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九月十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而今天正好有篇新聞是台中有名四十多歲女子因試圖跳樓,轄區的正義派出所廖俊賓所長將其救下的英勇事蹟,平常這些試圖尋短的事件,大多是由警消同仁協助救助,他們都是救人的英雄。
但今天我想借用這個機會特別談談警消的心理健康的問題。長年以來,我都一直強調,警消的工作性質、工作環境、工作時長都非常特殊,完全不同於一般公務員,同仁時常面對著超乎常人般的壓力,這些壓力可能來自於案件現場、民眾互動、長官壓力等等,而過長的工時也壓縮了與家人和伴侶的相處時間,波麗士們積攢的負面情緒,可能是沒有地方傾訴與發洩的。
雖然警政署有「關老師」和「身心健康諮詢服務」等專線,但這些都是透過服務機關或是主管的介入、引介來識別員警的需求,然而長年以來警察形象一直被塑造成英雄主義、剛強的形象,主動示弱反而可能會有來自同儕的壓力以及被標籤化的可能,無形中壓抑了同仁的求助,進而導致了每年數件甚至十數件的同仁輕生案。
我在去年十一月,就透過員警酒駕案質詢時提出真正的問題來源:「壓力幾乎成為同仁們最大的職業傷害」,同仁們在工作時的壓力長久以來無處釋放,已經成為極大的隱憂;在美國等先進國家甚至是周遭的香港、新加坡,警消單位都配有心理醫師,定期讓同仁做心理諮商、輔導,多年以來我不斷倡議,希望內政部也可以比照這些國家聘雇專門的心理諮商師,但依舊是「員額不足、經費困難」等老問題。
我國的同仁承擔著比其他國家的警消更多的業務,且長期以來高壓、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造成了他們身心的傷害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政府必須早日關注到這個問題,別再讓同仁們有苦說不出,世界上沒有不會倒的英雄,這些英雄不過就是苦苦撐著而已…
發洩情緒的地方台中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自我:一個人的修練】
世上的每一個人,從誕生到離去,所有遇到的難題,都得自己扛過去,即使有人陪伴,真正要克服困境並且邁開步伐走過難題的人,永遠得靠自己。
從母親狹小的子宮內掙出頭來是如此,求學考試也如此,爭取愛人面對成功或挫敗也是如此,最後一個人面對生命的盡頭,更是如此。
每一個人生,困境都不同,面對的挑戰也不同,但一樣都有艱難的地方。
小雯,薩提爾模式學習者,面對親子教養困境,面對自己人生困境,做了許多努力以及功課,付出的學習在她面對孩子衝突時展現了高度。
她從崇建老師的工作坊內學習到如何釋放出負面能量,從天安老師工作坊明白小時候的自己,很可能是自己冰山故事的源頭,從我(儀婷老師)這裡理解畫下界線為自己負責,才能從混亂中抽離,也才能真正面對問題。
小雯將自己與親子間發生的故事,鉅細靡遺的寫下來,其中安頓自己的強大能量,感動了群組內的所有人,包括我。
要走一段安頓自己的路,並不容易,只有曾經走過那段風雨的人,才明白那裡面蘊藏著什麼樣令人震撼的能量,也才明白這段路,是多麼的不容易。
小雯幾天前,經歷了風雨,到達了彼岸,如今將沿途的風景,寫下文字,帶給群組的學習者力量。徵得小雯的同意,希望藉由小雯的這段文字記錄,也能感染給同樣在路上獨自努力的你與所有人。
看完小雯的歷程,若有所觸動,也希望能寫下對你們的觸動給小雯,對她而言,這是最好的力量,亦是陪伴。
一個人的修練/小雯
時間:110.8.24 中午約12點
地點:廚房
用完午餐後洗碗糟裡滿是待洗的碗盤,兒子是目前家裡負責洗碗的人,但他沒有選擇馬上洗碗,而是上樓滑手機。
我(上樓):兒子,吃完飯記得把碗洗一洗哦~~
兒:好!
一小時過後,兒子還是沒有下樓去洗碗。
我:兒子,媽媽要出門一趟,我要提醒你洗碗糟的碗盤請你去洗。
兒:再給我五分鐘,我會去洗。
三點半我外出回家,洗碗糟的碗盤依舊原封不動的佇立在哪。此時我覺察到我胸口已有一股生氣及無奈的情緒。
上樓看到兒子當時正吹著口哨,啍著歌在打電動….。頓時我氣到很想罵人,但理智告訴我這不會是最好的處理方式。於是我深呼吸個幾口氣,站在門口,但我卻啞口無言,不知道該說什麼。也因為我知道自己還有生氣,所以也不敢開口說話,直到兒子看見我站在門口。
兒(不奈煩的說):幹嘛!(手裡繼續打著電動)
我:我需要使用廚房準備做晚餐了,請你現在去洗碗。(命令)
兒(不屑):我知道!妳可以離開了。(手裡繼續打著電動)
我依然站在門口不動…
兒(生氣):妳到底要幹嘛???
我:我需要你馬上去洗碗(命令)
說完我轉身離開下樓,樓梯走到一半,此時的我心中已滿是被憤怒、委曲、無奈、難過給佔據。轉身我就上樓回到房間,把房門鎖起來。我知道自己情緒能量太滿,撐不住了,我需要釋放、發洩。
阿建老師說過,情緒的能量需要被釋放,只要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找一個安全的方式,讓它健康的渲洩出來吧!於是我把臉埋在枕頭裡,嘶聲力竭的狂哭、幾近瘋狂的吼叫,我的身體好緊繃、好用力,一直在燃燒著熱量。
就這樣哭了快十分鐘,門外一陣陣敲門聲響起,我知道兒子來了。收捨好情緒,擦乾眼涙,我又要扮演穩定媽媽的角色面對兒子。
兒子進房後不發一語的觀察我
兒(指責):妳剛剛一直站在哪裡吵著我要洗碗,害我分心輸了那一場。妳說要怎麼辦?
我:平常玩電動的時間,你都是跟爸爸喬,關於你電動輸了我不能怎麼辦,請你跟爸爸說。
兒(生氣):好,妳不跟我說,那以後我也不跟你說話,看妳會怎樣!
兒子此時也因為我的打岔,而斷了理智線,開始罵人,對我說出不理智的話。OOOOXXXX…
當下的氣氛好凝重,我再度覺察到了我有好深的無力感、恐懼和悲傷。我無法面對這樣的孩子,於是我選擇先離開房間,當兒子離開我房間後,我又回到房間。因為太恐懼和悲傷,我躲在電腦桌旁一直哭泣,一直喊著「不要打~~ 不要罵~~」。
上過天安老師的課後,我知道這個恐懼、悲傷、憤怒、無力感來自於小時候的自己。爸媽在我有記憶以來幾乎天天吵架、打架,甚至拿刀要砍對方。當時的我總是在旁邊哭喊著「不要打了、不要罵了」。但年紀小的我根本阻止不了這一切,也因為害怕,所以只能帶著弟弟妹妹們躲在房間門後,一直祈禱這可怕的戰爭趕快停。
我跟著小時候的小女孩悲傷哭泣,我的身體感受著小女孩的恐懼而發抖,我允許小女孩的期待沒被聽見的憤怒。就這樣我陪著她蜷縮在電腦桌旁哭泣。
此時兒子又進房來了,但這次我不想再為他扮演媽媽的角色了,我想照顧小時候的自己。
在陪伴小時候自己過程中,兒子一直叫著:媽~媽~媽~,我依然很專心的陪著小女孩哭泣,就只陪著她。
事後,我帶著較平靜的心走到兒子面前,跟他做了個連結
我:兒子,關於你沒有按時洗碗的事,我有一個你不負責任的觀點,所以我有生氣、和無力感,這是我的情緒,我的問題,不是你的問題。但我知道你不是每件事情都這樣,你也有做好事情負責任的時候。
兒:我覺得是我的問題,是我讓你變得生氣、難過。
我:我有我的生命故事,你所做的事剛好連結到我過往的經驗,讓我有很深的恐懼、悲傷、憤怒和無力感,而我的這些感受跟你無關。唯一跟你有關的是,你可以對我表達你對我感到非常生氣,但你不應該用辱罵的方式對媽媽說話或對任何人這樣說,因為這會讓人感到厭惡。這也會影響到你的人際關係,讓人不願意親近你。因為一時情緒而說錯話,讓別人誤解你,這實在不值得。
兒:我知道我在表達上需要再改進,我也會改進。但我真覺得是我的錯,妳才會這樣。
我:兒子,你看著我~~ 我該為我的情緒負責,而你該為你的行為負責。我們都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功課。
========
☞活動公告:9/14受邀一場線下與線上同步讀書會,導讀《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有意報名的學習者,活動將於今日早上11點露出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2022年工作坊日期出爐:4/23-24(台北)、6/4-5 (台中)、9/17-18 (台北)、12/10-12/11 (高雄)
發洩情緒的地方台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別浪費每一次孩子給的學習機會】
(續上篇)
昨天的影片,給大家帶來了些許的療癒,讓大家一窺「專家」的孩子,原來也是會哭會鬧會耍脾氣的平凡孩子呀!
是的,所謂「專家」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樣,會哭會笑會耍賴,老天爺是很公平的,不會優待任何人,也不會獨忘了誰,困境隨時隨地蜂擁而至,將父母淹沒。
而所謂專家,應該也是歷經所有同樣境遇的人會遭遇的各種磨難,在困境中磨練出能量,才能匯聚成大家眼中看到的專業人士。
我和所有母親一樣,過去也是一個不折不扣受盡孩子崩潰哭鬧打磨粹練的母親。我只是比所有父母幸運的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先行學習了薩提爾模式,先行將薩提爾模式運用在家庭中,使我有機緣走過了衝撞與磨合期,體驗了薩提爾模式帶來的一致性溝通的平和,帶領家庭走向和諧。
然而即便如此,家庭中的成員(孩子)依舊會有情緒,或者說,我很高興她們能保有自己的感受,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有機會學習該如何與情緒為伍,並且學習正確的發洩及表達。
所以,透過川川哭泣的片段,我們能學習到什麼,這才是我想與大家分享的主要目的。
我將以川川在家中哭泣的例子,來分享我們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情緒,以及面對孩子的情緒我們該做些什麼?
1. 有情緒才是正常
小孩是活的,遇到開心事,會笑會跳會大叫;遇到生氣事,會哭泣會生氣才,這才是正常人的表現,一如川川。
因此我在看帶孩子哭泣時,大家可以輕易發現,我幾乎沒有太多的介入,因為我明白這是孩子正常的表現。
2. 理解情緒與資源:
在此次事件中,川川之所以會有如此龐大的情緒,是因為她原本很期待自己吊單槓的優異表現能即時被我錄下來,但是沒想到最後卻淪為一場空,失落之後,因為不能接受失敗,所以川川的情緒自然湧起一股激動,與埋怨,這份情緒是可以理解的。
在這份情緒之上看似無理取鬧,但若能以豐富的眼光看待,其實川川只是想完美的表現自己,她具有積極向上的好勝心。
3. 因為正常,所以處之泰然
因為明白只要是人,都會有情緒,這很正常,因此我在面對孩子情緒爆炸時,一如影片裡的我一樣,平靜而安靜,不在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情緒時介入,靜靜的(讓問題跑一會兒)讓孩子的脾氣發洩一會兒。
4. 一個沒搞定,另一個又來插一腳
父母最常遇到的困境除了孩子亂發脾氣之外,另一個困境是手足非常會選時間,一定要在父母手忙腳亂時也來尬一腳,一如影片中的一一,在川川哭鬧時,一直在旁邊問我:這個可以吃嗎?我可以吃嗎?
父母不用慌,面對橫插的手足,一樣先平靜等待,如果自身情緒還算穩定,可以適時的回應尬一腳的手足「媽媽現在忙,無法回應你,晚一點跟你說」。如果自己情緒也很火大,那就先不要回應為上策,讓問題繼續跑一會兒。
5. 該教孩子的是表達,不是壓抑
川川崩潰的情緒,最後甚至仗著情緒來指責媽媽(我),一般父母肯定會非常生氣(關我什麼事!手機老舊,打開速度比較慢,怎麼能怪我?),因此父母千萬得先平和自己內在(步驟請參照《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內在穩定後,再來明辨目標,孩子該學的,不是「不能生氣」,因為一旦叫孩子不能生氣,那麼就是壓抑孩子的情緒了,對孩子不是健康的學習。因此孩子該學習的,是「如何正確表達情緒」。
所謂正確表達情緒,是以口述方式,表達「我很生氣,因為你錄影的速度沒有趕上我吊單槓速度,害我最厲害的動作你陪有拍到」,此為正確表達情緒。
孩子在表達上,可能會誤以為「謾罵他人」也是一種「表達情緒」的方式,因此在這個地方,父母得在孩子情緒穩定時,清楚教導孩子「你很生氣我知道,所以你可以表達你的生氣,可是這不等於你可以用罵我的方式和我說話,因為罵人的方式,是傷害,不是表達,除非,你真的想傷害我?」
引導孩子正確的表達,是教導孩子認識情緒的最重要步驟。
透過川川的影片,希望療癒大家的同時,也能讓大家在面對孩子情緒的課題上,更有意識與覺知。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已額滿)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