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森說10句話系列 No.3】
外國情侶控訴 #台灣隔離中心像監獄?
這兩天台灣人最「同仇敵愾」的新聞
就是一對外國情侶在台灣被隔離
卻傳出對一天只收不到台幣300的餐點和環境有諸多不滿
據說兩人已經道歉 BBC也把報導撤下
Reddit上(類似台灣的PTT)的外國網友
也是一致替台灣打抱不平啊! (是真的一面倒支持我們)
我倒寧願相信是當事人媽媽太擔心
以至於話說出口 聽起來稍微嚴重一些
(不是有種冷,就做媽媽覺得你冷嗎?大概環境差也是吧)
不過我覺得網友 真的是全世界最有創意的一群人
他們的 #神點評 我快笑死
留言告訴我 哪個最符合你的心聲呢?
#看網友留言可以學最道地的英文
#當然也有些粗俗的
#不見得要用但還是要知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殿下在香港-香港在世界 (Hong Kong in the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專為廣東話為母語人士而設的廣東話課程】 ➜更多內容: www.cantonesecollege.com/course 讓廣東話發揚光大! 第一次上電視就被插! 對不起各位⋯⋯殿下唯有退出了|回應【陳凱文:鏗鏘集談「廣東話」,錯漏百出】的文章 ------------- 在網上看到一篇由學研社...
當然也有些粗俗的 在 殿下在香港-香港在世界 (Hong Kong in the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個專為廣東話為母語人士而設的廣東話課程】
➜更多內容: www.cantonesecollege.com/course
讓廣東話發揚光大!
第一次上電視就被插! 對不起各位⋯⋯殿下唯有退出了|回應【陳凱文:鏗鏘集談「廣東話」,錯漏百出】的文章
-------------
在網上看到一篇由學研社成員陳凱文所撰寫的文章,批評節目鏗鏘集談廣東話錯漏百出。
http://www.thinkhk.com/article/2018-06/21/27640.html
這篇文章所述的部份,殿下確實是有不正確的地方。
殿下在節目拍攝這一幕的時候隨機選取了一本書的其中一篇,即時開始參考裡面的內容,然後拍攝我寫稿和搜索資料的一幕。
拍攝這一幕的目的其實是想知道一個有興趣研究廣東話的普通人,是透過什麼方式去研究去了解更多我們的母語,從中亦可以帶出我們在學習的過程會遇到什麼困難。
正不巧地所選的詞語確實遇上困難點,揗(tan4)雞的揗(tan4)音沒有同音字可替代,而參考的大部份資料也引用了騰(tang4)字所取代,而中大的粵語審音配詞字庫都顯示了騰(tang4)也是揗字的其中一個發音,這亦稍為印證了廣東話在研究路上可能存在的真空部份。
文中亦批評節目引用了粗鄙用語,例如吊吊揈、揸流攤等等。
我發覺很多教語言和語言有關的工作者甚至學語言的人都進入了一個誤區,認為粗俗的用語是不能教不能學,很奇怪,明明這些用語在當地的使用率非常高,偏偏很多教育者就是認為教語言最好只學禮貌語,最多學交談口語。
這些我稱之為語言潔癖。
為什麼我們教一種東西就代表鼓勵你用那東西?學來除了用出來之外,還可以學來聽懂別人說話,知道用人使用時的語感,甚至作出適當回應。香港學語言很常忽略語感這一回事,一個詞語除了它的本義,還有它使用的時機和帶給別人的感覺。我們不是不應該學粗俗語,是應該學習粗俗語的意思,變化甚至是使用的時機,難度你沒有體驗過聽到俗語反而覺得有拉近彼此距離的經驗嗎?
說起吊吊揈的語感如果用來形容人貿貿然用的話當然會失禮,因為會對那個被形容者帶有無所事事好食懶做的負面印象,這才是唐英年在說話裡真正被批評的原因。吊吊揈如果用在形容物件上面條樹枝吊吊揈的好像快要掉下來了整個形容的畫面就變得生動了。
詞語本義不是不重要,只是語言作為溝通的媒介,一句說話一句用語會帶給別人什麼印象什麼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語言是會變化的,有些以前不適合在某些場合使用的用語,已經漸漸變得不同了,難度我們廣東話上千年歷史不是一直處於這樣的變化之中嗎?為何今天我們卻覺得這種變化是一種禁忌呢?
當然也有些粗俗的 在 會關心並願意力挺朋友;有些人說話很斯文... - 阿飛Chung Wen ...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些 人說話很粗俗、難聽,不過內心是善良的,會關心並願意力挺朋友;有些人說話很斯文、好聽,但內心卻是充滿惡意的,那種惡毒比什麼都可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