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哈爾濱「龍人」頭骨近90年後重現帶來震撼突破 - Pallab Ghosh
中國研究人員將一個古老的人類頭骨公之於眾,這可能屬於全新的人類種群。
該研究小組聲稱,在尼安德特人(Neanderthals)和直立人(Homo erectus)等已知的古人類種群中,這是進化史上最接近我們的近親。
這個綽號「龍人」(Dragon Man)的標本代表著至少14.6萬年前生活在東亞的人類種群。
有人於1933年在中國東北的哈爾濱發現這一標本,但直到最近才引起科學家們注意。
有關頭骨的分析文章發表在《創新》(The Innovation)期刊上。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克里斯·斯金格(Chris Stringer)教授是英國人類進化領域的權威專家之一,也是研究小組的成員。
「就過去一百萬年的化石而言,這是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他告訴BBC。
「你現在看到的是人類的一個獨立分支,沒有走向直立人(人類種群),而是代表了一個長期獨立的血統,在這一地區進化了幾十萬年,最終滅絶。」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有可能改寫人類進化史。他們的分析表明,與尼安德特人相比,新發現的人種與直立人關係更密切。
他們將這個標本歸為新類:龍人(Homo longi),英文來自漢語「龍」的發音。
「我們找到了失散已久的姐妹種群,」中國科學院和河北地質大學教授倪喜軍說。
他告訴BBC:「我當時喊道『天哪!』我不敢相信它保存得這麼好,你可以看到所有細節。真是驚人髮現!」
與其他人類種群(包括我們)的頭骨相比,這個頭骨大很多。但它的大腦尺寸與人類相當。
龍人的眼窩很大,幾乎呈方形,眉脊很厚,嘴巴很寬,牙齒很大。河北地質大學的季強教授表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完整的早期人類頭骨化石之一。
研究人員解釋:「它兼具原始人類和一些較為現代的種群的特徵,有別於其他已經發現的人類種群。」
科學家們認為龍人的體格強健結實。但對他的生活方式知之甚少,因為他的頭骨已經從發現地點轉移了。
這意味著目前沒有考古背景,比如石器或者其他文化元素。
據報道,這個頭骨是1933年在松花江上建橋的建築工人髮現的。松花江流經的哈爾濱市位於黑龍江省——字面意思是黑色之龍河流,這一新發現的人類種群以此命名。
這座城市當時正處於日本佔領之下。對該頭骨文化價值心存懷疑的中國工人把它偷運回家,以防落入佔領者之手。他把頭骨藏在家裏的井底,在那裏保存了大約80年。這名男子在死前把頭骨的事告訴了家人,因此才最終到了科學家手中。
中國發現了許多難以歸類的早期人類遺骸,龍人便是其中一個。還包括在大理、金牛山和華龍洞發現的遺骸,以及在青藏高原發現的夏河人顎骨。
關於這些遺骸是否代表了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的原始樣本,或其他完全不同的人種,一直存在激烈爭論。
丹尼索瓦人最初是通過在俄羅斯丹尼索瓦洞穴中發現的5到3萬年前的指骨提取的DNA來鑒定的。由於與尼安德特人的姊妹譜系相關的遺骸支離破碎,這個群體被稱為「尋找化石記錄的基因組」。
劍橋大學的瑪爾塔·米拉松·拉爾(Marta Mirazon Lahr)教授認為,龍人實際上是丹尼索瓦人。
「丹尼索瓦人是古代有趣的神秘群體。從DNA證據來看,在青藏高原發現的這塊顎骨可能屬于丹尼索瓦人。」她說,「由於在西藏發現的顎骨和龍人的很像,我們現在可能第一次發現了丹尼索瓦人的臉。」
一個研究團隊最近公布了一組來自以色列的遺骸,可能屬於尼安德特人之前的物種。該團隊認為,龍人可能是首次出現在黎凡特地區的人類後裔。
但中國研究人員堅持認為,來自東亞的這些難以分類的化石代表著一個新種群逐漸進化的過程。倪教授對那些不同意該評價的人做出禮貌回應。
他說:「結果將會引發很多爭論,我相信很多人不同意我們的觀點。」
「但那就是科學,正是因為有了不同觀點,科學才會有所進步。」
原文:BBC中文網
#歷史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640的網紅陳志勤的練習筆記,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影片歡迎參考我的頻道分類清單 ▶用Photoshop做網拍超簡單 http://yt1.piee.pw/JZVH8 ▶用illustrator做識別超簡單 http://yt1.piee.pw/L3DR4 ▶搞笑筆記 http://yt1.piee.pw/LHU98 ▶求婚錄影筆記 htt...
石器 分類 在 收納幸福-廖心筠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粉絲分享回饋】
謝謝老師長期以來的指導
今年春節我回家幫媽媽整理
依使用習慣整理店裏的花材區/石器區/植物區/展示區
媽媽的店整個氛圍變得不同
原本到處都有小杯子小花器,因為小所以到處放,長年沒有使用也賣不出去也不想丟。
集中在花材區,依材質分類上架,隨手就可以插花妝點空間。
過年就插了5-8個小品,超順手。
原本的展示櫃裡面有陶、錫、木、石頭亂七八糟沒有主題。
依材質集中>分類>展示,
每個作品都變得獨一無二閃閃發光。
每個不知道要放哪裡的東西,依使用方式直覺收納,
讓媽媽能聯想就知道放哪。
媽媽感到最驚訝的是
「東西都跑去哪裡了?怎麼這麼整齊」
透過集中>分類>上架
每個作品都有屬於他們專屬的位子。原來不需要丟東西也能達到很棒的狀態。媽媽超級開心。
我還幫她整理更衣室
裙子依長度及顏色排列
上衣也是排成七色彩虹
就像服裝店一樣每一件都掛著
邀請她親自體驗買衣服的感覺
一件一件翻著裙裝、上衣,
真的很有服飾店的感覺,
每件衣服都很心動❤
原本衣服都是混在一起,永遠找不到。分類好的衣服讓媽媽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進更衣室購物❤
媽媽沒有很多雜物要丟,只是不會分類,整理好之後真的沒有東西要丟,但是集中分類上架真的讓她很滿意❤
超級開心❤❤❤❤❤❤❤
石器 分類 在 阿尼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學時,在一堂歷史課上,老師突然講起了彰化有個4000年前的史前文化遺址——牛埔遺址,位置就離學校不遠。下課後,我約了同學一起去,我們像尋寶一樣,在一條熟悉的大路右轉,在經過與鳳梨有關的地方左轉,穿過零星廠房,上坡後是一片黃土覆蓋的荒原,就跟老師口傳的路徑大致相同。
我與同學低著頭專心尋找,各自找了些可能是史前文物的碎片,再相互分享,我們判斷有繩紋陶罐片與零碎的陶手鐲,其中有一個石器是我們無法判斷的,那也許不過是石頭的碎片。
回來後沒多久,我就後悔了。我沒有考古的熱情,也無意研究台灣歷史,像是撿到卻捨不得放的沙子、石頭、貝殼、漂流木,帶回家就算好好安置它們,也終究不在沙灘上看到的自然美麗。每個事物的存在,都需要環境相稱,才是最完整的樣子。無論好壞,我們也是從環境與遭遇裡造就出來的。
多年以來,這些東西就一直保留在我身邊,放也不是,丟更不是,更遺忘了哪個鳳梨、哪幾間廠房、何處接有上坡、哪片黃土荒原,因此也無法放回原地。一直想要交給考古單位,也不知從何進入,而這些細小的碎片,又有何研究價值?
直到前陣子,認識了一位在文化單位工作的朋友,我突然想起這些文物,於是聊起了我有多麼耿耿於懷,他也以專業建議,不該亂丟,那會招來研究上的誤解,應該交給考古專業人士,於是給了我一位研究這個遺址深耕多年的學者——劉克竑老師,並提供給我他的聯絡方式。
我與劉老師聯絡了,說明了挖掘的過程與地點,沒想到很快地得到回覆。劉老師就在科博館工作,距離我不遠,所以當天下午就帶者這些文物去拜訪老師了。
科博館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地方,喜歡到展間位置與空間配置都瞭若指掌,特別是太空劇場,每隔一陣子都會去看一下生態影片。至於研究室區域,當然如我一般的民眾是不可能到訪的,沒想到裡面彎彎曲曲錯綜複雜。打開電梯,劉老師就在樓上的電梯口領我,前往他的研究室之前,會穿越無數的研究室,有些門是開著的,每一間我都刻意慢下腳步,多看了兩秒,每間研究室都有專門類別的標本與成堆的書籍,這時又泛起據為己有的心態了,特別是甲蟲類與植物類。
劉老師招呼了他的同事,在堆滿龐雜文物的辦公室裡,硬是清空了一張桌子,我把背包裡的東西放在他們準備的紙盒裡,劉老師請了一位與他一樣資深的同事靠近,兩人各自拿起一片,把眼鏡推到眉頭,翻來倒去,仔細地查看。他們持續討論我聽不懂的事情,大概是「牛罵頭」、「番仔園」、「圈足」之類的。我看了看其他人的動態,大多是把在台中清水地區考古而來的文物分類與拼接,可以看到有些陶罐幾乎快要拼湊完整了,也有人正在清理獸骨,他們工作的樣子與遺址的產生一樣緩慢樸實且優雅。我想著,我的來訪是否太過打擾。
經過一陣細究,結果終於出爐,劉老師說我帶來的東西大致是3500-4500年前「牛罵頭文化」的繩紋陶片,以及1500年前「番仔園文化」的深灰色陶片,但不知為何,3500-1500年前卻在此消失。其中有個完整的陶罐底部,就叫「圈足」,而那個被我懷疑是石頭碎片的東西,確定是石器,也許是台灣史前人類用來割肉的。但這些陶片的砂質較粗,不會是來自牛埔遺址,有可能是來自距離五分鐘路程的大竹。有可能?是的,因為大竹一代的遺址只出現在史料中,並無實物佐證,也不知確切位置,畢竟全台灣的遺址有3000座之多,不是每座都能保存良好,也有考古無法伸探的地方。也就是說,我、我的同學以及新朋友,合力補充了一部份重要的台灣史前文化歷史。
聽到這個訊息,我突然一陣腦熱,驚訝地張著嘴巴,我們好像不小心做了很厲害的事情,而這些差點埋藏的文物,深具研究價值,也終有依歸,這讓我實在太開心了,我是開運鑑定團裡最快樂的人。
會後,劉老師像是回禮一般,為我導覽科博館的史前文化展場,鉅細彌遺地講解了繩紋如何產生,玉器如何攢孔,經濟如何運作,人類的遷徙。我就在一連串蠢笨的提問,與劉老師的尬笑中,瞬間獲得讀很多書才能匯集的知識。
他請我努力回想挖掘這些文物的地點,如果可以,請我帶他去那裡看看。
後來我花了兩天的時間找出當年歷史課的筆記,也找到大學老師詢問,都劍指著「牛埔遺址」。劉老師與他同事的專業判斷,自然是錯不了,會不會我們想去牛埔卻跑到了大竹呢?這種google地圖發明前才會有的誤會,成為一種幫助。
等退燒一些,我會試著找到那裡(握拳),但願能把一小片拼圖填上。
#不要據為己有
#不要亂撿東西
#也不要亂丟垃圾
石器 分類 在 陳志勤的練習筆記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影片歡迎參考我的頻道分類清單
▶用Photoshop做網拍超簡單 http://yt1.piee.pw/JZVH8
▶用illustrator做識別超簡單 http://yt1.piee.pw/L3DR4
▶搞笑筆記 http://yt1.piee.pw/LHU98
▶求婚錄影筆記 http://yt1.piee.pw/L2Y7N
▶旅遊與美食筆記 http://yt1.piee.pw/J24KR
▶After Effects作品筆記 http://yt1.piee.pw/FM3AW
▶Photoshop筆記 http://yt1.piee.pw/HFYGW
▶開箱測試筆記 http://yt1.piee.pw/LAE72
個人產品-書籍出版與線上課程
▶ https://www.sharecourse.net/sharecourse/course/view/courseInfo/1878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8281
陳志勤 個人&資訊
聯絡資訊
▶eltan1216@gmail.com
個人網站
▶https://eltan1216.com/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hiyachinelta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hiyachin/
影片剪接軟體
▶Adobe premiere
Camera & Photo
▶Sony A7rii / Sony A7III / Gopro Hero 7 / Sony RX100 M7
音樂來自於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srAYjfyuxYQQD4nf9Ntow/videos
石器 分類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介紹
專訪:黃冠龍 說明員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是國立臺灣博物館(臺博館)21世紀以來首度推出的全新常設展,同時也是本館預定陸續推出的三場常設展中之「首部曲」。作為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的「首部曲」,本展覽將時間回溯至臺博館的源起,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當時稱為「臺灣總督府博物館」初創立的20世紀初,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擅場的「發現年代」,重新審視那些奠定今日臺博館收藏基礎、形塑臺博館風貌的博物學發現、發現者、與發現傳統。因此,這不是一部介紹臺灣自然世界的博物學展覽,而是一個回顧臺灣自然世界是如何被近代博物學所「發現」的展覽。故展名為「發現臺灣」。
「發現臺灣」內容主要分為三大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
發現之道
第一單元「發現之道」聚焦於20世紀初博物學家的調查傳統。透過兩位傳奇採集調查者: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的田野故事與蒐藏,勾勒出那一代博物學家強調親身實地踏查—即所謂「知識是人走出來的」之調查傳統。
另一方面,田野調查者所現地採集的物質憑證,構成了博物館的「標本世界」。標本並非調查的紀念品,而是物種的代表,許多不同標本的集合讓博物館體現出一個微型的自然界,在博物館裡重現了自然物種的分類階序與演化秩序。「標本中發現自然秩序」因此就構成另一個當時博物學傳統的重要特色,也是本單元的第二個主題。
臺灣新象
本展第二單元:「臺灣新象」則以專題方式細數臺博館歷史上重要的博物學者與他們的重要發現。如首任館長川上瀧彌主導調查的臺灣高山植物、臺灣昆蟲研究開創者素木得一所發現的「寬尾鳳蝶」、博物館的傳奇標本採集者菊池米太郎所採集的「黑長尾雉(帝雉)」、臺灣礦物研究先驅岡本要八郎發現的「北投石」、全能型博物學者堀川安市採集的貝類標本與其發現的新種蝸牛:堀川氏煙管蝸牛、戰後首任館長陳兼善與其學生梁潤生所採集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獨幟一格的歷史博物學者尾崎秀真所蒐集的原住民籐編器與珠衣,還有在1910年代由森丑之助指導製作的臺灣原住民各族「博多人偶」、1920年代末蒐集的「佐久間財團蒐集品」、1960年代造成萬人空巷的深海活化石—「龍宮翁戎螺」,與1970年代臺灣化石大發現出土的「早坂犀」等,館史上重要的發現者與發現,莫不在本單元的展場中翩然現身。
過去的未來
最後,名為「過去的未來」的本展第三單元,則始於一個問題:究竟這些臺博館典藏的歷史性標本在當代有何意義?換句話說,博物館的標本除了能夠帶我們回到過去,是否也能讓我們反省當下,甚至展望未來呢?。展場裡以三個物件回答此問題。第一件是臺灣雲豹標本,臺灣雲豹的野生族群已經在2014年正式宣告絕跡,因此博物館收藏雲豹標本就不再只是過去物種的歷史紀錄,同時也成為一把通往未來的鑰匙—透過其中保存的遺傳資訊而提供未來重建物種的可能線索。
另一方面,博物館裡的老標本同樣也能提供當代創作者充分的素材與靈感。本展場最後兩件「標本」是兩件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泰雅族織藝師尤瑪・達陸的《古虹新姿》與多媒體藝術家王俊傑的創作:《過去的未來》,分別取材自博物館內古老織品的紋樣與各種標本的型態,衍生發展出兩件匠心獨具、新舊交融的裝置藝術作品。在博物館裡,「過去」也就是「未來」。
回歸收藏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也是一個回歸博物館收藏的展覽。展場內總共展出367件的博物學標本及文物,其中屬於臺博館藏品者共計265件,在這265件臺博館藏品中,其中不乏出自於著名發現者本人所親手採集並標註的歷史性標本,如森丑之助與菊池米太郎在上個世紀初所採集的泰雅長衣、史前石器、與鳥類標本;更有一些雖非經名家採集,卻是屬於首度亮相的「歷史性首展」,如近年發現的佐久間財團在1920年代末所收藏的莫那魯道之貝珠踝飾。
同時,為了忠實呈現這些藏/展品作為「標本」的採集入藏脈絡,許多當時採集或入藏時的「歷史標籤」,都「破例」隨著其「物主」一起於展場中展出,細看其上不難可發現一些著名的調查採集者,如森丑之助、岡本要八郎、堀川安市等人的親筆墨跡,至今仍斑斑可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