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ng Studio活動文字記錄】2017.01.12 誠品台北信義店《日本人妻的無限料理》
本場活動摘要:
1.「叉燒肉」也可以自己做
2.日本的美乃滋是不加糖的製作方法
3.日本婆婆的好吃白米飯?
4.如何讓蛤蜊在15分鐘吐沙
5.「手工味噌」的做法與比例
6.味噌也能當沾醬,可以跟什麼食材搭配
7.「自製培根」的做法與比例
《日本人妻的無限料理》
示範/ 前西 希(Nozomi M)(本書作者)
►示範料理│ 手工味噌、家庭簡易自製培根、洋蔥雞湯
►活動時間│
🍄01/12(五) 3:30pm-5:00pm︱信義店3F Cooking Studio
►活動地點│ 誠品信義旗艦店 Cooking Studio
台北市信義區松高路11號3樓 (02)8789-3388#3305
►入場方式(信義店)│ 歡迎免費報名,活動當天10:00起,至信義書店3樓服務台登記。額滿為止。
►信義店進場時間│15:00唱名進場,如無座位一樣可參加!
►入場方式│(新板店)自由入座
►直播位置15:30│ 誠品書店 the eslite bookstore
絲人空間(李絲絲)
正港台妹 前西 希,嫁做日本人妻後,為了排解人在台灣的日本先生思鄉之情,開始鑽研老公的家鄉味,研究道地和風滋味,希望能百分百完美復刻日本口味。
她以台灣方便取得的食材與各種在地也買得到的調味料,甚至自製日式食材,打造出既和風又家常的各式料理。
書中收錄日本家庭餐桌上最受歡迎的75道食譜,以及日本婆婆傳授的料理祕技、日本人妻的一些文化觀察小故事,一起來看看日本人的飲食文化和料理精神,和我們究竟有什麼不一樣?
★ 凡於當天購買《日本人妻的無限料理》本書,憑發票可現場獲得「House foods好侍食品佛蒙特咖哩塊 & 好菇道鮮菇禮盒」,名額有限送完為止!
現場以及線上的朋友,大家午安大家好!我是李絲絲。
歡迎大家再次蒞臨誠品書店Cooking Studio,參加每週五固定舉辦的料理活動,還有另外2家Cooking Studio,分別在誠品新板店、誠品台中大遠百店,也有像我身後的書店廚房。
明天1月13日請不要忘記,通知您的親朋好友,如果他們今天沒有辦法來參加,明天還有一次機會,在新板店下午3點鐘有料理示範的活動。
今天要跟大家鄭重介紹遠流出版社的新書《日本人妻の無限料理》。因為書名叫日本人妻,當然要介紹什麼叫日本人妻囉~本名是李小希,因為嫁給日本先生,先生姓前西,冠夫姓為前西 希。
本書作者是臺灣人,在屏東長大,在大學就讀日文系,後來到了臺北工作,遇到前西先生,更沒想過後來會嫁給日本人,因為先生駐點於北斗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好菇道臺灣分公司,之後長居在屏東。
今天看到好菇道,眼睛為之一亮,因為我不能常常上市場,只得就近在超商購買好菇道,一次都會買個幾包,待會兒想爭取2包帶回家煮XD
前西先生從日本到臺灣駐點,總是會想念日本的食物,小希為了讓先生不要有太多的思鄉之情,以前從不下廚的她,卯起來努力學習日本家鄉菜,沒想到菜愈做愈好、愈做愈厲害,不僅先生吃得超開心,連日本婆婆也相當讚賞。
很多的料理與小撇步,都分享在粉絲頁上,吸引很多人的喜愛,於是集結成書,變成了《日本人妻の無限料理》。請伸出熱情雙手,掌聲歡迎前西 希!
小希:
不好意思,忽然覺得有點想哭。
因為很擔心,像我這樣的素人媽媽沒有像其他老師這麼有名氣,我一直覺得我是風吹沙而已XD今天天氣這麼冷,看到大家非常感動,真的謝謝你們。
我覺得臺北這塊土地,它是改變我非常非常大的一個城市。
因為我從小在南部長大,念書、工作也在南部,N年前某天被調到臺北工作,那時,一個人提著行李上臺北,感覺上大家都很冷漠,後來在職場上遇到了很多人非常照顧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以前在南部談案子都需要交際應酬,而在臺北第一個案子是到對方公司談的工作,我下午5點鐘到,因為主管老闆需要到5點40分才會回到公司,一直等到那個時間,老闆回來了,看過報價單後就直接簽約。我心想難道不用再考慮一下嗎?這個金額OK嗎?我們互相覺得對方奇怪。
後來,我發現,原來臺北人表面上感覺冷淡,但只要努力被看到,都會受到肯定,在這個城市裡我覺得我得到了很多的溫暖,在臺北這幾年學到的處事態度,真的影響了我人生很大的一個部分,也讓我不會這麼懶散:P更可以說,如果沒有在臺北工作過,也不會認識到我的先生,甚至結婚。謝謝大家!
絲絲:
聽到小希有這番感言,我也覺得蠻感觸的。
大家知道嗎?
每個星期五一直辦活動一直辦活動,可是,對於每一位作者來講,每一場活動都是他們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他們都是為了這一天而來的。而這一天是大日子,僅次於結婚之後的大日子。
前2天,對於活動一直充滿擔心,也請大家盡可能出席,帶孩子來都沒有問題的。我說,沒問題的,一定會讓屏東人感受到天龍國的溫暖。
今天小希一到現場跟我說:
「我覺得臺北太厲害了,好久沒來臺北,然後呀,臺北叫計程車都會排隊耶XD叫車時說6分鐘會到,真的6分鐘就來了!實在太守時了!過馬路還會看紅綠燈,哇!太有趣了!」
臺灣雖然只這麼一丁點大,但南北差異性還是有。
Q:小希,今天出第一本書,心情上如同剛剛說的很開心之外?
A:對,我會覺得說很像是跟我結婚生子一樣很重要的事情。
其實我辭掉臺北的工作,回到南部心裡其實有很大的掙扎,因為會覺得說我是不是沒有辦法再跨出去了?!
我相信每位生過孩子的媽媽應該都有經歷過這一段,生孩子後多少會有產後憂鬱,因為公婆在日本,父親早年過世,我們姐妹倆也把媽媽改嫁了XD一直是我和我先生2個人在面對所有的生活、工作,很無助的情況下,每天都顧孩子的大小事,自己都顧不好自己的時候,一定會有產後憂鬱。
後來,先生鼓勵我,不然,就試試寫食譜好了,因為覺得我的廚藝好像有進步,後來我開始在iCOOK愛料理上面寫文章,慢慢的,編輯邀請我寫一些料理的小技巧,最離譜的是我那時候粉絲專頁3000人,遠流出版社忽然寫信給我,他們看到我在家裡怎麼做味噌的文章,詢問我是不是可以寫一本書?
我當下覺得是不是遇到了詐騙集團XD後來到了臺北當面聊聊,一直很擔心會不會直接拿合約出來,先讓我簽名,拿20萬出來之類的,結果沒有XD
我有一個很大的感觸,特別是在屏東,就業很不容易,原來,當了媽媽之後,還可以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因為網路的力量,所以被大家看見。
我想要跟每一位媽媽分享的是:
我們可能因為孩子短暫放棄我們的夢想,但是,只要一天一點點,有機會、有一天,我們一定會被發現。女孩子不要放棄自己,即使有了孩子,依然可以往外跨。(絲絲:是可以活出自我的)
出這本書對我與對身邊的朋友來說,原來當媽媽後並不是什麼都沒辦法做,我聽到這句話真的很開心。
絲絲:
這是小希的心裡話,先在開場跟大家分享。今天,2位前西先生都有到場,歡迎前西和雄董事長和他的兒子。
前西先生:
大家好!謝謝你們來參加這個發表會,謝謝!
前西小朋友對媽媽說:「恭喜恭喜XD」
贊助廠商
好菇道董事長 前西和雄
好侍佛蒙特咖哩 社長 倉池總經理
大家好!請大家多多支持!
絲絲:
聽說這本書有很多的小撇步,來介紹書中內容,用1倍氣力變身3倍創意贏得10倍滿意,是本書宗旨。
養兒之外也有養2隻貓,因為我也有養貓,這2天除了討論活動,也在講貓XD
請大家在臉書上搜尋,粉絲頁:「日本人妻的無限創作」,就可以找到前西太太的粉絲頁。
Q:「居酒屋人氣料理」有沒有什麼重點?
A:不管是工作,還是當媽媽以後,覺得壓力都很大,晚上酒精,白天咖啡,所以我們有個習慣在週末等孩子睡了,會小酌一下。老實說屏東不像臺北這麼方便,一出門就有日式居酒屋,乾脆自己做比較快。起初是參照日本媽媽的方式,但有很多食材臺灣沒有,會做不出那種味道。
覺得蠻巧妙,也想跟大家分享,「日式烤雞串」,用平底鍋就可以做得出來,我在裡面有加了一樣東西有人猜猜看嗎?(果醬)對,我會加果醬,因為會讓肉的色澤比較好看,而且果醬本身有甜度讓肉的口感更好,什麼口味的果醬都可以,湯汁會濃稠、肉有鮮甜味。
【居酒屋人氣料理】
因為公公是關西人,常會做「章魚燒」、「大阪燒」;
「比目魚握壽司」因為蠻貴的,臺北的店一貫可能就要70~80元,後來我們在家自己做,比目魚的鰭邊肉是在網路上買的,你可以在搜尋網站GOOGLE一下就會找到,跟醋飯結合壓一下,炙燒一下,我覺得會比居酒屋的還好吃。
絲絲:
比目魚油脂豐厚,再炙燒後油脂逼出來非常鮮甜,就很美味。
小希:
最近有很多日子的餃子來臺展店,其實日本餃子跟臺灣餃子不太一樣的是,會加一些蒜頭,我自己還會加一些味噌下去,讓味道整個變得更圓潤。如果說,有人喜歡吃餃子皮很薄的那種,我覺得可以參考一下煎餃的作法。
因為每次包完餃子不是剩下皮就是剩下餡,如果是餡的話,我會拿來做成餃子拉麵,群馬縣的名產。然後,或是做成麻婆豆腐,我覺得都很適合。
【超美味家庭料理】
一家吃飽吃好真放心~
這個篇幅介紹的是比較簡單,幾分鐘以內就能完成的料理,因為屏東太..熱了,動不動就超過35、36度,加上開火後的廚房溫度40度跑不掉~
我先生三餐都會回家吃,為什麼三餐?早上5:30吃過早餐後就出門上班,因為住在公司隔壁,開車2分鐘而已,中餐也回來吃,晚餐也是6點多就吃飯了,9點多入睡。
基本上是不用動到火的,家裡面有微波爐微波一下,燙一下,簡單的拌一下,就是不會讓我們流汗的料理,會很輕鬆。
像「味噌漬豆腐」很簡單,把味噌鋪在豆腐上面而已,吃起來的感覺有點像起司,很特別。大家可以試試看。
「椒鹽蔥醬」就是我們每次去燒肉店,很喜歡吃椒鹽蔥,其實在家就可以自己做,不用在外面給人家貴這樣XD
絲絲:
大家知道嗎?南部種洋蔥的產地大本營在屏東車城,日本人又非常喜歡洋蔥,洋蔥在前西家裡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小希:
我覺得我做飯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因為我先生三餐都要回家吃,不太可能每道菜都從頭開始整理,我會一次做多一點,然後再加一些東西下去。例如說,「洋蔥肉燥」炒好了拌麵吃,剩下的肉燥會,再加番茄、檸檬、九層塔下去變打拋肉,或是加番茄汁下去變成義大利肉醬,沒吃完的義大利肉醬再變成烤餅,我在做料理都是用這種方式居多。
絲絲:
所以,小希非常擅長縮時料理。
就是說盡量節省時間,這本書的重點是料理大變身。
【電子鍋超便利料理】
我在想的是,我們沒有很大、很漂亮的廚房,也沒有很多的家電,大概家裡有的會是電鍋、電子鍋、烤箱、微波爐,我會想說,有什麼樣的東西是常去活用它的。我發現日本的太太們喜歡用電子鍋來做料理,並不是只有煮飯而已。會拿它去燉很花時間的料理,像「濃醇果醬」,大家一定會想說得顧爐火,可是小孩跑來跑去的,怎麼可能顧爐火,我就想說一個鍵按下去,果醬就會變得很濃稠。
之前曾看節目介紹三星主廚做的封鴨,很神奇的是,居然可以用電鍋做出很完美的樣子出來。而且不用想說要放在烤箱裡面烤很久,不用。我覺得電子鍋是一個,我在做飯上非常非常喜歡它的一個小家電這樣。它可以幫主婦很多的忙,大家回去可以試試看。
絲絲:
一開始看到用電鍋做果醬嚇了一跳,後來想想也蠻有道理的。
【幸福手作好滋味】
安心食材自己也hen會
日本人最喜歡吃納豆,也可以自己做,還有今天要示範的自製培根待會兒會鄭重介紹,
大家敢吃「納豆」嗎?納豆是好食物耶,現場蠻多人舉手的。
像「叉燒肉」也可以自己做,怎麼做呢?
其實我會用火鍋肉片,用棉線捲起來煎到定型後放在滷鍋去,滷好取出切開後用噴槍炙燒也可以,或是平底鍋再煎過也可以,非常簡單。
「日式美乃滋」
其實日本的美乃滋跟臺灣的不太一樣,臺灣的美乃滋會加糖,所以有點甜,以前會很不喜歡吃美乃滋,然後常去出差外食,發現為什麼他們的美乃滋色澤不太一樣?!
原來日本的美乃滋是不加糖的,製作方法很簡單,沙拉油、一顆蛋、黃芥子醬,很快就能完成。
【滿足味蕾創意小料理】
獨門食材搭配激出美味小火花
我覺得一些很難的料理,像「麥克雞塊」,這輩子怎麼可能會想去做?!但我回日本的時候,發現連婆婆都會做/都做得出來,原來用雞胸肉跟豆腐就可以做,覺得非常非常神奇。
用豆腐、鬆餅粉、蕃薯粉就可以做出「甜甜圈」。我覺得日本人很有一種sense,他們很敢去嘗試。
像「鍋底豆腐」、「水煮魚」,臺灣的辣油真是無敵香,我的媽呀!
日本的辣油都沒味道XD像全*有賣麻辣醬或是麻辣鍋底這2種還蠻常使用,鍋底豆腐除了加麻辣醬還會加咖哩塊,就可以做出跟名店一樣的味道,我也覺得非常神奇,我做過很多次,從那之後我都自己做了。
絲絲:
有沒有覺得很厲害?
這是這本書有趣的地方,之前也沒想過可以這麼做,也是我們想要特別強調的地方。
【實用料理小技巧】
各種廚房小撇步,料理成就感滿分!
絲絲:
這是特別的篇章,我看這本書特別久的地方,每個人都會煮白飯,可是為什麼會寫日本婆婆的好吃白米飯?
「日本婆婆的好吃白米飯」
Q:有人知道加了什麼嗎?為什麼?
A:「加冰塊」。
我自己有個疑問,煮飯不是要加水嗎?冰塊不是會融化嗎?融化後的冰塊會影響原來加水的份量比例嗎?
小希:
以前的人在煮飯時把米洗好後放冰箱,因為米在充分冷卻後去加熱,米裡面的甜味會完全的被釋放出來。
其實不管煮幾杯米,加1、2塊冰塊並不會影響口感,反而色澤比較好,米還會站起來,很神奇。如果還想讓米更好吃一點,建議放幾滴油下去,會更接近日本米飯的口感。
Q:請問小希家在煮白米飯,水、米的比例?
A:水、米的比例是1:1.5,再加2顆冰塊。以前媽媽在煮的時候是1:1,主要是看自己喜歡的口感。
Q:有人知道「水煮蛋」要煮到好剝殼要用什麼方法?
A:用湯匙輕敲蛋底端的蛋室,讓蛋殼產生小小裂痕,把蛋放入滾水中煮到想要的熟度取出,放在冰水中冷卻後敲碎蛋殼就可以輕鬆剝除了。
湯姐:
其實蠻佩服妳的,因為當主婦很無聊還要帶小孩,我聽了妳講這一段以後,我覺得…很佩服妳,謝謝。
從書中看到妳以前也是睡到中午,我也是,現在變成妳早上5點半要起來張羅三餐,然後還可以出書,。其實,這也是我的夢想,只是我達不到而妳達到了,這表示妳有很過人的毅力。恭喜!
「15 分鐘讓蛤蜊吐完沙」
Q:如何15分鐘吐沙?
A:泡50度的水,然後搓一搓。
日本漁港常用的方式,蛤蜊拿上來的時候它本身會有保護機制,一般聽到用50度的水會不會把蛤蜊燙熟了?其實不會。蛤蜊有很厚的殼,它的體感溫度跟人不太一樣,一旦遇到熱水的時候,產生保護機制,殼會張開,把沙子全吐出來;也因為50度的水溫,肉瞬間吸滿了水,所以煮出來的蛤蜊會更飽滿、更多汁。
今天想要跟大家示範的是,前一陣子分享了一篇文章是「洋蔥雞湯」,沒想到怎麼有這麼多人按讚,嚇到我。也因為出版社看到了我的味噌,待會兒會介紹給大家簡單的作法。
「手作味噌」
為什麼想要自己做的原因是因為,我先生一直覺得日本味噌與臺灣味噌的味道很不一樣,後來吃過日本味噌之後才發現真的很不一樣,日本味噌因為是長時間發酵的,味道比較好,也不會像臺灣口味這邊偏甜。
除了看海外有一位日本人妻的作法外,也上網找了很多,發現真的不難耶,從那之後會固定在冬天做一定的量,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自製培根」
當初在網上的迴響也很好,大家想說怎麼可能在家自己做?!
也是因為先生吃不太習慣特殊味道的培根(有添加物),也因為小孩的關係,就試著自己做,也剛好看到海外日本人都可以自己做覺得好厲害了不起,就查詢了食譜自己做做看,以全*就能買到的調味料也很成功。
有位粉絲跟我分享,因為先生長期在國外,居然在家吃到的培根跟在國外吃到的是一樣的。也因為家人們都很喜歡,想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現場示範
「洋蔥雞湯」
步驟也非常非常簡單,我覺得洋蔥在感冒或沒有食欲的時候,它是很棒的一個食材。在家都會煮一鍋來喝,因為我婆婆在先生小的時候就開始煮這道湯品,先生以前一個人住也會自己煮來喝,我覺得還不錯。
雖然家裡只有3個人,但我會在家放好幾顆洋蔥,先切洋蔥,做菜也沒有什麼規則,隨性,高興怎麼切都好。
順紋切,一絲絲的效果;
逆紋切,刀塊的效果。
我很喜歡用平底鍋,可以一次把要炒、要煎的都放在一起。
(現場看不到示範的鍋子畫面,攝影師閃亮亮一邊拍照、一邊調整)
絲絲:
攝影師好辛苦,一邊控直播,還要一邊拍照、還要控鏡頭XD
雞皮下貼鍋底就不用再有油,邊邊下洋蔥,通常會放蒜頭、薑,暖身的食材也會增加香氣,在南部市場買菜都會送。
Q:每次買每次送嗎?
A:對耶!
絲絲:臺北都沒有,除非你跟菜攤老闆娘混熟。
小希:我們還會嫌說這次送的蔥怎麼這麼少XDD
只要菜價沒有太誇張的話,辛香料(香菜、九層塔、辣椒)跟老闆要,原則上都會送給你。
在家裡可以蓋鍋蓋轉中小火讓它煮,
長期看我部落格文章的人知道,我不寫業配文的。
日本超市有很多的高湯包(柴魚、昆布,沒有化學添加物),單純熬湯會覺得很可惜,我的做法是撕開把內容物全倒進鍋裡,風味會好,也讓色澤更好看。
除了加在湯裡、也可以加在米飯變炊飯。
這是我臉友的舅舅家有代理的產品,很神奇的是原來是做電子零件的,無意間發現這個高湯包很好,於是代理到臺灣來。
那時候單純義務寫一篇文章,沒想到他們記好久,來臺北場勘時除了帶我來,還在活動發表會贊助我們。
臺北人看似冷淡,可是他們都一直記得耶,過了這麼久都還記得,天龍國一點也不天龍呀。
如果大家對高湯包有興趣,可以上網GOOGLE「揚采」代理。
食譜上的柴魚粉就是烹大師,取代味精,我們家在使用它之後,鹽巴也用的很少。
雞肉煎到2面都有點熟,然後聞到洋蔥、蒜頭、薑的香氣,等洋蔥有點軟化就可以直接加下去了。
絲絲:既然先生的公司離家這麼近,先生會突然帶10位同事來家裡吃飯嗎?
小希:他不會耶。
關於這一點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日本人不太喜歡帶朋友來家裡,因為覺得這是私領域,印象中我以前曾拍了家裡某個角落的照片PO在網上,先生看到後回來很生氣跟我說,這是我們的私領域怎麼可以給別人看!
我先生曾告訴我,日本人不太會踰矩,我們雙手舉起畫一個圈,這個就是我們自己的範圍,別人也不會靠你太近,然後也會跟別人保持適當的距離。
絲絲:如果你搜尋臉書粉絲專頁可是看不到小希本人,也看不到一家人的樣子,如同剛剛解釋的。只有在今天,大家可以一睹盧山真面目。
現在洋蔥炒到有點軟了,下湯鍋,中小火煮個20分鐘就可以了。
今天的食材是買翅小腿,一人一隻剛剛好,大家可以試試口感。
絲絲:
這道湯可以預防感冒,冬天熱熱天對身體也很好,有保健的效果。
小希:
今天還帶來了家裡陽台種的香草、羅勒、迷迭香。之前在IKEA買一包回家種,長的好多好大,感覺買到傑克的魔豆一樣XD
「手工味噌」
想問一下,因為味噌文章而知道我的人?OK
因為日本味噌跟臺灣味噌不一樣,如果有喝過日本味噌湯的人應該會知道味道比較多層次,後來在臺灣自己做味噌我覺得它非常非常簡單。
先把黃豆泡過一個晚上,用壓力鍋煮熟,再加水用調理機打成泥,手很輕鬆的捏開這樣的程度就可以。
很重要的主角-米麴。
日本很流行的鹽麴、醬油麴,都是用它做出來的。
我是在Y站搜尋米麴,日本的麴菌配上臺灣的米,就買來做味噌或鹽麴這樣。它不貴,大概一斤600公克200元。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買。我會一次買2袋,連味噌、鹽麴一起做。
現在這個天氣,臺北很適合做味噌。因為很快就有冬天的感覺了。我做好了都是直接放在蔭涼的地方,讓它發酵3個月、4個月,甚至半年。像在日本有人會在冰天雪地的地方,聽過有最久放5年的時間。
因為屏東太熱了,發酵3個月我就直接放冰箱。
手工味噌的材料非常簡單,黃豆泥、米麴比例1:1 鹽0.4。
接下來就是攪拌
300g:300g:120g。
我們待會兒來吃吃看,自己做的味噌跟市面上買來的味噌有什麼不一樣。
準備一個盒子,黃豆泥、米麴先放下去,再放一半的鹽,其他的要放最上面隔絕空氣,比較不會發霉。其實只要把比例抓好之後,就一定會成功!
先把它拌勻,若拌的時候比較乾,可以加水再攪拌,混勻後表面鋪平,把鹽巴放上去,用意是與空氣隔絕,表面比較不會被菌感染。一定要把邊邊擦乾淨,不然會長蟲。
室溫、陰涼處放3個月。
小希:因為帶回屏東太累人了,做好的味噌想要送給現場讀者。
絲絲:那…買最多本的人送好了,是誰?
眾人:Alicia阿姨。
絲絲:
那阿姨三個月後要拿來給大家吃喔?好不好?(((好)))
我好奸詐XD阿姨對我們很好,是忠實讀者,每次都買好多書。
Q:米麴買回來不用另外再做處理嗎?
A:米麴買回來沒有馬上做要先放冰箱,有需要再買,不要先買回來放。
Q:有特別需要裝盛的器皿嗎?塑膠、玻璃?
A:家裡有什麼盒子就用什麼盒子,但是千萬不要用密封蓋!麴菌沒有跟空氣接觸,就沒有產生發酵的作用,會不成功。保鮮膜鋪蓋在味噌表面,蓋子輕輕蓋著就好。
Q:請問做好的味噌怎麼存放?
A:室溫、蔭涼處,照不到太陽的地方。
一般大家只做味噌湯,我想用味噌加美乃滋 1:1的比例,拌一拌,搭配黃瓜條一起吃,是一個很好的涼拌醬。
日本人喜歡把味噌+美乃滋(味道比較柔和)一起食用,例如把肉煎一煎沾醬吃。
大家可以試試看,買市售味噌(鰹魚口味)+日式美乃滋混合一下,淋在小黃瓜上就可以了。小黃瓜切段、切片、有一點厚度就可以了。
其實日本味噌在臺灣買要100~200元,是不便宜的。
「自製培根」
屏東很常可以買到一整條的五花肉,記得先生剛到屏東的時候,因為生男孩子會送豬肉,有一次我先生到公司後,發現位置有一大塊豬肉,整個嚇到,因為沒有看過,帶回家後想說怎麼辦?乾脆來做培根吧!
很簡單用鹽巴、小磨坊(義大利香料、香蒜黑胡椒),我就用它來做培根。紅酒可加可不加,跟你想像中市售的味道很不一樣,它不會很鹹,也沒有化工的味道,有點像美式料理店培根的味道。做好燻好後要洗頭洗3次,因為太香,味道都吸附上了。
盡量不要用太鹹的鹽巴,臺灣的鹽巴比較有剌激味,全*買的日本鹽巴這麼大一瓶800克99元,有特別的開口一開能直接倒,用完蓋著就好,很方便。
後來還是會習慣日本的鹽巴,不曉得是製程不太一樣或是其他,真的沒有那種剌激的味道,而且質感蠻細的,薄薄的一層在上面,接下來上下2面灑香料,要問比例的話,就是都薄薄的一層就好。也可以加點米酒、紅酒去腥。做好放在密封袋子裡面,小塊冰3天,大塊的五花肉冰一星期,就可以煙燻。
準備大一點的鍋子,用紅茶茶包、黑糖,小火2面熏上色,放冰箱一天,讓味道更穩定,就可以料理。
熱鍋後,把培根切片切塊,二面煎香,因為有香料的味道,配白葡萄酒也很棒。
我覺得這樣醃漬下來的培根,若不敢吃肥肉,其實醃漬久了肥肉會有彈性,
Q:請問手工味噌為什麼不適合夏天做?
A:因為夏天溫度太高了,發酵的時間太快,味道會有點酸,所以我覺得在臺灣冬天做味噌會比較適合的。像自己做手工味噌,味噌放愈久,每一段層次都不一樣。
Q:在煙燻好的培根上蓋鋁箔是什麼用途?
A:因為如果沒有蓋,在煙燻的時候肉汁會滴下去燻料,茶包、黑糖就濕了,煙就不會冒出來。
絲絲:
站在旁邊聞培根味道都出來了,跟市面上很不一樣,覺得香氣非常的純粹、天然,就是不會聞到怪怪的添加物的味道。
Q:小孩聽得懂台語嗎?
A:聽得懂「別假肖」和「惦惦」XD
小希:
我負責中文,因為在南部,我都跟小孩講國語、台語居多,先生負責日語,也因為孩子從小開始學講話為了要應付2種語言,一度說話會說不出口,所以現在不會強迫小孩一定要會什麼語言什麼語言。
很神奇的是回日本的時候,看到爺爺奶奶日文對答流利,看到我還是跟我講中文。有一次在大阪,因為電車車廂上很吵,這小子那時候剛學會說話,還沒有轉換的意識,結果用中文對著很吵的阿桑:「你們講話好吵喔、真的講的很大聲,可不可以安靜一點~」。旁邊的中國人聽到就一直笑XD當下我覺得好尷尬,又幸好講的是中文。
培根要煎到赤赤才會香,還會加3種菇菇,其一是舞菇,為什麼叫舞菇?這是在日本山上才會有的東西,據說,口感很脆很鮮甜,那時候一吃到嘴裡快樂的想要手舞足蹈,所以稱為「舞菇」。吃起來口感很像肉,會有飽足感,因此有人會以它來入菜,有節食的效果。
好菇道的菇買來不用洗,直接入鍋煮。菇本身蠻會吸油,如果喜歡的話也可以加洋蔥,炒起來就一大鍋了,而且超下飯,蓋鍋去燒它;若是一般瓦斯火,炒一下就好了。
【QA時間】
Q:培根要多少份量去醃?
A:其實看個人,因為有時候買不到整條、整塊的,在超市買一整片的也可以,表面灑好這些料,然後煙燻的時間不用太長,蠻方便的。
Q:做好的培根怎麼保存?
A:冷藏1~2星期都沒問題,若不小心做得比較大塊,可以冰冷凍,吃多少退冰多少,建議2個星期內吃完。
Q:手工味噌的黃豆泡過的水需要倒掉嗎?
A:要,再把黃豆洗乾淨後到壓力鍋去煮,以蓋住黃豆為標準,水量抓1.5倍左右。
Q:茶葉與黑糖的比例是指?
A:份量1:1,茶葉放多少,黑糖就放多少。
Q:肉燻多久?
A:看肉的大小塊。大塊的話,每一面都20~30分鐘左右;小塊的每一面10分鐘,中小火燻到上色。也可以放水煮蛋一起燻。
Q:可以黑豆、黃豆混在一起做味噌嗎?
A:因為沒有試過,沒有辦法回答到你的問題,不好意思。好像沒有人這樣做過,您可以自己試試看味道是不是也跟純黃豆的一樣唷。
Q:燻培根,身上都會沾染到味道嗎?
A:要記得燻培根時一定要開抽油煙機,基本上有開的話就不會有什麼味道。
Q:醃五花肉的時候,需要幫忙按摩嗎?
A:都可以。我的作法是放上去時稍微搓一下而已。因為放在密封袋裡,每天會換一個面,讓它平均入味就好。
Q:白味噌與赤味噌的差別?
A:白味噌味道沒這麼鹹;紅味噌是名古屋那邊有著名的味噌拉麵,味道比較鹹,顏色比較紅、發酵比較久,味道比較重。
我們以前在買的時候,會買這2種的中間值,叫「調和味噌」。紅味噌對臺灣人來說可能會有點鹹~
Q:煎水餃的皮跟臺灣的有什麼不一樣?
A:日本的餃子皮比較薄,因為日本人把餃子當一道菜,可以拿來配飯;因為臺灣人把餃子當主食,餃子皮很厚,比較有咬勁,可以直接吃。像我到現在也還不習慣日本把餃子拿來配飯,像我自己從市場買餃子皮回來後,會再橄得薄一點,臺灣的水餃子比日本的更有咬勁,不容置疑。
Q:菇菇都是在臺灣種的嗎?
A:舞菇是從日本進口的,目前的需求量還沒有這麼多,所以是進口的。
【試吃心得】
在英姐:培根不會死鹹,又可以吃到菇的甜味。
讀者老師:每一道菜都很欣賞,手藝很好,很好吃。
湯姐:在絲絲的臉書上看到培根時,就很想學這一道。培根跟市售味道來說,比較淡,屬於田園自然風,這也是我自己很崇尚的部分,不像市售那麼濃烈,我回家一定會做來吃。
謝謝妳今天教我們做手工味噌與手工培根,妳先生娶到妳真的是娶到寶!妳要有自信!
【發表首場新書心得】
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腦海浮現「我的少女時代」導演曾說的話,他說:「林真心永遠都比沈家宜還多。」所以覺得在臺灣,像我這樣的庶民主婦,永遠都比那些貴婦來得多。
即便家裡沒有很大的廚房、漂亮的家電,甚至還有小孩在夭巴吵XD得拿著鍋鏟罵小孩,但是我們很努力想要做出守護家人的每一餐,是以這個視角去寫這本書,不論是調味料或是食材,在超市都買得到,很平易近人的。
我們並沒有要求要多優雅、多高貴,只想要有可以喘口息、喝杯茶的時間而已。如果這本書能幫得上大家一點忙的話,我會覺得非常感動、非常滿足了,謝謝你們!
--------------------【食譜】----------------------------------
【手工味噌】手作り味噌
主食材(四人份)
黃豆 1000克、米麴 1000克、鹽 400克、煮黃豆的水 適量
RECIPE
1.黃豆用冷水泡一晚泡軟,把豆子煮到可以用手指捏開的程度,把豆子撈起稍微放涼。
2.放涼後的豆子用果汁機或調理機打碎呈現泥狀, 攪打時可加入少許煮豆水,會比較好絞碎,打好的黃豆泥放在一個有蓋的容器中。
3.把米麴和鹽撒在黃豆泥上面,可用湯匙或手均勻的讓這三種材料混和。
4.用湯匙把表面弄平。
5.表面撒一層薄薄的鹽,不要讓味噌接觸到空氣。
6.用兩層保鮮膜平舖在味噌上,並用兩層保鮮膜把盒子封起來。
7.蓋上盒子外蓋,寫上日期,放陰涼處冷藏三個月後,道地的手工味增就完成囉!
【家庭簡易自製培根】自家製ベーコン
主食材(四人份)
五花肉 一塊
調味料
粗鹽 適量、香蒜黑胡椒 適量、綜合義大利香料 適量、紅酒 約100CC
RECIPE
1.準備一塊五花肉,約兩公斤左右。在肉上面用叉子戳洞比較好入味。
2.均勻地在肉兩面灑上鹽和香蒜黑胡椒和綜合義式香草。如果有自己種香草如迷迭香、百里香、羅勒等,也可放入一起醃製。鹽只要在肉的表面塗上薄薄的一層即可。
3.把肉放入密封袋,倒入紅酒。用紅酒燻出來的肉的色澤會比較漂亮;但如果沒有的話,家中有的米酒或是白酒、啤酒等都可以,主要作用是去腥。接下來依據肉的份量大小放入冰箱冷藏3-7天。 每天把肉連同袋子一起翻面一次,讓肉可以醃製平均。
4.準備一個大鍋子,把鍋子都用鋁箔紙包覆後,在鋁箔上面放入茶葉和黑糖。 茶葉和黑糖的量為1:1,把鍋子底部鋪滿即可。(茶葉用一般的紅茶包或是綠茶包即可)。
5.在煙燻料上方蓋上一小片鋁箔後,將不鏽鋼蒸架放上去。五花肉從冰箱取出置於蒸架上。
6.蓋上鍋蓋開火,調到最大火,等到煙冒出來後,再改為最小火,一面煙燻約30分鐘後可上色,翻面再燻30分鐘,等兩面均勻上色後就可關火取出。
7.煙燻後的培根內層為粉紅色,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一天,風味會更好。
8.完成後的培根切成薄片,以用平底鍋乾煎。煎過的培根非常的酥脆,不管跟麵包一起吃或是切塊炒義大利麵都很美味。
料理小提醒:
❀因為沒有放防腐劑,培根做好後盡量在一周內食用完畢。
❀放紅酒的色澤會比較漂亮,如果家中沒有紅酒也可以用白酒或米酒取代。
【洋蔥雞湯】
主食材(兩人份)
洋蔥切絲約三碗的份量、蒜末一大匙、薑末一大匙
帶骨雞腿兩支 或 去骨雞腿肉兩片、水4碗、鴻禧菇一包、柴魚粉或鹽適量
RECIPE
1.將約三碗份量的洋蔥去皮切片,洋蔥可讓湯頭更鮮甜。
2.鍋子加熱後,雞腿入鍋,雞皮的那一面朝下,以中小火乾煎,待表面略呈金黃色且雞皮出油後,將洋蔥、蒜末、薑末一起入鍋炒香。
3.洋蔥炒至半透明並出現香味時,放入4碗水,蓋上鍋蓋,中小火煮約15-20分鐘,起鍋前放入鴻禧菇(或打顆蛋花),水滾後,依個人口味放入柴魚粉或鹽調味即完成適合這道適合冷冬暖胃的湯料理。
相簿縮網址 https://goo.gl/mpSPd9
粉絲頁
日本人妻的無限創作
遠流粉絲團
絲人空間(李絲絲)
誠品書店 the eslite bookstore
#日本人妻的無限料理
#前西希
#遠流出版
#絲人空間
#COOKINGSTUDIO
#誠品台北信義店
資訊提供:李絲絲
攝影紀錄:閃亮亮
文字記錄:蔡依珊
★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
「田家 千層烤餅 好 吃 嗎」的推薦目錄:
田家 千層烤餅 好 吃 嗎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沒想到台灣也有這樣一個山崖邊的石雕,見證台灣的歷史!
【古南島文明--超過千年的萬山岩雕遺址群】
文/高業榮
第一位發現、採集、研究萬山岩雕的學者高業榮教授,對於岩雕所在之自然與人文環境、岩雕題材、圖像風格、雕鑿技法特徵,以及其背後之魯凱族、排灣族傳統文化意涵等,均有深入研究。本刊邀請高教授概述學界對於岩雕之認識與了解,及未來研究範疇與努力方向。
筆者初次聽到萬山部落的石雕的故事是在1971年,萬山村青年呂一平正在屏東師專求學的時候,後來該村另一青年范熾萬山岩雕01欽(於1978年畢業)在校求學也向筆者敘述過同一個故事,並指出呂一平便是拉巴烏賴家族的後裔,而且強調那兩塊岩石仍舊存在著,迄今沒有任何變動。後經筆者前往該村訪問,長老們除了說明布農族女子,最後是唸咒把自己變成孤巴察峨岩雕之外,其他並無不同之處。(高業榮,1984:84-89)
這個故事除筆者所採訪的版本之外,1984年洪國勝也採訪了故事另一個版本;1989年,宗光又採訪另一版本。
呂玉枝女士口傳的「吃蛇女人」神話
筆者採訪的版本,有關魯凱族下三社群流傳著下述的古談故事:
太古,萬山舊部落,本來是個無人居住的荒山,因為先後有五個家族自北方聚集本部落開墾,便形成現今的貴族階級。其中拉巴烏賴Laba’ulai貴族家祖先娶布農族拉達烏龍安Lada’ulongan(一說是Davilong)家女子為妻,她烹煮甘藷是先掘地為坑,用火把石塊燒燙,再投入甘藷覆土熱燜。但是,她趁家人下田工作時,吹出噓噓聲招引大批蛇類,並把百步蛇一條條圍繞在石塊上和著甘藷一同燜熟,在家人未返家前先食蛇肉果腹,剩下的甘藷留給家人。不久家人身體日漸虛弱,卻弄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一天,當她到河流取水的時候,家人掘開土窯才發現她有嗜食蛇肉的惡習,很不諒解這種褻瀆神靈的愚行,爭端非常嚴重。可是,布農族女子也不甘示弱,便撿取百步蛇納入前襟,逆著濁口溪方向而去。
她臨行時約定她的夫婿在祖布里里(Tsubulili)和孤巴察峨(Gubatsaeh)大石處相見,但其夫婿終未履約。她便在岩塊上一面雕刻一面吃蛇肉充飢,所丟棄的蛇骨頭都變成百步蛇,這便是那裡蛇類極多的原因。那時,岩塊還像小米糕一般地鬆軟,所以她踩上去就留下腳印,趴下時就印出了人形。最後便獨自回桃源鄉布農族村落去了。
吃蛇女人故事的初步解析
萬山岩雕02 幾個版本的萬山岩雕故事之內容大體相同,依性質言,以奇談為主,神話、寓言為輔,真實與想像又混同在一起,在意念上還未臻於精純之境地,還停留在口傳者不斷發揮想像的階段。故事中摻拌著或真或假的成分,如:布農族與魯凱族聯姻,因習俗不同,糾紛不斷終於仳離為真,以石煮法處理食物為真,惟吃蛇事件即未必是事實。因我們查遍文獻紀錄,也訪問了不少布農族長老,都未找出類似的事實根據。更何況,孤單女子獨處山巒,在馘首盛行之古代是非常危險的事。依臺灣原住民族之習慣法,各族對罪犯都沒有死刑,最嚴重者莫如放逐,放逐即等於宣告死刑,讓飢餓、猛獸,或馘首者結束其生命。我們有理由相信,寓有深意擁有大規模圖象之岩雕,絕非是一個女子在條件不足的情形下所可以完成的。
故事本身主要在宣揚神祇之信仰、貴賤概念;並與靈異事件──如岩塊像小米糕一樣軟、施展魔法使自己變成岩塊等一一相結合,藉以增加故事本身的奇趣性質,達到神祕傳佈之效果,如果細查其內容,有以下數端值得注意:
(a) 故事在宣揚魯凱族原始超自然的信仰,即百步蛇為神祇之化身,為祖靈之象徵之傳統觀念。萬山岩雕06
(b) 如果故事是真的,那麼岩雕遺址就代表了布農族的某些超自然概念,而非魯凱族所有。但布農族中都缺乏此類造形藝術之記述與超自然信仰體系。
(c) 百步蛇既然是魯凱族神祇之化身,因此其死後的靈魂是不滅的。
(d) 魯凱族進入農耕文化之後,尚保有石煮法的食物加工技術,一如魯凱族本群好茶村在粟收穫祭時必定要在sonvawan地方用石煮法(這是把食物置於粘板岩上,從下方生火烤的方法)烤餅一樣。
附帶一提的是,據萬山村民口述,離去的女子只在TKM2祖布里里和TKM1孤巴察娥兩處停留過。他們對TKM3莎娜奇勒娥岩雕當時也不知其所在。TKM3莎娜奇勒娥岩雕的發現是在1984年2月22日上午由筆者和中研院劉益昌先生共同發現(高業榮,1984:92);洪國勝採訪的故事內容,採集時間比較晚,可能是在1984年的3月初,那時第三號岩雕已被萬山村民知道了,故而有些出入。至於布農族高中村是否也有岩雕之存在呢?為證實此一疑慮,筆者在1985年2月曾親訪該部落長老和獵人,結果竟毫無所獲,他們對岩雕的事一點概念都沒有,由此看來,這是在創造故事時,使情節儘量有所懸疑,以增加故事本身效果的設計。
歷史事件摻入奇異想像
所謂「孤巴察峨」(Gubatsaeh)之萬山語,是指「在上面有花紋的石頭」的意思,祖布里里(Tsubulili)與莎娜奇勒娥(Sanaginaeh)均是指示性地形的名稱,後者萬山語是附近河水之名,岩雕所佔據的河階地萬山語:ingula,也是指示地名,而非佔據地名。換言之,這三座岩雕都沒有在他們的宗教儀式與社會組織功能上有什麼意義;看來,萬山祖先與岩雕遺址並無直接關係,否則其社會功能多少必有所傳。
在萬山方言研究上,語言學家齊莉莎也表示:「……流傳的萬山岩雕故事內容中提到一件重要的事情,從外族嫁入萬山的女子,因為殺掉並吃下被認為禁忌的百步蛇,於是被趕走。若從語言的觀點來看,這不是虛妄之言,而且能在他們的語言中找到文化的意義。」她進一步說:「過去的萬山人也曾試圖由這故事告誡社群成員『不能殺或吃百步蛇』,加上不知道為何會有這種圖案的存在,也想賦予岩雕一種意義。因此,萬山岩雕就逐漸變成『有圖案或花紋的石頭』,流傳在萬山人的記憶中。」(齊莉莎,2008:462)
由此,我們不得不認為,萬山早期歷史與岩雕遺址文化間,明顯存在著不能銜接的空白與缺環。根據上述的分析,萬山岩雕應早於萬山舊社之歷史該是肯定的。當萬山早期居民初見岩雕時,便懷著某種靈異觀念,給予提示性或象徵的名稱。他們為了解釋岩雕的形成,便將部分歷史事件摻入奇異想像的成分,進而形了上面的奇談故事,這或許便是這奇談故事的真象。
圖像學的年代推測
岩雕紋飾母題中的人頭紋、人像紋、蛇、重圓紋等都可以在排灣族、魯凱族的木雕、服飾甚至陶壺器物上見到,如果岩雕圖像是排灣族、魯凱族裝飾紋樣的古型,從琉璃珠、陶壺文物的傳入年代推演,岩雕的製作年代最早應相當於琉璃珠傳入魯凱族社會的時期,也就是西元1世紀初期後。無疑的,這只是在找不到科學方法定年前,概要、間接性的推測數據。但根據考古學者劉益昌的估計,萬山岩雕創作的年代大約距今1500年左右(參見:《臺灣美術史綱》第一章),筆者深信這個推斷一定有他的依據。
告示性的符號、警語、路徑?
自1978年萬山岩雕面世以來,新發現的岩雕逐年增加,學者們曾從傳說、地質、生態環境、圖像、保存與維護和年代學上為文探討,希望為臺灣史前文化史和史前藝術史憑添新頁。從過去的研究中,我們已經檢視過大量的材料,結果以民族志和史料文獻探索岩雕文化的成果仍然有限,而在田野蒐羅新材料也不如預期,這表示岩雕文化去古已遠,並不存在於原住民早期的生活記憶中,故難追溯其淵源,看來還有盲點待突破。
從文獻、口碑中顯示內本鹿廣大地區是魯凱族的生活處所,特別和萬山舊社幾個家族有關已無爭議,除此之外其他一片空白。但是從萬山舊社的神話、口碑、社會功能中又找不到和岩雕文化的直接關係;又回溯1650年曾被原住民提報過的Arapisan社已融入Kabaliwan和多納社,詳細情況未明;而萬山岩雕和魯凱族大南群和魯凱群的關係似乎也很遙遠。目前我們從岩雕的主題、風格和魯凱族與北部排灣族的陶壺飾文,雕刻主題與形式比較,已經指出它們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如果這個比較有意義,則暗示岩雕其實是魯凱族在初級農業、狩獵兼採集生產階段時某些氏族所留下的。只是原住民的文化變遷已久,岩雕的功能被木雕或其他方式替換,已失去原初的樣貌與意義。這個推測還有待更多的研究證實。
萬山岩雕05 岩雕製作既然和它的環境脫離不了關係,因此從環境著手乃是正當的途徑。除了TKM1孤巴察峨岩雕是敘述特殊故事外,其他三處岩雕都位於獵路的轉折點或關鍵處,前人可能就利用當地的岩體刻鑿告示性的象徵符號、警語、路徑方向等等以昭告行人,有如現今在森林中原住民為引導後面的來者,還是用山刀砍削路徑旁的樹皮做記號一樣。因此單個象徵符號有可能是資訊交流和生活體驗的提示,這些約定成俗只有當時文化集團才瞭解的圖像,隨著時間流失也就失去了原初的意涵。
TKM1孤巴察峨和TKM4-1的大規模圖像有重複累積的現象,它技法嫻熟、造形清晰顯然有源遠流長的歷史背景,預期還有許多岩雕隱藏在內本鹿沒被發現。圖形累積的現象有可能是不同製作者在不同時間所完成的,但其他岩雕重覆鑿刻現象就不是很明顯,多半是一次性的製作。未來應從十九林班地、鹿野溪上游或大鬼湖附近的高山平夷面著手調查,以獲取更多的岩雕材料。這些圖像表達了製作者當初思維和意符上的語法意義,有無可取代的文化價值。
就萬山岩雕的主題、造形、形式、技法和風格,人像要素特別和大陸賀蘭山,夏威夷、北美西北岸以及美拉尼西亞的風格如出一轍。萬山岩雕有放射線人面,正面無足、頭部有犄角狀的人像,足印、圓渦文或有外弧的文樣、累加或群聚狀的符號、包裹式的圖像、或長長蜿蜒的生命曲線等,都可在本文的資料中看出端倪。連TKM1全身人像膝下的耙形欄柵文也能在遙遠的美西阿利桑納州的摩崖中找到。如此眾多的共通點,若說其間毫無關係是令人難以置信的;與其說它是偶發性的存在,不如說它是東亞大陸和環太平洋地區基層文化一個典型,代表了人類早期文化最珍貴的遺產,應悉心加以保存和維護。
岩雕研究的範疇與方向
在岩雕研究方面,以公部門或學術單位主導的取向,替換個人單打獨鬥的研究,是必然的進程,一方面建置專屬機構或研究團隊,整合人才和資源,進而有計畫地建立基礎資料並隨時更新,都是迫在眉睫的事。另外立即可行的是進行鑿刻技法的研究和分類,藉以釐清圖形重複加刻的文化層,以了解逐次加鑿的範圍和特徵。理論上凡不同材質工具和不同製作人所用的方法都將甶下不同的鑿痕,再按其特徵建立模型以瞭解疊壓的順序和分布。這一方法在現場觀察和電腦模擬可同時進行;技法研究要經過不斷的模擬和試驗,才能落實;岩雕現場觀察不可能被取代,研究者必須親身體驗當時人類在那個環境下的生活狀況,非如此就不能領悟到蛙形人像其實是登山時手腳並用的情狀。
從大的範圍看,摩崖的研究大部分還是屬於文化人類學的範疇,而符號學、語言學都可加入研究的行列。目前討論岩雕文化和北葉、舊香蘭、龜山遺址的關係似嫌過早,因為表現性岩雕圖像和陶器上井然有序的裝飾文樣間的製作觀念是判然有別的,他們生活背景或許也不相同,兩者可同時並存嗎?我們不得而知,似乎還存在著圖像學未觸及的問題。
目前考古學正進入田野,探討是否有遺址的存在,希望能深化並修正目前的研究成果;當然藝術人類學和藝術史學也責無旁貸,有必要群策群力共同關切這一新的議題。就像筆者所期待的,摩崖的研究其實要網羅多學科的觀點,開創新的研究方法才能對岩雕文化瞭解得更透徹。「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讓我們拭目以待。(關於此一主題完整之論述,請參見:高業榮,《萬山岩雕──臺灣首次發現摩崖藝術之研究》,2011年增訂版)
萬山岩雕簡介
萬山岩雕群的行政區域歸屬於原高雄縣茂林鄉,地理位置座落於南部中央山脈西側濁口溪上游海拔約800-1500公尺的山區,也就是位於萬頭蘭山(1475公尺)的東北側及北側。岩雕群周邊地形變化複雜,植被茂密人跡罕至,除了有原住民不定期的狩獵活動外,長久以來,幾乎不曾有外族活動的足跡,因此遲至1978年才由筆者發現TKM1(孤巴察峨)及TKM2(祖布里里)兩座岩雕。
TKM1隔濁口溪支流與TKM2相望,距萬頭蘭山直線距離約1.8公里;TKM2位於萬頭蘭山北方1.4公里之稜線端點小台地樹萬山岩雕03林中;1984年才知道的TKM3(莎娜奇勒娥),她是隔著濁口溪與TKM2相望,距萬頭蘭山約2.6公里;2002年才找到的TKM4(大軋拉烏),則位於萬頭蘭山東北1.2公里之河階地上。
距離萬山岩雕群最近的聚落為魯凱族下三社群萬山舊社(Oponohu),此部落位在岩雕群西南方直線距離約三公里處;過去該社原位民如果為生活所需經過此地,在習俗上必須把岩雕上的落葉敗絮清掃乾淨,他們相信當晚的夢境便是兇吉的徵兆。除了前述的吃蛇女人故事之外,萬山社與岩雕群並無祭儀或其他文化活動上的直接關聯性。岩雕群東側的內本鹿山區域過去均為萬山社的狩獵區,岩雕群附近較為平緩的山林中,可以見到許多萬山社居民早年耕作遺留之板岩工寮遺址及石砌駁坎。
TKM1孤巴察峨
TKM1岩雕為一巨大之砂岩塊,岩體表面的紋飾多且豐富,是萬山岩雕群中海拔最高也是最著名的一個。岩體距離濁口溪河谷約400公尺,附近並無水源,亦未發現工寮或耕地遺址。岩體突出於緩坡上,只有北側緩坡面的交接處可供人登上岩體,其餘三面皆甚陡峭,不過在岩體南緣下方的凹洞則可遮避風雨,偶爾會有原住民獵人停留在此過夜。
萬山岩雕群所有岩雕中以TKM1孤巴察峨的圖像最為豐富,在80餘平方公尺的岩石表面上佈滿了人像紋、人臉紋、同心圓、圈狀紋、漩渦紋等,具有高度的藝術研究價值。依據筆者的研究,從魯凱族古老的創生神話詮釋,第一號岩雕中全身的人像圖紋代表的是大鬼湖的湖神,或為百步蛇精靈的象徵,以高舉的雙臂伸向廣闊無際的宇宙,象徵生命的曲線和宇宙靈力的圓渦紋緊密聯結在一起;杯狀坑則是古老象徵的符號,表示生命力與巫術。
TKM4大軋拉烏
萬山岩雕04 目前所知的TKM4大軋拉烏十座岩雕圖紋所呈現的主體和風格差異頗大;其中的共同的主題是重圓紋、圓渦紋、人像、人面、啄坑和長長的曲線等,都和早期發現的三座岩雕(TKM1、TKM2、TKM3)主題相同,說明大軋拉烏岩雕和其他岩雕的製作人是屬於同一個文化集團。但其間也存在著差異,TKM1和TKM4岩雕的人面和人像,有的是用長長高聳的頭飾表達、而菱形人面也是兩者共同的特徵;TKM4的人像都偏愛用線條表現故而比較抽象,但前者的線條比較自然、飄逸;TKM1的線條就比較深而肯定。依此觀察TKM1和TKM4間的差別是非常明顯的,說明它們的作者不但不是同一人,其間也暗示著製作年代和風格上的差距。人像方面不論是象徵的還是較寫實的,都採正面的造型且有明顯的蛙形傾向。
萬山岩雕目前共有四處十四座,四處岩雕分別是孤巴察峨(Gubatsaeh),祖布里里(Tsubulili),莎娜奇勒娥(Sanaginaeh)和大軋拉烏(Dagala-U),這些名稱都是茂林區萬山村的魯凱語,除了孤巴察峨語意是「有花紋的石頭」外,其他三處岩雕的名稱都是魯凱族傳統地名。
參考資料來源【萬山岩雕──臺灣首次發現摩崖藝術之研究 文/高業榮 -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
http://ihc.apc.gov.tw/Journals.php?pid=616&id=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