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COVID 19疫苗小心誤判乳房攝影診斷」-淋巴腫大別擔心
這篇文章之前3月時分享過,
但那時候台灣疫情風平浪靜,
現在每天打開電視就是在討論疫苗的事情
我覺得這篇CNN發布的新聞蠻重要的
因此很值得分享、提醒一下民眾。
我在懷第二胎弟弟時,曾經發生一個小插曲
孕婦必須施打百日咳疫苗(目的是提供寶寶免疫力)
我在懷孕七個多月也安排了接種
某天,我突然摸到在我左鎖骨上放出現一顆淋巴結
左鎖骨上淋巴結對身為醫師的我來說
是相當恐怖的意思,為什麼呢?
左鎖骨上淋巴結有個特別的名稱叫做「Virchow's Node」
它在醫療上是個胃癌、胰腺癌、食管癌、肺癌轉移的重要指標
以前實習、學生時期,對這個位置的淋巴結可是嚇死了
因為這個位置淋巴腫大是個非常不好的代表
(可能是什麼癌症的轉移)
我趕緊在我中山醫院的放射科做了檢查
我們放射科的醫師技術、經驗值都非常高
然而,醫師也掃了半天...
還立刻隔天把我安排去國防做進一步檢查
當時的我心涼了一半
心裡想了一千萬種可能
就在當天晚上洗澡時
摸到左手臂上施打百日咳疫苗的位置
酸酸痛痛、紅紅腫腫的,就不自覺得多摸了兩下
突然像驚醒一般!
有沒有跟前天打疫苗有關?
當晚找了很多疫苗與局部淋巴結腫大相關文章
找到較多的是與卡介苗有關的文章
但我心總是安心了許多
隔天一大早,去了國防再做一次超音波檢查
跟那邊的醫師討論了一下
順便分享了一下我自己的這個打疫苗病史
當我跟醫師提到疫苗時
醫師像吃了定心丸一般,說這樣就很合理了
安排幾週後追蹤,果然淋巴結消失了
這才讓這齣驚嚇鬧劇畫上句點。
最近看到CNN發布一篇文章
在波士頓當醫師的Dr. Devon Quasha
在接受後COVID19疫苗後,安排了例行的乳房超音波
結果在原本就要密切追蹤病變的左側乳房
發現了一塊新的腫脹淋巴結!
理論上,近一步病變需要做切片來診斷檢查
然而這位也是醫師的女性,由於醫療背景讓他很有概念
這個新發現的腫塊很有可能與疫苗施打有關
當他進一步與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放射科醫師分享他的自身經驗,
意外發現原來同樣狀態不止她一人
主要是疫苗會引發我們人體正常的免疫反應
而負責免疫的淋巴系統當然可能因此被叫醒工作
因此在查詢與疫苗有關的副作用發現
尤其活性疫苗,更容易發生局部淋巴結腫大
雖然,這只能算是一種輕度的副作用
然而若同時間安排乳房超音波、
剛好在施打同側有正在追蹤的乳房腫塊病變
就可能使的病人必須安排切片做進一步確診
造成多餘醫療浪費、病人多增加不必要手術風險
由於我本身有相關經驗
因此對這篇文章特別有感
那如果說在台灣疫苗真的進來了
我們該如何預防同樣狀態發生?
1.在預計施打疫苗前,安排乳房攝影
2.若已經做完檢查,發現有變異
請主動告知你醫師近期施打過疫苗
交由專業醫師判斷是否需進一步做檢查
雖然最近埋首於寫書、教孩子、上班
有點少關心時事
然而COVID 19疫苗是我持續關心的議題
大家無不希望疫情能及早結束
疫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因此相關知識多了解
有助於疫苗進台灣時,減少惶恐唷!
本文發佈於CNN health 3月3日2021年
我將相關連結放在留言處
如果有興趣的歡迎點進去看全文唷!
#另外今天我終於預約到AZ疫苗了
#這三天跟大家分享我打疫苗的心得喔
百日咳診斷 在 樹果園丁的兒童健康筆記-兒科蔡昕育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等不到新冠疫苗很焦慮?這三種疫苗先打起來!🚩
台大醫院感染科黃立民醫師日前在記者會上呼籲大家,在新冠疫苗還沒到位之前,應該要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與百日咳,以降低呼吸道感染併發症。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2865
消息一出來,診所便接到許多詢問電話,究竟這三種疫苗對抵抗新冠肺炎有什麼幫助呢?
根據WHO的建議,在COVID-19流行期間,針對老年人及高危險族群的肺炎鏈球菌、百日咳及流感疫苗接種計劃應該要繼續,一方面減少嚴重呼吸道感染佔用醫療資源的機會,另一方面萬一不幸得到新冠肺炎,也可能減輕次發性細菌感染的嚴重度。目前也有一些文獻發現,三合一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13價肺鏈疫苗、流感疫苗可能可以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率和重症機會,雖然原因仍然不是很明朗,但有可能和呼吸道中多種微生物共存的交互作用有關。
🔶肺炎鏈球菌(PCV)
研究發現新冠肺炎合併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其死亡風險比單純侵襲性肺炎感染高出了七倍。如果在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後的28天內感染了新冠病毒,其死亡率也增加四倍。
(Clin Infect Dis 2020; doi:10.1093/cid/ciaa1728)
義大利的研究發現,肺炎鏈球菌疫苗在年輕人和老年人族群,可以降低新冠病毒咽喉拭子陽性的可能性達39%及44%
(Vaccines 2020, 8, 471; doi:10.3390/vaccines8030471)
美國的研究發現,接種過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人,得到新冠肺炎的風險較低。這個發現可能暗示肺炎鏈球菌和新冠病毒在呼吸道中有交互作用。
(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21,jiab128, https://doi.org/10.1093/infdis/jiab128)
🔶三合一(DTP)
三合一中的百日咳是引起幼兒嚴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在慢性呼吸道疾病和老年患者身上也可能出現併發症。有趣的是全世界各地,新冠肺炎在兒童族群多為輕症,於是有研究者假設是否童年時期施打的疫苗有預防新冠肺炎的效果?經過實驗發現DTP疫苗中的抗原(特別是其中的白喉、破傷風抗原)所引起的交叉免疫反應,可能可以幫助對抗新冠病毒。
(Front. Immunol 2020. 11:586984.)
🔶流感疫苗
流感和新冠肺炎在症狀上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接種流感疫苗可以減少新冠肺炎的診斷干擾,也可以降低醫療資源負荷。美國2020年的研究更發現,接種過流感疫苗的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較低。所以今年底的流感季,務必要踴躍施打流感疫苗。
(Influenza Vaccination and COVID19 Mortality in the USA. MedRxiv 2020)
百日咳診斷 在 診所低能奇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日一位先生嚟到診所。
佢行埋嚟登記處問我:「你醫生識唔識得醫百日咳?」
我:「要睇咗醫生先知喎,都要俾醫生知道你咩事先」
佢:「講得百日咳就梗係咳咗成百日咁滯啦,我出去買過咳藥水食過藥都係咁」
我:「你之前睇過醫生話你係百日咳?」
佢:「咳咗咁耐唔係百日咳係咩呀?唔駛睇醫生都知啦,日又咳夜又咳,我咳到心口都痛埋,咳到冇得瞓㗎。仲要日頭都係咁咳,一咳起上嚟就扯晒蝦,上次我搭巴士就係咁,隔離左近啲人好似以為我呻吟,個個都望住晒,我男人嚟㗎嘛,呻咩吟呀?」
咁又冇話男人唔呻吟得嘅…
佢再講:「我都唔知我樓下大堂張告示話晚間運動盡量收細音量係咪講緊我,我扯蝦咋喎?」
可能人哋唔係講你呢~你多心啦。
咳得耐又扯埋蝦唔一定係百日咳,哮喘都會。哮喘發作嘅時候,有啲人未必會好似睇電視嗰啲扯晒蝦唞唔到氣咁反應劇烈,有啲輕度哮喘嘅最常見症狀就係慢性咳嗽,呢啲症狀同感冒都近似,所以好多人都會冇留意而造成延誤診斷及治療。雖然症狀睇落好小兒科,但有啲一發作起上嚟係會有嚴重反應,過往更有15-20%成人因哮喘而死亡。
不過唔駛驚!有藥嘅~記得係要由醫生處方,千其唔好貪方便自己去搵藥,用啲唔用啲只會有機會令病情惡化,無論你嘅病徵有幾輕微都應該由醫生為你診斷並處方,亦要跟足指示用藥同覆診,咁先可以妥善控制及管理病情。
#哮喘 #短效氣管舒張劑 #吸入式類固醇
百日咳診斷 在 百日咳(Pertussis) 的相關結果
百日咳 桿菌及副百日咳桿菌分別引起百日咳及副百日咳。 三、流行病學(Epidemiology ... 百日咳之傳染途徑、診斷、檢驗、治療及處置流程. 潛伏期:一般約為9~10 天(6~20 ... ... <看更多>
百日咳診斷 在 兒童百日咳防治建議 的相關結果
百日咳 的確定診斷需用百日咳專用鼻咽拭子,採取2支檢體送疾病管制署進行百日咳桿菌之培養與聚合酶鏈反應檢驗。 傳染病防治手冊的百日咳病例定義,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 <看更多>
百日咳診斷 在 百日咳: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的相關結果
由於百日咳的早期症狀不易診斷,而且與其他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相似,如:感冒、流感、支氣管炎等,因此一開始很難確診,所以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由問診及聽患者咳嗽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