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成功大學心理系 邱萱
研究者找來了232位不排斥運動的人填寫問卷,並紀錄接下來30天他們會觀看到有關運動貼文的數目,除此之外還請他們挑出發文數較多的幾位好友,自評與他們的相似程度。
接下來還會測量參與者的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傾向。會做向上社會比較的人,也就是把自己跟比他能力好的人做比較,所以研究人員就假設,常常接觸這些能力較高的人,比較會受到他人正向的影響,希望也能達到向他們一樣的能力,而產生想增進自己的態度。相反的,做向下社會比較的人,把自己跟比自己能力低的人做比較,雖然能夠提升自己的信心,但也因為這樣,比較不會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不會擔心太多,上進心也不會這麼強烈。
結果發現,瀏覽社交網站上朋友的貼文時,接觸與運動相關的貼文數越高,對自己的體重擔心程度也越高。而且覺得自己與常發運動文章的人越相似,貼文數與體重擔心程度的關係越明顯。另外,會有向上社會比較傾向的人,觀看運動貼文數越多,運動的態度也越高,也就是會有更多的動力和意願去運動。
雖然做出來的結果只是相關,表示他們之間可能有一定的關係,卻沒辦法說「因為看了很多運動貼文,讓我對自己身體很不滿意」這種推論。不過如果你是向上比較的人,常關注運動相關訊息是好事哦,可以常提醒你該起身運動一下啦。
參考文獻:
Tricia J. Burke, Stephen A. Rains. The Paradoxical Outcomes of Observing Others’ Exercise Behavior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Friends’ Exercise Posts, Exercise Attitudes, and Weight Concern. Health Communication, 2018; 1 DOI: 10.1080/10410236.2018.1428404
#成大心理科普新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墨小鯊 LAZY SHAR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心理鯊來了?|我刪除了INSTAGRAM!? |墨小鯊 LAZY SHARK #心理學小知識 #社會心理學 #向上比較 我在INSTAGRAM消失了快兩星期啦哈哈 沒有IG的日子時間更充裕了!! 今次影片分享作為社交摺友的小薯經營Instagram的心路歷程 將Social Comparison ...
「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的推薦目錄:
- 關於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背包博士-Dr.Backpack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墨小鯊 LAZY SHAR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Campus TV, HKUSU 香港大學學生會校園電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自我肯定(Self Affirmation / Assertiveness)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有機會產生自滿的心態。而家長通常傾向「向上」的比較 的評價
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背包博士-Dr.Backpack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背包博士 🎒搶先報 🔥]
#旅遊研究期刊 #社會比較理論
看到好友在FB貼了一張正在國外旅行的美照✈️
你會羨慕嗎?😍
想跟他一樣嗎?
在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劉洪波博士的研究中指出,臉書的旅遊貼文,的確可以促進旅遊意願。
這中間的心理機制叫做羨慕,這好像沒什麼特別,但你知道效果較佳的貼文有什麼條件呢?包含
#奢華的旅遊目的地
#發文者和受眾有相似性
#自尊較低者
簡單說,當你的好朋友貼了一張去⛵️杜拜帆船酒店喝下午茶☕️的炫耀文,這種情況的效果就會比較好。
如果你是廠商,你會好奇,怎麼找到那群自尊較低的受眾呢?
基本上,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在FB上從來不貼文的那群人。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背包博士-Dr.Backpacker
💫追蹤IG→https://goo.gl/cQ9z2f
⭐️[來源] ⭐️:
❤️Liu, H., Wu, L., & Li, X. (2018). Social Media Envy: How Experience Sharing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Drives Millennials’ Aspirational Tourism Consumption.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延伸閱讀] ⭐️:
❤️Filieri, R., S. Alguezaui, and F. McLeay. 2015. “Why Do Travelers Trust TripAdvisor? Antecedents of Trust towards ConsumerGenerated Media and Its Influence on Recommendation Adoption and Word of Mouth.” Tourism Management 51:174– 85.
❤️Lim, M., and Y. Yang. 2015. “Effects of Users’ Envy and Shame on Social Comparison That Occurs on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1:300–11.
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是一個「貴圈真亂」的糾結故事:我愛的人有她愛的他,他卻又有另外n個她。
#男孩版
男孩從一開始就知道她暫時放不下那個人渣。
但他一直以為,自己是那個有辦法讓女孩從那個人渣身邊脫困的人,一直到七夕情人節前一天晚上,女孩堅持要回到那人渣身邊。他才終於了解,原來努力付出不一定真的能夠換到愛,而且有些時候把一個人留在關係裡面的,也可能不是愛,而是某一種混屯黑暗的東西。
#女孩版
身邊的人都勸女孩放棄,但女孩知道,如果現在放棄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男人在外有別人,但她把青春都留給了這個男人,如果現在走了,還有誰會來自己?她知道自己心裡面有很多的不安和害怕,也知道待在男人身邊,痛苦多於快樂,但相較於「未知而不確定的快樂」,眼前她可能比較能夠接受的是「熟悉的痛苦」。
兩個人都覺得很不甘心,只是女孩選擇忍耐,男孩選擇攤牌。他把那人渣劈腿幾個不同女人的親密照片貼在公開的社團上面,果然引起熱烈的八卦討論。雖然,他在貼完之後就後悔了,但其實心裡面還是有種小小的爽的感覺。
#什麼是不甘心
為什麼會有這種「想要對方嚐嚐苦頭」、「想要玉石俱焚」的可怕心情啊?最常見的解釋就是「不甘心」,不過這個解釋有點籠統。我認為,不甘心是一個復合的情緒,至少涉及下面這幾種歷程:
1.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
2.落差感(discrepancy)
3.失去平衡感(imbalance)
我的觀點是,有點類似類似認知失調,
─認知(cognition):腦袋裡面相信努力就可以獲得回報、付出這麼多時間,只要等待夠久,對方就可以跟自己在一起。
─行為(behavior):但事實上,兩個人還是沒有辦法在一起、對方還是選擇了別人、或者是持續在外面拈花惹草,而自己看起來像是和對方「在一起」,卻沒有在一起的名分或者是感覺。
那麼該怎麼辦呢?
通常解決認知失調有四個方法:改變行為、改變想法、增加想法、忽視這個認知衝突。
離開並不容易。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打算要離開這個人、如果你還希望能夠繼續等待,可是又覺得很痛苦的話,那麼可能可以做的事情是「調整自己的想法」:雖然我付出很多,但是這是我選擇的,他也有權利選擇要繼續愛我,或者是繼續在意別人比較多。我隨時可以選擇離開,只是現在我還想要暫時留下來。
畢竟不是所有的等待,結局都會換來愛。
全文: https://goo.gl/9GWNVN
翻譯自: https://goo.gl/7zseqf
*經當事人同意後刊出,「人渣」是他希望保留的用詞,單指涉故事主角,並不指涉所有劈腿者。
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墨小鯊 LAZY SHAR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心理鯊來了?|我刪除了INSTAGRAM!? |墨小鯊 LAZY SHARK #心理學小知識 #社會心理學 #向上比較
我在INSTAGRAM消失了快兩星期啦哈哈
沒有IG的日子時間更充裕了!!
今次影片分享作為社交摺友的小薯經營Instagram的心路歷程
將Social Comparison Theory的Social Upward Comparison
套用於生活的體驗中 以及
離開了社交平台INSTAGRAM對我的生活有什麼變化
---
#挑戰Challenge #兩星期 #Instagram
.........................
☀ SUPPORT & DONATE LAZY SHARK ☀
❥ https://streamlabs.com/tsukishima_hitomi
.........................
☀ FOLLOW & KNOW MORE ABOUT LAZY SHARK ☀
❥ https://www.instagram.com/moziii_5/
❥ https://www.twitch.tv/tsukishima_hitomi
❥ https://www.facebook.com/momoda233
---
☀ 墨墨的關鍵字 ☀
心理 | 心理學 | 哲學 | 香港YOUTUBER | 人形頹廢鯊魚 | 香港人 | 頹廢鯊魚 | 耍廢 | HEA | TALK | 清談 | 兩性 | 社會學 | 個人觀點 | 成長 | 挑戰自己 | 實驗 | 影評 | 劇評 | 動漫評 | 遊戲直播 | 遊戲實況 | 吹水 | 懷疑人生 | 延伸討論 | 反思 | 分析 | 陰謀論 | 黑暗面 | 負能量 | 厭世 | 正能量 | 價值 | 時間 | 金錢 | 觀念 | 思想 | 回憶 | 網誌 | VLOG
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Campus TV, HKUSU 香港大學學生會校園電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Campus TV, HKUSU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kucampustv
「凡是渴望在這個遺忘之島上尋找意義與故鄉的人必須勇敢承擔思想、記憶與認同的重量。」──吳叡人
香港民族位處於中國邊陲,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身份和歷史。香港大學學生會特意邀請了《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佈》譯者吳叡人先生為我們分享,透過比較沖繩、香港及台灣民族主義的興起和流變,引發我們對於「自我」與「他者」的思辨。
日期:二零一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星期二)
地點:百週年校園LG.08室
時間:晚上六時至九時(五時半登記入場)
講題:沖繩、香港及台灣的民族主義興起
名額:150人
語言:國語(大會將提供英語即時傳譯)
講者:吳叡人
台灣桃園人,畢業於臺灣大學政治系、芝加哥大學政治系博士,專攻比較政治和政治理論等範疇。吳老師為《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佈》的譯者,早年任職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部講座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主持:李啟迪
學苑前專題編輯、《香港民族論》的作者之一,現就讀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雙主修政治與公共行政和歷史。
‘He who desires to pursue meaning and origins on this island of oblivion must bear the weight of thoughts, memories, and recognition.’—Dr Wu Rwei-ren
At the periphery of China, the Hong Kong nationality has been pursuing our own identity and history. HKUSU has now invited Dr Wu Rwei-ren, the translator of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to share his thoughts on such issue. A comparison of the rise and change of nationalism among Okinawa, Hong Kong, and Taiwan shall surely inspire our thoughts on the meaning of ‘ourselves’ and ‘the others’.
Date: 21 April 2015
Venue: LG.08, Centennial Campus
Time: 6:00 p.m.–9:00 p.m.
Topic: The Rise of Nationalism in Okinawa, Hong Kong, and Taiwan
Seats: 150
Language: Mandarin (instant English interpretation will be provided)
Guest speaker: Dr Wu Rwei-ren
From Taoyuan, Taiwan, Dr Wu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earned his doctoral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politics with a research focus on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political theory. As the translator of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he was formerly the Chair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at the Waseda University, Japan. He is currently the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at th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of the Academia Sinica.
Host: Mr Lee Kai-tik, Jack
Mr Lee is a former Feature Editor of Undergrad, HKUSU and one of the writers of ‘Hong Kong Nationalism’. He is a student from the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of HKU and is currently majoring in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History.
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有機會產生自滿的心態。而家長通常傾向「向上」的比較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指出人們傾向與他人比較來評定自己的價值。而這種比較分為「向上 ... ... <看更多>
社會比較 social comparison 在 自我肯定(Self Affirmation / Assertivenes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4 年提出了「 社會比較 理論」(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指出每個人都會與別人做比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