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肥佬黎,一個在電視媒體界超前太多的男人,其實是台灣對不起他,他沒有對不起台灣。 過年期間我要說好話,不要罵人,所以就來說說一個八卦吧。今天講完我也會忘記,黎智英都被抓去關了,講他好話他也不會感謝我,所以我們就說真話吧。 壹電視當年的口號是,一身是膽,我就是敢,這也真正代表了當年肥佬黎創業時候的衝...
「白銀可以賣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白銀可以賣嗎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白銀可以賣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白銀可以賣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白銀可以賣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白銀可以賣嗎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白銀可以賣嗎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白銀可以賣嗎 在 R: [請益] 白銀炒得起來嗎? (資金陷阱) -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白銀可以賣嗎 在 買白銀有管道好賣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白銀可以賣嗎 在 穗慶珠寶- 最近不少人來詢問白銀有沒有價值?可以賣錢嗎?... 的評價
- 關於白銀可以賣嗎 在 R: [請益] 白銀炒得起來嗎? (資金陷阱) 的評價
白銀可以賣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9月1日】市場靜待週三小非農數據,美股靠穩偏軟,道指跌39點或0.11%,標指跌0.13%,納指跌0.04%。經過多月上升後,市場觀望情緒變得濃厚,高追意欲不高。第二季業績後,大行們紛紛調升美股目標價,繼瑞信將標指年底目標調升至4600點後,瑞銀也調升至4600,並看好明年美股表現。
今晚8點半將迎來小非農數字,還記得7月該數據偏低嗎?上月非農數字異常強勁,8月小非農數據或會迎來向上修訂。美國零售繼續下滑,最新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已降至113,經理人採購指數也回落至66.8,都反映美國零售業放緩很厲害,企業補貨速已大幅下降,估計將影響中國工業生產。加上去年第3季經濟數據基數較高,相信第3季經濟數字難再出色增長,因此8月就業情況變得更為重要,週五還有官方的非農數字,就業回升才是推高經濟最有力把手。
8月份歐元區CPI升至3%,高於預期的2.7%,為10年來新高,雖然歐洲通脹仍低於美國甚至全球很多,但已觸及歐央行警界線,歐央行會否調整QE策略?雖然歐央行QE體量只是美國的20%,但歐美央行同氣連支,若有所改變或多或少會影響美聯儲對縮表之決定。
小鵬汽車上半年營收增長5.6倍,電車3寶股價分別升4%至6.3%不等,早前指出Tesla已有向上突破之勢,面對產能追不上求,德國Gigafactory於10月將投入生產,可望帶動起第4季度業績,電動車板仍是下半年最佳投資賽道。
美國有望延遲縮表,美匯回落至92.68,資金再流向高回報地區,8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外資再買入111億元A股,整個8月份淨流入高達1153億元,這些都是真金白銀投入,錢的流動不會講大話,說明外資仍然看好中國。不過陸資套現壓力未完,創指週二力守3200關口,場內換馬情況頻繁,兩市成交增至1.48萬億。阿爺連返打擊,打擊了內地基民情緒,基金一來要作季度性組合調整,二來亦多套現以防贖回。惟根據過往經驗,當陸資退外資進,往往是抄底良機。
回說港股,過去一直指出,港股跌至25000已俱備吸引力,資金有明顯低吸動力,雙底形態仍在運行中,但資金欠缺高追意欲,好淡雙方角力形成一個拉鋸形態,故在25000至26000上落機率最高。從週二恒指跌至25100出現強力反彈來看,圖太郎這種假設機率很高,加上2133億的大成交,足以印證資金是願意低吸,當然這個成交是有水份,當扣除MSCI調整指數所帶來的收市233億成交後,開市時段成交也達1900億,超過1800億已算是有新資金流入。
港股仍是一個大賭場,場內買賣很易受期指升跌影響。過去的7月8月跌市,很大程度是受期指帶動,當中自然涉及很多政策改變的不明朗因素,所謂期指先行,一旦基金大戶看不通形勢,自然會沽出期指作套戥,8月期指過後,9月市況可以完全變成另一回事,故不應以過去兩個月偏淡作為入市準則。
就以兩大權重股計,經過外資大手減倉後,騰訊(700)及美團(3690)已初步找到支持,甚至開始對壞消息無反應,這些都是見底現象,暫時看有資金在低位儲貨,但仍未發展至不問價高追階段。從目前情況來看,恒指每當升至26000時,市場購買力便會縮減,後市若真的要再衝高位,就必需解決資金信心問題。以亞太區多個地區股市再創新高計,港股不足10倍PE著實偏低,按道理26000仍是較偏低水平,沒理由不足1800億元,只要新資金解決信心不足,願意高追,在成交超過1800億下衝上26000,估計9月仍有可能上衝26700,屆時才是真的牛熊決戰。
希望大家多一點👍及多share支持一下🙏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
#圖太郎
白銀可以賣嗎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則徐
1
林則徐是我非常尊敬的民族英雄。
沒有他,中國將不會是今日的中國。
4月我到新疆,新疆人至今感念林則徐。
沒想到,這次在福州三坊七巷,竟然找到林則徐紀念館。
2
1839年,明明中國早已禁絕鴉片,但英國為首的西方,發現只有鴉片可以從中國掠奪白銀。到道光年間,中國受鴉片毒害已深,國人的健康與志氣,跟源源不絕流出的白銀一樣,掏空了中國的底氣。
林則徐受道光皇帝命為欽差大臣,南下禁鴉片。
他把鴉片在虎門銷燬,雷厲風行嚴厲禁煙,即使是廣州當地的外國人,只要不是在鴉片產業鏈,都心悅誠服。
但當然得罪了靠鴉片發財的洋行買辦,們比如怡和洋行跟寳順洋行的發財路。
中外買辦與貪官污吏,一堆人靠鴉片吃喝呢!
於是回頭說服英國對中國施壓,最後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
3
朝廷內,有忠臣當然也會有奸佞,有軟弱者,有當外國喉舌的,也有莫名其妙忌妒,一心一意扯後腿的勢力。
鴉片戰爭之前,英軍就發動穿鼻之戰。
林則徐抗敵,每場戰役都大勝,打得英軍還手無力。
最後,英國議會通過,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
當然,他們説的是,要以船炮打開中國貿易之門。
不過就算假裝是為了貿易而不是鴉片,天下有強買強賣的嗎?
英國商會上書國會,説中國禁鴉片就是“對英國的侵略行為”。
如果這不叫做強盜邏輯,什麼才是強盜邏輯?
4
林則徐對西方世界是非常理解的。
他知道英軍不會大舉來攻,但會小股軍力侵犯。
他通知沿海省份要防範英國以海盜船攻打,但各省大員,沒人理他,於是,伯麥率領軍隊,輕易佔領舟山定海縣。
1840年8月11日,英軍主力開到天津大沽口外,威逼清朝。
琦善大進讒言,誇大英國戰力,又甩鍋林則徐,説是因為林則徐才挑起戰爭。
道光呢?
他竟讓琦善負責跟英國談判,又南下廣東,查辦禁煙這件事,要懲治林則徐了。
清廷根本沒有戰鬥意志,英國簡直輕鬆愜意,幾乎不戰就奪了地。
一直在朝中扯林則徐後腿的琦善,奉命談跟英國談判時,還瞞著朝廷,私下奉送香港島給英國。
5
後面的事情,看起來就很簡單。
英國用極少的兵力,靠著像琦善這樣的腐爛大官,說服皇帝,拔掉英國最害怕的林則徐,最能保護中國利益的林則徐。
英國愉快的簽訂南京條約,讓中國割土地,賠鉅款,出讓主權,鴉片大舉入侵。
這簡直是一本萬利的上好買賣。
海盜的高光時刻,首要一計,得仰仗打倒中國忠臣林則徐。
6
道光的操作,鼓舞了各個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之心,打擊了中國的忠良,豢養的更多貪官污吏買辦,勾結外強,出賣中國。
同時,也就註定了清朝的滅亡。
7
但林則徐沒有放棄。
被貶去新疆的途中,他治了黃河水災。
他說服左宗棠,要力保新疆。
後來才有左宗棠對抗朝中的投降派,抬棺抗議,請求皇帝允許派兵平定新疆。
我們才能保有今天的大美新疆。
8
林則徐到新疆,又發揮治水的大才,改良坎兒井。
魏源跟林則徐一起發想,寫的“海國圖誌”,其中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很能代表林則徐的心胸志業。
9
人生也就是幾十年。
我們總要把人生的力氣用出來。
林則徐用一生,挽救中國的衰頹,減少人民的苦難,力抗列強的欺凌。
他得跟列強爭鬥,得面對奸臣與外國的勾結,得承受軟弱昏庸反覆的皇帝。
但是,他沒有怨恨,只是不斷的盡一己之力,努力救國。
做人,當如林則徐。
林公林公,請受我三拜為禮。
白銀可以賣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肥佬黎,一個在電視媒體界超前太多的男人,其實是台灣對不起他,他沒有對不起台灣。
過年期間我要說好話,不要罵人,所以就來說說一個八卦吧。今天講完我也會忘記,黎智英都被抓去關了,講他好話他也不會感謝我,所以我們就說真話吧。
壹電視當年的口號是,一身是膽,我就是敢,這也真正代表了當年肥佬黎創業時候的衝勁。
十年前,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當過黎智英的顧問。因為已經過了保密條款的期限,所以今天可以拿出來講啦!當時整個壹傳媒集團知道我有參與壹電視成立推動的人大概不超過五人吧,因為大部分的人只知道我那個時候主持過一個在網路上撥出的壹電視節目叫做【五都爭霸】,但不知道我參與的程度比表面上還要深。
不是很多人知道,黎智英其實很愛台灣,他有台灣的身分證哪!當時他甚至覺得馬英九就是台灣的未來,還找了馬的愛將金溥聰擔任壹電視集團的CEO,每個月給予高薪,就是希望能夠解決上架的問題。黎智英準備了一百億就是要來推動他的壹電視大夢,用動畫、用HD、用行動捕捉,用機上盒,用最先進的科技要來改造台灣的媒體圈。
在YT還不紅的年代肥佬黎就推網路播出,在NETFLIX剛推OTT,公司還在出租DVD的時候肥佬黎就推了機上盒,他網羅來的主播、製作、工程人員絕對是當時最好的。但背後有個問題,他太相信錢可以控制一切和香港自己人,所以道德操守並不是他的優先考量,這其中也導致出了一些問題我直播時再講吧。
不過卻因為當年的NCC十分顢頇落伍(跟現在比起來還是一樣),再加上有線電視圈的集體抵制,所以高科技反而打不贏野蠻人,也導致從此肥佬黎恨馬英九和國民黨入骨。
根據365期的財訊雙周刊報導【壹電視、《蘋果日報》的母公司香港壹傳媒,今年八月二十六日在香港交易所發出一份公告,宣布與聯貸銀行團簽下高達約新台幣二十六億元聯貸的合約。這是壹傳媒近十年來最大的融資舉動,背後的原因,除了壹電視燒錢燒太凶了,市場盛傳,還有個神祕的網路電視C計畫正在鴨子划水中。
根據壹傳媒今年六月公布的全年財報(二○○九年四月至一○年三月),全年只賺了三‧一八億港元,就是因為受到電視及網際網路業務虧損一‧六八億港元拖累。
壹電視燒錢燒得厲害,早在業界預料之內,稍早香港中銀國際發表的投資分析報告就預估,今年壹電視開播後,虧損將擴增為二‧五億港元。內部人士指出,壹電視在建置初期砸下的龐大投資,包括最先進的數位化製播環境、十三部SNG轉播車,以及從各大電視台高薪挖角而來的主播、記者、工程人員,受制於至今無法正式開播,「每天開門至少就要燒掉四百萬元台幣」,卻帶不進任何收入,等於一個月燒掉上億元。】
是的,肥佬黎是準備了真金白銀的一百億要來燒。但台灣所有的既得利益者卻聯合抵制他,國民黨當年大概以為自己會執政一百年,所以對肥佬黎絲毫不假辭色,連他後來灰心喪志要對折再對折賣掉整個集團也多方刁難,所以最後所有的東西幾乎都是砸掉當作破銅爛鐵賣給台灣那些不識貨的老闆。而當時刁難他的人……背後還有很多故事今天就說不完啦。
當年在壹電視工作的人跟我說:【肥佬黎在壹電視後期,在陽明山住家半夜三點都睡不著,起來定到庭院,跟警衛聊天:你知道我每天要推掉一台賓士進大海嗎?】【壹電視養了1000多人,機上盒的網樂通養了400多人,壹動畫也養了400多人】【當壹電視確定要賣掉的時候,大部分被資遣的人反而很開心的拍照片留念,大家都知道老闆已經盡力了。】
現在的肥佬黎已經是個求仁得仁的社會運動家了,但台灣已經錯過那個可以突破成為亞太媒體中心的時機囉,實在感慨。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補上一堆新貨到啦)
白銀可以賣嗎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父親節禮物快來領!教你學會畫趨勢線跟股票箱!台股有望再戰3400億大量高點?黃金、白銀、原油、黃小玉、比特幣通通有!美股重返多頭挑戰歷史高?2020/08/07【老王不只三分鐘】
02:27 美股真的翻多大漲,歷史新高有機會嗎?
07:44 那斯達克突破區間後也真的一路噴出,短線支撐要看哪裡?
13:30 好市多的金條從29萬漲到36萬,可以賣了嗎?
17:39 原油重新站回三條均線了耶,這要翻多了嗎?
21:18 這週末是爸爸節,老王準備了澎湃禮物要送給大家~
40:52 回到台股,昨天大漲今天大跌,該怎麼看?
52:06 董哥上週說生技股本週會有大反彈,真的連續大漲!下禮拜呢?還會繼續彈嗎?
01:00:40 老王想要的爸爸節禮物……就靠小公主了!
01:01:18 可以說說下週應該注意的族群嗎?
01:05:18 港股又一根長黑了!就像董哥講的,一直在區間
01:06:44 不免俗,陸股來幫大家看看吧!
#浦惠投顧 #老王不只三分鐘 #老王給你問 #老王愛說笑 #分析師老王 #台股
歡迎按讚臉書粉專,一天一篇免費財經解析:https://www.facebook.com/pg/winnstock
浦惠投顧官網:https://www.inclusion.com.tw/
-----------------------------------------------------------
※王倚隆(老王)為浦惠證券投顧分析師,本影片僅為心得分享且不收費,本資料僅提供參考,投資時應審慎評估!不對非特定人推薦買賣任何指數或股票買賣點位,投資請務必獨立思考操作,任何損失概與本頻道、本公司、本人無責。※
白銀可以賣嗎 在 老王愛說笑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關鍵前低果然超神!美股電子盤、台股雙雙大漲!生技熱潮何時才結束?橋水基金持股變動大公開,真金白銀大放送!中國A50仍需看下降壓力線!2020/05/26【老王不只三分鐘】
00:26 橋水基金第一季持股明細公布,董哥你有什麼看法?
10:43 汽油四連漲,難道不會再跌了嗎?
14:01 黃金還在盤整,再給點提點吧?
17:19 油金講完了,聽說董哥今天有準備加碼的大放送~白銀~
22:44 回頭看看美國科技股指數...什麼沒開盤?!那來看美股電子盤,董哥上週五說的30分K低點真的守住就大漲了!
33:57 回到台股,區間感覺要突破了喔?!
38:56 櫃買指數的部分
41:04 為什麼櫃買市場這一波這麼強勢?原來跟生技股有關?!
45:19 IC設計昨天又轉強了,那還是看高價股嗎?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被洗盤?
48:43 不免俗,先來看看陸股
51:44 接著看港股的部分
54:41 又抽獎啦~~~幸運得主請私訊臉書粉絲團【王董的大盤籌碼】唷!
老王粉絲專頁,每天一篇免費國際財經解析:https://www.facebook.com/pg/winnstock
-----------------------------------------------------------
※老王為合格證券分析師,本影片僅為心得分享且不收費,非為任何投顧事業!不對指數或特定股票推薦或建議買賣點位,亦不會透過任何形式要約、招攬或誘使觀眾!投資請務必獨立思考操作,任何損失概與本頻道、本人無責。※
白銀可以賣嗎 在 買白銀有管道好賣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買的管道很多,我想我會從網路買! 但是想請問大家是怎麼賣呢? 就是給網路在賣的那些廠商回收嗎? 還是現在可以去銀樓賣了? 2013-11-29 1:5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白銀 ... ... <看更多>
白銀可以賣嗎 在 穗慶珠寶- 最近不少人來詢問白銀有沒有價值?可以賣錢嗎?...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今天白銀的國際報價每盎司15.14美元,而黃金每盎司1291.8美元。換句話說,白銀價值大約只有黃金的百分之一,也就是說你必須拿著相當有份量的白銀才能換到你稍微有感覺 ... ... <看更多>
白銀可以賣嗎 在 R: [請益] 白銀炒得起來嗎? (資金陷阱) -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一份白銀當兩份賣 這是現在機構賣空的方式
然後再搞出各種包裝商品 說是追蹤現貨價
其實是在搞稀釋、擴大槓桿
相當不道德
美國人如果真聰明
只要求提領實體白銀交割
什麼SLV、COMEX保證倒
JP Morgan保證損失慘重
白癡都知道世界上根本沒那麼多實體白銀讓你放空
黃金也一樣
只要要求提領 銀價就跟特斯拉一樣噴爆
喔不對 應該是像比特幣噴到火星去
唯有購入實體 交割實體
銀行才會痛
痛到的時候
你就會看到政府更種光怪陸離的政策
另外看CNBC的節目就知道
護航銀行機構的嘴臉有多噁心
Jim Cramer?! 竟然還有人相信小丑說的話
※ 引述《Severine (賽非茵)》之銘言:
: 簡述我的想法 當上漲的時候很多實體庫存會被釋放 (例如典當銀盤之類)
: 而這次目標轉向SLV,我不認為散戶可以把它買爆 因為炒股是一回事 炒貴金屬的水很深
: 真的看好白銀還不如去買礦商..
: 以下轉貼自對岸文章
: ------------------------
: SLV逼空?慎重!
: 來自暴雪Blizzard的雪球原創專欄
: 看到很多地方都在討論為什麼 $白銀ETF-iShares(SLV)$ 會是下一個逼空標的。理由
看
: 著很充分,白銀價格被低估,現貨白銀的供應是有限的,只要大家一起賣爆SLV,空頭
就
: 不得不買入現貨白銀或者SLV來回補。
: 白銀的逼空,並不是新鮮的討論,實際上十幾年來,一直不斷被人提出來。
: 只想說一句話:慎重!
: 首先,你必須相信SLV是真的跟物理白銀1:1對應。
: 至少iShares自己是這麼說的:
: https://xqimg.imedao.com/17758e9fbe5555bc3f87d5ca.png!800.jpg
: 也就是說每份share的SLV都應該對應監管人“保管人”倉庫裡的現貨白銀。
: 可是,誰是監管人?看看吧:
: https://xqimg.imedao.com/17758eb55f155baf3fc800f0.png!800.jpg
: 是JPMorgan。
: iShare還明確告訴你,SLV不進行白銀期貨交易,所以不受期貨LBMA的限制。
: JP Morgan是白銀的最大空頭。
: 請看一下美國司法部的告示,JPMorgan在2020年9月因為操控貴金屬和美國國債認罰了9
.2
: 億美元。
: https://xqimg.imedao.com/17758eddc9055a533fce465a.png!800.jpg
: 現在你相信每一份SLV都有對應的白銀現貨back嗎?
: 也許還是不。
: 如果沒有,意味著什麼?無限供應的SLV shares,無限的裸做空,只要價格被壓住,空
頭
: 就不會爆倉。
: 關鍵是,這個實體白銀back的SLV shares的總閘門在JP Morgan手裡,只要它宣稱有足
夠
: 的白銀back,SLV shares的供應就是無限的。
: 另外,白銀的定價還有期貨交易和paper交易,裸做空是經常的事情。
: 很多資深的貴金屬投資者認為,白銀價格是被“系統性”操縱的。
: 再往深了想,爆炸的貴金屬價格,是有“鑄幣權”的中央銀行們希望看到的嗎?
: 請品一品。
: 這裡的水,可比遊戲商店和電影院深多了
: 作者:暴雪Blizzard
: 链接:https://xueqiu.com/9096779985/17052952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199.2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12146877.A.B2A.html
只是看你要用什麼方式去應對
※ 編輯: alaskaman (42.77.199.214 臺灣), 02/01/2021 10:45:25
聽懂
首先FED買國債就是共犯結構,這樣政府才有錢花 付利息只要在繼續賣債就好
FED的股東就是各大銀行 以後Ron Paul這種人止會愈來愈少...
※ 編輯: alaskaman (42.77.199.214 臺灣), 02/01/2021 11:00:14
※ 編輯: alaskaman (42.77.199.214 臺灣), 02/01/2021 11:20: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