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7
熱烈迴響100名的姓名鑑定活動已結束,感謝大家的支持🙏四月份新活動開跑嘍~1️⃣ 邀請三位新朋友到「黃震宇 風水命理工作坊」粉絲專頁按讚2️⃣公開分享任何一篇貼文。完成以上步驟並截圖私訊我們,即可免費論命一次喔!
【入宅方法與禁忌(四)-祭祀禮儀】
入宅的時候,必須祭拜神明,祭拜的神明也因各地風俗民情而會有所不同,我就所知道的,分別羅列如下,若無宗教信仰者,不拜亦無妨,只要心存正念,自然百邪皆避。正如台灣府城隍廟兩旁的對聯:「舉念奸邪,任你燒香無益;存心正直,見我不拜何妨?」心存正念,心存誠敬,才是拜神最大的意義所在,其他形式都是次要的東西了。
一、祭祀祖先
將祖先牌位請入新居以後,可以擺上各式祭品(鮮花素果,祭品可隨意),點燃兩支清香,跟祖先稟明已經搬家,也是跟祖先說以後要到此地接受供養的意思,另外也請祖先能夠保佑全家大小平安順利。
點兩支香的原因在於,二代表日月,於人體代表雙眼,象徵感謝祖先賜與我們明亮的雙眼,能看清世界萬物。敬神以三支香,代表天地人三才,敬天敬地也敬神,祖先兩支香亦有不踰越神明之意。
二、神明安座
神位的安座,是專業法師的工作,牽涉到許多專業的學理,這邊就不多談,因為安座的工作一般人還是難以勝任,畢竟隔行如隔山,某些事情一定要給專業的來。若是家中無神明供奉,也就不用處理這些事情了,但是若有神明就一定要請專業人士來做安座典禮,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
至於神明與祖先安座的順序,必須神明先請進家中安座,接著祖先才進入。
三、地基主
地基主為管理家中的神明,若以土地公比喻成管區,那麼地基主就是家裡戶長,家中一切事物都是由他管理,所以要搬家入宅,地基主的祭拜也就十分重要。
祭拜地基主的方法,必須準備一張桌子,上面擺放供品,供品因人、因地而異,每個地方供品不太一樣。有些地方強調一定要拜雞腿(因為傳說地基主喜歡吃雞腿),有些地方一定要拜牲禮,但本人認為,心存敬意比一切都還重要。
所以我是認為,以主家方便為主,供品不需太過在意,可衡量自身情況來做祭拜,重點是內心必須誠敬。
桌子的擺放也是許多人的疑惑,有些人的講法是地基主住屋內,所以祭拜一定要由外而往內拜,有些人則認為只要召請地基主,往哪裡拜都一樣。
以我的看法偏向後者,只要神明在,往哪邊拜都是一樣的,重點在於祭拜的時候,必須呼請地基主,呼請以後,須以筊杯確定,祭拜過後也須再用筊杯確定一次,這樣就可以確定完美無缺了。
除了供品以外,最好也要燒金紙,金紙種類繁多,每個地方拜地基主的金紙也不盡相同,有些地方只要燒壽金就可以,有些地方要燒刈金、大銀小銀,有些地方還要加燒經衣給地基主添衣裝。
關於燒金紙,可以到金紙店詢問,現在的金紙店有專門做整套在燒給地基主的,買這種就會比較簡單方便。或者直接買壽金燒給地基主也是可以,壽金可以供給所有神明,算是通用的金紙,所以地基主也是可以適用的。另外,除了入宅拜地基主以外,過年三節,最好也能辦桌祭拜,感謝地基主的保護與幫忙。
除了以上所談的,入宅還有許多祭拜的禮儀,但現代社會不用太多繁文縟節,只要挑重點就可以了,入宅祭祀最重要的就是:祖先、神明、地基主、土地公。
只要這些神明有祭拜,就能夠保佑全家平安無虞,至於其他的神不是不重要,而是在入宅時候所佔的比重較低,有些人也會強調必須拜四方、拜五方、安龍神、引龍氣…,這些就看個人需求而定,不是一定要做的。
祖先安座供品 在 好門媳婦的秘密生活郁小方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明天一早神明和祖先要安座,為了採買所需物品已經跑了半個台北市!
以下是必備物品和大家分享
安神祖位準備供品
1:香 尺六~1斤。
2:香 尺三~半斤。
3:淨香粉 ~半斤。
4:環香 ~1盒。
5:紅白湯圓 ~1斤(8碗)。
6:發糕~2粒。
7:五種水果 ~1份(神明)。
8:蠟燭 ~2對。
9:菜飯 一桌(祖先)。(一部份分出來拜地基立)
謝謝朋友們體恤我雜事很多,
有點忙亂,
給我送來了各式各樣的禮物!
防疫期間,這些物資真的好重要~
#黑沃防疫咖啡
#黑豆桑紅金醬油
#丹尼爾花藝:琴葉榕好美

雙手合十🙏感謝喲!~😍🎁🥰
祖先安座供品 在 張定瑋老師-全球姓名學陽宅風水權威大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桃園八德幫客戶安座
粉絲們準備的供品好豐富、祖先們一定會很開心
祖先安座供品 在 2022祖先安座供品-星座命盤民俗禁忌資訊,精選在Youtube上 ... 的推薦與評價
2022祖先安座供品-星座命盤民俗禁忌資訊,精選在Youtube的討論影片,找祖先安座供品,安祖先牌位供品,神明安座要準備什麼,神明安座供品在Youtube開箱 ... ... <看更多>
祖先安座供品 在 [如何安奉神明及祖先牌位] 神位是指屋宅供奉神明的位置 的推薦與評價
神位或公媽安置方法首先要注意擇日,安座的位置也必須配合陽宅之吉旺方,否則就會 ... 如果有祖先牌位的話,必須另行安爐、燈、供品等,不能以與神明共用一切供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