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重建】九龍城社區風光:http://bit.ly/2NMOSsK
一年伊始,當有人許願財源滾滾,不少九龍城人的新年願望,是「原區安置」、「原區復業」,總而言之「留返喺九龍城」。區內貼滿有關重建和街坊權益的海報,啟德道轉角處,推土機下沙塵滾滾,跟樹上盛開的桃紅花瓣有點遺和⋯⋯
- - -
延伸閱讀:
影片:夫婦忍痛離港 攜七歲孖女移民新西蘭:「是走難不是移民。」
https://bit.ly/3cUy7qd
貝澳「牛媽」梁韶華 風雨不改的人牛之約
http://bit.ly/3qdTXsJ
公屋的甘美:石硤尾大坑西邨
https://bit.ly/3bgtYuu
- -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https://bit.ly/3oCfmuo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九龍城 #啟德道 #沙浦道 #重建 #明周專題 #我就是我 九龍城重建關注組 กลุ่มที่เกี่ยวข้องกับการฟื้นฟูเมืองเกาลูนซิ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深水埗區風物誌》記載,石硤尾原名夾石尾(甲石尾)。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人逃難往香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但這些木屋設備簡陋,衛生環境惡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所以經常發生火警。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超級大火發生,逾50,000人無家可歸...
石硤尾安置區 在 港台電視部-公共事務組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移山填海」這四個字,可以形容香港數十年來的變化。70年代港台劇集《獅子山下》的風景,今天大多數已經歷了拆遷重建。劇集《獅子山下》取景在獅子山一帶的徙置區,反映的香港基層生活。同在獅子山腳,有在1950年初建成的竹園平房區,竹園平房區是香港早期的徙置區,在1953年石硤尾大火之前建成,在1950年初,很多原本住在臨時房屋的人被鼓勵搬進竹園自費起廠房及房屋定居,而大火之後徙置區都是集中興建的多層大廈。
在上世紀80年代,政府開始清拆竹園平房區收回土地興建公屋。由於50年代時是按「徙置區法例」跟據緊急措施條文讓人們搬入,因此屋證上寫清楚不會有賠償。但當時已在此居住了超過三十年的居民,怎麼面對拆遷狀況?請觀看<清拆竹園平房區>: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flashbackhk/episode/725950
在七十年代,面對拆遷的老村還有青衣島的上涌美村、下涌美村以及老屋村,這些村已經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和很多新界的鄉村一樣,它們都逃不過搬遷的命運,由於政府要發展青衣,計劃在島的北面興建第二期公共屋邨,因為這一項長康邨工程,將會影響到這三條村落,所以在七二年中,政府便開始和村民接觸,商討搬遷的事。由於七十年代的樓價低,與現時的搬遷賠償相差相遠,然而當時政府提出的補償額是七元半一立方呎不被居民接受,除了要重新安置村民,還要補償村民的農業損失,原來村內不同品種的果樹及菜蔬賠償金額都不一樣,居民又如何為自己爭取更好賠償呢?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flashbackhk/episode/725948
《快閃香港・話當年》
星期一至五 下午2時 港台電視31播出
港台網站:
https://www.rthk.hk/tv/dtt31/programme/flashbackhk
#快閃香港 #話當年篇
#香港電台 #電視部 #公共事務組
石硤尾安置區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置業安居,無論在哪一個年代都是大眾關心的命題。即使刻下未能做到「置業」或「安居」,我們今天能有個安定的「瓦遮頭」,都是過去七十年漫長房屋規劃的成果。
從五十年代至今,香港的住屋問題依然逼切。在2018年冬季號號,我們回顧了香港60多年來各種居住空間形態的變遷,從寮屋至公屋,私人屋苑至劏房,從而對本地房屋議題帶出各種提問。近日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文物庭院及展示中心策劃的《香江憶舊:1950至1972年的徙置歷程》,則讓我們穿梭時空,回顧五十年代徙置區的人民生活情狀。其時戰後人口急升,避禍港人回流加上內地難民湧入,香港人口由60萬人急速躍升至210萬,形成嚴峻的住屋需求。1953年的石硤尾寮屋區大火,促使了港府落實房屋政策,首座「徙置大廈」因而落成以安置災民,是為公屋雛形。
最早期興建的H型徙置大廈,樓高只有5至7層,若不計打樁工程,最快可於兩星期完工。在早期的徙置大廈,生活空間甚為狹窄,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只有22.3平方呎,單位只是一個窄長斗室,因房間狹窄,加上沒有煙囪,居民若要住食公共走廊煮食。在展覽圖片中,我們便可看到分隔兩戶的內牆設置了通氣孔,以改善空氣流通,其時,港府對於適切居所甚無概念,居民私穩更不在考慮之列。
徙置區作為清拆寮屋及將居民安置到公屋之間的中途措施,人口可達五萬、十萬的規模,有如一個社區。沿著展覽,除了可以窺探徙置大廈的內觀,還可以看到昔日有趣的社區生活片段,尤其徙置區舉辦的各種區內活動,如黃大仙徙置區街坊福利會曾舉辦清潔運動;慈雲山新區(徙置區的稱謂已不使用)舉行的香港節嘉年華會; 其他徙置區亦曾舉行兒童節嘉年華會,以及拔河比賽等。這些活動不單記載了昔日徙置區以至香港的人口結構及衞生狀況,也是政府在六七暴動後為穩定社會而設的娛樂盛會。
而在1960年代,徙置區亦是香港「特色景點」之一,不少外國遊客因而慕名到訪石硤尾,當中更有來自美國國會的訪問團到訪徙置區的天台學校。雖然這些大廈的設施非常貧乏,但因為很多居民的背景及生活經驗相近,稠密的居住環境卻意外造就了城市中少有的鄉鎮式社區,讓徙置區盛載了過去一時的生活面貌。
在今日劏房林立,人與人之間也築起難以逾越的樊籬,回看這段70年前的徙置歷史時,社會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獅子山下仍然有沒有奇跡,相信每個人心目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香港賽馬會芝加哥大學文物庭院及展示中心
《香江憶舊:1950至1972年的徙置歷程》網上展覽
https://heritage.uchicago.hk/news-and-events/resettlement?locale=zh_hk
#徙置區 #石硤尾大火 #公共房屋 #劏房 #2018就係香港冬季號
石硤尾安置區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深水埗區風物誌》記載,石硤尾原名夾石尾(甲石尾)。1940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引起很多人逃難往香港。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作為容身之所,但這些木屋設備簡陋,衛生環境惡劣,加上木屋的密度高,所以經常發生火警。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超級大火發生,逾50,000人無家可歸。期後香港政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以安置災民,石硤尾邨成爲香港公共房屋發展計劃下首座落成的公共屋邨。於1953年12月25日晚,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了史無前例的大火,造成3死51傷,並導致58,203人無家可歸,促使政府直接介入房屋供應,市政局成立「徒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1954年2月,在災場原址興建首批兩層高的包寧平房,以安置火災災民。1954年4月,政府設立徒置專員一職,「徒置事務緊急小組委員會」建議政府設立基金以興建多層徙置大廈,並成立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同年6月,成立徙置事務處,首8座工字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A-H座,後改稱10至13、35至41座)由聯合國捐款建造。1955年,政府決定有系統地推行徒置計劃重點為興建多層徙置大廈,安置災民的石硤尾的兩層高平房相繼被拆卸,興建21座第1型徙置大廈取代,連同1954年興建的8座,成為全香港首批共29座的六至七層高的H型徙置大廈,每個單位面積均為120平方呎,在兩翼相連的中央走廊處設有公用的廁所和淋浴設施,該等大廈於80年代初改建為有獨立廚廁的單位。這些徙置大廈大多數均分為2翼,並在兩翼中間以廁樓相連。只有較後興建的第27至29座(後來的第8、9及14座)採用單幢式設計,當中第29座為全邨唯一的第2型徙置大廈。自此以後,徙置大廈的興建奠定香港公共房屋發展基礎。除了石硤尾之外,還在大窩口、大坑東、李鄭屋、黃大仙、秀茂坪等地區興建徙置大廈,時至今日,除石籬邨10、11座外,其他徙置大廈均已完成重建。其後政府工務局於1961年推行「政府廉租屋」計劃,政府於大坑西街與南昌街交界興建7座7層高的廉租屋大廈,最初稱為「偉智街政府廉租屋邨」,於1964年落成,每兩個單位共用一廁所。當中第3座是首座採用單塔式設計的廉租大廈。第41座,美荷樓(Block 41,Mei Ho House),是現時香港碩果僅存的「H」形7層徙置大廈,獲評為一級文物的建築物。最低兩層改建為公屋博物館,重現昔日公屋居民的生活,上層則構思改建成青年旅舍。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The Jockey Club Creative Arts Centre,JCCAC)是一個致力推動香港創意藝術發展的嶄新藝術項目,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石硤尾白田街30號,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香港浸會大學主導,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中心為策略夥伴,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民政事務局作為政府支援機構。藝術中心於2008年9月末對外開放。香港政府以期限七年託管協議(Entrustment Agreement)形式把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經營權交予香港浸會大學,中心以自負營虧模式運作並對外開放,除藝術創作外,駐中心的藝術工作者及團體會合作為公眾提供藝術教育和訓練,以至與藝術有關的商業活動。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由樓高9層的石硤尾工廠大廈改建而成,可供租用面積約11萬平方呎。石硤尾工廠大廈於1977年建成,自2000年起開始空置,總實用面積8,640平方米。中心的設計盡力保留原石硤尾工廠大廈的特色,在翻新物料上也會盡量保持七十年代工廈的粗樸風格,地面也是「石屎」質地,底層樓底高度14呎9吋,上層每層為8呎3吋,負重限制為每平方呎150磅。其中約5萬平方呎提供約100個中、小型單位租予藝術工作者及藝術團體,另外約3萬平方呎提供約6至7個大型單位租予藝術機構,小單位面積由291至385平方呎;中型單位面積由483至804平方呎;大單位面積由874至1,040平方呎;最大的單位面積則由1,298至1,326平方呎,中心附設3個藝廊及1個實驗劇場、食肆、金及其他商店。中央庭園提供1個表演場地,用作舉辦小型藝術及文化活動之用。大廈每層亦設有一個共用空間,擺設雕塑及舉辦活動。
石硤尾安置區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文:http://www.complex.com/art-design/2013/10/mei-ho-house-heritage-museum)
美荷樓,在香港有一個深刻和重要的歷史。 石硤尾大火在1953左數千人無家可歸。 據ARTINFO ,該物業是為那些流離失所的第一安置建屋之一,它也包括一個購物中心和學校。 二戰期間,大陸移民也感動到現場。 中國政府已經花了近兩年來恢復四台機組的建設,建立文物博物館擁有1200多件家具和其他文物建築的60年history.An驚人的網絡已經形成,其中包括166前居民博物館誰給導遊和分享他們的回憶的空間。
除了 博物館的美荷樓,129間客房已經變成YHA美荷樓青年旅舍 。 振興整個過程是非常獨特的。 多數大型城市或世界各國將拆除舊建築物,或將其轉換成公寓,使用的空間為賣點的遺產。
逢周二至日上午9時半至下午5時開放(包括公眾假期),周一休息。
The Mei Ho House has a deep and important history in Hong Kong. The Shek Kip Mei fire in 1953 left thousands homeless. According to ArtInfo, the property was one of the first resettlement estates built for those displaced, and it also included a shopping center and schools. During WWII, mainland immigrants also moved to the sit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pent the last two years restoring four units in the building to create a heritage museum with over 1200 pieces of furniture and other artifacts from the building's 60 year history.An amazing network has been formed for the museum which includes 166 former residents who give guided tours and share their memories of the space.
In addition to the museum, 129 rooms of the Mei Ho House has been turned into the YHA Mei Ho House Youth Hostel. The entire revitalization process is very unique. Most large cities o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would demolish old buildings or convert them into condos, using the heritage of the space as a selling point.
Every Tuesday to Sunday 9:30 to 5:00 pm (including public holidays), Monday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