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BF投資焦點】【散戶悲歌】阿里巴巴股價再破底 花旗調低2成目標價 雙11恐冇運行 停電加監管令內地零售前景悲覯
阿里巴巴(9988)今日再次破底,曾創上市以來新低141元,較來港招股價176元跌近兩成,較去年螞蟻集團上市觸礁前的高位,更已腰斬超過5成。今日多間大行分別再下調阿里巴巴目標價,花旗由288元下調20%至232元,摩通由260元降至250元,大和由260元降至220元。
花旗指中國零售銷售走弱,看淡未來幾季內地電商業務,加上電力供應中斷、房地產遇阻力,而且疫情問題未解,該行認為阿里巴巴難以實現全年收入增長30%的目標。花旗看淡零售,預料需求疲弱將持續至今年底,而且亦看淡今年雙11商品銷售總額的增長。
摩通則認為中國在宏觀環境的不利因素下,包括對房地產、教育及互聯網等多個行業的監管,將導致零售消費市場長期疲弱,估計內地電商業務的交易總額和收入,按年將只有個位數增長,而且將成為未來幾季度的新常態。
大和同時發表研究報告指,因應阿里巴巴目前仍面對宏觀風險,今年度未見有重新增長的趨勢,但相信公司目前仍在較吸引的估值,維持「買入」評級。大和指阿里旗下雲業務收入錄27%增長,線上媒體和娛樂收入按年錄4%的跌幅,因此下調對其2022財年至2024財年度盈利預期1至4%,以反映客戶管理收入和雲業務收入的疲弱表現。
阿里巴巴國慶假前收市報142.2元,跌4.1%,成交54.21億元;美股盤前亦錄輕微跌幅。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
【TapNow玩樂著數優惠】
阿仙奴主題餐廳 $548雙人套餐
嘆波士頓龍蝦/香煎鵝肝 👉🏻 bit.ly/3kBGzOJ
24小時同居體驗 逸蘭銅鑼灣酒店 人均$600起
送氣球佈置+紅酒 👉🏻 bit.ly/3CAZzCY
—————————————————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請追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businessfocus.io/
—————————————————
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
—————————————————
時刻接收市場最新資訊,請追蹤Telegram頻道:
t.me/businessfocusofficial
—————————————————
請於本專頁cover photo下方,按『Following』按鈕然後選擇『See First』
—————————————————
若有任何商業、財經及科技資訊的新聞稿,歡迎
Inbox或電郵至info@businessfocus.io!
廣告合作請電郵至sales@businessfocus.io
—————————————————
如果你對初創、商業及科技界有所見解,敬請投稿
至info@businessfocus.io
訂閱BusinessFocus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channel/UCzZszEpbE87Mfh-q7D472BA
歡迎"Join" BF討論區暢談財經、商業及創科話題:BusinessFocus.io 討論區-¬¬¬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丁學文 主題: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經濟學人》After Afghanistan, where next for global jihad?繼阿富汗之後,下一個全球聖戰在哪裡? 📌《倫敦金融時報》The glacial pace of audit reform needs to...
疫後零售大趨勢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930紐約時報
*【民主黨積極採取行動避免政府,但黨內分歧危及基建議程】
美國眾議院就1.2兆美元的基建方案進行投票,雖然方案由所屬民主黨的總統拜登所提出,但民主黨內分歧嚴重。部分自由派民主黨議員警告,若未能就3.5萬億美元的預算案達成共識,將反對基建方案通過。民主黨本周為避免政府關門,努力防止政府資金失效。然而,經過幾天的緊張談判,在拜登的兩大立法重點問題上的意見分歧,總統和民主黨高層,還沒就社會政策方案達成一致。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9/us/politics/debt-limit-spending-bill.html
*【新聞分析:岸田文雄勝選,他能解決日本困局嗎?】
岸田文雄是自民黨內堅定的溫和派,公眾支持率並不高。作為前外相,岸田可能延續親美政策,強化與澳洲及印度的聯盟,打造對抗中國的堡壘;在國內,他提議延續安倍的經濟政策,但這無助於解決貧富差距。此外,他幾乎沒有提出解決老齡化、少子化以及氣候變化等的具體政策。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9/world/asia/japan-fumio-kishida.html
*【中印巴三國角力中,被“包圍”的印度】
在喜馬拉雅地區和中國軍隊發生衝突後,印度軍方已經採取措施,加固與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界線。印度如今正努力應對一個該國近20年來一直擔心的現實:它陷入了與敵對鄰國的兩線衝突中,而且這三個國家都擁有核武器。不僅如此,印度越來越發現自己在該地區被孤立,從斯里蘭卡到尼泊爾,中國都進行了投資;而阿富汗落入塔利班手中也讓該國失去了一個潛在盟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4/world/asia/india-military-china-pakistan.html
*【天然氣短缺喚醒了英國對一些關鍵的工人的需求:卡車司機】
工資的下降、糟糕的路況和脫歐後的移民規則導致了司機的嚴重短缺,現在更影響了全國各地的汽油泵枯竭,數千人的生活中斷,英國人和他們的議會領導人正在傳遞一個悲傷的資訊:我們需要卡車司機。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9/business/gas-shortages-britain-truck-driver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泛美衛生組織已與中國製造商 Sinovac 達成協議,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國家購買數百萬種 Covid-19 疫苗,作為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在獲取機會非常不平等的地區提供更多疫苗。
#一項緊急請求,聯邦衛生官員要求任何懷孕、計劃懷孕或目前正在哺乳的美國人盡快接種冠狀病毒疫苗。
#YouTube 禁止所有反疫苗錯誤資訊,並關閉傳播此類資訊的知名帳戶。
#俄羅斯總統普丁與他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舉行了為期三個小時的會晤,普丁先前因隨行人員染進行為期兩週的隔離。克裡姆林宮表示,普丁已重返工作。
#印度衛生官員表示,該國報告自3月中旬以來,每日新冠肺炎死亡人數最低的一天后,他們記錄了大約六個月來最低的每日新冠病毒感染人數。該國的官方 Covid 數據大大低估了該病毒的死亡人數,但新數據確實表明了一個積極的趨勢。
#西班牙衛生部表示,球迷只要他們戴著口罩,將被允許再次進入足球場,這是在該國冠狀病毒感染率降至一年多以來的最低水準後逐步取消限制的又一步。從週五開始,體育場將不再需要限制足球比賽和其他戶外活動的觀眾人數。對於舉辦籃球和其他比賽的室內體育場,限制為容量的 80%。
#據英國國家衛生局網站稱,在英格蘭,醫院正在放寬 Covid 限制,例如社交距離,因為該國試圖為等待計劃手術或治療的約500 萬患者騰出空間,這些患者已經等待了至少一年。
#美國聯合航空公司開始解僱600名未接種疫苗的員工。
#AT&T宣佈,它正在將其冠狀病毒疫苗接種要求擴大到數萬名美國通信工人工會的成員。
#凱撒家庭基金會的一項調查顯示,9 月份,美國西班牙裔成年人至少接種了一劑冠狀病毒疫苗的比例達到 73%,比 7 月份增加了 12 個百分點。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29/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s?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
*【恆大向國企出售盛京銀行近20%股份,變現15億美元還債】
恆大拖欠的債務總計超過3000億美元,週三有一筆4500萬美元的國際債券利息到期需支付。盛京銀行表示,恆大將用所有出售所得來清償與盛京銀行的“相關金融債務”。分析認為,這種資金流動以及有國有實體參與交易可能表明,中國願意控制恆大現金短缺造成的損害。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9/business/evergrande-shengjing-bank.html
*【北京冬奧會公開防疫要求,打造全閉環”泡泡”】
賽事期間,所有運動員和工作人員只能接受閉環管理,在場地間訓練、比賽和工作,不得離開。任何想要進入的人,必須接種疫苗或隔離21天。賽場不對境外觀眾開放售票,但將允許符合防疫要求的中國觀眾進入。將于明年2月開幕的冬奧會可能是疫情以來限制最嚴格的大型體育賽事。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9/sports/olympics/winter-olympics-beijing-restrictions.html
*【前新聞秘書Stephanie Grisham出書爆料川普可怕的脾氣】
前白宮新聞秘書Stephanie Grisham回憶了自己為前總統川普工作的時光。她在書中指責川普辱駡幕僚,討好普丁等獨裁者,還用涉及性的語言對一名年輕白宮助理評頭論足。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us/politics/stephanie-grishams-book-trump.html
*【越南供應商關門令零售商頭痛】
近年來,越南已經成長為僅次於中國的美國第二大服裝和鞋類供應商。由於對華關稅的影響,許多零售商將工廠轉移到那裡。越南在大流行早期沒有受到嚴重打擊,但近期Delta變種帶來的病例激增已迫使許多工廠停工。假日季節臨近,許多美國零售商預計會出現商品短缺、價格上漲和運輸成本增加。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9/business/supply-chain-vietnam.html
*【能源緊縮,油價接近三年高位】
布倫特原油價格突破每桶80美元,為三年來首次。能源緊縮的跡象越來越多,油價在上個月上漲了約四分之一。分析師表示,天然氣價格飆升也影響了石油市場,因為一些天然氣工業用戶轉向石油和其他燃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28/business/oil-natural-gas-energy-prices.html
疫後零售大趨勢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
3個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新情報news!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
2017年創新工廠李開復博士提出「虛實融合OMO(Online-Merge-Offline)」後,歷時3年探索,2020年驟然爆發的疫情,意外成為檢視零售企業OMO全通路布局的關鍵考核點。
觀察台灣產業數據,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於疫情期間屢創新高,2021年Q2三級警戒措施期間創下年增44.3%的新高紀錄,單季銷售總額達新台幣283億。而大型零售集團於疫情下積極的因應對策,也成為拉動整體零售產業邁向OMO轉型的火車頭。
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以圖像化方式呈現零售業者在大中小型實體零售店態、網路購物、行動支付、物流外送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涉入程度與競合脈絡,並進一步歸納3項全通路關鍵趨勢,觀測台灣「OMO零售全通路」布局風貌。
📣【趨勢1】線上線下銷售緊密融合:集團電商、社群商務、行動支付
除了開設應對各通路的線上銷售平台外,應用具高滲透率的Line所推出的各式社群商務方案,近一年成長速度相當值得注目。例如全家2017年即著手經營各店Line群組,並於2021年推出「全+1」行動購;7-11以門市Line群組熟客生態圈為基礎,推出「i划算」社群團購;寶雅、家樂福、康是美與Line購物合作,將社群流量轉化為新客增長來源;全聯則是擁有超過千萬好友數的Line官方帳號及蓬勃的各店Line群組,並將分店(批)取、預購、團購、轉贈等功能內建於自有PXGo!中,全力鎖定「社群商務商機」。
台灣消費者在各類型零售通路中的行動支付使用率(複選),以超商的71.2%居冠,量販、超市及百貨亦分別達到51.4%、45.3%及39.7%,其他連鎖商店則為34.3%,均擁有一定基礎。因此不少實體零售企業近年均積極推出自有行動支付工具,部分業者更進一步申設電支機構。2021年台灣電支產業兩大新進競爭者均由零售業者主導,分別為由全家、玉山銀行及PChome旗下拍付國際共同合資成立的「全盈支付」,以及由全聯實業100%出資設立的「全支付」。
📣【趨勢2】多樣化零售業態/複合店:跨業態通路、無人店與智販機
近年台灣零售各業別間的界限愈趨模糊,競爭也更加激烈,同時提升了跨業併購及策略結盟的重要性。本次調查的企業集團中,以統一流通次集團的多角化布局最為積極,經營範疇涵蓋統一超商、康是美藥妝、夢時代及時代百貨、K.Seren美妝複合店等,並由統一集團共同持股台灣家樂福達40%,加上家樂福於2020年併購頂好及JASONS超市,使統一流通次集團成為台灣唯一橫跨超商、超市、百貨、量販的零售集團。
此外,各類型零售無人店、智慧型自動販賣機在疫情下再次獲得重視。整體來看,疫情下的無人零售應用型態包括智慧型販賣機(如7-11智FUN機、全家智慧販賣機)、智慧貨架(如美廉社OFFICE Mart),以及主攻封閉型經濟圈的小坪數無人商店(如全家科技簡配店、家樂福i Carrefour)。
📣【趨勢3】疫情下「短鏈興起&冷鏈升溫」:門店外送、包裹收送、低溫配送
將覆蓋範圍廣大的門店網絡轉化為小型發貨倉,搭配線上購物共同組成的快速電商到貨服務,為實體零售業者在疫情下挑戰大型電商平台的最大優勢。包括4大超商、全聯、家樂福、大潤發、愛買、新光三越、SOGO百貨等,各家業者於疫情期間均與外送平台合作,推出門店商品或餐點配送服務。部分企業更進一步建置自有門店配送解決方案,例如統一超商於2021年收購本土外送平台foodomo,預計於年底將門店外送服務擴展至全台1萬間門市;全聯則是緊扣「實體電商」策略,與全球快遞合作推出小時達服務,並預計於雙北增設多家小時達專門店,以提高運作效率。
疫情爆發後,快速膨脹的電商物流需求雖然成為龐大商機,卻也造成社會流通效能問題。台灣超商業者應用布局多年的物流基礎設施及店配系統,推出多樣化的包裹收送服務。例如7-11與全家除網購店取外,也提供宅轉店服務,緩解物流士重複配送的負擔,而店到店、店到宅及到府收件服務,則提供民眾更方便的收寄選項。7-11更進一步推出「國際交貨便」,提供海外店取及宅配服務。不僅如此,超商業者更以包裹收送服務為切入點,將服務範疇擴大推展至開店平台,例如7-11的賣貨便、全家的好開店/好店+/好賣+以及與Shoplus展開的策略合作等。
✍️下載【產業地圖圖解】2021台灣「OMO零售全通路」產業地圖:https://reurl.cc/6DZXly
-----------------------------------------------------
關聯閱讀: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0台灣「零售&電商」產業市佔率英雄榜: https://reurl.cc/dxVR2k
2021【商業數據圖解】2021H1台灣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數據解析:https://reurl.cc/9r8LMj
2021【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電子支付」產業地圖:
https://reurl.cc/bnnnzl
2021【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零售&電商全體次產業結構」年度數據總覽: https://reurl.cc/Q7oKlo
2020【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零售集團邁向生活全通路布局: https://reurl.cc/ZjrkQp
#產業地圖圖解
#零售產業
#電商產業
#物流產業
疫後零售大趨勢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丁學文
主題: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經濟學人》After Afghanistan, where next for global jihad?繼阿富汗之後,下一個全球聖戰在哪裡?
📌《倫敦金融時報》The glacial pace of audit reform needs to speed up 談審計行業的改革
📌《經濟學人》Apple’s next decade 蘋果 Tim Cook 的下一個十年挑戰
📌《經濟學人》Xi Jinping’s talk of common prosperity spooks the prosperous 習近平的共同富裕嚇壞了中國富豪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9.01
#陳鳳馨 #TheEconomist #一週國際經濟趨勢
🔔 圖片取自:The Economist
https://www.economist.com/weeklyedition/2021-08-28
📣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馨天地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uVbXdQ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O0VrrA
KKBOX:https://bit.ly/3bezcYP
-----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le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O6JLegHKNU/hqdefault.jpg)
疫後零售大趨勢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 開始
03:46 今晚節目內容
06:46 與波叔家族成員, 識於微時
08:11 鄧成波成功之路
18:50 波叔少年時代
21:02 開始涉觸房地產
25:12 禾稈冚珍珠
43:56 2009年機遇再來
59:13 Jeff Chan 陳積榮
#娛樂八卦 #陳積榮 #鄧成波 #SmartTravel #鄧成波離世 #傳奇舖王 #享年88歲 #霓虹光管學徒 #百億地產王國 #鋪王鄧成波 #生財之道 #藝人 #肺癌 #終年38歲 #2021年11位演藝界名人離世 #是日娛樂名人新聞重點推介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資深投資者鄧成波家族公布,鄧成波於2021年5月14日中午,在一眾家人陪伴下於養和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8歲。家人將秉承鄧成波遺志,同心合力發展家族業務,並為國家、為社會積極貢獻。
鄧成波的家人今日發聲明,指鄧一直奉行「高瞻遠矚,刻苦勤儉,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處世及營商哲學,重情義、講信用,深受敬重。家人將秉承其遺志,同心合力發展家族業務,並為國家、為社會積極貢獻。
聲明又提到,感謝各界友好的懇切關心及慰問,以及養和醫院醫護團隊的悉心照顧。有關喪禮安排詳情,家人將適時公布。
鄧成波在高峰期於香港持有逾200項工商舖物業,因此獲得「舖王」之稱。
根據他家族旗下的陞域集團官網資料,該集團與鄧成波家族共同管理總值約730億港元的房地產組合,集團業務包括房地產投資及管理、酒店及餐飲服務、通訊服務、金融服務,以及社會創新業務The STILE所推動的安老服務及創業創新平台,旗下營運超過40個品牌。
不過喺疫情重創香港經濟之際,鄧氏頻頻沽貨套現,去年底傳出他計劃出售達1/4的集團投資物業組合套現,當中不乏以低市價沽出。
他與有關人士最近亦招標出售九龍城聯合道2至18號一籃子物業,意向價約25億港元,整個項目共涉及18個地段,總地盤面積約兩萬方呎,買家可選擇購買全部或部分物業。
他膝下育有5名兒子,由於近年退居幕後,業務多由孻仔耀昇打理,現為陞域集團行政總裁,亦被外間視為接班人。據悉,鄧成波的次子耀文亦有協助打理地產業務,三子耀輝於1995年創辦連鎖眼鏡店品牌尊貴視力,四子耀邦近年逐漸參與家族事業。
不如我哋一齊睇下 鄧成波 一生點樣創造佢嘅傳奇
香港地少人多,亦都擁有龐大旅客團,擁有傳統消費習慣的本地人,締造了一個零售業發達的大都會。
過往香港擁有強大的消費力支撐着高昂的租金,商鋪成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物業。由此,又誕生出一批職業工商鋪炒家。
香港有很多位「鋪王」,鄧成波是名頭最響亮的一位。其縱橫樓市近40年,持有遍佈港九新界200多項工商舖物業,人稱「波叔」。
2016年以來,香港投資物業市場興旺,鄧成波亦表現得愈來愈積極。至今兩年內已投資超過160億港元換貨,重組資產。
2018,就有港媒作了一筆統計,表示波叔的目光已抵及新界東部西貢,短時間在當地重注了14億港元投資工廈及商鋪。
其中包括今年2018 3月份向購入四洲食品網匯中心全幢,作價2.5億港元;2017年斥3.65億港元購入實惠集團大廈,以及3.68億港元購入的四洲集團大廈全幢。商鋪方面,有2017年花費4.5億港元購下西貢花園一間巨型鋪面。
另一方面,2018 5月24日,鄧成波向佳源國際出售了位於新界葵涌、屯門的新合里物業,成功中心,以及菁雋住宅項目共三個物業,再籌得26億港元銀碼。
更早之前,在2017年9月份,波叔就曾將觀塘THE WAVE、銅鑼灣波斯富街多層巨鋪及鰂魚涌東滙中心地庫三處項目打包予中銀國際,估計一次轉手賬面賺約20億港元。
生財之道
「我叫啲鋪作靚女,每日都想睇,買唔買都睇。」
..........................
https://youtu.be/UxkmkbrAKa0
身體狀況雖然轉差,Jeff仍然保持正面心態,他指去年病發初時好積極學氣功,每晚9點入睡,清晨5點前起身吸取陽氣,令身體變得更健康。談到年初時咳到見血,情緒會否變得困擾?他堅定說:「我都盡量令自己舒服,我成日都覺得其實係控制唔到,可能轉頭擴散呢度,又擴散去嗰度,無嘢控制得到,學習接受嘅心態係好重要。但痛苦同辛苦始終係無可避免,當佢(痛楚)攻擊你,當佢(痛楚)嚟時候,盡量去學習點樣放鬆,有信仰就祈多啲禱,盡量令到自己心情平和放鬆,就已經係好止痛方法之一。」
咳到瞓唔到,但係睡眠係好重要,而家呢兩個禮拜就係個腸胃痛。」
患難見真情,好友孫慧雪及謝珊珊不斷支持、幫手,馬浚偉也於阿雪IG呼籲後第二晚,在網上開Live演出為Jeff籌集醫藥費。
建議啲歌手 我一個Zoom, 幾位歌手一齊湊錢
之前跟女友同住梅窩,平靜生活有利好好休養,但自從身體變差,Jeff的哥哥叫他跟女友搬到自己家住,好讓一家人多點相處時間,Jeff也可以多點陪伴年屆84歲有長期病患的父親,他說:「當然一家人感情更加好,但變相亦對哥哥、佢屋企人係一個負擔,因為本身要照顧一個長期病患者,多一個癌症病患者,係一件唔容易嘅事。」
受訪前,Jeff獲中醫師教導用按摩紓緩身體痛楚,他說:「感覺係舒服好多,但每日按摩,講緊每次要按40分鐘,咁係咪親人每日都可以花呢個時間呢?確實有難度,唔係願唔願意,係環境許唔許可,又要照顧你三餐,因為我隻手郁唔到,我煮唔到嘢食,洗碗都做唔到,想幫都幫唔到。」
....................
https://youtu.be/UxkmkbrAKa0
肺癌是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每年新症超過4,000宗。2017年全港有3,890人死於肺癌,佔所有因癌症死亡的人27.1%,高踞本港致命腫瘤的首位。由1981年至2017年,本港每年死於肺癌的人數,雖間中有輕微下跌,但大致呈上升趨勢,從每年約2,000人,增加至每年約4,000人。
患上肺癌的存活率,因診斷及治療時間而異。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患者若能在肺癌第一期時發現,並及早接受治療,未來5年的存活率可達50%,但若在肺癌發展至第三期時才發現,未來5年的存活率便會降至約15%。
一般而言,肺癌對男性構成較大威脅。以每十萬人計算,2017年男性患肺癌的死亡率為76.5,女性死亡率則為32.4,相差超過一倍。若以年齡劃分,男女患肺癌的死亡率均由40歲起上升,當中男性的增幅比女性更高,85歲以後,男女的死亡率同樣相差超過1倍。
肺癌病徵
肺癌常見症狀
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病徵,但隨著病情惡化,周遭的組織會受到破壞,產生各種病徵,包括氣喘、持續咳嗽、痰中有血、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深呼吸時感到肺部疼痛、胸肺反覆受感染或久未痊癒等。患者亦有可能出現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及容易疲倦,雖然並非出現在呼吸系統,卻都是肺癌的症狀。
然而,癌細胞有機會在體內擴散,屆時患者除了上述病徵外,還可能出現頸部淋巴核腫脹、腹脹、骨痛、頭痛,或者頸、面及手部腫脹;嚴重者甚至出現局部腦癇或半身不遂。因此,一旦發現身體有上述病徵,應盡早求醫,診斷是否患有肺癌。
尋找癌症原因
肺癌風險因素
患有肺癌的風險,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吸煙習慣
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煙人士患上肺癌的風險是其他人的20倍。吸煙人士當中,約10%都會患上肺癌;而男性肺癌患者當中,則有約90%是煙民。
吸入二手煙
除自身的吸煙習慣外,二手煙也是肺癌的元兇之一,長期吸食二手煙的人患有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兩倍以上。
吸入化學物料
長期曝露於某些化學品或建築物料,如石棉、鎳、鈾等,或者吸入大量廚房油煙、燃燒香燭的煙霧或累積在建築物的氡氣〔註1〕,都有機會導致肺癌。
不良飲食習慣
長期缺乏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和其他含有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以及經常進食經燒烤或醃製的食物,都是引致肺癌的原因。
家族遺傳
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家中的父母或兄弟姊妹同樣患有肺癌的風險較其他人高。
針對以上各種引致肺癌的原因,預防肺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從未吸煙的人應該拒絕染上不良嗜好,而已經有吸煙習慣的人則應該從速戒煙;同時應勸籲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戒煙,或者減少前往酒吧等較多人吸煙的地方,避免吸食二手煙。至於有害物質方面,員工在工作場所應該遵守安全指引,例如配戴具保護功能的口罩,亦應定期檢查家中的氡氣是否超標。另外,如果從飲食習慣著手,可多吃大量蔬果,但避免服用過多維他命丸,以免對身體引致反效果。
身體影響
肺癌併發症及擴散風險
倘若患者未能及時發現患癌,肺癌病情有機會進一步惡化,釀成更多併發症。例如癌細胞持續長大,可能會堵塞氣管,同時導致大量液體堆積在肺部周圍,令患者在吸氣時,肺部難以全面伸展,呼吸出現困難。癌細胞可擴散至肺部內膜或身體其他部位,令患者感到身體疼痛、噁心、頭痛等。一旦肺癌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則變得難以治療。
常見檢查方法
肺癌診斷方法
如發現懷疑肺癌的病徵,應先向醫生求醫並檢查。醫生一般會為病人進行以下檢查:
胸肺X光片檢查
透過肺部的X光片,觀察肺部裏面有沒有腫瘤或其他異常的物質。
痰涎樣本檢查
利用顯徵鏡觀察病人咳嗽排出的濃痰,檢查是否有癌細胞。
支氣管鏡檢查
醫生利用軟管插喉,檢查支氣管內黏膜的情況,有需要時會切下有異常的組織作進一步觀察。患者在檢驗前須經麻醉,亦可服用鎮靜劑,方便軟管進入體內,過程約數分鐘。
除上述檢查外,醫生亦可能要求進行下列跟進檢驗:
縱隔鏡檢查
患者須接受全身麻醉,於頸的底部、胸骨上方開兩至三個小口,伸入內窺鏡,觀測肺部和心臟鄰近的淋巴結和胸腺。如果發現淋巴結腫脹,就會從另一個小口伸入手術刀,將其切除。手術需時約一小時,患者一般須繼續留院一至兩天。
電腦掃描
患者須注射或飲用造影劑〔註2〕,然後利用電腦掃描,為體內組織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構成立體影像。
超聲波內窺鏡檢查
醫生將附帶超聲波探頭的軟管,通過口腔進入食道。心肺反彈回來的聲波會經電腦形成影像,從而令醫生得知胸腔內的淋巴結有沒有出現脹大的情況。同樣,如有需要,醫生會切一小片淋巴結作檢驗。
醫生在仔細檢查後,會為患者的肺癌分類及分期。肺癌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小細胞肺癌
佔所有肺癌個案的15%,大多由吸煙引起,增長及擴散速度快
非小細胞肺癌
鱗狀細胞
常見於氣管內壁,一般由吸煙引致。腺癌
由氣管內壁分泌黏液的細胞變異導致。大細胞癌
癌細胞體積大,形狀較圓。
間皮瘤
出現於胸腔和腹腔內壁,多由接觸石棉引致,但病例罕見。
在進行檢驗後,醫生會為患者的病情分期,大致可分為四期: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xkmkbrAKa0/hqdefault.jpg)
疫後零售大趨勢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1年4月30 日本疫情新聞 奧運倒數84日
全國確診4684人 緊急狀態下無阻市民出遊
聖火傳遞不設觀眾 疫情嚴重 奧運可能閉門作賽
新型コロナ 39人死亡 4684人感染確認 (21:00)
聖火傳遞會縮小規模,禁觀眾
日本官員稱疫情不容樂觀 東京奧組委:或要閉門作賽
雖然呼籲民眾唔好出街聚會,但仍然發現好多地區仍然無阻市民出遊
日本趣聞,疫情好多生意受影響,但百YEN店仍然係2020年既業績保持賺錢
▽東京都は13万9076人(698)
▽大阪府は8万1185人(1043)
▽神奈川県は5万3532人(240)
▽埼玉県は3万7798人(146)
▽愛知県は3万3477人(290)
▽千葉県は3万3194人(192)
▽兵庫県は3万1504人(333)
▽北海道は2万4170人(187)
▽福岡県は2万3426人(305)
▽京都府は1万2514人(126)
1.日本政府為了防疫,在短短兩年內,3度發布「緊急事態宣言」。所受衝擊最大者,莫過於餐廳、街邊零售店鋪。
2.根據帝國數據銀行資料,日本前5大的百元連鎖店,2020年度保持連續11年營收黑字,總營收近9000億日圓。
3.日本百元店龍頭大創,雖然看似生意沒受疫情衝擊,但日圓持續走貶趨勢,卻可能迫使大創改變商業模式。
日本首相菅義偉針對關東、關西地區發布了第三次的緊急事態宣言。這次的宣言與前兩次最大的不同在於實施期間短,但是要求配合的強制性拉高,像是餐飲業者晚上8點必須熄燈,酒精販賣的店家強制停業等,被稱為日本的「準封城」措施。
不到兩年的時間,日本政府為了防疫,連續3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衝擊最大的莫過於餐飲業。雖然日本政府對於這些受到影響的餐飲業,提供每月10~20萬日圓不等的補助,但做生意最怕被忘記。當消費者不再「習慣」進店用餐的時候,這些餐飲業就得重新調整戰略,知名案例有和民走向專門炸雞外帶,甚至連米其林三星級的牛排館,都可以接受UberEats到店取貨。
但日本另有一種零售業,不但沒有受到疫情影響而衰退,反而逆勢成長,這就是專門提供物美價廉、品項多樣的「百元商店」。「百元商店」從1980年代興起之後,一直是日本民眾的好朋友,尤其1990年代後期,包括大創在內的大型百元連鎖商店林立,互搶地盤、擴大影響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OCK3BF8US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