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5 14:01
於Dcard上發佈了一篇我賣豐胸藥騙人的文章,此篇回應。
1.針對「豐胸藥」一詞之說:
首先
藥跟保健食品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產品本身都有國際衛生局認證,且藥物是不能於網路上販售的。
✔️不含麩質 - 本產品不含可檢測出之麩質*
✔️不含可檢測出之基改成分(GMO) - 本產品不含可檢測出之基因改造生物成分
✔️等滲透營養補充飲品 - 能讓身體好吸收的可飲用液狀營養補充
✔️品質標準 - 優良製造規範作業與標準化成分
✔️已檢測:重金屬丶微生物污染物丶過敏原丶效價丶純度及特性鑒別
*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U.S. FDA) 對於「不含麩質」的定義為最終產品中麩質含量少於 20 ppm
2.每項產品都是我自己使用過,我才會分享出來給大家,每個想購買的客人,我都會個別瞭解狀況,不盲目販售;且原po並沒有食用過我的產品,卻將問題怪罪於我身上。
3.關於原po未經許可,擅自截取貼文動態發佈於公開平台:
社群平台的貼文,是用戶的個人資料,受「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規範,畢竟文章中有出現我的肖像權;且擅自截取貼文動態發佈於公開平台,基於攻擊、誹謗之的目的,明顯已違反個資法。
而將截取的貼文轉傳、轉貼的行為,是屬於「利用」個人資料,而利用個資的行為也是以損害他人為目的,亦屬違法。
✨科普小知識✨
🔺關於「胸部」
乳房發育的大小除了受雌性激素影響外,遺傳、營養、暴露的脂肪量、胖瘦、環境荷爾蒙、作息、熬夜、飲食,都會有所影響。
女性荷爾蒙推動乳房成長,乳房的內容物主要是由「乳腺組織」和「脂肪組織」構成,真正決定乳房體積大小的關鍵則在於乳房組織的多寡。
挺拔豐滿的乳房很大程度上依靠「結締組織」的撐托,美顏有助於修補和恢復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結締組織主要成份,還能改善痘痘。
白黎蘆醇植物性雌激素,是女性非常重要的賀爾蒙之一,除了參與生殖系統的和第二性徵的生理作用外,也參與了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骨骼、泌尿系統…等器官的生長、成熟,也讓女性身體現出優美的曲線與具有充滿彈性的皮膚。
🔺「按摩沒有用?」「只是腫起來?」
多多做美胸按摩可以刺激乳腺,讓血液循環更加通暢,但懷孕、生理期期間不建議按摩,因胸部與子宮是互相連結的器官,過度按摩容易造成子宮收縮和乳腺發炎。
推薦穴位:膻中穴、天溪穴
.
.
.
小光做任何事情都是講求信譽,我相信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從不隨意分享事物,所以面對網路上無意義的造謠與毀謗,我並不擔心。
從文章發佈至今我已經收到很多人傳此篇文章的訊息,有些已經回應,有些還來不及回應,也很謝謝很多關心我的粉絲、朋友、男友,詢問現在的狀況與處理後續。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周元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夏天6~9月在一些潮流通暢的點都可以遇的它到..... 花煙,學名巴鰹 (或稱煙管仔,煙仔,三點阿) 上背部曲折波浪花紋,前腹部有三黑點是其重要的特徵。 在春夏的季節沿岸各岬角尖端都會出現它洄游的蹤跡,本島一年四季都可以釣...
「神經締處理」的推薦目錄:
神經締處理 在 寄贅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顏色】
顏色革命,通常是指於專制主義國家舉行全國選舉後,由於不透明或選舉舞弊而引起的大規模抗議運動。
俄國紅色革命、伊朗綠色革命、菲律賓黃色、伊拉克紫色、烏克蘭橙色,以至馬其頓的彩色革命,五彩十色,顏色,都為這些抗議運動帶來了象徵性的意義。
紅色、藍色、黃色、綠色... 各自代表著一個主張、想法、意識形態。
其實,有部分人就連天生的膚色,也覺得某程度上代表著各自的意識形態。
某些政治領袖,希望鞏固政權,總想要除去與自身利益衝突的意識形態。顏色革命更加是他們希望取替的其中一個主要環節。
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就是解決問題本身。
時間久了,竟然有人相信,沒有了象徵性的顏色,便會沒有它所代表的價值和意識形態。
所以,各地利益集團開始討論,取締顏色。
問題是,怎樣取締顏色呢?
先來第一個科學補充環節。
顏色怎樣來?簡單來說,一切都源於「可見光」反射,刺激眼內視覺細胞。不同的顏色,是源於不同波長的光,對視覺細胞刺激反應不一所致。
由於物體反射光線時的物理性質不同,例如光的吸收不同、發射光譜不同等,令不同波長強弱的光線進入眼睛,因此出現了顏色。
這情況下,只要有「可見光」,就能看到東西;因為光線在物質的反射波長不同,所以只要能看到東西,就會有顏色。
這樣看,又怎可能取締顏色呢?
不過,2137年,國際政府開始有共同想法,大家都希望處理這個顏色問題,各國共同資助相關科學發展。
既然無法令顏色的原頭消失,不如來個掩耳盜鈴,令接收顏色的器官無法運作?
有一位偏激的科學家,想到的方法,就是在所有嬰兒出世前,用基因方法控制視錐細胞(cone cell)功能,令其中間的感光色素無法運作。
在此,再先上一節中學生物課。
簡單而言,我們看到東西,是因為光線自物體反射,進入我們的眼睛,到達視網膜。視網膜中滿佈視覺細胞,視覺細胞中的感光物質,能把進入眼中光線的刺激,轉換成神經脈衝,傳到大腦經過分析,你便看到東西了。
視網膜中有兩種視覺細胞,分別為「視桿細胞」及「視錐細胞」。視桿細胞(rod cell)感光比較強,滿佈視網膜,惟只能分辨到黑白;相反,視錐細胞則只位於視網膜中央的小凹位,卻因為視錐細胞含有對紅、綠、藍三種光敏度的感光色素,所以可以分辨顏色。
好了,科補完畢,回到主線。
偏激科學家,提出在所有嬰兒出世前,用基因方法控限制視錐細胞功能,令其中間的感光色素無法運作,因此,只餘下視桿細胞正常,僅能看到黑白色。
在全球政府無限量支持下,即使全球人民都激烈反對,計劃仍在槍杆子下進行。一百數十年,2261年,數代人之後,全球所有人的視力,都只餘下黑白。
從此,所有人看到的都是黑白世界,天上的雲、海裡的水、地上的泥、林中的樹,就連割損手指頭流出來的血,也只能看出白或黑、深或淺的光暗色。
果然,自此之後,地球再沒有顏色革命了。
不過,取而代之的,是三角形革命、六邊形革命、八角形革命等「形狀革命」。
--------------------
再過了幾代人, 雖然大家也習慣了黑白世界 。不過,仍然有不少人,也聽過自己的祖上,可能是爺爺嫲嫲那一輩說,原本世界是五彩繽紛的。
可美麗彩色的世界,只是個歷史傳說, 好像史前的恐龍般,沒有人真正見到過。
久而久之,又再次有科學家,希望重塑以前五彩繽紛的世界。可是,經過數代人,基因早已適應了黑白世界。
就這樣,科學家再次重新研究了數十年。終於,有一位中東國籍的科學家,在當地政府的資金及技術大力支持下,研發出一種口服藥物。
只要把這口服膠囊,配合饅頭或麵包,飽肚服用,在消化過程中,膠囊中的藥物便會被完整吸收,過後便可以重新激活視錐細胞中的感光色素,令人重新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世界。
不過,這個藥物有時限性,只能持續約十五分鐘。十五分鐘過後,視力又會還原,世界重新變回黑白。
膠囊面世後,很多市民都紛紛表示希望試用。
起初,科學家把藥物免費給人試用,但瞬間反應遠較想像熱烈。見此商機,資助發展這項技術的國家及旗下國營公司,馬上把技術申請成為專利,繼而令全球希望看到色彩的人民,都要付費,才能購買這個復見色彩的口服藥物。
自此,能夠欣賞彩色世界,便成為了一項新興娛樂,就好像去KTV唱歌般,要付費,有時限。不過,即使如此,全球人民仍願意付款去看一點兒顏色;而國營公司亦因此得到巨額盈利。
其他國家或其他公司,當然也希望研究怎樣可以創製出相似的技術。不過,無論其他公司怎樣研究,也達不到這個技術水平。
由於公司已把技術註冊專利,所以其他公司無法重新使用相同化學方法,去配製藥物。不過,就算有其他盜版公司想嘗試去用化學方式複製藥物,也不到同樣效果 。
公司方面對這項技術的保密,也相當嚴謹。製作藥粉的部門,只有數位同事,全是高層,他們操作著大量機器,大量生產。到底怎樣研究這項技術出來?科學家也一直也守口如瓶,因此從來沒有人知道,這項技術的來源。
就這樣,公司一直獲得這項技術的全球專利達15年。這15年間,沒有競爭,公司成為全球最大企業。
專利時限過去,西方最大國家的政治強,權要求公司公佈生產技術的方法。公司無可奈何下只能妥協。
不過,公司表明,只會把當年開發這項技術的報告,與及現時生產這項技術的過程,以機密方式,直接交予這個西方最大國家的總統。
總統收到報告,開始打開來看。
--------------------
報告分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藥物研發過程;第二個部分是現時生產的方法。
總統打開第一頁。
那是藥粉裝進膠囊的相片,下面有一些解釋,到底如何把藥粉,裝進膠囊之類。只要配合饅頭或麵包,飽肚服用,膠囊中的藥物才會被完整吸收,繼而重新激活視錐細胞中的感光色素。
總統表示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於是打開下一頁。
第二頁。
也是一張照片。照片拍到一些黑色粉末,經過一部大型機器,加入另外十三種化學物後,黑色粉末變成白色。而那些白色粉末,就是在第一頁的照片中,裝進膠囊的藥粉。
下面補充文字,解釋著那十三種化學物的成分。
總統也表示沒有什麼特別。再打開下一頁。
第三頁。
這則是數張照片,照片拍到一隻眼睛和一條黑色的骨骼,被放進研磨器,磨成黑色粉末。照片下的文字補充,這些黑色粉末,就是上一頁中的黑色藥粉。
再往下一頁,已經是本報告的最後一頁。
裏面有數張照片。
照片拍到科學家從墓地裏,掘出了一具人類屍體。照片中的這具人屍,並沒有腐化。科學家用手術刀,挖出屍體頭部的眼睛,再在屍體的胸腔中,取出胸肋骨。
下面文字補充著:這隻眼睛及所抽出的胸肋骨,就是上頁照片中,磨成黑色粉末的原材料。
而在上面補充文字之下,寫著:
現時製作藥物的方法,則已改為使用活人或剛死去3小時內,死者的眼睛及骨骼提取。一個原材料,大約可生產1000粒口膠藥物。而其中所使用的原材料,主要來自各地的「形狀革命」。
總統蓋上報告,笑了一笑。
再從桌上的小盒中,拿出口服藥物,把玩著。
#故事
神經締處理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機器學習識別特徵阻絕代測 上鏈回送監理資料庫防竄改
人臉辨識加酒精鎖阻酒駕 串區塊鏈上傳比對告警
2021-05-24社團法人台灣E化資安分析管理協會元智大學多媒體安全與影像處理實驗室
本文將介紹酒精防偽人臉影像辨識系統,結合了人臉辨識、酒精鎖以及區塊鏈應用,以解決酒駕問題,並透過監控系統避免代測狀況發生。且利用區塊鏈不可修改的特性,將車輛與人臉資料串上區塊鏈,以確保駕駛人的不可否認性。
長長期以來「酒駕」都是一個很嚴肅且必須被重視的議題,儘管在2019年立法院修法酒駕及拒絕酒測的罰則,但是抱持僥倖心態的人還是數不勝數,導致因酒駕釀成車禍的悲劇還是一再重演,讓不少的家庭因此破滅。
據統計,從2015年到2018年的酒駕取締件數都逾10萬件,而因為酒駕車禍的死亡人數逾百人。在2019年酒駕新制上路以後,2020年警方酒駕取締件數有明顯下降至約6萬件,雖然成功達到嚇阻效果,但是死亡人數仍與去年前年持平,可見離完全遏止酒駕還有很長的路需要努力。
立法院於2018年三讀通過了「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酒駕者必須重新考照,並且只能駕駛具有酒精鎖(Alcohol Interlock)的車輛,所謂酒精鎖,屬於車輛點火自動鎖定裝置,在汽車發動前必須進行酒測,通過才能將汽車發動,而且在每45分鐘至60分鐘後酒精鎖系統就會要求駕駛人在一定時間內進行重新酒測,以便防範在行車過程中有飲酒的情況發生,若駕駛人未遵守其要求,車子就會強制熄火並鎖死,必須回酒精鎖服務中心才能將鎖解開。
由於法案的方式無法完全遏止酒駕,因此許多創新科技或是企業致力於研究相關科技來解決酒駕的問題。
其中本田(Honda)汽車與日立(Hitachi)公司研發出手持型酒精含量檢測裝置,讓駕駛人必須在駕駛之前都先進行酒測,若酒精濃度超標就會將汽車載具上鎖,藉此避免酒駕意外或事故發生,且該技術結合了智慧鑰匙功能,若偵測到酒測值超標,車輛中的顯示面板將會發出警告訊號告知駕駛人,避免酒駕上路之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解決酒精殘值之問題,因為有許多駕駛人都會認為,休息一下後,身體也無感到不適,即駕車出門,等到駕駛人被警方臨檢時才知道酒測未通過,因此收到罰單,甚至是吊銷駕照處罰等。
根據醫學研究指出,酒精是在人體體內由肝臟代謝,實際代謝時間必須看體質以及飲酒量而定。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建議,喝酒後至少要10至20小時後再駕車比較安全。多數人無具備酒精代謝時間的觀念,導致駕駛人貿然上路,待意外發生或罰單臨頭時,已經為時已晚。
背景知識說明
本文介紹的方法為酒精鎖結合攝影鏡頭進行人臉辨識,並將人臉特徵資料與車輛資料串上區塊鏈,並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來避免駕駛人在解鎖酒精鎖時發生他人代測的問題。
由於人臉辨識技術具備防偽性、身分驗證的特性,因此將酒精鎖的技術結合人臉辨識,便可確認為駕駛本人。
何謂人臉辨識
人臉辨識技術屬於生物辨識的一種,基於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將大量人臉的資料輸入至電腦中做為模型訓練的素材,讓電腦透過演算法學習人類的面部特徵,藉以歸納其關聯性最後輸出人臉的特徵模型。
目前人臉辨識技術已經遍佈在日常生活之中,其應用面廣泛,最為常見的應用即為智慧型手機的解鎖、行動支付如LINE Pay、Apple Pay等,其他應用還包括行動網路銀行、網路郵局、社區大樓門禁管理系統、企業監控系統、機場出入關、智能ATM、中國天眼系統等。一般來說,人臉辨識皆具備以下幾個特性:
‧ 普遍性:屬於任何人皆擁有的特徵。
‧ 唯一性:除本人以外,其他人不具相同的特徵。
‧ 永續性:特徵不易隨著短時間有大幅的改變。
‧ 方便性:人臉辨識容易實施,設備容易取得,如相機鏡頭。
‧ 非接觸性:不須直接接觸儀器,也可以進行辨識,這部分考量到衛生問題以及辨識速度。
人臉辨識透過人臉特徵的分析比對進行身分的驗證,別於其他生物辨識如虹膜辨識、指紋辨識,無須近距離接觸,也可以精準地辨識身分,且具有同時辨識多人的能力。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人臉辨識技術也被用來管理人來人往的人流。人臉辨識的儀器可以搭配紅外線攝影機來測量人體體溫,在門禁進出管制系統中,利於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掌握到進出人員的身分,以及幫助衛生福利部在做疫調時更容易掌握到確診病患行經的足跡。
人臉辨識的步驟
人臉辨識的過程與步驟,包括人臉偵測、人臉校正、人臉特徵值的摘取,進行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輸出人臉模型,從影像中先尋找目標人臉,偵測到目標後會將人臉進行預處理、灰階化、校正,並摘取特徵值,接著人臉資料交給電腦進行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運算,最後輸出已訓練好的模型。相關辨識的步驟,如圖1所示。
人臉偵測
基於Haar臉部檢測器的基本思想,對於一個一般的正臉而言,眼睛周圍的亮度較前額與臉頰暗、嘴巴比臉頰暗等其他明顯特徵。基於這樣的模式進行數千、數萬次的訓練,所訓練出的人臉模型,其訓練時間可能為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到幾周不等。利用已經訓練好的Haar人臉特徵模型,可以有效地在影像中偵測到人臉。
Python中的Dilb函式庫提供了訓練好的人臉模型,可以偵測出人臉的68個特徵點,包括臉的輪廓、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基於這些特徵點的資料就能夠進行人臉偵測,如圖2~4所示。圖中左上角的部分是偵測到的分數,若分數越高,代表該張影像就越可能是人臉,右側括弧中的編號代表子偵測器的編號,代表人臉的方向,其中0為正面、1為左側、2為右側。
人臉的預處理
偵測到人臉後,要針對圖片進行預處理。通常訓練的影像與攝影鏡頭拍出來的照片會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會受到燈光、角度、表情等影響,為了改善這類問題,必須對圖片進行預處理以減少這類的問題,其中訓練的資料集也很重要:
‧ 幾何變換與裁剪:將影像中的人臉對齊與校正,將影像中不重要的部分進行裁切,並旋轉人臉,並使眼睛保持水平。
‧ 針對人臉的兩側用直方圖均衡化:可以增強影像中的對比度,可以改善過曝的影像或是曝光不足的問題,更有效地顯示與取得人臉目標的特徵點。
‧ 影像平滑化:影像在傳遞的過程中若受到通道、劣質取樣系統或是受到其他干擾導致影像變得粗糙,藉由使用圖形平滑處理,可以減少影像中的鋸齒效應和雜訊。
人臉特徵摘取
關於人臉特徵摘取,相關的技術說明如下:
‧ 歐式距離:人臉辨識是一個監督式學習,利用建立好的人臉模型,將測試資料和訓練資料進行匹配,最直觀的方式就是利用歐式距離來計算所有測試資料與訓練資料之間的距離,選擇差距最小者的影像作為辨識結果。由於人臉資料過於複雜,且需要大量的訓練集資料與測試集資料,會導致計算量過大,使辨識的速度過於緩慢,因此需要透過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來解決此問題。
‧ 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為統計學中的方法,目的是將大量且複雜的人臉資料進行降維,只保留影像中的主成分,即為影像中的關鍵像素,以在維持精確度的前提下加快辨識的速度。先將原本的二維影像資料每列資料減掉平均值,並計算協方差矩陣且取得特徵值與特徵向量,接著將訓練集與測試集的資料進行降維,讓新的像素矩陣中只保留主成分,最後則將降維後的測試資料與訓練資料做匹配,選擇距離最近者為辨識的結果。由於影像資料經過了降維的步驟,因此人臉辨識的速度將會大幅度地提升。
‧ 卷積神經網路: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是一種神經網路的架構,在影像辨識、人臉辨識至自駕車領域中都被廣泛運用,是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中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的目的是透過濾波器對影像進行卷積、池化運算,藉此來提取圖片的特徵,並進行分類、辨識、訓練模型等作業。在人臉辨識的應用中,首先會輸入人臉的影像,再透過CNN從影像提取像素特徵並轉換成特定形式輸出,並用輸出的資料集進行訓練、辨識等等。
何謂酒精鎖
酒精鎖(圖5)是一種裝置在車輛載體中的配備,讓駕駛人必須在汽車發動前進行酒測,通過後才能將車輛發動。且每隔45分鐘至60分鐘會發出要求,讓駕駛人在時間內再次進行檢測。
根據歐盟經驗,提高罰款金額以及吊銷駕照只有在短期實施有效,只有勸阻的效果,若在執法上不夠嚴謹,被吊照者會轉變成無照駕駛,因此防止酒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強制讓駕駛人無法上路,這就是「酒精鎖」的設計精神。
在本國2020年3月1日起酒駕新制通過後,針對酒駕犯有了更明確且更嚴厲的規定,在酒駕被吊銷駕照者重考後,一年內車輛要裝酒精鎖,未通過酒測者無法啟動,且必須上15小時的教育訓練才能重考,若酒駕累犯三次,要接受酒癮評估治療滿一年、十二次才能重考。
許多民眾對於「酒精鎖」議論紛紛,懷疑是否會發生找其他人代吹酒精鎖的疑慮,為防範此問題,酒精鎖在啟動後的五分鐘內重新進行吹氣,且汽車在行駛期間的每45至60分鐘內,便會隨機要求駕駛重新進行酒測,如果沒有通過測量或是沒有測量,整合在汽車智慧顯示面板的酒精鎖便會發出警告,並勸告駕駛停止駕車。
對於酒精鎖的實施,目前無法完全普及到每一台車子,而且對於沒有飲酒習慣的民眾而言,根本是多此一舉,反而增加不少麻煩給駕駛。若還有每45~60分鐘的隨機檢測,會導致多輛汽車必須臨時停靠路邊進行檢測,可能加劇汽車違規停車的發生頻率。
認識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不依賴於第三方,透過分散式節點(Peer to Peer,P2P)來進行網路數據的存儲、交易與驗證的技術方法。本質上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任何人在任何時間都可以依照相同的技術標準將訊息打包成區塊並串上區塊鏈,而這些被串上區塊鏈的區塊無法再被更改。區塊鏈技術主要依靠了密碼學與HASH來保護訊息安全,也是賦予區塊鏈技術具有高安全性、不可篡改性以及去中心化的關鍵。區塊鏈相關概念,如圖6所示。
區塊鏈的原理與特性
可以將區塊鏈想像成是一個大型公開帳本,網路上的每個節點都擁有完整的帳本備份,當產生一筆交易時,會將這筆交易廣播到各個節點,而每個節點會將未驗證的交易HASH值收集至區塊內。接著,每個節點進行工作量證明,選取計算最快的節點進行這些交易的驗證,完成後會把區塊廣播給到其他節點,其他節點會再度確認區塊中包含的交易是否有效,驗證過後才會接受區塊並串上區塊鏈,此時就無法再將資料進行篡改。
關於區塊鏈的特性,可分成以下四部分做說明:
1. 去中心化:區塊鏈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核心宗旨,就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採用分散式的點對點傳輸,該概念架構中,節點與節點之中沒有所謂的中心,所有的操作都部署在分散式的節點中,而無須部署在中心化機構的伺服器,一筆交易或資料的傳輸不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因此又可以說每個節點就是所謂的「中心」。這樣的結構也加強了區塊鏈的穩定性,不會因為其中的部分節點故障而癱瘓整個區塊鏈的結構。
2. 不可篡改性:透過密碼學與雜湊函數的運用來將資料打包成區塊並上鏈,所有區塊都有屬於它的時間戳記,並依照時間順序排序,而所有節點的帳本資料中又記錄了完整的歷史內容,讓區塊鏈無法進行更改或是更改成本很高,因此使區塊鏈具備「不可篡改性」,並且同時確保了資料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真實性。
3. 可追溯性:區塊鏈是一種鏈式的資料結構,鏈上的訊息區塊依照時間的順序環環相扣,這便使得區塊鏈具有可追溯的特性。可追本溯源的特性適用在廣泛的領域中,如供應鏈、版權保護、醫療、學歷認證等。區塊鏈就如同記帳帳本一般,每筆交易記錄著時間和訊息內容,若要進行資料的更改,則會視為一筆新的交易,且舊的紀錄仍會存在無法更動,因此仍可依照過去的交易事件進行追溯。
4. 匿名性:在去中心化的結構下,節點與節點之間不分主從關係,且每個節點中都擁有一本完整的帳本,因此區塊鏈系統是公開透明的。此時,個人資料與訊息內容的隱私就非常重要,區塊鏈技術運用了HASH運算、非對稱式加密與數位簽章等其他密碼學技術,讓節點資料在完全開放的情況下,也能保護隱私以及用戶的匿名性。
區塊鏈與酒精鎖
由於區塊鏈的技術具備去中心化、記錄時間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且更加強酒精鎖的檢測需要身分驗證的保證性。當進行酒精鎖檢測解鎖時,系統記錄駕駛人吹氣時間以及車輛的相關資訊,還有人臉特徵資料打包成區塊並串上區塊鏈。因此,在同一時間當監控系統偵測到當前駕駛人與吹氣人不同時,此時區塊鏈中所記錄的資料便能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依據,同時也能讓其他的違規或違法事件可以更容易進行追溯。
酒駕防偽人臉辨識系統介紹
為了解決酒精鎖發生駕駛人代測的問題,酒精鎖產品應導入具有身分驗證性的人臉辨識技術。酒駕防偽人臉辨識系統即為駕駛人在進行酒精鎖解鎖時,要同時進行人臉辨識,來確保駕駛人與吹氣人為同一人。
在駕駛座前方的位置會安裝攝影鏡頭,作為駕駛的監控裝置。進行酒測吹氣的人臉資料將會輸入到該系統中的資料庫儲存,並將人臉資料以及酒測的時間戳記打包成區塊串上區塊鏈,當汽車已經駛動時,攝影鏡頭將會將當前駕駛人畫面傳回系統進行人臉比對驗證。如果驗證成功,會將通過的紀錄與時間戳一同上傳至區塊鏈,若是系統偵測到駕駛人與吹氣人為不同對象,系統將發出警示要求駕駛停車並重新進行檢測,並同時將此次異常的情況進行記錄上傳到區塊鏈中。
如果駕駛持續不遵循系統指示仍持續行駛,該系統會將區塊鏈的紀錄傳送回給開罰的相關單位,並同時發出警報以告知附近用路人該車輛處於異常情況,應先行迴避。且該車輛於熄火後,酒精鎖會將車輛上鎖,必須聯絡酒精鎖廠商或酒精鎖服務中心才能解鎖。相關的系統概念流程圖,如圖7所示。
區塊鏈打包上鏈模擬
在進行酒測解鎖完畢以及進行人臉資料儲存後,會透過CNN將影像轉換輸出成128維的特徵向量作為人臉資料的測量值,接著將128個人臉特徵向量資料取出,並隨著車輛資訊一起打包到同一個區塊,然後串上區塊鏈。取出的人臉特徵資料,如圖8所示。
要打包成區塊和上鏈的內容,包括了人臉特徵資料、車牌號碼、酒測解鎖時間點等相關輔助資料,接著透過雜湊函數將相關的資料打包成區塊。以車牌號碼ABC-1234為例,圖9顯示將車輛資料和人臉資料進行區塊鏈的打包,並進行HASH運算。
將人臉資料和車輛相關資料作為一次的交易內容,並打包區塊,經過HASH後的結果如圖10所示,其中prev_hash屬性代表鏈結串列指向前一筆資料,由於這是實作模擬情境,並無上一筆資料,其中messages屬性代表內容數,一筆代表車牌資料,另一筆則為人臉資料。time屬性則代表區塊上鏈的時間點,代表車輛解鎖的時間點。
情境演練說明
話說小禛是一間企業的上班族,平時以開車為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他的汽車配置了酒駕防偽影像辨識系統,以下模擬小禛下班後準備開車的情境。
已經下班的小禛今天打算從公司開車回家,當小禛上車準備發動車子時,他必須先拿起安裝在車上的酒測器進行吹氣,並將臉對準攝影鏡頭讓系統取得小禛的人臉影像。小禛在汽車發動前的人臉影像,如圖11所示。
待攝影鏡頭偵測到小禛的人臉後,接著系統便會擷取臉上五官的68個特徵點,如圖12所示。然後,相關數據再透過CNN轉換輸出成128維的特徵向量作為人臉資料的測量值,如圖13所示。
酒精鎖通過解鎖後,車輛隨之發動,解鎖成功的時間點將會記錄成時間戳記,隨著影像與相關資料串上區塊鏈。在行駛途中,設置在駕駛座前方的鏡頭將擷取目前駕駛的人臉,以取得駕駛人的128維人臉特徵向量測量值,並且與汽車發動前所存入的人臉資料進行比對,藉以判斷目前的駕駛人與剛才的吹氣人臉是否為同一位駕駛。當驗證通過後,也會再將通過的紀錄與時間戳上傳至區塊鏈中,如此一來,區塊鏈的訊息內容便完整記載了這一次駕車的紀錄,檢測通過的示意圖如圖14所示。
系統通過辨識後,便確認了駕駛人的身分與吹氣人一致。且透過時戳的紀錄和區塊鏈的輔助,也確保了駕駛的不可否認性。若有其他違規事件發生時,區塊鏈的紀錄便成為一個強而有力的依據來進行追溯。
如此一來,便可以預防小禛喝酒卻找其他人代吹酒測器的情況發生。在駕駛的途中,如果有需要更換駕駛人,必須待車輛靜止時,從車載系統發出更換駕駛要求,再重新進行酒測以及重複上述流程,才可以更換駕駛人。如果沒有按照該流程更換駕駛,系統將視為異常情況。
結語
酒駕一直是全球性的問題,將有高機率導致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家庭破碎,進而醞釀後續更多的社會問題,皆是酒駕所引發的不良效益。為了解決酒駕的問題,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酒駕標準或是法律規範,但是大部分國家的規範和制度都只有嚇阻作用卻無法完全遏止。在不同的國家防止酒駕的方式不盡相同,有的國家如新加坡,透過監禁及鞭刑來遏止酒駕犯,又或者是薩爾瓦多,當發現酒駕直接判定死刑,這樣的制度雖嚇阻力極強,但是若讓其他國家也跟進,會造成違憲或是違反人權等問題。因此,各國都在酒駕的問題方面紛紛投入研究,想要達到零酒駕的社會。
為達成此理想,本文介紹了基於區塊鏈的酒駕防偽辨識系統,利用酒精鎖搭配人臉辨識技術以及區塊鏈技術,使有飲酒的駕駛人無法發動汽車。且該系統搭載在行車電腦中,結合攝影鏡頭的監控對駕駛進行酒測防制管理,將人臉資料、酒精鎖、解鎖時間點與相關資訊打包成區塊並上鏈。基於區塊鏈技術內容的不易篡改,可加強駕駛人的不可否認性,當汽車發生異常情況時,便能利用有效且可靠的依據進行追溯。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時代已經來臨,透過酒駕防偽辨識系統來改善酒駕問題,在未來能夠普及並結合法規,智慧汽車以及智慧科技的應用將會帶給人們更安全、更便利的社會。
附圖:圖1 人臉辨識的步驟。
圖2 人臉特徵點偵測(正臉)。
圖3 人臉特徵點偵測(左側臉)。
圖4 人臉特徵點偵測(右側臉)。
圖5 酒精鎖。 (圖片來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uardian_Interlock_AMS2000_1.jpg with Author: Rsheram)
圖6 區塊鏈分散式節點的概念圖。
圖7 系統概念流程圖。
圖8 取出人臉128維特徵向量。
圖9 儲存車輛相關資料及人臉資料到區塊。
圖10 HASH後及打包成區塊的結果。
圖11 汽車發動前小禛的人臉影像。
圖12 小禛的人臉影像特徵點。
圖13 小禛的人臉特徵向量資料。
圖14 系統通過酒測檢測者與駕駛人為同一人。
資料來源:https://www.netadmin.com.tw/netadmin/zh-tw/technology/CC690F49163E4AAF9FD0E88A157C7B9D
神經締處理 在 周元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夏天6~9月在一些潮流通暢的點都可以遇的它到.....
花煙,學名巴鰹 (或稱煙管仔,煙仔,三點阿)
上背部曲折波浪花紋,前腹部有三黑點是其重要的特徵。
在春夏的季節沿岸各岬角尖端都會出現它洄游的蹤跡,本島一年四季都可以釣獲。花煙喜愛追逐苦蚵仔或是青鱗仔等小魚為食,以基隆東岸碼頭(白燈)或鼻頭角200礁為主用,水球跟弓角都可以跟它交手到,小捲的效果也很不錯,鐵板就要看季節了,是大宗的遊釣魚,生魚片處理的好...今天做了活締(神經締魚),生魚片的好滋味口感真的不輸鮪魚喔!.....
音樂:
Track: LFZ - Popsicle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ncs.io/PopsicleYO
K-391 - Earth [NCS Release]
Music provided by NoCopyrightSounds.
Watch:
NCS Drumstep Playlist: http://bit.ly/NCSdrumstep
Support on iTunes: http://apple.co/1YY1VBD
Download this track for FREE: https://www.hive.co/l/u8ke

神經締處理 在 張小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謝洸俠的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td3OLAr1X8d5z_s1pKeCw
謝洸俠的爸爸釣到體型不小的沙格
剛好讓他們試試
有處理過的魚貨
到底差多少!
你們呢?
試試看吧!
保證你們不後悔

神經締處理 在 經過活締處理,含放血、神經破壞的魚 的推薦與評價
換句話說,經過活締處理,含放血、神經破壞的魚,不僅口感風味較佳,保鮮期也會延長,符合食用生魚的需求。 活締的好處? 更人道的將魚類殺死、 ... ... <看更多>
神經締處理 在 週五來聊BAR S2EP4|我游進來了又游出去了~吃我啊! 的推薦與評價
03:45捕魚方式會影響魚的口感嗎? 05:05神經絞處理&神經活締:主要防止過度消耗ATP(三磷酸腺苷),保持魚鮮味 06:00台灣西部魚與東部魚的差異?東部魚類 ... ... <看更多>
神經締處理 在 Re: [問卦] 魚進入死亡的瞬間怎麼發生的?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kissmenow (吻我 現在)》之銘言:
: 哺乳類動物多半是越來越衰弱
: 最後體力不支
: 躺在地上像睡著一樣慢慢的斷氣
: 那麼魚類呢?
: 魚類沒有辦法睡覺
: 他們死掉前一瞬間到進入死亡怎麼發生
: 是游到一半就突然不動了嗎?
: 附上剛吃完的泰式清蒸檸檬魚
: 有夠好吃
: 這篇釣的到3r的話我唱3r指定的歌給3r聽
:
這個嘛
我要聽孫盛希的歌
好 一般魚類如果
扣掉意外慘死(被吃掉或被人類宰了)
或者生病(生病的可能性很多)
如果是正常的老死
大概步驟會是這個樣子的
1.魚魚的視力開始模糊模糊
對於觸覺的敏感度也開始下降
2. 看不到 對於輕輕觸摸也感覺不到
這時候他的呼吸會稍微變慢
活動力開始下降
3. 這時候的魚魚已經開始有點無法控制平衡
他會想要掙扎一下
所以這時候呼吸頻率會提升
偶爾還會奮力的游泳
4. 平衡感已經完全失去了
感覺基本上已經消失
連重重壓他有時候都會沒反應
這時候的呼吸已經變得非常緩慢
5. 死亡
這時候就是魚魚死掉了
做甚麼都救不回來 QQ
不過這是魚魚正常死亡的時候
會慢慢的失去感官 失去意識
所以基本上我是覺得不會感受到太多痛苦
其實跟麻醉麻過頭87分像(?
不過絕大部分的魚魚都是意外慘死啊!!
被抓上來就窒息而死
不然就是被丟到冰塊裡面等死
然後魚就會開始掙扎把自己弄得全身都是傷
因此愛吃魚的日本人有一個方法
活締(Ikejime)
這個呢就是像高中生物課宰青蛙一樣
用腦脊隨穿刺讓魚比較快結束痛苦QQ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1Iud-tJko
之後再放血
這樣子的方法讓魚也比較不會受那麼多痛苦
再來魚肉也會比較好吃
好 大概是這樣子啦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1.71.8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7476644.A.D0D.html
這樣魚肉會不好吃
但是目前認為是 會
後來發現不是 只是人類以人類的觀點在看
※ 編輯: rrr518 (140.121.71.85), 01/15/2019 00:21:31
因為味道比較重
而且這樣能保存比較久
我曾經坐在那邊看了快3小時吧QQ
※ 編輯: rrr518 (101.12.208.140), 01/15/2019 01:40: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