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醫療第一線的人,看到四年後又有人把這件事拿來抹黑,我深感痛心,前面已經有人
講過葉克膜,那我就來說說器官移植
台灣的器官移植,早在1959年就成功地完成第一例眼角膜移植,但是當時的器官捐贈沒有
現在完善的制度,再加上台灣普遍對於『全屍』的觀念,當時若有病人需要器官移植,大
多是病人親屬四處詢問甚至找媒體求助,而在這之中不知有多少人花了多少心血,其中柯
P在2007年幫衛生署無償寫器捐白皮書,之後更不間斷的到處演講推廣,一直到2014年才
立法『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才有現在完善的SOP,實施器官分配的正義。
而要成為器官捐贈者,也不是那麼容易,必須要是健康的器官,在臨床上,最常見的捐贈
者,大部分是車禍或是腦外傷的病人,因為通常年齡輕,只傷到腦部,其他器官沒有受損
。器官捐贈並不是那麼容易向家屬說出口的事情,尤其家屬對這種突如其來的災難,常是
哭到萬念俱灰,若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如何有勇氣向家屬開口,就算開口,家屬會不會同
意,那也要看他們的決定。因此醫院的器官移植小組,包含醫師、護理師、專科護理師、
社工師、心理師、宗教師、呼吸治療師等等,再加上外面的協調師,這麼多人的分工合作
,才有可能完成善舉,我們跟時間賽跑,同時完成所有的檢查與腦死判定,同時也要照顧
捐贈者家屬的心情,我不知道那些抹黑的人,了不了解這是多困難的事情。
由於腦死判定需要時間,期中包含腦幹反射之測試及自行呼吸之測試,要判定兩次,兩次
時間要間隔四小時,說實在的,這段時間非常煎熬,有時候我們覺得應該會通過測試的捐
贈者,在前一兩次測試常常沒有通過,尤其是在自行呼吸這一項的測試,如果沒有通過,
那就是四小時後再來一次,這件事情真的是所有人不分晝夜地在執行。
但是腦外傷的病人,心跳血壓都不會太穩定,若是血壓不夠,供給到器官的血量太少,就
會使器官衰竭,所以我們會使用大量打點滴、升血壓藥等方法來和死神搶時間,但是升壓
藥用多了對器官也不好,因此常常面臨兩難的抉擇,但是絕對絕對絕對不會使用葉克膜,
不符合葉克膜的使用條件,而且這對捐贈者來說,是多麼痛苦無人道,想想在你脖子動脈
處,插兩隻波霸奶茶吸管就是了,更遑論身上來有大大小小的其他管路。這段時間的等待
,對家屬而言,是一種凌遲,因此我們都盡量要有專業人員隨時跟家屬溝通,緩和他們的
情緒,讓他們知道我們有好好照顧他們的家人。
幸運的話,腦死判定兩次都通過的話,就會直接將病人推往開刀房,當然在這之前,團隊
內的人已經把檢驗資料送到協調師那邊,而協調師也已經連絡好受贈者抵達各家醫院,準
備要開始執行移植手術,而各院方也會派人員抵達捐贈者醫院,準備交接器官送回受者醫
院。對捐贈者家屬來說,這次推進開刀房,就真的是有去無回了,那段短短的路程,得要
多大的勇氣能走完,醫學上很少奇蹟,不過我倒是看了很多大愛。
手術後,醫師會把拿掉器官的地方,放入填充物,盡可能讓大體看起來完好無損,而在這
之後,社工師也會定期追蹤家屬的狀況,受贈者那邊也會被好好教育要愛惜器官,我就看
過有受贈者不配合治療,被主治醫師破口大罵到無地自容。
在醫療人的養成教育中,生命倫理中的四原則:尊重自主、不傷害、行善、正義,我們學
得永遠是對人良善、同理別人的那一套,何曾想過出了上會到了醫院,我們一心為病人,
何曾想過上頭的老闆與政客,念的是厚黑學,臉皮厚心又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企
圖把所有醫療人努力的成果打回原形,這種人以後根本不該給他使用這系統的權利。
小女子不多不少,剛好在台北某醫學中心外科加護病房擔任護理師八年,看過生老病死,
看過各種家庭失和爭財產,也看過大愛無私謙卑感人的故事,甚麼我都看過,我就是沒看
過在捐贈者身上裝葉克膜啦!
--
社工倫理兩難 在 每天簡單學社工- Reamer 的倫理原則與決策模式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Reamer 的倫理原則與決策模式Reamer 提出六個社會工作面對倫理價值兩難時可遵循的原則:(Hepworth et al. 1997;Reamer 1999/2000) 1.他人的生命權、健康權、幸福和生活 ... ... <看更多>
社工倫理兩難 在 社工倫理兩難案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社工倫理兩難案例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新版、社會工作倫理與價值、倫理兩難定義有關歷史與軍事文章或書籍,歡迎來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 ... <看更多>
社工倫理兩難 在 社工倫理兩難短片《FBING》|Social Work Ethics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全台 社工 專業培訓課程使用資料影片,搭配學術資料,進行討論 社工兩難 客戶:臺灣 社會工作 專業人員協會Taiw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出品:夜醒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