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 【49萬人願意接種高端疫苗,蔡英文總統已完成登記,預計最快8月接種;醫護受試接種兩劑高端卻無法拿到證明,只好再接種AZ,指揮中心:行政問題,將再溝通;新增18例本土、0死亡】
疫情降級第二天,台灣今(28日)新增18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案例,其中有16例屬於已知感染源,包含12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個案分布於新北市8例、台北市6例、桃園市3例、高雄市1例。目前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8.2%。此外,今日新增兩名境外移入個案,一人自印尼搭乘國際緊急醫療專機返台,一人則自美國返台。今日無新增死亡案例。
針對疫苗施打狀況,昨日全國疫苗共接種26萬3,309人,目前疫苗涵蓋率達29.93%。昨(27日)國產高端疫苗也加入疫苗預約平台的意願登記項目,蔡英文總統也表示自己已登記高端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高端疫苗的供貨速度較慢,預計最快於8月提供接種。
而今日也傳出北市某婦產科診所醫護人員,因參與高端臨床試驗,但向高端要求提供接種證明未果。醫護人員任職需要接種證明,無計可施下只好再接種AZ疫苗,對此陳時中表示,這是行政上問題,將會與高端、臨床試驗醫院溝通開立證明,但不建議自行再去接種疫苗。
■高端疫苗開放意願登記,總統亦完成登記,陳時中:預計最快8月提供
指揮中心將高端疫苗納入公費接種計畫後,於昨日重新開放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高端疫苗也列入意願登記的疫苗之一,提供給20歲以上的民眾。陳時中今日表示,高端疫苗供貨較慢,最快可於8月開始供貨。
蔡英文總統今日於Facebook發文表示,「已經完成疫苗意願登記,並且選擇接種國產高端疫苗。」不少政治人物也紛紛發文表示自己「非高端不打」。
而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今日下午1點,全國疫苗意願登記完成人數共827萬人,選擇如下,其中有選擇高端者合計約有49.5萬人:
●僅勾選AZ者4.98%(41.2萬人)
●AZ或莫德納者50.02%(414.1萬人)
●AZ、莫德納、高端皆可者4.06%(33.5萬人)
●AZ、高端者0.18%(1.5萬人)
●僅莫德納者39%(322.8萬人)
●莫德納、高端者0.75%(6.2萬人)
●僅高端者1.01%(8.3萬人)
此外,疫苗第七類優先接種族群中有一類為國高中老師,日前僅造冊還未核准接種,陳時中曾表示,會讓老師們在開學前都接種完畢,但目前各地方政府教師的接種速度不一。今日陳時中表示,上一波疫苗配發量較大,提供地方政府較有餘裕做疫苗分配,昨日到貨的58萬劑AZ疫苗也已規劃給補教業及教師,有些地方政府則先提供手邊的疫苗給教師,才會造成速度不一致。不過整體來說,疫苗量充足,教師也都能在下一波8月4日疫苗配發後預約接種。
■高端受試者無法拿到接種證明,只好再打AZ,指揮中心:行政問題會再討論
今日北巿某婦產科診所醫師表示,有醫護同仁參加高端疫苗的臨床試驗,解盲後得知打到疫苗,跟高端要施打證明,高端卻表示無法開立,但因地方醫護人員任職需要疫苗施打證明,醫護只好再去重新接種AZ疫苗。
該醫師接受《報導者》採訪表示,診所中一名護理師參與高端疫苗試驗,近期高端開始進行解盲,結果發現自己打到疫苗,但卻要不到證明。「護理師沒有任何辦法,為了工作,因此只能再拿小黃卡,現在已經接種了第一劑AZ疫苗,」該護理師等於已接種三劑疫苗。
對此,陳時中回應,這是行政問題,會跟高端公司、進行臨床試驗的醫院討論,這兩方應該都可以開立證明,包括受試者參與哪種疫苗的臨床試驗、並已經完成試驗。不過,並不建議再去接種兩劑疫苗。
■疫苗預約平台民眾操作問題多,指揮中心釋疑
近期疫苗預約平台由於增加了高端疫苗作為選擇,同時已接種第一劑的民眾也需登記第二劑,平台使用的問題愈來愈多。對此,指揮中心今日提供部分問答做為參考。
陳時中表示,一般可分成四種情況:
一、完全沒有進行過意願登記,可以直接上平台登記。
二、已完成意願登記,但還沒有收到預約接種通知,可以直接上平台修改意願。
三、已完成意願登記,且已經接到可預約疫苗通知,但還未預約者,可於7月29日中午到系統修改。
四、已完成意願登記且完成預約者,若還想修改選項,則須等到這一輪結束,8月7日下午5點後再上系統修改。
(文 /陳潔 ;設計與資料整理 /江世民、戴淨妍;攝影 /陳曉威、林彥廷)
#延伸閱讀
【專家大解析——首支取得EUA的國產高端疫苗,防疫角色如何定位?保護力監測與國際接軌考驗在哪?】https://bit.ly/3BsnGUT
【真的假的?參加臨床試驗可隨時退出、大流行期間打到安慰劑也可解套?】https://bit.ly/3i693ig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3swCbkE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疫苗 #疫苗預約 #AZ #高端 #國產疫苗 #二級警戒
產科護理人員角色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注產後憂鬱這麼久,我終於等到這本好書《孩子,我好想成為你最好的媽媽》,作者鉅細彌遺描述自己生產、產後低潮、憂鬱演變到產後精神病,以及如何靠著醫療與親友的愛走出來的心路歷程。鼓起勇氣寫下這本書,是他給自己最後的處方,希望藉此療癒自己以及讓更多人理解產後憂鬱的真實樣貌。
作者寫實的內容,讓我在閱讀過程中數度哽咽,許多清晰的場景和情緒也讓我不斷回憶起過去憂鬱的媽媽們和我的分享:「生了一個孩子,我的身體的某部分就此被割去」、「還好月中的窗戶是鎖死的,不然我好想跳下去」、「生完後覺得心好慌,不敢和自己獨處,我也不知道我在怕什麼」有次聽到最後情緒太滿、胸太悶,我竟反過來和產後的朋友吶喊「到底為什麼我們女人得承受這些!」
另外,作者發病時的幻聽、偏執暴怒和疑心病也讓我想起一位朋友,產後一年仍在網路上有許多負面、破碎的情緒發言。回想當時我心中竟浮現殘忍的疑問「怎麼這麼久憂鬱狀況還沒改善,生一個孩子性格變得好奇怪,」又讓我流下羞愧的眼淚。我這所謂專業人士實在太狹隘、武斷、無知,才會有這種毫無同理心的想法。
我認為這本書不只是寫給媽媽族群,作者針對產後照顧提出的多元面向,更適合每一個被媽媽生下來的我們閱讀。
**產後憂鬱症有時候就是沒有原因
首先,作者強調產後憂鬱症未必有明確的病因。她是白人中產階級、衣食無缺,產後有先生二十四小時強大的支持、母乳量充沛、也沒有婆媳衝突或世代間的育兒矛盾,英國醫療體系更提供多次產後到府的探視照顧。
在各項條件近乎「完美」的狀況下,她還是發病了,單純是因為她「剛好生了一個孩子、運氣又不太好」。
的確,在過去很多人認為產後憂鬱單純是新手媽媽育兒沒經驗,壓力太大才會發病,把孩子給別人照顧、睡飽就會「好」了。然而當醫療端漸漸了解此疾病後就發現,產後憂鬱受生理、心理和社會影響的複雜疾病,觸發的因子除了孕期、生產過程的不順、支持資源不足,還包括個人荷爾蒙的變化(例如曾有嚴重經前不悅的發生率也較高),甚至有生產經驗的孕婦發生比例還較高。
但我要提醒的是,統計疾病成因,是讓我們對疾病的發生更警覺,提早預防,降低傷害,而非硬把每個憂鬱的媽媽做分類。因為就是會有一些人和作者類似,找不出任何風險因子。執著於歸納原因,反而會適得其反,讓她們自我懷疑而不敢求助。過去就曾有女生和我說,她的先生是神隊友、寶寶是滿月就睡過夜的天使,產後兩個月體重就恢復正常,但她還是覺得心情很糟、動不動就想哭,後悔結婚生子,覺得整個人生都被改變。但她和朋友訴苦時卻被冷回「妳明明沒怎樣啊!想太多了吧!」讓她不敢再和他人抱怨,甚至指責自己不知足。
**當媽媽呼救時,不任意評價、給建議
因此我認為要幫助產後低潮的媽媽不進一步惡化成憂鬱、精神病,第一步就是要認知到任何人都可能發生,即使她看起來好好,風暴仍可能無預警降臨。就好像不菸不酒健康生活的人也可能罹癌一樣,當朋友呼救時,請先別急著質疑、否定她們。
作者也建議,對於產後的媽媽最好的方式就是當她的啦啦隊,相信媽媽的能力與直覺,讓她來決定你能幫她什麼,而不是急著和媽媽搶工作。
即使你是出於好意,也請等媽媽主動開口,再給意見。就算你生過好幾個健康的孩子,也不要把自身的經驗強加在別的媽媽身上。好比「我們以前都是這樣帶小孩的啊!妳以後就懂了!」、「這個妳不行啦,我有經驗,妳先休息讓我來,」原因很簡單,因為寶寶是她的,不是妳的。
這也讓我想起,許多媽媽憂鬱的原因來自於餵母乳的各種困擾,好比奶不夠、塞奶、漲奶痛、睡眠不足,當媽媽求助時,很多人都是安慰「太累就別餵了,不懂妳在堅持啥!」、「餵母奶也沒比較好,妳這樣根本沒時間陪孩子,」雖然出自好意但不僅無效還可能讓媽媽更退縮,更無助。
我覺得比較好的作法應是先表達對媽媽的支持、並理解她糾結的原因。最近我就有一個哺乳媽媽,回診一坐下來就哭,說自己頻頻塞奶、發奶食物吃一堆仍不夠寶寶吃,不曉得該怎麼辦。我聽著也眼眶泛淚,除了握著她的手說「要不要繼續親餵,我們都支持你,」我也試著了解她堅持親餵的原因。原來她覺得大家都說母乳最好,所以希望能給孩子最好的,卻沒想到自己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是不是沒資格當媽媽。我後來告訴她「餵母乳一點都不算小事,母奶也不等於母愛,不需要靠餵奶證明你愛他、把他生下來你就是最棒的媽媽。」我相信這些話絕對比一句「那就別餵了」更有效果。
**男人也可能會有產後憂鬱
最後作者也強調,產後憂鬱絕非媽媽的專利,爸爸同樣會發生。在陪她度過這場風暴後,她的先生也產生創傷症候群,因此角色互換,輪到她來陪伴先生,夫妻間的關係也更親密。反觀台灣,對男性產後憂鬱症的關心和資源更少得可憐,爸爸不僅沒產假、經濟壓力變大,也因為無法在產後提供長時間陪伴與支持,在育兒的起點就被邊緣化。有些爸爸會感覺太太的注意力全轉移到新生兒,家中「地位」不保,再加上華人社會過度強調男兒有淚不輕彈,即使憂鬱也不敢說。各種壓力炸鍋下,負面情緒往往扭曲成憤怒、不滿、冷漠、逃避,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夫妻在孩子一出生後,就開始衝突不斷、互看不順眼。
我認為要化解這些矛盾,除了政策上應儘速調整讓爸爸也有產假,縮短育兒進度落差外,更重要的是社會要給男人更多哭與脆弱的權利,性別分工不該如此刻板,伴侶之間本來就是互相照顧,彼此安慰,沒有誰該永遠堅強。
回到醫療本身,過去當然也有很多針對產後憂鬱的研討會,但多半偏向純學術的分享。若產科醫師、助產士、產後護理人員、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師能多方交流遇到的實際案例,或許更能促進一線人員對疾病的了解,幫助到更多媽媽。好比書中提到英國到府關懷的助產士,第一時間發現作者白天在家畫大濃妝、神色有異,無需倚賴任何評估量表就將她列入高風險族群加強關懷。但在台灣,多半只請媽媽自填一份「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一位產婦就說,產後心情就夠煩、夠混亂了,表單文字生硬難以理解,看了根本一個頭兩個大,只覺得壓力好大又要被打分數,憂鬱指數瞬間爆表。
最後我想說的是,面對產後憂鬱,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衛教單張與口號,而是讓更多人理解產後混屯的狀況,用更溫柔、更健康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個受傷求助的媽媽。這本書,或許就是個最好的開始,推薦給大家!
#孩子我好想成為你最好的媽媽
#防疫讀好書
產科護理人員角色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聽聽醫療現場的被性騷擾遭遇
#受害者成為分享者希望讓社會看見問題
#正視傷害 #促成改變
我和 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 共同舉辦 #反性騷防線 #WeAreOne系列沙龍-醫療場,盼望能讓更多人了解醫療領域的性騷擾問題。這場沙龍大家討論得相當深入,許多 #第一線真實的困擾與無奈,都被仔細地傾聽與討論。
其中有幾個我印象很深刻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超音波照射通常是在有獨立隔間且有窗簾的地方,有天醫師學長說要教醫師學妹操作超音波,學妹不疑有他便答應了。兩人單獨在隔間內,學長請學妹露出肚子,但超音波卻從肚子開始愈掃愈往下,掃到學妹會陰附近, #明明這就不是在婦產科,這種操作完全不合理,明顯就是性騷擾。
👂 病患迷戀女醫師,長期守在診間外、跟蹤騷擾醫師,並持續在看診時要求醫師(非泌尿科)觸碰自己的下體、進行理學檢查(針對身體隱私部位的檢查)。女醫師覺得很困擾,但 #跟醫院反映後卻無法處理,因為難以限制病患不能掛自己的門診。最後只能盡量迴避病患,被要求不合理檢查時請其去看泌尿科。
👂 醫師和護理師間的關係並非平等,醫師雖然不是護理師的行政主管,但醫師會有醫囑等行政要求、護理師就是協助的角色。某位醫師以「公務」邀約護理師去國外出差,護理師以為是真正公務需求便答應了。結果出國後,醫師給護理師一支公務手機,護理師打開一看,裡面不僅沒有公務資料,還充滿露奶、露下體的照片。出差期間,醫師並透過這支公務手機對護理師進行各種性邀約,並且還跑去猛敲護理師的房門、要求護理師開門進一步發展。回國後,醫師仍不斷利用職權,進行各種誇張的不當追求及性騷擾,造成護理師不僅工作,連生活都受到極大負面影響。但當護理師向醫院申訴求助時,醫院卻說本案沒有權勢問題,並認為性騷擾申訴不成立。諷刺的是,護理師進行的其他民事和行政訴訟都成立,顯示 #醫院完全在包庇這名性騷擾醫師。
👂 病房的醫師主任常要護理師到醫師辦公室小房間內兩人單獨「長談」,最長可能會到8小時,一般都是在談病人的事情。護理師一開始以為這是自然的,因為一方面許多護理人員在受教育以及醫院內都會有種自己不夠專業、要跟醫生學更多,醫生叫護理師做什麼都會覺得自然;另一方面也是覺得要以病人為優先,所以配合討論也還好。然而久而久之,主任開始抱怨自己的工作、甚至要求護理師幫忙自己的私人事務。當護理師因為工作負擔過重,提出想離職時,主任還跑來慰留,說護理師可以改當助理、自己貼另一半的錢給護理師,但護理師就要因此24小時 on call。護理師在旁人提醒下,覺得很怪、決定還是要離職。離職前一天,又被主任硬叫去小房間。這次主任把門鎖上,護理師拒絕再談下去,主任突然飛撲護理師,小房間外就是護理站、大家其實都聽得到,於是護理師緊急大喊:「 #你不要過來!」這才得以脫身…
某個故事中的勇敢當事人,曾在訴說自己經歷時提到,他會講出這件事,是希望自己是以一個 #分享者的身份 來訴說,而不是受害者,因為他希望的是,社會可以透過他的分享看到整個醫療文化、結構性的問題, #不是只是一個受害者而已。
我也這樣期待著,這場我們聽到的許多眼淚與恐懼可以不要再發生,許多結構性的問題可以被更加關注。
我會繼續從制度面推動監督及實質改變。
產科護理人員角色 在 護理立委陳靜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提升護理養成教育層級及拓展進階護理師角色功能。 拓展護理角色,讓護理人員讓經營生活保健站跟小規模多機能機構。 總質詢影片網址: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