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鍊金術】儲了一點小錢後,應該點用好?
年輕人讀完書,在社會工作幾年後,大多已儲蓄到一筆錢,大約十至數十萬元。這筆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資金,究竟應該用來買樓、買車、做生意、投資,還是作其他用途呢?
經常在講座中分享理財心得的中大經濟學副教授莊太量,很明白年輕人面對之誘惑,喜歡比較名牌、男的喜歡買車炫耀,然而小數怕長計,一番自我感覺良好過後,便沒剩下甚麼,相反,如果運用得宜,小錢變大錢,才是為人生好好規劃。
莊太量教授提醒大家3大理財觀念:
1.養車支出 觸目驚心
他提醒,買車畢竟是龐大的開支,車價的開支只是個開始,以後的維修保養、牌費、保險、停車場月租、外出泊車費、隧道費、汽油開支、交通告票罰款及折舊等支出才是驚人數目。
「以買一輛30萬元,2,400cc的新車計,十年折舊九成,每年維修保養2 萬元、牌費保險1 萬元、停車場租金3 萬元、外出泊車費及隧道費1 萬元、汽油開支3萬元,以及其他開支1萬元,不計折舊,每年已需要11萬元。十年後汽車報銷,連同車價便需要140 萬元的開支,就算你減去節省了的十年公共交通開支(每年約1 萬元),養車十年就要130 萬元的開支 。」
2.投資得宜 十年翻一翻
平行時空地想想,如果另一年輕人沒有買車,把這30 萬元用作投資,投資得宜,十年後賺了一倍,即擁有60 萬元,那與買車男已使去130 萬元資產,大家已相差約200 萬元。
又如果大家各自繼續把錢投放在汽車的開支及投資兩方面,維持一輩子,由25 歲到75 歲,50 年的資產便相差1,000 萬元,即你擁有的會比朋友至少相差一層樓,即使你年薪百萬,也要多做十年才可退休。
那應該甚麼時間才買車?莊教授建議:「想買車時,不應只考慮手頭上的資金,而是要考慮汽車的開支佔收入的百分比。一個比較健康的比例是佔家庭收入的10%或以下,即如果汽車開支是9,000 元一個月,你的家庭月入需要約9 萬元,而車價最好不要超過月薪的四倍。如果你花在汽車上的開支遠超過這個比例,便最好先不要買車,待收入高一點才買。」
3.應以第一桶金 解決人生大事
其實,第一桶金應如何運用,有一個重要原則:先用來解決人生大事,如結婚、生小孩、買樓及作退休準備,剩下來的資金才考慮其他。
至於應否用那幾十萬來做小生意,莊教授請你先撫心自問:「你是否有企業家的天分及賺錢慾望?還是你只想試試自己的運氣?如果你從十多歲起已經不斷有賺錢的念頭,有做小生意的經驗,那麼我會鼓勵你趁年輕用這筆資金去做生意。
如果你只想試試運氣,或只是朋友邀請你入股其生意,那麼我建議你把資金保留,用作投資或買樓。」
為甚麼不放手博一博?因為幾十萬在一生裡雖然不算太多,但如果在30 歲,快將結婚及買樓前生意失敗,損失了幾十萬,那便會打亂自己的人生計劃,你可能要多用五年時間才可把這筆錢儲回來,那時你的女友可能已成了高齡產婦。
===============================
想知更多理財投資智慧,立刻like 「WealtHub睿富」專頁,並登陸「睿富」網頁:http://www.wealthub.hk/
Search