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早仔發這篇回顧敢若去 hőng 檢舉
佇遮重發&全文備份
兩週年,母語人閣 ài 繼續拍拚
#母語復振 #母語正常化
#中華語毋是台灣人ê預設值
〔全文轉〕
【抗議台大合作社語言戒嚴,呼籲校方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 】
昨日(7/30)台大員生合作社召開本屆第二次理事會。會議中,理事孫博萮使用台語發言,竟遭主席施秀惠惡言遏止,施秀惠甚至大力拍桌向孫博萮大喊「你不要說話」。我們認為,此舉嚴重違背《國家語言發展法》所保障的語言平權,作為台大的學生 ,我們要求台大員生合作社理監事會即刻廢除「語言戒嚴」,會議主席施秀惠與理事官俊榮也應為會議中不適當的言行道歉。
針對當日會議主席、台大生科系教授施秀惠在會議中大力拍桌,並用手指著孫理事說出「你沒有資格發言」與「請你閉嘴」等言論,施秀惠表示,之所以用主席職權禁止孫理事以台語發言,是因合作社理事會已於 6/14 的會議中,表決通過由農經系官俊榮教授理事所提出的「日後理事會會議以國語作為交流語言」動議案。
本次會議(7/30)中,始作俑者官俊榮理事亦發言,其將講台語比喻做抽菸:「你有抽菸的自由,但不能侵害到別人的自由,因此會有菸害防制法、禁煙區」,並表示不反對孫理事私底下講台語,「但不能侵害到其他人開會的自由」。官理事將台語類比為對人體有害的菸之發言,實是反映其對台語使用者深刻的鄙夷,同時,我們也難以想像在民主化與轉型正義的時代,竟然還能從最高學府的教授口中聽到說出這種歧視性言論。
合作社的理事們不懂的是,他們在 6/14 通過的「以國語作為交流語言」決議,早已經違反《國家語言發展法》。2018 年底通過的《國家語言發展法》中,規定台灣國家語言包含了台語和客語、原住民族族語等本地語言,國家語言一律平等,且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因此,官俊榮、施秀惠等教授顯然違反《國家語言發展法》的條文內容和立法精神。
《國家語言發展法》是台灣對過往威權時代文化政策的重大反省,也是邁向國際全球化時代的重要里程碑。台灣即將在 111 學年度開始將國家語言列入十二年國教的課綱中,破除學校教育中的華語霸權,給予各個台灣國家語言實質的平權。而當台大學生已在熱烈討論是否廢除獨尊華語的「大一國文」必修課程,讓各種語言能在學術殿堂平等地被使用時,卻還有台大的教授固守著華語霸權的思維,甚至發表歧視台灣人母語的言論。
因此我們訴求,台大員生合作社理監事會應即刻廢除在 6/14 會議中通過的「以國語作為交流語言」之決議,尊重台灣國家語言被使用的權利。且會議主席施秀惠與理事官俊榮,也應為會議中不適當的言行道歉。此外,我們更呼籲台大校方對此事件做出回應,並發揮台大的社會責任,要求台大校級單位與關係組織實際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的精神。
附錄:《國家語言發展法》條文:
§ 3 本法所稱國家語言,指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
§ 4 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
§ 11 國民參與政府機關(構)行政、立法及司法程序時,得使用其選擇之國家語言。
台大學生組織共同聲明:
台大台語文社-ntutgbs、台大大新社(大學新聞社) 、台大意識報 、 臺大學生會文化部語言平權小組、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臺灣大學文學院學生會 、 史志:台大歷史系學生會學術部 、 台大濁水溪社
{博萮佇遮再次感謝友志 ê 聲援}
https://www.facebook.com/1834715526563493/posts/2309976579037383?s=10000048513634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辰間時光 #志願 #興趣 #未來 大家都說要選擇有興趣的,才會活得開心 但到底要怎麼找到興趣呢? 你正煩惱未來嗎? 到底填志願、找工作時, 要選擇有興趣的,還是未來有出路的呢? 想要支持臺灣吧持續製作內容? 快加入臺灣吧「灣吧好捧油」:https://lihi1.com/Ciz...
「生科系學校」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雜學校 ZA SHA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心得] 該不該讀生科?? -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生命科學系學校、生科薪水、生科系公職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生命科學系學校、生科薪水、生科系公職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生科學校選擇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師大生科系學會- 首頁|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生命科學系學校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生命科學系學校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碩士留學選系】生物科技學系出路,醫療& 生技產業在台灣的 ... 的評價
- 關於生科系學校 在 請教一些大學的問題(第5頁) - Mobile01 的評價
生科系學校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學對你而言,是什麼模樣?
大學生活,真的如你想得這麼一般嗎?
橫跨成功大學十大學院四十六個科系的營隊
「大學生活體驗營」開始報名了!
還在對自己未來的志向感到迷惘嗎?
大學生活體驗營有上百位成大在學生
陪你們一起剝開迷霧,走出迷途!
這個暑假,跟我們一起「拾起」未來的自己吧👍🏼
感謝成大的侯學長提供「成大科系餐」
————————————————————————
🏫 俐媽英文教室—大學科系篇:
❤️ 文學院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中文系(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外文系(外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歷史系(歷史學系)Department of History
•台文系(台灣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 理學院 College of Science
•數學系(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化學系(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物理系(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地科系(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光電系(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系)
Department of Photonics
💛 管理學院 College of Management
•會計系(會計學系)
Department of Accountancy
•統計系(統計學系)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企管系(企業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交管系(交通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工資管系(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工學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
•機械系(機械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化工系(化學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土木系(土木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材料系(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水利系(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Hydraulic and Ocean Engineering
•工科系(工程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Science
•系統系(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System and Naval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航太系(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資源系(資源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Engineering
•環工系(環境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醫工系(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測量系(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Department of Geomatics
•能源學程(能源國際學士學位學程)
International Bachelor Degree Program on Energy
💙 電機資訊學院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電機系(電機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資訊系(資訊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社會科學院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
•政治系(政治學系)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經濟系(經濟學系)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法律系(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心理系(心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 規劃與設計學院 Colleg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建築系(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都計系(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工設系(工業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生科系(生命科學系)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生技系(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
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 and Bioindustry Sciences
🤎 醫學院College of Medicine
•藥學系(藥學系)
Department of Pharmacy
•護理系(護理學系)
Department of Nursing
•牙醫系(牙醫學系)
Department of Dentistry
•物治系(物理治療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Therapy
•職治系(職能治療學系)
Department of Occupation Therapy
•醫學系(醫學系)
Department of Medicine
💟 第十學院 CollegeX
•不分系(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
Cross College Elite Program
————————————————————————
這是成大所有科系聯合一起辦的營隊,
俐媽的學生可以知道成大有什麼科系,
及早了解、準備充足💪🏻💪🏻💪🏻
.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大學科系篇
#台大明明的孩子超前佈局
生科系學校 在 雜學校 ZA SHA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雜學校|#神鬼雜學 參展單位大公開】
繼上次 #四大守護神 解鎖之後🔓
今天為是所有的 #參展單位大公開 ✨
四大展區總共109個展位等你來一探究竟!
快點開照片,有哪些團隊和我們一起 #神鬼雜學 ㊙️
#金星系_教育產業 :
TUTEEMI、字旅航澗編鄉耆行、賽先生科學工廠、一起阿拉伯、探索教育、MK反轉外語+、為夢而生築夢踏實、萊特豪斯兒童營隊、奇幻工房、創意思達、推動香港教育創新、安迪談教育超現實、臺灣吧、CodingBar、漫話心情日記、留學計畫、Termsoup、NYPA、Solve Education!、PlayAblo for Schools、圖靈證書、荷光性諮商團隊
#火星系_學習現場 :
Design for Change/Riverside School、小人小學、小人1號、DFC 臺灣、Humanising Education in Malaysia、乃基森林逛個老木、學學實驗教育機構、漁光素養學習基地、Classroom Steam、玩轉創意、Evergreen Nature School、玩玩移動教室、Agile Learning Centers、鬼「獄」暗房、Multibhashi Solutions Pvt. Ltd.、展翅飛行教室、島島阿學教育社群、程式老爹、超越基金會、心輔犬出動計畫、熊貓實驗室、臺灣璞育CEDA、MAKER十創新課程、可能製造所、超越視覺的世界、上場之前得獎之後、Supporting Your System、Space Mindle、The Doodle Dojo
#木星系_社會參與 :
瞎款的有感溝通、可能幸福學院、酷女聲:女力共振、玩創玩具、溫叨超有事、扣扣老師親子觀察、衣圖有限公司、時習教育有限公司、芒果遊戲股份有限公司、配客嘉股份有限公司、環意有限公司、社會影響力製造所、聚起來!、熱青年、窩懼 日常、HAS Service Learning、我想和你洄游農村、Youth Climate Action!、雞湯來了、慈濟大專青年、慈濟基金會、腦力加倍佳
#水星系_文化生活 :
祖補的學校、盲旅、BKA 知識學校、小大中文悟功場、老王當鋪、匠心手工皮雕坊、Qbi、熱情的原理、牛頓的樹洞、山小日子、獨立製作、超神學院 Online、師大附中吉他社、育成嘻研、和平勁舞社、市大同潮音、中和熱音、中山手語、「古典新詠」計劃、國際民主教育年會
----------------------------------------
🛎展覽資訊🛎
#2020雜學校
🔺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 24hr POP-UP School
🔺時間:11/21(六) 中午12:00- 11/22(日) 中午12:00
🔺網址:http://zashare2020.org
🔺地點:Worldwide
生科系學校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辰間時光 #志願 #興趣 #未來
大家都說要選擇有興趣的,才會活得開心
但到底要怎麼找到興趣呢?
你正煩惱未來嗎?
到底填志願、找工作時,
要選擇有興趣的,還是未來有出路的呢?
想要支持臺灣吧持續製作內容?
快加入臺灣吧「灣吧好捧油」:https://lihi1.com/CizZn
影片中的名單更新至 3/3
00:15 開場,他是老湯
00:46 疫情之下,大家搶填公衛系
02:14 逼讀理科?澳洲人文科系學費漲價
04:06 一日生科,終生ㄎㄎ(?):政策影響考試分數
05:55 法律系「開始」變第一志願
08:23 老湯:興趣如何培養?
09:54 老湯:擔心未來沒有出路嗎?
(本集在去年拍攝完成,影片裡的「今年」是指 2020 年)
--
『辰間時光』
邀請捧由與我們靜下來,多花一點點點時間!
☕️ 快內容帶來資訊,慢內容多點反思 ☕️
熱門議題的討論不只看現在!
一杯咖啡的辰間時光,從世界看臺灣,有脈絡地了解議題,
與你在時空地圖下找到自己的定位。
--
🍺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東西|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KcJhE5JsCw/hqdefault.jpg)
生科系學校 在 生命科學系學校、生科薪水、生科系公職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推薦與評價
在生命科學系學校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cbwanatha也提到: 升國中時期: 考過兩間私校失敗: 最後寫推薦信用在校成績管道: 進入某第三志願的私校: 升高中 ... ... <看更多>
生科系學校 在 生命科學系學校、生科薪水、生科系公職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推薦與評價
在生命科學系學校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cbwanatha也提到: 升國中時期: 考過兩間私校失敗: 最後寫推薦信用在校成績管道: 進入某第三志願的私校: 升高中 ... ... <看更多>
生科系學校 在 [心得] 該不該讀生科?? -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 以下純心得 供學弟妹參考 歡迎討論 但請不要筆戰 ※
閱讀之前請先謹記我的中心思想:先不考慮「校」的排名 純就「系」的排名來說
我認為台灣國立大學生科系各有特色 各有專精 沒有什麼優劣
有些系擁有歷史 但不見得符合自己的興趣
有些系正在起步 但不見得學不到想要的東西
〈再次強調 學校所能提供你的資源多寡 我不予評論〉
相信許多過來人都知道 真的要走生科系研究路線 是長久事業
※ 細節請搜尋本板本人早期心得
先做個簡單的結論 給沒空看完整篇的朋友
「還在決定學校的 請勤勞研究各系網頁 教師的研究方向 學生的修業規定
可以給你很多協助 如果目標明確 找自己想要的想學的
目標不明確 找能提供最廣泛的最多元的 才有利你未來的生涯摸索
不管你有沒有夢想的學校 如果不如願 請不要氣餒 研究的路是很遠的
大學不能決定你的一切 ; 如果如願進了夢想的學校 請認真思考 廣泛接觸
學習方向是不是你有興趣的 研究生活是不是你所嚮往的 請善用大學四年」
本文開始
壹:生科系都在讀什麼? 要怎麼選學校?
首先 針對這個問題 我要先提醒學弟妹一件事 「你真的懂生科系讀什麼嗎」
這個問題存在已久 我想是台灣科系命名曾經鼓勵統一的緣故
許多老字號的學校 將動物系和植物系合併 成立生科系 〈如台大 中興〉
許多新成立的學校 大多具有創系目標 因此老師專長領域大多比較集中
兩者沒有優劣之分 端看你需要什麼樣的環境
舉個例來說 中正生科大多以生醫領域為主 教師研究以發育生物學 神經生理學
分子癌症等 簡單來說 中正是個「不讀植物 只教人類相關的生科系」
所以 建議各位學弟妹 選填志願時可以從「修業規定」下手
例如中正生科 你可以看到病毒學 免疫學 微生物學 發育學等科目 列為:必修
相較於某生科系 將植物生理 列為:必修 而病毒學 免疫學 列為:選修
這就是非常好的參考 讓你知道在那個系 你會學到什麼
〈寫不到這段的正題 先來說說「哪個系適合你」〉
基本上當然以自己的興趣為主
首先 有些朋友在高中生物時已經非常有興趣 甚至自行涉獵更深入的書籍
我想 這些朋友應該在心中大多有個雛形 知道自己想學的是什麼
如果討厭植物 而到了植物擅長的系 討厭動物 到了只教動物的系
我想學習上會大打折扣 甚至你會開始討厭接觸更深入的問題 這是相當不好的情況
因此我還是建議把「教師專長」和「修業規定」搬出來研究研究
雖然有些朋友會認為這不見得準確 但我想對於大學生來說
這應該是稍微可以自修的方式 如果稍有餘力 也可以看看教師們發表的期刊論文
標題是什麼 通常這都是他們擅長的領域〈對研究生可能比較需要〉
大學部基本上還是要看學校的課程安排 是否能提供你所期待的東西
是的 能不能如你所願很重要 相信這非常好理解 無論你要不要在這條路繼續走下去
期待若能成真 我想會非常的充實
如果有些朋友還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 那我會建議選擇歷史稍微悠久
或師資較為多元的學校 原因很簡單 因為你才有機會 重新尋找自己的定位
〈為免筆戰 請大家自行參考各系網站 尋找自己真正所需〉
上面說的哪種好?
我只能回答 不知道!
若你很有想法 高中生物就很喜歡人體生理的章節 看到植物就討厭
我想這樣的選擇可以幫助你在大學時快速突破
因為你可以專心在你所期待的領域上發展 你所學想必都會有收穫
但相對你就失去了廣度 失去了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
沒有想法的朋友 也許你選擇一個廣泛提供課程的學校 但你始終在尋找自己的定位
四年過去 你可能會比其他朋友更徬徨 因為你沒有深入了解任何一個領域
生科短短幾個字 卻包含了博大精深的各種領域
〈看各校研究所的多元複雜就知道了〉
因此四年後 你決定繼續升學 你將會再次遇到相同的問題 「我要考哪個所?」
貳:我真的適合讀生科嗎? 生科的未來在哪裡?
這是個容易筆戰的問題 但我認為如果將 現實 和 理想 界定清楚 應該不難解釋
首先 台灣的生科確實在起步 但卻也很努力在發展 未來會如何 說真的
沒有人知道 也沒有人能保證 任何一個親朋好友 跟你說生科有多賺錢
我想是會錯意了
生物科技?生命科學?
我要先強調 這兩個名詞 「和系名無關」 單純就產業面來說
生物科技→產業界;生命科學→學術界 〈名詞使用為個人觀點 僅供參考〉
確實 台灣有許多廠商開始致力生技領域 無論健康食品 各式淬取物 或改良添加品
都做得有聲有色 但這並不等同於生科系 研究更不等於產業
以需要臨床三期研究的大型藥廠來說 台灣先天條件並不好 這類藥廠不易在台灣產生
目前台灣產業現實面來說 大多以萃取物 加工食品 微生物研究等
本土藥廠多以學名藥製作居多〈這是化工和藥學的專長 在此不討論〉
生技產業無論食品科學系 農藝系 等領域的朋友都有涉獵
因此台灣「專為生科系而生」的就業市場說大 其實並不大
先來說產業路線
基本上以一個走「非臨床藥品」產業的生技公司來說 如化妝品 食品加工 提煉等
並不會需要眾多的生科系學生 研究畢竟只是產業的一環 並非全部
儘管研究對一個公司很重要 但通常還是以博士居多 開發出一項產品
在成本回收之前 要再持續擴張研究領域的機會並不高
另外一種比較特殊的產業路線就是業務員 負責銷售台灣各研究單位儀器和藥品
但台灣這類公司大多代理進口 鮮少有研發單位 這些公司非常多 競爭也相當激烈
雖然工作機會不少 但業績壓力會使流動率高 並非人人都能做得長久
回歸正題 如果你計畫是直接走產業界 我想台灣目前還是有工作機會的
「但真的是你進生科系所夢想的工作嗎」
如果只是要混口飯吃 也不求長久 說真的工作機會其實不少
但關鍵在 「大學畢業 非常難進研究單位 進不了研究單位 其他工作你想做嗎?」
試想 你滿懷期待進了生科系 四年苦讀 專精生理 病毒 微生物 等科目
但到生技公司應徵 你只能如同作業員一般每天規律操作儀器 抽樣檢測產品
你願不願意做? 你想不想做? 你要不要做一輩子?
因此大部分人都當作過渡期 之後或繼續升學 或直接轉行
至於研究路線呢?
說真的 研究路線非常辛苦 首先學歷幾乎決定了一切 在拿到博士學位
做完博士後研究之前 你可以說什麼都不是
除了專任研究助理 靠著國科會幾年一聘的死薪水之外 幾乎不會有其他收入
而這類計畫型助理 並非終身職 隨時都有走路的機會
所以 決定要走研究 就要咬著牙根走到底
當上教授之後 又會有論文點數的戰爭 點數 決定了你的地位 也決定你能不能續聘
因此除非真的非常非常喜歡研究 不然是真的很難當一輩子的事業的
至於怎樣才是喜歡研究?
你願不願意一個人關在房間裡做實驗? 還是你一定要有伴陪你聊天?
→若是後者 那我必須說研究並不適合你 研究雖然是團隊合作
但終究要對自己的部分負責 孤獨占多數
你遇到問題 願不願意試著先自己尋找答案? 還是你一想到就要問人?
→若是後者 那你並不適合作研究 因為許多時候 你必須有很高的熱忱
先自己尋找答案 而不是迴避 不是等待別人去解決 這才是研究的精神
你討不討厭英文?
→不幸的 這個領域英文是唯一的語言 是溝通的一切 就算討厭
也要讓自己找到答案的喜悅 凌駕於討厭之上
你願不願意為了研究放棄既定的計畫?
→如果和朋友出去玩 快到了你收細胞的時間 你願不願意不顧一切回到實驗室?
如果不 那真的不推薦做研究 因為這個小小的決定 可能會讓研究延遲數週
※ 請注意 以上「並不代表你不適合讀生科」 只是代表「讀完後不適合走研究路線」
但如同我上述所說 生科在研究以外的路線大多和你「對生科研究的憧憬」不符
所以如果是滿懷期待讀生科 希望自己能對科學有所貢獻
那你必須試著喜歡上述事情
但如果你單純喜歡「閱讀」生科 但對於非研究路線並不排斥
一樣歡迎你加入這個行列 你未來也是可以在非研究路線找到一些出路
※ 在台灣 無論研究或非研究路線 薪水都不是非常的高 如果有現實考量 請多注意!
〈薪水高低問題 本人在此不多討論〉
請務必認清 正研究員 副研究院 中研院院士 國衛院研究員等 不是人人可以達到
因此你必須非常清楚自己是不是有這些能力 是不是為了學術地位和薪水而投入
〈以下和同行共勉之〉
在研究的漫長生活中 通常自己內心對研究熱忱的堅持 才是支持你繼續下去的動力
你的家人 甚至你的伴侶 可能都不會了解你每晚不回家在實驗室做什麼
你的薪水不比別人多 你的名字可能不響亮 每晚實驗失敗晚回家還要被碎碎念
但只要一直安慰自己 我做的每件事 對科學都有著一絲絲的貢獻
就算只是接個plasmid 都很偉大 沒有這個plasmid 哪有後面的研究呢?
補充:
如果只是因為高中數學物理不好 生物稍微考高了點的朋友
請不要單單只因為「生物考比較高」這個理由 而選擇生科系
請再問自己一次 「我真的要讀這些東西讀四年嗎?」
請多多了解其他科系 再想想自己的興趣
大學非常多元 還有很多選擇可以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204.202.2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