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能幫助對抗過敏體質
#過敏兒看過來
#茯苓不可錯過
#降伏過敏平衡免疫
#茯苓三萜
季節交替之時,體質比較敏感的人,很容易就會有皮膚、呼吸道或消化系統的過敏症狀產生,常見的包括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等等,這些過敏症狀的問題,其實是在反應身體的免疫系統失去平衡。
我自己本身雖還不到過敏兒的程度,但總是在清晨的時候鼻塞,鼻子還是比較敏感些,而我身邊則是有許多朋友都是過敏體質,看到她們拼命打噴嚏就知道,比氣象局還準。
🧐🧐過敏怎麼發生的?
以過敏機制來說,我們人體內的免疫平衡主要是透過Th1和Th2兩種免疫細胞來作調節,Th1是主導抗感染、抗腫瘤的免疫反應,而Th2則是過敏相關的免疫反應。
✨✨那過敏可以靠保健食品來改善嗎?
朋友常常問我市售保健產品很多,應該怎麼挑?針對於過敏跟免疫的保健食品該如何挑選?
市售常見的成分機轉如下:
關於調節過敏的免疫反應的相關保健成分,常見的成分有益生菌、多醣體和三萜類,但這幾種成分功效其實不太一樣。
📌益生菌主要是可以在腸胃道調整菌相,抑制壞菌的生長,進而減少過敏源。
📌多醣體主要是透過提升Th1的作用來達到調節免疫的效果。
📌#三萜類 的成分,調節過敏的機轉主要是透過抑制Th2的作用,減少這些細胞激素的分泌,也會去抑制組織胺的釋放,改善紅腫、發癢的問題,長期下來可以達到調整體質。更多完整的介紹,請詳見👉https://reurl.cc/2b9W7m
#茯苓植萃成分調節上呼吸道:
「茯苓」含有豐富的三萜及多醣體等成分,對於調節免疫有諸多研究。現在有廠商運用獨家專利植萃活化技術,將「茯苓」中的「#茯苓三萜成份」活性激活超過97%,透過茯苓三萜的成分來抑制與發炎相關的細胞激素分泌,減少組織胺的釋放,進而達到調整體質、平衡免疫的功效。
更多關於 #茯苓植萃 的完整介紹,以及營養師教你對抗過敏的小撇步。https://reurl.cc/2b9W7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秘書長─吳彰哲教授在「2020台日機能性乳酸菌研討會」中,分享關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研究成果。異位性皮膚炎,在全球人口...
異 位 性皮膚炎 th2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由內而外的美~~腸-皮膚軸(gut-skin axis)]
有人問我:「王醫師,皮膚漂亮跟腸道菌有關嗎?」
當然有關!!而且「吃進去」的影響遠大於「擦的」
許多人類和動物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組的影響範圍超出了腸道,是導致許多遠處器官系統功能失調的原因。
皮膚是僅次於腸道第二個微生物居民最多的地方,腸道跟皮膚也是最大的兩個免疫系統跟神經內分泌器官,腸道菌(例如:雙歧桿菌)跟他們的代謝產物(例如:丁酸)調控身體的T淋巴球,走向不同移除抗原的路徑,包括對抗病毒跟細胞內感染的Th1, 跟過敏還有寄生蟲感染相關的Th2, 還有細胞外細菌跟組織間平衡跟自體免疫相關的Th17。
就像第一型糖尿病被發現跟「腸道菌失衡」(dysbiosis)有關,這些小朋友在病發前,腸道菌不知為何「意見衝突」「溝通失調」(disconnection)造成身體開始攻擊自己胰臟製造胰島素的細胞。
這也就是為何「飲食」跟皮膚有很大的關係,以痤瘡(青春痘,acne vulgaris)來說,研究發現高飽和脂肪跟高糖的西式飲食會使腸道的菌相異常發生、致病菌增加造成內毒素上升、好菌下降導致腸道屏障出現破洞,於是發炎訊號從腸道壁跑到全身引起發炎,在皮膚的表現就是透過「SREBP-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 )增加了皮脂腺內游離脂肪酸跟三酸甘油脂的形成,助長了痤瘡桿菌的生長跟發炎性痘痘的形成。
異位性皮膚炎也是,在皮膚表面屏障有缺陷的情況下,吃到致腸道菌紊亂的食物,就會讓發炎更嚴重。
近期許多乾癬(psoriasis)的標靶藥物,跟Th-17的路徑有關,其實很多好菌都會 #適當呈現抗原給我們的腸道,維持一定的免疫活性(inflammatory tone),所以即使腸道充滿了常在細菌,但都沒有感染的發生,但當 #致病菌有不正常增生的機會(例如不健康的飲食造成致病菌容易滋生的環境、破壞腸胃的無氧狀態跟酸鹼性),免疫系統就會從低度反應變成大量激活,造成器官組織的傷害。
這也就是為何乾癬治療上抑制介白素17(IL-17A)的藥物,有少數報告顯示會讓發炎性大腸炎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惡化或是增加其他感染風險,就是因為Th-17這個跟免疫相關的路徑其實有著保衛腸道屏障的功用,過度抑制也會弱化腸道正常免疫機制。
十八世紀法國政治家兼評論家薩瓦諾 (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說:「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能告訴你,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you are)
「吃什麼,相什麼」,病從口入影響的不只是內在健康跟外在身型,還有妳的皮膚健康,除了個人的先天基因,更多要考慮的,是飲食跟腸道菌互動的後天基因。
#吃甜就冒痘對我而言屢試不爽
World J Dermatol. Nov 2, 2017; 6(4): 52-58
Front Microbiol. 2018; 9: 1459.
Published online 2018 Jul 10.
異 位 性皮膚炎 th2 在 Donna營養師-陳怡錞 保健營養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異位性皮膚炎】的保健營養方案!
面對皮膚過敏,你通常怎麼處理?
去看醫生,進入有擦藥會好、沒擦藥又復發的循環?
還是默認終身與皮膚癢和紅腫為伍?
其實,你可以有更積極的做法來改善皮膚過敏,提升生活品質。
在我過去十幾年的諮詢經驗,處理過很多過敏和自體免疫疾病的個案,只要他們能認真地配合改變飲食,通常調理3~6個月就會有非常好的改善,而且過敏的再發率都能降低。(文章裡有說明我是如何處理皮膚嚴重過敏潰爛的個案)
【異位性皮膚炎的營養保健方案】
一、增加皮膚的防禦力
微量營養素:維生素A、C、E、B群、鋅…等營養素都與維持皮膚健康有關。
神經醯胺:是一種存在於皮膚表皮角質層與表皮顆粒層中的細胞間脂質,可以在皮膚形成一個保護層,幫助皮膚抵抗外來的刺激 (如:紫外線、過敏原),也可避免水分流失。
二、增加腸道好菌
增加腸道好菌能抑制壞菌生長,好菌多腸道就不容易發炎,有助於減少過敏原滲漏的機會。且益生菌有助於使免疫系統Th1/Th2平衡,預防過敏的產生。
你可以攝取益生菌 (優格、優酪乳、韓式泡菜) 或益生質 (寡糖、水溶性膳食纖維) 來增加腸道的好菌。
三、增加Omega-3好油
過敏就是一種慢性發炎,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抗發炎、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症狀。
食物來源:鯖魚、秋刀魚、鮪魚、鮭魚、海藻、堅果、亞麻籽、亞麻籽油、印加果油、紫蘇油...等。
四、抗發炎飲食
慢性發炎會讓過敏症狀更加嚴重,採取抗發炎飲食有助於改善過敏症狀。
抗發炎飲食的八個重點:熱量控制得當、增加Omega-3好油、吃原態食物、彩虹蔬果抗氧化、辛香料抗發炎、維生素D平衡免疫、遠離過敏原食物、採取低溫烹調。
【異位性皮膚炎其他注意事項】
一、避免攝取過敏原食物
二、不要過度清潔
三、洗澡水溫不要太高
四、加強皮膚保溼
#完整文章我放在部落格裡_留言處有連結。
#異位性皮膚炎
#Donna獨家的治本保健營養方案
#個人化保健營養方案需經專業評估
#歡迎分享給需要的人_但不授權於商業用途
異 位 性皮膚炎 th2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dh.tw/
早安健康FB: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台灣保健食品學會秘書長─吳彰哲教授在「2020台日機能性乳酸菌研討會」中,分享關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研究成果。異位性皮膚炎,在全球人口中佔了1/5,有急性與慢性,很多患者,都伴隨著一年四季容易感冒的困擾,還經常有胃腸機能不佳、皮膚乾燥、體質瘦弱等問題,因為免疫力幾乎都耗在對抗皮膚的過敏反應上。
吳彰哲教授表示,乳酸菌可減少T細胞往TH2發展,減輕異位性皮膚炎引起的發炎反應。「2020台日機能性乳酸菌研討會」除了探討困擾消費者的種種過敏症狀、成因、應對方法之外,也特別邀請日本學者分享「熱去活」L-137乳酸菌在調節免疫細胞功能、緩解過敏反應的功效。研究指出,連續攝取L-137乳酸菌八周後,可明顯感到健康品質的提升,對於改善發炎狀況,也有良好的效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r7n6SzOi9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