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電影《愛·殺》,覺得有一種同時看完了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加上 #我們與惡的距離 的震撼感(這篇文是沒有雷的,大家可以安心觀看)。一邊看一邊在思考一個問題:
當你對一個人有性的慾望,就代表你愛他嗎?
「身體是誠實的。」我相信這句話大家都有聽過,經常用來描述當你嘴巴上面說不要,可是身體卻對某一個人產生慾望的時候。過往心理學的研究顯示*,性跟愛在某種程度上面並不同步,換句話說,你可能身體對某一個人有強烈的渴望,但並不代表你愛他。
這件事情如果你覺得很難理解、挑戰你的三觀,那麼我們換個方式來說,你就會比較清楚了。把你的性欲想像成是食慾,我經常跟高中生舉的例子是:「大家每天中午都有吃桶餐嗎?你們喜歡吃學校提供的桶餐嗎?(台下一片哀嚎,都說不喜歡)那麼,你們每天中午11:50的時候,肚子會餓嗎?(會~)你們肚子餓的時候,就代表你很愛吃桶餐、超級愛吃的對嗎?(呃⋯⋯)而且當你吃完桶餐之後覺得很飽很滿足,就代表你真的很愛吃桶餐,是嗎?」
通常講完這段話,學生就會一邊笑一邊鬧,並且霎時間突然理解,原來性跟愛應該分開來討論,就像肚子餓想吃東西,並不代表你很「愛」那樣東西。
本來我是這樣想的,但是今天看完了這部片,有了比較不一樣的感覺。最近我稍微有認真念了一下書,關於前述性跟愛的分離,其實是基於科學「實證主義」觀點進行的實驗,這種觀點假設「世界上有一個唯一的真實」,心理學研究者的目的是想要了解這個真實、或者是趨近這個真實。換句話說,實驗數據表示,男性的性跟愛有50%重疊的,女生只有10%,就可以「證實」當你對一個人產生慾望,有50%到90%的機率,你只想跟他做愛而已,並不代表你愛他。
帶著這樣的「前見」(現象學用語,你可以把它想像成是一種成見),我幾乎是一開始看就全身發毛,完全坐不住,主角小鳳一直說:「身體是誠實的、你不要否認你愛我」,我內心一直吶喊:「不要幻想了,人家是慾望對你誠實,而不是愛你好嗎!?多唸點書再出來拍戲呀!」然後懷抱著這樣的心情把這部片看完——直到出了戲院之後,我才覺得有好像哪裡怪怪的。
幸好最近有唸書,所以我發現當我們研究人類心靈的時候,「實證主義」(就是假設科學數據是真理)並不是唯一的一種思考世界的方式,尤其是愛情,有更多複雜的成分在裡面。我退了一步想,發現之前談的那個實驗採取的樣本是異性戀男女,但是這部片裡面的角色是很多元的性別,在近期的研究顯示**,相較於男同性戀,女同性戀似乎對於性與愛更不容易分離、更粘膩。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性跟愛,真的是可以分離的嗎?
然而,這部片由於劇情的角色設定非常多元,所以更難歸類到「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這種單純的類別裡面,當感情當中混雜了這麼多複雜的成分,我們是否真的能夠用「科學實證」的觀點,再來理解劇中主角之間的情慾糾葛?我突然覺得,好像不是那麼確定了⋯⋯
於是我只好換了另外一副眼鏡。
另外一種理解人類心靈的方式是建構主義:這個世界的知識是我們彼此互相建構出來的,每個人的眼睛裡面看出去的世界都不一樣,我們只能夠在彼此的建構當中,構築出世界共同的模樣,並不存在真實的真理。
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對某些人來說,性跟愛是可以分離的,但是對於某些人來說,性愛是無法分離的,甚至還有更複雜的組合情形;當主流論述都在說「我在說要的時候就是說要、我在說不要的時候就是說不要」(only yes mean yes),會不會有一群人,是懷抱著某一種罪惡感跟阻抗在說不要,但是他們心裡真正的聲音卻是:我很想要。
這段話並不是跟大家我們可以合理去強姦別人(嘴巴上說不要但是身體很誠實啊),而是說我們必須審慎的去檢視自己每一個說出來的言語,有些時候並不完全表達自己真實的意思。例如:
「你知道嗎,我根本不在乎你!」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在不在意對方?
「你走啊!你走了就不要給我回來!」你覺得說這句話的人,到底是希望對方走,還是希望對方留下來?
「你放心,我會忘記你的!」他是真的想忘記,還是不想要自己忘記?
當然,在感情裡面我們會希望言行一致、直說無妨。可是有些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地做出欺騙自己的行為或者是語言。從這幾個例子裡面你可以發現,語言會背叛我們的心靈,像這樣一種時候,你就更要留意身體發出來的聲音。
這樣的背叛有些時候是一種自我保護,保護那些更深的、不想要被傷害的東西,例如你可能害怕的是:如果坦白表現出自己真實的樣子,可能會被踐踏、被傷害。
什麼樣的人會用這種方式「迂迴」表達自己的愛呢?或許是過去發生過一些創傷的人、或許是從小就被「否認」的人、或許是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承擔了很多「負面言語」的人,所以他們在這種負面當中獲得某種「熟悉的感覺」,反而要能夠誠實說出自己的渴望,變成了一種害怕。
也或許,在座的你我每一個人都在生命的某一個時刻當過不誠實的人,不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渴望和身體。
當你極度否認一件事情的時候,身體就是靈魂的出口。
它懂你的渴望也懂你的失望,甚至有些時候,它會用流血、生病、疼痛、還有各種方式來提醒你,嘿!你該面對你生命當中真正重要的問題了,從這個角度重新來理解影片的副標題「身體是誠實的」,我突然覺得一開始的自己太傲慢了,或許影片真正要傳達的並不是「慾望等於愛」,而是有些時候被你用很多道德和束縛所枷鎖的、那些隱隱約約、模糊不清的東西,反而用「身體」可以看清。
例如,你討厭你自己(這是第一個層次的討厭),可是你又討厭你討厭你自己(第二個層次的討厭,這句很難聽得懂舉手🙋♂️),在這種複雜的情緒組合底下,你開始拿起刀子割自己的手腕,然後從「感覺到疼痛」裡面、從別人的疼惜裡面,同時也感覺到自己的重要。然後事後你又開始非常討厭,自己用這種方式來尋求別人的關注和注意(第三個層次的討厭),儘管如此,下一次你的身體還是會「很誠實」用這種方式,再次換取某種上癮——你討厭反覆用這種方式來飲鴆止渴的自己(第四個層次的討厭,有人走到這裡過嗎?)。
這裡並不是鼓勵大家割手,而是要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件事——當你在一段感情裡面的愛混雜了更多的憤怒、嫉妒、甚至是互相傷害的時候,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慾望、愛情可以詮釋的了,更多時候,揉合了過往你所發生的一些經驗,換句話說,在你跟他躺著的這張床上,還躺著別人,這個「別人」,可能是曾用言語霸凌過你的同學或家人、可能是當年曾傷害你的人、也可能是早已經離開你的生命,但是還在你的生命裡面投射下大量影子的人。
這部影片用非常驚悚的方式試圖刻劃上面我所談到的許多不同面向的東西,由於是限制級,所以沒有辦法推薦所有的人去看,但也由於是限制級,所以我會建議看的時候要結伴,不然一個人看可能會覺得相當的恐怖,那個恐怖,會把你推向某種地獄。儘管如此,這麼強烈的感情裡面,還是有許多值得玩味的主題,例如:
—如果一個人不曾被好好愛過,他有可能好好愛人嗎?
—如果一個人經常被丟掉,他有可能把自己撿回來嗎?
—如果你的信仰讓你覺得自己總是有罪,那你有可能變成自己的救贖嗎?
老實說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精彩、而且也非常緊湊的片,看到最後我開始思考一件事:有些憎恨和嫉妒,表面上是想要殺死某一個人,但實際上真正想要殺死的,是自己。可是那個想要死掉的自己,在時空當中的某一個維度裡面,又好想要能夠好好的被愛、好好的活下來。
如果我們生下來都是有罪的,那麼有些地獄,我們是必須親身走過的。可是,走過地獄並不代表我們是地獄本身,看起來像是個怪物,也不代表怪物就是我們。
當我們經過那些業火、經過那些燒灼、經過那些生死交接的關頭,你會發現還是有些東西你會想要抓住、還是有些人你想守候、還是有些事情,你不想要就此撒手。
你還是想要有一個家,一個真正的家。
從此以後,你追求的不只是愛而已,還是一個家,一個能夠好好愛你,也能夠好好把你當一個正常的人的家。
我經常覺得,看見黑暗的時候也會看見希望,這部片能夠帶你走到很深的一個地獄,走出戲院,牽著你愛的人的手,你會發現,地獄的另外一頭,有光。
——
*實驗請參考《性愛好科學》p.245,Suschinsky, K. D., Lalumière, M. L., & Chivers, M. L. (2009). Sex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genital sexual arousal: Measurement artifacts or true phenomena?.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8(4), 559-573.
ISO 690
** 許欣瑞(2014).同志開放/多重關係中的誠信與語言實踐策略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最近我們的駐德大使謝志偉每天都很閒,把郭正亮當共匪打,不知道他的駐...
「科學實證主義」的推薦目錄:
科學實證主義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離開台灣就發病的奇幻病毒
汪志雄/大學教授(美國芝加哥)
統計是一門非常實用的科學。如家裡發現一隻小強,那表示可能已有很多小強侵入了。如果同時發現有兩三隻在一起嬉戲,那表示你家大概已經淪陷了。同理,一輛新車如果一個月要進廠四、五次,基本上你大概已經買到一輛「檸檬車」了。這些,都是統計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實證。
最近,台灣頻頻傳出新冠肺炎「輸出確診」。簡單說,就是這些人在台灣無症狀,可是出境到別的國家,就被檢測出陽性確診。這要如何解釋呢?
衛福部官方說法是,這些國家檢驗結果可能不準確。對於相信台灣「難波萬」的愛台派,這是最合理解釋了!自己用的檢測方法落後,怎能錯怪偉大的「台灣防疫神話」呢?
另一種較合乎科學的解釋,是台灣確實存在著「無症狀帶原感染者」,且人數不少。如果這些出境者代表台灣母體的隨機抽樣,那麼只怕這些隱性帶原者數量,是超乎我們想像的。換言之,台灣新冠病毒疫情,恐是定時炸彈。
可是,從科學角度看,最耐人尋味的是為什麼台灣境內確診病人、重症患者,及死亡數目,是如此之少呢?
有人說,那是因台灣沒有大量普篩,所以確診人數少。但是這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發病住院人數及重症患者,還有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都是如此稀少呢?
以台灣公共衛生透明程度,醫院應該不可能隱瞞。那麼如台灣確實有不少無症狀帶原者,為什麼台灣至今還沒有大規模的感染呢?主因可能有三:一、民眾公衛習慣良好,防疫警覺意識極高,人人習慣戴口罩與勤消毒,因此降低病毒傳染;二、特殊氣候與環境,使得新冠病毒不易滋生與傳播;三、全民接種卡介苗與麻疹疫苗,可能讓民眾體內產生特殊抗體,某種程度抵擋新冠病毒。
這些當然都還需要進一步的科學驗證,不過這幾點都跟政府不停造神,自吹自擂的防疫成績,沒有直接相關。
作為科學實證主義者,簡單結論如下:一、台灣有相當數目隱性帶原者,國人一定不要失去警覺心;二、病毒在人體帶原的時間越長,產生變體的機會越大,最終會突破不管是因為氣候還是體內抗體所築起的防火牆,造成下一波的大流行;三、防疫沒有神話,最重要是要靠自己自保,防疫中心趕快把螺絲拴緊。
科學實證主義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多年前,讀箭術與禪心一書時,意識到日本的學習法是先練架式/型,不管理論或想法的由外而內法!
不用懂理論,只要做對動作,自然而然還是能學會。
這跟西方自科學實證主義崛起後的先搞懂再行動,很不一樣。
可是,生活中其實到處都是並不懂原理卻在使用與行動的情況。例如,你不用懂航空器的構成與飛起來的原理,但卻會搭乘,甚至很熱愛。
後來讀行為學派、NLP、習慣學乃至腦科學,都有呼應這派主張的論述,甚至有很多操作方法,讓人可以不用動想法但做對事情,就能改變人生!
最近的新書,行動改造大腦,就是從神經科學角度談行動對想法的反向影響,我覺得這部分非常重要,特別是越來越受情緒制約,精神症況越來越多的現代很需要由好的行動來反向修正大腦的構成,因為人腦試涉身腦是社會腦,是我們與社會生活的各種訊息交互作用下的結果,是我們身體行動後接收訊息回傳大腦後的結果。
正因為人類行動,所以才發展出現在的大腦,所以,不管你現在被什麼想法困住而無法行動,不如先讀讀這本書或上述提到的一些學理流派的作品,試試看先行動看看再說!
科學實證主義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最近我們的駐德大使謝志偉每天都很閒,把郭正亮當共匪打,不知道他的駐外工作還包括打郭正亮,真是讓人震撼。但是我當然不會當阿亮出頭,免得它變成中共同路人的同路人。可是在謝志偉的文章當中有提到游盈隆沒有變,還是個諤諤之士,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引述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游盈隆董事長的臉書吧。
根據諤諤之士游盈隆的臉書文章,他分析上次的民意調查得出一個結論:【民進黨支持者的疫苗偏好為何?根據我的研究,他們的第一選擇是莫德納34.7%,第二是高端25.3%,第三是阿斯特捷利康14.7%,第四是BNT/輝瑞13%,12.2%不知道。這項發現很有趣,可以從多方面去探討,但我這裡要問的是,為什麼只有25%的民進黨支持者選高端?為什麼民進黨支持者不追隨黨的領導?為什麼蔡總統兼黨主席「把手臂獻給高端」的大動作宣傳沒有出現「風行草偃」的現象?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人民不傻,人民有知識,有理性。】我其實一直有講,疫苗是個人選擇,是應該每個人查詢資料,諮詢專家,分析實證之後決定冒的風險。疫苗本來就是科學上必須冒的一種風險,所以保護力才是必要的數據,所以三期臨床實驗才是必要的數據。為了一個盲目的愛國主義,愛黨主義去冒險有甚麼意義?
你知道現在很多塔綠班瘋狂轉貼BNT的接種後嚴重不良反應數據,自己覺得很得意嗎?我是不反對這些反智的塔綠班忽然開始討論科學啦,但問題是之前說接種疫苗的死亡率沒有高於背景值,和他們本來就會死的人不就是你們塔綠斑的御醫嗎?塔綠斑御醫都這樣說了,你現在怎麼又在乎起疫苗接種的死亡率?否認直接相關的是你們塔綠斑的御醫ㄟ,你現在又來雙標了嗎?
而且還沒完,我今天還看到一個低能塔綠斑竟然貼了出門走路、開車被撞死的機率,拿來跟疫苗比較,這位弟兄,你是不是有病?你是不是看不懂那是十萬次的死亡機率,而疫苗是注射人數ㄟ,這兩個機率是同一件事情嗎?不懂科學不要在那邊亂扯好嗎?
接著諤諤之士又寫了,【從另一個角度來問,那些第一選擇是高端的人,究竟是什麼人?從政黨支持傾向來看,有62.24%是民進黨支持者,13%是時力和台灣基進支持者,這兩者加起來就超過75%。從這角度來看,民進黨政府傾全力行銷高端疫苗但成效不彰,不但沒有引起全社會的支持,甚至也沒有獲得大多數民進黨支持者的響應,最後只能限縮在泛綠陣營內的一小部分人。】這個數字也很奇特,跟我們在社會上看到的大多數塔綠斑一樣,嘴上說要擔任新試劑服英戰士,結果實際打疫苗的時候躲得比飛的還要快,更別提這個民調數據是問你是不是真心想當新試劑服英戰士,口頭上說說,誰知道你是不是真的打?而且更重要的是,到現在也不願意給施打之後嚴重不良反應死亡的家屬一個交代,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你只能給這些真心支持黨產疫苗的人一個本來就有病的交代,給他們一個輕於鴻毛的死,這樣對得起列祖列宗嗎?
而且這些人有多少人知道高端連二期都沒做完?只會拿其他國家三期期中報告來比,卻不知道高端二期期中報告就通過緊急授權了,是不是這麼貼心這麼高效率?還有一堆塔綠斑說甚麼疫苗選擇多好幸福,WHO找高端開會就是認可通過了好驕傲,靠,我光聽就覺得丟人了。
更不要說這些人講話多麼反科學了,還肚子餓變美麗咧,你覺得想跟這些人一起打同樣疫苗嗎?隨便你。
還有當年開記者會要原廠標籤的是羅秉成ㄟ,原廠不是德國廠嗎?難道你當初就覺得原廠是中文標籤嗎?現在又否認說有這回事,是不是太靠北了。
【為什麼蔡總統主導的疫苗政策這麼不受社會歡迎?不被人民擁抱?因為犯了兩個明顯錯誤:一是嚴重低估人民的智慧;二是濫用病態的愛國主義。台灣人能理性思辨,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毋庸置疑;強將施打高端疫苗和台灣價值或國力扯在一起,無異鼓吹一種病態的民族主義情緒,最終反而傷害台灣認同,是十分愚蠢荒唐的行徑。】請注意,這是謝志偉也認可的諤諤之士游盈隆根據民調做出來的結論,不是我講的。
喔,今天最高領袖蔡英文果然到聖地邁家去私人行程朝聖去了。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科學實證主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兒科好醫師最新營養功能醫學:預防、治療、照護: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動、自閉、尿床、身材矮小、體重過輕、糖尿病、白血病」介紹
訪問作者:胡文龍 醫師
內容簡介:
孩子長不高、瘦巴巴、尿床、自閉或過動,
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及白血病,
正規現代醫療+營養功能醫學!
孩子長不高、乾巴巴,只好花大錢買轉骨或開脾胃配方、……;孩子過動、自閉而難教養,網路爬文後卻相信錯誤資訊,耽擱最佳治療黃金期……;心疼孩子奇癢無比抓到體無完膚,父母自責遺傳到自己的過敏體質……;生氣孩子尿床多年,原來是生病了……;甚至,還有少數孩子必須終身施打胰島素、面對死亡威脅如癌症等重大疾病……,在現代社會變得越來越多了。
治好孩子的關鍵,父母的影響力遠遠超越醫師。這是寫給父母親的兒童營養功能醫學實用書,種種案例與見證都是胡文龍醫師的小病人與病魔奮戰的真實故事,相信能夠讓有健康意識的父母,以及有相同境遇的大小朋友,從作者提供的這些兒童常見疾病的病情分析、診斷方式、整體療法建議等掌握到核心健康知識,最棒的是書中還整理分享了醫學實證過的不用藥對症營養素,幫助為人父母在生活和飲食上懂得聰明地趨吉避凶……。
▌撼動兒科醫生的父母提問,20年後終於可以回答了!
▌正規醫療之外,兒童營養功能醫學可以助一臂之力
「我應該給小孩特別吃什麼,才會對他的病情有幫助呢?」20年前那一晚病童母親揪心的提問,一時之間把兒科醫師胡文龍給難倒了,只能含糊其詞地回答:「正常吃就好……。」現在,胡文龍醫師終於可以自信滿滿地告訴那位母親答案了。
2千5百年前,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過:疾病不是天譴或超自然力量所導致,居住環境、生活習慣及飲食營養才是造成疾病的主因,但現代醫學卻慢慢忘了初衷……。所幸1993年的美籍傑佛瑞‧布蘭德(Jeffery Bland)博士觀察到當前現代醫學的偏剖,於是首創功能醫學的觀念,指出疾病源頭是現代人種種不當行為造成……。
這本書是醫者父母心對於病童深厚關愛之作,作者胡文龍醫師將兒科專業與營養功能醫學兩者優點結合,並將看診時苦口婆心分享日常生活等衛教注意事項化為文字,教會家長幫助孩子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他知道唯有化解父母種種情緒上的衝擊、給予心理上的支持、教導生活上的典範轉移,才可以幫助孩子大病不復發、難病順利治癒、小病輕鬆化無……。
▌長不高或養不胖、尿床、自閉或過動…,問題可大可小
▌難治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糖尿病及兒癌…,永不再復發
氣餒孩子體重瘦小總養不胖、苦惱孩子為什麼長不高?……如果不慎吃到含性激素的轉骨成分,容易因性早熟跡象造成骨齡提早成熟,導致生長板提前關閉,將使得長高停滯。
注射生長激素並非孩子長高的唯一選擇,書中許多案例都從生活和飲食型態改善做起,長高變壯的成果斐然。例如當改善偏食毛病,多運動且留意飲食內容……;補充孩子缺乏的營養素也很重要,補足鎂離子讓晚上睡得好,有助於身體自產生長激素每晚出現四、五次,當然容易長得高;又例如醫學證實,補充鋅可使瘦小兒童增加身高和體重等等……。
孩子皮膚乾粗紅癢的異位性皮膚炎,很容易會因為特定食物、吸入過敏原、溫濕度改變、感染,甚至心理壓力,造成急性發病……,父母看得難受又心疼,真不該如何是好?
異位性皮膚炎已確定是由於患者被環境或食物的過敏原激活導致。因此,治療目標在於減緩發癢不適、防止急性發作及減少藥物治療風險,尤其皮膚止癢、保濕、穿著親膚衣物等照護更重要。長期宜並行減少過敏原與加強必要營養素,補充益生菌、魚油、維生素D、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都有助於改善,達到逐漸減少用藥頻率,甚至不復發。
孩子的過動、恍神、迷糊,父母常被氣到飽……,千萬不能置之不理。作者在十年前診斷一位過動兒,但他錯失最佳治療期,事後得知長大後偷錢、說謊、翹家……,甚至吸毒。
其實,過動症就是一種慢性疾病,積極治療與否對往後的人生影響很大。初始症狀越嚴重的孩子,早期介入並給予有效的治療,將使症狀持續到成年期的可能性降低。建議要採取共病治療,例如同時治療鼻過敏,並且要增加運動量、嚴格控管3C使用時間,還要排除體內毒素(雙酚A等塑化劑),補充鐵、鎂、維生素D及鋅等體內偏低的營養素。
▌孩子健康與否不是天註定,逆轉疾病自己做主!
▌不生病的生活實踐術,就藏在點點滴滴細節中
疾病不是天註定,但健康也不會平白無故得來!這本寫給孩子的不生病生活實踐術,細數居住環境、生活習慣、飲食營養等不生病實踐術,一一點出看似老生常談之外的健康醫學新知,新進許多醫學研究已經證實吃對住對用對,能對病患產生不亞於現代醫學的治療效果。這樣的最新醫治走向,是許多疾病在正規治療之外,強而有力的輔助治療工具!
【不生病健康術的健康基本功】
要多到恰到好處:睡得飽、曬太陽、常運動、多喝水、多蔬果、多吃優質蛋白……。
要能減少要避免:少糖少油、拒冰品及咖啡因、遠離三毒素(過敏原、環境荷爾蒙、長時間使用3C)……,甚至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
作者簡介:胡文龍
現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神經科主任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
科博特診所主治醫師
經歷 :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台北榮總住院總醫師
臨床研究醫師
小兒專科醫師
小兒神經專科醫師
台北榮總兒童腦瘤及癌症治療小組成員
小兒科醫學會會員
小兒神經科醫學會會員
小兒過敏氣喘學會會員
神經科醫學會會員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會員
嬰兒與母親雜誌多次票選為全國小兒科好醫師
專長 :
癌症疾病:癌症營養輔助療程、靜脈營養注射
營養醫學整合:基因檢測、疾病預防策略、精準醫療
排毒功能異常:肝臟排毒、重金屬及塑化劑檢測與排毒、
免疫異常:自體免疫、過敏、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免疫力失調、急慢性過敏原檢測
睡眠障礙: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及治療
神經精神科學:頭痛、失眠、自閉症
兒童營養功能醫學:注意力不集中及過動症、妥瑞氏症、體重過輕過重、癲癇、身高不足
作者粉絲頁: 胡文龍醫師之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頁
出版社粉絲頁:新自然主義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科學實證主義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身心壓力多大,聽心跳頻率就知道:梁恆彰醫師四招處理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身心症狀」介紹
訪問作者:梁恆彰 醫師
內容簡介:
用智慧型手機或手錶的監測心率功能,測量睡覺前後、上班前後、
休息前後、壓力前後的心率,掌握身心壓力的平衡點!
第一本關於身心壓力的新觀念、新技巧,以臨床醫療實證直指:
心病從心藥治不好或更糟時,就更要從治癒身體病痛做起,
因為,你我熟知的心理或情緒問題,絕大多是生理因素造成!
行醫三十年之久的梁恆彰醫師醫治過無數病患:
成天唉聲嘆氣的長者、足不出戶的青壯年、抗癌成功卻憂鬱者,親友認為只是無病呻吟;
課業求好心切的好學生、愛運動陽光型男美女、事業有成創業者,竟轉瞬間身心崩潰了;
不由自主頻頻洗手、或摳指甲、或抓頭髮、或割腕等身心失控者,自殘到令人心疼……。
然而,當梁恆彰醫師聽聞與觀察他們的身心苦楚之後,
以厚實的醫學觀點與豐富的醫治經驗發現,
當他先調理好病患的身體疼痛與生理缺口之後,
幾乎所有人整個外觀煥然一新,心理狀態也都大大改觀!
⊙打破身心科治療盲點,為心病找解藥!
尋求解藥是人類本能,端看是否能對症下藥!面對壓力與情緒困擾時,人們會產生尋找解藥的慾望與行為,但是當遇到壓力嚴重的情形又無法自己解決時,許多人就會求助於心理諮詢或藥物的協助,然而這兩種方法都有著無法根治的盲點。
盲點1:心理治療多糾結於過去與現在的情境找元兇
盲點2:精神科治療常陷入藥物的副作用與戒斷症狀
站在醫療現場第一線的作者梁恆彰醫師,有著他人少見的婦科與麻醉科兩項專科。他以婦產科醫師問診時,對許多前來求診的女性病友坦言心理壓力很大,甚至嚴重到有自殘行為或有自殺念頭;同時,他也是麻醉專科醫師,基於對神經與生理學的運用,在面對手術前焦慮不安或身體疼痛問題的患者,在臨床上有他獨到的心得與見解。
梁恆彰醫師懂得傾聽患者身心痛楚的仁心仁術特質,始終想為病患解身體的痛,也解心理的苦。在行醫多年之後,感悟並觀察到:心理問題絕大多數根源於生理現象。
→原來身體笑了,心花也跟著開!
作者簡介:梁恆彰醫師
具有麻醉學與婦產科學的訓練與經歷,在30餘年的行醫中吸收各種醫理,從日常對症下藥的治療中逐步發展出無藥治療的醫術。獨到的針法對於疼痛與自律神經症狀的治療常有不藥而癒的效果,可以使患者減少藥物使用過度的種種問題,從而大大改善生命的品質。
˙ 學歷:台大醫學士
˙ 經歷:麻醉科專科醫師、 婦產科專科醫師、前台大、國泰、北醫醫師、前台大麻醉部、婦產部兼任主治醫師
˙ 現職:台大癌醫中心麻醉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癌醫中心疼痛門診醫師、身新醫學診所院長
˙ 特殊專長:疼痛與身心症的非藥物治療法,包括:一般疼痛、神經痛、手術後疼痛、癌症疼痛、婦女疼痛、演奏與運動傷害後疼痛、自律神經失調,以及憂鬱、失眠、情緒、記憶、眼花、鼻塞、心悸、呼吸、腸胃、泌尿症狀、身心藥物戒斷
作者粉絲頁: 身新醫學診所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科學實證主義 在 科學實證主義- 黃光國教授《知識論與方法論》第七講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第七講(10/26)- 科學實證主義.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