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草打假, 先打自己再說]
據說, 緊抱當今聖上大腿的團體沃草要配合政府打假新聞, 其實還有一堆粉專也跟著聯合聲明要打假新聞
.
小胖子看到了只有噗哧一笑, 這是活生生的作賊喊捉賊吧?
且回顧舊聞, 在每年綠色生物例行的攻擊蔣中正行為中, 沃草這篇文章就是很清楚的斷章取義假新聞啊!
.
打假, 是不是該先把6894744都打一頓呢?
============================
沃草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a.670939036397…/905226102968937/…
網友批評原文
舊文回顧。
呃...不曉得這個算不算是假新聞?(被打)
有一句話:文如半身美人圖,於未盡處傳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文學作品的重點,不是作者『告訴你』的事。而是作者『沒告訴你』的事。
就像在這篇文章中,沃草有些事,是沒有告訴你的。
首先,其實民眾的捐款不止兩億三千萬。
因為當時民眾捐輸的不只有金錢,還有建材。
例如當時嘉新⽔泥跟亞洲⽔泥,就捐獻了將近五萬立方公尺的水泥。(要拿鐵鎚敲掉主體建築的覺醒青年們,麻煩先匯錢到這兩家公司的戶頭,謝謝)新⽵玻璃公司捐贈全部玻璃、⾨窗;⾦⾨全體軍民捐贈了四千九百平⽅公尺的⿊⾊⼤理⽯,還有一萬才花崗石;(喂,那個要敲掉大理石的,你付錢給金門縣政府了嗎?)甚至荷蘭著名挖泥船製造廠商IHC公司,也捐贈了五千朵鬱金香。(啊那個要挖花回家去種的,你要不要跟阿扁他兒子借一下瑞士銀行的帳號,到時候好匯錢到荷蘭去?)
其次,剩下的七億四千萬,並不是一年支付,而是『由政府逐年編列預算撥⽀』。平均每年支付的金額,大約是一億五千萬。照沃草的數據,大概僅佔每年總預算的百分之零點一七。...啊那來的百分之一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1975年中正紀念堂的規劃案中,也包括了國家劇院和音樂廳。
所以中正紀念堂首期建設中,才會有和主體建築相比,極為寬廣的庭園。這個庭園不只是為了紀念蔣介石,也會為了留給日後觀賞戲劇或音樂的民眾一個可以停車、休憩、甚至散場時可以疏散的空間。把這些國家劇院和音樂廳的先期建設賴在蔣介石頭上,是不是稍微有欠公允?
總而言之,算帳固然很重要。但是麻煩一下,要算帳也要找對人選。就像電影『世界末日』裡NASA任務指揮官聽到白宮回答,總統的科學顧問保證用洲際彈道飛彈可以炸掉隕石時講的:『麻煩您轉告一下總統先生,在這個問題上,不要相信大學天文學被當掉的人的講法。』
在這個問題,與其相信連管自己的帳都被質疑『公私帳不分』,『一團爛帳』團體的說法。老實講,我還不如相信專業。(被打)
石崗鬱金香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冬去春來大地春回 賞花經濟為大陸農村帶來可觀收入】
冬去春來,山花爛漫。隨著氣溫的回升,很多地方已經繁花似錦,盛開的鮮花成了招引八方遊客的"強磁場"。
包括安徽,西藏,四川,河南,江西等地都掀起了一股賞花經濟,安徽三十崗鄉從2012年開始廣植桃樹,現在桃園的規模已經達到三千多畝。
西藏林芝嘎拉村,漫山的桃花和白雪皚皚的雪山交相輝映,每天來這裡賞花的遊客達上萬人。白瑪德慶從去年開始辦起了農家樂,依靠旅遊,他們一家的月收入增加到了6000元。
在四川成都、河南寶泉、江西南昌等地,以花海為特色的農村旅遊也火了起來。競相開放的鬱金香,引來很多遊客賞花看景品美食。五年前,浙江馬畈村土地撂荒嚴重。2012年當地政府依託生態優勢,嘗試以農業開發助推鄉村旅遊。
現在馬畈村成了義烏髮展鄉村旅遊的典範,每年來這裡的遊客達到120萬人次。進入三月,各地的油菜花被春風吹醒,在江蘇金山村的山坡上、山谷裡,漫山遍野到處都是金黃色的色塊和線條。
每天會有四千多名遊客紛至遝來,只為趕赴這季油菜花的邀約。這幾天,河北石家莊、湖北宜昌的桃花和杏花也到了盛花期,賞花的遊客飽了眼福,當地的農民鼓了腰包。
畫面來源:CCTV
石崗鬱金香 在 臺中市石岡區公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臺中市石岡區公所專頁豐勢路1033號, Taichung, Taiwan 4222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