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 16 年】
由 2005 年默克爾成為德國首位女性總理開始,執政長達 16 年,是歐洲經選舉產生、執政最久的女性政治領袖。她的施政深得民心,權位穩固。
環顧全球,她出任總理的 16 年間,曾出現 8 位日本首相、7 位意大利總理、6 位澳洲總理、5 位英國首相及 4 位美國總統。多個先進國家領袖已經歷多次輪替,但她的地位依舊穩如泰山。默克爾能連續 10 年當選「福布斯」全球最具權力的女性,足證其影響力舉足輕重。
由領導德國渡過金融海嘯、推動核能發展,到接收難民引致國內社會分化等,不少人對這位政治強人功過如數家珍。可是,她也有較鮮為人知的一面。
譬如默克爾其實原本不姓默克爾,默克爾是其前夫姓氏,她原本的姓氏為 Kasner。而在被外間冠以「德國鐵娘子」的外號前,她初涉政壇時,曾被視為政治新手,被稱為「das Mädchen」,意即女孩。在德國國內,現時她較廣為人知的綽號是「Mutti」,意即母親,反映民眾對其觀感已大大轉變,更能體會其施政關懷、具同情心的風格。
不少人相信,默克爾冷靜、務實的施政風格源於其教育背景,物理學家出身、擁有量子化學博士學位,有助其客觀理性地分析問題。
只是這位叱吒風雲的女強人也有弱點,她於 1990 年代曾被狗咬,因此恐懼狗隻。俄國領導人普京便曾利用這個弱點,故意帶同狗隻出席會面,戲弄默克爾。對此,默克爾便曾對記者分析普京所為,「他害怕自己的弱點。俄羅斯一無所有,沒有成功的經濟和政治,他們所擁有的只是這個。」冷靜的分析應對,正是其施政最大象徵。
==========================
在 www.cup.com.hk 留下你的電郵地址,即可免費訂閱星期一至五 CUP 媒體 的日誌。
🎦 YouTube 👉 https://goo.gl/4ZetJ5
🎙️ CUPodcast 👉 https://bit.ly/35HZaBp
📸 Instagram 👉 www.instagram.com/cupmedia/
💬 Telegram 👉 https://t.me/cupmedia
📣 WhatsApp 👉https://bit.ly/2W1kPye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高松傑高Sir正能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毒果大控訴】聲討壹傳媒禍國殃民「七宗罪」! 肥佬黎禍國亂港 荼毒青年 扭曲事實(高Sir / 黑超哥/榮輝/大眼(新潮民)/ 蘋果假新聞及毒新聞監察組 20052021 黎智英扶掖禍國亂港的壹傳媒及旗下《蘋果日報》,借新聞自由包裝民主的糖衣炮彈遭揭破,劣行斑斑犯下計有不斷製編造假新聞、勾結外國勢...
社會分化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回應林鄭,稱「正如一個領導人因判斷錯誤,弄至民怨沸騰、社會分化、移民湧現,不單沒有下台,反而意慾尋求連任,也令市民感覺十分奇怪」。
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1-08-24/365603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bit.ly/2GoCw6Y
📍報紙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網頁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社會分化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稀缺」心態讓人類你爭我奪】
我們心底深處,常常覺得必須與他人競爭,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種零和遊戲的概念,讓我們的世界觀充滿著競爭。
這種「覺得很缺、但其實很多」的資源(就像是車上座位夠所有人坐,或是下的雨夠所有人用),我們的反應方式除了過去狹隘的競爭觀點,想要擁有「更好的未來世界」,我們可以用這三個方法,關注未來,不被困在「社會分化」的氛圍中。
📸遠見IG分享好照片:http://bit.ly/2HvEoJk
👉掌握新知!加入遠見LINE好友:https://bit.ly/2xL03L4
🔔訂閱遠見雜誌YouTube,記得開啟小鈴鐺!http://bit.ly/2FcCknT
📰追蹤遠見Google news,給你最新資訊:https://bit.ly/3cOC6l5
社會分化 在 高松傑高Sir正能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毒果大控訴】聲討壹傳媒禍國殃民「七宗罪」! 肥佬黎禍國亂港 荼毒青年 扭曲事實(高Sir / 黑超哥/榮輝/大眼(新潮民)/ 蘋果假新聞及毒新聞監察組 20052021
黎智英扶掖禍國亂港的壹傳媒及旗下《蘋果日報》,借新聞自由包裝民主的糖衣炮彈遭揭破,劣行斑斑犯下計有不斷製編造假新聞、勾結外國勢亂港、非法眾籌黑暴、製造中港矛盾、包攬員工非法勾當、串謀欺詐公帑搞副業及扭曲條例煽動反政府七大罪行,實令市民無法再忍受,殺之而後快。關注團體及多位市民到壹傳媒總部外集會請願,狂轟壹傳媒對國家及香港所犯下的「七宗罪」,並用道具刀斬破壹傳媒的招牌,要求當局盡速取締壹傳媒,即時將壹傳媒股份停牌,杜絕假新聞毒新聞禍害社會。
「蘋果惡行關注組」和市民今日手持「壹傳媒禍國害港 還市民思想健康」、「殺掉壹傳媒 趕絕黑敗類」及「壹傳媒 七宗罪 速趕絕 免受累」等標語,到將軍澳壹傳媒總部大樓抗議,列舉該集團犯下禍國殃民「七宗罪」,市民無法再忍受,要求當局盡早以法封閉以保香港穩定。請願代表又用道具刀專開壹傳媒招牌,以示殺掉黑媒且杜絕禍根。
關注組召集人德德強調壹傳媒干犯的「七宗罪」絕不能饒恕,必須取締制裁,指壹傳媒及旗下《蘋果日報》長期不擇手段編造假新聞,捏造美國總統拜登兒子與內地造生意圖打擊選情;弄虛加插抗爭言論於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的口而事後道歉。扭曲事實就有強說新冠肺炎是「武漢肺炎」,描繪食肆防疫政策如內地「社會信用系統」以荼毒心智。更甚是刻意製造中港矛盾,煽動反政府仇恨的將抗拒《逃犯(修訂)條例》美化「反送中」,醜化引渡外國罪犯修例,而在防疫的限制抵港航班施打成「鎖港條例」,其心為要煽動社會分化及仇視政府。
壹傳媒搞亂香港的罪行罄竹難書,勾結外國勢力串連美英外國政客干預香港事務,壹傳媒當「漢奸」宣傳。支援黑暴就借助蘋果慈善基金設「學生專戶」,發動非法眾籌鼓勵年青人誤入黑暴歧途。壹傳媒本身亦涉欺詐的蛇鼠一窩,違反地契條款將總部營運「力高顧問公司」以逃避項及差餉;縱容員工抗疫期間非法經營賭場圖利;涉違反專業操守地透過入境處取得藝人張栢芝第三子出世資料圖文並茂,造成當事人的傷害。
壹傳媒「七宗罪」每一條都是與國家為敵,損害香港穩定,禍及市民正常生活,在疫情下更變本加厲激發社會矛盾,團體認為當局不盡早取締這家毒媒,不即時將壹傳媒股份停牌,實愧對廣大市民。
YT技術限流和自動退粉,離封台不遠,請幫忙高Sir正能量?訂閱?分享影片救亡: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
#現代版雷鋒
#小市民憑良心
#做實事講真相
#支持國安法
#男人幫大聯盟
#KOL100
#青年快閃社區清潔大行動
#人間記者會
#青年護旗手
——————————————————
五星正能量? 真係爆哂燈?
高Sir疑遭技術限流,請大家幫幫手:
1. 訂閱「高松傑 - 高Sir正能量」youtube 頻道 (訂閱係免費架) https://www.youtube.com/jackyko1109kosir?sub_confirmation=1 ;
2. 撳?搶先睇;
3. 贊好並留言支持;
4. 將影片分享開去;
5. 關注好高Sir微博/抖音: https://weibo.com/jackyko1109
https://v.douyin.com/Jgbqjor/https://twitter.com/Sir38651475
社會分化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e Trend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在繁體中文世界中,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年的書籍出版,與2019年Netflix的實境節目播出,符合「儀式」與「儀式感」兩個關鍵字的增長。在日本反而沒有這樣的關鍵字搜尋趨勢。而從百度指數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台灣與中國在「儀式感」一詞的數據趨勢上更加類似,大致上是從2018年開始至今,儀式感被開始被強調。
.
從數據上的顯現可推論,一方面因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本的流行,帶動台灣大眾對生活儀式感的關注,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國對於儀式感的論述也大幅的上升。其中包含了各種媒體文本的傳頌引用,大眾讀物書籍的出版,商業廣告與商品的運作。當然,從結構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源自於高度(晚期)資本主義現代生活的盈充,「儀式感」成為一種現代人對峙社會結構的方式。
.
📌#今天的內容有
.
▶ 為甚麼要儀式感?
▶ 「儀式感」變成流行語
▶ 儀式理論的解釋
▶ 流行文化中所談到的「儀式感」
▶ 儀式感的商品邏輯:販售儀式
▶ 邁向幸福還是渴望幸福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4zhovx5c2n0854a0pggzk8?ref=android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yqb4436c1xX1cqEZEi0zW?si=r0-NQm1GQQ2tqTY1buSwpQ
.
💻#FB 完整論述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70123626508590/
.
.
\\\\\ 完整論述 \\\\\
.
▓ #儀式的起源
.
不過當我們朗朗上口儀式感,你有想過那「儀式」(ritual)是甚麼嗎?在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1912)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表示,宗教很明顯是一種「社會性的事物」,其由信仰和儀式兩個範疇組成,並且將世界化分成相互對立的兩類: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兩者的區隔透過禁忌維持。Durkheim認為,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存在於表徵(representations)之中,並且表達了神聖、凡俗事物之間的性質與關係;而儀式產生於行為方式,並且規定在神聖事物前如何行事。簡單來說,信仰與儀式就好比於思維與行為。
.
所以儀式就是一個連結「神聖」與「世俗」的行為方式。可是為甚麼我們要連結這兩者呢?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1969)在《#儀式過程》中解釋,經過儀式過程的三個階段:分隔(separation)、閾限(liminal)、回歸(return),人們就可以從百般無聊的日常世俗,經歷特殊體驗、曖昧模糊的非常神聖,最後再重新連繫現實。這樣的儀式性過程,重整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獲得意義上的舒放圓滿。
.
▓ #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儀式感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發展出來的,網路的文案定義,「儀式感」是源自於《#小王子》故事裡所說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從前面人類學的討論來看,這個定義的確沒問題,但《小王子》絕對不是源起,應該只是個「宣傳」。
.
從大眾流行讀物來看,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2018)告訴讀者,生活細節的留意與經營,可以讓每日生活回到關注自己的感受當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特殊時空。高瑞灃的《儀式感: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2018)也是強調「思考生活,了解自己」,進而重塑人生價值與意義。前兩者算是一種儀式觀點的生活應用,並且著重在美學與心理學的關聯性上。
.
Theresa Cheung的《儀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2018)就比較神奇一點,他把儀式感與成功關係在一起,「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標準動作,天天如此」。提供些達到成功人生的步驟。總體而言,「儀式感」論述告訴當代的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快樂的主體,應該拒絕潦草的生活秩序,並且將傳統意義上宗教生活中的儀式方法,轉向注重個人生活的「#體驗」。那是一種在宗教匱乏年代裡的世俗信仰。
.
▓ #資本主義下的儀式感
.
有趣的是,從2018年開始,伴隨著大量的儀式感討論,強調「儀式感」的商品也突然增長。「護甲儀式感」、「護膚儀式感」、「汽車體設計儀式感」、「果汁機儀式感」,甚麼都可以有儀式感。宗教儀式的神聖性功能,因個人主義化的世俗趨勢,被吸收到商品的設計與資本主義的邏輯中,說服人們只要經過日常消費,就能獲得聖靈充滿。
.
在商品的設計中,儀式感被視為一個綜合的體驗系統。儀式感是在儀式活動中,形成的對形態、色彩、結構、材質、節奏、秩序、氣味、流程等綜合性的感官體驗,並且強調其給人帶來的愉悅、神聖、莊重、敬畏的情感。身體的經驗透過商品的細膩參與過程,招回在理性世界中被抹平的自己。
.
在這個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傳統宗教信仰式微,世俗化、個人主義化的精神興起,那些渴望在來世獲得救贖的宗教信念已然緩不濟急,「儀式感」所宣傳的私人化、看得見的、當下在世、立馬解決人的精神困境的目的,反映著我們的新興信仰(丁仁傑,2001)。弔詭的是,不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將我們推入這個牢籠嗎?
.
儀式感的挪用,同時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渴望與失望、解藥與毒藥。
|
跟我討論儀式感設計的品牌就是 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
|
#參考文獻
.
1. Durkheim, É. (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Vol. 4). Alcan.
2.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outledge.
3. 丁仁傑.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 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205-270.
社會分化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02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5ZD5GK5ar0g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美國一名黑人遭警員壓頸後死亡,觸發全國示威和暴力浪潮,數十城市宵禁。美國在燃燒,不少畫面看在港人眼裏一點也不陌生,甚至叫人產生各種各樣的聯想,然而單以任何一兩個片段或情節來借題發揮,都不過是斷章取義「抽水」。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深層次矛盾。種族不公問題在美國根深柢固,疫下最受打擊的就是黑人,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還要不斷煽風點火,加深社會分化對立,最終形成一場「完美風暴」。美國疫情失控奪命10萬、社會撕裂種族怒火大爆發,特朗普未有良方應對,繼續諉過於人,危機有可能進一步加深。
東方正論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特區示威暴潮印證這句說話,而公然支持香港示威者的美國政府,近日也自食其果,一宗警方執法涉用過分武力殺死黑人案,引爆多個城市暴力示威,需要出動重兵鎮壓,是該國近年最大規模反種族歧視暴亂。
美國暴亂事件起因是明尼蘇達州一名四十六歲黑人男子弗洛伊德,在五月廿五日遇警方截查時,雖然手無寸鐵,卻懷疑被警員以過量武力對待,用膝蓋壓頸部導致死亡,臨死前曾呼叫「我不能呼吸」。
蘋果頭條
中美就香港問題的角力擴大,北京威脅取消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宣佈啟動取消香港特殊待遇的程序,中國外交部昨揚言反擊。外媒引述消息稱,中國已下令國企停止購買美國大豆、豬肉,警告若美方繼續將中國作為攻擊對象,北京將不得不取消第一階段貿易協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方領導人的指控罔顧事實,所宣佈的措施嚴重干涉中國內政、破壞中美關係,必將損人害己,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強調美方任何損害中方利益的言行,都將會遭到堅決還擊。
星島社論
近月一直轉趨緩和的新冠肺炎疫情,昨日再度反覆。日前負責運送確診三十四歲女患者到威院的一名消防救護員,疑因過程中未有戴上N95口罩,昨日正式確診,成為首名在工作期間染疫的救護員;昨晚再傳出,該名女患者與確診丈夫所居住的瀝源邨祿泉樓,再有四人初步確診,由於該廈已累計六人確診,疑爆發集體感染。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深夜聯同衞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及傳染病主任張竹君等人,到現場視察情況約一小時後,黃加慶引述專家指,初步未見有潛在環境污染,居民暫未需要即時撤離。
經濟社評
美國爆發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示威暴動,因處理新冠疫情節節失當,在醫療、經濟上已受重挫的總統特朗普,連社會議題亦恐輸給民主黨對手拜登。好戰丶信口雌黃並慣用仗勢向對手極限施壓的特朗普,其惡劣領袖特質的問題再次表露無遺,要扳回民望劣勢,相信難度不小。
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疑被警察跪頸至死,令全美燃起1968年以來,最嚴重的種族動盪和暴力內亂,至少75個城市出現示威,逾40市須宵禁,超過4,400人被捕。
美國人翹首期待總統發表演講,撫平傷口、呼籲團結,特朗普卻躲進白宮地堡近1小時,有匿名高級幕僚解釋,那是因為他既沒新東西可發表,也沒確切政策或行動能公布。
社會分化 在 訊報- 同人不同命公務員高人一等? 政府不作為加劇社會分化逸 ... 的推薦與評價
同人不同命公務員高人一等? 政府不作為加劇社會分化逸言堂□ 晏哲... ... <看更多>
社會分化 在 製造社會分化接二連三命案,情緒健康值得關注| 李咪博咀| 主持 的推薦與評價
王晶#人身攻擊#製造 社會分化 #接二連三命案#情緒健康值得關注#李咪博咀#李婉華#林子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