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贈書
⠀⠀⠀⠀⠀
日前提到,得知《幸福綠皮書》三月即將上架 Netflix 時正巧在閱讀這本紀錄一場至今仍難以超越的社會實驗之作品,《#像我一樣黑》讀起來就如小說,以種族議題為核心,字裡行間充滿主觀視角的張力與震撼,但同等怵目驚心,此為如假包換的真實日記,換言之,所有血淋淋的、難以置信的情節都是作者約翰格里芬本人的親身經歷。
⠀⠀⠀⠀⠀
▍博客來:https://pse.is/3cjwaj
⠀⠀⠀⠀⠀
「白人相信 ── 全心全意相信 ── 他們有權利佔領這片土地。他們殺了印地安人,發動戰爭,奴役自己的弟兄。如果這世界有任何正義可言,這個國家就不應該存在,因為建國的基礎是謀殺,是偷竊,是兇殘。然而,我們還是在美國。」
⠀⠀⠀⠀⠀
這是 Colson Whitehead 厲聲的控訴。
⠀⠀⠀⠀⠀
「兒子呀,他們看你時,看到的是你與他們的不同。你看到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看到什麼。」
⠀⠀⠀⠀⠀
這是 Jesmyn Ward 渴望和解的心聲。
⠀⠀⠀⠀⠀
「黑人。南方。這些只是細節。真正的故事是一段具有普世意義的故事,關於一個人如何催毀另外一個人的靈魂與身體(並在過程中也摧毀自己),而且雙方都不知道究竟是為了什麼。這是一個關於被迫害、被欺騙、被懼怕、被厭惡的故事。我可以是在德國的猶太人、在某些州的墨西哥人,或是任何『弱勢』團體的一員。故事都是一樣的,差別只在於細節不同。」
⠀⠀⠀⠀⠀
你的美國不是我的美國,你的正義不是我的正義,生在一個宣稱人們共同享有尊重、自由、平等、禮教、文明等諸多溢美權利的群體,又該如何易地而處,真正克服己身偏見、洞悉歧視本質,為如此龐大的族群爭取應有的基本人權?於是,二戰時曾經在法國抵抗納粹、太平洋戰爭時在所羅門群島對抗日軍,也曾受炸彈造成的腦震盪成為盲人十年,如此傳奇的作家選擇做了一個偉大而非凡的勇敢舉動。於醫生的協助下,藉由藥物、日光燈曝曬以及染色劑,化身一個深色皮膚的約翰格里芬,深入美國實施種族隔離制度的南方,穿梭在黑白兩種天壤視角之間,流動於上下兩種階級意識之中,終於意識到根本的癥結,其實從頭到尾沒有別的人種,只有一種人種,從頭到尾沒有你我他的區隔,我們都是同一條船上的人。
⠀⠀⠀⠀⠀
他透過改變外觀,深刻體認次等人種所面臨的各種不安與無處不在的困境,舉凡上廁所、用餐、住宿、搭乘便車或大眾運輸變成日常生活最大的困擾;當黑色皮膚時,自詡高人一等的流露出最醜陋的一面,當回復原貌時,被迫低人一等的又處處投以敵意或奉承目光,在他心中形成強烈、難忍的極端對比,然而仇恨、傷害永遠都是雙向的。
⠀⠀⠀⠀⠀
人們根深蒂固的認知,粗暴地將美國一分為二,更代代流傳、惡性循環的結果,滲透了教育體制,滲透了宗教思想,滲透了善惡標準,也滲透了整個國家的所有面向,在口口聲聲追求平等的今天仍持續上演,如何做到「他者不是他者」、「只有一個普世的『我們』」,就是身為讀者的你我,必須從歷史教訓、意識形態以及《像我一樣黑》中反思自己身處的分裂社會的真正課題。
⠀⠀⠀⠀⠀
⠀⠀⠀⠀⠀
⠀⠀⠀⠀⠀
——
⠀⠀⠀⠀⠀
非常感謝 八旗文化gūsa 慷慨提供三本《像我一樣黑》合作舉辦贈書活動,這不但是一本深入淺出的作品,也是相當重要的著作,對不同人種之間的仇恨與迫害提供冷靜的省思與解決之道,適合所有類型的讀者閱讀。這裡將選出三位幸運的獲獎者,參與方式按照慣例,只需按讚並於下方留言處回應即可,請自由參與,自由作答,自由分享,為期三天,僅限台澎金馬地區,預定在初二 2 月 13 日周六晚上十二點截止,書籍會在開工後由出版社寄出。
⠀⠀⠀⠀⠀
⠀⠀⠀⠀⠀
一、影響你相當深,或私心喜歡的種族議題作品有什麼呢?
我自己的答案是,從此愛上諾頓的《美國 X 檔案》。
⠀⠀⠀⠀⠀
(二、每則留言我都會看,再次提醒,複製貼上沒有意義,喜歡也當然歡迎佛系轉發。)
盲人 上廁所 在 昔外籍新娘今美國大媽布魯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兩週前的週五,我婆婆開始發燒。發燒後她才坦承其實前一天有跌倒,只是按她慣例不想驚動兒女所以什麼都沒說。
於是與婆婆同住的保羅他哥當天就帶婆婆上診所,做了一大堆檢驗。比較快回來的幾個檢驗結果顯示婆婆除了有糖尿病前症外,有尿道炎與腎臟輕微發炎的狀況,所以發燒是正常的。
週六週日保羅的哥哥姊姊弟弟輪流照顧婆婆,本來週一輪到唯一不用上班的保羅上陣,他正要出門上婆婆家時,哥哥來電說他不需要進公司,所以可以照顧婆婆,讓保羅不用前往。
美國政府提供的免費COVID檢驗還是要等幾天才拿得到結果。週二我婆婆的COVID結果下來:陽性!!😱😱😱
逃過一劫的保羅,因為一周半前有去婆婆家戴著口罩短暫接觸過,還是緊張地馬上當晚就跑去自費$150做了一小時內就可以拿到結果的檢驗。還好他檢驗結果是陰性,不然就要被我踢到露營車裡去自生自滅了。
週末輪番上陣戴著口罩照顧我婆婆的兄弟姊姊們,也都被我們敦促著跑去自費檢驗,好險也全都是陰性!
同一時間我婆婆因為只有發燒腹瀉,沒有什麼呼吸道徵狀,狀況似乎慢速好轉中。在美國又只有極嚴重的案例才會進醫院,一進醫院後家人就完全不能探訪,很多老人寂寞地獨自死去。所以大家討論後決定盡力在家照顧她,真的非得送醫院時再說。
住家裡的哥哥與在醫院當ICU護士極有經驗的大姊輪班照顧我婆婆。行動不便導致這幾個月來發胖極多的婆婆,全身無力走不了兩步就垮掉,每番抱扶她上廁所都是極度辛苦折騰還常常失敗的任務。
聽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我媽媽就捐出她很早就準備好的對付COVID病徵的幾項急救藥品,與我們家準備的鋅錠全部一起送去。台灣家人聽到消息立馬寄了五百片口罩來支援。做消毒的客戶特別拿了臭氧製造消毒機來分行給我。閨蜜還跟他們醫生請教買了替COVID病人與家人打造的免疫力營養補品捐送給我們。
不管情勢再怎麼緊張,身邊的強大溫情仍讓我們感受到滿滿正能量,感動到眼眶紅。
就這樣過了快一個禮拜,婆婆逐漸好轉,腹瀉停了,燒也逐漸退去。
大家暫且才鬆了一小口氣,結果在我生日前晚的半夜,婆婆昏倒了。家人極速把她送到大姊工作的醫院,這樣至少大姊還可以就近照顧監督情況。
當晚我蒙頭大睡做著美夢時,根本就不知道保羅整個半夜都在跟兄弟姊們傳緊急簡訊,驚慌地很,整夜沒睡到什麼覺。(結果早上完全忘掉今日是老婆四十歲生日)
醫院檢驗結果是COVID病毒攻擊導致腎臟衰退的問題。還好肺功能一切正常,醫生要求婆婆住院觀察腎臟狀況。連著幾天每回保羅跟婆婆通電話,她都上氣不接下氣,呼吸困難,讓人擔心。
同時間因為婆婆家裡人口雜,有著坐輪椅的盲人叔叔與他週末才從LA過來的照護員,樓上還住了哥哥與嫂嫂、姪女與小女兒,還有一個單身男子租客。保羅與哥哥姊姊不停討論如何讓家裡人口簡單化。任性的姪女與負責照顧婆婆叔叔的哥哥處不來,摩擦極多,幾次要姪女搬走也請不走。又因為婆婆根本從三月開始就沒跨出過大門,大家都懷疑是態度輕忽的姪女無症狀傳染給婆婆的,指責防衛辯護氣息瀰漫,二姊站在她自己女兒保羅姪女那邊,幾家間幾番在電話中一言不合大吵起來。
最近因閨蜜的推薦,我開始進入正念靈修、練能量氣場的課程。這段時間閨蜜與現代女巫老師幾番遠距替情況中的大家進行能量療法,還帶著我們冥想班一起替婆婆定心祈福。
在醫院工作的大姊也不斷潛入病房探望婆婆,不時監督醫護同事們確保婆婆得到最好的照顧。
結果婆婆奇蹟似地好轉耶!
住院第四天婆婆已經二次測驗COVID陰性。除了仍然全身無力腳站不起來、呼吸不太順暢之外,腎臟已經穩定好轉,也沒有其他的呼吸道病徵。醫生準備讓她出院轉復健中心,恢復肌力。
婆婆照慣例奮力拒絕,心硬了怎麼說都是堅持要回家。可是家裡根本沒有長期不用上班的人力可以無時無刻這樣搬動照顧婆婆,也沒有人有足夠專業可以幫助婆婆的復健。於是又是幾番兄弟姊妹間的群組通話討論,輪番上戰打電話給婆婆婉言相求威脅相逼,最後終於說服了頑固老人進復健中心。
這個時候,竟然才發現不知怎樣婆婆竟然讓貧戶使用的免費健保白卡過期作廢,只剩Medicare老人健保搭配很爛的保險公司計畫,所以連要幫她找一家比較好的復健中心都變成極困難的任務。
週日眼看著醫生馬上就要下令讓婆婆出院,週一早上我跟保羅緊急找律師諮商,同時保羅他姊跟他弟到處探訪多家復健中心觀察照護品質,下午我們四人跟律師一起群組對話了解情況決定方向。終於在週二找到一家全新乾淨品質好的復健中心,婆婆週三順利轉院成功。
幾天下來,婆婆的情況大幅好轉,保羅說這兩天電話中感覺婆婆終於恢復活力了,可以正常談笑。
幸運如我們,竟然就這樣大事化小!希望小事速速化無啊!!
好險有開始練正念與氣場,其實這兩週我心都很定,腦袋也挺清醒的,心情也很穩定和悅,一直都真心覺得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都可以勇敢度過。
四十歲的生日就這樣在身邊人一整週驚險與危機處理的壓力圈中,糊裡糊塗地度過了,都已經八月了才想到要來發表一下四十歲生日宣言。
最近幾年來,每年年底回顧時,我都覺得這真是人生最棒的一年了。怎麼會這麼棒,應該不可能再更棒了吧!然後到下一年底竟然又再次感到一樣的驚異!!
最近幾年來,每年都覺得學到好多。育兒幼教、職業生涯、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親友關係,各方面的人生體驗與體會都多了好多。擺脫童年陰影的包袱、與內心小孩和解、瞭解婚姻溝通的藝術、磨練對位思考的技巧,每年都真心覺得有在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路上往前走了一段。
逐漸地做任何事都不再是為了滿足任何人的期望或達成任何標的,像蒙特梭利小孩一樣由內在動機去驅動,就是想學習磨練貢獻以達到自我實現,於是做什麼事都覺得好有趣。
今年被病毒逼著慢下腳步,更是讓我愛極了這種小鎮生活般的慢活步調,竟然終於可以把時間花在真心想做的事情上了。
而且到底怎麼這麼幸運,有我媽媽與她老公就剛搬到我家旁邊變超強後援,夏天還有私人游泳池可以讓我們隨便用。日子裡再也沒有每週末沒事就派對出遊出差的噪音干擾壓力,每天都是很平衡愉快的生活。
所謂的『錢夠用就好』是真的,問題在於『夠』到底在哪裏,沒幾個人知道。在投顧業打拼十幾年來很幸運地能把學到的專業用在自己身上,一直都認真盯著家裡的財務計畫,從窮到不行的年輕時候就朝著五十歲退休的目標在存錢投資。所以這次雖然經濟大蕭條,我跟保羅的收入當然也有受到不少影響,卻能因為清楚財務計畫我們家在哪個階段點,知道這短期收入震盪並不會延遲我們達到『夠』的目標的計畫,讓我們覺得放輕鬆一陣子其實也OK,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
於是保羅得以利用這個生意慢下來的大好時機,專心修投資屋為未來打拼,繼續為我家財務計畫做貢獻。我竟然也能跟著當學徒,在防疫禁足令這三個月間,學到好多好有趣也挺莫名其妙的房子裝修冷門知識。本來怎麼可能這麼閒啊,這根本是一生難求的經驗!
然後也因為步調慢下來的關係,一下子多了很多時間,可以好好地活在當下,也終於多出時間可以上正念課程。短短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整個知識學習大爆炸,覺得身心靈都被洗滌了,對自己了解越來越透徹,想通了好多人生的意義,覺得再圓滿美好不過。
沒想到2020這種大爛年,竟然仍然是我人生至今最好最棒的一年。
雜七雜八地說了一堆,其實就是想記錄一下四十歲生日的心情。真心覺得感恩,希望大家都有勇氣一起度過挑戰。
#照片是兩少爺用他們自己整週處心積慮到處拍的照片集錦做給我的生日小卡❤️
盲人 上廁所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張超雄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搬遷掀抗爭僅積弊一角
殘障屢受壓有苦難伸張
* * *
「26.5?」
「係一日 26.5。」
筆者問過三人,重問三次才敢確定。原意不過跟進盲人工廠重建,搬往屯門不恤疾苦。但探究下去才明白殘障者所受嚴酷,遠不足為外人道。
原來盲人工廠的職工,分為工人和學員,前者僅拿最低工資,後者更不受最低工資保護,每日(留意是每日)工作的「獎金」僅 $ 26.5,即使加上其他津貼,每日收入只有 60 元。
* * *
圖 2:蕭太
蕭太的兒子蕭晉 21 歲,罹患自閉及輕度弱智,獲派往盲人輔導會位於土瓜灣的盲人工廠,任職學員從事包裝。
她回顧一眾家長遲至去年 11 月才知要搬,重建期間要遷往屯門的老人院舍過渡。
「就算普通人做做吓份工,突然要由土瓜灣轉到屯門,我諗好多人都覺得麻煩。更何況我地仔女係殘疾、失明同智障。」
蕭太解釋晚近另覓九龍空置校舍一說,乃由媒體傳出,輔導會迄無定案。
她追問會方要清楚交代遷址,才能判斷是否適宜。而且還要考慮能否轉移所有機器;能否保全所有生產線;能否安頓所有工人學員。她要求政府盡早公布,「因為仲有一大堆問題跟住。」
更堪憂的是蕭太申訴,孩子因母親表達異議,在廠內遭職員和師傅針對,包括刁難和指罵、不許上廁所等。她公開指控並向輔導會投訴。
* * *
圖 3:阿庭
阿庭是 fb「關注盲人工廠重建大聯盟」的管理員,也是工廠一名學員。
她手持標語由文件繩所製,正是盲人工廠的重要產品。
「我想幫到學員之外,仲想更多人知道重建帶來不方便。」她憶述事先毫不知曉,輔導會沒有詢問過學員。
她覺得每日 $ 26.5 的「獎金」太少,也沒有機制讓自己晉升為工人。
* * *
圖 4:單永生與父親
單氏父子兩代都在盲人工廠工作,見證 1968 年上一波的盲人工潮,今天次再為同伴請命。
由於盲人扶導會自行將退休年齡設為 55 歲,單父曾往其他社福機構工作,70 多歲的他回來後只能降職當學徒,領取少得多的人工。
他們要求工廠重建後保留原名,保留所有生產線。也批評官方應對較昔年「事頭婆」時代更不如。
(詳情可見惟工新聞:https://wknews.org/node/1948)
* * *
圖 5:黃彩鳳
到場聲援的盲人和黃彩鳳都批評,他們趁放工時間在門外派單張,向受眾解釋現況。惟輔導會職員有意阻撓,不住呼叫學員和工人儘快離開,甚至帶走一個想留下的殘障者,妨礙雙方接觸。
她引述學員心聲,由土瓜灣轉赴屯門,對他們而言路程轉折就似每日返大陸,亦擔心年邁的殘障者難以跟隨。
黃彩鳳是中大性別研究博士,因為家人身患殘障,一直關注少眾,也是「重建大聯盟」的成員。
她解釋政府和社福機構,每每視殘障者為「服務使用者」,甚至評定為「無行為能力人士」,需要監護人代理,俾使殘障者不受僱傭條例等法律保護,沒有「薪金」只有「獎金」。
她解釋廠內學員每日工作,即使合計獎金和津貼也只有 60 元。而且難言晉升,一切取決於機構有沒有工人出缺。然而黃說學員的表現其實因人而異,部分人的產出與一般工人無異。
* * *
圖 6:阿寶
阿寶是盲人輔導會職員,在內部會議披露真相:他建議過工廠申請校舍,會方不但沒有採納,而且徹頭徹尾沒和持份者磋商 - 連屯門院舍的職員都不知曉。
他直言官方所謂的「諮詢」是欺騙,坦承擔心被炒和秋後算帳,但他說見到不公義應該挺起胸膛。因為不止學員和工人,其實很多殘障同事都憂心忡忡,但他們都難以聲張。
最後他說朱耀明牧師受審的陳辭影響到他的決定。他在 1962 年出生,也算是同代人,對朱牧的見證甚有同感。
* * *
圖 7:阿成
輔導會的學員阿成批評,工廠拒絕他們申請採訪,致令媒體被拒諸門外;而且過去有學員受訪,只能在社工監督下隱惡揚善。
近來工廠變本加厲,接待其他機構探訪要扣人工。惟輔導會行政總裁譚靜儀說不知情。
* * *
圖 8:Jason
眾多失明者與家長到場聲援。有老婆婆帶同殘障的孩子參與,擔心來日孩子遭受同樣際遇。
失明人協進會的 Jason 特意印出一大疊凸字,朗讀協進會的聲明,強調殘障者不是機器,更不是奴隸。
他們要求盲人輔導會的退休年齡與政府的 65 歲看齊;學員要有公道的晉升階梯;重建須照顧殘疾人士需要;不得打壓異己及秋後算帳;政府須要交代過渡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