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觀園】
你搭電梯時可曾注意過按鈕上的點字符號嗎?他們總是由不同排列順序的六個點而成,這個點字法的發明,造福了數以萬計的視障者。
發明者布萊爾在幼時因玩耍不慎失明,這是他發明六點點字法的故事。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10的網紅紐約沒有斑馬,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完整節目:第 0 集|《紐約沒有班馬》Chase&Iris 新節目開播! (https://youtu.be/vAVpOWqQD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紐約沒有斑馬》是一個無所不聊的網...
盲人教育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書寫《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時,寫到的眾多人物中,最令我佩服的有兩個人:馬偕與林獻堂。
不過我們要注意到一個問題,一百年前的人,思想再怎麼進步,終究有那個時代的環境限制;想要看到一百年前的人,人生觀、愛情觀、經濟觀乃至對於人權、女權、婚姻、平等、自由、族群等的價值觀都要跟今日的進步想法一致,那是不可能的,要不就是那個人是個瘋子。
林獻堂身為臺灣日治時代社運大金主,貢獻之巨是沒有疑問的,雖然據考察,他年輕時也罹患花柳、晚年曾經有私生子等糗事,但在那個時代的有錢人來講,這也是正常發揮而已,並不影響我對他的崇敬。
但是馬偕,我當年書寫他的時候真的是快掉淚了。他差不多是完人,除非在我孤陋寡聞的見識之外有我未能寓目之資料,否則我還真沒看到什麼負評。
其實不只是馬偕,當年差不多時間來台的外國傳教士們,個個都有獨立書寫一部篇章的價值。比如說,相較於馬偕、馬雅各、巴克禮等牧師,有一位對臺灣歷史進程影響較小,但在臺文界名氣卻遠勝於前三位的牧師:甘為霖。
如果是一般歷史系學生,知道甘為霖這名字,大概也已經算讀書讀得很細的了。但是在台文系,不要說是這三個字,光講「甘典」兩字,若不知道是指甘為霖編著的《廈門音新字典》,那根本該退學!《廈門音新字典》是1913年以來,臺灣最早期也是最有參考價值的臺語字典之一,至今仍然不少臺文人翻閱使用,其影響力可知一斑。
但是可能有很多人還不知道,甘為霖是關心盲啞人士的先行者。1887年,甘為霖在英國籌募臺灣盲人教育經費,1891年租用台南洪公祠設立「訓瞽堂」,是台灣第一個視障者教育機構,並努力替盲人做訓練,尋找工作,破除了過去失明者只能靠算命、乞討賺錢的命運。「訓瞽堂」後來從盲人的輔導擴展到啟聰,成為現今國立臺南大學附屬啟聰學校的前身。
完全沒有臺灣血統的外國人,在一百多年前遠渡半個地球,來到這個熱帶島嶼幫助無數弱勢蒼黎,如果世間真有天使,毫無疑問這些傳教士就是。
經歷百年後的今日,天生視障、聽障的孩子,在醫學上依然無法完全避免與治癒。好在有先行者為我們先走出一條路,接下來換我們走下去。
近日得知一個「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的連署附議活動,致力推動「臺灣手語納入語言早療」。
轉錄「推動臺灣手語納入語言早療」連署附議的發起人郭子鳴先生的理念如下:
---
一般而言,出生嬰兒經過聽力檢查發現有聽力受損情形,政府為了避免這類俗稱「聽損兒」的孩童錯過黃金學習時期,會鼓勵家長偕同聽損兒參與語言早期療育,俗稱語言早療。
目前語言早療教學以「聽覺口語」為主。這種方式不利於某些聽損兒學習,導致其理解力越來越差,甚至變成像一隻只會仿說的鸚鵡。
那麼,何不利用聽損兒的視覺優勢來促進理解呢?所以我們想到了「臺灣手語」。
經過我們這群認同臺灣手語的聽損家庭,邀請手語老師自組親子手語教學班後,實作中發現孩童的理解力提高,且越來越聽得懂也說得更好。
另外手語不單單能促進口語發展、自信心培養,還能讓聽損兒擁有手語、口語全天候雙語溝通能力,助聽器、電子耳不再是溝通侷限。
目前連署天數還剩下一個半月,需要3000多票才能附議成功,進而請政府正視這項議題。請熱血的各位多多幫忙連署附議與拉票。
最後,請大家連署支持手語納入早療,讓聽損兒也能學習雙語。
您的一票很有可能決定臺灣手語的命運與改變聽損兒的學習模式,這群孩子值得擁有更好的未來!不是嗎?!
#如何連署附議:
請上網google「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並且註冊(採手機、email雙認證制),接下來在該平台內搜尋「推動臺灣手語納入語言早療」〔連結1〕【提議者:郭子鳴】。
往下拉會看到「我要附議」的橘色圓形章,按下它再按「確認附議」,會出現「已附議」的橘色圓形章,即表示附議成功。
爸爸、媽媽們若不熟悉上述操作模式,請找熟悉網頁操作的子女、親戚們幫忙操作連署附議。
#連結1.
推動臺灣手語納入語言早療(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
https://join.gov.tw/idea/detail/993cf559-0bf7-4e8d-a8bb-bbda146bbcfb
連署需要雙驗證(電子信箱和手機號碼),雙驗證通過後,記得回去登入網頁,按橘色的附議印章,按確認後會看到已經附議的橘色圓形圖案,這樣就完成連署。
如果您的父母也同意這個連署,但他們沒有E-mail,您若有2個以上的信箱,就可以幫沒有email的父母附議,同1組手機可用3個信箱,記得改用您父母的暱稱,請幫忙轉傳。
---
具體而言,這個連署就是希望天生聽力受損(包括全聾以及不是全聾)的兒童,在早期治療階段就能獲得手語資源,讓聽損兒多一個溝通的選擇,並且在學習手語的過程中,也有助於孩子的口語和認知發展;萬一在助聽輔具突然遺失、故障、發生問題時,孩子依然有溝通的管道。
甘為霖牧師在一百多年前,篳路藍縷,忍受民眾的歧視和誤解,花了數年四處募款遊說,終於替臺灣的盲人開啟了一道光芒。現在,我們只要坐在電腦前花上五分鐘認證連署,就能幫助今後聽損的小朋友。我們或許終其一生,都無法像甘為霖一樣偉大,但是集合大家的力量,我們可以做與他一樣有影響力的事!目前這個提案尚差1619人附議,這數字不小,但如果看見此文的您願意動動鍵盤附議,並分享擴散出去,網路的群眾力量或許能很快締造奇蹟,邀請您共同參與!
盲人教育 在 Mei Sim 雲鎂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曾經因為拍攝節目的關係,我蒙著眼睛在一位失明人士的帶領下跟著她從工作地方回家。
「看不見」的过程中,我只有滿滿的恐懼,也才切身体验到失明人士在生活里种种的不便。虽然大部分的失明人士都可以自理生活,但依然存在着许多局限和挑战。尤其在这个艰难的时期。
而我相信我们总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檳城聖尼古拉盲人院 St. Nicholas’ Home, Penang是一所非政府非盈利福利組織,主要給予盲人教育和訓練,以使他們可以獨立,有能力自理生活和享有工作機會。
聖尼古拉盲人院每個月開支是11萬令吉,而經費來源是來自民眾的善款。但自從行動管制令卻面臨善款大減70-80%,導致無法支付日常開銷。甚至还得取消5月到12月的任何集聚人群的慈善活動。為此,特别發起這次社交網絡名人愛心募款活動「攜手愛心,共度疫情」的呼籲,讓社會各界善心人士募捐一份小小的心意。
#helpsnhpenangwithlove #donatetosnhpenang #stnicholashomepenang #攜手愛心共度疫情聖尼古拉 #SpreadYourLoveTogetherWeAreStronger
捐款方式:匯款進 St. Nicholas’ Home Penang, 戶口號碼 507068124535 (Maybank) & 8003960785 (CIMB)
盲人教育 在 紐約沒有斑馬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完整節目:第 0 集|《紐約沒有班馬》Chase&Iris 新節目開播!
(https://youtu.be/vAVpOWqQD0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紐約沒有斑馬》是一個無所不聊的網路廣播節目(Podcast),Chase和Iris以幽默輕鬆的口吻和你聊聊國內外各領域的知識及冷知識。 ”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歡迎按下收聽鍵,和我們一起以思考為樂。
Chase-教育顧問,《Juicy Baskets 就是籃球》主持人
Iris-旅遊作家,《流浪而後生》作者
IG: https://instagram.com/nyzebra
上各大Podcast平台收聽: https://linktr.ee/nyzebra
Email: TheNYZebra@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_lqu1bNS5U/hqdefault.jpg)
盲人教育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金曲歌王蕭煌奇,因先天性白內障,出生即全盲,家人和母親卻從未因他是盲人給他「優待」,母親的樂觀和勇敢更深深影響他,努力克服障礙,作更多元的跨界嘗試。他坦言,如果上天要他重新選擇一個感官障礙,他仍會選擇當盲人,因為看不到這個世界,他還能活下去,但聽不到音樂或不能唱歌,是非常痛苦的。
【製作人:曾千倚|採訪:邱紹雯 | 攝影:蕭凱堯、洪瑞琪|企劃、平面攝影:曾千倚 |剪輯:蕭凱堯|照片提供:蕭煌奇| 配樂:
蕭煌奇 Ricky Hsiao〈候鳥 Migratory Bird〉Official 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4PWWK6ySeQ
蕭煌奇 Ricky Hsiao〈迷宮 Maze〉Official 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TE5yBPa6fw
蕭煌奇 Ricky Hsiao -《一筆勾銷》Official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VOOKX1_3o4】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粉絲頁: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dlg-VWZ8t4/hqdefault.jpg)
盲人教育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東山區原是廣東省廣州市昔日的一個市轄區,屬番禺縣鹿步司,是廣州市著名的老城區(老四區)之一,昔有「有錢有勢住東山」之說。民國20年(1931),設立東山區公所,是市屬行政區以「東山」命名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東山區為人民政府接管,經歷了三次分合和區名更改,1960年8月定稱東山區。於2005年5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撤銷併入越秀區。東山名的由來,與區處州城之東且崗阜連片,廣州人向稱丘陵為「崗」、主崗為「山」之俗有關。「東山」最初是以寺名出現。「東山」以寺名相稱始見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總鎮兩廣的內官太監韋眷於廣州城東部(今署前路)建永泰寺,後亦稱東山寺。清順治八年(1651)重修東山寺,「東山」源此得名。因寺名而漸次將寺四鄰成片的崗台地區泛稱東山,大概始於清初。及至清末民初,這片崗台地開發成街村,僑房成批湧現,民俗習稱寺四鄰的街區為「東山」一直相沿未改。美國浸信會國外傳道部(簡稱美南差會)在 1888年(清光緒十四年)在五仙門(原長堤青年會)創立培道女學堂,並率先把東山定為傳教基地。光緒二十九年,美南差會通過華人教徒廖卓庵(又名廖雲翔)與東山寺右、山河兩鄉村民疏通關係,以高價購買入兩塊土地構築新校舍,是東山最早出現的新式建築物。教會人士陸續在東山廣為購地,建築教堂、醫療、社福、教育等相關設施。東山地區教育醫療事業發達。民國時期已建立起普通教育、神學教育、 特殊教育等三類教育機構,普通教育包括有培正中學及附屬小學、培道女子中學、培靈幼稚園及多家公立小學;神學教育有兩廣浸信會神道學校、培賢女子聖經學校:特殊教育有為盲人開設的慕光瞽目學校。當時定居的華僑子女不出東山一步,就可以從幼稚園讀到中學。2002年6月15日,東山區成為了廣州市第一個「教育強區」。在區內有多所廣東省一級中小學和廣州市一級中小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a89fg_r1DE/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y6YcuLzlie95sjawGebwhmDPD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