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一直在想,為何一些市民完全接受不了的警員剖白,反而在警隊中尤受追捧?
例如「因為你犯法,我拉你好正常,我為法治而戰。」,又例如「我比示威者暴力對待,我唔通唔還手?」之類云云。若果大家單看句子,而不知來龍去脈,大概也不禁為他們叫冤。
為什麼呢?因為但就這兩個觀點而言,是合理的。
但若果你只著重於觀點,就非常容易陷入盲點。因為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好像一幅拼圖,你只拼好100塊,其實其餘的100塊你都是拼錯的,別人指出錯誤時,你因為只看到眼前對的100塊拼圖,所以你拒絕別人的說話。
我舉例說明:「因為你犯法,我拉你好正常,我為法治而戰,而我不用遵守規則。」
前段是正確的,「我不用遵守規則」則是錯誤的。
又或者「我比示威者暴力對待,我唔通企定比佢打?我還手不特止仲要打到佢殘廢」
前段是正確的,「仲要打到佢殘廢」則是錯誤的。
所以一般警員對自己的行為的描述一直停留在「部分正確」的階段。
亦因描述中夾雜了正確的描述,因此他們很容易就接受了,同時強化了自己是「正確」的觀念。
但他們也許不明白,部分正確,嚴格來說,不等如正確。
但小編不感到灰心,因為身處混亂之中,本身就難以抽離角色,全面反省。但為了測試一下小編的理論,我找了一位警員家人來做了一個實驗。
我讓他看了一遍
結果如小編所料,他哭了。
我問他,你能同情烏克蘭警察被打嗎?他們該打嗎?
他沒說話。
我又問,烏克蘭的人民是暴徒嗎?
他沒說話。
沉默過後,他才吐出一句「個個總統應該落地獄」
我再問,那你明白香港的人為什麼會這樣嗎?
他也沒說話,只是重重的嘆息,答案昭然若揭。
---------------------------------------------------------------------
剛剛收到消息,有一位警員放工被黑衣人斬傷見骨。我們必須知道即使那個黑衣人的真實身份是什麼也好,他所想推動的似乎是警方的仇恨情緒。
明天831,懇請各位保住理智,犯人的下場交由法律處置。別讓全香港人擔心。不單是市民的安全,還有警員的安全我們都希望守得住。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警察與市民同在
#除了暫時未有用實彈我睇唔出兩者既分別係邊到
#用第三者角度睇野係會清晰D
#文中提及的警察家人是指當警察的我們的家人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