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 Reading! Let’s讀it.】
#書單推薦接力活動
意外知道吾友 重點就在括號裡 拉我下海,參加這個文化部舉辦的「 走讀臺灣 」系列活動。大王想到有網友之前留言哀號,大王推太多書了都買不完,所以剛好趁這個推書機會,來玩點不一樣的——這些書不一定找得到博客來連結XDXD。
1. 《視聽之餘》家明
新手書店 老闆常在網上推書賣書,這本來自香港影評人家明的著作,我一看就馬上私訊轉帳(老闆推的書都很威的,快去點讚粉絲頁)。
多年來,我都以為「寫香港電影的家明」是「那個」家明,又過了若干年才知道,原來這個家明不是那位譚家明,有夠尷尬。
看家明寫電影,有趣之處在於弦外之音:寫《瘋劫》,寫他與學生一起看數位重映的觀影經驗;寫《智取威虎山》,沒有避開徐克重拍中共樣板戲的尷尬(很多人認為這部電影是徐「通敵」的證明),反而認為他刻意強化正邪對決,弱化了必須解釋國共內戰的尷尬。當然大家可以見仁見智,但家明至少能給讀者一個新觀點。
2.《繪聲繪影一時代:陳子福的手繪電影海報》
這一本,不寫推薦,買就對了,請看附圖。
大開本,將陳子福先生自 50 至 80 年代的手繪電影海報,以最適合閱讀的方式展現(所以不可能買電子書),這些港台好萊塢電影海報裡,最寶貴的當然是台灣電影,看看下面的《盲女集中營》,看海報就知道,那時候演盲人的方法就是翻白眼!
《豔諜三盲女》海報上就有三對白眼XDXD
啊,這本台灣買得到唷XDXD
博客來:https://bit.ly/2XrZOBB
3.《一寸灰》毛尖
這也不需要推薦了(其實是我上面寫太多寫累了XD
看到毛尖大人的書,買就對了。
寫太多了,磚頭也丟太多了,該是引玉的時刻了。
在此邀請專業人士……請兩位專業作家分享他們喜歡的好書,絕對比大王的名單有看頭,而且我也很好奇他們會推薦的書單XDXD
既晴
Wolf Hsu
大家一起來看書吧~~
#閱讀的種子
#走讀臺灣
#KeepReading
#Lets讀it
#疫起待在家
#一起來讀書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Agnes、Gear、Grace、Thomas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
瘋劫 在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來舊年上的戲,終於上映了。
無論你點睇許鞍華,重點是看文念中怎樣拍許鞍華,他付出的心力,唔係講笑。
————————————
【記一個人怎樣好好拍電影】
重點,要先講:文念中的《好好拍電影》,很好看。
這是一齣有關許鞍華的紀錄片。
許鞍華,一直拍戲給人看,由1979年《瘋劫》至今,四十年了,跟她同年代出道的新浪潮導演,有很多都不再拍戲,可能是因作品票房欠佳而被市場淘汰,也有可能是,純粹轉了行——電影,不能拍一世。
但許鞍華一生人都在拍戲,她沒有想過有一天不拍戲,所以一直好勤力地拍戲,但在《好好拍電影》中,有被訪者轉述了她的一句話:「勤力有X用咩!」
是的,勤力不涵蘊成功,導演所付出的勤力,絕對不能量化成票房數字,也不能兌現成影評人的溢美之詞。《瘋劫》很成功,成功在確立了許鞍華的導演身份(只是也被標籤為「血腥女導演」),到了第四齣作品《投奔怒海》,拍越南船民故事,票房過千萬,她更成為金像獎最佳導演。
然後,據她形容,衰足十幾年。由改編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開始衰(《好好拍電影》甚至找回當年一些影評的狠批給我們看);北上拍《書劍恩仇錄》和《香香公主》,沒有威也沒有飛來飛去的武功,又衰;《客途秋恨》,很多人都沒看過,但原來滲進了導演本人的成長記憶;其後,講到明想拍得商業一點,於是拍了《極道追踪》,描述一班華人在日本居留的故事,票房也稱不上好。偏偏同一時間,港產片明明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笑片鬼片打片,只要拍得不太離譜,大概都呃到人入場,還有英雄片這大潮流,只要影住班人著乾濕褸開槍觀眾就會俾錢入場,但許鞍華由始至終沒有參與,又或者,這樣說吧,她跟那個年代的主流一直保持距離,同時像紀錄片所說,沒有加入某個院線陣營,一直獨立地,找機會拍她想拍(但未必有票房保證)的題材。
直到《女人四十》,才再一次成功,票房好,有口碑,仲有獎攞——商業市場的成功,從來都是由外界(的某些數字)和別人(的某些言詞)所定義,所以許鞍華之前一段長時間的失敗,其實也是由外界和別人所定義,回看作品本身,其實可能是沒有那麼大問題的。但沒辦法,勤力真的冇X用,成功只取決於最後完成品所帶來的一切,而不是完成品在未完成前導演所付出的一切,而這一切,其實也是一齣可以好好看的戲,只是這齣更真實的戲,不預設給別人觀看。
《好好拍電影》好看,是因為讓我如實看到了一齣名叫「許鞍華拍電影」的戲,由成長時對樣貌的自卑到入行時師從胡金銓,由《瘋劫》的成功到衰足十幾年,由《女人四十》的再成功到又衰足好多年,但依然爭取開戲的機會;到2004年首次入天水圍,看見一個恍如Game裡的假城市,拍了《天水圍的日與夜》和《天水圍的夜與霧》;再然後,合拍片的時代,拍了《黃金時代》和《明月幾時有》,為了宣傳,去不同城市出席活動,接受大量訪問,解答千遍一律的問題,答完,虛脫。
宣傳完了返香港,照顧年長的媽媽,她堅持不送媽媽去安老院。她曾經好怕這個管教嚴厲的媽媽,後來才知道,媽媽原來是日本人,終於明白媽媽過去為何不太說話。這些感覺,都被她放進《客途秋恨》。
今時今日,流行二分法的時代,對許鞍華有不同評價,有一些,極不客氣;我不是許鞍華影迷,卻真的敬佩許鞍華,敬佩她一直好好拍電影;「好好」,是一種態度——拍電影不是貪圖電影可能帶來的甚麼名成利就,而只是,純粹喜愛拍電影。
瘋劫 在 電影狂人-影評情報交流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臨封院前本來定好去睇特别場
點知…
一波唔知幾多折後終於能上映了,就在明天
//《#好好拍電影》
上映日期: 3月4日
導演: 文念中
紀錄人物: 許鞍華導演
片長: 112 mins
級別: IIB
類型: 紀錄片
【故事大綱】
人聲鼎沸的紅地毯,一位年過七十精力充沛的短髮女人舉步生風邁向閃光燈舞台。紅地毯淡出變成泥濘小路,伴著混濁的腳步聲,她大步流星踏入香港新界的電影片場。於她而言,榮耀和艱辛不過是接近電影世界的不同路徑。
出生於中國東北,成長於澳門,受教於香港,她秉持中國文化的根基,沉迷西方文學,繼而遠赴倫敦進修。終於,她找到了電影。透過電影她得以融入香港這座華洋雜處的城市,得以與曖昧疏離的母親和解,得以探索自己和這座城市的難民身份。電影亦找到了她。
她師承胡金銓,處女作開闢香港電影新浪潮,無人問津的小人物們成為她鏡頭下的主角。
四十載光影生涯,從獲獎無數到跌入谷底,潮起潮落間,她對電影,對香港的一片赤誠始終未變。在孤獨的求索路上,電影伴她活出人生的圓滿。
.
導演文念中:「十分興奮《好好拍電影》成為第16屆大阪亞洲電影節開幕電影,能夠和亞洲其它地區觀眾分享一個香港電影人經歷數十載人生起跌,初心未改,矢志不渝拍電影的故事,是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感到非常榮幸。」
第16屆大阪亞洲電影節將於2021年3月5日至14日,在設有現場觀眾参與的形式下舉行。文念中導演為許鞍華這位傳奇導演拍下紀錄《好好拍電影》,花長達4年時間,記錄許鞍華導演的光影人生。
「少壯導演」、「血腥女導演」、「一座寶山」等,通通都是許鞍華早期稱號,在紀錄片《好好拍電影》預告中版翻出來。許鞍華重談首部作品《瘋劫》,她笑說:「還不就是很成功」。除《瘋劫》外,預告中還回顧了許鞍華導演的多部經典,《投奔怒海》、《千言萬語》、《桃姐》等,多不勝數。//
瘋劫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主持:Agnes、Gear、Grace、Thomas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GE3UfthFGE/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