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就解鎖 ☑️
在我喜愛的書店 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 辦一場座談會 ☺️
昨晚 閱讀夏LaLa X 誠品書店的
#名人夜讀 順利的完美落幕
這次
下標王 陳夏民,你的人生編輯。 開的主題是
「人生徒勞? 因為你沒看到重點啊!」
夏民說:我們常笑自己是窮忙族,白忙一場,之前甚至有人說,認真就輸了。但事實上,這些都是徒勞嗎?我覺得現代人對自己有時候太過嚴苛,又不知道如何看待自己的努力或是失敗,所以會產生各式各樣的壓力或痛苦,所以這一次,想透過這樣的主題,和大家聊聊看我們如何透過閱讀,來幫人生劃重點。
而我覺得學不會的課題,總在人生中重複出現。
所以這次我們推薦了五本書
讓大家透過閱讀
從理解自身到理解這整個宇宙
或許我們能因此
更溫柔的對待自己
用新的視野看待世界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心裡都是受了傷的;之後,以為「努力」可以讓自己不受傷,就停不下來了。」- 周慕姿 《過度努力》
#寶瓶文化出版
「我終於可以坦然接受過往失去的、逝去的、遺忘的、後悔的一切,試著與自己和解。別離,是生命中的禮物。」-夏河靜《綿長的訣別》
遠見天下文化
「想一想這個世界,種種戰爭、暴亂、天災、人禍和貪腐。世界很糟,而且似乎每況愈下,對吧?富者愈富,貧者愈貧,而且窮人愈來愈多;除非我們採取破釜沉舟的行動,否則地球的資源很快會用罄。至少這是多數西方人在媒體上看見的世界,在腦海中浮現的世界,我稱之為過度誇大的世界觀:看似沉重,實屬誤導。」-漢斯羅斯林《真確》 先覺出版 - 思潮的最前線,知識的最先覺
「要教導任何人任何事之前,至少得要先認識他。今天,出現在小學、中學、高中、大學裡的,是誰?」-米榭塞荷《拇指姑娘》
無境文化
「人類的心靈顯然需要與自己獨處、不必遭遇他者目光的領域。不透性是心靈的要求之一。若是完全通透明亮,心靈會燃燒殆盡,引發一種特殊的心靈過勞。只有機器才是透明的。形塑生命的自發行動、重要事件與自由,絕對不允許透明可視。」-韓炳哲《透明社會》 大塊文化
#之後我們也會推出誠品特輯的閱讀夏lala內容
大家敬請期待喔!!!!
破釜沉舟戰爭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都是「紙上談兵」,為何韓信一路開掛,趙括馬謖卻活成了悲劇?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嶔
中國古代兩個「載入史冊」的「紙上談兵典型」,正是趙括與馬謖。
這二位,一位戰國時代的將門虎子,一位東漢三國時代的名門驕子,都是自幼熟讀兵書。別看沒怎麼帶兵打個仗,卻是出口就成章,動輒就是高論金句,「賢才」的好形象閃閃發光,可一旦執掌重兵,所有一切就都毀個干淨。一個在長平生生毀掉趙國四十萬精銳,一個在街亭送大禮,活活斷送了諸葛亮的「北伐夢」。「紙上談兵」的人生悲劇,也被各類正史野史大書特書,成語歇後語都「貢獻」了一堆,出名的反面教材。
但比起這二位「反面教材」來,貴為「兵仙」的韓信,卻也常惹來一些「歷史票友」們的「不服」聲: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不假,可你韓信在劉邦軍團裡「登壇拜將」前,不也是從沒獨立帶過兵?不也是靠了「紙上談兵」獲得蕭何的賞識,這才一飛沖天的?可為什麼趙括馬謖接下來見光死,韓信卻能一路開掛,親手打下西漢王朝的開國江山?難道這事,真是只能看命?
乍一看去,成功的韓信與失敗的趙括馬謖,都是紙上談兵,但事實是,哪怕人生可以如打游戲般「存檔重來」,再給趙括馬謖十次百次機會,韓信的成功,他們也照樣連邊兒都摸不著。論原因,這既不是「才華」的事兒,更不能怨命。因為,別看都是「紙上談兵」,但韓信的成長歷程,卻更接地氣。
趙括與馬謖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家境優越。一個是趙國戰神家的少爺,一個是襄陽馬家的貴公子。他們滿腹的兵法韜略,都是靠著優越的家室,每天在養尊處優裡讀出來的。由於接觸的圈子非富即貴,肚子裡也真有貨,所以經常比人看得高看得遠。但這樣的成長過程,做個參謀動嘴皮子,那還算富裕,真刀真槍去幹仗?那還遠遠不夠。
因為戰爭,這樣一個無比殘酷的考驗,首先的成敗要素,不是看得多遠,而是紮紮實實解決眼前的事兒:一場仗兵馬多少,糧草多少,士氣怎樣?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內部矛盾錯綜復雜,作為軍事主將,每天是否能解決一團亂麻的問題?樁樁件件,都不是讀幾本書,懂幾句教條就能解決的。別說碰上「長平之戰」「街亭之戰」這樣的大戰,就是日常生搬硬套,出亂子也是板上釘釘。
做旁觀者,大可高談闊論,但作為執行者,眼光再遠,卻要從眼前的事兒做起。知易行難的道理,放軍事上就是實實在在。
而韓信,這條恰是大不同:作為一個窮出身的青年,別看韓信二十五歲不到就「登壇拜將」,但這之前的日子,卻是各種酸甜苦辣盡嘗:早年在鄉間苦學武藝兵法,卻也落得沒了飯轍,後來趁著天下大亂去投軍,先在項梁處做大頭兵,又在項羽身邊做郎中,然後又跑去投劉邦,當了個治粟都尉。除了沖鋒陷陣,就是站崗放哨管錢糧,做的都是苦活累活,偏偏還滿懷一個將軍夢。白眼歧視自然也不少受,「鑽人褲襠」的事兒,放在他這段人生裡,其實不算是個事兒。
但也恰恰是這樣一段特殊的經歷,讓一直在思考戰爭的韓信,徹底懂得了戰爭。比起站在別處通過「讀兵書」瞭解戰爭的趙括馬謖來,韓信身處戰場的最底層,更親身經歷了「項梁敗亡」「項羽破釜沉舟」「鴻門宴」等震撼大事,既看過了屍山血海,又多次死裡逃生。可以說,趙括馬謖的兵法韜略,是在養尊處優裡讀出來的,韓信的每一個軍事信條,卻都是以一次次血的教訓,經歷生死考驗後領悟的。
這其中的含金量,當然大不同。趙括馬謖們的「謀略」,好些都是「拍腦袋」。韓信的每一次抉擇,都是在深接地氣後,找到的最靠譜的路。其中的執行力,自然大不同。
尤其說明韓信「接地氣」水平的,更有「蕭何舉薦韓信」的典故。好些歷史票友都認為,韓信是通過對蕭何的高談闊論,順利獲得了賞識與舉薦。但想想蕭何的身份就明白,秦朝老吏出身的蕭何,一直做的就是兵馬錢糧之類的苦活,最討厭的就是誇誇其談。倘若韓信只是「高談闊論」?恐怕分分鐘就要被拉出去打板子。他首先能夠打動蕭何的,必然是他在「治粟都尉」等崗位上,實實在在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也正因這接地氣的過程,「懂得戰爭」的韓信,才到達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境界:無論手裡是個把人還是百萬人,他都能清楚知道,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如何運轉,再一團亂麻的問題,他都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多麼魚龍混雜的隊伍,他更能迅速捏合成鐵拳,形成犀利戰鬥力。
特別是在楚漢戰爭的決戰階段,擔負側翼出擊任務的韓信,麾下的部隊常被「領導」劉邦調來調去,他經歷的好些惡戰,手裡頭都只能用些新兵蛋子。比如著名的井陘口之戰,面對趙國絕對優勢絕對地利的大軍,韓信手裡的三萬軍隊,竟連基本的軍事訓練都沒做過。可就是在這樣的絕路下,這群「新兵蛋子」卻在韓信的指揮下,沒有嘩變沒有潰散,反而爆發強大戰力,上演「背水一戰」的奇跡。
後人多看到「背水一戰」的操作裡,韓信神奇的謀略,但是,若沒有這「接地氣帶兵」形成的強大凝聚力,謀略再好,這三萬人也要埋進水裡。
此情此景,比起「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的趙括,或是「居高臨下」扎營後,就遇到士兵嘩變的馬謖,必須說,這就是帶兵境界上的差距。
補充說一句,「接地氣」這事兒,也和窮富無關。不止韓信這樣的「窮孩子」可以接地氣,哪怕「富貴」如西漢霍去病,自幼錦衣玉食,還常被吐槽「不懂士兵疾苦」。可每次硬仗惡仗,他多次帶兵長途奔襲,一路殘酷考驗,部隊卻從來不亂,總如鋼刀一般砍翻敵人。沒有「接地氣」的磨練,沒有「多多益善」的帶兵境界,根本做不到。
也同樣是因為這差距,所以不管面對怎樣的惡戰,「接地氣」的韓信都不會「拍腦袋」,而是實實在在解決問題:比如濰水戰役,面對數倍於自己的齊楚聯軍,韓信並不生拼硬打,而是虛虛實實,把對手引進自己預設的戰場,一開閘全淹進水裡。這全程操作,看似是對手太蠢,但每一步,都把天時地利用到極致,紮紮實實的謀而後動。
如此傑作,比起長平戰場上,簡單粗暴推翻原有戰略,然後一頭扎進秦軍包圍圈的趙括,以及擅自更改戰略,迷信書本上「居高臨下」的馬謖,又不知高出了多少。
以這個意義說,古代有多少奮斗者,滿懷著「韓信夢」,卻悲劇地活成了趙括馬謖。因為書容易讀,事情卻從來不容易做。無論是殘酷沙場,還是任何行業的「戰場」,決定勝敗的,從來都不是「天賦」「高論」,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真諦:接住地氣,扎實做事。
參考資料:《史記》《漢書》《三國志》、李鐘琴《奇正軍神》、李興斌《論韓信的用兵藝術》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紙上談兵 #高談闊論 #韓信 #趙括 #馬謖 #背水一戰
破釜沉舟戰爭 在 四十.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跟青春正好組親子電影院,如花香芬芳的「茉莉人生」
在家就可以周遊列國,是宅在家時代最好的選擇,而茉莉人生打開了我們對伊朗的視野。我們家青春正好組有個好朋友來自伊朗,但她們已經移民很多代,沒有討論很多伊朗的事,初淺認知只是地圖上某個國家,而茉莉人生拉開關於伊朗未知的序幕,在不常見的黑白動畫,但魔鬼藏在細節裡,生動的讓我們看到更多人所不知道的伊朗。
茉莉是貫穿全文的主軸,來自於瑪嘉總是愛問奶奶:「為什麼奶奶每天有這麼好聞的茉莉香味?」奶奶說:「因為我每天會摘新鮮的茉莉花,藏在胸前的內衣裡,這樣就有淡淡的茉莉花香。」而瑪嘉就可以乘著這樣的香味進入夢鄉。而充滿香味的奶奶扮演著重要角色,用溫柔堅定的口氣,「第一次婚姻是爲第二次準備,你下次會更滿意」點醒她有破釜成舟的離婚動力,「所有人都有選擇權」「別輸給了自身的恐懼」,提醒她莫忘了自己的根和莫忘了自己的家。在她迷惘的時候,一次次指出莫忘初衷的一條路,於是她突破重圍,找到自己的模樣,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永遠安心。
瑪嘉是九歲的伊朗女孩,愛李小龍也喜歡聽搖滾樂,九歲以前以為這樣的和平安樂就是天長地久,九歲之後面對伊斯蘭戰爭和兩伊戰爭,政權交替加上民不聊生,父母決定要送她去維也納避開這樣的生活困境。以為展開新生活的美好,卻在來自伊朗等同恐怖份子的包袱裡,只能跟邊緣化的朋友在一塊,打不進主流文化裡,浮浮沉沉中,歷經不停的搬家,房東懷疑她偷竊,讓她流落街頭,第一個愛上的人是同性戀,第二個感情出軌,才發現感情是盲目的,看不見對方原來醜陋和自私面貌,由於感情之路傷痕累累,於是心累了,想回家。
回到她心裡覺得的「家」-伊朗,卻在自由囚禁下,面紗不離身,不能擦口紅化妝,沒有言論的自由,秘密警察隨伺在旁,她開始有著濃到化不開的憂慮症,是無人理解的混過西洋墨水的失敗者,連心理諮商師也畫著畫心不在焉的聽著她的故事,最後得靠著自己想像的朋友「上帝」指引終於願意走出去,回到跟男朋友交往牽手,都要被抓進警察局的真實生活,過著喝酒跳舞對地下生活,呼吸不到自由的空氣,結婚以為會大逆轉,但還是傷心選錯郎的遺憾。於是她又想要離開伊朗,前往法國。
「你來自哪裡?」瑪嘉回答著:「伊朗」,看似回應著法國計程車司機,但實則告訴著遙遠故鄉的奶奶,這一次,她忠於自己的根,也知道自己來做何處。這打動我心裡的某一塊鄉愁,每次暑假返台,都會有何處是我的家的迷惘,美國是五口小家庭安身立命之處,台灣是父母所在,養成我現在模樣的地方,在美國想念台灣,在台灣思念美國,我們這些異鄉人,都是一個個瑪嘉,問著自己來自哪裡?思索著答案。
「一生中,你會遇見一些笨蛋,他們傷害你,是因為他們愚蠢,你不必因此回應他們的惡意。」奶奶在她再度回到法國後過世,她留下這句話卻深植她心中,只剩下懷念的茉莉花香,陪她度過每一晚異鄉的夜晚,那淡淡的香氣,給予瑪嘉一些勇氣,在追尋自由和理想生活,說起來大度大氣的願景,其實沒說出口的是在那每一個小日子裡,都願聞到這茉莉花香味的小確幸。
Amazon可以欣賞此片
https://www.amazon.com/Persepolis-Simon-Abkarian/dp/B0083GOV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