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南丁格爾陳姿妃獲選十大傑出女青年
陳姿妃,一個看似浪漫與唯美的名字,卻是幾乎與志願服務劃上等號的年輕女子,已經在世界各地,經常自費參與台灣路竹會執行的國際醫療援助計畫,在貧困、戰亂、災後復建的國家或地區進行醫療救援工作。
陳姿妃獲選中華民國第十九屆十大傑出女青年,三月八日在台北市劍潭受獎,陳姿妃表示,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好,所有的服務只是盡本分而已,也感恩許多人一起為社會大眾種下心靈福田淨土。
接受副總統呂秀蓮道賀頒獎的十大女青年當選人分別為方翠筠、余麗娟、林依依、林聖芬、柯佩鳳、陳姿妃、陳詩欣、張鑾英、楊淑怡和蔡銀娟,她們在不同工作領域中服務人群,不但有具體成就,而且表現傑出。
中華民國第十九屆十大傑出女青年當選人由副總統呂秀蓮親自頒獎;呂秀蓮表示,當選的十大傑出女青年來自各行各業,她以女性為榮,不過,女性成功的背後也要感謝男性的支援。
陳姿妃在台北榮總、振興醫院共服務六年多,後赴澳進修心臟護理,在當地做社區志工。
陳姿妃畢業於澳洲阿得雷德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是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講師,慈濟醫院兼任督導,慈濟護理雜誌執行編輯。
她在澳洲攻讀碩士時,參與澳洲當地的志工團隊,在假日時經常前往老人院關懷需要關愛及醫療的老人。
剛從東非索馬利蘭完成護理指導與訓練的陳姿妃,回想起結業典禮當天,索國學生所說的話「因為Cristina(陳的英文名字)的努力與教導,我們覺得『台灣』就像是我們的第二個家一樣溫暖」。
她說,「當我聽到時,我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感動,真的很感動。我從來沒有想過,我的存在與努力,原來已經深植人心。」
她說,做國際救援常苦於被誤為來自大陸,在非洲五個月一大收穫是「現在他們會說,嘿,這女生是台灣來的!」
這是讓她記憶最深刻的場景,陳姿妃表示,「我只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應該的,從沒想過有任何報。」當天,眼淚數度在陳姿妃的眼眶中打轉。「我想,當我離開索馬利蘭,即便我已經白髮蒼蒼,這裡的一景一物一人,仍是我最美麗的回憶。」
真心奉獻非洲的陳姿妃,長期致力於國際醫療服務,獲得十大傑出女青年,可謂實至名歸。
碩士畢業時,陳姿妃曾陪同學前往泰北地區,深刻感受到當地對醫療資源的殷切需求,當時她下定決心,若今生行有餘力,將會投入這些醫療資源貧乏地區的義診。
自此,台灣的原住民部落、外勞收容所、育幼院有她的足跡;非洲甘比亞、馬拉威、南亞斯里蘭卡、中南美洲多明尼加與海地、亞洲柬埔寨、泰北或澳洲、東非索馬利蘭,將服務過的國家串起來,幾乎橫跨大半個地球。
活潑開朗的她,雖然在護理和國際賑災中,面臨到各種悲歡離合,在國外即使內心淌血,仍堅守崗位發揮專業救助災民,但是這些經驗,卻更堅定她繼續參與跨國界醫療服務的心。
每年的春節、新年、耶誕節,她多是在這些國家度過。慈悲、喜捨與奉獻,讓她歡喜走上服務人群的不歸路。
忙碌的情況就像是一顆陀螺,不停的在打轉。
陳姿妃說,「在海地服務時,當時正處於內戰,醫療團身旁還有荷槍實彈的軍人保護。」在南亞海嘯期間,陳姿妃與路竹會以及慈濟醫療團隊,兩度前往斯里蘭卡參與救災行動。
陳姿妃投入服務領域達廿年,從台北榮總到南亞、非洲、中南美、泰北,救助足跡遍及半個地球。看盡災難悲苦,最令她震撼的是南亞海嘯。
她說,第一次隨路竹會赴斯里蘭卡叛軍區,「沿路都是白幡布、收容所睡滿人」,景像嚇人,當地拒絕外援,「孩子拿槍對著我」。她回台灣每天惡夢,但隔不到十天,又隨慈濟赴災區蓋大愛屋。
去年八月,陳姿妃隻身前往非洲索馬利蘭協助建立當地護理體系以及訓練國家醫院的護理訓練。
抱病參與服務的陳姿妃,忘記身體的病痛,在一個不被國際承認的國家,協助建立制度化、標準化的護理體系,讓病患能獲得最妥善的照料。
「朋友都擔心問我有錢嗎?我說精神糧食很夠!」
她感嘆說,中國組織在衣索比亞服務,吃好住好,到索馬利蘭有出差費,還有「艱苦津貼」,「但他們不想待,很難理解我為什麼自願過去。」
當地的醫療資源缺乏,病患與醫護人員之間也都處於學習階段,雖國家醫院對外援物資不珍惜與缺乏管理制度,陳姿妃並不灰心,她從零開始,以醫院管理改革為起點,成立示範病房、設計了索國國家醫院病例管理系統、帶領護理人員自己動手釘製病歷櫃、工作分配板、衛教看板、建立財產清冊,列管醫療護理器材、制定消毒物品運送流程、設立垃圾分類制度、為病床編號、探病時間管理。
結業典禮合影時,陳姿妃被邀請坐在主位,兩旁為索馬利蘭官員,感謝她半年來不放棄、無私的付出。今年一月陳姿妃回台,她說,「我擔心七個示範病房會不會在我不在時,全部鬆散退步;也擔心行政主管沒有全力督促。」
「另一方面,我又期盼他們能夠在我不在的一個月內,將醫院剩下的六個病房做改革整頓作。」
令人欣慰的是,二月重返非洲時,見到七個示範病房不但保持很好的制度與環境,甚至還帶領其他的病房一起改善。她說「這真的是令人高興的結果,播下的種子終於開花。」
很多訪客到醫院病房,都很驚訝與讚賞病房新的改革面貌,且拚命詢問:「是誰改變了這一切?」學生都很驕傲地回答:「我的老師,Cristina。她一個人在這裡教導我們,她來自台灣」。
訪客稱讚說:「她一定是個很有能力的人,可否請她永遠留在索馬利蘭?」陳姿妃聽完後,除了感動外,還是感動。
陳姿妃說,能夠順利的完成護理訓練的任務,背後付出許多的艱辛,除了組織以外,隻身在異鄉也要克服水土不服、文化差異。
台灣的伙伴也不斷鼓勵,希望埋在非洲的種子,在注入活水後,總有一天可以發芽茁壯。
有了改變,就會有希望。有了精神支柱,讓陳姿妃心情低潮時,可以平常心面對,讓自己心境歸零。大家相信,這一條改變非洲醫療之路相當漫長。不能因此灰心喪志,澆熄熱忱。
秉持著護理專業,在醫療的義診服務、護理教育及抗煞防疫,陳姿妃實踐「醫療無國界」的真理,並且用她柔軟的手,撫慰災難人民的創傷,也燃起貧窮心靈的溫暖希望。
這就是陳姿妃,台灣的南丁格爾。她說,未來她還是會不斷參加國際醫療行動,為整個地球盡心,為接受她醫療協助的人點燃一把愛的火。
當選十大傑出女青年的女性,分別在食品科學及生物化學、婦幼維安、科技成就、捍衛弱勢、消防、醫療賑災、運動競技、抗疫保健、和繪畫藝術等領域貢獻卓著獲獎,獎勵雖輕卻意義重大。
這次的十大傑出女青年選拔,由
中華民國歷屆十大傑出女青年協會、財團法人真善美基金會、中國青年救國團主辦。(2007-03-09 夸父老鷹🦅,Cidal Palang 吉達兒 巴狼、Wagi Qwali 瓦紀瓜歷)
白髮蒼蒼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在一個商城外
我正在牽雙寶過馬路到停車場
一個老外年紀大概60多歲 ,拿著掃把🧹
鬍子很多白髮蒼蒼,往我這邊走過來,一開始還有點害怕,看起來就是無家可歸的homeless的老先生。跟我要了一點錢,然後我就從包裡翻了翻剛好有10元,給他了10元,接著。他看到我正在抱雙寶上baby seat後座
老外:問我自己照顧孩子嗎?
我:對~
老外:你一個人照顧他們?
我:對。
老外:那他們的爸爸在哪裡?
我:沒有說話..
(心想也不知道回答還要用英文說XD)
老外:我年輕做了一些錯的事情。
我的家人沒有諒解我
我也有一個女兒
我女兒現在23歲了,她沒有理我也沒有聯繫我,我很後悔。
所以跟我要了點錢
謝謝我給他錢。
他告訴我
「你我要堅強,你正在做對的事情!」
他轉身道謝後我眼淚就從臉頰滑下來了~
#一個10元買一整袋洋蔥的故事
白髮蒼蒼英文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睡前故事:【布行榮伯】
熾熱的盛夏,陽光照射在街角一面老舊的玻璃上,一個矇矓的身影正在低頭幹活。
這兒的街坊們都稱他為榮叔,他是區內其中一家歷史最悠久的疋頭布行負責人。現在他年邁又白髮蒼蒼,大家都改口叫榮伯了。
聽父親説,往日布疋業最興旺的年代,這條街道林立了不同規模的疋頭。舊日的人們會到布行選購布疋,然後拜託裁縫訂做衣服,送禮或自用,都曾流行一時。看著店內的他,我嘗試幻想這裡往日熙來攘往的景象。環顧四周,街道上不少店鋪已換上新裝潢,老店寥寥可數。
天氣酷熱,我下意識用手擋一擋刺眼的陽光,往前方的疋頭大字招牌步去。靠近玻璃,好奇探頭他在忙什麼。他一手拿著筆,一手按著桌上的量尺,專注地寫下注意事項。未幾,他看見靠在玻璃前的我,輕輕一笑,招手示意我內進。
「丫頭,大熱天的,怎麼不在家涼冷氣,跑到我這裡來了?」
「來看你不行嗎?也不看看我為你帶了什麼好東西……」我舉起收在背後的右手,揚起剛剛買的外賣袋。
他伸手接過膠袋,打開包裝,食物香氣隨即溢開。他咧嘴而笑:「又是我最愛的蔥花蛋牛治!」
我得意地説:「怎麼樣?滿意吧?」
「怎會不滿意?妳能來的話,什麼都好。」
説罷,他把外賣袋遞給我,開始挪開桌面上的布料,打算騰岀空間放置食物。收拾到一半,他突然轉身對我説:「啊!不知有沒有跟妳説,今個月尾這裡就要結業。既然妳今天來了,就順道幫我整理一番吧。」
我反應不及,滿頭疑問:「之前爸不是和我説,你不想結業嗎?」
「對,但也沒有辦法。這五年以來,生意怎樣妳也很清楚。老業主知道情況,總説能酌量減租。倒是我自己覺得不好意思,想來想去,就跟業主説不續租,下定決心結業。」
我滿眼可惜,他拍拍我的頭:「還以為妳爸已經告訴妳了。這裡將要消失,最不捨得的人當中,大概也包括妳這丫頭吧。」
在別人眼中,榮伯是耐性温文的老闆。在我眼中,他是和譪可親的大伯。父親的眾多兄弟之中,我最喜愛的長輩非他莫屬。小時候,家人工作繁忙常不在港,總把我交託給他照顧,我早就視他如同父親。記憶中的大伯,總是一邊忙著剪一碼碼布,一邊督促我拼寫英文單詞。
有時候做功課犯睏,大伯會把矮小的我抱起,圍繞花花綠綠的店鋪走一周。我最期待的就是這個環節,能觸及不同的布料,也能和他一問一答分辨各樣顏色和質料。他常掛在口邊,我必須學懂仔細地描述不同顏色。石榴紅、橘黃、竹青、琥珀、黛紫……都是因為在店裡消磨時間學來的。他也常説,任何事物都要用心感受。棉布、絲絨、防水布、真絲……他總是強調,這些材質的不同特徵,靠觸覺就能準確辨認岀來。
由跌碰的小孩童,到略懂一二的小學生,當上店面小助手的初中生……這裡承載了不同階段的我,也意味著大伯接近畢生的心血。想到要這一切即將消失,在店裡的點點滴滴一一湧現。
「丫頭,怎麼在發呆呢?」
「突然很希望疋頭的生意能像從前般好,這樣你的心血就能繼續保存下去了。」
「傻孩子。我們這些老古板,總有一天要接受道別的來臨啊。」他接著説,電子化的年代,互聯網裡什麼也能便宜一大截。來店裡的都是老主顧,老客人總會隨年日逝去,轉身道別是早與遲的事。
我點頭,他輕拍我的肩膀。過了一會,他説:「來,幫忙處理這些最後的訂單。」我站起來,盯著他寫好的注意事項,拿起量尺量度布碼。大伯熟練地拿著剪刀,乾淨俐落地分好布料。
黃昏的陽光從玻璃灑進店內,雪白的雲石地板隨著光線閃爍。突然,有人推門而入:「榮伯!好久不見!」原來老客人和老伙記得知結業的消息,特意前來送上問候。眾人閒談分享,津津有味地説起往日店裡忙碌的情境,呵呵大笑。
熾熱的盛夏,老舊的玻璃上光線逐漸變得黯黃。接近打烊時間,大伯打發舊友離開。我倆收拾好物件,步岀鐡閘。微暖的光線温婉地打在我們的臉上,我們看著夕陽,停下腳步。
「丫頭,早點瀟灑離場其實也不錯,畢竟美好回憶早就留在心裡頭了吧。」
他的語氣帶點不捨和傷感,我沉默,不知道如何回話才最合適。靜默良久,我挽起他的手臂:「走,我們一起去吃晚餐吧!」
「好,妳想吃些什麼?大伯請客!」
這一晚,我們聊起往日店裡的客人和趣事。看著大伯自豪的笑容,我默默對自己説,即使有些事物不能重現,也許所有美好盎然早已悄然刻進心裡。
Storyteller: Froggy is flying 飛行青蛙
Illustrator:Ying @sssiuying
#EveryoneisStoryteller #社區故事 #飛行青蛙 #froggyisflying #Ying #sssiuying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 成為 Reading Club 會員,支持 StoryTeller 繼續創作美好的故事:
https://bit.ly/2MNRcPK
📻 收聽 StoryTeller Radio :https://store.story-teller.com.hk/pages/podcast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Follow @ztorybook.official 留意最新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