業電視台的各齣收視劇作,上台領取首次增設的最佳行銷獎。在後台有報社記者問我最佳連續劇這個結果怎樣?我說我沒看過那齣戲,但我過去一年聽過那齣戲拍攝期間許多悲慘的拍攝八卦,換了好幾個導演之類的…..而且製作人挺慘的賠了許多許多錢。
後來,我來客台的第一年,想要嘗試吸引年輕的觀眾加入客家電視的收視,當年「命中註定我愛你」引發的新一波偶像劇熱潮去尋求可能的機會。於是我們選定製作「花樹下的約定」作為一個嘗試。這齣戲當年在ppt確實吸引了不少的討論,我們以貼近台灣現狀、「自然語」的呈現方式,在數據上成功拉攏了一些年輕觀眾的關注。其中、有幾集故事的編排與衝突敘事很精彩,我問製作人,這個部分是聯合編劇的誰寫的,相當不錯,他們告訴我的名字,就是「呂十元」。我說,「蛤,聖稜的那個呂十元?」
「牽紙鷂的手」成為我們首次「攜手」合作。我們密集的開會,她也熱烈參與討論演員、主題曲等等。那次的經驗,讓我見識到一個任性、韌性的雙魚座,是如何踏實的對於自己劇本負責!客台編審小組有我、黃桂慧、饒瑞軍、龔心怡等大家「機車一族」們。其實我承認,我們對劇本確實很磨很磨,但其實,「牽紙鷂的手」的劇本討論過程,除了一些貼近客家人生活的陳述點,以及少部分不合理、不合邏輯的橋段之外,是少數很快過關的戲。但我知道她功課做得非常充足了,深入中途學校的老師、學生,踏實地弄了一年多的劇本,難怪可以讀來精彩萬分。
2010年播出「牽紙鷂的手」齣戲很成功,同時,她也如預期地拿下了金鐘獎最佳編劇。得獎那晚慶功宴後,我們一行人續攤到吳中天開的餐廳,在場的還有導演許肇任、演員柯淑勤、黃采儀、造型設計師姚君、馬志翔等人。就是那時候,十元又再次提到這「出境」的這題材!我覺得很喜歡,就討論了合作的可能性。
一再提到呂十元這人有一股超級超級超可怕的韌性(請十元往後不要有壓力,消失了也無所謂),這齣戲劇五、六年前啟動討論,中間斷斷續續進行著。我明確告知她,可以啟動劇本研究了,但還沒簽約,她就投入田調工作。約莫又花了三個月,她就不知道跑了多少葬儀社,尤其,我們特別強調客家村的桃竹苗等地(也藉此拉拉關係,看看未來可否協助拍攝,畢竟一場喪禮的人員、『架司』非常多,一定要有個十幾次吧!不然很難獲得認可的,這是此戲的基本要求。她不知和多少位的葬儀社人員接觸、還去了殯儀館,去蹲點、打關係,認識一大堆有的沒有的禮儀師,觀察他們每天的生活,收集他們的心情,收集了非常非常多精彩的禮儀師生活、個案故事。所以,當時我們每週定期的劇本會議,我總是非常驚訝,對於家屬面對生死有如此豐富的場次與細節處理,這齣戲已經深入這個工作職場,可以說是非常棒的職場劇本典範。十元為了其中每個儀式用語的準確無誤,特別商請禮儀師加入了編審行列,確認每個採用的話語、規則完全合乎目前的真實情況。
接著一年半多的劇本寫作,與我們數不清的劇本討論與來回折磨修改,三年前(2012年)年底,就幾乎就把所有的劇本完成了。最後一集雖然大致寫好了,但我們大家對於故事的結尾沒有共識,或是太有想法,一直在糾結。
日本發生311大地震,讓十元想把最後一集的場景放在福島,讓這齣探討生死的戲劇,可以拉到巨大的災變現場,除了讓主角在生命的領悟找到出口,也可以把製作規模再往上提升。呂十元研究到福島每年會舉辦馬拉松比賽,她再311事件一週年的時候,希望能呼應劇中一開始定位的主題「人生像跑馬拉松」,讓本劇有這樣的延伸。想像看看,最後一集,離職的聖鼻參加了在日本福島舉辦的馬拉松,是多麼壯觀而有力的的場面阿~……。於是乎,我們透過各種各層關係、寫了一堆企劃案、還找人翻譯成日文,尋求前往日本福島拍攝的可能性。中間老爹(我們對上帝的暱稱)幾度青睞,聽說誰誰誰有門路,誰誰誰有條件......結果都是空歡喜。
就這樣,2013整整一年, 她都在四處奔走找錢,找合作的禮儀公司單位(北從金山、三芝、桃、竹、苗、一路南下到高雄、屏東,)找最適合的拍攝場地!(便宜不收錢更加)我不斷接獲電話說要以正式電視台的名義,監製的身份去拜訪某家某家的誰誰誰尋求合作。呂十元還「肖想」尋求大型投資片商,增加此劇籌碼,增加這齣戲的拍攝資源。但一年中間一直出現奇蹟,一直失望收場,依舊沒有人要理。為了要呈現最後一集的普世價值(其實是想拉大格局,增取更多經費與成就故事高度),我們找人探詢日本的拍攝單位、新加坡、馬來西亞,夏威夷….去好幾家旅行社拜訪、看有沒有可能機票提供。去幾個當今台灣最大型禮儀公司談合作,當然十元也跑過幾家電視台洽談合作……是的,一一都「歡欣鼓舞」地失敗收場。
2013年底,我好累,深思熟慮後,決定暫時離開電視圈。為了確保這齣戲可以確實有預算開拍,得到徐台長同意,我先將「出境事務所」再一次地排進了2014年的年度計畫與預算,交差後離職。
波折不斷,這樣的預算結構,已經沒法滿足呂十元的想像了,她這時也準備打退堂鼓了。基本上,提早作業,就是計劃周全後可以省預算,但這戲的格局,必須有更大的支援。這時候,林曉菁製作人站出來了,二話不說,力推全劇組前往高雄「吉園」的願行館拍攝,這家公司的全力配合,讓這齣戲有了接續的轉機。態度一向積極的青雲姊特別挪了錢、加了碼,再加上安撫、威脅、催促,讓這齣戲正式進入開拍籌備 。
為了因應各種新狀況,呂十元這人,又line、臉書、手機電話交相輝映、持續干擾的招喚小弟我,重新回到製作會議上!由於洽談的演員紛紛定案,除了要將劇本的角色與最後拍板的演員特質契合、最終的工作預算與拍攝條件依然拮据,而又希望更貼近台灣現今社會的話題與事件,呂十元又耐心的再度從第一集開始重新審視修改,我們又從第一集開始劇本會議。不但將角色再做微調修改,也拿掉一些很好的梗(碰巧有被其它戲劇用去的梗,呂十元不想有重複感)。於是觀眾可以看到此劇一個個非常鮮明的角色。而在最後幾集,「高雄氣爆」的事件也入戲了。抱歉,這並沒有額外編劇費用可以給呂十元),是的!這種毅力驚人的個性,造就了這齣戲的劇本如此犀利準確,不拖泥帶水,又偏辟入裡的帶大家進入又哭又笑的戲劇中。
劇本創作的過程,編劇呂十元(呂蒔媛)問我,同志題材,客家電視台有禁忌嗎?我說,生死的題材都願意拿來做了,還有什麼問題不能寫?盡量發揮吧!我還怕她找不到新的故事觀點來處理,也特別請她多詢問一些同志的朋友,針對我們尖銳的處理,是否傷及同志。畢竟八點檔要在最後幾集論述這個題目,要有充分的保握。所以最後幾集的重頭戲,她安排了麥文孝(邱德洋飾)在高雄氣爆喪生,同志伴侶在面對死亡衍生出來了一些問題,真實動人、發人省思。
這齣以禮儀公司職人的故事發展出來的連續劇,最難的是不能「一路哭」,必須有正面力量暗暗在其中湧動,不能偏廢悲歡一方,必須交織哀喜事件,角色多元又獨特, 有著日劇職場劇深入且豐沛盈滿的人性溫暖、又有美劇單集主題多線發展明快的特色,段落起伏與敘事節奏必須拍拍準確,當然也必定要有台式偶像劇的幽默與風趣,還有,這齣戲也真實呈現「現代客家人的生活風貌、樣態」還有客語、客語、客語的學習門檻考驗著每一位演員!我們也非常知道,這齣戲必須要有幾位指標性的一線演員來演出,不然很難獲取矚目,這個主題下,每一集生生死死、來來去去的演員是必定的,我們又堅持不可以隨便找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等大特、臨演來拉低表演與戲劇的質感 ; 單集預算只有一百萬(這是後來台長徐青雲東挪西揍,應擠出來的預算),而且一旦開拍,必須趕趕趕~趕完當年度完成一定數量的驗收(客家電視台是標案,會計年度的問題)…….各位昏了沒?很難吧!
關於語言的問題,十元與我們一直有爭執。客家話是台灣的語言之一,十元卻一直覺得客台是小眾,因為語言的因素,演員難找,觀眾挑惕,平台露出困難,難以引發大眾媒體的討論與廣大收視人口。她希望這是一齣「偶像劇」,她完全不看好客家話戲有多少人會看?這樣直白又殘酷卻又真實的提醒,對於客家電視來說,早就是多年心中反覆尋求突破點了~就在籌備戲劇的這幾年,客台連續三年的金鐘連續劇編劇獎入袋,單元劇編劇也獲獎,同時,還拿下了最佳單元劇、以及以「雲頂天很藍」擊敗「犀利人妻」拿下了最佳連續劇。其他演員與個人獎入圍或得獎無數不提了,甚至我們在亞洲電視節、首爾戲劇節等等國際的影視交流平台獲獎,客家電視確實以所謂「非主流小眾」頻道之姿,贏得了一些好評。這次以各種平台推廣此劇,客台新台長儒林、節目經理曉蓓、行銷經理玉玲、麗惠與行銷部的同仁,開發了好多平台播出,整個行銷活動非常深入而多元,真的很成功。所以,謝謝十元曉菁團隊願意一起耕耘這塊客家語言戲劇園地,讓這齣戲的演員表現出表演的最高誠意,精準又標準的客家話!也增添了本劇演員在地生活的說服力,幾位演員本身的表現也提升一層!黃姵嘉、吳慷仁、林雨瑄、邱德洋、楊麗音等人在楊宗樺的語言指導下,把角色的真實感受,用客語淋漓盡致的表演出來了~。
這些年以來,許許多多知名演員願意學習客語演出這件事,已經成為台灣戲劇界的亮點,我想,至少客語可以以貼近大眾姿態,向整個社會挺進,甚至這樣優質的客家戲劇,透過諸多新平台,向世界發聲,已經有一個初步成果了。
那天,一個朋友問我關於此劇的事情,我說,這齣戲應該是客家電視過去十一年的一個方位成果的檢驗,而這是一棒接一棒的結果,尤其感謝中間持續接棒的黃桂慧!!幸好有妳吃苦耐勞!!(而且有sense!)
如今,這齣戲播映完畢,回想過往種種,像是一場美麗的夢實現了。
其實,如果有機會可以看到「出境事務所」的劇本,您會看到,戲中角色的每一個人說話的口氣,是跟呂十元本人越來越像,而在曉恩身上,我看見更多呂十元的影子。
「道愛、道歉、道謝、道別,是人生必經的課題。」
謝謝十元,妳給了我們大家一次人生的洗禮!
而且,妳對自己作品的負責,真的給台灣編劇做了一個最好的示範。
希望台灣的影視製作業,正視這齣戲的過程,給編劇更大的尊重與加油!
「出境事務所」這齣戲算是我在客台畢業後,終於修完的學分,也算是客台工作階段的結束。我自己學習很多,感恩ㄧ起努力的朋友。
PS義氣柯淑勤超挺這齣戲,是最早最早就確定要參與演出的人,然後她學了客語,也要感謝後來願意共襄盛舉的演員們!你們有種!演出:吳慷仁 柯淑勤 黃姵嘉 謝瓊煖 郭鑫 朱芷瑩 林雨宣 羅思琦 邱德洋 楊宗樺 谷德剛 羅啟紘 特別演出:古斌、瑤涵沂、丁也恬、徐麗雯 陳文彬、林志儒 楊麗音、吳政迪 、林浿安 .黃采儀 高盟傑 陸明君 廖慧真 洪綺陽..........etc.
呂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