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一位年輕人來門診,希望調理 #思覺失調症。
顧及隱私,我不提他的故事,
我今天要提的是我自己身為醫者的感受。
當年我接到第一位思覺失調症患者時,還是位菜菜的住院醫生,只能一邊把脈,一邊沉默,不知道能多說什麼,因為多說甚麼也沒有把握,開的藥也不知道在開什麼,東一槍,西一彈,不成一方。
現在的我,淡定的聽完病家的陳述,望其神色,候其脈氣,下定方藥之後,已經很自然地,會把身體從電腦側轉向病家側,開始淺顯說明:
你這個病,是大腦的神經傳導路徑紊亂了,腦袋沒壞,只是亂了,我們把它整理回來就好。然後解釋症狀演變的來龍去脈,起初幻聽幻覺,很快就會被西藥控制下來,但,整個大腦的紊亂並沒有解決,於是後續還是有其他情緒症狀,例如焦慮/恐慌/憂鬱/低落不安甚至強迫症狀,這些都是必經的路程,復健之路,把大腦的復健也當作一種復健,每天持續的往正確的方向走,時間到了,就會好轉。
什麼是正確的方向?盡量運動,流汗,多參加活動,戒掉冰飲,讓自己作息規律...等。有積極運動的一群,跟每天懶在家喝飲料的一群,時間一直走,復原的速度與差距就愈來愈大。
利用5分鐘,這樣整套的跟初診病家,好好地把重點說明一次,我覺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當然,後續能否遵從針灸或內服藥的治療,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但讓病家獲得這樣正確的「概念」,讓他們願意在復健之路上,少些迷惘徬徨,這比什麼「績效」、什麼「翻床率」都重要百倍以上。
我之所以對於一個專病,可以這樣投入10年,然後有所成長,進而“knowing what I'm doing”,是因為我還保有著對於這個職業的熱情。
熱情?很難嗎?
熱情?能變成麵包嗎?
據統計,醫學院的畢業生,平均經過xx個月的工作後,對醫療工作就喪失熱情。(xx數字,寧密不宣)
上次推薦給朋友小孩的「神的病歷簿」,裡面「大狸貓部長」(也就是在大河劇中曾經飾演德川家康的北大路欣也)後來送給主角一句話:
「當醫生這途啊,最~最重要的就是~
繼續當醫生。」
(乍聽好像很土或很鬧的一段話,其實是真真確確的「正解」!!)
至於,
發表多少篇論文啦,
拿到多高的職位啦,
教了多少學生啦,
等等這些,嘛~,當然也不是說都不重要,但是,最最重要的就是:
Do not quit!!!
至於支撐著no quit狀態的唯一解,
當然就是熱情了。
保有熱情很難嗎?
難與易的箇中滋味,實在只有局內人能體會了。
//嗯,請下一位患者進來吧😊//
神經傳導路徑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家庭醫學】~ 癢 & 痛
天氣開始轉冷了,門診開始出現一些異位性皮膚炎的個案,往往抓到都流血才肯停手;或是有些冬季癢的個案,在洗澡時用熱水沖到皮膚都紅腫,覺得止癢超有效。
其實大家可以看到附圖,「癢」和「痛」的神經傳導路徑類似,所以當你覺得痛的時候,就不癢了!才會有上面這樣的情況。
但這些都治標不治本,就以上面兩種疾病為例:
〔異位性皮膚炎〕應該要做好平時的保溼,並且減少搔抓,因為每次皮膚的受傷及反覆的發炎,都會讓保溼的效果下降。
〔冬季癢〕也稱為「缺脂性皮膚炎」,重點也在於保溼,熱水會把皮膚上的油脂沖掉(可以回想洗油膩膩的碗盤時,用熱水洗得比較乾淨),所以燙到皮膚有痛覺產生,雖然可以短暫把癢感壓下來,然而皮膚的油脂被沖掉更多,造成惡性循環。
※ 題外話,之前看到有支蚊蟲叮咬後的物理性止癢棒,本來以為是用局部加熱的方式,造成疼痛,使得癢感下降;可是產品的說明頁面說是可以破壞蚊蟲打進皮膚的過敏物質?(因為沒找到更詳細的說明,等其他人補充囉⋯⋯)
最後,如果真的很癢,我喜歡用以下三種解決方法:
1. 擦止癢藥膏
2. 冰敷
3. 用拍的,而不要用抓的,減少傷害
〖圖片出處〗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81479/
神經傳導路徑 在 親子天下‧寶寶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擔心小孩個性內向「很吃虧」?父母該做的是...】
「我家孩子不太敢在大家面前說話,喜歡自己看書、自己玩,這種性格我很怕未來他上學會很吃虧!該怎麼陪伴他呢?」
不少資料都可以證實,內向者擅長思考,他們的大腦是由長又慢的乙醯膽鹼神經傳導路徑支配,所以反應時間較長,但擅於自省,並懂得從思辯中找到樂趣。
以下分享這篇文章,或許能幫助爸媽更了解小孩,但 #不要用來貼標籤 喔:https://cplink.co/g9nzhbA3
神經傳導路徑 在 癢覺在脊髓以上的訊息傳遞、各路徑的生理功能仍然不甚明朗 的推薦與評價
鑒於靈長類的旁肱核接收許多來自脊髓的神經元投射,這條新發現的傳導路徑很可能適用於解釋人類的癢覺傳遞。 參考資料: doi: 10.1126/science.aaf4918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