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射報》Vol.2全文公開🎉什麼是「漫畫」?
《養豬便覽》龔玉玲撰文
說到漫畫,許多人最先浮現的印象可能是以勇敢的英雄人物、探索愛情的青春少女,或逗趣可愛的動物為中心的各種情節。如果是以農業從事者為中心的故事,又會是如何呢?
我們可能會先想到荒川弘(1973 -)的《銀之匙》(2011–2020,共15冊,根據2016年的紀錄,單行本至少售出一千五百萬本),內容講述一群北海道的農校生的日常生活,還有她自述成長於農家生活點滴的《百姓貴族》(2006 –連載中)。荒川弘的農業漫畫叫好叫座,來自臺灣的漫畫大師劉興欽(1934 -)也為農業漫畫這個類型貢獻良多,並展示了農業題材如何可能受到市場歡迎的另一種時空脈絡。在他的兩百多本作品中,許多是以農村為背景,加上自己年少時期的農村經驗所創作出的漫畫。
而這裡要介紹的,是較少被想到卻有其重要性的楊英風(1926-1997)及其農業漫畫。楊英風作為一個享譽國際的雕塑家,一般較少把目光放在他早期因任職「豐年社」的美編,而曾經深入參與過官方色彩鮮明的農業雜誌《豐年》,並創作農事題材漫畫的經歷。應國立臺灣漫畫博物館籌備小組的邀請,本文也會討論楊英風於1955年為「豐年社」出版的《養豬便覽》所作的漫畫〈林添丁飼豬起厝記〉與插圖。
.
以農事為題材的連環圖像淵遠流長,目前最早的作品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連環壁畫:美國漫畫理論家,同時也是漫畫家的Scott McCloud,在重要作品《理解漫畫》中介紹他所能追尋的最早的連環畫作 ,是來自距今約三千四百年的古埃及墳墓,門那之墓(The tomb of Menna,TT69)。門那是負責土地事務的行政者,其墓中的連環圖式壁畫呈現了他的社會地位與工作職責內容。圖畫中的務農者有農忙、休憩、應對官員、繳不出作物受懲罰等景象,而官方人員則呈現他們記錄、測量、刑罰與監督等執勤內容。
因此我們可以說,目前追溯到最早的連環畫,因其主題涉及農事,所以農事題材是漫畫史上率先出現的主題之一。此外,門那之墓中的連環畫作所呈現的官方立場與制度面向,仍是現當代農業漫畫裡反覆出現的重要情節,以臺灣漫畫而言,此中最直接相關的是《豐年》雜誌上的一些漫畫。
《豐年》(1951–至今)為「豐年社」所出版以農民為目標讀者群的刊物,由美國新聞處、美國經濟合作總署,與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共同籌辦。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農復會改組成立「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簡稱農發會),五年後又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為目前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目前所見的《豐年》相關研究,多半側重1951到1965年的美援時期,聚焦在《豐年》如何在政治層面由上而下,對農家傳達反共抗俄與親美之宣傳,以及農村現代化相關知識之教育。
《豐年》自1951年7月的創刊號起便以全版頁面刊登漫畫,因早期《豐年》全冊僅12頁,漫畫篇幅的比重可見一般,至1959年逐漸減少。對美援時期「豐年社」所產出的漫畫內容有興趣者,可參見高師大美術系孫祖玉教授(2015)的期刊論文〈美援時期(1951~1965)之臺灣漫畫類型調査研究〉,以及師大歷史系許惠盈(2016)的碩士論文《圖像傳播與農民的再教育──以《豐年》雜誌的漫畫為中心(1951-1964)》。
.
楊英風自1951年「豐年社」創立之時便擔任美術編輯,直到1962年離職,工作內容包括設計刊物封面,以及創作刊登所需的漫畫、廣告與插圖。他在《豐年》上廣受歡迎的連載漫畫有〈闊嘴仔與阿花仔〉、〈竹桿七和矮咕八〉、〈小白鼠〉及〈農狀元〉等。根據楊英風的「工作札記」(收錄於《楊英風全集》第22卷),1954年他受聘為中國美術協會與台北市青年服務社合辦之「青年漫畫研究班」的教導委員,為學員講授過漫畫課程。
藝術史學者林素幸(2015)在期刊論文〈被遺忘的一頁──楊英風與早期臺灣美術設計作品:以《豐年》為例〉中,從藝術創作者與「贊助者」之關係,說明楊英風1950年代作品中所呈現的「歡樂風格」與「意識型態」,主要是基於美國新聞處與農復會為了「安定人心、發展經濟的社會、心理和彰顯政績」之需求所希望的方向。
林素幸也指出,楊英風的漫畫風格有部分是受到迪士尼動畫的影響。(附帶一提,翻閱楊英風「工作札記」內有的觀影記錄,可知他觀看電影的類型廣泛,且即便是任職「豐年社」美編的壯年時期,也還是會去戲院觀賞各式動畫片。)不過,楊英風的部份漫畫作品譬如〈農狀元〉,帶有「中國連環畫」的色彩,又如改編自喬治‧歐威爾《動物農莊》的〈萬牲園〉講述豬帶領農場動物進行革命,抵抗農場主的剝削,具實驗性地採用雕塑之照片來呈現。(〈萬牲園〉有趣的是,漫畫中農場主的立場跟《豐年》的農民讀者群,事實上應是一致的。)所以不只受到迪士尼影響,楊英風的漫畫風格還有不拘一格、多元吸收的一面。
.
《養豬便覽》是一本出版於1955年的農業知識推廣手冊,根據封面的「豐年社贈」可知出版者為「豐年社」,全書沒有明確標註編者與繪者,故推論此手冊是「豐年社」編輯部所作。根據1955年8月1日發刊的《豐年》雜誌第五卷第十五期第三頁的「本刊重要啟事」,可知《養豬便覽》是給長期訂戶的隨刊贈書,但也可以另外函購,每冊兩元。
《養豬便覽》的內容,根據目錄,包括「豬的育種和選擇」、「飼料和飼養」、「管理」、「疾病和防治」、「養豬問答」,而這些知識教育的重點菁華,都濃縮在開頭的漫畫故事〈林添丁飼豬起厝記〉中,透過虛構人物林添丁現身說法,告訴大家他如何靠著《養豬便覽》傳授的知識靠養豬為副業,一年之內就可增加收入,翻新老厝。
〈林添丁飼豬起厝記〉的繪者沒有明確標示,曾和《豐年》合作的漫畫家並不少,如何判斷此作品是出自楊英風手筆?就藝術史領域的整理成果而言,出現於〈林添丁飼豬起厝記〉的人物與豬曾被另外畫成單件作品收錄於《楊英風全集》(第4卷,頁283);此外,對比楊英風有署名的漫畫類作品,至少可辨識出封面與其中三格的豬,具有楊英風在他處曾經用過的迪士尼風格(如圓胖的造型,賦予通常用在人類臉上的眼神與瞳孔,加強了討喜的表情)。
關於〈林添丁飼豬起厝記〉的內容,學者孫祖玉在期刊論文〈美援時期(1951~1965)之臺灣漫畫類型調査研究〉已有詳細介紹(雖然文中沒有特別處理楊英風的部份),有興趣者請搜尋閱讀。其中她注意到畫面用了兩種筆法交錯:「密集的線條在母豬的描繪、豬舍乾淨重品質的磚頭描繪……」,而「仔豬的擬人與友善,為農友帶來財富與興旺後代的仔豬,象徵著正面的意義」,因此,雖然「卡通式畫風與配種解說圖畫法」相異,卻「於漫畫中取得和諧兼具的線條表達,線條導讀之閱讀 情境能夠順暢貫穿情節」。
.
1955年出版的《養豬便覽》作為臺灣農業發展的史料,可窺見當時臺灣養豬還作為家庭副業時的理想型態。根據汪玉貞〈農業100年精華-揭開臺灣畜牧歷史展風華〉的概要整理,1953年臺灣養豬產業的企業化經營始由台糖公司起步,1963年中央推動「綜合性養豬計畫」,使得民間養豬水準在數年間提升,「許多養豬戶也由原先的家庭副業形態轉為專業經營模式」。
前面已提到,行政制度面向仍是現當代農業漫畫裡反覆出現的重要題材,不過從商業性、受市場歡迎的作品中,譬如劉興欽與荒川弘的農業漫畫作品,可發現敘事視角往往不是透過執政者,而是務農者,換句話說,佔據核心位置的是務農者而非中央執政階層。從這層面來看,〈林添丁飼豬起厝記〉含有某種過渡性,一方面它確實含有政策性的宣導教育意味,一方面它採用務農者的視角說故事。這種過渡性如果參照《豐年》其他作者完全走政策宣導型態的養豬漫畫,譬如〈農業知識漫畫─養豬新智識〉(1960年4月16日),會更為明顯。
因此,《養豬便覽》不只是用來佐證臺灣農業發展的史料之一,《養豬便覽》中的〈林添丁飼豬起厝記〉作為漫畫發展的史料,能放在楊英風的作者論論述下理解,也能放在農業漫畫這個類型在大眾流行文化中的形成與收受來思考,如此或可增加我們對於漫畫本身的認識。
#漫射報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NationalComicMuseum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世界史 #中國 #歷史 你可能聽過 #孫中山 成功帶領革命 10 次, 最後靠著 #辛亥革命 徹底終結滿清帝國 但 nonono 這大~有~問~題~ 辛亥革命可是和日本人比較有關 🇯🇵 日本為什麼要幫助中國革命 🤔 難道孫中山和革命黨都是親日份子! 另一方面,明治...
「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國家漫畫博物館籌備小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Re: [問題] 期刊與論文,哪裡不一樣? - 精華區Wanted 的評價
- 關於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碩士論文被拿去投期刊,對方反應刷新我三觀-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大家都在偷學的~論文搜尋技巧』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臺大論文授權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相關公告】... 的評價
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早上,幾位朋友同事陸續傳來新聞連結,蘋果獨家揭露好幾位民代的碩論涉及抄襲。毫不令人意外的,即便證據確鑿,針對記者的質疑,這些人莫不砌詞狡辯,但他們學位論文都敢抄襲了,說謊強辯又有何難?!
在人工比對高雄市議員黃香菽的碩論時,我發現除了訪談那幾頁找不到抄襲來源,其餘章節幾乎有大量抄襲他人論文的痕跡。黃香菽在臉書貼出一張比對數據,宣稱只有14%抄襲率。在蘋果這系列的報導也出現類似的狀況,不同的軟體出現了數字上的差異。這部分有待教育部和校方進一步研議因應之道。
為何比對軟體比對會出現抄襲率和指向段落的差異?主因是現階段幾個中文軟體的資料庫並未建置完整的碩博士和期刊論文,遑論參考書、政府出版品、周刊、或是較為閉鎖性、限閱的網站資料。
因此,黃香菽說她自己的抄襲率低,其實是因比對軟體裡面並沒有收錄她的抄襲來源,校方只要請軟體商將那幾篇碩論放入資料庫進行比對,抄襲率應該會爆衝到75%以上。
現在被逮到涉及抄襲的幾篇碩論,主要是抄襲者連論文都懶得寫了,所以來源多半是網路現成資料或可下載的碩論,較容易比對出來。如果是抄參考書或教科書,則要採人工比對,從上下段落去判斷是否涉及抄襲,若文句經過適度改寫,就不容易抓到。
合理引用並不等於抄襲,註明出處才是學術研究者應有的作為。這幾篇涉及抄襲的碩論,不僅未加註,在參考文獻也沒放入相關著作,明顯違反學術倫理。按照《學位授予法》的規定,情節嚴重者應該撤銷學位,被抄襲的苦主也可提告。
論文門事件發生至今,我們看到教育部消極以對,部分學校和教授上行下效,李眉蓁的指導教授林德昌持續神隱,李雅靜的指導教授汪明生聽說七月底退休,但至少中山大學校方願意誠懇面對問題,主動調查抄襲事件。正修大學最為離譜,對於黃香菽論文涉嫌嚴重抄襲充耳不聞,不嚴格把關論文品質與學位授予也罷,還讓這樣的人去擔任大學部通識中心講師,校方對得起一學期得繳好幾萬元學雜費的學生和家長嗎?
據媒體報導,南投另一位立委馬文君的論文也涉及抄襲,馬文君和省力女抄人許淑華都畢業於同一所大學,逢甲校方不應再閃躲,別讓這些政客踐踏校譽,畢竟絕大多數的碩博士生都是辛苦地撰寫論文、取得學位。若未來調查抄襲屬實,請校方勇敢地撤銷兩位抄人立委的學位,讓高等教育能夠恢復常態與生機。
蘋果日報新聞連結:
【獨家/論文大調查1】揪藍綠4「抄人」立委 逾千字複製貼上高度相似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00819/SDQYOIOUTJFT3FVXXECD4VDAE4/
【獨家/論文大調查2】藍綠3議員文章像極了別人 韓家軍女議員5千字抄很大
https://tw.appledaily.com/politics/20200819/TXEVVM4LAJARDACFABMMFRSPLA/
【獨家/論文大調查3】私校助理教授兼董事爽領年薪三百萬 被揪論文照抄邀白狼演講爭議老師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0819/KSHOROUU3RAVZCUSH36TQYBXGE/
#李眉蓁
#論文抄襲
#教育部
#高等教育
#撤銷學位
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論文原創性的比對雖能對「天下文章一大抄」產生嚇阻作用,但抄襲只是「學術倫理」問題的一部分,其他例如論文資料造假、論文找人代寫、重新編排他人論文等等,都不是比對軟體可以發現的,要靠的是老師和學生對於學術倫理的自我要求,尤其是老師的監督和教導更為重要。
然後不要忘了AI,美國OPENAI公布了利用機器學習的GPT-3(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軟體,堪稱是「萬用」的文字產生器。使用者輸入一段文字,它就會繼續生出下面的段落和句子,不斷重複下去,就曾經有用AI寫出來的論文被國際會議接受,這種也是比對不出問題的。
--
#論文 #抄襲 #學術倫理
只抓論文抄襲 有用嗎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Read more: https://www.npf.org.tw/1/23053
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歡迎光臨臺灣吧 #動畫世界史 #中國 #歷史
你可能聽過 #孫中山 成功帶領革命 10 次,
最後靠著 #辛亥革命 徹底終結滿清帝國
但 nonono 這大~有~問~題~
辛亥革命可是和日本人比較有關 🇯🇵
日本為什麼要幫助中國革命 🤔
難道孫中山和革命黨都是親日份子!
另一方面,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如何以
興亞論、脫亞論 影響中國局勢?
黑龍會、大陸浪人 這些聽起來就
潮到出水東東西西
跟這場革命又有什麼關係?
更重要的是......
臺灣吧為什麼要說中國史呢!?
動畫歷史系列、回歸就位
動畫世界史 望向全世界
就從這場轟轟烈烈的構造改革
與臺灣吧一起討論中國吧!
開始囉 🍻!
_
📚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感恩文本讚嘆顧問) 📚
▎書籍:
北一輝著,董炯明、王敬翔譯,《支那革命的真相-來自日本的視角與立場》,臺北:八旗文化,2019。
張家鳳,《中山先生與國際人士》,臺北:秀威資訊,2018。
王柯,《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係:「民族國家」、「邊疆」與歷史認識》,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
野村浩一著,張學鋒譯,《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竇坤,《莫理循與清末民初的中國》,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任達(Douglas R. Reynolds)著,李仲賢譯,《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李吉奎,《孫中山與日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期刊論文:
黃自進,〈日本人的辛亥革命觀:「趁火打劫」與「同舟共濟」之間的論爭〉,《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 50:2(臺北,2012),頁1-32。
周棉,〈留學生與中國同盟會的創建-“中國留學生與民國的社會發展”研究之一〉,《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4(北京,2008),頁46-54。
黃自進,〈利用與被利用:孫中山的反清革命運動與日本政府〉,《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9(臺北,2003),頁107-152。
許育銘,〈從歷史視點所見的孫文對日觀〉,《東華人文學報》,4(花蓮,2002),頁81-98。
張玉法,〈外人與辛亥革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上(臺北,1972),頁89-116。
▎學位論文
陳建廷,《中日合群?日本知識界論爭「中國崛起」的近代源流》,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 主題曲:
DJ Hauer-Big Fat Guitar
版權音樂:
Flighty Theme
Hidden Agenda
Run Amok
Comedic Juggernaut
Comic Hero
Happy Boy Theme
Sneaky Snitch
Laconic Granny
The Builder
_
🍺想了解 #臺灣吧 多一點點
訂閱YouTube頻道,新片不漏追| https://lihi.cc/0SEYv
瞧瞧Facebook,會有YT沒有的貼文和影片|https://lihi1.com/KUtvp
追蹤Instagram,限動看個夠|https://lihi1.com/OD9Bb
🍺想了解 #黑啤 多一點點
Facebook很可愛|https://www.facebook.com/beeru.official/
Instagram必追|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同時也是YouTubear|https://lihi1.com/gXg6U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碩士論文被拿去投期刊,對方反應刷新我三觀-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當下覺得傻眼,為什麼論文在毫不知情下被一個不認識的投稿,而且他還變第一作者,也未經過我的同意直接把- 論文,碩士,期刊,抄襲,法律. ... <看更多>
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大家都在偷學的~論文搜尋技巧』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不知道該怎麼搜尋適合自己需求的 論文 ……」「搜尋的關鍵字要怎麼下才好……」您的煩惱,我們聽到了!圖書館特別邀請到國家圖書館臺灣博 碩士論文 系統專業 ... ... <看更多>
碩士論文 期刊論文 在 Re: [問題] 期刊與論文,哪裡不一樣? - 精華區Wanted 的推薦與評價
以心理系知道的為例喔
論文
通常詳細記載研究的始末,如何建立假設,如何研擬一個研究方法來驗證假設
以及假設最後有沒有被支持,還有最終的結果解釋與探討。其篇幅常常是
薄薄一本 到 厚厚一本。
另外碩士或博士論文比較特別的地方是,要可以呈現出 你已有
碩士/博士 等級的研究水準,有資格拿到這個學位,所以 論文中的 研究邏輯
統計分析方法 統計結果 需要描述多一點,以說服審查委員。
期刊
每固定時間會出刊的 學術刊物。其中會包含很多論文的濃縮,
因此上述的論文需要被濃縮至10~15頁左右(心理學的話拉),再去投稿。
再者因為會閱讀期刊的都是一些研究人員,所以很多細節就會被省略掉,
不太會解釋專有名詞,也幾乎都不附上統計公式 和 結果表格,只給最終的統計數跟p值。
投稿之後會審核,越有名的期刊審核越嚴格,只刊出很好的研究,
其他都會被退稿。
※ 引述《DevilLover (邪惡.情人)》之銘言:
: 這兩個哪裡不一樣呀?
: 是內容的,格式不一樣?
: 還是…發行的人不同??
: 還是…?
: 有什麼哪裡最不一樣的嗎?然後一讀就會發現的?
--
貝瑞貓~
一隻唱搖滾的貓~ 喜歡解夢~
P2個版: MiWu https://www.wretch.cc/album/beryl1bery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244.19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