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給女生的一篇文:這一年,我得了和梅艷芳一樣的病 ]
今年五月我做了一個小手術,而事情要先說回去年十月。
我從 25 歲開始,每年都會去做一次抹片,第一年報告是「發炎」,發炎通常沒有什麼大問題,剛好我那陣子有感染細菌性陰道炎,所以簡單治療後就將這件事拋諸腦後。沒想到去年十月做了抹片後,兩個星期收到報告通知書,竟然刺眼地寫著:「異常」。
收到報告書的當下,我和我媽及妹妹正外出吃午餐,雖然我表面鎮定,心裡卻是波濤洶湧,就連眼前的飯都沒了味道。
抹片異常,有可能只是發炎,但也有可能是輕微的細胞病變,或可能是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的成因,趨近 100% 都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乍聽下很可怕,但其實研究指出,只要有性生活的人,80% 都曾染過 HPV。只是 HPV 病毒有分很多種,有些是屬於「低危險型」的,例如 4、11 型,只會引起菜花之類的東西,病毒自行消除就沒事了,但也有些是屬於「高危險型」,其中最讓人聞之色變的就是第 16、18 型,這兩種類型特別毒,也和肛門癌與口腔癌也有關。不過,無論是低危還是高危 HPV,雖然目前都沒藥可醫,但是都可以靠自體免疫力去消滅,不過如果你本身免疫力不好,HPV 就會不斷感染,久而久之,就會造成細胞病變,然後慢慢進展到侵襲性的子宮頸癌。
所以,收到抹片異常報告後,接著就要到醫院做病毒檢測,如果沒有病毒,那可能只是一般感染,如果有病毒,那就有可能是細胞病變。
兩個禮拜報告出來,結果我中了一種高危病毒,第 56 型。
既然有病毒,那就要再往下檢查了。於是醫師又幫我做了小切片。做小切片沒什麼感覺,只是聽到醫生器具「啪」的一聲,當下聯想到剪刀,剪刀剪肉的幻想畫面,讓我反胃想吐,那天做完小切片後,馬上去附近一家喜歡的咖啡廳喝了一杯溫暖的 cappucino 壓驚。
又是漫長的兩個禮拜。
回診看報告,小切片結果確認了,是「上皮鱗狀細胞病變第二期」,簡稱 CIN2。
跟大家解釋一下,在子宮頸癌發生之前,還有一個叫做「癌前病變」的階段,癌前病變雖然字眼裡有「癌」這個字,但它和真正的「癌症」還是差了很遠,也就是說,它還不是癌,但放著不管幾年,有可能變癌。
子宮頸癌前病變分三期,簡稱 CIN1、2、3,其中 1 期最輕,3 期最嚴重,通常如果只是 CIN1,醫生都會建議先追蹤觀察,因為 CIN1 很高機率可以靠提高免疫力回到正常。但到了 CIN3 就比較難自己好,通常建議會開刀。
但我是卡在中間的 CIN2。CIN2 有可能自己好,也有可能不會,必須長時間密切追蹤。港星梅艷芳當初就是確診 CIN2,但是因為不明因素沒有積極治療,最後才拖成子宮頸癌,遺憾離世。
我後來選擇先追蹤半年。然而,六個月過去了,再做一次抹片,仍然是 CIN2,醫生說看似沒有好轉跡象,那不如就考慮開刀吧。
於是在今年五月,我動了人生第一個手術,「子宮頸圓錐切除」(LEEP)。
子宮頸圓錐切,就是拿一個電圈,將子宮頸上有問題的部分切下來,大概一到兩公分。
開刀那天,我爸媽一大早就陪我去醫院等候。我換上了醫院的長袍,坐在候診室等候手術叫號,一向神經質的我媽,看起來比我還緊張,但我爸卻一副老神在在,還買來了麥當勞早餐在旁邊吃,邊吃邊聊,讓我安心了不少。
叫到我了,我被推進手術室,幾個護士圍在我身邊,幫我接上各式各樣的儀器線路,最可怕的部分應該是在我手背上插針吧,那對我來說,只比把針插到指甲縫裡還不恐怖一點。一切就緒後,醫生還沒出現,但護士說要幫我麻醉了,我說好。麻藥從點滴進入體內,護士話說完不過三秒鐘,我就抵擋不住地陷入了深深的睡眠。
醒來時,人已經在移動的病床上了,我記得嘴裡喃喃唸著什麼英文,意識到自己清醒後,又對旁邊的護士說了謝謝。然後又沈沈睡去。再次醒來,我仍躺在床上,只是被棉被裹得嚴嚴實實的,覺得很溫暖,好像新生兒一樣安心。
躺沒多久,開始覺得不耐煩了,於是起身呼喚護士。看了看時鐘,沒想到從我被推進手術室到現在,感覺很久,但其實才一個多小時而已。
下半身基本上沒什麼痛楚,只是深處隱隱約約有種麻麻的感覺而已。我到廁所順利排尿後,護士就放我回家了。
術後,醫生說一個月不可以有性行為,也不能提重物或穿高跟鞋,以免發生傷口裂開事件。但是,術後我完全沒有感到痛楚,兩個禮拜內甚至一滴血都沒流,再加上整個手術過程我完全沒看到醫生本人,所以還有點不確定自己到底有沒有開刀。
在那之後,我花了兩個月才把身體調養回來。「子宮頸圓錐切」理論上雖然是個小手術(實際開刀時間大概 10 分鐘以內,當天開完當天回家,過去甚至還是門診手術),但是我覺得身體還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再加上連月來的精神壓力,導致我下體不痛,反倒是偏頭痛不斷發作,整個人也是病懨懨的,雖說不上是什麼大病,但整個人就是狀態很差。
因為疫情,過了一個多月我才回醫院回診,去看圓錐切的組織報告。
切片邊緣都是乾淨的,接下來只要半年追蹤一次,連續三次都正常,就改回一般做抹片的頻率就好了。謝天謝地。
經歷了這將近一年的驚魂後,變得更重視與珍惜以前不在意的事情。例如,覺得一個人能每天固定做瑜伽,想跑就跑想跳就跳,想去健身房重訓隨時可以,真的是非常幸福的事情,那代表你的身心狀態強到足夠支撐這些日常鍛鍊。又例如,現在只要每天早上起來時神清氣爽,一天下來沒有頭痛或哪裏不舒服,排便順暢月經正常,就會覺得那真是一個勝利的一天。
忘了在哪裡看到,「健康」不是「不要生病」就好,「健康」是透過適當的運動、良好飲食與睡眠習慣,讓自己維持在個人體質「最巔峰」的身心狀態。這個觀念,完全顛覆了我過去對於照顧自己的「佛系態度」,使我現在更有意識地在生活。
寫這篇文章,是希望讀到這裡的女性讀者,不要忘了定期去做子宮頸抹片,也不要忘了時時照看自己的身心!以下整理出經歷了婦科一年驚魂後,學到的一些事情:
1/ 雖然政府建議 30 歲以上婦女開始定期做抹片,但其實只要妳一開始有性行為,就有可能會染上 HPV 病毒,所以我覺得還是要看個人情況做調整。記得有看過案例是,一個女生很早就有性經驗,結果 20 出頭就出現癌前病變。我認為雖然不需要過度擔憂,但是有意識地關注這件事非常重要。
2/ 雖然「癌前病變」聽起來很可怕,但是從 CIN1 到 CIN3 的進程多數非常緩慢,進展到侵襲性子宮頸癌更是需要非常多年的時間,所以根本不必諱疾忌醫或是恐慌。應該想說,現在醫療已經進步到可以偵測到最早的「不對勁」,並且提供即時斬草除根的方式,這根本就是現代人的超級福利吧!
3/ 一個人可能同時感染多種 HPV,HPV 目前沒藥醫,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消除,因此建議平常就要好好照顧自己身體,不要抽煙喝酒,壓力熬夜等等,也不要覺得人生中某些討厭的人事物忍過去就好,環境不好就要趕快斷捨離,世界上沒人值得你氣出病來
4/ 性伴侶多的人,感染 HPV 的機率可能高一些,但是這不代表性伴侶數少的人,就不會感染 HPV。這種東西就是有就會中,有人可能性伴侶人數好幾個人,但他沒中就是沒中,也有人性伴侶只有一個人,但就這麼倒霉中了
5/ 如果你的抹片報告是發炎,記得要再回診治療發炎,然後再做一次抹片。因為抹片有一定的「偽陰性」機率,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
6/ 癌前病變的治癒率將近 100%,而且整個治療過程完全無痛,所以不要因為害怕而不敢去面對,有事情早點解決,總比晚發現好!為自己勇敢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2021 散文新書《寂寞作為一種迷人的慢性病》
誠品: https://bit.ly/3ryMu8N
誠品【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ZO8a5
誠品蝦皮【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i2sb0y
#子宮頸 #抹片 #健康 #婦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AiNa MEI・아름다움을 사랑하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玻尿酸微笑唇 #咬肌肉毒 #心得紀錄 前陣子到雅偲皮膚科打了 微笑唇玻尿酸+咬肌肉毒 好喜歡顏醫師這次幫我做的成果 超滿意 答應你們的心得影片 術前術後全記錄 問題也整理在影片裡一次解答呦! 如果對其他項目有興趣的話 可以留言告訴我 我有機會去做這個項目的話 一定再分享給大家~ ...
確診多久可以喝酒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沖繩日常 | COVID-19確診心境&紀錄
⚠️沒想到會打這麼多,文長請注意⚠️
接近兩年的防守終於破功
🦠沒錯!我們確診了🦠(但也快好了)
聽到醫生打來通知確診那剎那,心想TMD怎麼會感染,但我們還是好冷靜,因為以沖繩感染者的人口比例佔世界前幾名來看,現在被傳染也不奇怪,只是覺得好不甘心!
日本的佛心防疫讓疫情持續蔓延,和疫情共存已是眾所皆知的問題,我沒有完全不出門,即使內用我們也都避開人多的地方,口罩戴好、勤消毒!但不群聚、不酒聚、不出沖繩縣外(除了婚禮返台那次)是我們最基本可做到「守護自己守護沖繩」的事,不然多想趁著沒有海外觀光客時到處去日本各地旅遊。
其實我很猶豫要不要公開,很怕被歧視或公審,看到電視上日本藝人感染復原後被採訪,說自己沒做好防疫害了自己也影響別人,我心想感染是自己的錯嗎?開始怨嘆怎麼周遭有些每天喝酒亂跑的人都不會感染⋯但想了想,決定把確診過程公佈,也讓大家知道目前日本沖繩的疫情狀況。
L先生在租車公司上班,2020年中有一段時間在日居民都很害怕疫情,幾乎不太旅遊,所以他也被迫減薪休息,而我的公司因為專做海外觀光客從那時開始就休業到現在,所以基本上都在家工作。到了2021年,開始防疫麻痺,即使沖繩在緊急事態宣言、醫療崩壞之下,旅遊的還是很多,L先生加班狀況也很明顯。L先生上班要接觸來自各縣的客人、同事工讀生也多,雖然這次的感染源不確定是來自哪裡,但很可惜的是,如果大家能夠克制自己的行動、更重視病毒的存在,也許日本疫情就不會這麼嚴重。
L先生還沒打過疫苗,他預約到月底才能打(很難預約),而我在確診前一週正好打完輝瑞疫苗的第一劑,但還是感染了🥲慶幸的是,我們的症狀都還算輕症。而且夫婦感染至少能互相照顧以免發生意外。
【發病與處理過程】
🔹8/09星期一(L先生有進公司)
➰L先生稍有咳嗽現象,體溫正常
🔹8/10星期二(L先生確診)
➰早上碰到L先生手臂覺得很燙,一量38.1度(但精神很好),叫他先不要去上班馬上聯絡公司,接著前往可以驗PCR的診所(疫情期間不是每間醫院都能接受發燒的病患),但那時候我沒有症狀所以忘記也跟著一起驗。
回家後馬上消毒、全程戴口罩,房間分開。晚上醫生電話通知L先生陽性確診。當初💉打疫苗前買的退燒藥、補給品等,在這次派上用場了(苦笑)
🔹8/11星期三
➰L先生反覆發燒、咳嗽、腹痛,我則是開始輕微咳嗽,其實已經覺得有點不妙了(算是發病第一天)
🏥一開始沖繩縣疫情管理中心打來確認身體狀況,接著詢問要自家療養還是飯店療養,但飯店需要候補,而且不確定要等多久,完全沒有送醫診斷的選項,這時期感染只能自保!我們想說症狀還算輕微,所以同意在家療養。對方告知幾隻電話號碼,在緊急時可以打過去求救🆘
🏥保健所打來確認資料及身體狀況,確認L先生與其他人的接觸狀況(結果公司竟然沒有人符合接觸者),中間提到同居者的我是接觸者,最好去驗PCR,然後叮嚀我要隔離2週。我告知保健所「很多檢驗機構不接受已是接觸者的檢查,而且我開始咳嗽,說不定早已感染」保健所才說會幫我找診所驗PCR。
🔹8/12星期四
➰L先生持續低燒、身體疲倦、背部痛、咳嗽,我差不多跟在他後面出現一樣狀況
🏥換了一個保健所窗口打給我,說會幫我安排檢驗。然後一直跟我說接觸者還是要隔離十四天喔!
❓但這邊我有點疑問,我上網查詢,陽性者從確診或發症起那天開始需自家療養10天,且最後的72小時內症狀必須消失才算解除。(事實上應該沒人管)而接觸者從最後接觸日開始算起隔離14天,照理來說我要等L先生接近復原後算起隔離14天才能解除,而保健所則說從先生確診隔天開始,指示的方式不同,其實蠻有可能造成疫情擴散。
🔹8/13星期五
➰一整天幾乎是發燒⇨吃藥退燒⇨飆汗⇨發冷不斷循環🔄兩人的症狀差不多,狂咳、無力感、背痛、鼻塞等症狀。但還好都有一些食慾,基本的營養、水分、電解質補充很努力進行,因為真的超怕「病情惡化」!
🏥保健所通知找到住家附近醫院可驗PCR了,因為沒車,所以特地找附近走路五分鐘可抵達的醫院。原本他還問我有沒有親人可載我去,我滿頭問號誰要載接觸者❓他後來也知道自己問錯(笑)
🔹8/14星期六
➰一樣反覆發燒退燒、狂咳、喉嚨的痛偏撕裂傷痛、無力感、背痛、鼻塞,有點心悸、腹部脹氣感,然後最擔心的味覺及嗅覺喪失也發生了。(無法吸貓⋯⋯也無法用外送美食慰藉)
雖然是在家靜養,但在家就會有很多事情要做,打掃、洗衣、備餐、整理、消毒⋯⋯每做完一件事後就必須躺回床上休息⋯累
🔹8/15星期日
➰體溫終於來到37度左右,不用再一直吃退燒藥,但身體還是會發熱、咳嗽、疲倦、脹氣,味覺嗅覺依然喪失中🥲
👨🏻⚕️醫院打來告知我確診(都這樣沒確診才怪)
🏥L先生發病第七天收到保健所寄來的血氧機(超感激!),血氧含量正常,至少讓我們安心許多。
🔹8/16星期一
➰體溫36.7-37度。請朋友送來的止咳藥順利減緩咳到要死的情況。燒退了,但身體痠痛、疲倦感加上頭痛,幾乎讓我昏睡一整天,無法思考。
今天是感染後第九天,精神很好,情況也穩定,咳嗽還是一樣,不過味覺與嗅覺恢復了20%,很抱歉讓台灣的家人擔心了😔
在沖繩的公司以及周遭一些友人知道我們的情況,很感謝他們都願意協助我們,我們也都給正面的回覆,意識清楚,呼吸正常,請他們不用擔心,但其實內心很不安,加上新聞又會播報病情惡化在家死亡的案例。自家療養該如何做?怎麼觀察自己的症狀?忽然重症化該怎麼辦?和L先生兩人僅能互相詢問狀況,有時候半夜起來上廁所會去隔壁觀察一下是否有正常呼吸。其實覺得很無助心也很累⋯但很幸運慢慢復原了!
統整想說的(讓我發洩一下)
▪️日本感染者越來越多,現在又怪沒有病床、保健所無法提供完善支援,會走到醫療崩潰這一步真的是被他們自己人小看疫情所害的。
▪️ 不幸感染時請自保,目前在沖繩中、輕症者只能靠自己自癒💪🏻輕症10天過後即可解除,沒有嚴格管制很難保證感染者不亂跑,請在日的大家小心。
▪️發病後建議將症狀體溫🌡完整紀錄下來,以便保健所詢問,萬一有變化也能提供參考。
▪️相信打疫苗可以減低重症化的風險,卻很多人以為打完就是無敵。即使感染過還是有可能二度感染,復原後我依然會小心。
▪️自家療養時適時補充營養品,雖然花好多錢,但覺得體力有差。
▪️老實說確診後感到不安又難過,但堅強起來,保持正面心情抵抗病毒很重要!
▪️日本人防疫能不能團結一點(好像來不及了),相關醫療人員真的很辛苦!真的!!!

以上,單純是我在沖繩確診的紀錄
目前已快康復,請大家不用擔心!
有心人士請勿斷章取義,謝謝☺️
確診多久可以喝酒 在 Ariel老師這麼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離地三萬英尺的嬰
要一打一帶一個剛滿6m的小嬰兒
又是疫情期間搭長途飛機
為了不手忙腳亂
縝密規劃是必須的
✈︎訂機票
因為不知道疫情期間會怎麼安排座位
票務人員也不能保證能夠跟人保持安全距離
畢竟在疫情期間有聽過機位滿位
也有聽過一人一排
為了確保能讓嬰兒遠離人群
爸爸幫我們訂了商務艙
好死不死出發前班機被取消
臨時訂位已經訂不到商務艙
看到機位這麼熱門真的欲哭無淚
只能賭一把經濟艙一人一排
*訂票時記得預約嬰兒睡籃跟推車拖運
也可以索取嬰兒副食品、尿布
但是我們決定自己帶比較安心
✈︎防疫裝備
在進入機場到登機門為止
都可以用手推車罩雨罩
手推車送去托運後就必須換揹巾
這時候最忐忑
正在登機的人群來回走動
是我無法預測的路徑
抱著嬰兒又怕她碰到我身上最髒的口罩
於是
為了測試哪一個嗚欸戴得住
又能確實隔絕細菌
能試的我都試了
頭圈式面罩、帽子式面罩、口罩、雨衣
頭圈式面罩異物感太重
她戴沒多久就會撥下來
口罩長時間戴怕會有窒息的危險
雨衣太悶熱,媽媽跟嬰兒都會大流汗
最後選擇了帽子面罩跟購物剩下的透明塑膠袋
出發時是使用透明塑膠袋
用幫手夾夾住,繞在我的脖子上
只有小嬰兒半身長的塑膠袋
保護寶寶的頭部、隔絕媽媽的口罩
身體通風不悶熱
✈︎進入美國的檢測要求
入境美國的病毒檢測有兩種
抗原檢測或是核酸檢測
由於抗原檢測的時間、條件、費用、流程比較容易
我選擇抗原檢測
查詢有此項檢測的診所
在門診時間帶著護照與健保卡掛號
戳完鼻孔等待15分鐘後報告
櫃檯付費約1000多新台幣領取紙本報告即可離開
*兩歲以下不需提供檢測
✈︎出境/入境程序路線
在出發前
搭機的路徑已經在心裡走過無數遍
因為是一打一帶她出國
在托運行李之前又要推推車又要拉行李
因此我只帶了一個20kg行李箱跟隨身媽媽包
報到手續、行李托運完
我就能雙手自由推推車直達登記口
在安全檢查時手推車需要過X光檢查儀
小孩要抱起來一下
我自己手部全身噴完酒精抱著小孩過金屬偵測門
就能再放回手推車罩上雨罩了
因為是特別通道
當時只有我們一組
安檢人員對我們很好都沒有催趕
讓我能夠徹底做好防護之下過安檢
護照查驗是不需要離開推車的
移民官會起身看一下寶寶長相對照護照
還被誇了一下寶寶很可愛
應該是對每個寶寶都這麼友善
到登機口前
地勤人員引導我們到旁邊沒有人的地方
慢慢收推車、安置寶寶
一切備妥就背著嗚欸登機啦
✈︎座位消毒
因為用背巾背著她
彎腰什麼的都不方便也很累
在眾多消毒用具間
我寵幸紫外酒精消毒槍
噴瓶自行換成了100ml容量
酒精霧化加紫外燈消毒更全面
大範圍噴不漏掉小細節
射程遠不必彎腰
槍就保持放在隔壁座位
按一下連續出酒精消毒手
照顧嬰兒也很快速
上廁所換尿布也大面積消毒尿布台以及手會觸碰到的地方
✈︎嬰兒如何克服耳壓
寶寶有吞嚥動作即可舒緩耳壓
在起飛、降落喝奶或喝水都可以
那這兩個我們都沒做到
因為她不要🥲
結果就吸吸奶嘴直到飛到安全高度了
她只有兩三分鐘掙扎一次
沒有哭
觀察一下沒有特別不舒服我就放心了
✈︎泡奶
過完安檢我就帶著保溫瓶裝熱水去
免稅店的洗手間跟登機門前的洗手間的飲水機這期間有開放
奶粉在家已經裝到奶瓶裡了
直接裝水就能泡好
至於為什麼最後沒有準備水奶
因為台灣沒有通路代購資訊不完整我不放心
也是要換奶嘴頭沒有方便很多
身上帶太多液體當我大力女嗎XD
✈︎飛行期間
因為是晚上班機
媽媽吃完晚餐後
她在睡籃上面玩一下就睡著了
連續睡了十個鐘頭才起來換尿布喝奶
醒著的時間都在對後面的乘客笑😂
空服員也遠遠的跟她玩
因為床高
後面乘客一覽無遺
下飛機多了一個用嘴唇啵啵啵的新技能
應該是後面的乘客逗她學會的XD
因為我們都正常用餐所以口罩偶爾會脫下
每一餐我都有吃
因為很香我無法抗拒
而且大家都是陰性才能上飛機
桃機跟機組人員整個流程都令人安心
我自己也確實消毒
✈︎降落
我們坐的第一排座位腳下沒有置物空間
要拿什麼東西都要到上方置物空間拿
空服員說要拿東西跟她們說
空服員也是女孩子
我身高也不矮就不麻煩她們了
但是下飛機時空服員還是很熱心的幫我拿了媽媽包到機艙門口
我有把電腦跟一些重的東西拿起來一起分擔重量
空服員都辛苦了
謝謝妳們的照顧
✈︎入境美國
走到入境大廳
因為推嬰兒車
被安排到隊伍比較短
很快就通過面試了
行李也因為有被幫忙貼priority
第一批就出來了
不管到哪裡
大家對嬰兒都很友善
嗚欸六個月大的美國行挑戰成功
接下來好幾天的嬰兒時差地獄了
這才是最大的挑戰吧😅
確診多久可以喝酒 在 AiNa MEI・아름다움을 사랑하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玻尿酸微笑唇 #咬肌肉毒 #心得紀錄
前陣子到雅偲皮膚科打了
微笑唇玻尿酸+咬肌肉毒
好喜歡顏醫師這次幫我做的成果 超滿意
答應你們的心得影片 術前術後全記錄
問題也整理在影片裡一次解答呦!
如果對其他項目有興趣的話 可以留言告訴我
我有機會去做這個項目的話 一定再分享給大家~
影片中的資訊和問題 幫大家整理在下方供參考
-
最新狀態一定要關注我的Instagram 限時動態
AiNa 》 @ainakstyle
==========
F A Q
▶︎做了哪些項目?
玻尿酸:微笑唇+剩餘填補法令紋
肉毒:咬肌
▶︎玻尿酸恢復期多久?
前兩天在吸收會有一點小腫 大約三天就很自然
現在自然到我沒什麼感覺 也沒被發現有打 很滿意
修正了不對稱的嘴唇 又豐滿 很喜歡
▶︎玻尿酸多久打一次?
我隔了大概4~5年才打 除了因為我一定要等他全消以外
第二是覺得自己非常非常需要的時候才會去補打
▶︎痛不痛?
痛覺很主觀 我本身比較不怕痛
只有上唇有點感覺
嘴角不痛 法令紋沒敷麻也不痛
▶︎價格?
我打台灣品牌 價格大約一萬六
其他外國品牌 價格大約一萬八起
有些劑型含麻藥
可以看自己的預算做決定
和醫師討論哪種適合
▶︎玻尿酸有沒有副作用?
有一點異物感 副作用相對較少 如果有的話當下就有反應
請一定要和你的醫師討論並瞭解項目的風險
▶︎玻尿酸代謝速度?
因人而異 與體質 生活作息有關
例如常運動 熬夜 喝酒 抽煙
代謝會比較快 維持度可能比較短
▶︎玻尿酸會殘留在體內嗎?
這是人體本身就有的物質 和別的東西比起來
相對比較容易吸收代謝 不易殘留
但有些玻尿酸劑型質地比較不同 可能保留時間較久
所以事前一定要了解自己施打的產品
多做功課 和醫師詢問
施術前也務必和護理師確認是不是施打認識的產品
▶︎什麼人適合打?
主要是看你的需求是什麼
玻尿酸通常作為組織填補
例如補淚溝 臥蠶 法令紋 嘴唇等
▶︎之後可以繼續打嗎?
當然可以 就看你的需求和預算夠不夠
但建議一定要等前一次施打的玻尿酸
「完全吸收代謝乾淨再打下一次」
如果不確定是否代謝乾淨
請一定要詢問醫師
不要不聽醫生的話 非常的危險
▶︎超衰的嘴角可以上揚嗎?
一定會有辦法的 但每個人適合的方式不同
這不是我能回答的
請詢問你的醫師 商量如何解決
▶︎肉毒效果?
大約1~2個月後效果最棒
▶︎肉毒多久打一次?
我大約一年打一次咬肌
▶︎肉毒價錢?
每家診所不同
我在雅偲打1.2 c.c. 大約一萬二
▶︎肉毒會不會造成肌肉不協調?
1.請找對醫師
2.醫師經驗評估劑量正確就不太會有問題
因為有些醫師可能評估計量錯誤
或打錯肌肉的點 才會造成肌肉抬不起來的問題
一樣建議大家事前多做功課 再指定醫師比較好
▶︎在哪家診所做的?
雅偲皮膚科診所 位於阪急百貨斜對面
官網:http://www.arsclinic.com/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rsclinic.fans/
▶︎哪位醫師?
顏義標醫師
顏醫師很親切 服務周到
怕你痛還會給你秀秀 整個服務下來我很滿意開心
他的技術我覺得也很不錯
▶︎小叮嚀
1. 上網多查資料做功課 瞭解自己要做的項目
2. 尋找適合的醫師 每個醫師擅長的項目不同
熱門的醫師可能也要排比較久
3. 價錢 品質很重要 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
務必挑選出讓你能安心前往而且合法的診所
4. 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諮詢 並聽醫師的建議
否則會給自己造成危險
==========
◤
Hi :) I'm half-Korea & half-Taiwan blogger.
Welcome to my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ainakstyl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aina1024
Blog : http://www.ainakstyle.com/
e-mail : ainaoffice1024@gmail.com
◤
안녕하세요, 대만+한국 블로거 애나입니다.
제 영상을 좋아하면 "구독"을 꾸~욱 눌러주세요!
자주 놀러오세용 ♡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Ld4zjZOOV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