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作選篇(之46)
異鄉人
(此文發表在2018年12月21日,後收在《往事近事》一書中。澳洲學者白杰明GEREMIE R. BARMÉ將此文英譯,也一併再刊。)
電影《自由行》的結尾,一個流亡香港的大陸導演──主人公楊樞,被台灣記者追問:你曾說香港是你的家,那麼你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還是香港人?
我預期她會說是香港人,但她的回答卻是「異鄉人」。
沉思良久。從電影前面的鋪排,和楊樞的個性表現來看,她都像香港人;來港五年,她在大陸生活的媽媽說她「越來越像香港人」。甚麼是香港人?就是沒有被體制規範了自己的行為模式的一種人。然而,為甚麼她最後說自己是異鄉人呢?
《自由行》是流亡香港多年的導演應亮的劇情長片。應亮因在大陸拍了取材楊佳殺警案的電影,而回不了中國。傘運後,他拍了《九月二十八日‧晴》這部短片,側寫傘運卻融貫香港社會人情,顯出這是香港人拍的香港電影。在《自由行》他把自身經歷化身為女性導演,藉這位女導演參加台灣一個電影節之行,帶着丈夫、兒子,與跟團去台灣旅遊的母親團聚。電影演出的背景是台灣,但從人物的言談表現中,媽媽背後的中國,導演小家庭背後的香港,以及會面地台灣,都油然顯出是三個全然不同的地區,有三種不同的文化和文明。
九七前,我遇到的外來人士,無論是大陸來的、台灣來的、新加坡來的,甚至歐美國家來的,幾乎都對香港的法治、自由、效率、方便、文明以至社會風氣,深深喜愛,許多人說,香港是他們到過的最好的城市,大部分人很快認同自己的香港人身份,包括為中國、台灣或其他國家工作的官方半官方人士。
在八十年代中英簽署《聯合聲明》、政治前景已成定局之後,香港掀起恐慌性的移民潮。我那時在電子媒體說,如果九七後我當記者仍然可以如實報道新聞,當教師仍然可以按我所知教導學生,做生意仍然可以按市場需求和自己的意志去應對,而不需要考慮政治正確,或被政治裹挾,那麼我願意做中國人;但如果做中國人就意味不能按個人的認識、個人意志去說話和行事的話,那麼我寧可不做中國人而至少做一個人了。
和許多香港人一樣,我看不到香港可以不變的前景,於是決定到另一個地方做一個人。九七後,觀察到香港儘管不斷變味,但在司法制度不變的基石下,還有言論空間,於是我又回來了。我念念不忘傑佛遜總統的話:自由的代價是永恆的警覺。我想,既然香港的自由塑造了我,那麼我也應該盡我畢生之力,付出代價,去不斷提出我的警覺。
但香港一直在變,在向下沉淪,變得在這裏生活了七十年的我,都常常感到陌生了。陌生的感覺,就是異鄉人的感覺。應亮讓他化身的影片女主人公,先說香港是她的家,而最後說她是異鄉人,那種變化就代表香港的變化,對於幾十年都自認是香港人的我來說,這種異鄉人的感覺特別真實,也特別傷情。
這是一部由原非香港人,在非香港之地,演繹出具香港感的淡淡哀愁的電影。
(發表這文章兩年半以來,香港對許多香港人來說,已經完全陌生了。我們又看到許多有異鄉人感覺的人的告別時刻。)
https://chinaheritage.net/journal/hong-kong-outsiders/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490的網紅研究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一集的的研究生 Talk,我找了「乃賴」(蔡坤霖) 一起來聊《笑傲江湖》。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看著 PTT 金庸版長大,那麼你應該對乃賴的文章不陌生,他曾經擔任金庸版版主,對金庸的書發表過不少精闢的文章。乃賴自己也寫過武俠小說《萬歲》,去年也寫了《下半場》電影劇本,是他第一個搬上大螢幕的作品。 找乃...
畢 書 盡 念念不忘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暫憑杯酒長精神》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詩是南宋多詩之冠陸游所寫,陸放翁除了自己曾經自豪地說過他在人生六十年中留存世間萬首詩,實際上唐、宋之間詩作累積最多的的確是他,他與前妻唐琬之間由於陸游的母親始終有諸多怨言之故,故而終至分手,後來雖然再娶,但陸游對於唐琬始終念念不忘,後來夫妻兩人在「沈園」重逢,但早已是景物變幻無數個秋,這從陸氏不少詩作中皆可窺聞得唏噓之嘆聲。
這首詩是陸游描繪酷暑端午,自己本身應景所做的,一些節日中,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的粽子、艾葉、雄黃酒等等,以期待當年都可以安康吉祥,一家人和和樂樂地備好豐盛酒菜,最後開開心心把酒言歡之情景。在過去宋代的時候,端午也稱浴蘭節,所有的未嫁女性在身上按照習俗也都會配上廟裡邊求來的平安符,唐宋年間粽子的包法有多種,也有從嫩竹所取竹筒中置放粽子,此種筒粽香氣襲人別有風味。唐朝以後直至宋代由於粽子包紮起來有著兩端尖尖的角,因此後來便稱粽子為角黍,在端陽時節裡,若是在南方蘇州一帶水澤之鄉竟到處聽聞到詩竹管弦之樂,家家戶戶設席擺桌招待賓客,河流之上船帆如織星星點點,充滿詩情畫意⋯⋯。
五月節習俗上家家戶戶門口也都會插上艾葉,過去古人習慣上會把艾葉、艾草插於冠帽上藉以趨邪除病,原因是艾葉本身就有避邪通竅之用,因此,配戴聞香自可免除人身心一切的障礙和障蔽之氣,也有驅鬼之作用⋯⋯。
今年辛丑端午,正值新冠之疾肆虐,端陽之前幾天有南洋地區華僑學生黃君傳了一訊息給我,說其心緒不寧,恐無心眷戀於人世之語,黃老目前已是耄耋米壽之齡,將屆人生九十的他卻在一年之中遭遇到情感上和女兒在美國被感染罹病而亡雙重打擊之痛,令其痛徹心扉,我相信他應該在身心上已經找不到任何的出口,否則不會將近兩三年音訊全無之下,忽然來了一封如此的訊息。
說起黃老,初識他時,還未達花甲,渾身透露出極濃厚的文人氣息,在中國內地據說也是清華大學之高才生,和他之因緣是因為一幅沈尹默之中條幅而結識,原來他也喜好收藏古文房及書畫,後來因為《金剛經》解說之故向我求取了經中般若無盡藏真言之密咒,據傳此咒唸誦一次可得九千萬卷(亦有說九千卷)《金剛經》之功德,並且可得延壽超度之效,當時聽說他父親尚在四十九天中陰之態,因此我口傳其咒,從此之後他皆持弟子之禮,時有往從,我因尊其年歲長我許多,我都皆以黃老尊稱,後來漸熟,時而也會提供展示他所珍藏之舊硯銅爐、稀有數珠、鎏金古佛示我共賞⋯⋯。
黃老多年相交,本知其為心思纖密、多思多慮之文人,退休之後本和其夫人閒居於星島獅城,夫人原本有一前夫因有暴力傾向時遭毆打,後來不堪其苦時認識了黃老,黃老挺身而出不顧家中老母之反對,費盡周折,歷盡三年終結連理,婚後倒也老實地過了十幾年太平生活,由於兩人年紀稍有懸殊,雖然他寵妻入骨,但因年少時也曾患寡人之疾,因此便形成了內有怨女,難言之隱⋯⋯這其中諸多細節也恐難向外人道,總之,最後夫人也就留信落跑。
將近半年時間的折磨,這黃老拍了近照給我竟然瘦了一圈並且血壓、糖尿一併纏身,難怪會有輕想之念頭,我也只能盡心用他所熟悉的《金剛經》好好地勸說一番,雖然已經情緒稍緩,但我擔心的是不久的將來,他的大限來時如何度得了中陰這一關,希望端午之焰陽能早日掃其心中之陰霾,負面情緒得以泮釋。
遙寄一首劉禹錫詩 :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希望黃老能夠如同本已枯敗的老樹逢春般重生,也藉著端午的雄黃酒可以挽弓如滿月,西北射天狼,更可以如老圃秋容淡,黃花晚節香。更希望普天之下有情人莫成怨偶,如鴛儔鳳侶般連枝共塚。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畢 書 盡 念念不忘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念念不忘 #投稿】下星期主題為「#香港風景」,歡迎讀者分享4張或以上相片,輔以簡短文字。Inbox來稿請註明題目、撰文與攝影,6月20日截稿。獲採用投稿將於禮拜一或三,在明周文化社交平台發佈。
• — — • • — —•
【我城光影】記得上一次可以在香港看見的 #月全蝕 是在二零一八年的夏天。那次的月全蝕是全年最少滿月。我與友人相約於中大聯合書院,拍攝月全蝕和火星大衝。可惜的是,那次夜空之中佈滿厚厚的雲層,令我們未能盡興。
三年半後的夏天,月全蝕再次在夜空中登場。不同的是這次月全蝕是全年最大滿月,在升上水平線時,月蝕已經開始。
我獨自登上青山觀賞,因為在這制高點可以記錄城市和月蝕的光影。出發前,我跟那位之前跟我一起攝影的朋友發短訊,報告行蹤,好讓萬一發生意外,也有人知道,畢竟上星期也有獨自行山客的失蹤意外。他跟我說:「下班之後會來找我。」當下我以為他在跟我開玩笑,誰會願意下班後還走上海拔五百多米的山上呢!然後我就敷衍了事算了,繼續我的拍攝準備。
隨着太陽開始落山,萬家燈火通明,月全蝕也開始了,十分感恩在山上並沒有雲層的阻隔,紅月亮高掛半空有如鬼斧神工的傑作。
過了一會兒,夜空之中傳來一把吶喊的聲音。呼喚着、呼叫着。原來他真的來了。十分感動、驚喜。這是真的嗎?前來攝影的人都走了,說明天要返早班,此時,除你、我以外,山上空無一人。
於是我們在標高柱那邊談笑風生,拍攝紀念,留下青春回憶。回想起中學的愉快時光,常常因小事而爭吵,大家都一臉稚氣。我們也談談近況,生活、學業、工作等等。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決不會忘記這個晚上,感思歲月讓我們成長、相聚、留下回憶,我會在忙碌之中等待着,等待下一次與你相遇之時。
我城「光.影亅。
友人相聚。
人生幾何?
一期一會。
撰文.攝影:Wong Sum Ming
#月蝕 #月食 #月全食 #月全食2021 #超級月亮 #滿月 #赤月 #血月 #天文現象 #記錄 #光影 #青山 #登山 #我城 #攝影 #香港攝影 #風景攝影 #一期一會 #相聚 #回憶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無常 #珍惜 #我就是我
畢 書 盡 念念不忘 在 研究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一集的的研究生 Talk,我找了「乃賴」(蔡坤霖) 一起來聊《笑傲江湖》。如果你也跟我一樣看著 PTT 金庸版長大,那麼你應該對乃賴的文章不陌生,他曾經擔任金庸版版主,對金庸的書發表過不少精闢的文章。乃賴自己也寫過武俠小說《萬歲》,去年也寫了《下半場》電影劇本,是他第一個搬上大螢幕的作品。
找乃賴一起來跟我聊《笑傲江湖》,也算是讓我圓了一個小小的武俠迷的夢。畢竟金庸陪了我在高中上了很多的化學課,歷史課,國文課...
《笑傲江湖》,對我來說是一本推理小說,也是一本在講政治鬥爭的武俠小說。這本書我一共看了四次,第一次看完後,對於結局的轉折念念不忘,馬上又看了一次。年輕時,對著推理情節著迷。長大後再看,對裡面所描述的政治鬥爭更是感到一絕。
在「研究生」的臉書裡面,我很少討論政治與權力。不是因為我對政治沒有興趣,反而正是因為政治的高深莫測,怎麼談也談不清,每次想聊聊,最後都作罷。很高興這次可以找乃賴一起來聊《笑傲江湖》,我們透過書聊聊「推理」,聊聊「正派和反派」,談談「武功秘籍」,也討論「政治與權力鬥爭」。
看看令狐沖怎麼從一個瀟灑的人生,被逼著守護自己的價值觀,進入政治鬥爭的核心。也看看一本人人都要搶的「武林秘笈」,如何像「魔戒」一樣使人著迷,讓一群人為了當上武林高手,而犧牲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這次我和乃賴討論好,盡可能在少爆點雷的情況下來聊這本書,不過要完全不爆雷實在很難就是了。希望沒看過這本書的人,也可以一起探索這本時代的禁書,有多麽耐人尋味,成為現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
如果你玩過笑傲江湖的遊戲又或者是看過連續劇,但是從來沒有機會認真翻過這本書的話,來聽聽我跟乃賴聊這本書,一起從武俠小說中,窺探金庸心中如何描述華人世界的權力鬥爭。
--
繼續收聽完整版:
🎙Apple Podcast 收聽
https://yanjo.soy/97463
🎙Spotify 收聽
https://yanjo.soy/6bfbf
--
「研究生 Talk」Podcast:
https://yanjo.soy/Talk-Podcasts
訂閱研究生的 Telegram :
https://t.me/pointsjourney
記得訂閱研究生的 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Cmb190
還有也要追蹤研究生的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ointsjourney
--
感謝 KONZY KAVA 提供場地拍攝。
畢 書 盡 念念不忘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鳥兒知趣,總在黎旦之時現身北角,為死寂的馬寶道添些生氣。沿途人車未至,店門深鎖,只偶聞雀啼鶯聲。「咯」,忽而一聲打破了靜謐。「咯﹑咯﹑咯」,頻率愈來愈快,步履隨之而急,氣喘之間,絲絲香氣湧入鼻腔。探查之下,終於駐足於一道半開鐵閘前,嗯,正是這一股清甜。彎下身子察看,瞳孔首先倒照出雜貨陳架,再往內一瞥,一個老翁正坐在地上,左手舉起一個類似小鑿子的利器,右手則扶着一個棕色的圓物,手起刀落砍去下,地上堆放了一個個空殼。馥芳並沒有撲鼻而來,它帶點含蓄,隱約間才嗅到,是椰子香。「天然椰子號」,在北角做新鮮椰子這個冷門行業的,就只此一家老字號。舉頭仰視,醒目的橙黃色招牌上,果真刻着五個金字。淡淡的幽香,歷五十五年而不散,讓人念了,又來。
久久不散
人潮漸現,鬧市噓聲開始掩蓋了鑿椰子的聲響,唯獨甜香依然飄繞。椰殼霎眼間已堆疊成小山丘,老翁執起最後一個椰子,刀子一揮就於頂端開了一個洞口,接着將椰子傾斜,把椰子水倒進一個大容器內,椰殼則丟在一旁。似乎要稍事休息,他放下利器,抬起頭來。一頭銀灰半參的短髮下襯托着帶黃的皮膚,幾條深刻的皺紋底下,是一雙眼皮半垂的小眼睛,沒有親切的笑容,只有率性的語調,介紹自己叫「雅哥」,是老鋪的事頭。
隨手拿起一個椰子,他說這是來自泰國的椰子。一般而言,馬來西亞的椰子是各產地中最好,接着就是泰國。他只進口這兩個產地的椰子,堅拒大陸椰子:「大陸椰子唔香,街市賣嘅就係大陸椰子,十零廿蚊一個,好平。」小店賣的椰子要四十多元一個、椰汁四十多元一斤,他卻認為不算貴價。以前一元多一個椰子,現在十幾二十元一個椰子。況且,他們賣的是功夫錢。
破椰子,是一家椰子鋪的開門首件事。雅哥每早七時許回到小店,破開椰子,從椰殼裏頭倒出來的,稱為椰子水,這種老椰子又稱椰皇,與椰青並不一樣,椰青是未成熟的椰子,椰肉薄而軟,椰青水味甜;椰皇則是成熟的椰子,肉厚水少,椰子水香味濃而不甜。收集起儲好放到冰箱裏,接下來,他又坐到小櫈上,從小山頂上拿起一個椰殼,用剛才的小鑿子把它破開兩半,撬出白色的椰肉,直丟進一個藍色的長方膠盤內,棕色的外殼淪為廢物。終於集成一大盤椰肉,他把椰肉搬到一台機器前,把白色的厚肉逐少放到機器內,下方擠出了椰絲。這個步驟,就是要榨椰汁,椰子先磨成絲,才能放到另一台機器內壓榨成汁,出來的白色液體就是椰汁。雅哥很愛惜這兩台機器,畢竟用了五十多年沒有更換,一直保養幾十年,然而,能否繼續一代接一代的保養,也是未知數。他一邊榨汁時,後方已經有員工在破椰子取肉,他笑言:「我呢幾個夥計都跟咗我好多年,佢哋好厲害架,趕貨嗰時一撬就起肉,講速度㗎嘛!」至此,他眸裏閃過一絲落寞,當初的輝煌時光與椰香混和,於老翁跟前久久不散。
時光不再
老鋪一九六四年開辦。六、七十年代搵食艱難,要打份牛工也不容易。雅哥調侃自己沒有讀詩書,無文化者別無他選,跟隨李姓死黨一起開檔做椰子。說來奇怪,椰子這一行從以前到今日,都是相當冷門的行業,全港九新界只有五至六間椰子店。不同的是,以前生意興盛得多。當年,還未有泰國快達牌椰子汁,也沒有大陸椰子輸入香港。小店沒甚麼零售生意,以大批交貨為主,小至街邊檔、酒樓、餐廳;大至嘉頓麵包、太平餅乾、德成蛋卷都光顧他們,椰子差不多是整個貨櫃來貨:「嘩!當時真係好厲害,一日賣二至三百個椰子。」七十年代,確是椰子行業的黃金時期,他說來興奮。好了,老套點說,好景不常。八十年代,泰國來貨的罐頭椰汁大熱,取代了新鮮椰汁。再者,一時很多大公司都北移,大型餅乾廠、麵包廠都搬上大陸,沒有了那些大客戶,生意大跌。一九八九年,死黨決定移民去加拿大,面對困境,他仍然決定獨力接手,多年心機,不做這一行,他還能做甚麼?於是他決定將整盤生意從頭再來,要求生就要求變。第一個改變,他選擇兼做零售,將小店改造成香料雜貨店。
蒸氣中夾雜着椰郁,將雅哥的思緒吸引回來。椰汁已經榨好,廚房正蒸着椰汁年糕,果真是雜貨店。年糕是老鋪名物,有斑蘭味,還有椰糖味,足足賣了四十多年,通常農曆新年前開始賣,賣二十多日而已。做年糕的步驟不算複雜,材料需要一斤糯米粉、四両澄麵、二両鷹粟粉,重點在於他們不是用白開水,而是加入新鮮的椰子水及椰汁搓粉,因為鮮椰汁帶少甜,十両砂糖左右就足夠。搓勻後,雅哥將年糕漿倒入印有「福」字的容器,再放入蒸爐裏,約蒸一小時,不能蒸太久,不然會變黃,用筷子插進去,不黏筷子代表熟了。
除了年糕以外,店裏很多粉料都是自家磨製,例如胡椒粉及咖喱粉,這些最受歡迎的香料,他都堅持自己手磨。雅哥有耐性地把香料用漏斗舀進小玻璃瓶內,驀地,廚房傳來了濃烈的香味,幾乎蓋住了椰香。只見站在爐頭的身影,是一名女性。她把葱頭、蒜頭放進滾油內炸香,這個過程要等二十分鐘。她抬頭抹一把汗,啊,她是事頭婆「娥姐」。炸好了葱蒜,她就把兩大包調好了分量的香料咖喱粉倒進鍋內,立即關火,她解釋:「唔可以開火,咖喱粉好易燶,要慢慢燜出味。」湊巧,雅哥經過廚房,問起才輕讚太太能幹,沒得她幫忙的話,生意也沒那麼好。大讚的卻是他們的醬料,鎮店四大天王——咖喱、沙嗲、麻辣、辣椒,當中又以咖喱最出名,幾間大餐館向他們買咖喱,一買就百多斤。
零售生意也不俗,街客大增。現時廣東人懂得椰汁滋潤,以前沒有人買椰汁,現在人人來買,他謂:「煲糖水加啲椰汁香滑好多,煮咖喱就唔使講,一定要落椰汁。」只是,椰汁留不得,放冰箱能保存半個月至一個月;放雪櫃一至兩日就變壞,故客人都只是半斤四両地買。現在一天一百個椰子也賣不去,只是小本經營。時光,不復再;舊味,仍在。
鬱鬱不歡
終於到了小休時間,雅哥一個勁兒坐下來。問他對椰子有沒有感情,他即大喊:「好憎佢啊!撬到手軟,但總算養大咗一班細路。」說到感情,他念念的,是他大哥「釗哥」。這又關係到他第二個改變,請大哥一同作戰。
死黨移民,雅哥於是嘗試邀請做小巴司機的大哥回來幫忙,釗哥見弟弟辛苦,於是一口答應,這是雅哥最自豪的決定:「我大哥推銷店裏面啲貨品好勤力,勤力過我,我唔得㗎,講嘢倔雷槌,得罪人多。」故此,他主力做工場及廚房工作,各展所長。兩兄弟日夜相對,吵架很難免,有時大哥要這樣子放,弟弟又要那樣子擺,只是,二人上午吵架,下午就和好了。釗哥於老鋪工作二十年,直至五年前因為肺癌而過身,一有病就去了,很突然。雅哥黯然:「冇咗佢我心情冇咁靚就真,我哋感情真係好好。」出生入死,幾十年的老兄弟,現時對於大哥,仍然念念不忘。但最令他悲憤的,就是一個關於他們兄弟不和的傳言。約兩年前,北角春映街開了一間新的「天然椰子號」,無論貨品抑或定價,都跟老鋪十分相似,對方更惡人先告狀,搶先註冊了他五十多年來沿用的商標,反過來要雅哥更改。更讓他生氣的是,對方令不少街坊以為是分店,紛紛光顧該店,然而賣的貨品味道差別太大,客人只好來到店裏投訴,問醬料怎麼變成這樣。雅哥解釋得多,索性於招牌寫了「只此一家」四個大字。得失客人當然傷心,但他最介懷的,還是外面的謠言:「外面人唔知道實情亂講嘢,就話兄弟不和,由佢講啦,我都幾十歲人,佢哋鍾意點講就點講啦。」說來輕鬆,他還是藏不住鬱悶。
雅哥今年七十一歲足,仍然親力親為,一日做十四至十五小時,鐵打似的。這般年紀,他也不是旨在賺錢,也看破了,現時新鮮椰汁被罐頭取代了,椰子這行業差不多末日。兒女個個高薪厚職,在外面能賺錢,回來又辛苦,故都不會接手。對小店的感情,不用說出口。一來,捨不得熟客,大家多年來已成好朋友;二來,這裏滿載了貿大哥的回憶,他淡淡然:「想退休又退唔到,做得一日得一日,
做唔到再算啦。」
咖喱味去,還是椰香耐磨。只是,歲月無盡,人生怱怱,清馥有聚就有散。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
天然椰子號
地址:北角馬寶道46號地下(只此一家)
電話:2571 6305
營業時間:8am-7:30pm
詳情: http://bit.ly/2RempZ9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畢 書 盡 念念不忘 在 許維芳Yvonn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偷唱歌的人 #偷故事的人
︳連名帶姓 ︳
Cover by 許維芳Yvonne ︳ 原唱:張惠妹
音樂製作Produced / 編曲 Music Arrangement ︳歐陽榛榛HIX Music
Bass ︳林韻哲
影片製作 Music Video Production ︳烏鴉影像
導演 Director ︳Raven / Rhino Hsu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ed ︳@Raven Photographers
製片人 Production manager ︳呂信偉
監製統籌Roduction Coordinator ︳趙郁清
HIX Music X 烏鴉影像 X 量能文創
______________
FB按讚
➤HIX Music
https://www.facebook.com/HIX-Music-783921985143012/
許維芳Yvonne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yvonneeeeeeeeeeeeeeeee/
許維芳Yvonn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vonneeeeeeeeeeeeeeeeeee/
歐陽榛榛 Helix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855278965
歐陽榛榛 Helix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y2933401/
______________
張惠妹
連名帶姓
作詞:葛大為
作曲:周杰倫
零七年 那一首定情曲的前奏
要是依然念念不忘 太不稱頭
早放生彼此 好好過 都多久
你怎麼像標本 杵在我心裡頭
後來的那幾個 又沒做錯什麼
他們口中自私的我
犯了偷竊時間的錯 複製貼上你的愛
也很精彩的你 不甘寂寞
這圈子不太大 多少聽說
欣賞你流浪 像是種信仰
我真這麼想
再被你提起 已是連名帶姓
謊稱是友誼 卻疏遠得可以
多少人愛我
偏放不下你 是公開的秘密
只剩你沒拆穿我
再處心積慮 終究事不關己
哪來的勇氣 我就是不灰心
我且愛且走
其實在等你 是僅有的默契
你會不會又錯過 我沒有把握
算不清 多少個跨年夜一起過
要是依然念念不忘 太不稱頭
早放生彼此 好好過 都多久
你怎麼像標本 杵在我心裡頭
後來的那幾個 又沒做錯什麼
他們口中自私的我
犯了偷竊時間的錯 複製貼上你的愛
也很精彩的你 不甘寂寞
這圈子不太大 多少聽說
欣賞你流浪 像是種信仰
我真這麼想
再被你提起 已是連名帶姓
謊稱是友誼 卻疏遠得可以
多少人愛我
偏放不下你 是公開的秘密
只剩你沒拆穿我
再處心積慮 終究事不關己
哪來的勇氣 我就是不灰心
我且愛且走
其實在等你 是最後的默契
要是我們又錯過 就別再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