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仲第五次市長施政總質詢|被迫改書面啦!!】
基隆市議會第五次定期會在5月4日開始,期間因應5月15日全國第三級警戒停會,後又於6月29日復會優先開始審追加減預算...,並且將議員對市長施政總質詢改為書面,要求市府於8月份臨時會前回覆。(明明也是第三級警戒硬是復會還把議員對市長總質詢改成書面= =...,平常發公文都不一定等到回覆了,而且有些議題等到回覆的時候時效早就過了...)
本日(7/14)是第五次定期會的最後一天,我們也將被迫改成書面的總質詢內容整理給大家,由於總共有八大項重要市政質詢,所以以下努力濃縮字數,留言處也會附上完整的書面內容,之後市府的回覆也會分享給大家,希望市民一起來關心!
第五次(被迫改書面)市長施政總質詢,薇仲說給你聽👉https://npptw.org/UoIsxK
一、本市防疫工作相關檢討與資訊統整💉
疫情爆發以來,不論是居家快篩後相關流程,以及針對防疫旅館與集中檢疫所的收治規劃都是市民非常關心的議題,我們請衛生局說明外,也強烈要求加強即時資訊工作(如無公共風險之疫調完成後也應加註以安人心)與基隆市Covid-19專區資訊整合,同時更要求將前十類公費疫苗施打對象之各類別造冊人數、中央撥補到基隆的疫苗數量,以及各類別已施打人數等資料公開上網。此外,針對不斷在媒體上發酵的首長疫調之爭,也應明確說明中央成立跨縣市資訊平台後針對區域聯防的協助,以及地方政府是否確實檢討區域聯防之困難並反映給中央。
二、溫室氣體管制與低碳永續城市🌏
城市是減碳排放和綠色永續的有效行動單位,但基隆過去僅是被動以中央撥補經費和相關規範來執行,甚至有把原本業務範圍作為減碳目標的投機作為,因此,我也不斷要求檢討,在這次書面質詢中,我要求市府儘速對「基隆市低碳永續家園建構推動計畫」、「基隆市溫室氣體管制執行方案」、「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計畫」計畫的執行狀況、達標情形進行盤點,並檢討各細項指標訂定合理性及說明減碳量化程度。
針對本市預計訂定的《基隆市低碳城市自治條例草案》,我要求應訂有本市之明確中、長期減碳具體目標,並要求成立低碳永續及能源政策專責單位,更重要是在政策規劃過程中納入民間社會力、與市民一起行動,此外,更要配合中長期目標,有相應的評估預算、目標是否達成之機制,並依成果滾動調整。
三、樹木保護法規統整與將專業修剪納入工程契約規範的進度🌳
樹木的錯誤除了會使得樹木因傷口過大而慢性死亡外,更可能導致樹木肢體無法平衡與樹體弱化而在風災傾倒,除了造成公共安全問題,也非常浪費公帑。這次質詢我針對民眾詢問的麥金路與十全亭過度修剪議題請市府說明處置,同時也請市府回覆我已經詢問多次——《基隆市行道樹管理維護辦法》與《基隆市政府行道樹及喬木修剪作業規範》「修剪申請」到底要不要落實與明確執行,以及此兩項過時法規的檢討與去留。此外,針對公有樹木的保護、預防樹木不當修剪與強化工程納入專業修剪,林務局也正在擬定修法,我們也再次請市府相關單位說明建立基隆市詳盡樹木修剪規範的進度,以及是否依照林務局的建議,將修剪規範納入工程採購契約中,以修剪專業來落實公有樹木保護。
四、2021城市博覽會📈
有鑒於疫情發展難以完全掌握與預測,我先前發公文詢問基隆市即將於2021年10月舉辦、要花費本市3500萬經費的「2021城市博覽會」是否有足夠的應對措施,但觀銷處回覆的相關措施只是依照防疫指引來進行。當表演藝術界、全球及台灣各博物館和美術館在疫情期間發展出各種結合網路資源、影像技術、線上社群的新展演形式時,目前「基隆2021城市博覽會」卻未見任何結合新技術與思維的創新改變,與「2021城市博覽會」的初衷「在快速變動的全球化風潮與既有行政框框中,走出另類的城市治理典範」背道而馳,也無法回應市長在施政總報告中表示「面對 COVID-19 疫情與全球地緣政治再結構,台灣的城市治理需要再進化」,因此我們再次於書面總質詢提醒,並請市府提出面對疫情有創意的內容轉化,真正透過不同媒介將基隆的「過去400年與未來40年」作出創意呈現。
五、市有閒置空間資訊公開💻
除了在市議會不斷提案盤點市有閒置空間並資訊公開,我們也於2020年12月27日舉辦「『好市有閒置空間,不開放嗎?』的討論會、邀請參與「臺北市是有閒置空間綜合查詢平台」各段歷程的參與者與推動者來分享經驗並帶領討論,現場也有財政處、產發處以及約50位基隆藝文、新創等領域之青年工作者參與討論。目前財政處已積極進行盤點工作,但整個市府針對資訊公開和空間媒合卻想要以「標租」來進行,我們非常擔心公部門習慣的「標租」無法掌握需求、更無法媒合此類小型市有空間的需求者,因此我們再次建議整個市政府回覆目前閒置市有空間資訊公開規劃與進度,以及各局處空間活化計畫的整合進度,希望市府有更貼近需求者的創意空間活化方向,真正媒合市民與青年的需求。
六、本市轉型正義與文化資產保存工作執行狀況🖋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日前將基隆港、原基隆要塞司令部等列為審定公告第一批不義遺址。不義遺址的保存目的,是為透過空間取徑還原歷史真相、反省歷史記憶,並促進轉型正義的相關工作,以深化人權教育。本次我們也要求市府針對目前審定公告本市四處不義遺址相關歷史內容進行文獻與檔案爬梳、整理,且要規劃於現地進行歷史內容呈現或於正在進行工程設計中融入,供基隆市民深入了解相關歷史內容。同時,也請市政府說明威權象徵的清除工作。
此外,由於國門廣場基座以及近日惠明新村等未確定文資價值之文化資產提報標遭到「未審先拆」的爭議。在國門廣場基座上,更在僅有現勘紀錄(且參與委員都認同基座有其歷史價值、應登錄為歷史資產)、未經由文化資產評估審議就徑行將基座拆除移置異地的誇張處置,我們強烈要求市府檢討本市文化資產評估、審議及保存之作為是否失當。
七、交通設計與公車營運檢討🚐
台灣每年因交通而死亡的人數高於新冠疫情的死亡人數,其中多數肇因來自「車」本交通的設計基礎,目前,人本交通為基隆市府近年致力目標,然而,除了硬體設施改善外,我們更要求交通處針對目前智慧交通的狀況提供事故路口之交通數據與相應檢討,同時我也提供去年我以彭祖裝實測安樂區危險路口的影片(影片網址 https://npptw.org/LtBF30 ),請交通處說明行人穿越時相與路口設計之檢討與改善措施。
再來,由於基隆市公車虧損嚴重、已達13億,目前基隆市府與議會已組成「公車營運改革小組」,而我們也要求交通處和公車處說明目前「檢討重疊路線」、「跨區公車」、「社福卡使用調整規範」和「站牌間距」等改革項目之進度,同時,也請說明跨區公車規劃,以及社福卡使用規範〈基隆市老人及身心障礙者搭乘公車優待辦法〉修改進度。同時,也詢問大家關心的506公車的營運檢討,並請公車處說明太陽能版智慧站牌於基隆設置的可行性評估。
最後則是基隆捷運,也就是「基隆南港間通勤軌道建設計畫」,已經在去年進入綜合規劃階段,先前我們煩請立法委員邱顯智辦公室與鐵道局討論,鐵道局表示「基隆-八堵」間技術層次定案約在年中,若綜合規劃順利完成,約在2021年底舉辦民眾公聽會,此次除了請交通處說明目前掌握進度外,更再次要求基隆市政府於各項討論會議代表基隆市民發聲、要求中央將掌握通勤族的通勤起訖與需求,才能將使用者的想法納入規劃中。
八、垃圾清運與限塑政策📸
住宅區或偏遠山區都常有民眾亂丟垃圾或是不肖廠商丟棄大量裝潢等廢棄物的問題,但棄置廢棄物難以舉證,偏遠山區更有清理上的困難,也因此,預防與稽查更為重要,我們在此次的書面質詢中詢問環保局搭配在稽查上與警察局合作的困難,以及搭配移動式電眼的規劃,此外,也請環保局說明「非法棄置聯合查緝計畫(下簡稱獵鷹計畫)」過去執行成效與本年度的規劃。針對獵鷹計畫之成效與執行規劃,請市府回覆
由於越來越多民眾關心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造成對環境、海洋的危害,然而,從中央發布之限塑政策執行多年卻成效不彰,我也收到安樂高中的學生陳情,希望可以檢討基隆市限塑政策。因此,我也特別在此次請環保局提供近年基隆市一次性塑膠用品的用量統計,同時請環保局說明目前限塑政策的困難與檢討,並建議除宣傳外,更要參考不同縣市與企業合作之實例,在更多消費場域執行創意減塑方案。
碳 中 和 登錄 管理 平台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五大面向修法 中道務實監督
台灣民眾黨團進軍國會滿周歲,從中央到地方,看見台灣面臨的諸多問題,迫切需要去解決。隨著新會期的到來,黨團總召邱臣遠、副總召高虹安、幹事長蔡壁如以及賴香伶委員、張其祿委員今天也公布我們預計提出的修法5大面向。
一、呼籲盡快推動修憲,完善國家治理
立法院去年成立修憲委員會,新會期中修憲案也是社會大眾矚目的焦點,我們提出的18歲公民權修憲提案已通過一讀程序,另外還有廢考監、降低修憲門檻案,也已經尋求連署中。期盼新會期中,朝野能積極取得共識,完成修憲、交付公投,回應社會期待。
二、持續推動居住正義及社會人權修法
居住正義一直是民眾黨的基本主張之一,除了持續推動租屋的實價登錄外,我們也會進行包括囤房稅、房地合一稅、住宅法、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的相關修法。
在勞工權益上,我們會提出如職災保險法、外送平台條例等,保障各種新型態就業的工作者權益,並針對原有的勞動基金體制健全化提出改革;而為了讓人權能獲得更多保障,我們也提出包括照顧者權益三法、涉外民事法律適用法、人權問責法、跟蹤騷擾防治法等修法。
三、強化數位經濟及科技發展
為了加強台灣自身的產業和制度體質、培育新生代的人才,我們將提出數位三法、智財權三法以及產業創新三法的修法或立法,這些法案多是為經濟轉型的必須,我們也希望朝野能共同面對、理性解決。
四、推動環境保育法案,自然資源永續發展
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將推動海洋三法、動保三法的立法、修法、修憲,並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擴充為氣候變遷法,國家減碳目標期程和碳稅/碳費的機制入法,接軌巴黎協定,以免未來出口貨品被課徵碳關稅。而礦業法一定要修改霸王條款。
五、維持教育公共化,活化文化資產
文化資產的美感與歷史性值得認真對待,因此我們提出了文化資產保護法修法,確保文化資產更利於保存、活化;而為鼓勵大學與產業搭建互惠橋梁,因應未來台灣走向世界的人才新需求,我們則是超前部署,推動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國際教育法的修法。此外,學生實習階段淪為廉價勞工的情事時有所聞,我們也提出「專科以上學校校外實習法」,明定學校權責,保障學生權益。
身為國會的新興力量,這一年多來我們一直秉持著中道、務實的理念,努力倡議並推動各種法案,新的會期中,5位委員也會繼續努力,持續監督政府施政、為人民謀福祉。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立院黨團
--
手刀訂閱「民眾之聲」Youtube頻道!
https://bit.ly/36udSKP
碳 中 和 登錄 管理 平台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50年是「氣候末日」的起點,為何台灣青年對氣候變遷「高感知」卻「低行動」?(12/24/2020 The News Kens關鍵評論)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文:熊淳儀
2020年全球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巨變,除了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新型冠狀肺炎(COVID-19)外,接二連三的大火、暴雨、高溫、蝗害,對於世界上許多地方造成了生存上的危機。
台灣在2020年之中,幸運地避開了肺炎的侵襲,我們似乎是上天眷顧之地一般,過著正常的生活。然而台灣今(2020)年並非毫無感受到這些氣候異常的衝擊。面對一個沒有颱風的颱風季,今年的台灣面臨了缺水的危機;今年台北市也創下歷史高溫,事實上過去最高溫的十個年份,便有八個發生在過去十年。
即便如此,台灣民眾大部分還是過著與往常一樣的日子:上班、上課、滑手機、抱怨老闆、抱怨政府等等,物質豐饒的生活讓台灣民眾可以輕鬆地掌握「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的思維模式,氣候變遷在台灣民眾的眼中顯得很遠。因為氣候變遷是加州的大火、中南半島的淹水;是非洲的乾旱、歐洲的熱浪,但氣候變遷不會影響台灣的我們的日常,所以沒關係。日子還是要過、錢還是要賺、還是要出國旅遊(在疫情前)。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氣候變遷真的不會影響我們嗎?本文筆者將先針對氣候變遷會如何影響台灣簡述,再針對我國政府氣候政策做論述,最後針對我國青年如何在這一場全球災難之中缺席做反思。
台灣在氣候變遷中將會承受到相當大之衝擊,因為副熱帶地區之氣溫在改變的氣候之中,相較於其他地區上升速度屬最快的,而我國正處於副熱帶的範圍之中。
綠色和平先前做出一份報告,其中說到當海平面在不進行任何防範措施下,將於2050年淹沒台灣多處地標。先姑且不論讀者對於綠色和平之觀感為何,海平面上升在未來一定是台灣要面對的議題,而嚴重程度取決於世界各國減排之成效,而當中當然也包含了台灣。
再者,今年全國缺水的議題對於中南部農民及部分居民造成了不便,甚至於財產的損失。極端氣象現象從各方面科學研究顯示,在未來只會頻率增加、強度增強,那麼台灣有可能置身事外嗎?
除非科技進步到現今人類無法想像的地方,否則極端氣候現象必然成為台灣未來亟需面對的問題,而如同前述,極端氣候現象增加的強度與頻率,即是受到全球減排之成效影響,換言之,台灣在面對與解決極端氣候現象中扮演的角色,皆是不可置身事外的一員。
面對未來氣候變遷帶來之各類不確定性,我們的政府做了什麼呢?台灣其實做了不少,但還做得不夠多。
針對我國政府對於氣候變遷所做的措施,應該分為兩者來檢視,第一為提出的政策及法案,第二為實際的作為。
回顧文獻可以發現,我國其實從1990年代開始便有提出一系列針對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綠能產業、減少高碳排產業的政策與計畫。例如1998、2005、2009及2014四次全國能源會議,2006年經濟永續發展會議,2007年產業科技策略會議,2008行政院永續能源綱領等等。
而在這些會議之中也制定了各類減排計畫、能源轉型計畫、產業轉型計畫、排碳基準點,而且順勢推動了《能源管理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等法案,環保署也建立了溫室氣體登錄平台、碳交易平台等。看似台灣走在很前面,我們的政府在過去做了眾多努力與全球肩並肩對抗氣候變遷,然而實際上成效十分有限。
過往研究發現,即便台灣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者──高耗能產業(其中又以石化工業為主)急需轉型,然而其並沒有轉型,反而有逐漸擴張的趨勢;而我國政府對於此高耗能、高碳排產業之擴張未有明顯之阻擋手段。
當政策之推行目的是希望能夠減少碳排,然而在實際運作中政府卻未阻止相關產業擴張之矛盾現象出現時,台灣便處於一個原地打轉、停滯不前的處境;而其中一個造成台灣產業轉型困境之原因,是我們引以為傲的低水費、低電費、低油價。
或許讀者沒有共鳴,認為油電費在過往幾年的新聞中不是常常漲價嗎?在此處筆者提供一個概念,在沒有產油的台灣,每公升汽油0.92美金,而在相同未產油的西歐各國,每公升汽油大多落在1.5美金上下;而歐盟水費平均為台灣的三倍以上,台灣電費更為世界第三低。
我國油、電、水價之低廉,反而成為產業轉型路上的絆腳石,當原先的生產方式不會因為資源的減少而損失利益時,企業很難有改變資源使用效率的動機。
而台灣停滯不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台灣的低薪情況,在未來更有可能遭受到發展上的衝擊。因為產業沒有轉型的動機,也導致台灣產業常常只能透過薄利多銷的方式獲得利潤,而無法以高附加價值的產品,以少量商品賺取較高的利潤。
相對的,當利潤極低時,工資也不可能提高到哪裡。面對全球趨向綠色經濟的趨勢,如果台灣持續維持高碳產業的存在,將在國際貿易上遇到一定的困難。
歐盟預計於2021年6月討論進口碳稅的議題,並希望能於2022年正式啟用,當啟用後可能會使高污染產品進口時受到高關稅之貿易障礙。現今拜登成為了美國總統,勢必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也會加緊腳步將川普任內被削弱之環境政策重啟,而進口碳稅也是一個可能在拜登任期會推行的政策之一。若未來美國也跟上歐盟的腳步,台灣的貿易將會處處碰壁。
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確定性,理論上將會遭受到最多影響的青年族群,會是最在意這類議題的。在國外也可以看到一次又一次由青年組成的氣候變遷遊行。
而台灣呢?根據筆者的觀察,台灣的青年普遍對氣候變遷冷感。身旁許多人並未意識到氣候變遷可能對台灣帶來的影響,更少人會聯想到低薪的狀況或許與氣候議題相關,甚至身旁有人未意識到台灣今年有缺水。
下文筆者將從四個角度,論證台灣青年在氣候變遷行動中缺席的問題:第一是「Fridays for Future遊行」,第二是美國大選的支持對象,第三是台灣青年的氣候感知與行動間之差距,第四為以核養綠公投。
自從Greta Thunberg開始發動Fridays for Future氣候罷課後,全球串聯已經18次遊行了,而參與人數也已經超過1200萬人次,台灣在其中參與了五次,但參與人次卻不到5000人。
全台扣除年紀可能太小的幼兒園及小學(雖然國外的遊行中,也可以看到這個年齡層的身影),總共有超過250萬名學生。不到千分之二的人有參與過氣候罷課遊行,而且這還是將參與的5000人全視為不同的人才有這個數字。這時筆者不僅要問,台灣的青年去哪裡了?
2020年另一件國際大事為美國大選,而台灣民眾於國際民調中,成為全亞洲最大的川粉聚集地。理由多半與川普強化與台灣的關係、增加對台軍售並開啟中美對抗的局勢。筆者了解這些行為對台灣的利益極大,也十分贊同台美應要繼續深化關係;然而從環境政見的方面來看(也就是大部分的人不會注意的角度),川普對於世界的破壞會大於貢獻。
比較川普與拜登的環境政策,可以發現川普主張繼續發展石油業,而拜登則主張推展綠能產業;川普也在2016至2020年的任內透過行動證明,自身不相信氣候變遷的立場。台灣民眾並沒有因此而不支持川普,這便與下一點有關。台灣的民眾普遍氣候變遷感知很高,然而當真的要付諸行動時卻時常缺席,此現象極為不尋常。
過去的研究發現,台灣的民眾身處於光譜的極端位置。台灣人對於氣候變遷擁有高感知(我們知道氣候變遷正在發生),我們也非常認同氣候變遷是人為的結果,且十分危急。然而在面對氣候變遷需要身體力行時,我們常常不會有任何動作,尤其年輕人更不會有行動。同時我們也不太相信我們的科學家。是什麼造成了我們的高感知,卻低行動呢?
筆者認為與當今方便的物質社會有關。雖然我們都知道氣候變遷的存在,卻因為生活上沒有影響而將它放置於代辦事項非常後面。再者,台灣的媒體對於氣候變遷的報導時常缺乏本土元素。加州、澳洲的大火雖然讓我們為當地的人及動物感到悲憫,然而對我們的生活基本上完全沒有影響,也無法產生共鳴。在無法產生共鳴的情況下,台灣人不痛不癢的繼續過生活也是顯而易見的後果。
最後,筆者認為儒家文化、長期的威權統治及大眾看待教育的態度,也造成了今天這一個現象。儒家文化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自在社會之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各司其職、和樂融融;這種文化思維與社會功能論有異曲同工之妙,社會中所有的職位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我們也不應該要打破它。
然而這種思維卻造就了服從在上位者的後遺症,當在上位者在司其職時,平民百姓應該要安分守己、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使平民即便在政府運作出現問題時,大多數的時候也會保持沉默,而不逾越自身的「本分」,使監督政府的力量微弱,因此當政府無氣候變遷明確政策時,民眾也選擇了觀望。
又台灣長期受到威權統治,導致反抗、質疑威權在社會中承平時式微,唯獨在有重大事件時,才會有人反抗專家治理的模式。此外,在台灣的文化中,讀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務──認真讀書、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成就美滿人生,這個充斥著私利的思想導致學生不願意放棄部分的學業,投入社會進步相關運動。即便學生有意願,面對家長教師的雙重壓力,也可能因此卻步。
在這些多重背景的影響下,台灣的社會面對氣候變遷時,因為並沒有即刻的威脅感知,因此時常期待政府會先帶頭做,等政府開始做了,人民再緩慢跟上就可以。
2018年的公投案也是鬧得沸沸揚揚。在以核養綠公投議題上,當時公投的結果為贊成方獲得54.2%的票,公投通過。然而有多少人認真看過以核養綠所提出的能源配比?以核養綠主張2025年以再生能源10%、核能20%、燃氣30%、燃煤40%的能源結構供給台灣的能源。而蔡政府主張的2025非核家園則是20%再生能源、0%核能、50%燃氣、30%燃煤。
在以核「養綠」的主張之中,反而預計燃煤比會比現行政策高,而再生能源目標比現行政策低。試問「養綠」養到哪裡了?高達40%燃媒是筆者認為在以核養綠公投中最大的、也是未傳達給民眾的問題。台灣現在的電力正好大約四成為燃煤發電,而其造成的空污問題相信居住在火力發電廠周遭的讀者多少有點感觸。以核養綠以「養綠」為名,實為推展核能,誤導民眾以為自身站在歷史上正確的那一邊。
面對以核養綠的提出到後來的公投通過,若時任台灣青年有仔細研究此議題,不是應該要為了環保、為了未來,勇敢的站出來,在社群媒體上將被隱藏的真相揭露嗎?就如同當初同婚議題在網路上真假訊息的攻防戰一般,使議題被完整的了解嗎?請讀者回想,當時有這類的聲音出現嗎?
對於民眾缺乏參與氣候變遷運動,理當青年應該是感到備受威脅的。對於年長一輩的人們,氣候變遷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太多;但對於青年們,氣候變遷正危及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試想在2030年時自己會在哪裡?2050年時呢?這兩個年份是在氣候變遷中非常重要的兩年,2030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預計達成的年份,而2050年是氣候變遷重要的轉折點,是許多國家預計達到碳中和的年份,更有研究指出若無法於2050年前有效控制全球氣溫的上升,2050年將是「氣候末日」的起點。
台灣的青年們,2050年我們在哪裡?或許剛踏入知命之年,我們終於認識的「命」或許是所剩無幾在地球上的歲月。或許有些人準備退休了,但退休後日子也不會比較好過。或許有人有小孩了、有些人沒有,但台灣的下一代,尚未出世的那一代,將在更險峻的環境中生活。而今天當權的政治人物們的不作為,就是將今天的青年推向一個更危險的世界,讓未來的台灣走向風險更高的社會。
青年們,當議題有選票時,政府就會有相對應的動作了;這一回,一起讓氣候也有選票,促使執政黨與在野黨正視這個問題,不要再將青年們的未來一步一步輸掉。產業轉型不能等,綠色經濟不能等,綠能不能等,氣候變遷更不能等。
責任編輯:朱家儀
核稿編輯:翁世航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5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