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的紀錄片《終章》第一個片段,是坂本龍一在找那架鋼琴。311 地震所引發的海嘯褪去之後,被水淹過的宮城縣農業高等學校禮堂,一架鋼琴被海水抬起之後降落在那裡,琴身周圍留下了水線最高時的勒痕。坂本龍一撫摸它,彈奏它,聽那台琴溺水之後所發出的聲響,說:「我很好奇它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啊⋯⋯像一具淹死的鋼琴屍體一樣。」
⠀
按下琴鍵,敘事剪接,坂本龍一穿上輻射防護衣,抵達已無人跡的福島縣,在廢棄物殘骸包圍下走進空蕩的雙葉町政府。那是發生核災的福島第一核電廠所在之鎮。專業人員為他指出海嘯當時來襲的方向。那一年,坂本龍一在曾作為避難所的陸前高田第一中學演出,紀錄片中在僅不過一小時四十分鐘的片長裡,奢侈地讓他凝神彈完一整首曲子,那正是坂本龍一的名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
片中,演奏這首電影配樂的他 59 歲,已經是《俘虜》上映 29 年後了。如今,〈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旋律早已卸下合成器聲響的朦朧、迴音曠蕩裡欲蓋彌彰的倉皇,常常以純鋼琴佐以弦樂演繹,恰似電影外的坂本從黝黑肅穆的黑髮平頂,成了白頭頓首的琴人。
⠀
曲變也是人變。與《俘虜》同年,在電影上映後所發行的《Coda》專輯,坂本龍一將〈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面目革新,或者說,至少不是《俘虜》裡問世的樣子 —— 在 YMO(黃色魔術交響樂團)裡戴著監聽,坐在明明是樂器卻刻意擺設如機器的鍵盤堆裡動或不動手指的坂本龍一,輕狂時曾在採訪裡回答記者:「電腦能生成很快又很複雜的旋律⋯⋯同樣的旋律用手彈的話,不夠快。」1983 年,正好是 YMO 第一次中止活動的一年,《俘虜》電影原聲帶裡每一首歌音色仍是電子為重,縱然在〈Germination〉或〈The Seed and the Sower〉出現弦樂,每當鍵盤介入時總忍不住穿戴效果。顯然他自己對此心知肚明,否則,便不會出現將整張原聲帶全部都以純鋼琴演奏一遍的《Coda》了。往後,當他帶著〈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登台,也鮮少是合成聲響張揚的版本。
⠀
說曲變,不如說曲老。這首歌和他一起老了。
⠀
從《俘虜》之後,坂本龍一似乎就在找那架鋼琴。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
#
⠀
談起〈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版本,是一座耳朵爬不完的巴別塔,光錄音室曲目就超過百首,連宇多田光都曾經借用這首曲子的樂句寫了〈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 FYI〉,說不定還是許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旋律的跳板。有人用吉他翻彈,有人用古箏加鼓機,親切一點還有 2004 年理查克萊德門在《L'amour De L'hiver》的改編,不知為何定調比原曲高了 1 個半音,配上沙鈴和電貝斯比原曲還聖誕。
⠀
不能怪宇多田光想把這首曲子拿來唱,在《俘虜》時〈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就已經有佐以演唱的版本,由解散後的英國「Japan樂隊」主唱 David Sylvian 獻聲的此曲另名為〈Forbidden Colours〉,喉音沉重、轉音又略顯濫情的歌聲算不上加分,轉為背景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編曲完全沒有收斂改動,人聲聽起來就更加委屈了。但若配合電影情節,我總想像,這歌聲就是童年陰影之後不再歌唱任何一個音符的主角的弟弟、成年後再開口所發出的聲音。
⠀
⠀
⠀
❝ The wounds on your hands never seem to heal
I thought all I needed was to believe
Here am I, a lifetime away from you
The blood of Christ, or the beat of my heart
My love wears forbidden colours
My life believes
Senseless years thunder by
Millions are willing to give their lives for you
Does nothing live on? ❞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在《Coda》之後,曲子並未被坂本放下。即便皆以鋼琴為主體,加入的配器大至整個交響樂團、小至一把大提琴。1987 年,在發行專輯《NEO GEO》的巡迴上,坂本龍一與中國古箏演奏家姜小青合作,將〈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改為以古箏擔負主旋律,為了配合古箏,這也是少數坂本龍一親自改變本曲音調的版本。原就帶有東方特徵的旋律用音在古箏的演繹下、以尾音延續的顫音增添如水蕩漾的自然意象。
⠀
四年之後,當坂本龍一為導演貝托魯奇製作《末代皇帝》的配樂,姜小青即為其中的古箏演奏者,在〈Picking Up Brides〉等曲中仍可辨出姜的古箏音色。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如台灣鋼琴家顏華容所說:「鋼琴零件多、機械感重,⋯⋯因為它是很機械的樂器,所以作曲家在譜曲時,總是盡量把它人性化。比方說讓它有唱歌般的旋律,很多的技巧都是為了軟化它的個性。」這個見解,套用在 1990 年坂本龍一的演奏也不謀而和 —— 前奏時以快速敲擊營造聲音的波粼,中段之後高一個八度的相同音程套上鍵盤音色,與低音部的古典鋼琴交疊,仿如與自我交談。
⠀
1994年,回到日本,在武道館中迴盪的電吉他,以端正節奏加入的貝斯,主旋律輪流由小提琴、電吉他、合成器表現,後半段的聲響漸漸靠近電影原曲版本。值得注意的是背景中每小節固定出現的電子太鼓,也是原曲所採用的聲響。在這座於 1964 年東京奧運所建、命名旨在頌揚日本傳統武道的建築裡,劇中飾演世野井上尉的坂本龍一選擇在此詮釋近似電影版的印象,想來並非率性而為。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我個人則偏愛他在 1996 年以 Ryuichi Sakamoto Trio 對此曲的詮釋:大提琴還原了原曲末段行軍般激昂的演奏,小提琴則將原本藉由合成音色所構成的迷離感用細微的擦弦重建,也在主題進入之後發揮弦樂器比鍵盤樂器在滑音、顫音上更為優異的先天表現力,取代鋼琴來表達 B 段旋律,較之純鋼琴,推進更為細膩柔美。
⠀
之所以偏愛,是因為比起某些版本讓出位置給其他樂器的做法,坂本龍一在此版本中掌握住鋼琴於背景中的存在感,即便旋律正由弦樂帶領,背景中鋼琴時而脫隊低鳴、時而溫柔跟隨,不只是背景,與其他樂器取得更精妙的平衡。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
#
⠀
坂本龍一在找的鋼琴,究竟是什麼呢?在他的口述自傳《音樂使人自由》中,他曾提到自己少年時代會邀請女孩一起前往抗爭場合,藉由在現場保護她們來取得好感;說來荒唐的起點,但坂本龍一在二十世紀末之後對社會運動積極投入的身影,在《終章》中也可見得。拿著麥克風向反核群眾喊話的他,回頭又在車後座有點沮喪地對鏡頭說:「上面的人總是聽不見這些聲音啊。」
⠀
回到音樂,〈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不只在現場演奏時面目多變,錄音室版本也總有細節。讓我最有體悟的,莫過於當點開《1996》專輯版本與 2009 年《Playing the Piano》版本一起比較時,乍聽之下鋼琴的部份並無改變,細細研究卻會發現從前奏起《Playing the Piano》版便刻意做出細微的速度變化,有意地快慢。那段廣為人知的開頭,二十五年後的坂本龍一的手裡不再是兩次等速的重複,而是人的手指才能掌握的「不準確」。
⠀
曾說著「手指速度比不上電腦」的他,此刻對音樂的理解,卻回到了人。因為身體有做不到的事,所以讓人意識到生命。
⠀
⠀
⠀—— 文中音樂連結 ——
⠀
⠀
他在找的,是表達人作為一種生命的聲音。在宮城縣找到的那架鋼琴,他後來又說「是被大自然給調音過了啊」;有趣的是,65 歲時,他拍攝了 SAPPORO 黑牌生啤酒系列廣告,當妻夫木聰問他「創作音樂的責任是什麼」,他回答:「沒有責任啊,我覺得音樂沒有力量比較好,音樂有力量的話很恐怖吧?」
⠀
不過,1998 年時,他應藥廠「三共」之邀,譜寫了廣告曲〈Energy Flow〉,表示「獻給所有感到疲憊的人們」。這首歌在當年以鋼琴曲之姿在日本賣出 150 萬張單曲。
⠀
人們確實感受到了坂本音樂的力量。
⠀
⠀
⠀
⠀
⠀
⠀
和坂本龍一一起變老的歌:《俘虜》後〈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的數種版本
https://bit.ly/2XLYyFZ
⠀
撰稿_ 蕭詒徽
封面照片_ Joi Ito, CC BY 2.0 (Wiki)
責任編輯_ 李姿穎 Abby Lee
⠀
BIOS monthly
www.biosmonthly.com
instagram.com/bios_monthly
youtube.com/channel/UCckydP8ziXknEtPcySOlDTw
line.me/R/ti/p/@bios_monthly
⠀
⠀
FYI_ 今天是坂本龍一的生日。紀錄片中演奏的他是十年前了。前兩週《俘虜》修復上映時寫了這一篇,然後我的電腦輸入法開始分不清楚版本和坂本的差別,直到現在。想起自己初次聽見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就是 1996 年的版本。我是不是對一切初次遇見太過忠誠呢?
⠀
生日快樂,教授。
神保 彰 wiki 在 茱力&Black Music Lover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月特別企劃__#嘻哈舞蹈。#下文刊載於par表演藝術誌2012三月號雜誌】
.
若本文有未詳載之處,請搭配本影音補充服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ORI6Fuqpg
.
😎關於嘻哈音樂――#美、#法、#台灣的嘻哈演進步伐
.
文字/#茱力(Julie& black music lovers】部落格與各平台 #唯一 經營與內容製作者,但沒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是無法走這麼遠的,先謝謝所有讓這些內容先成為現實的每個妳和你^U^)
.
嘻哈音樂誕生於一九七○年代美國的紐約南布朗克斯區(South Bronx)。由於社會貧富差距多大、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紐約社會底層組織幫派自保,卻也帶來了契機。一九七二年前後流行著一種融合Disco、Rock、Soul、Funk、Jazz的多元未知樂風,此樂風有部份元素來自非洲樂與非裔美人口語特色,漸漸在多個樂種的交互薰陶下成型。它具有多數黑人音樂(black music)的特色——強調節奏感、創造性、偏好複雜音調轉換、情緒濃郁而凝聚、並崇尚即興創作技巧。
.
七二年前後,雅買加的派對DJ好手「酷哈洛克」Kool Herc來到紐約街頭、開始大量使用這類曲風辦出許多口耳相傳的派對,這個音樂品種便有了新名字――Hip Hop,源自於七○年代街頭派對主持人帶動氣氛的術語,也曾被視為幫派祖魯國(Zulu Nation)的黑話。原本Hip Hop一詞只存於紐約幫派之間,直到祖魯國的創始者之一「非洲邦巴塔」Bambaataa(別名Afrika Bambaataa Aasim)於八九年在公眾媒體上提出,Hip Hop這個名詞才廣為流傳。
.
從音樂開始的街頭文化
Hip Hop最早出現的DJ元素,來自於1970年初的Disco風潮,DJ技術則由「非洲邦巴塔」與同時期的DJ「酷哈洛克」一同傳播帶起。當時的幫派為了播歌,把擴大機和線材接到公園的燈柱,利用在地資源進行播音系統,酷哈洛克也靠類似方法建立一套派對的音效系統,邦巴塔則把這個概念用在街區派對(block party)上,並結合音樂、舞蹈和塗鴉藝術,讓各類表演者有宣揚自我理念的機會與場所。當時的DJ已懂得剪接黑膠、自行混音串連樂曲,並營造出屬於自己的播歌品味。七八年前後由Theodore(別名Grand Wizard Theodore)研發出刮盤(Scratching)這種破碎高速感音效,也讓這種技術也成為一種DJ炫技。
七二年前後,兩大街頭DJ 邦巴塔與酷哈克分別都以舉辦街頭派對聞名,但派對上播放的曲目以Funk、Disco、Jazz為主,真正純熟的嘻哈樂風尚未誕生,而在曲目之間與曲目的休息時間(俗稱「Break」),則會有主持人(MC, Microphone Controller /Master of Ceremonies)出來表演「說唱」帶動氣氛,漸漸發展成日後的饒舌樂(rap),而在這種休息時間所表演的特殊街頭舞蹈,又為Break Dance,也就是日後嘻哈的另一元素「街舞」,並營塑出不同的街舞表演者(B Boy)文化。
.
承上段,饒舌樂(Rap)是源自於派對主持人(Party MC, 又名Hype Man)的一種說唱形式——它重視即興創作、韻腳與語言之間的抑揚頓挫起伏,更強調與現場觀眾互動,不但反映出派對曲目內容、甚至可加入流行時事。
然而,即使是在派對之外,街頭角落也時常出現用饒舌表達想法、相互自我介紹、甚至創作急智歌詞的即興對抗(Free-Style Rap Battle)的小聚會,有時則會表達對社會的不滿、對街頭的關懷。而美國最早的饒舌樂,也正是在這種充滿互動性、即時性、原創性的說唱形式中發展。
饒舌的歌詞與題材宛如大千世界,充滿濃厚的地域色彩與本土風格。從一開始的派對台詞,到不同街角的自我發聲,不少來自幫派的創作者們也經常透過饒舌樂表達對政府的抗議、宣揚自我訴求。如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就曾提出不少社會訴求,爭取少數族裔和工人階級的解放,要求種族平等、工作權等概念,顯示出當年的幫派與饒舌並不只是意氣之爭,更曾宣揚改革、爭取生存空間。
.
經過八○年代的催化期,嘻哈音樂逐漸以舞曲與輕鬆節拍風格漸漸攻入主流,九○年代更加發揚光大,出了不少關懷社會的先見之聲如Tupac(2Pac)、Guru等饒舌歌手。他們來自街頭,有著街頭的視野與關懷,也奠定了以紐約為發源地的東岸(East Coast)饒舌風格,與慵懶舒緩的西岸饒舌互別千秋。千禧年後,嘻哈樂更與節奏藍調、電子音樂結合,創造出美國嘻哈王朝的商機,如Dr.Dre、Snoop Dogg、Jay-Z、Kanye West、Lil’Wayne等人都是暢銷的知名嘻哈歌手。
.
關於嘻哈元素――DJ、MC、塗鴉、街舞四大元素――的組成,晚近又有人提出嘻哈第五元素,有人說是「知識」(Knowledge),也有人認為第五元素是發源於八○年代的另一種音樂元素「節奏口技」(Beatbox)。
.
有話直說,延伸出「幹譙」文化
由於早期生活環境不佳,為了消除身心痛苦,街頭充斥大麻、加工毒品、酒精生意,雖有歌手公開表示自己吸毒才有靈感,但也有街頭組織大力肅清毒品。毒品與藥物議題都和不少黑人音樂創作者息息相關,並多次在歌詞中出現,褒貶觀點皆有。
.
七○年代末開始,DJ們發展出擷取老黑膠音源、不斷重複迴播的取樣技術(Sampling),這類技術更在一九八○年嘻哈圈內造成了創作上的流行與迴響,直到今日,「取樣」都仍是個重要的Hip Hop創作手法,更廣為近代的都會嘻哈分支――醇嘻哈(Mellow Hip Hop)、實驗嘻哈(Experimental Hip Hop)所用。
.
「幹譙」(Diss)則表達出嘻哈文化中有話直說的強勢態度,起先源於街頭聚會上彼此叫囂、人身攻擊的行為,透過犀利的歌詞,創作者們將對方的不滿宣洩出來,如今Diss也經常出現在知名饒舌歌手間,一攻一守,相互回應。而混音帶(Mixtape)的作用則宛如名片,創作者們自行找來空拍、純曲、錄製低成本的創作,透過免費或者低價的方式發送推廣,如今台灣不少饒舌歌手也使用此形態打
.
從上述文化表徵中,不難看出嘻哈創作者直率、熱情、好惡分明的作風。對於不順眼的人事物就直接幹譙;又因喜愛經典樂曲的某些片段,而用「取樣」手法擷取致敬,展開新舊作品間的對話;而個人發行MIXTAPE的現象,則是熱情推銷自己的行為。當然,嘻哈文化中仍有許多有趣的現象不及詳述,但從這些文化現象已足以彰顯嘻哈的精神與態度。
.
法國饒舌樂:僅次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法國饒舌誕生於一九七九年前後的巴黎,並在八四年出現首位發行法語饒舌專輯的歌手Dee Nasty。而真正走紅的饒舌明星,則是九一年以專輯Qui sème le vent récolte le聞名的MC Solaar。
.
法語饒舌更加重視種族意識,並隨著政府都市規劃政策,而有過地域認同問題。在一九六○至八○年間,法國市區也有許多受到生存權壓迫、受歧視的外來移民,而饒舌則成為他們自我發聲的工具之一。
.
大量使用族群方言與原鄉音樂元素的結果,也讓法國嘻哈充滿多元魅力,九○年代是嘻哈大舉風行的黃金期,標榜種族意識的歌曲,也同時受到貧民區年輕人與中產階級的歡迎。法國嘻哈商業化則在九○年代中期開始發酵,打造出許多一線歌手團體如MC Solaar 、NTM 、Manau等,如今法語饒舌已是全球饒舌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
.
台灣嘻哈音樂:兼容並蓄與年輕化
島國台灣自古以來吸納接收了不少外來文化,嘻哈也是其中之一。九○年代不乏流行團體如L.A. BOYZ採用嘻哈元素,到了九○年代末,台灣在資訊上逐漸與國外接軌,開始出現對黑膠音樂頗有品味的DJ前輩(如DJ CHICANO)。
.
然而嘻哈竄上主流則是千禧年之後的事情,麻吉(Machi)、鐵竹堂、熱狗MC Hot Dog、大支、參劈Tri Poets、頑童MJ116、大囍門等數家爭鳴,近三年則以充滿台灣風味與本土意識的拷秋勤Kou Chou Ching與爵士嘻哈風格的蛋堡Soft Lipa風靡台日樂界。
縱使台灣的嘻哈市場與閱聽眾仍小於搖滾客群,創作質量卻潛力無限,整體環境也保留Underground獨立地下音樂的原創務實精神。比起同樣為島國的日本,台灣饒舌歌手年齡稍微偏低,也透過網路社群與音樂原創網站如Street Voice、Sound Cloud等,展開國際的素人合作,也依賴自行壓制MIXTAPE作品等宣傳形式,從六七年級生向下傳承至八九年級。
.
礙於篇幅,在此推薦近兩年值得收藏的嘻哈專輯:分別是充滿本土意識與社會關懷的大支最新專輯《人》,以及曾入圍金曲獎、並與國際知名團體Shin Sight Trio多次合作的爵士嘻哈才子蛋堡《踩腳踏車》。
.
參考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60262147414965(「DJ Mar Hiphop歷史文化講座:Hiphop的歷史」,Bboyworld Asia、DJ MAR,2011)
http://www.wretch.cc/blog/mikechuang/1751851(「法國嘻哈的音樂地景」
Mike Chuang,2005)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p_hop(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nch_hip_hop(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Afrika_Bambaataa(維基百科)
http://www.ait.org.tw/infousa/zhtw/PUBS/AmPopMusic/hip.html(美國在台協會)
.
ILLUSTRATION:JOAN OF ARC CYBER PUNK STYLE。/Albert Lynch - Jeanne d'Arc.jpg
神保 彰 wiki 在 茱力&Black Music Lover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月特別企劃__#嘻哈舞蹈。#下文刊載於par表演藝術誌2012三月號雜誌】
.
若本文有未詳載之處,請搭配本影音補充服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ORI6Fuqpg
.
😎關於嘻哈音樂――#美、#法、#台灣的嘻哈演進步伐
.
文字/#茱力(Julie& black music lovers】部落格與各平台 #唯一 經營與內容製作者,但沒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是無法走這麼遠的,先謝謝所有讓這些內容先成為現實的每個妳和你^U^)
.
嘻哈音樂誕生於一九七○年代美國的紐約南布朗克斯區(South Bronx)。由於社會貧富差距多大、資源分配不均,造成紐約社會底層組織幫派自保,卻也帶來了契機。一九七二年前後流行著一種融合Disco、Rock、Soul、Funk、Jazz的多元未知樂風,此樂風有部份元素來自非洲樂與非裔美人口語特色,漸漸在多個樂種的交互薰陶下成型。它具有多數黑人音樂(black music)的特色——強調節奏感、創造性、偏好複雜音調轉換、情緒濃郁而凝聚、並崇尚即興創作技巧。
.
七二年前後,雅買加的派對DJ好手「酷哈洛克」Kool Herc來到紐約街頭、開始大量使用這類曲風辦出許多口耳相傳的派對,這個音樂品種便有了新名字――Hip Hop,源自於七○年代街頭派對主持人帶動氣氛的術語,也曾被視為幫派祖魯國(Zulu Nation)的黑話。原本Hip Hop一詞只存於紐約幫派之間,直到祖魯國的創始者之一「非洲邦巴塔」Bambaataa(別名Afrika Bambaataa Aasim)於八九年在公眾媒體上提出,Hip Hop這個名詞才廣為流傳。
.
從音樂開始的街頭文化
Hip Hop最早出現的DJ元素,來自於1970年初的Disco風潮,DJ技術則由「非洲邦巴塔」與同時期的DJ「酷哈洛克」一同傳播帶起。當時的幫派為了播歌,把擴大機和線材接到公園的燈柱,利用在地資源進行播音系統,酷哈洛克也靠類似方法建立一套派對的音效系統,邦巴塔則把這個概念用在街區派對(block party)上,並結合音樂、舞蹈和塗鴉藝術,讓各類表演者有宣揚自我理念的機會與場所。當時的DJ已懂得剪接黑膠、自行混音串連樂曲,並營造出屬於自己的播歌品味。七八年前後由Theodore(別名Grand Wizard Theodore)研發出刮盤(Scratching)這種破碎高速感音效,也讓這種技術也成為一種DJ炫技。
七二年前後,兩大街頭DJ 邦巴塔與酷哈克分別都以舉辦街頭派對聞名,但派對上播放的曲目以Funk、Disco、Jazz為主,真正純熟的嘻哈樂風尚未誕生,而在曲目之間與曲目的休息時間(俗稱「Break」),則會有主持人(MC, Microphone Controller /Master of Ceremonies)出來表演「說唱」帶動氣氛,漸漸發展成日後的饒舌樂(rap),而在這種休息時間所表演的特殊街頭舞蹈,又為Break Dance,也就是日後嘻哈的另一元素「街舞」,並營塑出不同的街舞表演者(B Boy)文化。
.
承上段,饒舌樂(Rap)是源自於派對主持人(Party MC, 又名Hype Man)的一種說唱形式——它重視即興創作、韻腳與語言之間的抑揚頓挫起伏,更強調與現場觀眾互動,不但反映出派對曲目內容、甚至可加入流行時事。
然而,即使是在派對之外,街頭角落也時常出現用饒舌表達想法、相互自我介紹、甚至創作急智歌詞的即興對抗(Free-Style Rap Battle)的小聚會,有時則會表達對社會的不滿、對街頭的關懷。而美國最早的饒舌樂,也正是在這種充滿互動性、即時性、原創性的說唱形式中發展。
饒舌的歌詞與題材宛如大千世界,充滿濃厚的地域色彩與本土風格。從一開始的派對台詞,到不同街角的自我發聲,不少來自幫派的創作者們也經常透過饒舌樂表達對政府的抗議、宣揚自我訴求。如黑豹黨(Black Panther Party)就曾提出不少社會訴求,爭取少數族裔和工人階級的解放,要求種族平等、工作權等概念,顯示出當年的幫派與饒舌並不只是意氣之爭,更曾宣揚改革、爭取生存空間。
.
經過八○年代的催化期,嘻哈音樂逐漸以舞曲與輕鬆節拍風格漸漸攻入主流,九○年代更加發揚光大,出了不少關懷社會的先見之聲如Tupac(2Pac)、Guru等饒舌歌手。他們來自街頭,有著街頭的視野與關懷,也奠定了以紐約為發源地的東岸(East Coast)饒舌風格,與慵懶舒緩的西岸饒舌互別千秋。千禧年後,嘻哈樂更與節奏藍調、電子音樂結合,創造出美國嘻哈王朝的商機,如Dr.Dre、Snoop Dogg、Jay-Z、Kanye West、Lil’Wayne等人都是暢銷的知名嘻哈歌手。
.
關於嘻哈元素――DJ、MC、塗鴉、街舞四大元素――的組成,晚近又有人提出嘻哈第五元素,有人說是「知識」(Knowledge),也有人認為第五元素是發源於八○年代的另一種音樂元素「節奏口技」(Beatbox)。
.
有話直說,延伸出「幹譙」文化
由於早期生活環境不佳,為了消除身心痛苦,街頭充斥大麻、加工毒品、酒精生意,雖有歌手公開表示自己吸毒才有靈感,但也有街頭組織大力肅清毒品。毒品與藥物議題都和不少黑人音樂創作者息息相關,並多次在歌詞中出現,褒貶觀點皆有。
.
七○年代末開始,DJ們發展出擷取老黑膠音源、不斷重複迴播的取樣技術(Sampling),這類技術更在一九八○年嘻哈圈內造成了創作上的流行與迴響,直到今日,「取樣」都仍是個重要的Hip Hop創作手法,更廣為近代的都會嘻哈分支――醇嘻哈(Mellow Hip Hop)、實驗嘻哈(Experimental Hip Hop)所用。
.
「幹譙」(Diss)則表達出嘻哈文化中有話直說的強勢態度,起先源於街頭聚會上彼此叫囂、人身攻擊的行為,透過犀利的歌詞,創作者們將對方的不滿宣洩出來,如今Diss也經常出現在知名饒舌歌手間,一攻一守,相互回應。而混音帶(Mixtape)的作用則宛如名片,創作者們自行找來空拍、純曲、錄製低成本的創作,透過免費或者低價的方式發送推廣,如今台灣不少饒舌歌手也使用此形態打
.
從上述文化表徵中,不難看出嘻哈創作者直率、熱情、好惡分明的作風。對於不順眼的人事物就直接幹譙;又因喜愛經典樂曲的某些片段,而用「取樣」手法擷取致敬,展開新舊作品間的對話;而個人發行MIXTAPE的現象,則是熱情推銷自己的行為。當然,嘻哈文化中仍有許多有趣的現象不及詳述,但從這些文化現象已足以彰顯嘻哈的精神與態度。
.
法國饒舌樂:僅次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法國饒舌誕生於一九七九年前後的巴黎,並在八四年出現首位發行法語饒舌專輯的歌手Dee Nasty。而真正走紅的饒舌明星,則是九一年以專輯Qui sème le vent récolte le聞名的MC Solaar。
.
法語饒舌更加重視種族意識,並隨著政府都市規劃政策,而有過地域認同問題。在一九六○至八○年間,法國市區也有許多受到生存權壓迫、受歧視的外來移民,而饒舌則成為他們自我發聲的工具之一。
.
大量使用族群方言與原鄉音樂元素的結果,也讓法國嘻哈充滿多元魅力,九○年代是嘻哈大舉風行的黃金期,標榜種族意識的歌曲,也同時受到貧民區年輕人與中產階級的歡迎。法國嘻哈商業化則在九○年代中期開始發酵,打造出許多一線歌手團體如MC Solaar 、NTM 、Manau等,如今法語饒舌已是全球饒舌第二大市場,僅次於美國。
.
台灣嘻哈音樂:兼容並蓄與年輕化
島國台灣自古以來吸納接收了不少外來文化,嘻哈也是其中之一。九○年代不乏流行團體如L.A. BOYZ採用嘻哈元素,到了九○年代末,台灣在資訊上逐漸與國外接軌,開始出現對黑膠音樂頗有品味的DJ前輩(如DJ CHICANO)。
.
然而嘻哈竄上主流則是千禧年之後的事情,麻吉(Machi)、鐵竹堂、熱狗MC Hot Dog、大支、參劈Tri Poets、頑童MJ116、大囍門等數家爭鳴,近三年則以充滿台灣風味與本土意識的拷秋勤Kou Chou Ching與爵士嘻哈風格的蛋堡Soft Lipa風靡台日樂界。
縱使台灣的嘻哈市場與閱聽眾仍小於搖滾客群,創作質量卻潛力無限,整體環境也保留Underground獨立地下音樂的原創務實精神。比起同樣為島國的日本,台灣饒舌歌手年齡稍微偏低,也透過網路社群與音樂原創網站如Street Voice、Sound Cloud等,展開國際的素人合作,也依賴自行壓制MIXTAPE作品等宣傳形式,從六七年級生向下傳承至八九年級。
.
礙於篇幅,在此推薦近兩年值得收藏的嘻哈專輯:分別是充滿本土意識與社會關懷的大支最新專輯《人》,以及曾入圍金曲獎、並與國際知名團體Shin Sight Trio多次合作的爵士嘻哈才子蛋堡《踩腳踏車》。
.
參考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160262147414965(「DJ Mar Hiphop歷史文化講座:Hiphop的歷史」,Bboyworld Asia、DJ MAR,2011)
http://www.wretch.cc/blog/mikechuang/1751851(「法國嘻哈的音樂地景」
Mike Chuang,2005)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p_hop(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French_hip_hop(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Afrika_Bambaataa(維基百科)
http://www.ait.org.tw/infousa/zhtw/PUBS/AmPopMusic/hip.html(美國在台協會)
.
ILLUSTRATION:JOAN OF ARC CYBER PUNK STYLE。/Albert Lynch - Jeanne d'Ar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