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勢 #餐廳的本質
今天台灣零確診,開心!但是開心一天就好,我們要繼續加油,不能鬆懈。
不是為了慶祝,但,今天又寫了一篇新文章。最近許多「餐廳末日論」出現,而我不認為餐廳會被取代,理由是,我們必須回到餐廳的本質。
——
餐飲業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打擊餐廳商家的此刻,行業中人心急如焚。
前二天,我才節錄並翻譯了美國名廚David Chang與Corey Lee的對談,二人十分看壞美國餐飲業的前景,直言後病毒時代的餐飲業將與我們目前已知的世界完全不同。David Chang認為外送廚房、雲端廚房將取代餐廳而大幅興起,美國餐飲業將回到90年代的無趣與寂寥;Corey Lee認為升級的衛生規定將顛覆專業廚房的運作,廚師們可能必須再一次學習如何在專業廚房烹飪。
丹麥名廚René Redzepi也看壞fine dining的未來。在與加拿大記者Marie-Claude Lortie的Instagram直播訪談中,René Redzepi認為疫情過後Noma將流失50%-75%的客人,因為人們將大幅減少旅行;他也認為吃一頓飯耗費四、五小時已經不合時宜,即便情況可能回到疫情發生前,也至少需要幾年。疫情過後餐廳重新開幕該呈現什麼樣貌?他與團隊已經在思考Noma 3.0。
當然,台灣和國外要分開看。台灣還沒有必要實施封城,餐廳還不必強制歇業或只限外賣外送,但是保持社交距離的規定已經頒布下來,餐廳必須拉開座位距離、控制來客數量,並且加強環境消毒、戴口罩、量體溫等措施;消費者出門用餐的意願下降,在家做飯、網購餐食的比例上升。謹慎防疫、保持警戒可謂台灣社會共識,無奈的是,對於經濟活動的負面影響則不可避免。
國內飲食媒體《食力》針對COVID-19疫情做了網路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34.7%的民眾選擇「增加自煮頻率」,「改成外帶」居次佔19.1%;其專題報導引用全球市調公司尼爾森(Nielsen)東南亞區總經理Vaughan Ryan的意見, 「自2020年1月底以來,許多亞洲市場每週民生消費用品的銷售額超過過去平均的20~25%,雖然有搶購囤積的案例發生,但民眾的消費習慣已經演變成『非恐慌式』的搶購,而是轉為「家庭式消費」的趨勢,也就是說,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在家中利用網路購買商品或食物』。」
疫情過後,不會「恢復正常」嗎?消費趨勢不會逆轉回去嗎?
餐廳不再被需要了嗎?
#回到餐廳的本質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回到餐廳的本質,回溯餐廳誕生的緣由。
先說結論:餐廳不可能被取代。
告訴我答案的人,是知名社會學家Stephen Mennell,其經典名著《All Manners of Food》精闢分析社會與政治發展如何影響法國與英國的飲食文化,其中有關餐廳的誕生與廚師行業的興起深具啟發性。
雖然我已在自己的著作《Liz關鍵詞:美食家的自學之路與口袋名單》中簡單整理了餐廳在法國誕生的歷史背景,《All Manners of Food》的論述更加醍醐灌頂。先簡單說,「餐廳」在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前開始萌芽後,進入十九世紀,法國才真正出現用餐的「公共領域」,正是這公共領域的誕生,形塑了我們如今所知的餐飲行業。
想像一下,在餐廳出現前,人們除了在家自炊,還能上哪去吃飯?Stephen Mennel舉了幾個例子:中世紀的「煮食店」(cookshop),人們可把肉交給這樣的店家烹煮,或購買店家煮好的熱食;「客棧」(inn),客棧供應什麼食物旅客就吃什麼;英國的「酒館」(tavern),大概是最接近現代餐廳的場所,在那邊可以吃喝也能社交。然而這又與法國的社會環境不同,在法國,貴族都是在家吃飯,雇用廚師在家宴客,出去拋頭露面與人攪和是紆尊降貴。
英國文學巨擘詹森博士(Samuel Johnson)在十八世紀一段關於「為何酒館在英國已經廣受歡迎」的敘述,透露了英法社會差異:
「沒有任何私人宅邸能如酒館那般讓人愉快作樂。私人宴會即便再美好、再盛大、再優雅、再希望讓人放鬆,也永遠會存在謹慎與焦慮。宅邸的主人焦慮地娛樂客人,客人焦慮地迎合主人;而沒有任何人,除了魯莽的狗兒,能夠自由地在別人的家裡頤指氣使,把別人家當自己家。相反地,在酒館,有一種遠離焦慮的自由。你永遠都被歡迎,你製造再多吵鬧、再多麻煩,只會回收更多更好的對待。……不,先生,從沒有任何一處人們發明的地方,比得上一間好酒館或好客棧能帶來的快樂。」
不覺得那段「免於焦慮」的敘述貼切極了?
#用餐的公共領域
那麼,餐廳在法國誕生的背景是這樣的:十八世紀末,同業公會(guild)被廢止,某種商家只能販售某些食物的限制被推翻,餐廳才能供應各種類型的菜色;法國大革命前,社會階級已開始崩解,已有貴族的家廚出來開餐廳; 巴黎的皇家宮殿周邊形成現代商店街,提供新興的商業場域。
革命後,政治新貴、布爾喬亞經常出入餐廳,上餐館成為一種時尚,廚師作為一種職業、烹飪作為一種技藝,也有了全新的舞台。除了討好一小群豪奢的雇主以外,廚師有了另一條功成名就的途徑:自己開餐廳,競爭更大一群走出家門用餐的客人。如同十九世紀的作曲家、作家、藝術家轉而仰賴大眾的欣賞維生,廚師也有了不特定的客人,一群出外用餐的大眾(dining public)。也就在此時,公共意見(public opinion)變得重要,一種本身不烹飪但很懂吃的意見領袖出現了,那就是美食家。
在這般新的社會秩序下,一間餐廳可以如何透過用餐大眾建立名聲?有三種方法:口耳相傳、美食媒體、意見領袖。從十九世紀到現在都是如此。
#用餐大眾將會消失?
於是,疫情爆發後,各種「餐廳末日論」的一大恐懼似乎都指向「用餐大眾」的消失。人們都回家吃自己了,不論字面上或比喻上的意義皆然,疫情嚴重的地方,政府強制人民居家隔離,疫情稍緩的地方,人民即便可以外出也消費信心不足。餐廳作為一種社交的公共場所,空空蕩蕩。(特別指封城狀態中的餐廳)
然而,我不認為用餐大眾會萎縮到永遠消失。現在許多專家預測的「趨勢」,再怎麼往回走,也不可能回到十八世紀以前雇用家廚的情境。我們再複習一下詹森博士說的那一段話,「沒有任何私人宅邸能如酒館那般讓人愉快作樂」,把酒館置換為餐廳,就是了。我們需要餐廳這樣的公共空間,我們回不去了。
試想一想,如果沒有餐廳,人們該去哪裡一起吃飯?你不會只想跟家人聚餐,也不會只想在家裡宴客,娛樂賓客是一種高耗能高成本的活動。你會希望去一個有約定成俗的程序與標準、有合理期待的地方,那就是餐廳。等級高一點的餐廳,甚至提供面面俱到的多重感官體驗,想想看你走進一間好餐廳時,觸目所及的美感,穿過耳膜的聲響,你與服務人員的對話,你與主廚的互動—品嚐其手藝,理解其心思。那都是外帶、外送無法取代的。我無法想像一個外帶、外送完全取代餐廳的世界,那是文化的倒退,心智的衰弱。
#疫情就是變數
許多人將本次疫情比作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防疫有如打仗,確實,許多餐廳眼下只在乎活下去。外帶外送是求生存,募款、賣商品、賣餐券等等手段也是,我都樂意支持,也再次呼籲大家,只要能力所及請多多支持你喜愛的餐廳。當然,若要出門用餐,也必須遵守社交距離的規定,避免群聚,且繼續戴口罩、勤洗手。
於是我們該擔心的是,疫情會持續多久,只要疫苗、特效藥一天不研發出來,疫情就不會真正獲得控制。在這專家預測至少二年的期間內,餐飲業會被打擊到多慘?變化會有多大?是否離復原越來越遠?如果可以展望復原了,復原的時間需要多久?這對於下一代廚師會有什麼影響?這不能單單看台灣,還必須看國際,經濟的狀況與疫情的控制綁在一起,台灣即便目前防疫有成,也還是必須如履薄冰。
美國總統川普上個月被問及餐飲業慘況時,曾說這麼一句:餐廳將會復活,只是也許換上新業主。(Restaurants will make a comeback, just maybe with new owners.)隔天,美國政府宣布2兆美元的紓困方案。其實川普那句話,根本不用說出來,我們都知道那很有可能發生,而且非常悲傷。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收看本篇YouTube影像版本(直播存檔):https://youtu.be/tE4N-4Svkk0 ▶ 收聽本篇PODCAST聲音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y63yualnfv094634dp43yk/platforms ▶ 閱讀【方格子】圖...
「疫情就是變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疫情就是變數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疫情就是變數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疫情就是變數 在 Coach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疫情就是變數 在 王奇的星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疫情就是變數 在 【生技女王投資勝經#18】第四季投資變數疫情是關鍵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疫情就是變數 在 林佳龍談2022疫情仍是變數自談若敗選後身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疫情就是變數 在 端午3天連假憂大爆發?疫情恐添變數陳時中說明我愛一條 ... - Facebook 的評價
疫情就是變數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收看本篇YouTube影像版本(直播存檔):https://youtu.be/tE4N-4Svkk0
▶ 收聽本篇PODCAST聲音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sy63yualnfv094634dp43yk/platforms
▶ 閱讀【方格子】圖文整理:https://vocus.cc/article/612c61e4fd897800011dccd4
【梗你報新聞】2021-AUG. WEEK 4 國內外影視新聞回顧
.
01 《當男人戀愛時》編劇 簡持中病逝 享年36歲
今年創下4億新台幣票房佳績的賣座國片《當男人戀愛時》,8月28日驚傳編劇簡持中於8月初因病逝世,享年36歲。曾為科技業工程師的簡持中,因為熱愛寫作而投入電視電影編劇工作,創作類型多元,曾經參與過的作品包括《當男人戀愛時》《黑喵知情》《風中浮沉的花蕊》等。與簡持中有著革命情感的《當男人戀愛時》導演 殷振豪,也透過助理證實了這個遺憾的消息。
.
02 索尼漫威宇宙又改名;《猛毒》等蜘蛛人反派系列新名稱正式曝光
甫揭序幕的CinemaCon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展開,索尼影業在公開《蜘蛛人:無家日》首支預告後,在現場透露了自家蜘蛛人角色宇宙的全新名稱為「索尼蜘蛛人宇宙(Sony‘s Spider-Man Universe)」。索尼手中一直握有漫威漫畫的蜘蛛人改編電影版權,如今將其宇宙名稱簡化後,成為《猛毒》《魔比斯》等蜘蛛人反派系列的宇宙名稱,確實較能讓觀眾在狀況內。
.
03 派蒂珍金斯嘆《神力女超人1984》串流院線同步發行讓人傷心欲絕
去年年底上映的《神力女超人1984》採串流院線同步發行,導演派蒂珍金斯在近期受訪時提到:「這是一堆糟糕選項中最好的選擇,但這項決定讓我感到傷心欲絕」。語帶無奈的她表示,這無疑是對電影有害的決定,因為串流平台上播放這部電影決不會和電影院有相同效果;她強調她並不知持同步發行的方式,未來也希望能夠永遠避免此事再度發生。
.
04 「緋紅女巫」伊莉莎白歐森聲援力挺;史嘉蕾喬韓森訴訟案轉私人仲裁
史嘉蕾喬韓森透過經紀公司控告迪士尼將《黑寡婦》採院線串流同步發行的官司,目前迪士尼試圖將此案改為私人仲裁,被質疑可能自知理虧。而同樣在漫威電影宇宙中演出「緋紅女巫」的伊莉莎白歐森,對此也公開力挺支持,稱讚史嘉蕾喬韓森揭發不公的勇氣。她也同時也擔憂疫情影響小型實體電影院的經營,認為電影公司應齊心合作想辦法讓院線體驗能夠完整保存。
.
05 《黑豹2》片場傳意外事故;「舒莉」莉蒂西亞萊特打戲輕傷住院治療
趕拍中的《黑豹2:瓦干達萬歲》,上週傳出片場意外事故;飾演黑豹妹妹的「舒莉」女星 莉蒂西亞萊特因拍攝特技戲時受了輕傷,事後立即送往波士頓護理機構住院治療,並已順利出院。目前,迪士尼並沒有針對此意外事故的細節有近一步說明。目前《黑豹2》上個月於亞特蘭大開拍後,劇組轉往麻省理工學院進行拍攝,據了解此事故並不會影響本片的拍片進度。
.
06 《不可能的任務7》片場照曝光;阿湯哥騎車墜懸崖、高空跳傘樣樣來
動作特技越玩越大的湯姆克魯斯,近日在CinemaCon現場釋出了拍攝《不可能的任務7》的特技片段。片段中,他騎乘越野機車飛上高空後放手,在墜入懸崖前跳傘,讓現場觀眾看完驚呼不已。湯姆克魯斯表示,這是他嘗試過最危險的事,也是從小就夢想要做的事,在努力了這麼多年終於達成。 目前《不可能的任務7》尚未殺青,上映日期暫定為2022年5月27日。
.
07 《臺灣三部曲》劇組持續停工,導演魏德聖宣布四大主因
上個月因疫情宣布停工的臺灣史詩鉅作《臺灣三部曲》,導演魏德聖在8月23日宣布電影繼續停工,直到資金到位。劇組經過多次討論和研究後,認為台灣爆發本土疫情雖已趨緩,但考量片場需要大量人力群聚,外籍團隊無法入境等變數,加上極端氣候常導致場景被破壞、資金也因疫情原因無法完全到位,劇組不會放棄這項計畫,也在評估是否能夠以動畫方式呈現。
.
08 X教授有望在《奇異博士2》登場?
根據好萊塢業內人士DanielRPK爆料,《奇異博士2》中可能會加入一位前福斯《X戰警》宇宙中的重要人物,並與緋紅女巫正面對決。權威媒體人Nick Santos更爆料,這個角色就是X教授。至於會是派翠克史都華的老X教授,還是詹姆斯麥艾維的年輕X教授,則不得而知。
.
09 《不死軍團》續集傳換導演;莎莉賽隆、奇維托艾吉佛確定回歸
去年在Netflix推出的《不死軍團》,續集計畫傳出原定接下導演職位的《逃出絕命村》導演 維多利亞馬奧尼已退居製片,目前尚未有導演接替人選的消息。而首集主要卡司,包括莎莉賽隆、奇維托艾吉佛,以及擔任編劇的原著作者 葛雷格魯卡,也都將參與續集製作。
.
10 迪士尼《獅子王》前傳電影全新選角公開
根據DEADLINE的報導,2019年的迪士尼《獅子王》擬真電影,目前正進行前傳電影製作;小凱文哈里森、亞倫皮埃爾將取代奇維托艾吉佛和詹姆斯厄爾瓊斯,擔任新的刀疤與木法沙配音工作。前傳工作也將交由《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導演 貝瑞詹金斯接棒執導。
.
11 珍妮佛哈德森稱《貓》不是爛片,只是走得太前面?
目前正忙於宣傳新片的珍妮佛哈德森,在接受雜誌訪問時提到,她認為《貓》被嚴重誤解,並期待未來的人們會以不同的眼光看待這部電影。她也表示,她依然會以參與這部電影演出為榮,更表示自己是兩隻貓的貓奴,其中一隻貓更命名為她在劇中角色的名字 葛莉茲貝拉。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XXY、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r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ointmovieclub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疫情就是變數 在 Coach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師大 #體育課 #藤球
109年開始,師大藤球隊能夠在師大分部中正堂訓練,我覺得場地大小適合、撿球也還算方便,重點是不用怕下雨停課,因此申請了在公館上藤球!
本學期有了好的場地器材,加上幾位台大的校際選修學生互相砥礪,大家學起來很快也很快樂。殊不知沒有下雨的影響,卻意外遇到疫情封城變成居家上課,讓本來安排好的課程又有了新的變數…
雖然這群孩子只學習了一半的課程,卻已有超高水準,因此一定要把平時練習的影片和大家分享,本堂課程的宗旨,就是希望透過一學期的練習,讓學生能很有自信地告訴別人你也會一點藤球!讓大家來看看他們10堂課程的練習,到底進步了多少吧!
P.S:對藤球有興趣的師大學生,歡迎選修藤球初級!
疫情就是變數 在 王奇的星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不談星座,因為去年底已經在粉專上含蓄地提過了「五月中」會出現意料之外的變數危機,可能我人微言輕,大家也沒有太在意。
今天來聊聊我最近發現的一些現象吧!因為打字真的說不太清楚,所以我特別拍了一段小影片。
面對病毒我們必須戰戰兢兢,但毋須過度神經兮兮,把自己搞成神經病也不好,我相信在這些自主減少外出的時間裡,很多人的生活、情緒和壓力都面臨著考驗。現今發生的一切,證明了我們確實無法自絕於世界、置身事外;病毒它已經真真實實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只要心懷戒慎敬畏,把它當作無所不在,多一分小心、少一點大意,就算是很嚴格律己了。
積極的防疫的確是打疫苗沒錯,但在疫苗不足的現在,只能秉持最嚴謹的防疫態度來面對;「魔鬼藏在細節裡」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沒有人願意中招,更沒有人會故意中招後傳染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因為那些數字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命啊!
疫情肆虐全球一年半了,我們也把口罩戴好戴滿了,勤洗手,隨時消毒,但……是不是有什麼我們忽略的細節?才讓病毒在沒有察覺的時候上了身?
最近,我觀察了二個現象,想跟大家分享,看完影片大概就可以了解;一個是在採買物資的時候容易忽略的地方,另一個是我看了這麼多的新聞都沒有提到的,就是我們「#外出穿的衣服」可能是病毒上身最容易忽略的細節。所以我特別自拍了影片來說明,當然,影片拍的不是很好啦!勉強看完之後,如果你也覺得我的觀察有理,那就轉告你我的親朋好友,不一定要分享影片,只要把我觀察容易忽略的細節提醒大家特別注意就好(畢竟防疫期間我實在太邋遢了)
#純粹分享自己的觀察
#如果你也認同歡迎轉告周邊的親朋好友們也注意容易忽略的細節
#影片中我沒有刻意損及任何賣場的意思只是想表達一般人真的很容易忽略的地方
#大家一起為辛苦站在前線防護的所有工作人員加油打氣
#多一分小心少一點大意不要忽略了防疫的細節
#不要對一個52歲的大叔自己拍自己剪的影片有太高的標準謝謝🙏
疫情就是變數 在 林佳龍談2022疫情仍是變數自談若敗選後身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民進黨新北市長林佳龍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 疫情 仍是選舉 變數 ,這一題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都有責任,全看如何應處,不管是對陳時中或是侯友宜都一樣 ... ... <看更多>
疫情就是變數 在 端午3天連假憂大爆發?疫情恐添變數陳時中說明我愛一條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累積到現在我們的這個兒童, 十二歲以下這個本土的重症呢, 總計是三十位齁, 那其中有四位是屬於這個家中, 死亡的這個個案, 那死亡的兒童的累積數是十三位齁, 那呃另外再 ... ... <看更多>
疫情就是變數 在 【生技女王投資勝經#18】第四季投資變數疫情是關鍵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時序進入新冠肺炎好發的秋冬季,歐美擔憂 疫情 再度大爆發,進而影響經濟復甦速度,加上美國總統選舉、美中緊張關係等等 變數 …都成為影響股市投的關鍵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