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沒有大自然——大自然也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自然」】
今天我們比較chill,因為其實官大偉老師在2017年的講稿就闡明過這個概念:荒野跟自然也是人的一種想像投射,你看到的、以為的部落的自然,都是部落幾百年經營的地景,這種對於空間的想像也是一種權力關係,站在現代社會的位置,進而投射部落未完全發展的視野。這裡也要來蹭一下那些蹭斯卡羅的人群,趁現在拋出線索,當大家開始理解文化的權力位階關係,是不是就可以戳破「原住民生活好自然」的幻想泡泡了呢?我想值得大家注意的另一個線索,打開原住民族線上辭典輸入「自然」兩個字,你會發現多數原住民族並沒有這種將世界與自然分割為主客體的概念,欸到這裡是不是以為不去區分主客體的原住民族就等於野蠻未開化?稍有不慎就會被偏見釣到的台灣社會,過去課本沒有告訴你的是文化並非不動的死水,原住民族各族群如何應對世界有其自身的動態實踐方法,過去從各種媒體套用的線性進步史觀本就無法呈現原住民族各族群的真貌。
接下來更chill的提醒,我們今天不會介紹原住民族的生態智慧,反過來我們特別想指出這種自原住民族社會汲取「生態」與聲稱「智慧」的稱謂,很多時候並沒有將原住民族視為主體,當眾多專家學者開始利用「原住民族生態智慧」來支持現代保育的時候,是站在國家政策的角度對原住民族人與部落下指導棋——因為你們有傳統文化的需要,所以我們開放你們狩獵,同時正好可以利用你們的生態智慧來保育——懸在空中的潛意識就是「尊重原住民正好有好理由」,結合現代科學與所謂尊重文化,擱置歷史正義的討論比如自治與補償,少數學者如莊慶信注意到環境正義必須關注原住民族歷史壓迫的處境,而疾呼政府與社會重視,不過畢竟是少數,查得到的文章多數停留在對原住民族生態智慧的讚揚上。這種偽善與雙重標準——chill一點來說好了,真的差點以為台灣多數人都在吸大麻縱容幻覺與族群共榮的慾望生長,就連原民會主委都吸到講出「不願意學習語言怎麼當原住民」了,人生短短幾個秋,秋的都是其他人,原住民負責人生短短。
離題了,作為分析,我們不反對用容易理解的概念來介紹原住民族各族群的世界觀,避免全稱與片面真的不容易,介於「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都追求和諧」與「布農族打耳祭是人定勝天」之間;重要的不是你翻《湖濱散記》得到多少自然的謬思,而是你有沒有意識到視角定向型塑的知識體系,以及你對於不同族群是否抱持開放理解的態度。每次講這個都很老生常談,老生講了好久2018年還是冒出「原住民族各族群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想法大同小異」這種說法,無法深究就不要簡化結論,哪個族群不想與自然和諧相處,國小教材也吸大麻,偏見純的極致。環境保護與原住民族權利不一定相斥,可是你看在這種簡直聖誕樹掛滿童真修辭的教材面前,拆一次禮物就是拆一次炸彈,「什麼原住民族沒有自然」,爆炸,「什麼原來泰雅族的gaga跟別族的世界觀就差那麼多了嗎」,又爆炸——由此你會發現原住民族「文化」又再一次被媒體淘選,祭儀與物質工具層面最具特色,深層思想內涵沒有能力與資源理解就浪漫化吧小朋友不需要懂太多。這也是本台長期的主軸了,詮釋權的問題有它的複雜性,比如以教材為例,布農族光是語言跟符號就可以吵很久,又或者布農畫曆被廣泛濫用成為文化符碼的問題,而站上教材的「八部合音」四個字長期以來凸顯的是「被驚嘆的音樂性」,詮釋的河流就往歌聲與聲部流去,pasiputput祈禱小米豐收的文化性質、曲式本來是祭儀一部份...等等相關討論就付之闕如。
謹慎仍然是必要的,開啟原住民族權利/權力的視野也是。忽略原住民族現實的詮釋,我們必須警戒看待。
#原住民族沒有大自然
#大自然也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自然
祈禱小米豐收歌發現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布農族舉世聞名的「八部合音」»
#不是8人的八部合音
"「八部合音」最早的名稱為「祈禱小米豐收歌」,是祈求小米豐收之歌,約在11、12月小米播種祭時演唱。而成名史可追朔到1952年,一位日本音樂學者-黑澤隆朝教授在布農族部落發現這首如此繁複合音的歌,並將其寄至聯合國的文教組織,驚艷了當時知名的音樂家,因此,打開了「八部合音」的知名度。「八部合音」不僅挑戰當時的音樂理論,也改寫了西方音樂發展史(單音-雙音-合音)。
如此知名的「八部合音」,是否好奇它的由來?在部落中謠傳著3則傳說:第1則為祖先們在狩獵中,被瀑布所造成的迴響感到敬畏,之後發現今年的小米收成比以往還要豐盛,於是祖先們聯想是否是天神透過瀑布的迴響告知他們,於是祖先們將在瀑布中所學到的音響傳頌下去;第2則為祖先們在狩獵時,發現成群的蜜蜂在中空的枯木中展翅,展翅聲與中空枯木形成天然的共鳴聲響,面對這種天籟之音,祖先們將其模仿唱出並相傳下去;第3則為祖先們聽到在結穗的小米田中,成群的小鳥振翅疾飛而過的聲音,祖先們相互模仿這天籟之音。"
要聆聽周圍人唱的歌聲後
再跟著往更高音階唱出自己的聲音
最後全體空氣都會達到一個從胸腔震動起來的共鳴感
非常神奇
https://www.ntpc.gov.tw/ch/home.jsp?id=28&parentpath=0,6,27&mcustomize=multimessages_view.jsp&dataserno=201606200016
之前在"台東史前博物館"中有親身體驗過數位還原的特展
人身處寧靜漆黑的展廳中
由環繞音響此起彼落原聲還原各部歌唱者的嗓音於身後
最後完整一圈包圍達到一個和諧的最高點
彷彿從天而降的音樂將你整個人昇華了
聽完雞皮疙瘩阿
https://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5
這次如果想要聽到的話
在電影"聽見歌 再唱"中
也有超級感人的神奇時刻
聽見八部合音從天而降的感覺
很推薦大家帶著孩子體驗看看唷
https://www.facebook.com/102766155162927/posts/130275435745332/?d=n
#朋友都說家中小屁孩看了中二病被治好一半
祈禱小米豐收歌發現 在 BaoBao的世界最棒工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寶藏,都藏在山裡了 ]
今年初在做群眾募資的時候,我們收到了一封信,來自一位在北京國際音樂節工作的台灣人,他說,他是喜歡一個人旅行,也會在當地收集音樂的人,跑過許多國家,也曾想過想要串連南島的音樂,卻還沒有實現,如今看到我們正在集資完成這項計畫,希望能夠幫的上忙,也同時把他的家鄉介紹給我們,在南投的羅娜村。
羅娜成了我們在東海岸之外,造訪的第一個高山部落,更是全台灣最大的部落,我們坐著車子,從南投、到埔里、到日月潭,再經過蜿蜒的山路,來到信義鄉,看到路旁往玉山登山口的指標,看到一些肥沃的農田,再繼續往前,經過一個河谷,往山上一轉,就離羅娜不遠了。
幾年前,羅娜的幾位村民決定成立一個復興保存布農族音樂的組織,這樣的理念又引起了更多迴響,現在已經有近五十位團員;我們第一天晚上和大家見面的時候,村長說,很多歌其實大家都是會唱,但就是沒有老人家唱得到位,所以我們會請老人家來教我們,他們也都很高興,只是老人家也會走,所以很多事想要做,就要趁現在,沒辦法等。
每次和新的朋友見面,我們都會花一些時間分享其他國家的影片,在台灣大部分都還是很方便,有網路,也常常有投影機,這時我們就會用google earth,看到地球轉動然後再拉近到某個小島或是城市,視覺效果真的很棒,其他沒有網路的時候,我們也試過拿一根樹枝,在地上畫出一個世界地圖,然後指到某個島嶼的時候,就放我們在那裡拍的影片。
我們討論不久,就發現大家都是有備而來,討論錄音拍攝地點的時候,很有默契的推薦了羅娜有名的駱駝山,還有戶外舞台旁的小樹林;討論到歌曲曲目的時候,團長微笑著拿出一張清單,推了一下眼鏡,早上和下午的行程,三分鐘搞定!
這次錄音的重頭戲,就屬八部合音了,正確應該說『祈禱小米豐收歌』,布農族人稱Pasibutbut,小米是布農族的主食,農耕也是羅娜村民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而找一個群山繚繞的地點,錄下Pasibutbut,是Tim一直想要實現的夢想之一,每次他只要看到youtube影片,眼睛就會瞪大大的,下巴也好像快掉下來一樣,這次終於在羅娜實現。
除了Pasibutbut,在遠眺玉山的得天獨厚駱駝山上,大家還唱了飲酒歌、報戰功、祭槍歌等,大家很巧妙地把這些歌曲串連起來,加入道具元素,我們何其幸運,身兼大家攝影師、錄音師、導演和助理的同時,像是在露天劇場看了一齣古今穿越的音樂劇,結束之後還可以直接“後台合照簽名”!
下午錄音拍攝結束之後,我們拿出送給大家的禮物,有不同的餅乾、健康食品和五榖粉之類的,團長馬上數了一下在場的人數,把禮物一堆一堆的均分在地上,一邊寫抽籤的號碼,一邊俏皮的說:『這獵物要沒有分好,會打架捏~』禮物突然成了大家辛苦一整天的獵物,布農族不只重團隊精神,豐富的想像力也名不虛傳。
這天,一直到夜晚,一起吃完晚餐,一起慶祝完成這件工作之後,才算圓滿的結束,我還記得我說,我很羨慕他們,生活在這個“會去鄰居家串門子”的村莊,在這個工作累了就會聚在一起唱歌的地方,在這個結婚辦桌沒辦法只能請一整個村莊的地方,這不也是很多人追求的簡單快樂?
Mihumisang!羅娜
祈禱小米豐收歌發現 在 布農族祈禱小米豐收歌 如有任何需要- GO 比爾民宿 的推薦與評價
布農族 祈禱小米豐收歌 如有任何需要,在住宿前一個月告知#八部合音 #古語傳承 此次表演為羅娜部落古語歌 ... 他 發現 風大的時候,松木就會發出響亮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