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營養學ep165】
看懂這些心理效應,幫你做出更聰明的購買決策。
在《上篇》我們為大家整理了 #太空人維他命 的來龍去脈,這篇文則透過心理學的角度,來跟大家聊聊:儘管存在這麼多爭論,為什麼仍然有這麼多人購買?
1⃣️ 暈輪效應(Halo Effect)
這個效應是指『對一個事物某方面的認知延伸到整個事物』。
舉例來說,就像 Michael Jordan 飛起灌籃時穿著 Nike,因此很多人覺得買了 Nike 就會跟 Jordan 一樣飛高高;或是一個某品牌找了練得很好的健身教練代言『被動增肌神器』,號稱不用運動也能長肌肉,讓部分消費者覺得只要用了這個產品、就能練得跟這位健身教練一樣。
而在『太空人維他命』中,先很聰明地用了『太空人』一詞讓消費者產生嚮往感,再接著列出 17 種食物,代表 17 種不同的營養素,讓消費者產生『吃 1 顆維他命等於吃了 17 種食物』的錯覺,進而忽略了『每種食物同時也涵蓋了許多其他營養素』。
2⃣️ 販賣焦慮
在市場上,最好賣的永遠不是某個特定的產品,而是『恐懼』與『焦慮』。當一個人擁有這兩種情緒時,就會想盡辦法緩解,也最容易做出衝動購物等不理性舉動。
而『太空人維他命』也在傳遞一個『如果不吃,你將無法跟其他人一樣擁有高速生活,最終在工作或生活上離別人越來越遠』的焦慮感。然而,先不論這個產品是否真有這麼神奇,高速生活真的是大多人該追求的嗎?甚至真的不吃就會遠遠落後別人嗎?
3⃣️ 聯合評估的巧妙
在評價一件未知事物時,如有其他已知事物可以比較,人們就會『聯合評估』整體的利弊
有一個有趣的實驗把人們分成 A、B 兩組:
🅰️ 把 7 盎司的冰淇淋裝在 5 盎司的杯子中,人們平均願意付 80 元購買。
🅱️ 把 8 盎司的冰淇淋裝在 10 盎司的杯子中,人們卻只願意付 50 元購買。
也就是透過包裝上的巧妙安排,反而讓人們願意用更多的錢、買更少的冰淇淋。
回到太空人維他命,如果單純講 17 種營養素,大眾可能沒什麼概念。但如果從這 17 種營養素去延伸出 17 種具體的食物,消費者就會自動去做連結,最後再結合前面提到的 #暈輪效應,讓消費者產生『吃 1 顆維他命等於吃了 17 種食物,這個維他命 CP 值超高』的錯覺
—-
🙋♂️ 聽起來很騙,所以這其實是個不好的產品、應該叫大家不要買嗎?
其實倒也不是,寫這篇文的用意並不是要說它有多不好,而是希望大家在資訊更透明的前提下理性購物。如果在評估過後覺得還是想買,那就買啊XD
那到底什麼樣的人適合購買呢❓
🔹 想以行動支持自己喜歡的創作者 🔹
一直以來,理科太太確實也做過許多很棒的分享,而我們大部分的人則是被動享受這些免費的內容,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傳達我們對他的支持。你要說信仰也好,但這世界上很多事情本就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 喜歡嚐鮮、對新事物充滿好奇 🔹
其實在產品正式出來前,大家都只能用文字與理論相互辯論,但實際效果還是要等更多人實際吃過才知道。所以如果你本身就喜歡嚐鮮,不妨買買看,說不定這款維他命真的能幫助你在工作與生活上都有更高效的產出!
🔹 以方便為主訴,價格不是首要考量 🔹
確實,要攝取到這產品主打的 17 種營養素,可能至少要吃到 3、4 種,所以如果經濟狀況允許,同時方便性又是你很在意的因素,或許可以購買看看。
—
👨🏻🏫 Alex 小語
其實這整個專案都令我滿佩服的。對於任何一個創作者來說,如何將流量變現一直都是一個問題。而理科太太的團隊,不管在行銷面 (用 太空人/高速生活 的角度去包裝)、還是公關面(持續在社群上回應質疑、並且提出一些科學論證)、以及一直以來理科太太建立起的專業形象與信任度,真的都是非常厲害的。
但回歸一個致力於做『正確知識與觀念傳遞』的創作者,其實我也很不樂見這種過度商業化的專案,因為金錢很容易讓許多原本良善的出發點變質。
最後還是想說,這些保健食品雖然沒有不好,但千萬不要過度依賴。若能在平常就好好吃,其實你根本不需要這些東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未來會持續分享更多正確的瘦身觀念與知識
新朋友歡迎追蹤 ➜ @sci_food_alex
舊朋友也歡迎標記、或分享給你更多的朋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瘦身心理相談間 #瘦身心理 #瘦身飲食 #運動營養 #維他命 #理科太太 #嘖嘖 #高速生活 #增肌減脂
Copyright © @sci_food_alex . All rights reserved @ Taipei, Taiwan
相互依賴理論心理學 在 蘇飛雅 Sophi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成熟(十二之十)-獻給日月處於傳統四分相的你]
漸虧的月亮,看似光芒漸減,其實也是在為新的開始做準備。進入靈命道途的後段班,有著繼往開來的使命。
你是這個族群生的朋友嗎?歡迎和我們分享你對生活與生命的體悟和觀察,當然,所有留言的朋友都有可能是大家靈性上的兄弟姊妹,因為我們的靈魂乘陽光而來,被月光接往地球的。
----------------------------
生命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意義呢?
生命的意義不等於功成名就。每個人一生的道途未必都是以世俗成就為主,一切的經歷只是為了考驗並活出內在最深刻的渴望。有些人的日月和上升形成吉相,容易自在地活出自己。有些人日月與上升無相位或形成壓力相位,於是要在現世的角色裡,慢慢修出屬於原始意識的初衷。
如果說,太陽所在的星座象徵我們精神意識的道途(可能要修好幾世),那麼月亮所在星座就顯示我們這生所在的階段。今天分享的這個階段正年輕~
-----------------------
《理論》
參考占星家丹魯迪海爾(Dane Rudhyar)的八種月相分析,並且進一步參照日月所在星座,做為靈魂狀態的參考:
☆虧凸月期(Disseminating Moon Type) -日月相位為135度至90度前
概念:果實成熟
通常是農曆十八或十九起三天半內的日月相位(詳細仍要參考實際的命盤)。
像新月發芽的種子,現在是看見成果,讓人享用甜美果實的時候了。因此有傳遞、分享核心價值的概念,能讓人因你而受益。而果實的種子也會被他人帶走利用,有某種傳承和互惠的味道。
例:福爾摩斯小說家亞瑟道爾(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的太陽在雙子、月亮在水瓶,是一名醫生,但終生花更多時間寫作,以<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的小說開闢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風靡全球。他透過創新的故事結構、科學、推理方式(月亮水瓶),讓人更重視理性邏輯和推理,並以小說著稱(太陽雙子)。
☆下弦月期(Last Quarter Moon Type) -日月相位為90度至45度前
概念:果實收成後
通常是農曆二十二或二十三起三天半內的日月相位(詳細仍要參考實際的命盤)。
像是採收後的植物,必須改變原來的生長方式,將仍留在枝葉上的花果分解,重新取回自己的力量。因此他們可能仍然按照舊有的方式生存,但是要為未來的新目標慢慢轉向,重新定位。
例: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太陽在獅子,月亮在金牛。雖然曾和佛洛伊德(生於新月期)合作,推廣心理分析學說,但最終理念不合,分道揚鑣,最後發展出自己的學說,其中像是「個體化」、「人格」、「集體潛意識」…都富有創新和啟發。他在專業訓練和文化藝術宗教的學習(月亮金牛)過程中,逐漸取得自己的力量,實現整合意識與潛意識後個體化的最高目標(太陽在獅子)
---------------------------
《內容》
★月亮在牡羊座,太陽在巨蟹座 –以感情安定為出發的戰士
這個族群約出生在虧凸月後至下弦月期,擁有保護防衛意識的老靈魂,渴望照顧所屬的團體(家庭、公司、朋友、社團)中的所有人。雖然太陽與月亮的星座形成四分相,但是都在對方有力量的星座位置,因此能克服潛意識和顯意識的衝突。他們需要和他人相互支持、分享價值觀和理念的感覺,但也藉此得到他人信任,逐漸成為團隊領袖,或是展露領導者的特質。
由於他們喜歡從既有的生活圈擴展影響力,除了愛家人以外,他們也會在學校、社團、朋友、公司的環境中建構自己認定的「家」。被這些類家人的人需要和支持,是你最重視的事情。
★月亮在金牛座,太陽在獅子座–以熱情自由為出發的園丁
這個族群約出生在虧凸月期至下弦月期,擁有尊貴穩重的老靈魂。日月都在自身強旺的位置,但是所處星座形成四分相,因此容易面臨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矛盾。他們習慣藉由物質生活的安穩和品質來證明自己的獨一無二,能受人仰慕和尊崇。他們可能是精品、名牌的愛用者,也需要事業成就、財富收益、學歷經歷、完美的感情或家庭得到自我肯定與他人的認可。
他們強大的意志力不但是安定生活的保證,往往也會成為關係的主導。即便和另一半早已同床異夢,還是可以為了既有穩定的生活不做改變。然而,人生當中還是會遇到不得不改變的時刻。但是外在的變化都不如內在想法的調整,才能幫助他們拿回自己的力量,向上提升。
★月亮在雙子座,太陽在處女座–以物質保障為出發的記者
這個族群約生於虧凸月期至下弦月期,擁有機智多變機靈的老靈魂。日月都在水星掌管的星座,使得這個族群天生擁有消息靈通、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特質。他們對文字、語言或數字有相當的敏銳度和辨別力。他們渴望自己成為專業領域的權威,是品質的保證。因此習慣篩選和整合有用的資訊,扮演重要的分享、傳播和溝通的角色。目的在於證明自己是有用、有價值、優秀的人。
他們可以和任何人聊天交談,容易被聰明、能力好、反應快,甚至帶有年輕可愛氣息的人吸引,能聊得上話是非常重要。由於日月都在變動星座,因此需要和渴望常常處於拉扯矛盾的狀況,因此他們必須藉由不斷的學習、說話、看新聞、得知最新情報來安定自己不安的靈魂(頗有以毒攻毒的味道)。
★月亮在巨蟹座,太陽在天秤座-以傳播分享為出發的母親
這個族群出生於虧凸月期至下弦月期,擁有重情講義的老靈魂。他們渴望與人合作、被人喜歡,因此很容易跳出來幫忙,力挺親友。他們是極佳的聽眾和夥伴,享受分享和參與的感覺,那是他們生命中最感意義的時刻。然而,如果只是為了人情而支持,難免會讓自己心力交瘁。事實上,他們既需要協助他人,也需要影響別人,讓互動變成互惠的行動,否則很容易產生失衡、不斷抱怨的狀況。
他們需要有伴的生活,所以也很容易被習慣綁架。當他們和某個人固定一起用餐,一起搭車,有空聊聊心事,不知不覺中就會想要倚靠,感覺不能沒有對方,進而發展成親密的關係。
★月亮在獅子座,太陽在天蠍座-以感情安定為出發的超級巨星
這個族群約生於虧凸月期至下弦月期,具有深刻內斂、極度專注的老靈魂。他們渴望成為某個領域的權威,掌控話語權,因此會努力不懈地表現自己。討厭笨蛋。不喜歡輕易出手的他們,需要一鳴驚人、被人崇拜的感覺,因此有強大的信念與執著。這也讓他們在不同的歷練與挫折中,日益閃亮。摒棄舊有的價值觀,不斷與時俱進,才能將注意力和成就感移往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這是這個月相人生重要的課題。
他們雖然喜歡強強聯手,但是很容易變成對方倚靠他們,以他們為榮。因為他們想要成就的終究是自己。實際相處時,他們重視對方的忠誠,而且需要成為對方生活中的太陽,帶有強烈的主導性和佔有慾。
★月亮在處女座,太陽在射手座–以熱情自由為出發的工藝大師
這個族群生於虧凸月期至下弦月期,擁有理性細膩的老靈魂。他們渴望探索世界,擴大對生命的視野,但是他們卻習慣將注意力放在小細節,因此內心的糾結特別多,考量太多也容易讓自己綁手綁腳的,不是信心不足,就是想得多做得少。這個月相出生的人必須意識到,他們必須放下某些既定的觀念和習慣,才能再次突破,重新定位自己。
他們的生活多采多姿,也充滿矛盾衝突。一方面可能需要不斷改善或改變家中的環境品質,另一方面又不想常常待在家裡。若能有個性穩定的家人、伴侶支持,會更能能幫助他們發揮潛力。有時候,他們可能需要不被干擾的獨立空間。
★月亮在天秤座,太陽在魔羯座–以物質保障為出發的外交官
這個族群生於虧凸月期至下弦期,具有穩重和諧又世故的老靈魂。他們渴望力爭上游,得到他人的肯定與世俗成就。然而,他們會選擇合作合夥、倚靠權威人士的方式來達成這個夢想。雖然日月位在四分相星座上,帶來意識和潛意識的矛盾與掙扎,但是日月也同在土星有力的星座,意謂隨著時間的歷練,他們可以更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學會改變自己的慣性,並且做出取捨。通常他們會選擇經營有價值的人脈關係,創造對自己有利的情境。
他們也喜歡舒適的居家環境,而且帶有古典或傳統的色彩。當他們功成名就時,也可能選擇社會上公認的好品質或好品牌,做為居家生活的重點。例如:義大利水晶吊燈、愛馬仕家具或收藏名家的畫。藉此他們能向他人證明自己的地位和價值。
★月亮在天蠍座,太陽在水瓶座–以傳播分享為出發的特務
這個族群約生於虧凸月期至下弦月期,擁有擇善固執的老靈魂。對於自己的理想和原則相當堅持,不願意委曲求全。他們也可能喜歡隱身在群體、組織當中,當人人的距離相同時,也就代表沒有和誰特別親密的問題。他們渴望能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創見,能領先他人或時代。然而,他們習慣冷靜看待他人,在必要說話的時候,才要一鳴驚人。他們可能不太擅長表達自己,也可能極具個人風格,有兩極的評價。這個月相注定要學習觀念和價值的調整,也可能要嘗試發展新的表現與貢獻的方式。
月亮天蠍雖然需要情感上的連結,他們想知道你的心事,但是不代表要時時刻刻在一起。這個族群非常有個性、有原則、有想法,喜歡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感覺,需要個人的界線。和他們互動時,一定要尊重他們的自主性,也要避免干涉太多。除非他們希望你這麼做。
★月亮在射手座,太陽在雙魚座-以感情安定為出發的獵人
這個族群生於虧凸月期至下弦月期,擁有隨興理想的老靈魂。他們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擁有廣泛的興趣和學習經驗;他們討厭被明確定義,總喜歡整合新概念新技能,發展出新方向。是典型的斜槓青年,也是百變女(國)王。雖然有能力也有運氣,但是喜歡嘗試甚於承諾責任,他們需要進可攻、退可守的生活,也需要定期淘汰某些不必要的觀念和人事物,才能讓自己不斷順利成長和前進。
他們私生活多采多姿,不代表他們一定喜歡社交派對,而是他們會嘗試接觸各種興趣。由於日月都在木星掌管的星座,因此也會與教育、宗教、外國、長途旅行的人事物有緣。雖然探索與嘗試也意謂著挫敗與混亂,但是他們似乎有著某種好運,可以屢錯屢換,不斷輪迴重生。
★月亮在魔羯座,太陽在牡羊座–以熱情自由為出發的父親
這個族群約生於虧凸月期至下弦月期,擁有務實謹慎又有野心的老靈魂。日月都在火星強旺有力的位置,意識和潛意識裡都不喜歡認輸,需要做出成果來肯定自己。他們渴望搶得領先地位,活出獨立自主的光芒,但是卻習慣謀定而後動,確保最後的結果能如自己所願。在衝動與穩定之間,他們不但要找到平衡,也要重新調整自己的認知,慢慢脫離舊有的模式,向新的成長邁進。
他們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責任與世俗成就上,因此可能會追求極簡生活或過得非常有效率,但是也可能會忽略自己的健康或身邊人的感受。他們可能需要適時停下腳步,給自己一些休息和充電的時間,唯此才能活出潛藏的創造力與熱情。
★月亮在水瓶座,太陽在金牛座–以物質保障為出發的科學家
這個族群約生於虧凸月期至下弦月期,擁有堅守價值和則的老靈魂。雖然渴望得到世俗的成就,不論是金錢或地位,然而他們習慣與人為伴,並且幫助他人發展獨立性和個人特色,在利他的過程中難免有百般的挫折和意外,最終他們也會得到友誼的回報。事實上他們也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不斷推動自己看重的理念。這個月相生人注定要在互利互信的友誼網路裡,發展出自我的價值和肯定。
他們懂得欣賞不同個性的朋友,但是特別喜歡有才華、有共同理念的小清新。他們重視人道主義的立場,常會帶來廣結善緣的機會。對他們來說,情人也只是升級版的朋友,需要能分工合作的夥伴,但也需要適度給予自由空間。
★月亮在雙魚座,太陽在雙子座-–以傳播分享為出發的靈媒
這個族群約生於虧凸月期和下弦月期,擁有變動靈活的老靈魂。由於日月都在具有雙重性質的變動星座,使得他們很難一直停留在相同的狀況裡,能夠不斷吸收外在環境的資訊,不斷變化,把玩著多元的概念,順著不同的機會轉變。他們渴望在自我表達和心智交流中得到肯定,然而月相顯示他們可能太依賴過往習慣或靈魂的模式,以致於處於高處不勝寒的危機中,需要重新為自己定位。
他們的意識與潛意識充滿矛盾,但也會讓這股衝動變化之流環繞在日常生活裡,使得生活終是不斷處於潮起潮落的階段。他們既享受和家人、社群、朋友交流的樂趣,也需要定期清理內在的雜音和被勾起的情緒,唯此才能有效地應用新學到的東西和自己的直覺,將真正有意義的訊息傳達和分享出去。他們可能很會撩人,逗人開心,但是多半跟著心情走,跟著對方的主導走,不習慣太明確地給予承諾。
相互依賴理論心理學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貼分享】人類會使用「完形」來賦予意義
。
摘錄如下:
。
「整體論」:所有的東西都相互關連;所有的事物和存在都相互依賴;整體大於部分的和。
。
波爾斯特別關注的是人的複雜性、多樣性,因此拒絕任何還原論(指佛洛伊德的性本能論)。他說心理-生理,或心理-身體的分裂完全是人為的,側重期中的任一方,都會使神經症得到維持。不伴隨呼吸困難、脈搏增加或類似症狀的焦慮發作並不存在,沒有沈重感、心痛、流淚和抑制這些反應的悲傷同樣是不可能的。身體與心理相互協調,如果一個人渴了,這個需要體現在身體上是一種缺乏(脫水),在感覺上是渴,在心理上是補給的意象,例如一杯水或冒泡的泉水。如果這個人能夠止渴,那麼缺乏、口渴和水的意象會一起自動地、整體性地消失。
根據他的說法,現代人已經學會人為地分開身體與心理,而完形治療的目的就是要重建個體固有的整體性和諧。易言之,分析碎片沒有用處,只會得到更多碎片。在完形治療中,他強調治療師要做的是整合自我所有分離和否認的部分,讓這個人重新完整。
。
個體的完形不僅包括整個人,也包括他的環境、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
。
隱含在整體論背後的是所有生物都有趨向成長和自我實現的內在趨力。
。
完形心理學家勒溫把關於知覺的原理帶進了真實生活和個人關係,發展出以此為基礎的「場理論」(field theory),波爾斯等人吸收了他的觀點,使它成為完形治療的依據之一。所謂的「場」,指的是個人和其環境中所有相互依存、相互依賴的元素。波爾斯的場理論認為,個人的行為能在與他環境的相互依賴中去理解,因為其社會、文化、與歷史場是他固有的。理解人類的行為需要從對情境或場的整體感覺開始,然後才可以進行其他的區分。個人和他的場的所有部分相互關連,因此形成整體或者系統。個體或環境的任何改變,都會通過系統顯現出來。
。
關於覺察,波爾斯認為它是「你」和整個知覺場接觸的人類能力,是和你自己的存在接觸的能力,是注意周遭或者你內部正在發生什麼的能力,是和環境、其他人以及自己連結的能力。覺察不僅僅是一個心理過程,它涉及所有的經歷,也許是軀體的,或者心理的、感覺的或情緒的。這是一個涉及全部有機體的整體過程。
。
現象學強調我們的現實是現象學現實,由此打開了多重解釋。對於自己世界的知覺,每個人都會賦予其意義。
https://philosopheroccultism.wordpress.com/2020/11/04/%e3%80%90%e8%ab%ae%e5%95%86%e7%ad%86%e8%a8%98%ef%bc%9a%e5%83%b5%e5%b1%80%e3%80%81%e7%84%a6%e6%85%ae%e3%80%81%e8%88%87%e8%a6%ba%e5%af%9f%ef%bc%8d%e6%b3%a2%e7%88%be%e6%96%af%e8%88%87%e5%ae%8c%e5%bd%a2/
相互依賴理論心理學 在 高中 學年度 學期 的推薦與評價
○心理學家認為人都有「依附」親密對象的本能性需求。「依附」是與生俱來要跟某一特定對象依附在一起的一種心理需求,因而形成情感的依賴關係。心理學家安斯渥將嬰兒從 ... ... <看更多>
相互依賴理論心理學 在 老人依附傾向、依附對象、生命意義和憂鬱之關係研究 的推薦與評價
依附理論是由英國精神分析學家John Bowlby 所提出,從一開始,依附理論就是. 一個橫跨不同學科領域的理論,Bowlby 借用了動物行為學、演化生物學、認知心理. 學、發展心理 ... ... <看更多>
相互依賴理論心理學 在 芙樂奇心理成長心理諮商所- 在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形形色色 ... 的推薦與評價
Snoek就人際關係的發展,提出了相互依賴理論,說明人與人之間接觸與互動發展的過程會經歷幾個階段: 零接觸:指彼此互相不認識,也沒有互動關係,例如陌生人、路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