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末病患化療 恐情況惡化
The New York Times:Benefit of End-Stage Chemotherapy is Questioned (http://www.nytimes.com/…/chemotherapy-may-worsen-end-of-lif…)
…. “It worsened quality of life for those that are relatively healthy, and those are the ones that the guidelines support treating,” said Dr. Charles D. Blanke, a medical oncologist at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 who was not involved in the study. “Chemotherapy is supposed to either help people live better or help them live longer, and this study showed that chemotherapy did neither.” …..
世界日報 中文節錄轉譯:癌末病患化療 恐情況惡化 (http://www.worldjournal.com/3349551/article-癌末病患化療-恐情況惡化/…)
化療是治療癌症晚期患者的主要方法,但一項23日發布的研究顯示,化療有可能弊大於利。
這項研究觀察了超過300名轉移性腫瘤患者,他們的惡性腫瘤已經從原發器官轉移至其他器官,更難治愈。其中,大約一半的患者接受了化療,也就是使用化學物質殺滅癌細胞,縮小腫瘤,但副作用包括身體虛弱、噁心、疲勞、神志不清、脫髮等。大多數病人是平均年齡為59歲的男性,他們的壽命平均只剩下四個月。
這項研究的目的在於,在病人只剩下一點點壽命的情況下,尤其是生活還能夠自理的情況下,檢驗化療對病人生活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根據醫護人員對病人身體和精神狀況的評估,研究者們發現化療並不能夠改善行將就木病人的生活品質。對於那些生活能夠基本自理的病人來說,化療讓他們的生活品質更加惡化。
這項由康乃爾醫學院和紐約長老會醫院進行的研究指出,「不論病人的身體狀況如何,化療不僅不能給病人帶來好處,而且會讓那些身體狀況還不錯的病人更加虛弱。」研究建議:「對於癌症晚期病人進行的化療指導綱要需要修正,要承認化療對轉移性腫瘤患者有潛在的危害作用。」
研究還指出,早在2012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的一個專家小組就已經認為,「對於那些沒有明顯臨床症狀的病人,化療是運用最為廣泛、但也最浪費、最沒有必要的一種療法。」
醫生有時會對癌症晚期患者使用化療,用以縮小那些可能造成疼痛的腫瘤,這種方法叫做姑息性化療。
評論:
臨床上,我看到的癌末病人還不少,從這些病人的經歷上可以很容易察覺末期化療往往是壞處遠大過好處。其實,很多年前開始,就斷斷續續有很多醫學研究認為,目前西醫的癌末治療方式是弊多於利。然而,臨床腫瘤科醫生(Oncologists)在「沒有其它辦法」下,不斷地把病人推向化療、放療、及各種標靶治療,把絕大多數的失敗怪罪於癌症太兇悍,把極少的成功案例無限放大宣傳,即使連西醫醫學研究都不斷提出警告,絕大多數的臨床腫瘤科醫生總是告訴癌末病人及家屬:「不然怎麼辦?什麼都不做,舉白旗等死嗎?」
是的,就像這篇報導討論的研究結果,如果「舉白旗等死」比「癌末化療」對病人更加有利,臨床腫瘤科醫生就應該放手,讓病人安寧的、有尊嚴的走完人生,而不是把「無效而有傷害的治療」強壓在病人身上來「證明自己職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想很多常幫助癌末病人的中醫師也會同意,中醫至少可以提供癌末病人兩個幫助:(1)讓他們活得比一般癌症醫師認為的存活時間久一些,(2)讓他們的生活品質比一般西醫癌末治療好很多。在中西醫兩者相比之下,我想不出來為什麼一位「真正為病人好的」臨床腫瘤科醫生不推薦癌末病人試一試中醫治療,好的醫師和好的科學家一樣,重點不在證明自己是對的,而是大家共同找尋宇宙的真理,或者對病人最有利的治療方式。
(http://andylee.pro/wp/?p=2958)
癌症晚期 疼痛 在 記者陳曉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癌症竟是「幸運」?
國際學術期刊《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前主編、醫學專家Richard Smith過一篇文章「Dying of cancer is the best death」形容癌症是最好的死法,引起頗大爭議,香港社交媒體撮譯這篇文章,留言罵罵聲:「佢一定係未見過 cancer D人係點死既!」
事實上也有醫生同意Richard Smith,日本暢銷書《大往生》醫生中村仁一斷言「要死就死於癌症」,這次介紹另一日本醫生朝日俊彥,他除了一早有這想法,自己在六十二歲亦得了癌症。當醫生第一次告訴他肺臟有些陰影似乎是癌細胞,「真的幸運!」朝日俊彥在心中輕呼。
「說不定你命中就是注定要在這個年紀碰上一場大病,能有的選項大概不出癌症、心臟病、中風這幾個,我們冷靜地考量看哪一個比較好吧。」朝日俊彥這樣解釋:心臟病、中風等急病太突然了,沒時間交待身後事;死於一些器官衰竭的慢性病,需要漫長時間護理,晚期往往失去自理能力。癌症晚期一般有三個月至一年壽命,有機會安排後事,好好說再見,而接受護理的時間,相對不致於令旁人無法承受。
想法轉變,處理亦不一樣,朝日俊彥當晚就和所有家人談身後事:他最想在死前完成的事,是自己新開的診所可以上軌道,讓同是醫生的女兒和女婿可以接班,大家就用最長時間討論業務上的安排。而不同的癌症治療方案、葬禮如何處理,都一一談到了。太太淡淡說了一句:「以後一個人睡那麼大一間寢室,感覺有點寂寞呢。」同住的長女正在懷孕,就回答:「明年你就會多一個孫子,如果你願意陪孫子睡,我會很感激的。」
一家人可以坦誠討論種種安排,讓朝日俊彥心情更輕鬆地面對接著連串治療,無論是好消息:化療似乎有效;壞消息:癌症腫瘤指標還是增加了,他都可以和家人商量對策,包括如果一旦惡化陷入昏迷,要否搶救。
八十年代的日本,傾向不告許病人患癌的消息,生怕影響病人的心情。朝日俊彥在當年就公開提出相反意見:讓病人想得太過樂觀,萬一事與願違,打擊更大,而且知道實情,才能思索如何善用剩餘的時間。
醫學對癌症的概念,一直在轉變,曾經醫生對治療有無限權威,但現在癌症病人再看另一個醫生接受「第二意見」,已經普遍被接受。病人的自主權亦漸受重視,像「延長壽命就算疼痛或者失去意識」和「自然離世解脫痛楚」,這兩者的選擇並不是醫學範疇,而是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
抱著最好的希望,作準備最壞的打算,兩者沒有衝突。朝日俊彥在最後一本書《我的生命只剩下一年》仔細記錄治病的過程,他接受自己會死亡,但也積極進行各種治療,包括試新藥,因為心情開朗,治療效果一度比想像中好,於是額外接了很多公開演講,結果累得體力不支。但他不後悔,因為這人生最後一段時光,在他掌握之中過得很充實。
作為醫生,他是有優勢的:相對一般病人明白身體的反應,治療過程難免總總不舒服,辛苦但心情平靜,有時還會跟惡性細胞談天:「你一直自由自在地成長,突然遇上抗癌藥物,大概飽受驚嚇吧。」
朝日俊彥確診後生活了一年多,最後一個月長期卧床,寫遺書,選遺照,錄音計劃在葬禮播放,心情依舊輕鬆,讓家人開口道謝:「爸爸總是那麼開朗,我們也過得很開心,謝謝你。」
「我死時會是怎樣的呢?」太太偶然也會囁嚅,他更覺得沒病時作好心理準備,那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可以減少遺憾。
患癌是「幸運」的想法誠然有爭論,但朝日俊彥示範了癌症最後一程,不盡是絕望。
原刊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tai…/art/20150620/19190707
癌症晚期 疼痛 在 突發性癌痛好苦! 「痛得要命」怎麼辦?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癌症 常伴隨程度不一的 疼痛 症狀,但突如其來的強烈 疼痛 總是讓病患苦不堪言,這就是突發性 癌症疼痛 ,持續時間通常不 ... ... <看更多>
癌症晚期 疼痛 在 別忍了!癌症疼痛有解方〡ft.臺大醫院麻醉部疼痛科林至芃主任 ... 的推薦與評價
「痛不欲生」有可能是壓垮 癌症 病人最後一根稻草!? 造成 疼痛 的原因有哪些?治療時使用的#鴉片止痛藥會不會成癮?鴉片類藥物副作用有那些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