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葉粉蝨 真菌感染版
上次po健康版本的粉蝨,有很多朋友留言問該如何防治,我上網查了一些資料,以下節錄跟大家分享,有錯誤請再指正。
「番茄生長過程中一旦被銀葉粉蝨吸食,就有傳播黃化捲葉病毒的風險,受病毒感染後會導致番茄植株生長不良、果實無法正常轉色,產量大減。花蓮農改場針對銀葉粉蝨,著手研發 #爪哇擬青黴菌農用製劑 。這支微生物製劑以水稀釋噴到作物上後,在溼度條件足夠的情況下,可穩定感染銀葉粉蝨,當蟲體受感染後數天, #整隻蟲的表面都會佈滿真菌孢子 ,孢子藉由空氣飛散還可飄到別的蟲體上繼續感染,且經由數場田間試驗也證實其殺蟲功效,防治率高達50%以上。當真菌接觸到蟲體,真菌孢子會侵入至銀葉粉蝨體腔內,吸收蟲體養份然後繼續繁殖,而五天後便可看到蟲體外佈滿菌絲和孢子,被感染的蟲體皆會死亡,無一倖免。」
來源: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cardboard #sculpture #papercraft #paperart #art #freehand #zhongge #粉蝨 #花蓮農改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ㄚ寶哥&曼曼要來體驗一日小農夫,學習照顧向日葵、拔蘿蔔和採收番茄,了解植物生長過程,讓我們一起推著小推車和園藝工具出發吧! ★提供抓握、插棒、對準等操作,促進手部小肌肉、精細動作發展。 ★植物構造、果實等設計,促進形狀、圖像、數量等認知概念。 ★可多人扮演遊戲,增加社會互動、語言表達等練習。 ★...
番茄生長過程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ㄚ寶哥&曼曼要來體驗一日小農夫,學習照顧向日葵、拔蘿蔔和採收番茄,了解植物生長過程,讓我們一起推著小推車和園藝工具出發吧!
★提供抓握、插棒、對準等操作,促進手部小肌肉、精細動作發展。
★植物構造、果實等設計,促進形狀、圖像、數量等認知概念。
★可多人扮演遊戲,增加社會互動、語言表達等練習。
★內含多樣園藝用品:植物、盆器、種子袋、鐵鍬、澆水壺、剪刀等一應俱全。
★推車上附有收納架板,可將玩具一一擺入定位,養成收納好習慣。
=======優質木玩,攏總好你選=======
現在官網還有獨家優惠,影片中園藝系列享75折,這裡買:
https://www.tenderleaftoys.tw/categories/year-end-bargain-celebration
#園藝推車 #草莓盆栽 #小花盆栽 #繽紛小花園
=======兒童木玩品牌小故事=======
Tender Leaf Toys的品牌精神為重視孩童的起步學習,產品皆由[極富經驗的木匠師傅]和[創意美感的設計師]一起打造精緻和與眾不同的木質玩具。所有玩具和禮品都是使用環保再生的橡膠木材,無毒安全的材質,讓孩童玩得開心又安心,更帶給孩童充滿溫暖歡樂的童年回憶。
#感謝tenderleaf合作播出
番茄生長過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陶瓷雕塑展 #林洛安專訪
凝結萌芽的瞬間,微觀生機之傳承
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曾說「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書」藝術家林洛以植物的意象,創作出內心對於美的造型想像,綠意盎然、生生不息又完美的幻想世界
山林間奔放自由的童年
中忘卻停下腳步回頭探究自我。洛安回想起就學的時光說到:我一直是生長在台北的孩子,相當融入城市中快速的腳步、繁忙的生活,求學的階段就讀普通國高中,下課後不外乎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台北車站,擠在電影院般排排座的補習班,周末再起個大早到圖書館報到,日復一日的規律又乏味的生活讓我漸漸遺忘觀察日常事物的樂趣。
聊著聊著,說到小學久遠的記憶略微模糊,述說在自然中度過的童年時光「當時媽媽將我和弟弟送到陽明的森林小學就讀,全校只有六個班級,還記得每個班級在大水溝旁邊都有塊田,每天早上都要從水溝撈水照顧自己的農作物,可能是四季豆、番茄或是小黃瓜。在森林小學的課程一周有兩日半天的自然課程,老師讓我們在山中集合,每周帶學生認識校園周遭的植物與動物,除老師的講解還需到圖書館翻閱圖鑑、書籍,認真查資料加上寫生畫圖才能完成一張學習單,那時候就發現自己對於植物寫生的喜愛。」經過這段敘述,可以想像童年在山間奔跑的自由與快樂,加上林洛安家裡曾開過花店,走在路上、有花草的地方,母親便會一一告訴她這是什麼花、這是什麼植物…,因此在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累積了大量植物知識。
林洛安的父親長年居於雲南的西雙版納,從事普洱茶商的工作,回台期間總會與她分享在當地與茶山村民互動、述說生長了百年的野生茶樹是多麼地高,而茶的採收作業是如何遵循季節更迭來摘取葉芽,使茶樹生長得更茂密;不使用農藥與人工化肥,以維持大自然間生息的平衡,洛安每每聽起關於茶山的故事,便會對大自然有種景仰與說不出的感謝,感謝大自然的照顧。
在城市中尋找綠意
近幾因搬家緣故,有幸家中多了一片小小的花園,喚起林洛安對花草的興趣,開啟了綠手指生活,其中對於多肉植物更是上心,其圓潤而飽滿的葉面和多變的外型令她感到驚奇,漸漸投身研究如何種植,進而有了自己一個多肉植物小天地。
就讀研究所期間,林洛安曾於誠品歐風花藝店打工一段時間,每日店內皆會保有2、30種進口花材與葉材,以及各式植栽與大型植物裝置,打工期間認識了許多植物與花材,也能利用上班空檔練習花材的搭配。這些生命經驗、對於植物的喜愛與研究,不知不覺已成為創作的養份。
取材於自然的溫度創作
大學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期間,林洛安接觸了多樣工藝媒材,包含金屬、陶藝與木工等,剛開始她覺得陶藝並不吸引人,經過兩年的學習,發現陶藝的塑造過程、裝飾技法與燒成都有著深厚學問與知識,而陶土的易塑性、能立體呈現作品外型等特質,更是令她深受吸引的原因。洛安認為「陶土經常被形容成為一種溫暖的材,在適當的濕度下捏塑起來的觸感柔軟細緻,其原料包含高嶺土及複雜的礦物質,使其成現不同的色彩、硬度、燒成溫度、黏土顆粒的粗細。對於土的掌控,水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只要對乾濕度控制得宜加上眾多的成型方式,黏土就能在手中千變萬化,結合了土、水及在燒成環節需要用到的火,這樣近乎自然的材質皆取之於大地,甚至滋養了同樣被喻為溫暖的材質-木材,大地對我而言就是最溫暖的存在。」
從眾多媒材當中,林洛安選擇專注於陶藝創作,本次展覽作品造型元素靈感通常源自於植物的啟發,更將自然界植物所展現的對稱、飽滿、滑順、曲面等元素納入其中。
捕捉生機展現瞬間
本次系列作品以植物發芽的瞬間與繁衍的傳遞,作為展覽主軸,林洛安觀察到許多女性藝術家創作靈感經常來自植物、花卉與性徵,例如美國女性畫家喬治亞•歐姬芙(Georgia Totto O'Keeffe)的花朵繪畫「對於大部分的開花植物來說,花朵背負著複雜美妙的繁衍工作,它們色彩艷麗、香味誘人,花瓣的造型襯托出花粉和花柱,吸引昆蟲來傳遞花粉,繁衍後代。」。
(萌系列作品)微觀植物的細節,作品呈現圓潤、簡潔的線條,將特點聚焦,林洛安舉例作品(萌),在一似葉面組織的平面上的兩點,象徵著甫冒出的芽點,佐以戲劇性的色彩打光加強重點。(傳遞系列作品)外型靈感來自於顯微鏡下的花粉,理念源自花粉的傳遞過程,授粉代表著植物生命延續與傳承。在作品的展現上也承續著自然界的定律「散撥越多種子提高生存機率的定律」大量複製同樣一件的組件作品ex. (向光),使用種子發芽意象並向著陽光方向排列,呈現出律動感及方向性。藉由不同的媒材質感與成形方式,希望能更貼近她所想要傳遞的視覺感受。
自然的樂章與傳達
「我希望透過我的作品,也能傳達這樣的感受給觀者,讓觀賞的人能夠感受到美好及愉悅的情緒。」當藝術家林洛安徜徉於大自然所帶來的感動及美時,經由創作將這些生長的瞬間記錄下來,透過這樣的實現過程,傳遞給觀者,同時也達到自我療癒。林洛安的作品如同一首平靜溫涼的歌曲,卻飽含生命力與希望,帶領觀者徜徉於自然界的篇章。她更希望此次展出能有別於以往以材質特性為出發的習慣,以最純粹又新穎的視覺感受傳達作品義涵,帶來不一樣的陶瓷雕塑作品。(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洛安學歷: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所陶瓷組
2009-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工藝系
獲獎 :2014 第十屆日本美濃國際陶藝競賽 入選獎
2014 澳洲黃金海岸國際陶藝獎 入選
2014 南投縣第十五屆玉山美術獎 入選獎
2014 南瀛獎 佳作
2014 西班牙17 th Biennal de Ceràmica d'Esplugues 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