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推理懸疑小說《謝謝你瞞著我的那些事》】
「你有沒有想過,挖一座墳墓要多久?
從結婚那天起直到你死去,一如我們誓詞裡承諾的至死不渝~」
本書開門見山教導讀者如何「挖墳埋屍」,建立了通俗易懂的標準作業流程。
第一點,英國墳場與火葬場管理研究院建議最低限度至少得挖三呎,掩埋屍體太草率很容易被發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況且孔子曾諄諄教誨:「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當然至聖先師是指「為學」,不過真理放諸四海皆準。
第二點,無論你原先預估的挖墳時間是多久,實際時間起碼加倍,像女主角便花費六小時挖墳。故作業前最好先準備電力充足的iphone,以及能鼓舞意志力的輕快歌單,如果你要埋的是大象,請預備十二顆行動電源。
第三點,根據女主角個人體驗,挖墳是項強身健體的運動,不但能有效鍛鍊全身上下肌肉,大腦更會分泌腦內啡穩定情緒,即便你正在埋自己的老公。
既然開頭便告訴讀者,女主角正在掩埋老公屍體,被害者出現了,嫌疑犯亦無所遁形,那還要看什麼呢?大家立正稍息後原地解散好嗎?
不!請別這樣認為!勿把本書放回書架!不過如果你是偷來的請物歸原主並向所在地派出所自首。
因為故事和你以為的不一樣,不論你看到什麼,別相信自己的眼睛,直至全書結尾,才會恍然大悟《謝謝你瞞著我的那些事》意指為何?作者隱瞞讀者的又是什麼?
時序切回四個月前,當時男女主角馬克和艾琳是對人人羨慕的神仙眷侶,男方高大英俊、女方漂亮慧黠,各自是專業領域中的菁英。作者以流暢文筆和倒敘、插敘等手法描述他們之間的強烈吸引力,互許終生的堅貞感情(簡稱姦情),乍看還以為是個典型的羅曼蒂克愛情故事。
綿密詞句如絲滑柔順的拿鐵咖啡順暢流入喉嚨,暖和身心。然而,在劇情中途,角色間的問題一一浮現,看似和諧無間的愛侶產生異變裂痕,和煦文字搖身一變,以陰鬱姿態昭示風雨欲來,那杯剛剛滑進胃袋的溫暖液體猝然變得森冷冰涼,一陣痙攣,顫慄引發了讀者的痛覺反應,痛並快樂著,享受急轉直下的黑暗瘋狂旅程。
故事巧妙引入「人罪分離」主題,女主角艾琳是新銳紀錄片導演,正在拍攝三位因「非致命罪行」入獄的囚犯,探討能否依據刑期長短決定他們的罪惡輕重?艾琳原本是紀錄者,隨劇情發展,自身亦成為被我們紀錄、觀察的一員,囚犯與艾琳人生相互交錯,甚至成為左右重大決策之樞紐,審定女主角有罪或無罪的裁判權交付讀者手中。
書名為《謝謝你瞞著我的那些事》,事實上,艾琳與馬克皆小心翼翼隱藏不為人知的秘密,高達兩百萬英鎊的意外之財成為催化劑,引爆後半部驚悚劇情,主角每一步都踏在晃蕩鋼索上,吊人胃口的懸疑寫作筆法,讓人難以預測接下來會怎麼走。
本書開頭教讀者如何挖墳埋屍,結尾則諭示在黑暗童話中不能輕信任何人、事、物。書中言:「有錢能避開規則」,但某些規則不啻是道德中最後一道界線,當口袋滿滿益發沉重,因負重而搖晃的身軀可能因此「不小心」越界。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謝謝你瞞著我的那些事》,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會跟誰分享不能說的秘密?例如:
「《謝謝你瞞著我的那些事》:我只跟樹洞說!以免有人洩密!」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8/11(二)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8/12(三)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謝謝你瞞著我的那些事 #SomethingintheWater #凱薩琳斯戴曼 #CatherineSteadman #尖端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亞馬遜總榜單TOP3 #售出十六國版權 #榮獲瑞絲薇絲朋讀書俱樂部選書 #已簽下電影版權 #懸疑推理小說 #英國文學
📖博客來:https://bit.ly/2DJpnUc
📖誠品:https://bit.ly/2PyYFk6
📖金石堂:https://bit.ly/2DlDwaF
📖讀冊:https://bit.ly/30AiUEh
📖尖端:https://bit.ly/3gHRd24
百萬英鎊小說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搞咁撚多嘢就係每個月收五千蚊息?]我真係醉了
1. 呢壇嘢,昨晚都想寫,但你知幾時個問題都係時間太少題材太多(所以快啲幫埃汾實現全職寫作啦下)。蘋果呢個獨家真係一絶(https://bit.ly/39Pf3UY)
2. 如果 TL;DR嘅:精華一段— 你搞咁撚多嘢,我冇睇錯的話,最後係點?頭7年未有正現金流,第8年之後一個月5000蚊正現金流!Are you 北京杰丁 me?搞咁撚多嘢,頭七年白做,第八年一個月收五千蚊?!?!你會唔會去援交/炒iPhone會簡單啲?或者你訓身買波會簡單啲,至少唔使上報紙。
3. 其實有好多個角度,而我一般都好少阻行家搵食。一來剃人頭者人亦剃其頭,有冇道理都好,無啦啦畀人狙擊都唔多好玩,今日我搞人,他日人搞我嘛。二來,我估所有行業都係,但金融業,最吸引人嘅三個字,唔係CFA唔係CPA,係OPM,Other’s people money.三來,都好似唔止講過一次,好多時,我覺得啲輸錢嘅人,係唔抵可憐嘅。講到尾投資嘅嘢,冇人拎支槍指住你。除非係騙局(但,有時唔係咁易定義),否則,願打願捱啦。我同呀咩Ken Sir全不相識,但亦唔使針對佢或乜,根本唔知乜水。
4. 講返正題。呢壇嘢,我覺得有幾個啟示
5. 使乜搞到咁撚複雜呢?講真,呢啲借低息買高息嘅嘢,埃汾多年前都認真諗過,大把人諗,亦大把人做過。好聽啲嘅,專業投資者嘅,咪carry trade咯。流啲嘅,咪借私人貸款然後買中電咁咯。埃汾做耆英個年代,銀行水浸到出過真係零息嘅貸款,手續費都冇,全零。但當然你借唔得大,咁你咪可能十皮嘢,買中電,執三厘息,幾千銀咯。都OK架。喂我仲要冒埋中電股價跌嘅險,或者銀行有hidden charge嘅險,股票佣金都可能要兩三百。冇話唔得架。
6. 高深少少嘅,咪借錢買債咯,之前幾年好多好多人做。又係嗰句,知道自己做緊乜就得啦。債息六七厘都嫌唔夠嘅,私人銀行借埋錢畀你倍上去咯。咁但,債價跌落嚟你咪可能要補孖展,或者間公司真還唔到你咪滔滔籮時。有幾難明?講撚左十鳩幾次啦,呢個世界上邊有穩穩陣陣六厘息。硬係咁簡單都唔明。
7. 講返,我就唔撚明,搞到咁撚覆雜,做乜柒。借低息買匯控我明,但,搞咁撚大場龍鳳,突擊九層塔,搞一大輪,「屌咪又即係借低息買匯控槓杆再槓杆」。咁撚樣畀十皮嘢?真係抵埃汾同埃汾啲讀者冇發達,因為我地太有良心。
8. 細細個我就好執迷睇啲推理小說,諗撚埋啲完美犯罪。大個同人傾,就知,搞咁複雜只係為咗讀者好睇。根本真正犯罪就好簡單。投資投機都係。舊文有寫(https://bit.ly/2yIDTWP),索羅斯打爆英倫銀行,就只係一個信念,英國跟歐洲匯率,但歐洲(主要係西德)經濟好,加息,英國開始頂唔住,索羅斯睇死英國政客,必定退出歐洲匯率機制,就沽英鎊。一役賺咗10億美金,1992嘅10億,英倫銀行就輸30億。史上最偉大嘅投機,一百字唔使講完,做嘅亦只係狂沽英鎊,有幾撚難明?
9. 同樣地,你睇其他著名投資投機者嘅signature trade,全部簡單易明。畢菲特buy and hold可口可樂之類不用講,但仲有佢08年趁美國投資銀行就死,用極之優厚嘅條件科水畀佢地(換著而家就係發死人財人血饅頭),趁人病就壓價壓到最後。仲有李嘉誠點樣股災都堅持供股,用埋啲錢發展地皮買平貨。或者近啲嘅,the big short,勁人睇死CDO次按之類必爆煲,大手沽空。就算而家N咁多人鬧火燎森(我唔識佢,唔使幫佢講嘢,但亦唔會結怨),最初點?都係話簽卡買中石油嘛。咁固然佢食晒個浪佢好彩或叻仔,但都有風險,但一樣好易明,就係做桿杆買股票,嗰浸升成咁佢又落到車,咪叻仔。衰咗嘅,你咪唔會見到佢個名出現。但使唔使搞到行動1288咁?
10. 以上當然全部係survivorship bias,但,共通點係乜?全部簡單,易明,中學生都明。你搞撚柒到九層塔電腦大爆炸嘅,係乜?就係CDO。08年前好多華爾街大行數學家亦係搞呢啲東西去忽悠散戶,甚至行家。
11. 類似嘅比喻,Martingale betting,你身邊總有幾條自以為天才嘅茂利同你提過。我拎一百蚊去買大細,唔中嘅double down,買二百蚊,再唔中嘅買四百—「咁應該唔會咁黑仔十舖都唔中掛」,「機會率千份之一都冇」—是真的,不過你執粒糖,而到嗰千份之一出現時,你輸仆街跳海。同樣地,有個變種,詹培忠話見和波有3倍買落去,唔中再買大啲云云(https://bit.ly/2JLFSiE)。
12. 問題在邊?咪講過,堆土機前面執銀仔,好彩你執少少,出事你條命都冇埋。呢類東西唔係騙局,但個asymmetric risk太大,而人腦處理呢啲嘢就好易出事。早幾年個個去short VIX,超市經理都發達,又係等一個位全部死撚晒咁解。舊文寫過幾次(https://bit.ly/2wgQKBI)(http://bit.ly/2HirCgL)(https://bit.ly/2Rivoev)。硬係重覆同樣錯誤。
13. 你搞咁撚多嘢,我冇睇錯的話,最後係點?頭7年未有正現金流,第8年之後一個月5000蚊正現金流!Are you 北京杰丁 me?搞咁撚多嘢,頭七年白做,第八年一個月收五千蚊?!?!你會唔會去援交/炒iPhone會簡單啲?或者你訓身買波會簡單啲,至少唔使上報紙。我記得好似2月時你買拜仁慕尼黑拎德甲都仲有1.2定1.3。喂,幾個月,兩成幾三成回報喎—分分鐘作廢都唔使輸錢有得回水。
14. 另一問題亦係,你見啲人成日講回報率幾多幾多,其實錯焦點。你廿萬身家拎兩萬去買隻嘢double,又如何?人地兩百萬身家買隻嘢10%好好多。當然你話鬼唔知,但那有錢呀你老母。咁,其實係咪應該投資落自己度,打份你份工呢?真的,年青人,個本咁細,我任你點炒,叻極咪幾十萬,好多錢?會唔會係提高自己人工係實際啲?一個fresh grad,人工升五倍嘅可能,點都大過你隻股票升5倍—何況你人工五倍後個本大咗N咁多
15. 所以你可以恥笑埃汾推啲嘢唔掂,29000仲叫你買股票,但你會唔會輸到跳樓?咁我都未跳樓啦。事實,包生仔咩?十次有五次半中已經好好,你可以睇下基金經理表現如何(https://bit.ly/3e1GpuA)。仲有我言行合一,雖然因為工作關係不能買股票,但至少我個倉位一路加,冇一邊叫你買股票一路自己沽(雖然我根本睇唔到咩衝突,講到我好似幾百億身家咁)
16. 以上種種,嘅問題,都係一個字:貪。我就真係唔撚明,點解唔可以正正經經買股票買樓?硬係諗埋啲咁嘅濕鳩發財大法,仲以為自己好撚醒。係啦,feel smart又係一大問題。你啲發財大法,一早有人諗過啦。甚麼Martingale betting買唔中就加倍唔會咁黑仔輸足廿舖,仆街,幾百年歷史啦。
17. 錢真係易搵。。聽聞啲友,畀十皮嘢去聽啲咁嘅嘢!最發就梗係呀主辦人自己。但又講真,佢冇呃你喎,佢唔係呃你啲錢買佢自己啲嘢,或者夾份做生意虧空你啲錢,或者收回佣喎(我唔相信匯控會有畀佣佢)。戇鳩還戇鳩,慘得過有人肯畀?我又睇唔出有咩好唔妥嘅地方。怪咪怪你信。
18. 香港地真係遍地傻西。但又,其實呢啲好主觀。我都話咯,我同我啲朋友梗係覺得啲友低能啦,十皮嘢聽呢啲。但咪以前講過個比喻咯。你覺得有錢人包明星低Q能,「咪又係女一條/仔一條」,佢又覺得你幾十蚊紫薯拉絲食垃圾之嘛。呢啲嘢真係可以相當主觀。埃汾梗係覺得自己有心,但一樣大把人覺得你班友戇鳩仔睇條財演寫嘢仲要科幾舊水。真係好難講呀下。最緊要自己過癮。
—————————————
版務:收費專欄已推出,支持埃汾高質文章。幾舊水睇三個月,一星期三篇
請去呢度訂:bit.ly/2wVXndj
課程編號填: CC01
科咗水後後有Login及Password畀你
逢一三五入去 homebloggerhk.com (見到就睇到《事先張揚》),亦睇得返以前嘅文。一般我都係會黃昏出文嘅。
百萬英鎊小說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類事實上從未真正理解過山,也從未真正理解自己與山的關係。」—— 娜恩.雪柏德(Nan Shepherd)
《山之生》,這是本散文,也是肖像印在英鎊上的英國傳奇作家娜恩‧雪柏德,與山同在的生命旅程。
她寫山,更寫出人的存在。
她將自己投身大山,成了山的終身遊客,
吃野果、飲河水,在湖裏游泳、在山腰入眠;
清晨醒來知更鳥的爪子會搭在她赤裸的胳膊上;
有時喚醒她的是野鹿吃草時的呼吸……
1977年首次出版英國版,在此前本書的手稿被作者壓箱塵封30多年;出版後四年,雪柏德就過世了。儘管如此,英國知名作家珍妮特‧溫特森、阿莉‧史密斯、羅伯特‧麥克法倫......等知名作家均成了娜恩‧雪柏德最忠實的讀者。
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曾感嘆:「對我來說,寫人踏入山的種種感受,沒有人寫得過雪柏德。」麥克法倫熱愛此書,宣稱這本書改變了他對山的看法。自此成了它的代言人。
2014年他為英文新版寫了一篇萬字導讀 <我走,故我在>,細膩地闡釋這本書的價值。繁體中文版3月27日上市之前,我們先來讀讀他的忠實粉絲、布克獎評委主席羅伯特‧麥克法倫寫的這篇精彩導讀文章。
🔖導讀文章完整收錄於最新一期的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 vol. 21
──────
凱恩戈姆山(The Cairngorm Mountains)位於蘇格蘭東北端,算是英國的北極圈。每到冬天,時速高達一百七十英里的暴風席捲山中海拔較高的諸郡,多次崩落的雪把山坡擦得乾乾淨淨。極光籠罩山頂,發出紅綠交錯的光芒。即便是在盛夏,積雪依舊覆蓋最深的山間窪地,緩緩凝結成冰斗。由於這裡一年到頭狂風不止,高原上的松樹最高長到六英寸,灌木叢則像刻意壓低身子擠在一起,挨著石堆形成一片片矮林。蘇格蘭的兩大河—迪河和埃文河均發源於此,水流從高處如雨落下,經岩石過濾,匯聚成我所見過的最清澈的河川,一路凝聚力量,奔騰入海。山由大量被侵蝕的岩漿殘留物構成,泥盆紀時期從地殼噴湧而出的岩漿冷卻成花崗岩,突出於周遭的片岩和片麻岩,形成山脈。凱恩戈姆山一度比今日的阿爾卑斯山還高,歷經上百萬年的侵蝕後,變成現在低矮荒涼的鯨背狀丘陵和破碎峭壁。生於火,塑於冰,再經風、水、雪打磨,最終形塑凱恩戈姆山的,就是娜恩.雪柏德在這本薄薄的傑作中不斷提到的「原生力」。
娜恩.雪柏德,一八九三年出生於亞伯丁,一九八一年在那裡去世。漫長的一生中,娜恩曾在成百上千的日子裡走幾千英里路,徒步探索凱恩戈姆山。她的成名作包括三部現代主義小說:《採石林》(The Quarry Wood)、《晴雨屋》(The Weatherhouse)及《格蘭屏恩山路》(A Pass in the Grampians)。但是對我來說,她真正重要的作品是直到最近才有讀者接觸的《山之生》,這部她寫於二戰最後幾年的作品。
雪柏德是那種最出色的在地主義者,她對自己選擇書寫的地方再熟悉不過,這份熟悉非但沒有限制她的視野,還賦予該地更豐富的意涵。她成長於平凡的中產家庭,一生活動範圍大都在亞伯丁。青年時,她先後就讀亞伯丁女子高中和亞伯丁大學,一九一五年大學畢業,之後四十一年裡她都在現在的亞伯丁教育學院擔任英文講師。(雪柏德曾自嘲,她在那裡的「神聖任務」就是「試著阻止畢業生們乖乖遵從社會認可的生活模」。)雪柏德雖然去過很多地方:挪威、法國、義大利、希臘以及南非,但她生活過的地方只有位於迪賽德北部的西卡爾茨村。對她而言,距離西卡爾茨僅僅幾英里的凱恩戈姆山就是她的心靈腹地。一年之中,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清晨、白晝、黃昏還是夜晚,無論是一人獨行,還是朋友、學生或迪賽德俱樂部的徒步愛好者相伴,雪柏德始終在進山或離山的路上。和所有的登山愛好者一樣,平地待久了,她反而會出現高山症。
雪柏德從小就熱愛生活,每天過得興致盎然,也享受寧靜淡泊。在給朋友的信中,她提到一張蹣跚學步時站在媽媽膝上的照片,說自己「全身亂動,揮拳踢腿,就像要奮力抓住人生一樣— 我發誓,光看照片就能感覺到我手舞足蹈。」雪柏德是詩人柯立芝(Samuel Taylor Coleridge)形容的那種「圖書館鸕鷀」,嗜讀如命,無所不讀。一九○七年五月七日,年 僅十四歲的雪柏德開始寫她人生的第一本「札記」,她在筆記本中抄寫文學、宗教和哲學書片段,從中可知年輕的她已閱讀廣泛。
有關《山之生》創作過程的確切狀況已難獲知。這本書的內容來自雪柏德一生的登山經歷,但創作時間主要集中在二戰末期。戰爭在書中彷彿 一記遠雷:飛機墜落高原,機組人員喪命;施行燈火管制的夜裡,她走到山區唯一的廣播站想收聽戰局;若斯墨丘斯莊園裡的歐洲赤松被砍倒,徵用於戰爭所需。我們還知道雪柏德在一九四五年夏末就完成草稿,因為當 時她將書稿送給好友古恩審讀。古恩從「親愛的娜恩,妳根本不需要我來告訴你我有多喜歡妳的書,」如此狡黠的回覆下筆,隨後寫道:
完美之作。行文克制,有著藝術家、科學家和學者的準確度;下筆 精準,無學究氣,字句到位。流露著愛,流露著智慧......妳談的是事實,條理分明、平靜地在事實的基礎上陳述。在妳的世界裡,光和存在本身就是事實。
古恩一語道破本書風格獨特之處:抒情節制,極其專注,精確到位,採取有觀點的陳述,讓事實免於累贅臃腫,讀來輕靈有趣。不過,信中隨 後的看法就有些傲慢了。古恩認為這本書恐怕很難出版。他認為對讀者來 說,關於凱恩戈姆山的各種專有名詞毫無意義,他建議雪柏德插入圖片,並加上地圖輔助閱讀。他還建議她別找「一團糟」的費伯出版社,考慮在《蘇格蘭》雜誌上連載。信末他對雪柏德— 他的「水之精靈」,寫出這 樣能吸引山林鄉間愛好者的作品表達祝賀。
可能因為沒把握能出版,也可能是雪柏德不想出版,總之在之後三 十多年裡,這本手稿都被冷落在書桌抽屜,直到亞伯丁大學出版社在一九七七年安靜地出版了它。
(節錄自《山之生》,<我走,故我在>,3/27 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