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曾有一家新聞台聯繫採訪、說要做一組介紹台灣年輕品牌(不限產業別)的帶狀專題。於是便約了訪前會面,聊得很愉快,到起身時才說到費用。
......疑?不是採訪嗎?
是啦,但攝影團隊出機跟剪輯都有費用,我們自己報導的部份,費用會減免許多!
於是就再見了 😂
-
怎麼一開始離題離這麼大,原因就是,若非業配新聞,採訪時所有招牌、logo 絕對全都被噴霧,比如這一則。
-
碳 ‧ 殛 是我大學摯友所開設的公司,主產品是引擎除碳,特點是免拆卸、零污染、超迅速、瞬間有感,而其關鍵技術在於純氫注入汽缸後對於燃燒狀況的監測系統。
對於汽車或是機械有興趣的人不妨點入專頁、看看他們的技術資訊,若沒有興趣我一句話結論:
引擎積碳就像你愛車的業障,這些業障默默地在增加車輛的油耗,還降低了駕馭的樂趣;碳殛目標就是清除業障、提昇車輛效率,畢竟省油就是碳殛啊!(好像不只一句)
-
自己除碳的經驗相當暢快,立刻能夠感受油門踩踏與對應的回饋變得敏捷;而我父親開的車是柴油引擎, 積碳相對更嚴重,除碳完馬上跟我說那個貼背感又回來了!
-
受訪前,郭姓摯友還問我會不會訪完要收錢 😂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