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陶宛】謝謝立陶宛🇱🇹
繼美國🇺🇸和日本🇯🇵大方捐贈疫苗後,#立陶宛 🇱🇹也正式宣佈將餽贈台灣AZ疫苗兩萬劑!
#謝謝立陶宛
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Ingrida Simonyte)指出,「我們很希望能多做一些,但現在只能盡己所能」;外交部長蘭斯伯格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也在推特PO文表示,2萬劑AZ疫苗預計9月底將抵台。
蘭斯伯格斯表示,儘管這批疫苗為數不多,但「熱愛自由的人應互相關心彼此」。
立陶宛政府今年5月對外宣布,預計在2021年在台灣「正式設立代表處」後引發中國震怒;而立陶宛政府目前也已提出修法,允許該國商務代表派駐在外,今又正式宣布贈台疫苗兩萬劑。可見民主國家之間平等與互助合作的關係與友誼。
#中國武漢肺炎(COVID-19)病毒肆虐,導致全球均籠罩在疫情的衝擊與陰霾之下。然而,就在這樣危急艱難的時刻,相信更能讓台灣看見自己的價值,也看清誰是共患難的真朋友!
#不畏強權
#自由民主是我們共同的信仰與價值
——————————————————————
《閔琳の心內話》
德不孤必有鄰。
人權、自由與民主,是我們共同的信仰與價值。台灣是世界公民,也是國際社會的一份子。
而所謂「#歹厝邊」⋯⋯
就是「槍炮彈藥對準你」,還說「血濃於水不可分割」;就是「搞出武漢肺炎疫情衝康全世界」還「從中阻撓台灣取得疫苗」!
台灣人民必須覺醒、看清事實真相,
看清 #PRC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 的真面目。
❤️誠摯感謝國際友人給台灣的溫暖與幫助❤️
我贈他人口罩,他人回我以疫苗。
這叫禮義之邦、禮尚往來、真朋友真進展,以及#踏實外。只是遺憾,不少文化水平低下者(包括某些滯台外來政黨),總誤以為這叫「乞討」。
台灣加油💪🏼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2萬的網紅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老外看中國,我是郝毅博。大家知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很感興趣,上大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和孔子有關的課程。兩千多年來中國社會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深,中國古代官員是按照儒家六德「智、信、聖、仁、義、忠」來辦事。可惜的是,在1949年以後,這些傳統的中國儒家思想和道德觀念持續被中共政...
禮義之邦 在 莊瑞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冷血嘲笑台灣空軍?
#中國就是兩岸關係麻煩製造者
昨日在屏東傳出兩架F-5E戰機擦撞意外,造成一名飛官不幸殉職,一名飛官仍搜救中。正當台灣舉國為死者悼念、為失蹤者祈禱時,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卻在微博上冷血嘲笑這起不幸意外。這種水準,不只是再一次反映中國共產黨自掌權以來,治國沒有人性的一貫傳統,也證明了兩岸關係和區域穩定的麻煩製造者,就是中國。
人性,是不分國界的普世價值,無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激烈廝殺,曾出現聖誕節休戰的故事;或是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因以人道精神對待戰俘並拒絕執行納粹屠殺命令,獲得包括英美等對手的高度尊敬。
可惜的是,這樣的精神,在中國身上看不見。一個強調大國崛起、以禮義之邦自居的國家,事實上卻是從反右、文革、天安門,以及西藏、新疆等議題,都呈現出冷血而無人性的姿態。
這樣的國家,是沒有辦法獲得世界的尊敬,就算國力強盛了,心態上恐怕還是停留在東亞病夫的自卑中。
新聞補充:【戰機對撞】陸媒冷血開酸不意外 胡錫進:台灣空軍紙糊的?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https://reurl.cc/l0nRzQ
禮義之邦 在 劉天賜個人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情绪
人的情绪真難了解, 人也是最難制自己情绪的。現代文明社會,便是専門管理人的情緒的。問題是「情緒」哪裡來?
真是很難答。嬰兒時,己有情緒,(莫非在母体中已有胎教?) 真的。嬰兒也鬧脾氣的, 它到時候吃乳, 便大喊大吵, 遲一分鐘, 便有情緒了。本性乎?
情緒要受控制, 這便是文明了。人禽之别, 在於人類可以控制情緒, 愈智力接近人類之動物,便可以(教導)控制情緒。早三百年前, 白種人乘船開創南美、非洲、美洲, 他們視土人如「生番」, 「生番亅也者, 不懂得管理情緒, 很容易, 很容易怒發脾氣。 這些, 我們中國自稱禮義之邦, 謂之「有修養」、「有氣度」,也是自我中心地輕視「非我族類亅, 視人家不會控制猜緒的蛮人。
然則, 情緒包括一切「獸性」和野蠻的嗎?不要太看重我们的善本性呀。人與其他動物的基因, 只差很微而已。人與動物的情緒亦差別不大!我們發怒的時候, 不會照鏡子, 不會拍紀錄片吧。看不見自己真實發怒面貌。如果見到, 打包單嚇了一大跳, 自己不能認出這是平常面貌的自己, 如其他,凶獸,甚至幻獸一樣。要殺人, 的力量便湧出來!自己便不是「人」了, 究竟是什麼?你自己也不知道。
我們日常只看到, 歌頒, 欣賞人的好情緒, 例如:倫理上的愛、男女之間的愛情、以至為人類作出犧牲的大愛。這些也是激動我們情緒的。可是, 人類便重視這些情,人之原始之情, 卻輕視了!常常壓抑情緒。法律上管制這些(很多時)不能自主的的情緒。至多可以理解為一時衝動的行為, 一時衝動而已。文明社會堅實不能原諒, 不能逃避償還的。
現代文明, 便是管理、制裁人性的文明, 我們要清清楚楚認識的。
禮義之邦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老外看中國,我是郝毅博。大家知道我對中華傳統文化很感興趣,上大學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和孔子有關的課程。兩千多年來中國社會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很深,中國古代官員是按照儒家六德「智、信、聖、仁、義、忠」來辦事。可惜的是,在1949年以後,這些傳統的中國儒家思想和道德觀念持續被中共政權攻擊和破壞。
目前儒家思想除了在台灣外保存的比較完整外,亞洲其他國家一樣也有人還按照著孔子的哲學來生活,最近我就採訪了這樣的一位韓國學者金正奎,他寫了一本叫大同的書,另外我也採訪了台裡的時事評論員,同時也是笑談風雲的節目主持人章天亮教授,請他也聊聊對於這方面的一些看法。首先,金先生認為儒家重視道德的這種思想可以解決當前中國的很多問題,比如說腐敗的官員等等。
《大同》作者 金正奎:
「內心的道德是一個儒家的概念,就是沒有人監督你,自己也會做好。」
當然一個有道德的官員不一定代表他很有能力把事情做好,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一個沒有道德感的官員肯定不會把百姓的幸福當成他主要的一個任務,所以這邊我也想問章教授的是,中國這種傳統的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還有沒有重要性?那另一方面,中共做為一個文化的摧毀者,他們真的有可能去復興文化,甚至是讓官員們重視道德,學習儒家思想嗎?我們知道這幾年中共一直在推廣著所謂的「孔子學院」,我們一起聽聽章教授怎麼說。
我個人很喜歡中華傳統的政治哲學和理論,我完全不同意共產黨的口號「打碎舊世界,創立新世界」,現代和傳統是可以同時存在的,英國有民主的議會,也有女王;日本有首相,也有天皇,當年孫中山先生推翻了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可是他也尊重中國傳統文化,沒有刻意去破壞。很多學者也說過他們認為中國以前的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發達的,為什麼?
《大同》作者 金正奎:
「西方與儒家的方式不同,遇到社會問題,西方主要通過制度約束:修改法律,改變獎懲制度,讓人自己衡量利弊。儒家的方式不同,儒家是領袖風範,在道德上起表率作用。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能夠管理社會,教化社會。不只是說說正確的言論,而是給出正確的表率和示範,喚醒社會大眾內心的善念。」
不過假如清朝沒被推翻,中國以前的政治制度還存在,那會怎樣?你會看到這個國旗,這裡大概有一個皇帝的圖片,官員可能這樣說話...
開玩笑的。我覺得儒家思想對中國社會會有很正面的影響。如果官員都重視仁他們一定會照顧民眾。當然用儒家理論來改革中國的政治制度是個很複雜的事,可是我覺得金先生和章教授的想法都很有意思,謝謝他們接受採訪。最後跟大家分享金先生說的一句話:
《大同》作者 金正奎:
「中國的未來不僅關係到中國人,中國的未來關係到全人類。」
我覺得這句話很值得我們去思考,因為中國人口眾多,中國的未來怎麼走,肯定影響著全世界,不過中國現在雖然擁有龐大的市場和生產力,但往往輸出給大家的印象,卻是人權狀況很糟糕、暴力腐敗的官員和山寨或黑心食品等等,大家是害怕中國,而不是尊敬、喜歡中國,這和古代這種禮義之邦的形象差得很遠,所以對我來說,不管是儒家或是其他政治理論,如果中國的人民能有權利,自己選出對中國人最好的政治體制,那對全世界肯定都是好事。好的,今天就到這裡,歡迎大家到我的 YouTube、Facebook、微博或 Twitter 留言,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