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某種程度來看,金穗獎和金馬獎相較,對於臺灣影像創作的影響更大。如果金馬獎是成果驗收,那麼金穗便是大海撈針,在廣褒無垠的原野中尋找有潛質的千里馬,難度非常高,評審組成的視野與格局非常重要,必須要能穿透表面敘事、技術水平,去看見這些新銳導演內在熱切的創作渴望,還有幾成能量等待開發,這些璞玉可以如何被琢磨?爆發力又該如何被策動?」
⠀⠀⠀⠀⠀
——《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
大導演的起手式:李安、短片、金穗獎 │ 鄭秉泓
https://bit.ly/2SmbpPq
⠀⠀⠀⠀⠀
終於在昨天,因疫情延宕數月、充滿未知與變數的 金穗獎/優良電影劇本 頒獎典禮得以順利舉辦,且完美落幕,相當榮幸能成為這場盛會的見證者之一。短片確實並非一般觀眾會去留心的部分,但這個創立於 1978 年、歷史悠久程度僅次於金馬獎的臺灣電影獎項,卻是李安、易智言、蔡明亮、蕭雅全、程偉豪、黃信堯等無數大導演與演員的起點,那究竟,我們今年第四十三屆的金穗獎特別之處又在哪?
⠀⠀⠀⠀⠀
沿續開頭的引文,此篇文章亦提及,近年金穗制度經歷過許多調整,增減不少獎項,也設立個人單項表演獎與評審團特別獎等,藉以鼓勵更多傑出的創作者和幕後人員。而在去年,原本金穗獎的主辦單位國家電影中心,升格為國家影視廳中心,因此自 2021 開始,金穗獎轉由金馬執委會負責辦理:
⠀⠀⠀⠀⠀
「交由金馬執委會來規劃,可以和行之有年的金馬電影學院、金馬創投進行策略合作,未來金穗獎得獎導演可以參與學院受訓,開發的題材企劃可以得到金馬獎幫助在媒合及尋找資金方面提供更多機會,換句話說,金穗獎移交予金馬執委會主辦是為了幫學生短片和國內電影產業之間搭一座橋,讓這批年輕的電影尖兵少走一點冤枉路,以更快更直接的方式去對接包括影展和產業的各個部門。」
⠀⠀⠀⠀⠀
因此,今年金穗獎的參賽作品數量寫下新紀錄,共有 415 部影片報名,66 部擠進入圍名單,增設了三個會外奬「社群名人推薦獎」、「觀眾票選獎」以及「影評人推薦獎」—— 這也是我們能參與此場盛會的主要原因。那時候,五個人各自選出了三部心中最喜愛的作品,幾經投票討論,相互提出觀點,才選出了馬來西亞導演嚴京威的《#季候風》,紀錄自身往返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心境轉折,季候風就有如吹向家鄉的鄉愁,透過男主角帶著女友返國,準備告知父母自己即將成家的過程,巧妙而深刻處理了似曾相識的家庭關係,複雜而純粹,如此不善表達情感的親子互動,一消一長間上演著爭吵與和解過後的微妙世代衝突。當時在《#入世》、《#雨水》與此部作品之間拔河了一段時間,雖然必有遺珠,可以預期,評審團前輩們也同等看見了這些作品的優異之處。
⠀⠀⠀⠀⠀
於我而言,過去對短片的關注稱不上多,至少比起這次一同討論的影評人們是較缺乏經驗,但是這批 66 部的短片真的教人大開眼界,有質樸溫潤的,也有鮮明強烈的,從環境、歷史、移工、女性、親子現階段的問題到人們對於未來的想像,創作者透過影像凝視的議題包羅萬象,甚至會發現,臺灣電影的未知潛力超乎我們以往的狹隘認知。
⠀⠀⠀⠀⠀
再稍微回顧個人偏愛的入圍作品。劇情片部分,不少著墨於父子或父女關係,許傑輝的《#88海水浴場》各方面都相當出色,可惜此次鎩羽而歸,透過一個非典型的爸爸與稚嫩兒子相處過程,自然流暢地呈現身為父親的辛勞與無奈,最後卻出乎意料迎來一個苦樂參半的動人結局。朱平《#降河洄游》為吳朋奉的遺作,彼此看似恨多於愛的爸爸與兒子,不但揭露養殖漁業不為人知的黑暗面與黑社會利益糾葛,也於父子矛盾之間加深了故事和情感的衝擊力道。已上映的林柏瑜《#少年阿堯》不意外名列入圍行列,鏡頭語言成熟,演員表現出色,敘述阿堯與陳以文飾演父親相依為命,任由田徑隊兒子穿著殘破運動鞋,車子依然日日停靠投注站,這就是阿堯自卑雙眸底下那好賭成性、不負責任的爸爸,看似捉襟見肘的生活,卻在猝不及防的時刻被迫瞬間成長。
⠀⠀⠀⠀⠀
兩部探討父女情感的作品也讓人印象深刻,一為洪靖安《#吳郭魚》,聚焦於養殖漁業與高雄大林蒲遷村事件,細膩哀傷,出色結合城鄉議題、環境汙染,以及游安順與鄭宜農相斥又相互關心的緊密父女關係。再者。梁秀紅《#前世情人的情人》也是個人相當欣賞的一部,「4X相識」影展時便深感驚艷,從台語片《三八新娘憨子婿》出發,透過新舊致敬、今昔對比,結合經典與新意,展現社會風氣與愛情觀念的變化。
⠀⠀⠀⠀⠀
整體而言,最平衡的應該可以說是《88 海水浴場》與壓軸這部李宜珊《#手事業》,楊麗音的演出尤其亮眼,不愧奪下最佳演員獎,將女性草根味表現得讓人忍不住起立鼓掌。述說三名女性在父權社會的壓迫下,如何白手起家、用手討生活,深入社會各個角落。即使現實一再打擊,她們不苦情、不示弱、不自怨自艾,就像那雙求生工具,柔中帶剛,強韌且富有生命力,以越挫越勇的意志力譜出屬於女性底層人物的狂想曲。
⠀⠀⠀⠀⠀
紀錄片我則獨鍾陳彥豪的《#里長奧笑連》,反映時事的程度是這批作品中最厲害的,講述 318 學運出身的青年里長,原本壯志凌雲、滿腹熱情,實際成為里長後才發覺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以及落土八分命的無奈,立體捕捉這一代渴望改變現狀的年輕人真正面臨的困境在何方。以及,拿下金穗大獎的林佑恩《#度日》,外籍配偶的下一代成為我們不容忽視的社會議題,導演跟隨兩位低教育水平、從事勞力工作,年紀輕輕就成為新手父母的青少年,細膩呈現他們的青澀與世故,不得不被迫成長、提早投入社會的無奈與徬徨。
⠀⠀⠀⠀⠀
學生作品也不顯絲毫遜色,記得當時形容,范文翰《#啊朋友再見》像是較為溫暖、趣味、平易近人的《大象席地而坐》,原來就是為了獻給已故友人胡波,「感謝你們骨頭裡挑雞蛋的精神,感謝你們的寬容和溫柔,如果我以後變得更自由、更勇敢,那一定與你們有關。」雖然主軸是青春,裡面的人物卻相對特立獨行,以面無表情、音調平版的方式進行對話,生活在絕望麻痺的荒謬世界,帶有黑色幽默與濃濃的末世感,是非常特別的作品。《入世》、《雨水》、《三步》、《無家女孩》、《季候風》,以及紀錄片《游移之身》、《咪咪貓的奇幻之旅》、《火中跳舞的蝴蝶》也都由衷推薦。
⠀⠀⠀⠀⠀
希望,在大家的關注、討論,豪華頒獎陣容的共襄盛舉之下,未來的金穗獎想必會更加茁壯,亦能夠為成群而來的導演們、幕後工作者們鋪妥一條穩固堅實的電影之路。
百年新娘結局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似乎大家都在重溫《#鐵達尼號》,前天也就這麼在電視上又觀賞了一遍,帶著一種末日感,自此之後的日子都只是餘生。1912 年 4 月 15 日凌晨 2 點 20 分,一艘從英國 Southampton 前往美國紐約展開處女航的豪華郵輪「鐵達尼號」撞上了冰山,船身裂成兩半沉入大西洋,死亡人數超越 1500 人以上,生還者僅只有 170 多名,幾乎可以說是史上最廣為人知的海難事件。
⠀⠀⠀⠀⠀
鐵達尼號是以頂級規格打造的空前豪華客輪,配有室內游泳池、健身房、土耳其浴室、圖書館、升降機和一個壁球室。整艘輪船採用高級家具以及各種昂貴裝飾,最為奢華之處是頭等艙的主樓梯,配有橡木鑲板以及鍍金欄杆的大樓梯,頂部是由熟鐵支架支撐的玻璃穹頂,使自然光灑滿大樓梯。
⠀⠀⠀⠀⠀
近幾年報導透露,英國的藍星航運 Blue Star Line 公司決定打造一艘名為「Titanic II」的夢幻之船,預計於 2022 年再度照原路線揚帆,一樣足以容納 2400 名乘客與 900 名的船員,幾乎完全重現百年之前的豪華面貌。這艘耗資五億美元所打造的 Titanic II,則會先從杜拜出發,預計兩周的時間底達英國 Southampton,接著依循鐵達尼號的原始航線,從南安普敦前往紐約,依然打算經過北大西洋航線上的冰川區域。唯一不同的是,該公司絕對會準備完全充足的救生艇與救生衣,並補充許多現代的救生設備。
⠀⠀⠀⠀⠀
1997 年 James Cameron 根據鐵達尼號沈船史實和先前的版本自編自導自製成同名作品《鐵達尼號》,分別由後來的影帝 Leonardo DiCaprio 與影后 Kate Winslet 飾演男女主角,豪擲在當時有如天價的兩億預算,以打破社會階層的浪漫史詩愛情災難電影,橫掃第 70 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 11 項大獎,成為影史上最受觀眾喜愛的經典電影之一。在 2012 年以 3D 版本重新全球上映,為鐵達尼號沉船事件 100 周年作紀念,也在世界各地寫下難以超越的票房紀錄。
⠀⠀⠀⠀⠀
多年之後,憶起整部電影最令我動容的一段,仍是那幾位時窮節乃見的演奏家,「Gentlemen, it has been a privilege playing with you tonight.」他們佇立於甲板上,耳邊此起彼落是絕望的悲鳴,周遭伸手不見五指似人生的終章,四名樂師選擇索性繼續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嘴裡淡然幽默地說,反正無論用餐時或逃命時也都一樣無人聆聽,因此他們散了又聚,樂器再次架起,盡興演奏直至天光沫滅,那一刻真實存在,更是藝術令人肅然起敬的一刻,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https://youtu.be/_RcVzevWX4U)。
⠀⠀⠀⠀⠀
⠀⠀⠀⠀⠀
所以,後來有了熱愛李奧納多的 Xavier Dolan,年僅九歲就寫了一封親筆信邀請偶像來蒙特婁拍電影,同時,也因此誕生了最受世人喜愛的好萊塢銀幕情侶,以各種型式持續他們超越愛情之上的浪漫旅程。Kate Winslet 永遠都是最支持李奧納多的身影,2016 年,他終於眾望所歸以《神鬼獵人》奪下影帝時,她不顧自己參與演出的《史帝夫賈伯斯》也在競爭行列之內,第一時間衝上前去給予無私擁抱和祝福,只見淚滴在眼眶中轉動,盡是無比驕傲的神情,此為那晚尤其真摯動人的瞬間。另一方面,當她低調於紐約的三度結婚時,李奧納多代替了新娘父親牽著她的手走過紅毯,在他們身上昇華成另一種的永恆動人的愛,多年後她如此說道:
⠀⠀⠀⠀⠀
「《鐵達尼號》至今如同昨日一樣記憶猶新歷歷在目,我從中體驗到最特別的事、所得到最美妙的回憶,就是能夠認識這一群演員們和可愛的劇組成員。於我而言,念念不忘的莫過於能親身參與其中,與這些如此傑出、敬業可靠又風趣幽默的專業人員共事,就是這部電影所給予我們最為難能可貴的回憶。當然,我更因此擁有了這輩子永遠無法離開的珍貴友誼,就是李奧納多。我們透過一個相當特殊的過程相知相識,我想,就是因為這段無可取代的電影歷程,才會讓我們願意成為對方的後盾,持續關心彼此,照顧彼此。」
⠀⠀⠀⠀⠀
至於 Céline Dion 1997 年膾炙人口的這首〈My Heart Will Go On〉經典歌曲也不能不提,由美國電影作曲家 James Horner 所譜曲,但當時導演 James Cameron 並不希望在電影中放入任何歌曲,因此是先請席琳狄翁錄製完成才找機會放給導演聽,幾次之後導演終於妥協,願意把人聲版的〈My Heart Will Go On〉排在電影片尾。但誰都沒預料到,這首「喚起人們的聲音」的一首歌曲,意外大舉榮獲奧斯卡與葛萊美獎等大獎殊榮,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單曲之一,並持續於世界各地廣為流傳,純樂器版本則在電影中成為 Rose 的愛情主題曲。
⠀⠀⠀⠀⠀
⠀⠀⠀⠀⠀
不停被討論的,還有到底傑克需不需要領便當,肇因於 Kate Winslet 有一年在 BAFTA 紅毯講出:「我覺得海上那扇漂浮的門也可以容納得下 Jack。」雖然她旋即補充說李奧納多打從心底不在乎那扇門,但因為曾有此句發言,也讓悲劇結局成了世紀爭議,所有人多年來不停詢問導演相關問題,令他不勝其煩,終於在前幾年一次爆發:
⠀⠀⠀⠀⠀
「答案其實很清楚,白紙黑字寫在劇本第 147 頁,簡單明瞭。我覺得在 20 多年後還在討論這個話題真的滿蠢的,但同時也可看出《鐵達尼號》讓 Jack 深受觀眾喜愛,以至於不願看到他死去。但如果他活下來了,將會讓整部電影變得毫無意義,這部作品講的正是死亡與離別,所以他必須撒手人寰,無論他是在海裡凍死,或是被掉落的著火乾草堆燒死,他都必須死去。這就是藝術,他之所以犧牲是為了藝術,而不是為了什麼物理原因。」
⠀⠀⠀⠀⠀
「我們真的試過,當 Jack 置身於約攝氏 -2 度(華氏 28 度)的海水裡,你的腦袋已經開始失溫,曾經有節目問過讓兩人脫下救生衣,兩分鐘交換一次,一個人在門上一個人在海裡,海裡的人與漂浮的門想辦法固定住,但在綁與鬆綁、爬上爬下的過程一次平均花上五到十分鐘,當一個人回到門上時幾乎就已經瀕臨死亡,所以無法採用。Jack 唯一能做的就是至少讓上半身保持在海面上,抱著希望等待凍死前會有救生艇把他救出。」
百年新娘結局 在 孤讀者的航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段漫長的告別。
整體而言,洪氏藉由《德魯納酒店》這部戲想傳達的概念十分明確,且一路到結尾並沒有走偏,雖然仍不免有些過於拖沓的情節(尤其最後兩集片長都逼近一個半小時,又塞滿了PPL的確讓人深感不耐),但我還滿欣賞編劇沒有為了觀眾的期待,而硬將結局寫成HE,畢竟這部戲其實就是關於張滿月走了1300年的一段漫長告別,而編劇用了16集的時間來告訴我們唯有放下才能繼續生命的輪迴,若她沒有在結局踏上奈何橋,那才是真正的爛尾。
然而這部戲有個致命的缺點,而且是越到結尾越明顯,那就是男主角燦星的描寫太淺,讓我覺得非常可惜,他幾乎就像個工具人一樣是來「超渡」滿月的。這部戲幾乎所有主配角色都帶著一個人生缺憾,客房部長因為女兒與自己被親族逼死而怨恨了200年,賢重對於人生的戛然而止感到無限的遺憾,金書生則是放不下被汙衊的冤屈,於是最後看到他們的圓滿你會感到釋然,放手需要更大的勇氣,但有時候就只在一個轉念之間。
然而燦星沒有,他沒有什麼缺憾以至於也沒什麼好放下的,雖然編劇想寫成他放下了對滿月的執著,然而因為他們間的羈絆也不過就幾個月的相遇相伴,跟其他人跨越數十年、百年甚至滿月千年的執念與仇恨相比,他的放下顯得微不足道。你甚至會感覺他如果沒有認識滿月跟進入德魯納,人生會更圓滿,他沒有從這趟際遇中獲得或療癒了什麼。這一點其實可以在燦星遇見生母時作出一個深刻的刻畫,對於從小沒有母親在身旁他不可能沒有怨懟,如果在這個事件中多描寫一點他失母的傷痛與生活看似完美實際上心中有空缺的話,那麼他的成長會更完整。
這一點跟鬼怪對照起來缺點就更明顯了(更不要說IU的前作神劇《我的大叔》),鬼怪新娘一生孤苦,她需要親情與家的歸屬感,即使這個家的組成在外人眼中是古怪的,但卻是屬於她獨一無二的家。於是她跟鬼怪之間的連結是動人的,所以即使同樣是今生無法在一起(但我不認為這就是BE),然而男女主角是相互療癒的關係,於是看完結局會覺得感動而不是空虛。
看似圓滿實際上卻滿佈傷痕與陰影的月亮,與微弱但穿越了1300年才綻放於眼前的燦爛星光,他們交會時所互放的光芒注定只有短暫的一瞬。或許將結局停留在經過了長長的一世,終於得以告別人間的滿月,在奈何橋上那回頭一望的灑脫笑容,會是更美好的ending scene。
#德魯納酒店
#這部戲真的讓珍九弟弟無法全力施展演技
#但對IU粉如我已經滿足
#金秀賢的氣場也真夠強大了
#能夠把客串演成讓人期待續集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