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聲字 x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穿梭於複疊時空的精靈――李蘋芬新詩的時間敘事,以〈白色的門〉、〈在母親的房間〉與〈那樣的人〉為例(上) ◎蔡牧希
前言
李蘋芬於2019年4月底出版第一本詩集《初醒如飛行》,集結多首得獎作品以輕靈之姿迴旋於文字與韻律之間,光影時或乍現,譜出意象的多重交響之曲。
詩人自言:「詩意的發生總是從譬喻開始,因此詩集名以譬喻形式呈現。
『初醒』意味每一天的開始,都是面對世界的新穎開始,若古典詩表現了渾然飽滿的物我合一與同質性,現代詩中,更多的是我與世界協商和質疑的過程。藉由『飛行』一般的思想馳騁,以詩的形式,將外在世界轉化為內在風景。」(註1)
本文欲由〈白色的門〉、〈在母親的房間〉與〈那樣的人〉三首詩,探察詩人如何沿著多重時序的敘事結構,飛行於碎裂的生活間隙,建構全新內在的風景,並將日常真實一一轉譯,投影到讀者意識之湖。
二、打開白色的門,進入更迷人的所在――一場真實的詩風暴
李蘋芬於2019年道南文學獎作家講座曾以「明天,我們把暴風雨搬進來」為題,講述詩作的概念與呈現方式。她以瀨戶內海藝術季的作品Storm House為例,其設計概念,是讓群眾置身於日光燈閃爍的室內,以水瀑營造暴雨來襲的環境。
而「製造」具體風暴屋的呈現,就是詩人在作品「刻意營造」的概念。在詩人的刻意營造之下,「詩」可以構築某種空間、凝縮不同的時序。
「我坐在水中/水坐在白色裡面/白色的石頭。手臂。風箏。」開篇以水與白色的概念錯置,先破除讀者既有的概念認知,重新構建自我的詩空間。在「每一扇白色的門」之後,都有一個漂浮的世界,時間與空間在意念飛騰的瞬間,寂然解構。「我向棲身夢中的人們告解/白色在印象派裡翻灑/起身為瀲灩的雲/容易生皺/容易散」述說的是門後的世界。而開啟潛意識之門後,真實的告解逐步上演,如雲彩一般,既真實而又虛幻,正如陳義芝評析此詩:「彷彿宇宙洪荒無形的關卡,是時間、空間、形象、聲音所幻化──等待她開啟的渾沌之門」(註2)。
在思緒跳躍之際,令人不免質疑,究竟敘事的真實性何在?若詩篇的真實性或敘事線無法被讀者理解,詩行只是作者孤獨的囈語。米克.巴爾(Mieke Bal) 在《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提到:「真實的價值意思是在行為者結構範圍內,行為者的真實性。」(註3)
楊牧〈詩與真實〉:「虛與實,對一個持續完整的創作生命說來,彷彿又是實與虛,這二者矛盾相生,若有若無。」(註4)虛/實在時序的跳接之間恆常相生,在夢與醒的邊境,時間已悄然變形。
「總在寅時,我醒轉他方/當未知的神/赤腳通過/這一扇不再是門的門/這一葉,眠床如舟」。詩篇裡具體的時間點一旦出現,醒轉與眠夢之際的裂隙,即刻融合。詩人的想像不斷暈染真實生活,席捲真實的生活意識。
素材的時間跨度,可以區分為「轉折點」(crisis)與「展開」(developement)。所謂的「轉折點」(crisis),表示事件被壓縮進一個短暫的時間跨度; 「展開(developement)則「顯示出一種發展的較長時期」(註5),較為接近真實的生活經驗。
在此詩之中,詩人善於在短暫的片段時間內,孕育室內的風暴,並且消解醒與夢之間的疆界:「我總是醒來/伴隨暈眩/焰火自水中微微顫動/欲望在廚房的邊緣迸碎如蘋果/掉落。讓我們去喚醒/不識歌謠的女巫/去潛水,去跳舞,去推開/每一扇白色的門」
白色是所有光線的總和,也是生活現實的各式光譜。當酸甜苦辣所有的生活知覺,在詩人的筆下凝於此時間的轉折點,我們終於在生活的深淵,找到一處夢與生活的棲息地,不僅打開潛意識的大門,也讓內心的風暴有一個真實的出口。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李蘋芬 創作,Instagram:pingfenli
#蔡牧希 手寫、賞析,Instagram:mushimushitsai
(註1)李蘋芬,《初醒如飛行.序》,啟明出版,2019年4月
(註2)陳義芝,〈推薦序:插下一面風旗——讀李蘋芬詩集〉,收於李蘋芬《初醒如飛行》,啟明出版,2019年。
(註3)米克.巴爾(Mieke Bal) 《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246頁。
(註4)楊牧,〈詩與真實〉,《一首詩的完成》,洪範書店出版,2011年,206頁。
(註5)米克.巴爾(Mieke Bal) 《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頁250。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12 大眼睛找一找(寶皇3歲5個月操作) 3:01 頭腦體操(寶皇3歲5個月操作) #影片中寶皇3歲5個月 #在家自學教材 【小康軒優質教具】 ✅詳細圖文一覽表:https://bit.ly/3k5x5LA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教學經驗上,當學習活動設計的有趣,就自然而然能增加孩子的學習的主...
知覺的恆常性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穿梭於複疊時空的精靈――李蘋芬新詩的時間敘事,以〈白色的門〉、〈在母親的房間〉與〈那樣的人〉為例 ◎蔡牧希
前言
李蘋芬於2019年4月底出版第一本詩集《初醒如飛行》,集結多首得獎作
品以輕靈之姿迴旋於文字與韻律之間,光影時或乍現,譜出意象的多重交響之曲。
詩人自言:「詩意的發生總是從譬喻開始,因此詩集名以譬喻形式呈現。
『初醒』意味每一天的開始,都是面對世界的新穎開始,若古典詩表現了渾然飽滿的物我合一與同質性,現代詩中,更多的是我與世界協商和質疑的過程。藉由『飛行』一般的思想馳騁,以詩的形式,將外在世界轉化為內在風景。」(註1)
本文欲由〈白色的門〉、〈在母親的房間〉與〈那樣的人〉三首詩,探察詩
人如何沿著多重時序的敘事結構,飛行於碎裂的生活間隙,建構全新內在的風景,並將日常真實一一轉譯,投影到讀者意識之湖。
二、打開白色的門,進入更迷人的所在――一場真實的詩風暴
李蘋芬於2019年道南文學獎作家講座曾以「明天,我們把暴風雨搬進
來」為題,講述詩作的概念與呈現方式。她以瀨戶內海藝術季的作品Storm House為例,其設計概念,是讓群眾置身於日光燈閃爍的室內,以水瀑營造暴雨來襲的環境。
而「製造」具體風暴屋的呈現,就是詩人在作品「刻意營造」的概念。在詩人的刻意營造之下,「詩」可以構築某種空間、凝縮不同的時序。
「我坐在水中/水坐在白色裡面/白色的石頭。手臂。風箏。」開篇以水與白色的概念錯置,先破除讀者既有的概念認知,重新構建自我的詩空間。在「每一扇白色的門」之後,都有一個漂浮的世界,時間與空間在意念飛騰的瞬間,寂然解構。「我向棲身夢中的人們告解/白色在印象派裡翻灑/起身為瀲灩的雲/容易生皺/容易散」述說的是門後的世界。而開啟潛意識之門後,真實的告解逐步上演,如雲彩一般,既真實而又虛幻,正如陳義芝評析此詩:「彷彿宇宙洪荒無形的關卡,是時間、空間、形象、聲音所幻化──等待她開啟的渾沌之門」(註2)。
在思緒跳躍之際,令人不免質疑,究竟敘事的真實性何在?若詩篇的真實性
或敘事線無法被讀者理解,詩行只是作者孤獨的囈語。米克․巴爾
(Mieke Bal) 在《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提到:「真實的價值意思是在行為者結構範圍內,行為者的真實性。」(註3)
楊牧〈詩與真實〉:「虛與實,對一個持續完整的創作生命說來,彷彿又是實與虛,這二者矛盾相生,若有若無。」(註4)虛/實在時序的跳接之間恆常相生,在夢與醒的邊境,時間已悄然變形。
「總在寅時,我醒轉他方/當未知的神/赤腳通過/這一扇不再是門的門/這一葉,眠床如舟」。詩篇裡具體的時間點一旦出現,醒轉與眠夢之際的裂隙,即刻融合。詩人的想像不斷暈染真實生活,席捲真實的生活意識。
素材的時間跨度,可以區分為「轉折點」(crisis)與「展開」(developement)。所謂的「轉折點」(crisis),表示事件被壓縮進一個短暫的時間跨度; 「展開(developement)則「顯示出一種發展的較長時期」(註5),較為接近真實的生活經驗。
在此詩之中,詩人善於在短暫的片段時間內,孕育室內的風暴,並且消解醒與夢之間的疆界:「我總是醒來/伴隨暈眩/焰火自水中微微顫動/欲望在廚房的邊緣迸碎如蘋果/掉落。讓我們去喚醒/不識歌謠的女巫/去潛水,去跳舞,去推開/每一扇白色的門」
白色是所有光線的總和,也是生活現實的各式光譜。當酸甜苦辣所有的生活知覺,在詩人的筆下凝於此時間的轉折點,我們終於在生活的深淵,找到一處夢與生活的棲息地,不僅打開潛意識的大門,也讓內心的風暴有一個真實的出口。
三、打開白色的門,進入母親的房間—―新的空間維度
李蘋芬〈在母親的房間〉一詩,在人物繪像之外,打造出另一個時間維度的
空間。「母親住進來以前/我安置每一件傢俱/她的地圖漸小/從窗台開始,學習樹的學名/生衰的方位與影子/默記不同深淺的蟲蝕」詩人有意識地藉由擺設,安排空間的語義內容(註6)。在敘事結構中,空間可以「靜態地」(steadily)或「動態地」(dynamically)起作用。詩題〈在母親的房間〉,以靜態空間的形式奠定主題化的固定結構。生命與衰亡、光與影的對位關係,在時間光譜上,拉開時間的縱深。而蟲蝕所暗示的時間線索,讓時序隨著詩句往回追溯,同時沿著語意順流而下。
「她住進公寓房子/我的眼睛像她,鼻子不像/在母親的房間/神祇有人的知覺,祂們橫臥,戀愛/與貪嗔。她給我平安與永恆的錯覺/我們一起簡居防火巷/走進傾斜的頹牆,我們一起生活/乾燥,而顯得一致的日常/沒有燭火甚至沒有風」
「母親」進入房間之後,「我」的出現,終能進一步為人物形象定錨。但詩人並未在「母親」的人物特徵上做更多定義,反而打破時間序列,將神祇降為與「我們」同為眾生,有愛恨貪嗔;又或將我們提升與神祇同高,進入靜謐的平安與永恆。因此,時序的交錯將過去與未來混而為一(註7)。在「乾燥,而顯得一致的日常/沒有燭火甚至沒有風」的寂靜裡,「房間」成為靜物畫式的描述,並將場面凝固起來(註8)
詩的第三、四小節中,「房間」成為背景裡模糊的環境。「睡眠的海洋高溫擴張,漫淹記憶的窪地」,隨著睡眠漂流,詩篇的「母親」從單一人物形象,衍伸為母語、土地或國家的象徵:「(她曾是,其他孩子的母親/她曾有,海峽另一端的生活/方言走音成一千種聲腔/我的舌已不能模仿)/她在北方的炕上烘起一爐子熟爛的冬/她曾圈養一群雞,一座黃土院子」,描繪出母親的群像。眾多意象的聚集,在第五小節化為對原鄉的盼望:「她展開世界地圖/指出太平洋上突起的島,我們的島/它是疣,感到痛/它是密封的氫氣,兀自膨脹」,此處不住高漲的希望,在世界地圖上卻無所依傍,只能如氫氣球孤獨地飄浮,而後不知所向。
最後兩節的焦點,又回視到「母親」的人物形象上:「母親很少,從詩裡認出我/好像我同她一樣/都是鉛版上的一個姓名,被重複印刷/但是她知道嗎/每一次印刷/就像一樣的魔術背後有不同的呼吸」。在重複而單一的鉛板上,「詩」與「姓名」被賦予生命與呼吸,其語義與象徵不斷擴充,與「我」同步成長,逐漸遠離母親原本的認知。
詩的最末節:「我睡在母親的枕上/她把失眠遺傳給我/將我留在月台。不期然下一班車的來臨/讓空調把晨曦轉進來/輕輕的,輕輕⋯⋯」,將「房間」此一環境,悄然過渡為「月台」。已然失效的物理環境,亦將母親與潛意識海洋封存。在無眠的夜裡,「我」終於能擺脫單調的日常,期待晨曦輕輕地灑進來,重新組構自己的意義世界。
穿梭於複疊敘事時空——〈那樣的人〉
李蘋芬〈那樣的人〉(註9)一詩,綰合時間與空間的敘事變化,進一步臨摹眾生
的孤獨群像。
詩的開篇先解構「一般人」的組成:「大概有那樣的人/見過之後,錯身進入,不同建築/領子邊上,被他人的髮掠過/有那樣的人,為他編造集體記憶/鬆動鎖鍊般的骨節/以為就此可以碰觸,可以相視」。
這種跳躍式的人物臨摹的手法,如楊牧自述其「戲劇獨白」體的技巧:「我在使用一種詩的策略發展那特定的故事,但又不一定順頭中尾的次序呈現,二就像古來那些啟人疑竇,卻回味無窮的傳奇之類的敘事文學一樣,行於當行,止於當止,或發端於敘事末而徐徐倒敘或以跳躍的方式省略,銜接,有話則長,無話則短。」
是以「一條孤獨的線/如何複疊成空間/有時我不貪心,把誤認看作遊戲/揣想一種最好的遇見」在時序折返的敘事線上,人的物理特殊性已然泯除,進入到一個更高的時空精神次元:「後來,我談起拯救/無從抗拒質變,冰封的花和白日執念/某些默契懸在危險的線上/易脆,有時不可見」,在真實與隱密之間,生活與意識的碰撞,讓個人不斷產生質變。而詩人走在時空的鋼索之上,極度真實卻也隱密的心跡,多重意義的歧異性與不確定,正與詩的美學不謀而合。
結論:讓我們也成為那樣的人
李蘋芬靈慧地在時序的罅隙,擾動一場密室的詩風暴,讓讀者隨著思緒的
飛行,不自覺改變了日常的節奏。如此走在新的理解軌跡上,我們看似亦步亦趨,卻能在另一個日常的裂隙裡,搬進一場暴風雨,開始敘述自己的生命時空。
註:
1.李蘋芬,《初醒如飛行․序》,啟明出版,2019年4月
2.陳義芝,〈推薦序:插下一面風旗——讀李蘋芬詩集〉,收於李蘋芬《初醒如飛行》,啟明出版,2019年。
3.米克․巴爾(Mieke Bal) 《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246頁。
4.楊牧,〈詩與真實〉,《一首詩的完成》,洪範書店出版,2011年,206頁。
5.米克․巴爾(Mieke Bal) 《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頁250。
6.米克․巴爾(Mieke Bal) 《敘事學:敘事理論導論》,「空間方面的語義內容,可以像人物的語義內容那樣建立起來」,頁160
7.胡亞敏,〈敘述〉,《敘事學》,頁71
8.胡亞敏,〈故事〉,《敘事學》,頁165
9.李蘋芬〈那樣的人〉,發表於《聯合報》,2020-04-02。
--
美術設計:蔡牧希
圖片來源:蔡牧希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27.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李蘋芬 #人白色的門 #在母親的房間 #那樣的人 #時間敘事
知覺的恆常性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光源、輪廓到構造,是什麼影響了我們所見?】
超越「知覺恆常性」的印象派
由莫內開創了先例,印象派畫家在自己敏銳的觀察中,繪製超越「色彩恆常性」與「亮度恆常性」的作品。
雷諾瓦畫出在戶外愉快交談的人,以及玩著鞦韆的人(圖一)。在他的畫中,日光透過枝葉灑落樹下,在男人的藍色西裝外套上形成白色斑點,而女子的白色洋裝上則形成斑駁的藍色影子。
可是就人類的視覺來看,藍色西裝應該到處都是藍色,白色洋裝應該整件都是白色。我們可以從中發現,雷諾瓦也和莫內一樣,抵銷了色彩與明度的恆常性,在衣服上大膽地描繪了光影交織的模樣。
一般認為,印象派畫家因為照片技術發展,而開發出不同於寫實的表現手法。但狀況或許相反。
天氣晴朗時的照片,能夠拍出人的視覺不會留意的強烈光影,就像雷諾瓦的畫一樣,視覺不容易發現西裝外套反射出白光,而斑駁樹蔭下的臉有不均勻的色彩。就這一層意義而言,雷諾瓦畫筆下的光景,其實重現了相機拍到的影像。
印象派畫家透過照片學會了自然的呈現方式,而我們則透過印象派的畫,學會了如何無視色彩與亮度的恆常性。英國小說家王爾德曾說:「泰納畫了霧,所以倫敦才起霧。」這句話的意思為「不是藝術模仿自然,而是自然模仿藝術」,藝術讓我們發現外界的呈現方式,就這點來看,印象派畫家也是一樣的。
「你看圖二的洋裝,是
藍黑相間?還是,金白相間呢?」
人腦在無意識下的「知覺判斷」
二〇一五年,網路上出現了一張名為「洋裝」的照片。這張照片的特別之處在於,洋裝的顏色會因為看的人而變得完全不同。
我看到的是白底夾著金色蕾絲的洋裝。但半數以上的人看到的都是藍底夾著黑色蕾絲的洋裝。看見藍底的人,不知道為什麼這件洋裝看起來會是白底,而看見白底的人,也不知道為什麼別人說這件洋裝是藍底。
色彩認知如此因人而異是個少見的現象,所以這張照片一下子就在網路上流傳開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呢?
前面提到,人的知覺會根據色彩與亮度的恆常性,去除當下環境光的影響,並對顏色進行修正。而〈洋裝〉顯示了這種去除方式可能因人而異。
換句話說,看見白金相間洋裝的人,把這張照片解釋成在後方強光照射下,逆光陰影裡的洋裝。至於看見藍黑洋裝的人,看到的則可能是在前方強光照射下,曝光過度的洋裝。這兩種不同的認知,由光源的位置與亮度的判斷造成,但這種判斷會在無意識中進行,就連當事人也不清楚依據。
這張照片的資訊不足以解釋照射狀況,但我們的視覺系統會採用最有可能的條件,而對於這張照片的不同解讀,顯示出條件的設定會因人而異。
文字節錄自-一起來出版《用視覺心理學看懂名畫的祕密:誰操控了你的感官?從光源、輪廓、意圖到構造,22堂透視「視覺魅力」的鑑賞認知課》一書
#BeautiMode #知覺恆常性 #視覺心理學 #雷諾瓦
知覺的恆常性 在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育兒紀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12 大眼睛找一找(寶皇3歲5個月操作)
3:01 頭腦體操(寶皇3歲5個月操作)
#影片中寶皇3歲5個月 #在家自學教材
【小康軒優質教具】
✅詳細圖文一覽表:https://bit.ly/3k5x5LA
曼曼職能治療師的教學經驗上,當學習活動設計的有趣,就自然而然能增加孩子的學習的主動性,進一步促進專注力、認知、語言、手部小肌肉等能力。這類教材有很多選擇,但要完整涵蓋各年齡發展難度並不容易,而小康軒在這方面就設計非常用心,都是質量俱佳的學習教具,曼曼老師誠摯的推薦,值得爸爸媽媽、老師們了解看看!
✅依據年齡發展設計,符合孩子學習難度
✅操作遊戲中學習,提升孩子參與動機
✅專家審定內容,設計經幼兒實測
這次開團包含所有最熱銷和爸媽許願最多的優質教材,而且有【食尚夫妻】獨家優惠組合,能以最優惠的價格入手非常棒的幼兒教材,非常值得大家把握入手!
▶️《生活數學遊戲寶盒》系列:建立數學/邏輯/推理
適盒3歲以上的孩子,透過有趣主題+可愛配件+簡單易懂的玩法說明,讓孩子輕鬆學會數學,還可促進:歸納、推理、空間、視知覺、手眼協調等多種能力。而且學習活動由簡而難,培養孩子願意接受挑戰並且堅持努力以達成目標的精神。
▶️《時間與生活•量感學習寶盒》時間概念⨯錢幣運用
適盒3歲以上,透過64個豐富學習單元,模擬生活情境+教學級教具,讓孩子自然學習時間和金錢使用概念。
▶️《SMART BOX益智盒》基礎/擴充版
適合3-6歲孩子的優質教具。一上市,就榮獲-美國Tillywing玩具大賞🏆兒童金頭腦獎 🏆最佳創意獎 🏆台灣精品獎,並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多國幼兒教育使用。
每盒都有其玩樂的重點,多種遊戲類型,激發孩子大腦的可塑性,你會發現學習比你想像的更有趣。由於家長好評不斷,5個主題又推出[擴充盒]增加難度與玩法。
▶️《大眼睛找一找》系列:訓練視知覺
寶貝篇適合2-3歲,動物篇適合3-4歲的孩子,兩階段難度讓孩子循序漸進學習。
職能治療師的專業之一就是「視知覺能力」,這也是兒童重要的發展項目,而這個教材設計得非常好,可以促進八大項目:視覺區辨、主體背景區辨、完形、物體恆常、視覺搜索、手眼協調、空間名稱、空間定位。
▶️《頭腦體操》系列:認知/空間/邏輯
針對3-6歲幼兒,3階段分齡設計,教具和書本搭配同時使用,每階段操作難度不同,搭配的教具皆不同。可透過操作遊戲訓練專注力,讓孩子操作中加深學習印象,同時題目設計有趣並具挑戰性。
▶️《小線條大世界》系列-建立運筆基礎
「書寫介入」也是職能治療師專業之一,字要寫得好看、寫得有效率、寫得正確需要良好的精細動作控制、肌力、感覺統合、視知覺、認知等能力。透過這一系列的教材讓孩子建立良好的運筆基礎。
#影片中寶皇3歲5個月 #居家遊戲 #學習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