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蔡英文在勝選之夜對民進黨下達要「謙卑、謙卑、再謙卑」
執政的第五年,當蔡英文再度說起謙卑,早已變成「千杯、千杯、再千杯」,還沒從千杯宿醉中醒來?
✏️在這邊幫大家整理蔡英文520執政週年成績單:
1. 疫苗採購到哪去了?政治考量凌駕人民安全?
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提及,根據黨最新民調,對「團結抗疫」信心,指數高達9成,民眾對領導抗疫有相當高期待和信任。
民進黨怎麼會火燒到家裡了,竟然還有心情對自己大內宣?
面對疫情下半局,我們最需要的就是疫苗!去年原本有機會採購到的BNT疫苗呢?我們問了一整年,為什麼還是沒有下文?
民進黨內到底是誰在背後操盤,將自己的利益凌駕於人民的性命之上?
這是所有人民的疑問,為何蔡政府不用給人民一個交代!
2. 缺電危機一再推諉,沒有人要面對能源政策錯誤的事實
蔡英文你是總統,又身兼黨主席,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
你的內閣做不好,你可以撤換閣揆,可以要求閣揆撤換經濟部長,更可以要求閣揆撤換經濟部長藉以撤換台電董事長、台電總經理!你以為道歉、神隱,你的責任就沒有了嗎?
經濟部長王美花甚至親自打給台積電高層,要求幫忙挪移或暫停部分產線減少用電,讓供電度過難關。
要台積電衝產量,還要台積電減產,這是經濟部長該有的作為?
在綠電充裕之前貿然關掉核電,毫無配套措施!如今出現缺電危機卻在第一時間包裝成人為疏失?
如果不是缺電,為什麼還要要求「吃電怪獸」挪移或暫停部分產線減少用電,讓供電度過難關?缺電搞垮產業,誰還敢來台灣投資、設廠?
3. 沒有稿就不會道歉,文青式喊話根本沒用
飛官失事、普悠瑪事件沒有換來蔡政府的痛定思痛,
也沒有做到蔡政府承諾我們的改革決心!
而是在短短時間內,重演飛官墜機及太魯閣事件的悲劇!
蔡英文說要改革真的是笑話,現在全民都知道你的道歉模板長什麼樣子了,全國都能照樣造句裝文青,今日公祭、明日忘記!
你們高層沒有人要負責,台灣肯定繼續國不泰民不安!
4. 3+11大破口,害全台淪陷
蔡英文在中常會指示,要求執政黨以身作則打贏防疫這仗。
講這麼多,請問蔡政府造成破口的根本問題3+11為什麼沒有人需要負責?
只憑范雲一個人叫得動「專業的指揮中心」嗎?後面還有什麼貓膩是你們不敢讓民眾知道的?
而3+11造成防疫破口害慘台灣,至今也不見做成決策的指揮中心負責!
超前部署喊了一年,竟然完全無視國外經驗,顧著大內宣台灣疫情控制好、經濟發展最棒,醫療能量、負壓病床通通沒跟著升級!
5. 黑道風頭過了,繼續治國
民進黨為安撫民心,祭出掃黑政策
但竟然異想天開建置人工智慧系統防黑?而最大尾的黑道黃承國,蔡英文至今不敢處理!
還有警察大家長徐國勇開心跟黃承國、趙映光同桌吃飯影片外流,也都還沒有完善的處理,這樣要基層如何辦案?
6. 無預警開放萊豬,犧牲人民食安
我們連餐桌上的食物都沒有選擇權!
蔡英文的謙卑,首先是用「怪罪前朝、責推三任」來墊起高度的
一方面指責過去的政府做出開放承諾卻無法落實,只能由她來收拾爛攤;
一方面強調「這個歷經三任政府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
然而這樣髮夾彎、強行開放萊豬政策的蔡政府,仍然什麼都沒有換到!
7. 內政搞不好,外交政策更失敗
選前荒腔走板一面倒的單押川普勝利,不惜造謠、得罪民主黨拜登
台美關係史上最好?怎麼美國拿了台灣的呼吸器,疫苗卻不見蹤影?
WHA下周就要開會了,邀請函收到了嗎?
自己疫苗不夠卻急著幫邦交國喬疫苗,現在又傳出有國家因為疫苗準備跟我們斷交,台灣外交現在竟然是被疫苗把持?
蔡政府一手防疫好牌,說要讓世界看到台灣的防疫奇蹟,如今淪為彭博社一篇「台灣太自滿」報導的笑話!
8. 缺電換概念,順勢攻擊公投案
513、517兩次大跳電,民進黨不檢討自己錯誤的能源政策
竟是在第一時間讓黨籍立委、側翼用各種媒體宣導缺電是因為不蓋三接
但是民進黨你們不可能不清楚,三接的用處是「接收天然氣」,而且至少要兩年半才會落成
中間缺口怎麼補?這絕對不是你們拿來做為電量不夠的藉口!
更不用說趁機攻擊核四,卻在大跳電後火速核准核三歲修日程,
到頭來都是要靠 #核維拉 ?請問民進黨,這時候核能又突然安全了?
9. 養網軍打壓異己,甩鍋責任
前陣子才被眼尖網友抓包,蘇貞昌、蘇巧慧父女用的製圖團隊是同一個,這種 #家天下 的行為已經嚴重違反行政立法分立原則!
這幾天雙北疫情大爆炸,雙北市長因為指揮中心遲遲不下達防疫升級命令早已焦頭爛額
而綠營卻在第一時間派出民代、側翼、網軍,甚至是被罷免的 #王浩宇 不斷攻擊兩位市長,#就是要將中央責任甩鍋給地方
我們一年前就強力建議蔡政府對於疫情不該鬆懈,應該進行普篩
如今疫情因為桃園諾富特管理不當失控,綠營竟然反過來指責是雙北動作太慢、篩檢能量不夠,但這些不是都是中央該準備的嗎?
千錯萬錯都不是民進黨的錯!實在是非常不負責任也很不要臉!
往年蔡英文都會舉行520就職週年演說,但今天總統的行程卻是「無公開行程」。
是為了防疫?還是心虛?因為上面「亮眼」的成績單蔡英文羞愧到不敢面對人民?
#520 #執政五週年
#蔡政府今年執政完全不及格‼️
產量造句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寫作容易嗎?我覺得跟任何事情都一樣,哪有什麼輕鬆的。
我的寫作起步於臉書,算一算已經超過三百萬字了,先不說內容是不是太多廢話,至少產量驚人。
我跟每個剛投入寫作的小白們一樣,先是慷慨激昂地創作,接著便是煙花易冷地放棄,無聲無息。
為什麼要放棄?不然你來寫寫看,因為這事兒對我來講,太痛苦了,我就不會寫啊!
冥思苦想一天,擠出了詞不達意的500字,這.....,根本端不上檯面。自己人都沒人點讚了,閱讀量也僅為個位數。
當初說好一起的夥伴們,不論是說要一起創業、要一起幫助社會、要一起改變世界、要一起養成良好習慣(運動、閱讀、音樂、寫作...),驀然回首,時間嘎然而止,全部的人全數停格,動也不動,一個個成了雕像,一碰就粉碎。
真是欣慰,看來不是我一個人放棄了,關於承諾、關於堅持、關於自覺、關於實現、關於夢想.....這些事兒對大家都挺難的。
但是,轉念一想:「難度」不就是一個天然的過濾器嗎?它不就是在幫你過濾掉,競爭對手嗎?
正因為難,成功的道路才不會擁擠。你也不用跑太快,因為很多人早已歇著了。
於是,我告訴自己,管他娘的,先做吧,我開始創業、開始寫作、開始與人對話,開始告訴大家,我是游祥禾,我想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沒人理我。
還不簡單,我就直接跑去紅燈路口搭訕了兩個騎著腳踏車的摩門教徒,他們比我還能聊,我們聊到天亮,我還去參加他們教堂的萬聖派對,想來還挺有趣的。
他們不理解我做的,我也不理解他們為什麼要這樣,但隱隱約約感覺的到我們好像都在做一樣的事情,彼此鼓勵打氣,他們回了美國後,我們還當了筆友好多年。
因為有人問我,寫了這麼久,是不是越寫越輕鬆,越寫越容易?
並沒有。
每一篇文章,還是會消耗掉巨量的腦細胞。不是糾結於行文邏輯,就是受困於遣詞造句,再或者對搭配素材的挑挑揀揀。
再者,每次到底要寫什麼主題,也有難度。但只有這樣,才能觸發自己的深入思考。
很多人的文章都是日記體:今天吃了什麼東西,遇見了什麼人,幹了什麼事......
但如果是要發表的文章,那麼就要考慮,能給讀者帶來的價值是什麼?
一篇文章,必定要經過作者的人神交戰,再「處心積慮」地拿捏合適的表達方式,讓讀者(你們)更能接收理解,這吹毛求疵,還得時刻想著,能為讀者(又是你們)帶來什麼啟發,也註定了,寫文章從來就不容易,我又將這性格,延伸到各個大小場的演講、課程,每一次都得搞死自己。
然後可怕的是,這DNA直接遺傳複製到我身邊下一代的每一位講師身上,看見他們一個個都比我還要為難自己,我除了暗自竊喜,也於心不忍,趕緊轉頭視而不見。(你們加油,撐住!)
最累的不是體力活,而是思考。思考是世界上最累的一種勞動。
有在思考的人,你一定懂,頭髮都白了。
這就是為什麼大哲學家羅素會說:「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
#穩定壓倒一切
這些年,從創業、演講、寫作、帶領團隊、培訓講師、研發課程......我明白了一個老套卻又樸實的概念: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穩定的輸出,才是持續精進的王道。
這個世界上,優秀的人太多,我沒什麼天賦去兌現成功。只能靠日拱一卒,殘血爬行,一步步去接近目標。
你可能聽過一萬條,關於成功的真理,但是「穩定的前進」,是一條最不受環境影響,而且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米開朗基羅曾對自己的學生說:別老跟我談藝術、美感、創作,這些都是扯淡。只有工作、工作、工作,以及不停地工作。
是吧!做做做!囉嗦!
你以為成功這麼容易?
在這一切都不確定的世界中,誰還能持續產出給客戶/消費者一個穩定的交付?前提這些做為全是免費無償的,你能嗎?願意嗎?
創作、寫作、直播、演說,這些每天風雨無阻的自殺式產出,幹這活,簡直就是自虐求圍觀,你們還不來.....
「穩定壓倒一切」,這一句話一秒鐘說完,而寫出來是一段字,不到一分鐘,可真正去做,卻要換算成,千百個小時,十年寒窗啊!
對應各種不同的場景,面臨喜怒哀樂各種情緒的挑戰,這些都會將你的毅力,一點點蠶食.....「難度」再一次幫我過濾對手,道路清空。
所以,知道真的不代表能做到。
穩定而持續的發揮,也就成了少數人的專利。(難怪我現在手上已經十多個專利,轉行當發明家了。)
付出一定有收穫的。
很多自媒體的同仁,看到我的文章與規模(我怎麼不知道自己有規模)無不羨慕地說:「游老師,你的讀者水準確實高,學生人數很多,......」
是的,正是這種物質和精神的雙重激勵與平衡,才讓我走到了今天。
在此,我也想對所有關注我的朋友、學生、團隊、老師們說聲謝謝,你們給了我很大的動力。猶如一個陪跑者,讓我的路程不再寂寞。
有你們陪著我一起,我好歡喜,這一次,我特別篤定,我感覺不是一個人。
感謝「難度」讓我可以心無旁騖一路往前,每一步都戰戰兢兢,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我才發現自己已經走了好長一段路了。
產量造句 在 老ㄙㄨ的教育隨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下週即將期中考,走在校園裡總會感受到一股不安氣息。尤其是近些年來,愈來愈感受到這壓力指數不斷上升。
很多孩子早已在假日時就到安親班、補習班加強衝刺,有孩子說:「老師,我們不是前一週就要到安親班報到,而是連續兩個週末,都要到安親班寫考卷.......」各班的複習考卷也沒少過,影印機瘋狂運轉產量驚人。事實上,連我這樣不喜歡讓孩子們考試的老師,也得留一週幫他們複習,好幫他們通過每一次段考,以免孩子考太差難以回家面對他們的爸媽。
但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堅守著那道防線:「我們是要教出會考試的機器人?還是要教出會思考的未來大人呢?」
這答案,總是讓人頭腦頓時變得清醒多了。
「教學是教思考、教能力,而非只教知識。因此考試並非是只在考記憶、考知識,而是在考試中,也能促進學生思考、培養學習的能力。」
我說過,每個班級經營策略,背後都是老師的教學信念以及教育哲學觀。我相信,考試是用來檢測學生學習成果好讓老師實施補救教學的工具,要考,也就要教;考後,不是死記背誦,而是理解並應用。
因此即便在幫孩子複習考,我也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在每次小考中,促進孩子們思考、培養學習的能力。
因此,能用線上平台做到的複習,我就盡量不用紙筆測驗。
每一張數學考卷,收回來仔細看訂正,每個錯題都要寫上錯題原因,孩子們一個一個來到我面前,我一題一題檢視,沒寫清楚,就回去重寫重算。數學小考不登記考卷考幾分,而是登記孩子們前來訂正的次數。
國語小考,則是發下前,先讀該課五到十分鐘課本,再進行小考。小考後,再留五到十分鐘,可翻找課本或簿本,用藍筆訂正,最後才收回來批改。我要教的是他們自己找答案、做學問方法。提醒他們每一分都要珍惜不放棄。
社會小考,則是仿照國語小考,先讀、才寫、後找答案。並用賓果遊戲,配合難題提問從課本裡找答案。我要做的盡量讓複習趣味化,同時讓孩子們知道該如何從課本裡找答案,做學問就要從細節著手,扎實不馬虎。
其實我心裡比孩子們還著急,但我把這份著急好好收在自己的心裡,並試圖消化它,而不轉移給孩子們。我看過很多的老師和爸媽因為考前焦慮症發作,只能瘋狂的用考卷淹沒孩子。但是,我們究竟傳達了什麼價值觀給孩子?我們究竟在密集的小考中教出了什麼樣的孩子?看看孩子們面對考試的反應就可以得知。
這幾天批改孩子的國語小考,上頭的造句太讓我驚豔,很多孩子的不但字數破表,連造句都更加有深度。在這種錙銖必較的考卷上,不怕寫多寫錯被扣分,還洋洋灑灑的大展寫作力,我打從心裡覺得佩服。於是我也大方的不斷為他們加分。
這幾天,孩子們的考前計劃裡,也是展現了高度的自學力。在考前我刻意將作業量降低,就是希望留更多空白時間讓他們自主學習。而這份考前計劃裡,看到他們滿滿的決心。
今天,有位程度中等的孩子,數學小考考了100分,他默默的待在我旁邊,跟我說:「老師,我有認真的聽你的那句話:『錯誤,是最好的學習。』當時這單元我學得好爛,於是我就認真的面對它,沒想到竟然考了100分,我真的好開心啊!」聽完,我拍拍他的肩,真心的為他感到高興。
當然,不是所有孩子都這麼自學力爆表。但我知道,至少這樣的方向是正確的,當老師的我願意自己消化著這些焦慮,再放慢一些步調,等著這些孩子跟上來。
我也知道,在華人世界,要想帥氣的跟考試說再見、不甩它,真的是太困難了。但是,孩子們提醒我們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在焦慮的考試中,還有一種很珍貴的特質不容忽視,那就是孩子們願意學習的心,願意持續思考的內在動機。
那可是孩子一輩子該守護的寶藏,不容我們輕易的抺去它。
❤️「考前計劃表」檔案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qnFUXHAyOawyOp0L2P1FIPE_85WVBoU/view?usp=sha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