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個月寶寶早教課程
1~3個月寶寶早教課程
一、大動作
俯卧抬頭
媽媽可以用一些彩色的帶響聲的玩具在前逗引,讓寶寶練習自己抬頭。
頭豎直
媽媽每天豎立起抱寶寶幾次,讓寶寶練習將頭豎起來。
翻身
寶寶大約在3個月的時候就要開始練習翻身,當寶寶俯卧的時候,媽媽可以用玩具在寶貝的兩側逗引寶貝,訓練寶貝翻身
二、認知能力
視覺
寶寶平躺的時候,可以在寶寶的頭頂上方二三十厘米的高度掛一些彩色的球、鈴、環,或一些能發聲的玩具。2個多月的寶寶,眼球會追隨活動的物體轉動,因此,媽媽可以用兩個玩具來訓練寶寶視覺轉移,讓寶寶先注視一個玩具,然後再拿出另一個玩具,讓寶寶的視線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也可以拿一個玩具在寶寶的眼睛上方慢慢轉動,讓寶寶的視線追隨玩具移動。
聽覺
寶寶躺著的時候,媽媽可以在寶寶左右兩側說話,或者放一些柔和的音樂,讓寶寶來尋找聲源,訓練寶寶的聽覺。
觸覺
媽媽在寶寶醒著的時候,掰開寶寶緊握的小拳頭,用大拇指輕柔為寶寶的小手做撫觸,以掌心為中央向四周輕推,並且要經常性地把寶寶的大拇指從緊握的小拳頭中抽出來。寶寶到了兩三個月的時候,媽媽要把毛線球、塑料玩具等不同材質的玩具放到寶寶的手中,讓寶寶接觸不一樣的材質與觸感。
三、語言能力
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媽媽就應該利用各種機會和寶寶講話,為寶寶提供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有利於寶寶語言的發展。
當寶寶發出一些「唔」「啊」「哦」的音的時候,媽媽要及時鼓勵寶寶,抱抱寶寶,或者親親寶寶。
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會逗笑,媽媽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可以多逗寶寶發笑,使寶寶感受多種聲音、語調,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而且,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種觀點:笑的越多的寶寶智商越高。所以,媽媽們,要常逗寶寶笑啊。
四、社會行為能力
媽媽要了解寶寶的生活習慣,養成寶寶按時吃喝拉睡的習慣。此外,媽媽還要和寶寶有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如餵奶的時候要和寶寶柔和地對視,要充滿愛意地和寶寶交流。
3個月的寶寶已經出現了初步的社會交往能力,他們對媽媽的聲音和面孔格外感興趣,因此媽媽要經常親親寶寶,抱抱寶寶,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寶寶會對更多的人微笑,願意與更多的人交往。
4~6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
一、大動作
俯卧支撐
訓練寶寶用兩隻手撐起身體的上半部分(主要包括頭和胸部),媽媽可以先讓寶貝趴著,然後用彩色的玩具或者會發生的玩具,在寶寶的頭頂晃動,這樣寶寶就可以用胳膊撐著身體,把頭抬起來。隨著寶貝月齡的增大,寶寶會逐漸用一隻手撐著身體,另一隻手騰出來夠玩具。
坐
4個月的寶寶可以訓練拉坐,具體做法是讓寶寶平躺,媽媽伸出手指,讓寶寶握住自己的手指,輕輕一拉,將寶寶的頭和肩膀拉起來,然後再讓寶寶平躺,反覆幾次。如果發現寶寶沒有辦法讓自己的頭豎直,媽媽就要過一段時間再來練習這個姿勢。
等到寶寶5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練習靠坐,讓寶寶靠坐在沙發上,一天2——3次,以後可逐漸減少靠墊的支持,讓寶寶學著獨坐。
二、精細動作
4個月左右的寶寶,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精細動作也在發展,特別是手部的,因此,媽媽在這個時候也要注意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
媽媽可以在寶貝的周圍放一些玩具,讓寶貝嘗試自己去拿。另外也可以準備一些大小不一的玩具,讓寶貝來抓握,訓練寶貝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抓握能
推薦玩具:撥浪鼓、搖搖鈴。這些玩具可以讓寶寶在玩的過程中學會不同的動作,比如搖、抓、拿等。
寶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身體已經很靈活了,所以這個時候媽媽或者力氣大的爸爸要常常將寶寶舉起來,讓寶寶練習蹬腿,鍛煉寶寶的腿部肌肉。
媽媽在寶貝4個月的時候,要抱著寶貝跳舞,培養寶貝的節奏感,一天2——3次。建議最好放一些音樂。
三、語言能力
媽媽要隨時隨地教寶寶認識周圍的事物,讓寶寶多聽,這樣寶寶的語言發展會非常迅速。
媽媽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應該面對著寶寶,這樣寶寶就能看清楚媽媽的口型,表情,從而鍛煉寶寶適應媽媽的表情變化。
四、認知能力
媽媽要抱著寶寶多照鏡子,讓寶寶認識鏡子里的自己,促進寶寶主客體意識的發展。
可以和寶寶玩捉迷藏遊戲,培養寶寶的反應靈活性。
7~10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
一、大動作
獨坐
訓練寶寶的獨坐能力,媽媽可以把寶貝放在凳子上,讓寶貝的雙腿著地,用手扶著寶貝的大腿,不要扶寶貝的背,然後慢慢地撒開手,讓寶寶自己掌握平衡。另外也可以放一些玩具在寶寶的周圍,讓寶寶轉頭尋找周圍的玩具,訓練寶寶的靈活性。
爬
爬是寶寶動作發育的一個標誌階段,寶寶可以通過爬來移動自己的身體,擴大探索的視野。媽媽可以用玩具來吸引寶寶,讓寶寶向前爬。有部分寶寶剛開始學習爬行的時候向後縮,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用手抵著寶寶的腳,使寶寶向前移動。
站
媽媽可以扶著寶寶學習站立,練習的時候要讓寶寶的兩腿分開,但不可站立太久,一次一到兩分鐘即可。每天練習三到五次。
二、精細動作
訓練寶寶用拇指和食指捏取東西,鍛煉寶寶手指的靈活性,比如讓寶寶捏豆子或者珠子,但媽媽一定要在旁邊看護,避免寶寶塞到嘴裡。
媽媽可以教寶寶玩鼓掌的遊戲,讓寶寶雙手互拍,訓練寶寶的協調能力,另外,媽媽可以多準備幾個玩具,同時遞給寶寶,讓寶寶學會把一隻手裡的玩具遞到另一隻手裡。
推薦玩具:可以敲的鼓。寶寶用雙手拍打的時候鍛煉了寶寶的協調性。
媽媽還要特意鍛煉寶寶拿起、放下等動作。
媽媽還要訓練寶寶自己扶著瓶子喝水,配合媽媽穿脫衣服等。
三、認知能力
視覺
利用圖片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多給寶寶看一些彩色的圖片,並且告訴寶寶圖片的內容。媽媽還要帶寶寶去不同的環境,擴大寶寶的視野。
聽覺
每天給寶寶聽一段音樂,讓寶寶感受不同的旋律、節奏等。媽媽還要鼓勵寶寶用手拍各種不同的玩具,讓他來辨別不同的聲音。
四、語言能力
10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能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這些疊字詞,因此媽媽要有意識地強化訓練,一旦寶寶發這些音,媽媽就要表揚寶寶,親親寶寶,這樣寶寶就更願意張口發音,有利於語言的發展。
10個月左右的寶寶,媽媽要叫寶寶唱兒歌,兒歌的選擇最好有帶拍手、扭腰等動作,媽媽可以一邊唱一邊教寶寶做動作
五、社會行為能力
這個階段寶貝已經可以分清楚自己所熟悉的人和陌生人,因此,媽媽要多帶寶寶去接觸陌生的人,避免寶寶怕生。另外,媽媽也要教會寶寶一些禮貌用語的動作,比如再見、謝謝等。
繼續教寶寶指認東西,如「爸爸在哪裡」、「桌子在哪裡?」等,讓寶寶學會尋找和辨別不同的物體。
11~14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
一、大動作
寶貝扶著東西站穩
寶貝會走路
寶貝會跑
二、精細動作
寶貝藉助木棍夠東西
寶貝擰開瓶蓋
寶貝蓋上瓶蓋
寶貝搭積木,穩穩地能搭三塊積木
寶貝用勺子吃飯
寶貝會翻書
三、語言認知
寶貝會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這些疊詞的音
寶貝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有反應
四、社會認知
寶貝對熟悉的人會微笑
媽媽離開時寶貝會依依不捨
寶寶對陌生的小朋友和人不害怕
寶貝會做再見的動作
五、思維認知
寶貝能指認至少三個以上的身體部位
寶貝聽到音樂會隨著旋律扭動身體
寶貝會脫帽子和襪子
15~18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
一、大動作
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的運動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媽媽還是要堅持讓寶寶加強練習,多帶寶寶去戶外活動,加強寶寶的走、跑能力的訓練。
媽媽可以帶寶寶玩滑梯,上下樓梯,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發展。另外也可以玩投擲皮球等遊戲,鍛煉寶寶的手臂大肌肉。
二、精細動作
鼓勵寶寶多玩動手的遊戲,鍛煉寶寶的手部小肌肉。如給寶寶提供筆和紙,讓寶寶練習塗鴉, 搭積木等等。
三、認知能力
教會寶寶認識五種以上的圖形,與寶寶一起看圖片,並讓寶寶說出圖片的顏色,形狀等。
讓寶寶知道上下、大小、多少、長短等關係,可以通過畫畫來教寶寶,畫一條長的線,和一條短的線,讓寶寶自己比較兩條線的關係。
讓寶寶認識五種以上的顏色,生活中隨時教寶寶分辨不同的顏色。
教會寶寶區分衣服和褲子。
四、語言能力
當寶寶被問到幾歲了,叫什麼名字,男孩女孩的時候,可以回答出來。
能用簡單的語言和媽媽交流。
會背三首以上兒歌或童謠。
會數到5以上。
會模仿幾個動物的叫聲。
19~24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
一、大動作
這個月齡的寶寶可以自如地行走,下蹲,能有目的地投擲、用腳踢皮球,會扶著欄桿上下樓梯,會自己上滑梯並滑下來。媽媽可以利用玩具來訓練寶寶走、彎腰、蹲下來等一連串大動作,比如可以讓寶寶去撿地上的玩具,並放到原來的位置,也可以和寶寶玩踢皮球的遊戲。
二、精細動作
這個月齡的寶寶手部動作更加靈活了,會自己握筆自如地畫畫,甚至能畫出直線,能用拇指和食指捏東西,會穿珠子,能搭4——8塊積木,會自己拿勺子吃飯,會自己穿脫衣服。
三、語言能力
這個月齡的寶寶,語言能力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掌握的辭彙也豐富了,從名詞、動詞擴展到形容詞、副詞,並開始說片語和一些簡單的句子。媽媽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對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訓練,如看到一個東西,可以問寶寶「這是什麼」、「幹什麼用的」等等。
媽媽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盡量用短句,再加上豐富的表情和語調,吸引寶寶的注意,而且一個故事要重複講幾次。
四、認知能力
注意力
這個階段的寶寶能集中注意力看電視、看圖片、念兒歌、聽故事等,但注意力一般保持在10分鐘左右。
觀察力
媽媽要注意訓練寶寶對形狀、顏色、大小、多少等分辨能力,比如拿兩個蘋果,讓寶寶來判斷哪一個大哪一個小。
記憶力這個階段寶寶的記憶處於無意識記憶,有意識記憶非常短暫。媽媽可以通過玩捉迷藏的遊戲來訓練寶寶的記憶力,比如拿一個玩具,先給寶寶看,然後藏起來讓寶寶尋找。
社交能力
家裡來客人時,媽媽要教寶寶學禮貌用語,如「你好」、「謝謝」、「再見」等等。
媽媽還要鼓勵寶寶與小夥伴玩耍,把自己的玩具主動給其他的小朋友玩,讓寶寶學會分享。
25~30個月寶寶的早教課程
一、大動作
寶寶行走已經非常穩健了,斜著走,倒著走,一高一低走都可以,另外,寶寶也能自如地蹲下,站起來,不再需要藉助手的力量。
這個月齡的寶寶還可以自如地奔跑,但常常因為速度太多,又掌握不住身體的慣性,會突然向前趴倒,不過媽媽最好不要制止寶寶,摔跟頭是人生必經的階段。
寶寶已經可以把球扔出100厘米遠了,這個時候寶寶的臂力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平衡性也有了很大的發展,還可以站在高的凳子上,向前走幾步。
二、精細動作
寶寶會穿脫簡單的衣服,會解扣扣子,也會拉拉鏈。
媽媽要教寶寶學會簡單的添畫,會畫直線、橫線。
媽媽要給寶寶準備一套橡皮泥玩具,讓寶寶揉、搓、團等,來訓練寶寶的手指靈活性。還要教寶寶簡單的手工摺紙。
三、語言能力
媽媽要教寶寶掌握量詞的用法,寶寶常常會說「給我一張花」,媽媽既不要嘲笑寶寶也不能為了逗寶寶而故意將錯就錯,而是要耐心地教寶寶正確的數量搭配。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描述自已的感受。
能聽懂故事,掌握故事中一些辭彙,並能複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開始讓寶寶接觸英語,比如看一些英文動畫片,聽一些英文兒歌,或者直接教孩子英文詞句。
四、社會認知能力
寶寶喜歡反覆聽一個故事,讀一本書,因此媽媽要一個故事講很多次。
寶寶在媽媽的幫助下會認一些簡單的漢字和英文單詞。
寶寶有了聯想能力,會把不同的事物聯繫起來,如看到一條曲線,會說這是水。媽媽不要干涉寶寶的想象力,要儘可能創作條件來培養寶寶的想象力。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很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來發展他的社會交往能力,因此,媽媽要帶寶寶常和小朋友玩耍,在寶寶與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媽媽不要干涉寶寶,讓他自己去解決問題。
媽媽要經常和寶寶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來開創寶寶的創造性思維,比如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等等。通過遊戲角色的扮演,可以豐富寶寶的情感,也可以促進寶寶語言、想象力的發展。
寶寶能理解「一樣多」、「相同」、「相等」等概念,能認識和分辨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並且能點數1——6。
疊字副詞加動詞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楊佳嫻詩語言的書寫模式(上)】
◎小編邱伊辰賞析
1.前言
千禧年後,網際網路的普及,為文學傳播帶來全新的途徑。年輕詩人不再僅透過傳統的詩社集會或指標性文學獎做為在文壇展露頭角的唯一方式。詩人楊佳嫻(1978-),正是受益於網際網路的興起,發跡於網路論壇(BBS),之後成立自己的網路新聞台、部落格,不定時發表作品,透過網路累積了一批為數不少的讀者。
自2003年至今,楊佳嫻已正式出版四本詩集:《屏息的文明》(2003)、《你的聲音充滿時間》(2006)、《少女維特》(2010)及《金烏》(2013),或因為背景是傳統中文系出身,楊佳嫻有別於同期大多數的創作者,均不免受到夏宇詩風大規模的影響,而著迷於具有鮮明後現代色彩的創作路線。她主要承襲了自離騷以降的中國抒情傳統,詩作在意象的使用和詩句的組構方式又與洛夫、楊牧等前輩詩人的語言更為靠近,在創作的道路上,和同期的其他詩人有著明顯的歧異。
詩人唐捐曾評述道:「在詩行推進的過程中,靈魂提倡著一種古典的理念,身體則綻放著一種現代的感性。」中國古典的題材與資源和其個人的現代性的結合,是楊佳嫻早期詩作的重要特色,也是大多數評論所著重討論的部分。而在《少女維特》中詩人放入了一些2008年以後的新作,這一批作品的行文邏輯與書寫的方式,和之前的作品有著很大的差異性,而這一批新的詩作目前尚未有更為深入的評論。本文將分為二部分,分別對兩種不同類型的詩作嘗試進行語言使用方式的解析。
2.
詩人深厚的文學底蘊,反映在其詩作的題材與構成。在題材上,詩人時常運用古典作品進行現代詮釋,如〈木瓜詩〉、〈絕來音〉或以詩作與前人作品進行對話如〈在詩淪亡的前夕〉等;詩作構成的方式,多用典故、富畫面感且重視詩作結構,而在用詞上則要求精準、濃烈,頗有古典詩人對於「鍛鍊」字詞的執著。第一種類型的詩作,宛如被壓得很扁的棉花糖,形狀凝鍊、壓縮,讀過之後,口感細緻,隨即而來是極致壓縮過後的高濃度,詩作呈現一種密實而且緊緻的質感。以下以〈大安〉一詩作例:
大安 ◎#楊佳嫻
車聲掩蓋樹聲
千燈寂寂
那時,城市在我左手
而你在我右肩
青春深邃
一萬本典籍投下的影翳
你已領略騎樓為何物
其曲折略遜無我們的愛情
而遠勝過語言
你甘心權充梳子、地圖和大衣
每日穿越綠蓬的陸橋
數度與飛鳥對視
新生而後大安
橫渡草泉,月繫於髮
手緊握成疊架的柴禾
太溫暖的冬季
公園亦微有汗意
坦然是你攜我在渡口
大風愀然,聽見自己放心的
哭聲,提示勇氣與決定
一如慕道者觀時間動靜
自長廊離去
將愛,將遠行
首段詩人以「車聲」、「千燈」、「城市」三個意象,串連出一個都市夜晚的街景。修辭上「千燈寂寂」展現了對比與音樂性的效果,「千」與「寂」在數量上表現出的對比性,「燈」的明亮,照映的卻是「寂」的心緒,而使用疊字「寂寂」所製造出的音樂性的連綿,增強了下句「那時」所要表達的驟斷的聲音效果。首段,後二句「青春」與「典籍」關聯透過「深邃」與「影翳」具有動能與空間性的視覺意象相連。
第三段第四句「新生而後大安」,詩人巧妙運用了雙關,使詩句具有雙重意涵,它同時表現了現實地理位置的移動感,同時也是詩人對於感情狀態漸進的描繪。下一句「橫渡草泉,月繫於髮」,是古典語言中常見以「單一動詞」對景物的描繪進行轉化手法。以「繫」修飾月光的照映、以「渡」與「泉」將實景走過、橫越「草」的動作,增加了想像的水的質感。
詩人詩作的另一個特徵,在於密佈的意象與警句的製造。筆者認為這樣的語言使用方式或從洛夫語言而來,洛夫早期詩作意象繁複、語言奇詭的美學特徵,在代表作〈石室之死亡〉中書寫死亡的意象特別明顯,本文節錄〈石室之死亡〉第五節作為參照:
火柴以爆燃之姿擁抱住整個世界
焚城之前,一個暴徒在歡呼中誕生
雪季已至,向日葵扭轉脖子尋太陽的回聲
我再度看到,長廊的陰暗從門縫閃進
去追殺那盆爐火
光在中央,蝙蝠將路燈吃了一層又一層
我們確為那間白白空下的房子傷透了心
某些衣裳發亮,某些臉在裡面腐爛
那麼多咳嗽,那麼多枯乾的手掌
握不住一點暖意
此詩中最後兩句「那麼多咳嗽,那麼多枯乾的手掌/握不住一點暖意」,強烈而且恐怖的意象使用方式,在楊佳嫻詩中亦能看到相似的用法,如楊佳嫻詩作中〈革命者向黑夜撤退〉,寫道:「人們往往擱下未熟的果實/在囫圇之中噎死」。透過強烈的對比去製造出恐怖的想像。洛夫語言中這類型掌握強烈情感的語句,楊佳嫻將之借鑒於創作中如〈大安〉中末尾那句「將愛,將遠行」,是為整首詩的核心概念。
詩人又常以對比、衝突手法去製造警句的重量,如〈鍛鍊〉一詩中結尾末兩句:「即使你像一把利刃/投入我懷抱」,「利刃」一詞的選用,讓「你」的愛同時增添了傷害與疼痛的性質。在大量密佈的意象所營造出繁麗的閱讀體驗後,詩人往往會使用一到兩句很重的詩句,去囊括詩作的核心概念,此前藉意象所鋪陳的氛圍,最終凝練在這個句子中,亦即筆者所謂「高濃度」的閱讀感受。
鍛鍊 ◎#楊佳嫻
我想我是碰見了
最強的靈感
在詩裡,你是全部街燈
雨季,消逝的金烏,
小晴朗夜的月暈──你是
它們的父親
我安於延宕
安於檢疫(是我傳染你嗎或
你就是那病)一般的隔離
我一定是平靜的
平靜地一觸,然後
就陷落
猝不及防的花
閃過騎樓,青翼之天使
最尋常的巷口
你指點過的麵攤
忽然,都變成了藏寶圖折疊
過度而破損,風景
窸窣的縫線
甚至我懷疑下一次
晤面以前
我是復活過了
頭髮裡留存著煤屑
肩胛處仍有棘刺
我是什麼都不怕的(是嗎)
即使你像一把利刃
投入我懷抱
-
◎作者簡介
楊佳嫻
台大中文所博士,清大中文系副教授。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金烏》,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編有《臺灣成長小說選》,合編有《青春無敵早點詩:中學生新詩選》、《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
-
美術設計:FB@Sorrow 沙若
圖片來源:FB@Sorrow 沙若
-
#每天爲你讀一首詩 #每天為你讀一位詩人
#楊佳嫻 #壓縮 #對比
疊字副詞加動詞 在 Nao老師・鬧日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的題目大家都會了嗎?解答在這裡唷!
1這是我[的]書。
(所屬 名詞+的+名詞)
2這是我寫[的]書。
(動詞修飾名詞 動詞句+的+名詞)
3我寫[得]不太好看。
(表示對動作的評價或結果 動詞+得+形容詞等)
4他寫字寫[得]很漂亮。
(同上)
5你是什麼時候到[的]?
(是...的句 強調已發生的動作的時間、地點、方法等等)
6戴眼鏡會看[得]比較清楚。
(同3)
7我已經很清楚[地]告訴過你了。
(形容詞當副詞修飾動詞 形容詞+地+動詞)
8他就這樣死[得]不明不白。
(同3)
9合約上明明白白[地]寫著違約要賠償。
(形容詞疊字作為副詞修飾動詞 形容詞疊字+地+動詞)
10你想[得]太簡單了。
(同3)
如果寫「的」的話,意思不同
11你想[的]方法不錯,可以列入參考。
(同2)
12我只想簡簡單單[地]過生活。
(同9)
13他既驚訝又感動[地]對我說謝謝。
(同7)
14你男朋友送你[的]包包怎麼重[得]跟石頭一樣?
(同2和3)
15她喜歡長[得]很帥[的]男生。
(「得」同3,很+形容詞修飾名詞時要加「的」)
16何必要把場面搞[得]大家都這麼緊張兮兮[的]?
大家輕輕鬆鬆[地]聊天吃飯不是很好嗎?
(「得」 同3,「的」用來強調緊張兮兮,「地」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