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樂城】今天為我們獻唱的音樂人Kayi,14歲已寫歌,一直在大大小小的比賽脫穎而出,還曾為網劇、舞台劇等寫歌。
2014年,她懷抱無以名狀的迷惘,寫下〈Who am I〉,因迴響不少,四年後更獲發布機會。但當時Kayi的情緒,非常不穩:「對自己有很多懷疑,什麼也不想做,連音樂也放棄了。」就此迎來的空白期,直至近一年才完結。「我開始再次執筆寫歌,堅持錄cover,稍微學會接納自己。」音樂裏有她的想法和態度,她希望憑歌,療癒別人的同時,也撫平自身的棱角。
「無論世界有多壞,希望大家都不會習慣這世界的荒謬,亦不要放棄你的荒誕。」Kayi想藉〈#生涯規劃〉這歌,告訴大家,你就是你,可以傻傻地笑,能夠去飛。
——記得你的固執,記得你的志氣,仍然認得你是你。
更多Kayi的作品♪
IG:@kayiskymusic_
YouTube:Kayiskymusic 加二音樂
• — — • • — —•
「星期五樂城」第二季啦!如有興趣在本節目亮相,歡迎隨時inbox聯絡,了解詳情!
Channel:https://bit.ly/34h4w65
• — — •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https://bit.ly/3oCfmuo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廣東歌 #衛蘭 #做自己 #勇敢 #追夢 #夢想 #迷惘 #迷失 #荒謬 #音樂 #流行音樂 #獨立音樂 #香港音樂 #香港樂隊 #樂隊 #歌手 #唱歌 #翻唱 #原創 #cantopop #popmusic #hksinging #hkbusking #hkcover #hkmusic #covermusic #WhoAmI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Janice Vidal衛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有愛,是因為我們本就是被愛的。 因為有你先愛,所以我愛。 立即聽: https://JaniceVidal.lnk.to/GodIsLove #衛蘭 #所以我愛 所以我愛 (feat. AF / Jill Vidal / SHIMICA / Daniel Chu) 曲:馮翰銘 / 衛蘭 詞...
生涯規劃 衛 蘭 在 梁芷珊Canny Leu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轉載
#沈旭暉 #壹周刊
可以聽 ▶️▶️ https://youtu.be/86U0xAr2WmA
#恐懼是正中下懷
//2020年7月1日,北京眼中香港「二次回歸」的日子。港區國安法橫空出世,不少朋友非常鬱悶,真正的香港再也不能回來,已成事實。
但7月1日,太陽還是如常升起。身處大時代,Rule Number One,永遠都是處變不驚,對身邊所有荒誕不經之事,見怪不怪。維持自己的節奏,不要被set agenda,在社會、職場、學校、婚姻,這都是唯一的成功之道。
根據官方agenda,我們自然應該非常緊張、非常恐懼、非常重視國安法。但結構上,國安法的內容從來不是主菜。真正的主菜,是香港的管治模式徹底改變,放棄了港英時代行之有效的工具理性、邏輯思辯,取而代之的是中式大而化之的「依法」威權管理。由於國安法的出現方式,讓香港全無角色可言,傳遞的訊息清晰不過:只要北京喜歡,隨時隨地可以收回「一國兩制」的任何權力,甚或「一國兩制」本身。所以在北京眼中,這是給香港人的「再教育」,要香港人日後懂得知所進退,接受「底線思維」,哪怕「底線」經常搬龍門,法律、章程都是服務政治需要,但也只能默默接受,而不是像昔日那樣以捍衛法治、捍衛專業之名擇善固執,因為「國家利益」大於一切。這種管治模式,就是教科書常見的威權管治:也許形式上還有一些民主、一些自由,但那只是「民主元素」、「自由元素」,真正的權力核心,在於遠方,也只在遠方。
由於回歸23年來,親建制的民意依然結構性地落後,新生代的中國認同更是屢創新低,國安法也是北京默認了根據正常方式、統戰,反正也爭取不了民意,不如索性放棄這一環。口號雖然是「人心回歸」,手法卻是恰巧相反,承認了人心沒有回歸。所以在新香港,平息民怨、讓人民不滿得到宣洩的透氣口一類傳統管治智慧,都不再適用。「群眾鬥群眾」,成為抵銷民意不足的「有效」模式,因此種種文革式密報、劃清界線、上崗上線行為,配合「人民群眾」的全天候「監督」,在未來一段長時間,會成為主流。官方agenda,會希望人與人之間的互信急劇降低,小報告、篤灰、特務文化成為常態,去瓦解由下而上的公民社會。走旁門左道的人,忽然感受到權力的亢奮,再缺乏任何監督、任何制約的環境,只會變本加厲,天天批鬥,這就是未來兩年的主旋律,必須有心理準備。
由於民意始終不利北京,如何打散公民社會的團結,也就成了重中之重,整頓各行各業精英、改變大眾媒體規範、讓教育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讓政府各部門「依法」強化proactive執行力,會是未來兩年重點「工作」。因此,最受國安法影響的「一小撮人」,除了明顯有證據的「黑四類」,必然包括廣義有影響力的人,因為有了「依法治國」和「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兩大綱領,無論有沒有國安法,單是公安條例,或任何一條普普通通的法律,都可以「依法」打擊值得整頓的人,例如艾未未的罪名是逃稅。而當一個人有了千萬粉絲,即使完全不涉政治,也可以成為對象,例如范冰冰的罪名,也是逃稅。上有好者,全民逐漸會習慣自我審查、自我閹割,去避免觸碰「底線」:不只是有沒有突破官方紅線,還包括不要讓自己太有影響力這條實質底線。
弔詭的是,假如你是一個遊客,大概不可能從外觀感到香港已經被奪舍。表面上,歌舞昇平,一切如常,樓股暢旺,馬照跑舞照跳,完全滿足了殷海光《人生的意義》的最底層需求,直到大局底定。這大概就是二次回歸的劇本。只要中美鬥爭的大劇本,需要另案處理,不贅。
以上這些,身在其中的大家,自然心裡明白。但是否就只能長嗟短嘆?究竟2019年以來,真正的初心,在超越微觀政治的宏觀層面,又是甚麼?難道真的只有「順民、移民、暴民」?我們的節奏,應該是怎樣?
事實上,去年至今的整場運動,無論口號是甚麼,本來就是全球大變革的一環,不只是政治變革,還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環。在未來世界,固定工作已不可能,各行各業都沒有退休保障,人工智能取代智力密集工作後,生涯規劃再也沒有單一方程式。因此,新生代擁抱改變的決心很大,不願依靠單一工作的視野也很清晰。無須依靠政府、建制、財團,也能自力更生,尋找人生的獨立自主,本來就是全球大趨勢。香港上一代的超穩定結構,到了下一代,早已不能持續下去,對下一代而言,這是「攬炒」的結構性基礎。既然忍氣吞聲,也不代表有一份保障一生的荀工,為甚麼不嘗試自行建立自己的事業,去儘量減少對政治環境的依附?
不少朋友開始談及移民。其實早在十年前,當媒體不斷炒作我是否「移民」新加坡,我就不斷說同樣的話:「移民」的概念非常前現代,早已過時。在過去一年,身在海外的香港人貢獻運動較多,還是身在山頂的離地港豬較多?即使我們同時持有加拿大護照、在新加坡工作、週末渡假到日本、飲食去台灣、子女在英國讀書、投資基金卻來自美國,對我們的「香港人」identity,有甚麼影響?當整整一年授課,都可以使用zooming,我們身在香港還是剛果,又有甚麼分別?假如我們沒有去或留的概念,本來就同時以幾個地理位置為家,以虛實相間的方式連結起來,無懼世事變改,這個不才是真香港?
威權政體能打壓的內容,從來有一個特色:永遠不可能訴諸普通法能理解的邏輯和文字。例如說《願榮光歸香港》不能在校園唱,那麼《海闊天空》呢?《Blowing in the Wind》呢?要是說「五大訴求」也不能說,5+1手勢呢?以五一為標記的衣服呢?難道五一勞動節也要取締?當抗爭的意識,已經植入骨髓,而政府無道,已成為common sense,抗爭的形式,已經大可進化,評論的需要卻大大降低,這才是be water的真諦。就像六十年代的波蘭、捷克,打壓只會比新香港更嚴重,但民間也總有方式維持下去。放在全球化時代的今天,這些方式無須「勾結外國勢力」,也自然能走向國際,連結海內外香港人。難道一定要重複「畫面好靚」的回憶,才能sustain?
即使你沒有走出comfort zone的勇氣創業、當slashers,不願意離開物理香港,連一個黃色頭盔鎖匙扣也不敢用,逼於無奈要當順民,甚至即使你是一位藍絲,只要你不屬於那20%的深藍社群,對香港還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在「新香港」,你反而要更思考一個切身問題:我身在那個環境,相對「新香港人」,究竟有甚麼相對優勢?假如你想不到,無論如何表忠,沒有其他價值,也只會成為condom。但只要你生存下去,香港人的長處,就依然能發揚光大。例如在中資公司,他們是否依然需要香港簽名負責due diligence?在官僚機構,他們是否依然需要具國際視野的創意思維,去同時應對愛國規範+國際規範?
不少朋友對新香港的「思想改造」最憂慮,即使是淺藍、中藍家長,由他們會否送子女到本地、非直資學校,身體最誠實,說明一切。但其實全球教育理念,早已confirm傳統班房、1 to many的19世紀普魯士式教學,已經嚴重過時。現在講求的是personalized learning、通過大數據讓每人被因材施教、通過學生的親身經歷和發問,去建構每人獨一無二的知識體。但新香港推崇的,完全相反,以為靠syllabus、marking scheme、規管老師言行、辦學團體向校長施壓、家長學生互相監控一類行為,就能「打造」愛國新一代。誰也知道,不可能;反而靠抖音洗腦,還可行。由下而上、個人化教育乃全球大勢,不能逆轉,「新香港」把教育搞死,只會急速催生替代教育。有了網絡、有了對香港友善的國際環境,難道學習只能一成不變?
國安法最要打擊的對象,據說是勾結外國勢力。但香港卻是全球國際聯繫最強的地方,記得看過一個調查,大概每三、四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有廣義的國際聯繫:有親人在海外、曾在海外讀書或工作、有業務或投資在海外、甚或在僱用海外傭工……根本無須「勾結」,香港就是國際一環。2020年的香港,處於國際文明衝突的斷層,中國威權模式 Vs 西方自由模式接近水火不容,以大數據監控 Vs以個人私隱規範人工智能,會成為抉擇。只要國際網絡繼續存在,香港人自然而然的就融為一體,何須擔心一時三刻由上而下的高壓?
說了那麼多,意思很簡單:香港人早已融入世界「時代革命」,本來的方向一直堅持下去,已經足夠。Be Water,必須成為未來一段長時間的哲學,要揚棄的是對任何事情非黑即白的binary 思維,與及期望今天做這事明天就有結果的線型linearism。明白了這些,就會有持久戰的心理、生理和物質準備。
以下是我的選擇。說是否離開,諷刺地自從18歲生日,我反而從未試過如此長期留在香港,除了疫情原因,也是感到不捨。我的工作、居住範圍,一向同時在幾個地方,這是十年前開始的刻意規劃,今天大家自然明白為甚麼。因此,我自然不會因為新香港而改變,不會因為要宣示甚麼而不離境,更不會因為要宣示甚麼而不入境回來。對各位朋友,忠告也是一樣:建立一個跨地域人生基礎,進退有道,虛實相間,global+local,才是未來之道;不是說每人都要自己建立,但也可以進入已建立的天地。
至於甚麼「說會否說話小心點」,我的職業從來就不是寫評論,文字、video只是作為一個香港人的分享,只有理性邏輯,從前是怎樣,未來就是怎樣,對上崗上線的騷擾,我們應該有足夠成熟程度一笑置之。當人人煞有介事說一件荒謬的事,並不會令事情變得不荒謬;白色恐怖除了是他製的,也是自製的。根本每人都討論自己「安全」,已經中計,假如連這點EQ training也不能pass,香港人又怎能自傲?
至於工作,我一直相信全球香港人網絡就是一個龐大經濟體,足以生存、足以壯大,也足以回饋香港。這是一代人的共同機遇,相對於當所謂KOL,對我而言,這方面,反而應該是更能做實事的地方。說到底,北京是高度計算的政權(只是計算方式和我們很不同),我深信當香港人(而不只是香港)不能取代的價值得以彰顯,就是出現社會新契約的一天,所以,這是累積底氣的時候,不爭朝夕。
越是漫漫長路,越是平常心。未來兩年會尤其荒誕,但經過這經歷,才能千錘百鍊。大家坐穩,同步過冬。//
生涯規劃 衛 蘭 在 竹子的體育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健康】健康的身心,運動、飲食、沈澱
知識與經驗是想像力與創新的天敵,放下念頭很困難,但困難的事本來就會帶給我們許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天下雜誌
你今天「Niksen」了嗎?荷蘭人都在學的「無所事事」
也許你聽過北歐人的幸福秘密hygge,現在來自荷蘭的「Niksen」,更能幫助你釐清幸福與健康的優先順序。
Niksen是什麼?荷蘭作家潔森(Carolien Janssen)在所著的《Niksen:荷蘭無所事事的藝術》中定義,Niksen近似正念,但不需要去做任何事,更需要的是什麼都不做,如果你想練習Niksen,那就慢下來,並慶祝沒用、沒貢獻的時光。
換句話說,就是精確地什麼都不做。
無所事事就是耍廢?放空時,腦袋正在幫你一把
我們的行事曆上總是寫滿待辦事項,從家事到公事都有,只要醒著的時間都塞得滿滿的,忙碌代表我們有用、有貢獻,以及正常。
壓力如影隨形。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才首度將過勞列為疾病分類。WHO定義過勞為,長期無法克服工作壓力導致的症狀。工作量累積及持續的緊張,導致焦慮、憂慮、失眠、肥胖、心血管疾病等,以及許多對生活品質有害的生理後果。
當然,不要過勞,均衡的飲食和運動依舊重要,但來自荷蘭的Niksen更能幫助你遠離忙碌。
現代人很難定義什麼都不做(nothing)。《被載具:在數位世界平衡生活與科技》作者、心理學家道格瑪基(Doreen Dodgen-Magee)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提出另一個解釋,Niksen就像已經催了引擎的車,但沒有要到哪裡去。
再具體一點講,Niksen就像將時間或精力用在凝視窗外或沒有目的地坐著,過去稱為懶或浪費時間。
但Niksen不是隨機的,而是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中,規律地給自己一段時間什麼都不做。
為什麼總是在洗澡時想出點子?靈感是可求的
雖然在愛拚才會贏的文化下,我們並不太欣賞什麼都不做。但什麼都不做,讓你更有創意,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淋浴、散步、睡前,撞見靈感的原因。
當我們留給自己時間神遊、放空,讓思緒漫遊時,大腦會啟動「預設模式」(default mode),這是我們心中解決問題、產生新構想,甚至做生涯規劃的最佳狀態。
《無聊的價值》(The Upside of Downtime)作者、心理學家曼恩(Sandi Mann)解釋,「當我們感到無趣時,大腦會搜尋周遭更強烈的刺激點,當我們思緒漫遊、腦海神遊到其他地方尋求刺激,因此能激發創造力。」
因為大腦進入「預設模式」時,並非無所事事。研究白日夢的神經學家斯摩伍德(Jonathan Smallwood)與其團隊發現,當人們集中心神工作時,大腦的預設模式:顳葉內側、內側前額葉皮質以及後扣帶皮質,都會關閉。
但這些區域儲存人生經歷,以及同理、感受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所以當你無所事事,等紅燈時,看起來沒有意義,大腦卻在忙著生產新的想法,或產生不同的連結。
越無聊、越開竅!先拋開最大兇手「手機」
Niksen也能幫你解決問題。「把你的心靈帶離一會兒,你將把事情看得更清楚,」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領導發展和組織變遷教授凱茲(Manfred Kets de Vries)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
伍斯摩德在《越無聊、越開竅》裡,以吵架為例。事發當下,氣憤的情緒和腎上腺素讓我們很難客觀看待事情。可是,隔天淋浴或開車時,大腦會重新思考前一天吵架的內容,思緒會些微變化,而且沒有對方在現場刺激你,也比較能從不同角度思考,得到新的領悟。
矛盾的是,我們沒有時間什麼事都不做,最大兇手就是手機。毋庸置疑,我們處在史無前例的環境裡。
台灣眼科醫學會調查,台灣人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是9.4小時,所以醒著時有一半的時間都盯著手機。無論是搭捷運、等紅燈、等接孩子下課,我們都在更新臉書、查看天氣、回Line……,但還是有些方法值得試試。
不論在家或辦公室,打造無所事事的環境聽起來有點矛盾,其實可行。找出你什麼時間最有創意和創造力,當你的心智卡住時,你可以暫停去散步、摺衣服或喝杯咖啡。
「我有目的的什麼都不做,因為不這樣做,我也不會更有效率,」凱茲對《紐約時報》說。
環境是決定能否Niksen的關鍵。無論家裡或職場,創造Niksen友善的空間,例如擺張懶骨頭沙發,或是一塊地毯上面有些靠枕,暫時離線或關機,享受貨真價實的什麼都不做,不要又滑手機看不重要的即時新聞了。
當你呆呆坐著卻發現,什麼好點子都沒出現,不要失望,你需要多點時間和練習。剛開始呆坐,會覺得不安。就像運動一樣,一開始運動除了痠痛,感受不到什麼樂趣,但到了某一天,你會發現什麼都不做和運動一樣真美好。
想想有點荒謬,什麼都不做,卻那麼困難,但困難的事,更該持續下去,就像早起、運動、靜坐一樣。
生涯規劃 衛 蘭 在 Janice Vidal衛蘭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有愛,是因為我們本就是被愛的。
因為有你先愛,所以我愛。
立即聽: https://JaniceVidal.lnk.to/GodIsLove
#衛蘭 #所以我愛
所以我愛 (feat. AF / Jill Vidal / SHIMICA / Daniel Chu)
曲:馮翰銘 / 衛蘭
詞:周耀輝 / 馮翰銘 / 衛蘭 / SHIMICA
編:馮翰銘
監:馮翰銘
Love is kind & love is so good
恆久和忍耐
總帶著期待
Love is patient, love never fails
因為有你先愛
所以我愛
In you I found who I am
So precious
就像野玫瑰 沒有該不該
只要綻開
When the world’s judging, leaving me in fear
But you set me free
就算是怪物 人人都會躲開
你走過來
有一種力量無處不在
It’s your love
有一種美麗叫無私的愛
殘缺的人都會明白
風吻著塵埃
山抱著大海
脆弱的人更會存在
因為有你先愛
所以我愛
有一種力量無處不在
It’s your love
有一種力量無處不在
It’s your love
有一種力量無處不在
It’s your love
有一種美麗叫無私的愛
殘缺的人都會明白
風吻著塵埃
山抱著大海
脆弱的人更會存在
因為有你先愛
所以我愛
Love is kind & love is so good
恆久和忍耐
總帶著期待
Love is patient, love never fails
因為有你先愛
所以我愛
因為有你先愛
所以我愛
(Rap by Shimica)
Love is patient
Love is so kind
It don’t matter who you’re or
What past you’ve left behind
No it doesn’t boast, it’s humble like the rose
Created by the great God who loves you the most
And sometimes I get lost and make mistakes
But now I’m awake, thanks to the lord and all his faith
Love never fails, my journey continues to sail
And one day as I get older
I got a story to tell
My past was hell
I was free but felt like I was in jail
I lost my dad at such a young age
I thought god was unfair
That got my heart broken
Yeah all my wounds opened
Felt like I was against the world
Every part of me was taken
And I had no one else to blame
Man I felt so ashamed
But then I heard his name
Oh yeah I heard his name
God stole my heart
And brought it back to his side
It was the greatest feeling
He’s the reason I’m alive
Love is kind love is good
Love never fails
Always hopes always trusts
因為有你先愛
所以我愛
All instruments by TheInvisibleMen
Guitars by Ari
Vocals by Janice Vidal / TheInvisibleMen / Jill Vidal / SHIMICA / Daniel Chu
Rap and Ad-lib by SHIMICA
Vocals recording by TheInvisibleMen @ TheInvisibleStudio
Mixed by TheInvisibleMen and Frankie Hung @ TheInvisibleStudio
Mastered by Greg Calbi @ STERLING SOUND
Production Coordinator / Mei
Directed and Edited by Lin Chan
Producer : Pixel Ivan
Focus Puller : Ng Wing Yin
Steadicam assistant : Dion Chou
Cameras assistant : Wang Chap Yiu
Gaffer : Wong Chun Wai
Best boy : Lau Chung Wai Max
PA : Anson Ng and Gion Ng and Nicole Mak Hoi Ching
Colorist : Dunhill Lam
Hair (Janice) : Haysses Ip @ HAiR
Hair (Jill) : Issac Lo @ JamiLeeHair
Make up (Janice & Jill) : Samuel @ 江中平化妝室
Hair (Alex) : Niki Lee @ Headquarters Salon
Make up (Alex) : Elaw Wong @ Thelook-studio.com
Hair (SHIMICA) : Ryan Ma @ Amour Hair Spa & Salon
Make up (Alex and Ari) : Eppie Lam @ Ep makeup
Connect with Jani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aniceVidalO...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janice_vidal
Website: http://www.warnermusic.com.hk
© 2019 Warner Music Hong Kong Ltd.
生涯規劃 衛 蘭 在 SenzaACappell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是愛還是責任
第3年了,2018串燒廣東歌A Cappella版本。
終於,裡面有屬於自己的歌。
「大家好,我們是SENZA。2018年做了第一首廣東歌派台,叫《四分鐘》,2019請多多指教。」
1. 一個女人和浴室 - 謝安琪
2. 那怕最終一個人 - 吳浩康
3. 無期 - AGA
4. 月亮不代表我的心 - 梁釗峰
5. 千年如一日 - 鄭秀文
6. 男人背後 - 周柏豪
7. 半杯入魂 - 側田
8. 獻醜 - 洪卓立
9.四分鐘 - SENZA
10. 愛情是一種法國甜品 - 林二汶
11. 漸漸 - 陳奕迅
12. 別?我 - JC
13. 很堅強 - Gin Lee
14. 缺 - 張敬軒
15. 忍 - 林欣彤
16. 勇悍.17 - 麥浚龍
17. 停半分鐘聽一闋歌 - 許廷鏗
18. 維多利亞 - JW
19. 生涯規劃 - 衛蘭
20. 有火 - 謝霆峰
21. 回頭開始 - 符家浚
22. 認真如初 - 陳柏宇
23. 深化危機 - Dear Jane
24. 404 - Error
25. 心之科學 - 容祖兒
26. 精裝追女仔 - 吳業坤
27. Run Away - 陳蕾
28. 裸泳 - 鍾舒祺
29. 沉默的士高 - 王菀之
30.四大發明 - 鄧小巧
31. 一世同學 - 林奕匡
32. 錢七 - 周國賢
33. 難得咁人齊 - 農夫
34. 極夜後 - 何韻詩
35. 橙海 - Supper Moment
36. 未來見 - Rubberband
37. 荒原 - 盧凱彤
----------------
Medley Arrangement by Peace Lo, Miri Leung & Calvert Fu
A Cappella Arrangement by Peace Lo & Miri Leung
Recording & Editing by King Lam & Peace Lo
Mixing by King Lam
Video by Peace Lo & Miri Leung
----------------
【 ?Follow我地就可以即時update SENZA最新資訊啦 ?】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senzaacappella
►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senzahk
►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senzahk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撐廣東歌 #廣東歌串燒
生涯規劃 衛 蘭 在 谷Liv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谷撐音樂大獎2018 | 候選金曲巡禮】
Click入嚟了解更多活動詳情:https://award2018.musiclivevalley.com/
Janice Vidal 衛蘭 拉票時間!
各位衛蘭嘅粉絲,立即登上谷撐音樂大獎專頁投佢嘅候選金曲 #生涯規劃 一票啦!仲有機會贏取iPhone Xs、Marshall無線音箱等多項精彩獎賞!
(推廣生意的競賽牌照號碼51321)
#谷撐音樂大獎2018 #一人一票 #全民投票 #香港人撐香港音樂 #撐廣東歌撐谷Live #香港音樂 #衛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