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睇,司棋姐嚟喇!】
_
有啲嘢,真係傾落先發覺 ── 原來對很多電視迷而言(包括本人),「司棋姐」根本就是Simply Irresistible(無可抗拒)!
_
以為香港人對廣告Hard Sell有「潔癖」?事實並非如此。睇完會藐,抑或會笑,甚至主動CLS(留言、給讚、轉發),視乎哪個客戶出錢、隱藏的品牌理念、由哪位藝人參演,還有最最最最重要:條橋點先?最新鮮滾熱辣例子,是剛於周一(13/9)上架、由外賣品牌「戶戶送」出資拍攝的四分鐘廣告短片《Deliveroo呈獻:送辣送到Site》,竟然想到並成功邀請自從拍罷《溏心風暴3》(2017)後便甚少公開露面的李司棋擔任第六代Deliveroo Rider。
_
翻查資料,過去兩年曾經飾演外賣員的計有吳肇軒(外賣界Mr. Cool)、何啟華(戶戶送一齊踩入每一戶)、ERROR(戶戶一把口,三百種胃口)、張敬軒(戶戶離奇查咩案?)、古天樂(熱到除3),再到今次「司棋姐」出馬,看到箇中蹺妙之處嗎?答案是:若按照演出資歷和年齡區分,每次登場的「新一代」外賣員都是愈來愈資深,但他們與「新一代」之間的距離反而愈來愈近。就以「司棋姐」為例,一九六八年參選「香港公主」,憑出眾美貌奪冠,同年加入電視圈,拍過多套膾炙人口的劇集(一九七七年期間短暫效力麗的電視),作品包括《啼笑姻緣》(1974)、《山水有相逢》(1980)、《輪流傳》(1980)、《流氓皇帝》(1981)、《真情》(1995-1999)以及《溏心風暴》(2007),又曾兼任配音員(經典美劇《合家歡》聲演小寶)以及《歡樂今宵》主持,這一大堆履歷,甚具重量,惟在新世代眼中不過是「咸豐年發生嘅事」,沒有共鳴。
_
但出道已半個世紀的「司棋姐」深明人在江湖,最棹忌恃老賣老堅離地,所以就算近年於幕前相對低調,在網絡世界依然活躍,不時在個人Instagram發帖,講飲、講食,見見朋友,拍拍靚相(專誠到尖沙嘴天星碼頭與Anson Lo的大型慶生廣告牌「合照」),甚至偶爾穿黑絲襪展露健康性感加佻皮一面(三歲定八十,2015年「司棋姐」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時已承認性格貪玩,所以18歲時才會瞞住家人參選「香港公主」),識玩程度拍得住後生仔女,這種貼市作風,粉絲相當受落,追蹤人數已多達6.6萬,這亦解釋了為何創作團隊會想到邀請「司棋姐」合作拍攝今次的新廣告,因為「司棋姐好Hip」的形象深入民心,毫無違和感的甜美感覺,拿揑角色性格和情緒的柔韌度高,只要廣告有她的參演,而且是男女老幼皆為目標群眾的外賣廣告,就可以演活新紮rider角色、成為網路熱話。
_
事實上,截至周五(17/9)傍晚六時半,這條廣告片已累積超過90萬點擊(IG和YouTube),因為經過多年用心經營而得來的觀眾緣,足以令「司棋姐」今天在幕前做甚麼,觀眾都會想看、有興趣看,哪怕廣告第一句對白已經「Hard Sell到暈」:「我第一張單就送到戶戶送獨家優惠嘅麥當勞地獄脆辣雞腿包!」但因為好久不見,因為坊間罕有,因為那人是「司棋姐」,所以不少觀眾照單全收,願意由頭睇到尾(見到她Chok個超人甫士,再以《聖鬥士星矢》的主題曲做BGM襯托畫面,甚至日本動漫式喜感)。而「司棋姐」今次在廣告中的另一個重要責任,是將香港演藝界老中青三代串連在一起,一個外賣袋,一架升降機,讓觀眾知道今時今日除了李司棋外,還有梁祖堯、張文傑和張天賦(MC),甚有大師姐聯乘新世代的意味,當中最驚喜的是她開金口獻唱MC的派台歌《反對無效》,這一段我反覆看了N咁多次,試問當今香港,又有多少位資深藝人能夠放下身段跟新人一起玩?
_
因為好奇,想知道更多廣告拍攝細節,所以冒昧透過製作單位向「司棋姐」問了幾條問題,竟然收到真─人─回─覆,OMG!
_
【 司棋姐Q&A 】
_
(1)游大東:當初收到Deliveroo邀請拍廣告做「新紮RIDER」,當下有何感覺?
_
司棋姐:第一時間覺得:一日邊拍得晒?故事又咁長,過程一定有阻滯,所以(拍廣告前)已經向跑步隊請了兩日假,結果導演可以一日內完成,真心佩服導演以及年輕廣告團隊的準備功夫。亦都驚訝Deliveroo(客戶)點解會諗到佢(即她自己),竟然畀自己做他們的Rider,有冇搞錯?因為自己好長時間沒有拍香港廣告,今次是Out of Comfort Zone(跳出舒適圈),不再是之前賣鈣片等「老友記廣告」,所以是很好玩的經驗。
_
(2)游大東:知不知道很多後生仔很鍾意睇你IG?
_
司棋姐:開始之前沒想過會這樣受歡迎,由幾百個Likes,去到有幾千個人Like我的Post,原來自己在IG都可以跟年輕人一拼(哈哈)。(當初)開IG是因為自己以往只能被角色規限,不停要做阿媽、阿嫲,沒機會展現個性,在IG終於可以做回自己,得得意意,隨心所欲,自己不停Post食物相,係因為自己真的為食,不是賣廣告,原來這樣反而會多人Like,亦因此有更多機會與後生一輩交流,鍾意你或唔鍾意你都來得很快很直接。今次是第一次跟阿祖、German和MC合作,之前大家未見過面,開工前,我都(只能)去他們的IG初步了解一下;不瞞你說,其實拍攝之前我甚至未聽過MC(尷尬笑),看IG才知道他原來很受歡迎。
_
(3)游大東:怎樣看今次廣告裏的跨代合作?
_
司棋姐:我不擔心跟阿祖合作,因為他很有經驗,反而開始的時候有啲驚MC(笑),因為擔心他不認識自己,又擔心他會覺得自己是前輩,會怕了自己,但最後他與German都給我很多驚喜,他們很有活力,能夠從他們身上「學到嘢」。我不是「老屎忽」,曾經試過拍劇集,有位前輩臨時改劇本,將自己全部戲份「飛走」,所以都要提醒自己,要遷就一下年輕人,令他們不會那麼大壓力,令年輕人接受你,他們就會用最自然的方式對你。
_
(4)游大東:今次拍Deliveroo廣告有甚麼趣事?
_
司棋姐:自己要扮萌、扮熱血和驚青,惟有當自己拍緊IG Stories(限時動態)。阿祖扮鬼扮馬,不停「爆肚」,爭啲接唔到戲。唱MC的《反對無效》唱錯歌詞,第一眼望到他的玉帝造型爭啲(笑到)噴飯。畀German女僕造型嚇親,因為好似比自己更可愛。
_
《Deliveroo呈獻:送辣送到Site》足本睇:https://bit.ly/3EpEa1p
_
(17092021)
_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李司棋 #梁祖堯 #張天賦 #張文傑 #戶戶送香港 #是日戶戶送 #美味日嚐 #送辣送到Site #戶戶送優惠 #戶戶送麥當勞 #地獄脆辣雞腿包 #菠蘿脆辣雞腿包 #DeliverooHK #DeliverooOffer Deliveroo #DeliverooPresents 梁祖堯 German Cheung (張文傑) MC 張天賦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31/05/2021 肥仔@ERROR回應分手事件︳賭王何鴻燊下葬昭遠墳場 各房子女送最後一程 01/06/2021 【李我設靈】靈堂播生前點滴影片 遺孀蕭湘:骨灰撒紀念花園|「食神」梁文韜巨腩不再 體重激減130磅 02/06/2021 姜濤被指壓力爆煲 Ian:佢比以前更開朗|周嘉洛不捨金城...
皇帝 堯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章推薦】吳國光教授:文化中國的終結——在普林斯頓中國學社「余英時先生追思會」上的發言
不少朋友在圈內分享這篇文章,來自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吳國光在余英時教授追思會的分享。吳教授同樣曾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這分享對海外華人花果飄零的心情,非常寫實。
//余先生走了,我聽到這個消息,感覺一種無底無涯的大悲哀。
為什麼有這樣的大悲哀呢? 有一些個人的因素。我也是在普林斯頓讀書。事實上,在博士專案入學的同時,我也接到 了余先生的邀請,加入中國學社,當時我選擇了去讀學位,因此我並不是中國學社的成員 ,參加的主要是學社的聯誼活動。我在政治系讀書,余先生是在歷史系和東亞系,作為學生,學業又非常繁忙,鮮有機會親炙余先生學術上的教導。在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創辦之後 ,有機會和余先生做比較多的接觸。以後也一直得到他的關心和幫助。去年余先生還抱病為我一位朋友的書寫序言,對我們在八十年代在中國進行政治改革和今天去啟動這段回憶的努力,給予很高的評價……。
但這些都不是我大悲哀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大悲哀呢?
我的感覺是:余先生去世標誌著文化中國的終結。 中國本土這一百年來不斷在經歷文化的禍亂,到今天,我大膽一點講:中國文化在中國本土已經滅亡。毛的革命,借助他對西方思想的一知半解,特別是借助俄國的東西,來毀滅中國的知識和知識人。從1949年到1976年,特別是1966年到1976年這十年,是他禍亂中國文化的高峰。他用假神(就是他自己)來毀滅中國人的人性,他用暴力來毀滅中國的知識和知識人。
之後就是從鄧小平的1989年一直到現在的再次毀滅。這次和毛用假神來毀滅人性的不同在於,它是調動人的動物性、獸性(其實我用「動物性」「獸性」這個詞時在心裡是不忍的,動物可能都比中國現在的基本人性要高尚些。我就沿用這個習慣說法,大家應該明白其中的意思) 或者叫劣根性,或者借用孔子的說法,就是最原始的食色之性,就是褲腰帶以上的胃和褲腰帶以下的那個玄機啊,用這個東西來腐化中國的人文文化。在經歷了這兩輪大劫之後,今天的中國還有多少可以稱之為文明和文化的東西呢?文字已經敗壞到什麼地步!文學還有什麼愉悅和提高人的靈魂、訴諸人的精神的產品?還有教育的敗壞,這些都不必去講了。不僅是毛時代的鎮壓,還有鄧時代的腐化,現在是鎮壓加腐化 。這就是文化在中國本土的百年禍亂與滅亡。
余先生在1949年後很快就離開了中國,為什麼他仍然具有對中國文化的這樣的象徵意義呢?
我認為,中國文化自古以來不僅存在於政治中心,也不僅存在於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和本土的中國。當年陳寅恪先生輓王觀堂(王國維)先生詩裡講:「生逢堯舜成何世,去作夷齊各自天。」堯舜一般被稱為盛世,當然在這裡是諷刺,什麼盛世啊,什麼世道啊!我要講的是第二句:「去作夷齊各自天」。伯夷和叔齊在那個古老的時代,是離開權力中心去保存氣節保存道德保存文化傳統的例子。也就是說「流亡」是中國文化本來就有的保存文化精義的一種方式,不是今天才有的。余先生是1949年毛革命流亡的那批中國知識人。
1989年 ,由於我們這一批勉強稱得上知識人的人的流亡,余先生又在照顧、引導、教育我們這一代知識人中發揮了最大的作用。他本人就是兩代流亡者的象徵。余先生在海外保存和弘揚了中國的文化。他弘揚的東西是什麼呢?我們知道中國傳統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余先生立言是不用講了,作為一個學術的大家,他的著作擺在那裡。那麼立功呢,我個人的看法,他在海外建造了一個中國人精神世界的中心。包括他對中國學社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投入,都是這個大的建造工程中的具體作為 ,他對包括我們這些人的幫助和教誨,都是這個大的建造工程中的小故事。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並不是說離開了中國,就沒有中國文化了。這就是大家經常引的余先生的那句話「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中國的存在是以文化傳承為特點的,不是以皇權傳承為特點的 。皇帝可以是蒙古 人,可以是滿族人,也可以是史達林的信徒,但是文化中國在,中國就還在;文化是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流動的。
這是余先生立功的這一層,就是在海外、在流亡當中為文化中國建造一個精神中心。
立德,我想余先生為1949年迄今中國的讀書人樹立了道德的標杆和典範。我們知道傳統 上 中國的道德行為規範,中國的文化規則是由「士」來傳承的,「士」因此也是中國普通人的道德典範和道德標杆。余先生更是「士」的道德典範。 這個「德」,特別是在中國文化百年來不斷被毀滅,乃至走向滅亡的過程中,尤其顯得不尋常。也許本來中國傳統當中每一個值得頌揚的中國讀書人都是余先生這種風格,都是余先生這種高風亮節,但是,中國文化在余先生這一代人已經走入末世,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我認為就已經滅亡了。余先生是在這樣一個時代樹立了這樣一個道德標杆 ,他是中國知識人的典範。所以,在余先生他走了的時候 ,對中國文化終結了的象徵意義是很強的。
我還想講第三層想法,就是:余先生在流亡過程中,在遠離故土的情況下,還能夠弘揚中國文化,還能夠建造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中心,還能夠為中國人做出典範,那是因為有西方自由民主的這樣一塊土地。如果沒有西方的自由民主,余先生做不到這個。中國文化的復興,從19世紀末以來,大家也是追求把西方自由民主的因素帶入中國,能夠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積極的好的因素發揮起來,建造一個道統和正統能夠相互積極互動的氛圍,這樣一個新世界。那是我們憧憬的中國,我們憧憬的世界。 但是今天,文化中國滅亡的同時,是物質中國的崛起;道德中國滅亡的同時,是暴力中國的全球肆虐。中國在毀滅文化中得到的東西,就是它的這樣一個巨無霸一樣的物質和暴力的力量,這樣一個力量現在已經不僅用鎮壓和腐化在本土毀滅中國的文化,它也在全世界範圍內迫使西方的自由民主不斷地退卻,不斷在妥協,不斷被腐化,今天的流亡者再找自由民主的一塊淨土已經很難了。
我常常感歎猶太民族在流亡當中,上千年沒有故土,但他們保存了他們的文化精神,產生了無數非常了不起的知識人,我們中國人,特別是我們這些在「流亡中」的中國人,能不能也像猶太人一樣做起這樣一件事情來呢?我想余先生本來是在做這樣一件事情,但是現在西方也越來越不容許我們有這樣的空間了。這就是我要講的「余先生的離去象徵著文化中國的滅亡」, 我們在海外也沒有辦法再把中國文化繼承和發展下去。
講到這裡,我還是想引之前引過的陳寅恪先生輓王國維先生的兩句詩:「齊州禍亂何時歇,今日吾儕皆苟活」。是啊,我們已經沒有可能再繼承余先生的文化事業了,文化的中國已經滅亡,物質的中國有可能淩駕於全世界之上,把他那套帶給世界帶給全球, 我是沒有王國維先生那種毅力去投湖自盡,但我的心是完全死了。現在余先生又走了,除了悲哀我沒有其他東西和各位分享。
謝謝各位!//
⏺余英時與中共:何時能包容,何時要絕交?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4539485
▶️序言書室創辦人李達寧:如果牟宗三、唐君毅復生,如何回應「新香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NWfgDQvjA
皇帝 堯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文化中國的終結
——在普林斯頓中國學社「余英時先生追思會」上的發言
吳國光(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政治學教授)
余先生走了,我聽到這個消息,感覺一種無底無涯的大悲哀。為什麼有這樣的大悲哀呢? 有一些個人的因素。我也是在普林斯頓讀書。事實上,在博士專案入學的同時,我也接到 了余先生的邀請,加入中國學社,當時我選擇了去讀學位,因此我並不是中國學社的成員 ,參加的主要是學社的聯誼活動。我在政治系讀書,余先生是在歷史系和東亞系,作為學生,學業又非常繁忙,鮮有機會親炙余先生學術上的教導。在當代中國研究中心創辦之後 ,有機會和余先生做比較多的接觸。以後也一直得到他的關心和幫助。去年余先生還抱病為我一位朋友的書寫序言,對我們在八十年代在中國進行政治改革和今天去啟動這段回憶的努力,給予很高的評價……。但這些都不是我大悲哀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大悲哀呢?我的感覺是:余先生去世標誌著文化中國的終結。 中國本土這一百年來不斷在經歷文化的禍亂,到今天,我大膽一點講:中國文化在中國本土已經滅亡。毛的革命,借助他對西方思想的一知半解,特別是借助俄國的東西,來毀滅中國的知識和知識人。從1949年到1976年,特別是1966年到1976年這十年,是他禍亂中國文化的高峰。他用假神(就是他自己)來毀滅中國人的人性,他用暴力來毀滅中國的知識和知識人。之後就是從鄧小平的1989年一直到現在的再次毀滅。這次和毛用假神來毀滅人性的不同在於,它是調動人的動物性、獸性(其實我用「動物性」「獸性」這個詞時在心裡是不忍的,動物可能都比中國現在的基本人性要高尚些。我就沿用這個習慣說法,大家應該明白其中的意思) 或者叫劣根性,或者借用孔子的說法,就是最原始的食色之性,就是褲腰帶以上的胃和褲腰帶以下的那個玄機啊,用這個東西來腐化中國的人文文化。在經歷了這兩輪大劫之後,今天的中國還有多少可以稱之為文明和文化的東西呢?文字已經敗壞到什麼地步!文學還有什麼愉悅和提高人的靈魂、訴諸人的精神的產品?還有教育的敗壞,這些都不必去講了。不僅是毛時代的鎮壓,還有鄧時代的腐化,現在是鎮壓加腐化 。這就是文化在中國本土的百年禍亂與滅亡。 余先生在1949年後很快就離開了中國,為什麼他仍然具有對中國文化的這樣的象徵意義呢?我認為,中國文化自古以來不僅存在於政治中心,也不僅存在於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和本土的中國。當年陳寅恪先生輓王觀堂(王國維)先生詩裡講:「生逢堯舜成何世,去作夷齊各自天。」堯舜一般被稱為盛世,當然在這裡是諷刺,什麼盛世啊,什麼世道啊!我要講的是第二句:「去作夷齊各自天」。伯夷和叔齊在那個古老的時代,是離開權力中心去保存氣節保存道德保存文化傳統的例子。也就是說「流亡」是中國文化本來就有的保存文化精義的一種方式,不是今天才有的。余先生是1949年毛革命流亡的那批中國知識人。 1989年 ,由於我們這一批勉強稱得上知識人的人的流亡,余先生又在照顧、引導、教育我們這一代知識人中發揮了最大的作用。他本人就是兩代流亡者的象徵。余先生在海外保存和弘揚了中國的文化。他弘揚的東西是什麼呢?我們知道中國傳統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余先生立言是不用講了,作為一個學術的大家,他的著作擺在那裡。那麼立功呢,我個人的看法,他在海外建造了一個中國人精神世界的中心。包括他對中國學社 、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的投入,都是這個大的建造工程中的具體作為 ,他對包括我們這些人的幫助和教誨,都是這個大的建造工程中的小故事。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並不是說離開了中國,就沒有中國文化了。這就是大家經常引的余先生的那句話「我在哪裡,哪裡就是中國」。中國的存在是以文化傳承為特點的,不是以皇權傳承為特點的 。皇帝可以是蒙古 人,可以是滿族人,也可以是史達林的信徒,但是文化中國在,中國就還在;文化是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流動的。這是余先生立功的這一層,就是在海外、在流亡當中為文化中國建造一個精神中心。立德,我想余先生為1949年迄今中國的讀書人樹立了道德的標杆和典範。我們知道傳統 上 中國的道德行為規範,中國的文化規則是由「士」來傳承的,「士」因此也是中國普通人的道德典範和道德標杆。余先生更是「士」的道德典範。 這個「德」,特別是在中國文化百年來不斷被毀滅,乃至走向滅亡的過程中,尤其顯得不尋常。也許本來中國傳統當中每一個值得頌揚的中國讀書人都是余先生這種風格,都是余先生這種高風亮節,但是,中國文化在余先生這一代人已經走入末世,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我認為就已經滅亡了。余先生是在這樣一個時代樹立了這樣一個道德標杆 ,他是中國知識人的典範。所以,在余先生他走了的時候 ,對中國文化終結了的象徵意義是很強的。
我還想講第三層想法,就是:余先生在流亡過程中,在遠離故土的情況下,還能夠弘揚中國文化,還能夠建造一個中國人的精神中心,還能夠為中國人做出典範,那是因為有西方自由民主的這樣一塊土地。如果沒有西方的自由民主,余先生做不到這個。中國文化的復興,從19世紀末以來,大家也是追求把西方自由民主的因素帶入中國,能夠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積極的好的因素發揮起來,建造一個道統和正統能夠相互積極互動的氛圍,這樣一個新世界。那是我們憧憬的中國,我們憧憬的世界。 但是今天,文化中國滅亡的同時,是物質中國的崛起;道德中國滅亡的同時,是暴力中國的全球肆虐。中國在毀滅文化中得到的東西,就是它的這樣一個巨無霸一樣的物質和暴力的力量,這樣一個力量現在已經不僅用鎮壓和腐化在本土毀滅中國的文化,它也在全世界範圍內迫使西方的自由民主不斷地退卻,不斷在妥協,不斷被腐化,今天的流亡者再找自由民主的一塊淨土已經很難了。我常常感歎猶太民族在流亡當中,上千年沒有故土,但他們保存了他們的文化精神,產生了無數非常了不起的知識人,我們中國人,特別是我們這些在「流亡中」的中國人,能不能也像猶太人一樣做起這樣一件事情來呢?我想余先生本來是在做這樣一件事情,但是現在西方也越來越不容許我們有這樣的空間了。這就是我要講的「余先生的離去象徵著文化中國的滅亡」, 我們在海外也沒有辦法再把中國文化繼承和發展下去。
講到這裡,我還是想引之前引過的陳寅恪先生輓王國維先生的兩句詩:「齊州禍亂何時歇,今日吾儕皆苟活」。是啊,我們已經沒有可能再繼承余先生的文化事業了,文化的中國已經滅亡,物質的中國有可能淩駕於全世界之上,把他那套帶給世界帶給全球, 我是沒有王國維先生那種毅力去投湖自盡,但我的心是完全死了。現在余先生又走了,除了悲哀我沒有其他東西和各位分享。
謝謝各位!
皇帝 堯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31/05/2021
肥仔@ERROR回應分手事件︳賭王何鴻燊下葬昭遠墳場 各房子女送最後一程
01/06/2021
【李我設靈】靈堂播生前點滴影片 遺孀蕭湘:骨灰撒紀念花園|「食神」梁文韜巨腩不再 體重激減130磅
02/06/2021
姜濤被指壓力爆煲 Ian:佢比以前更開朗|周嘉洛不捨金城安 爆喊暫別「熊家」|余文樂驚恐症發作「我怕我以後好不起來」
03/06/2021
【調教你MIRROR】入營花絮曝光 12子真情流露灑男兒淚|朱千雪沒有「造人」時間表 惡補廚藝識煲靚湯|陳自瑤感激汪明荃代發聲盼望有合作機會
04/06/2021
李璨琛 一件item 破壞潮look ︳譚詠麟擔任《聲夢傳奇》主理人為學員特訓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7QLUp3-WqA/hqdefault.jpg)
皇帝 堯 在 Marc TV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御賜小仵作#御赐小仵作#蘇曉彤#王子奇#趙堯珂#赵尧珂
古裝劇《御賜小仵作》由蘇曉彤 王子奇 趙堯珂領銜主演。
故事上甜寵又搞笑,講述了出身仵作世家的少女楚楚(蘇曉彤 飾)為光耀門楣,隻身一人來到長安參加仵作考試。
性格古靈精怪的楚楚因思路奇特 手法敏捷,總能快人一步破解死因,讓斷案如神的安郡王(王子奇 飾)也對其刮目相看,原本沒打算招女仵作的安郡王破格讓楚楚加入大理寺協助自己一起查案。
在一次次抽絲剝繭中,楚楚在大理寺卿景翊、高冷侍衛冷月(趙堯珂 飾)的齊心協力下,終於幫助安郡王破解了延續18年的驚天大案。
然而正當大家以為一切塵埃落定時,楚楚的身世之謎打破了京中多方勢力平衡,一場明爭暗鬥的權力之爭隨之展開。
這讓楚楚身陷險境,幸得安郡王一路守護,兩人也在患難與共中認清了對彼此的真心,楚楚與安郡王最終順利成婚,並也得到了皇帝的御賜仵作身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IIaZkPA8p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