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了!今早我才跟鄉里提起:「怎麼還沒有人拍《百年孤寂》這本書?我真的很想看。
鄉里說:「因為難拍,故事和人物都太複雜,誰敢拍?」
「拍電視劇不就成了嗎?一季一代,多好!」
然後,我說了一句:「希望Netflix會拍。」我真的是這樣想:真的只有Netflix會拍,除了Netflix,沒有公司會願意花錢挑戰這部巨作。
接下來的早餐時間,我和鄉里都在討論哪位導演適合,我說第一季的第一代,不如由Tim Burton拍⋯⋯
(彷彿自己有份話事🤣)
(他的所有電影我都看到懂得背了,簡直是心心眼😍)
(不過他的電影在表達氣味、和角色內心世界方面,又未必跟原著很夾)
(仍然彷彿自己有份話事🤣)
可想而知我有幾興奮!!
鄉里就說,投資公司只會想賣座,分分鐘拍成Sci-Fi,否則就會變藝術片。不過,我肯定原作者Gabriel Márquez的家人不會容許,只要拜讀過他的著作,都能從故事鋪排和文字中感受到他的個性,他要不拒絕開放拍攝權,若他的家人真的開放了,也不會讓任何人對他的著作亂來。
剛才,心血來潮上網找,不得了!原來在2019年,Netflix已得到《百年孤寂》的拍攝權,真的是Netflix!(而我一直都不知道😅)至於執行製片,則由Gabriel Márquez的兩個兒子擔當,確保能忠於原著。
實在太好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有Trailer看?都兩年了,快點快點快點啦😍😍😍
🤞🏻希望拍得到、拍得好🤞🏻
(雖然,我知作者想要哥倫比亞口音的西班牙文,但我還是希望可以是英文,因為我只識聽英文⋯⋯😅)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Hoffman鄭世豪,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10分鐘錄兩首歌之第二首 Facebook: http://goo.gl/wjtpxR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chengsaiho 微訊: http://weibo.com/u/1727708860 第一天 洶湧的思念 逐吋肆虐腸斷 直到所有...
百年孤寂電視劇 在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兩年前寫過以下一篇文,分成上下兩篇刊登。
上篇的五首,是𡃁仔時就鍾意的,下篇那五首,則是人老咗後的偏愛。
選擇絕對個人。
內文刪改了一點。
——————————————
【任何時候都有權愛上多首達明】
1.《長征》(曲:劉以達 詞:陳少琪)
我迷上達明的起點。有這麼一個起點,全因為一齣(你未必睇過的)電視劇《鐳射青春》(伊健有份做,但只是配角,主角是黃澤鋒)。What is 鐳射青春?用鐳射形容青春是否恰當?我不知道,而只知道這齣罕有的香港青春劇,講夾Band,算是捕捉了青春總會遇上的典型煩惱,啱晒我呢亭最典型後生仔。我同隔籬屋張太個仔晚晚追,追到有一天他買了《長征》的Cassette,我立即衝去佢屋企用那部收音錄音機狂焚——這就是一個1987年屋邨仔的青春。很多年後我向達明說自己超鍾意《長征》,劉以達笑說,首歌其實好娘。
2.《馬路天使》(曲:劉以達 詞:陳少琪 / 黃耀明)
當初肯定不是因為歌詞而愛上,而是因為劉以達作的曲實在好聽;那句「長夜裡天使在歡笑在呼叫讓分秒讓一切忘掉了」,我當時太細自然不明白,只覺得能夠背到兼一口氣唱到,實在有種解成就的快感。後來,大個咗少少,認為這首《馬路天使》跟《溜冰滾族》和《迷惘夜車》應被歸入同一系列,同在客觀描繪失序的青春亂象。
3.《青春殘酷物語》(曲:劉以達 詞:林夕)
如果《馬路天使》、《溜冰滾族》和《迷惘夜車》都以不帶批判的態度,描述香港社會80年代中期過後的青春現象,《青春殘酷物語》就直指青春的殘酷本質——注定被「世界」這隻怪獸侵吞。聽達明的歌,往往聽錄音室版本最能聽到那份用心,但個人認為1996年《萬歲萬歲萬萬歲演唱會》中的《青春殘酷物語》現場版,才是最完美版本;黃耀明更作了以下一段注釋:「有人話,青春同時間好殘酷,好快咁嚟好快咁走,你好難捉住佢;有青春嘅人對世界好殘酷,而世界對有青春嘅人都好殘酷。」
4.《今夜星光燦爛》(曲:劉以達 詞:陳少琪)
那是1988年,「六四」未發生,香港還算正值盛世時,黃耀明卻公然唱衰:「恐怕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因為是以青春而非大人的視角審視。點知,一語成讖。
5.《天花亂墜》(曲:劉以達 詞:周耀輝)
一直認為最強勁的歌詞,是能夠以最不帶明顯指涉的字句,描繪出一幅最具體的Picture,《天花亂墜》就做到了。表面似乎只在講流行曲現象,卻側寫了一片香港人(在懶理回歸大限殺到)的世紀末顏色,沒有渲染喜與悲,明明說了很多,卻又似乎沒說過甚麼。
6.《情流夜中環》(曲:劉以達 詞:何秀萍)
我不是中環人,但曾經有段時間每逢夜深,就在中環出沒——不是去老蘭,而是在那些象徵繁華和香港價值的路段,蹓躂閒逛(簡稱遊蕩)……你不要問我原因,因為連我都不知道原因,只知道這些在日間被無數人趕頭趕命踐踏的捷徑,入夜後就還原為一條路,而這個名叫「中環」的空間,就只是一個搵食空間,偏偏香港就以這空間作為繁華的呈現。這繁榮原背裡有數不清空冷孤寂,夜靜又再次顯出這赫赫迷城之荒。何秀萍寫的詞,訴說了這份商業價值背後的空洞。
7.《愛彌留》(曲:黃耀明 詞:周耀輝)
《神經》,1990年專輯,達明拆夥前最後一張專輯,一張有明顯指向性的專輯,指向一個怪誕時刻——發生了一宗大型慘劇後,我們終將面臨一個改變一切(即使有人寫包單馬照跑、舞照跳)的重要時刻,就在這半天吊時刻,我們投入了一場無厘頭的極樂心理狀態……《神經》裡的歌,大都有一種刻意經營的愉悅和激昂,除了《愛彌留》——周耀輝極盡隱晦艱澀的歌詞在說甚麼?不同人睇會有不同答案,但至少有一句相當明確:忘掉總比思憶永久。Yes,我們與生俱來最強的內置武器就是遺忘,於是,一切(過錯)都預先被原諒了。
8.《晚節不保》(曲:劉以達 詞:林夕)
你嫌達哥唱得唔好?但甚麼是好?塵世間咁多曾經被標籤為「好」的人,有幾多個可以確保這標籤能同自己百年歸老?並順手帶入黃土?反正笑一笑已蒼老,誰介意晚節會不保。
9.《今天應該很高興》(曲:劉以達、黃耀明 詞:潘源良)
是甚麼令一個 / 群人決定離開自己成長的地方?在八十年代,是對未來的未知所衍生的恐懼——嗱唔知驚乜但總之驚定先啦;到了今時今日,是各種離譜人與事共同製造的恐懼,有目共睹,Very具體(至於點解咁多自稱 & 叫人愛國的出類拔萃人士都擁有外國護照?你問番佢哋啦)。想走而又走到,自然高興;想走但明知走唔到?更要高興——至少在表情上交足戲。
10.《繼續追尋》(曲:劉以達 詞:潘源良)
但灰到盡頭的我仲未投(城門)河自盡,可能因為一首歌——達明第一首歌,一首勵志歌,每當聽到這首歌,就不期然想起曾幾何時我經歷過一個有夢的年代,但明哥摑醒了我,我好記得六年前訪問他時他說:自己從不懷緬過去,因為「而家都幾好呀」。從來未聽說世間一切美好,然而人在世界誰能沒去路。所謂好,未必在中環搵到,未必晚節得保,也未必是成功走到,而是你還願意繼續追尋屬於你的那一步。
百年孤寂電視劇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百人說書 034】 #嚴藝文 #演員 #編導
💁🏻:第一次看完《#俗女養成記》有什麼心得呢?
💃🏻:我決定要做編導後,就一直在找適合的議題,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後來在去年陳長綸導演推薦《俗女養成記》給我,也促成這齣戲。當下看到這本書就覺得很有趣,一般我們都是講「淑女」,但是書名卻是「俗女」,給人一種價值觀的反差。
-
《俗女養成記》是一系列的短篇散文,看了第一篇後不知不覺就看到最後一篇。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洗三溫暖,一開始會笑,但是笑到後來又覺得心裡酸酸的、眼眶熱熱的,從感性層面來說,整個心情起伏是這樣的感覺。
-
從心理層面來說,這些故事其實都是我也經歷過的,對我們那個年代的女生來說都是很平常的事,但這個作者卻可以用文字讓我洗三溫暖,真的很厲害。
-
最後會決定要改編《俗女養成記》的原因是,我在看完的時候,感覺好像有人從背後深深地抱住我,讓我很溫暖很有共鳴。後來我們聯繫上原著江鵝,提出想要拍成電視劇的想法,她也很有意願,雖然她沒有加入編劇,但也一起創作了這齣戲,例如:劇中人物的名字幾乎都是她取的。
-
💁🏻:閱讀劇本和閱讀小說的差異為何?
💃🏻:閱讀小說可以比較感性,因為文字想像的空間比較大,沒有人規範你,你可以自由自在地想像、探索。
-
但是在閱讀劇本會比較理性,因為我是演員,要演這個角色之前我必須先用旁觀的角度看她。我通常都是不放感情地冷讀劇本,演得時候才會放感情,但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我的屬性比較偏編導。
-
有些演員在演戲時可以愛上自己的角色,但是我沒有辦法,我會很理性地去分析為什麼編劇要這樣寫、他想要表達什麼,但是像我這樣全知觀點對演員不一定好,因為當演員是上帝視角時,演起來就會失去新鮮感。
-
我覺得改編小說最難的是要把文字傳達的力量轉化成影像,把這本書說故事的口氣、筆觸保留到劇本裡面。我不希望大家看《俗女養成記》時是沉重的,所以不能很直白地把女性被壓迫的事情寫出來,會用輕盈的外層包裝它,讓它是有點戲謔的喜劇。
-
💁🏻:如果有機會的話,你最想參觀誰的書房?
💃🏻:我想選日本女性作家─吉本芭娜娜。女性在這個身兼的身分比男性多,因為傳統觀念還是會覺得女生要顧好家庭。但是作家是一個需要有自己空間、時間可以任性的職業,所以我對於女作家如何兼顧家庭和工作很有興趣,也很好奇她們工作的書房長什麼樣。
-
💁🏻:如果漂到荒島只能帶一本書的話,會帶哪一本?
💃🏻:我會帶《百年孤寂》,因為可以反覆看,但同時也會擔心會不會看了之後很厭世。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在於,不管在什麼階段看,都能投射出不同的感受,而且看的時候可以脫離時間,比較沒有現實感,好像可以忘記我正在荒島上。
-
訪談全文看這裡☞http://bit.ly/2nFhYNI
-
💃🏻受訪者:嚴藝文,臺灣女演員及編導,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演員代表作有《愛。回來》;《在河左岸》、《天使的收音機》、《雙城故事》等等,其中以《天使的收音機》榮獲金鐘獎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編導代表作為近日紅遍全臺的《俗女養成記》,六年級女孩的故事引起大眾共鳴。
-
#江鵝 #導演 #編劇 #吉本芭娜娜 #百年孤寂
-
百人說書官網☞https://storystudio.tw/category/sobooks/people-x-sobooks/
百人說書IG☞http://www.instagram.com/people_x_sobooks
百年孤寂電視劇 在 Hoffman鄭世豪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10分鐘錄兩首歌之第二首
Facebook:
http://goo.gl/wjtpxR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chengsaiho
微訊:
http://weibo.com/u/1727708860
第一天 洶湧的思念 逐吋肆虐腸斷
直到所有對白 像石頭沉澱
直到舉世已入眠 原來沒人夢中相見
才能全無負擔 像初生那天
曾是最熱記憶 動人月色 亦留在今夕
我為誰愛過 耗盡了畢生氣力
遺下最後嘆息 傳奇事跡 被時日侵蝕
以後誰遠去 也沒有不散落筵席
曾是最毒記憶 害人絕色 百年長孤寂
你是誰擦過 滲入我身體血液
遺下最後嘆息 漫無目的 願忘掉朝夕
記住忘記我 再沒有不散落筵席
百年孤寂電視劇 在 NETFLIX將翻拍《百年孤寂》成影集- ETtoday看電影 的推薦與評價
WOW!NETFLIX宣布拿下被盛讚是「過去50年所有語言中最偉大的傑作」的《# 百年孤寂 》版權即將改編成 電視劇 !好好奇這要怎麼拍啊.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