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所藏清朝龍柱介紹】
北港朝天宮除了擁有獨特的建築格局外,還存有兩對清朝龍柱。一對在觀音殿立於乾隆40年西元1775年,一對在拜殿刻於咸豐5年前後西元1855年。
首先觀音殿龍柱是全台現存最早的第二例龍柱,也是全台首對刻有紀年款龍柱,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且其出現也替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提供相關的斷代依據。
目前立於朝天宮觀音殿前的乾隆龍柱,左柱飛榜處刻有「乾隆乙未年臘月敬立」,右柱書卷處則是「晉水弟子張植槐叩答」等字跡留存,而晉水即是今日的福建泉州晉江。若依照所刻字跡應是事先刻妥才運送來台的,故為乾隆40年西元1775的作品,且當時應是立於正殿,後因改建緣故才移至觀音殿。
柱體未刻有仙人像,左右龍頭造型亦差異頗多,但龍髯屬於「中分式」,而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亦有類似的龍髯表現形式,此外因此龍柱是透過海運而來,故龍身與柱體關係緊密,但若與台南開基天后宮龍柱相比,仍是突出許多。
而雄雌龍頭造型有所差異,這點在大同保安宮三川殿嘉慶龍柱上也能見到,不過在清朝仍是屬於為數不多的柱例。新港水仙宮的正殿龍柱立柱時間略晚於朝天宮5年,且同樣刻有紀年款,不過柱體明顯更為高大一些,線條也更為銳利些,不同於朝天宮,水仙宮的龍柱是龍爪未抓住火球,這點又與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相同,朝天宮觀音殿龍柱強調前腿龍爪的部份,則是與新港水仙宮和新莊慈祐宮相同,這也是多數乾隆嘉慶龍柱的共同特點之一。
至於立於拜殿的八角蟠龍柱,未刻有紀年款,其重要性在於其可能是現場雕刻的龍柱,也是目前所知中南部廟宇中最早用八里觀音石雕成的龍柱。在淡水龍山寺正殿也有一對咸豐 8年西元1858年所立龍柱,同樣也是用觀音石雕成。現存最早的觀音石雕刻龍柱作品則藏於新莊廣福宮三川殿和正殿,都是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的作品,顯示台灣匠師使用台產觀音石或砂岩雕刻龍柱的時間,其實是非常早且與粵派匠師有關。為何拜殿龍柱是現場雕刻?從龍柱的雕刻工法偏重高浮雕及鏤空的表現方式,就能理解。
而咸豐年間的龍頭也改變了道光年間圓潤滑順的造型,朝向更講究凹凸立體的風格邁進,龍眼也從水滴狀的牛眼轉變成外凸的柱眼,但多數仍未彎曲,而北港朝天宮拜殿則是特例,直到日治時期類似蝦眼的龍眼才大為流行,。此外若將此龍柱與淡水龍山寺正殿相較,兩者龍柱前腳鏤空手法幾乎相同,不過柱下岩石的造型,則是大為相同。
與觀音殿不同的,此咸豐龍柱後刻有八仙造像,而八仙一直是台灣民間信仰相當喜愛的題材之一,目前所知最早刻有八仙造像的龍柱是藏於新莊廣福宮正殿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的龍柱,不過其屬於現場雕刻,至於最早透過海運而來則是關渡宮所藏乾隆48年西元1783年的升龍龍柱,以上就是我所分享內容,希望能對您在對北港朝天宮所藏龍柱有更多了解。
https://youtu.be/ks0LCbHuQzQ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港朝天宮#龍柱#清朝龍柱 北港朝天宮除了擁有獨特的建築格局外 ,還存有兩對清朝龍柱。 一對在觀音殿立於乾隆40年西元1775年, 一對在拜殿刻於咸豐5年前後西元1855年。 首先觀音殿龍柱是全台現存最早的第二例龍柱, 也是全台首對刻有紀年款龍柱, 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 而且其出現 也替...
「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梁震明 Liang, Chen M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陳惠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大陸海運到台灣幾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大陸海運到台灣幾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上海云翔集運/德玲集運- Posty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請問淘寶集運商地點的選擇有影響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比小三通還快! 台北到平潭3小時-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台美檢驗ptt - 2023 - knurl.fun 的評價
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回顧前年今天,我在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拍攝的影片。
2018年8月23日是「八二三砲戰」60週年紀念日,當天我特地拜訪位於臺北市中山北路與北安路口的「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原北安公園),那是我第一次到這兒。
《關於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
2016年8月23日,在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臺北市議會及劍潭里辦公室極力的促成之下,位於臺北市中山北路與北安路交會處北側的北安公園正式更名為臺北市首座「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園內的「八二三臺海戰役勝利紀念碑」則是在同年9月3日軍人節揭碑。
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裡特地安置國防部提供的兩組戰時火砲,結合當地忠烈祠、海軍總部,串連前總統蔣經國故居「七海文化園區」,成為臺北市重要的國防教育、觀光及文化重點。
1958年八二三砲戰勝利,奠定了兩岸和平的基礎,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推動臺北市設置八二三臺海戰役勝利紀念碑多年,透過市議會議員連署支持,北市府公園處多次與相關里辦公室溝通,最終選擇在中山區北安公園,並獲劍潭里畢無量里長全力支持,經劍潭里辦公室依「臺北市公園更名作業要點」連署,提報區務會議,並經公告,完成嚴謹的更名程序。
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就任市長後首次與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會面,即責成公園處於2016年8月23日前完成這項重要任務,在市議會、劍潭里辦公室及市府同仁的努力下如期完成,讓八二三戰役戰友完成多年的心願,也是市府對於先烈及現今戰友在臺海和平的感謝。
戰役後許多軍人回歸社會,仍為社會發展持續的努力,因此北市府選擇在2016年9月3日軍人節當天,為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裡的「八二三臺海戰役勝利紀念碑」揭碑,向曾參與這項光榮戰役的軍人們致敬。
為了充實公園內景觀,北市府兵役局與國防部協調,提供歷經八二三砲戰時間的兩組火砲,由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規劃成符合歷史及當地景觀之紀念公園。
這兩組火砲,一組是M59型155公厘加農砲,為國軍於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壓制中共砲兵主力,另一組是40MM/L60雙管砲,在臺海防衛戰裡殺出重圍登上金門灘頭,成功執行運補任務。上述火砲在檢整之後,於此公園長期陳列展示,供國人緬懷我軍將士參與八二三砲戰之英勇事蹟。
北安公園更名為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自選址即符合當地意象,在劍潭里畢無量里長的努力下,依臺北市公園更名程序完成更名,極具歷史文化意義;八二三紀念公園自選址完成、辦理更名程序及至工程完工,不到半年的時間,讓八二三戰役戰友及其家屬完成多年的心願;紀念碑及火砲設置完成後,結合當地國防機關、忠烈祠等,成為當地亮點,讓民眾能了解八二三臺海戰役之歷史由來。
在八二三戰役中,共軍突襲金門列島,二小時落彈四萬餘發,我軍及時果斷反擊,開戰44天共軍發射了47萬餘發砲彈,戰時臺灣許多年輕人臨時被徵召,不分黨派及族群,軍民合力浴血奮戰,以英勇堅毅意志,終於抵制共軍侵略,贏得了光榮的勝利。
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緊臨忠烈祠、海軍總部、空軍司令部、國防部,結合前總統蔣經國故居「七海文化園區」、國家軍事博物館,除了對在地文化觀光有助益外,並可加強全民之國防教育。
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的設立,不僅代表臺北市感念軍人「保鄉衛土」的奉獻精神,更清楚記載了這段屬於臺灣人不分族群保家衛民的歷史,讓民眾在巡禮之際,得以緬懷先人的英勇事蹟,永銘這段重要的歷史記憶。
《關於八二三砲戰》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京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10月15日,解放軍渡海發動廈門戰役,先佯攻鼓浪嶼,成功吸引國軍注意力,造成國軍判斷失誤。之後,解放軍分數路成功登陸廈門,擊敗守島國軍。10月17日,國軍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棄守廈門。解放軍第十兵團佔領廈門後,繼而佔領金門以北之石井、蓮河、大小嶝、澳頭等地。解放軍葉飛將屬下第三十二軍船隻分發給第二十八軍,決定集中船隻進攻大金門,但鑒於船隻數量不足,日期一再延後。10月24日晚間,解放軍決定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登島解放軍在島上戰鬥三晝夜(至10月27日),全軍覆沒,史稱古寧頭戰役。
1949年10月27日,古寧頭戰役獲勝消息傳到台北,蔣介石流淚道:「這一仗我們全勝了…台灣安全了。」蔣對此戰給予高度評價:「古寧頭大捷,不僅保住了金門,更保住了台灣。」
於是,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能攻下金門,中華民國成功拿下台灣海峽的主控權,把主力集中至台灣。翌年(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為了避免中共藉機攻台,把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令解放軍渡海攻台的難度倍增,於是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隔著台灣海峽對峙,雙方在軍事上雖未發生激烈衝突,但仍保持緊張的敵對狀態。
1958年7月中旬,伊拉克推翻其王室,建立伊拉克共和國,並退出巴格達條約,美、英立即派兵進駐黎巴嫩與約旦,中東形勢緊張。中華人民共和國以「聲援中東人民的反侵略鬥爭」為由,加強沿海兵力,形成態勢將要攻打台灣。7月15日,中華民國宣布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戰備狀態。7月31日,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和其國防部長飛抵北京,與毛澤東及周恩來等人密商。
地理上,金門、廈門隔海相望,金門島上國軍大砲能封鎖廈門港入口,因此廈門附近航運受威脅。
1958年8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透過福建前線各電臺廣播宣傳「攻取金門馬祖、武力解放臺灣」企圖先用心理戰術瓦解金門守軍士氣。8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陸空軍開始大量向福建集中。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迅速南移,它的轟炸機進駐路橋機場,戰鬥機則分別進駐沿海各地的機場內。」8月6日,中華民國國防部宣布:「台灣海峽局勢緊張,台澎金馬地區進入緊急備戰狀態」。
1958年8月18日至20日,蔣介石巡視金、馬前線。8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集中在三都港內,隨時準備出動。」蔣中正乘艦抵金門巡視防務,親作重要指示並勉勵前線官兵。8月23日,蔣經國函電宋美齡:「父親曾往金馬二地視察,今已返台北,一切平安,請釋念,敬請福安。兒」。
1958年8月23日,解放軍突然對金門進攻,砲擊一日數萬發。
八二三砲戰,又稱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香港和中國大陸則稱之為金門砲戰,是指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間,發生於金門及其週邊的一場戰役,由於當時國共雙方以隔海砲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砲戰。
砲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中華民國國軍隨後開始反擊;砲戰初期,解放軍打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重點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一開始,國軍猝不及防,而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並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八吋榴砲反擊及癱瘓廈門車站內的補運單位。
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空軍也多次戰鬥,到了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停」(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單打雙不打),逐漸減少攻勢,至此,中華民國國軍成功守衛了金門。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單打雙不打狀態,直到1979年和美國建交為止。
八二三砲戰是國共內戰一部分,也是國共雙方陸海空軍迄今最後一次大較量,此後雙方軍事衝突局限於海上,並逐漸停止至今。
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陳惠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前幾天,有朋友傳來這張「平潭高雄直航儀式」的相片給我,我一直沒有時間好好看一下所指為何。直到剛剛終於有點時間耙梳一下資料。
剛才認真看了一下,這張照片是去年2019年1月19日,高雄市政府所發出的新聞稿:https://reurl.cc/7XZOrb,裡頭指:
「由兩岸共同成立的嵐台企業及企業家聯合會,近日大量採購南部農業縣市優質的蔬果水產,響應高雄市長韓國瑜貨暢其流的理念,約有500噸、新台幣2200萬的農漁產,由華岡集團快輪運抵福建平潭今(19)日由高雄港首航,韓國瑜感謝兩岸業者以實際行動支持,期能繼續拓展海外市場,創造更大商機。」也就是兩岸的海運直航。
我查了一下法規,應是由陸委會主轄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海運直航許可管理辦法」來規範客貨運直航相關辦法,其中,第三條規定:
「船舶運送業申請經營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海運客貨直航業務,應檢附海運直航申請書、營業計畫書及相關文書,向航港局申請,經該局考量運量供需及運能平衡,核轉交通部許可後,始得營運。
第一項許可期間,以二年為限,並得於期限屆滿三十日前重新申請許可。
船舶運送業應於取得許可後四個月內營運;屆期未開始營運者,由航港局報交通部廢止其營運許可。」
以韓前市長2018年12月25日正式上任,在隔年1月19日就開啟兩岸貨運直航,確實是力推。而平潭真正引人注目,也是同樣去年7月11日曾經搞過的一個「直航大烏龍」,即宣稱「海峽號」要從平潭直航高雄港,但結果一查,根本沒有跟陸委會提出申請(目前已有平潭←→台北;平潭←→台中的大三通直航),而遭到否認。
這次平潭再度躍上大家的記憶,是中國國民黨籍的李雅靜市議員她在中山大學碩士論文題目,寫的就是「平潭」。而平潭早已被媒體揭露是中國對台工作的重要統戰基地。(也可參考溫朗東的文章:https://reurl.cc/4RkEXY)
而在這張照片中,我們看見了民進黨籍的立法委員許智傑先生,也是一同慶賀通航。而中國國民黨的對手李雅靜女士,則是早在2012年就撰文稱讚。
這兩位都是我去年選舉期間的兩大黨代表參選人,對身為一位自長成意識以來,從生活經驗和知識系譜都是堅定的台獨份子的我,在去年選舉期間被猛攻為欠缺台灣意識甚至中共同路人,真的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高雄市政府真的很不嚴謹照片的檔名是1070119根本是回到過去
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北港朝天宮#龍柱#清朝龍柱
北港朝天宮除了擁有獨特的建築格局外
,還存有兩對清朝龍柱。
一對在觀音殿立於乾隆40年西元1775年,
一對在拜殿刻於咸豐5年前後西元1855年。
首先觀音殿龍柱是全台現存最早的第二例龍柱,
也是全台首對刻有紀年款龍柱,
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
而且其出現
也替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提供相關的斷代依據。
目前立於朝天宮觀音殿前的乾隆龍柱,
左柱飛榜處刻有「乾隆乙未年臘月敬立」,
右柱書卷處則是「晉水弟子張植槐叩答」等字跡留存,
而晉水即是今日的福建泉州晉江。
若依照所刻字跡
應是事先刻妥才運送來台的,
故為乾隆40年西元1775的作品,
且當時應是立於正殿
,後因改建緣故才移至觀音殿
。
柱體未刻有仙人像
,左右龍頭造型亦差異頗多,
但龍髯屬於「中分式」,
而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亦有類似的龍髯表現形式,
此外因此龍柱是透過海運而來
,故龍身與柱體關係緊密,
但若與台南開基天后宮龍柱相比,仍是突出許多。
而雄雌龍頭造型有所差異
,這點在大同保安宮三川殿嘉慶龍柱上也能見到,
不過在清朝仍是屬於為數不多的柱例。
新港水仙宮的正殿龍柱立柱時間略晚於朝天宮5年,
且同樣刻有紀年款,
不過柱體明顯更為高大一些,
線條也更為銳利些,
不同於朝天宮
,水仙宮的龍柱是龍爪未抓住火球,
這點又與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相同,
朝天宮觀音殿龍柱強調前腿龍爪的部份,
則是與新港水仙宮和新莊慈祐宮相同,
這也是多數乾隆嘉慶龍柱的共同特點之一。
至於立於拜殿的八角蟠龍柱,未刻有紀年款
,其重要性在於其可能是現場雕刻的龍柱
,也是目前所知中南部廟宇中最早用八里觀音石雕成的龍柱。
在淡水龍山寺正殿也有一對咸豐 8年西元1858年所立龍柱,
同樣也是用觀音石雕成
。
至於現存最早的觀音石雕刻龍柱作品則藏於新莊廣福宮三川殿和正殿
,都是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的作品
,顯示台灣匠師使用台產觀音石或砂岩雕刻龍柱的時間
,其實是非常早且與粵派匠師有關
。
為何拜殿龍柱是現場雕刻
?從龍柱的雕刻工法
偏重高浮雕及鏤空的表現方式,
就能理解。
而咸豐年間的龍頭
也改變了道光年間圓潤滑順的造型
,朝向更講究凹凸立體的風格邁進,
龍眼也從水滴狀的牛眼
轉變成外凸的柱眼,
但多數仍未彎曲,
而北港朝天宮拜殿則是特例,直到日治時期類似蝦眼的龍眼才大為流行。此外若將此龍柱與淡水龍山寺正殿相較,
兩者龍柱前腳鏤空手法幾乎相同,
不過柱下岩石的造型,則是大為相同。
與觀音殿不同的
,此咸豐龍柱後刻有八仙造像,
而八仙一直是台灣民間信仰相當喜愛的題材之一,
目前所知最早刻有八仙造像的龍柱
是藏於新莊廣福宮正殿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的龍柱,
不過其屬於現場雕刻
,至於最早透過海運而來
則是關渡宮所藏乾隆48年西元1783年的升龍龍柱,
以上就是我所分享內容,
希望能對您在對北港朝天宮所藏龍柱有更多了解。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s0LCbHuQzQ/hqdefault.jpg)
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大陸海運到台灣幾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福建到台湾 的海运时效: 1、本周三装柜,次周一清关,周二派送; 2、货物深圳到台湾时效正常为4-7天。 福建到台湾的海运费用: 关税—运输费用—报关费用— . ... <看更多>
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上海云翔集運/德玲集運- Posty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想想去年這時間,就差不多上海要因為疫情封起來了。 ... Joyce Tseng. 請問目前若走福建雲翔,大約需要幾天到台灣呢?謝謝 ... 海運,細節很多,利潤更薄,靠的是量。 ... <看更多>
福建到台灣海運時間 在 大陸海運到台灣幾天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福建到台湾 的海运时效: 1、本周三装柜,次周一清关,周二派送; 2、货物深圳到台湾时效正常为4-7天。 福建到台湾的海运费用: 关税—运输费用—报关费用—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